第三章 城市生态系统

合集下载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态修复城市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核心地区,然而,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城市化带来的高度人口密集、土地利用变化以及工业化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给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生态修复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城市中生物、非生物环境和社会系统相互作用形成的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可以提供资源、储存碳和水分,还可以净化空气和水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自然因素的变化,城市生态系统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

城市化过程中的高密度人口聚集和土地利用变化,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大量的人口密集在有限的土地上,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城市中的道路、建筑和人工景观的建设,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了原有的物种多样性和生物地理格局。

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如农田转化为城市用地,林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也严重威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城市化还带来了环境污染的问题,如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工业化的发展,排放了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城市的空气和水质。

此外,大规模的土地利用变化,导致了土壤失去了水源和肥力,使土壤也受到了污染。

为了修复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修复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

城市生态修复是通过改变人类活动和干预自然过程,恢复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城市生态修复包括了各种措施,如生态保护、绿化建设、水资源管理和废物处理等。

在城市生态修复中,生态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和建立自然保护区网络,可以保护城市周围的自然生态系统,并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

此外,生态保护还可以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绿化建设也是城市生态修复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城市园林建设和绿化景观设计,可以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第3章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第3章城市环境生态学基础

孤立农家 市井集镇 老工业区 新工业区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1.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形式
(一) 链结构
食物链结构(自然食物链、完全人工食物链) 资源链结构(主链、副链) (二) 生命与环境相互作用结构 (三) 空间组合结构
圈层式:市区生命与环境为内圈;郊区为中圈;区域为外 圈
• 2. 能量流动功能 (一)能源分类 按来源、对环境的影响、是否加工、能否再生、技术发 展水平,可以对能源进行不同的划分。 (二)能源结构(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比例 关系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的生产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
(一)城市生态系统缺乏“生产者”(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数量少,功能也由提供食物转变为美化环境, 城市所需食物靠外部输入。
(二)城市生态系统 缺乏分解者
城市缺乏分解者存在环境,大量城市废弃物在市外分解。
• 4. 城市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性系统
(一)所需能量和物质以及各种信息、技术人力等由系统外 输入;
(二)向系统外输出生产的产品、信息、技术、人力等;
• 2. 城市生态系统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核心的系统,它不仅包含自 然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也包括人类及其社会经济等要素, 因此,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与社会复合的人工 生态系统。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产生及发展
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过了自然生态系统到 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城市生态系统,从此, 人类生态系统可划分为农村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两大 类型。
• 1. 城市
(一)城市的含义 城市是经过人类创造性劳动加工而拥有更高“价值”的
人类物质、精神环境和财富,是更符合人类自身需要的社 会活动的载体场所,是一类以人类占绝对优势的新型生态 系统。 (二)城市的发展及其特征

《城市生态系统》课件

《城市生态系统》课件

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1 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2 城市生态系统对人类的影响
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繁荣直接关系到人类的健康、经济和社会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的挑战与机遇
1 城市化给城市生态系统带来的挑战
2 城市生态系统的机遇与可能性
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增长、土地利用变化和 环境破坏等因素对城市生态系统造成了压力。
2 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推行低碳发展、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加强环境治理等政策和措施。
结论
城市生态系统的现状与未来展望
当前,城市生态系统面临挑战,但在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上有着巨大潜力。
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 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可以实现城市 的绿色、智能和宜居发展。
《城市生态系统》PPT课 件
城市生态系统是指城市中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相互作用的综合体系。它由 许多组成部分构成,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什么是城市生态系统?
1 城市生态系统的定义
城市生态系统是在城市环境中由生物和非生 物要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网络。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城市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环境、建筑和基础设 施、人类活动等多个要素。
城市生态系统的案例研究
上海滩自然保护区
该保护区位于上海市中心,是城市生态系统保育与 城市发展的典范。
新加坡生态城市计划
新加坡通过生态城市计划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居民 生活质量。
如何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 未来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方向
研究城市生态系统演变规律、生态恢复技术和生态工程等,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支持。

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

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如下是有关城市生态系统的特征:1.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群为主体的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不是客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

作为生物属性的人类,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其生物量远远超过植物和动物的生物量;另一方面,人类是高智慧的生物,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按照人类的意愿规划建设的,并由人类来管理的。

因此,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人是主导因素,人类活动的正确与否即能否与自然资源环境保持和谐的关系,决定了城市生态系统能否可持续发展。

2.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通过人的劳动和智慧创造出来的,尤其是环境的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环境,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的需要,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建筑物、交通、通信、给排水、医疗、文教和体育等城市设施。

这样,以人为主体的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除具有阳光、空气、水、土地、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自然环境条件外,还大量加进了人工环境的成分,同时使上述各种城市自然环境条件都不同程度地受人工环境因素和人的活动的影响,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显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

3.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生态系统由于城市生态系统大大改变了自身生态系统的生命组分与环境组分状况,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同自然生态系统比较有很大的区别。

经过长期的生态演替处于顶级群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其系统内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城市生态系统则不然,由于系统内的消费者有机体多是人类,为美化绿化城市生态环境而种植的树木和其他植物,不能作为营养物料供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物质的主要消费者一人的使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所需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的其他生态系统输入。

另外,城市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也不能靠城市生态系统内部的分解者有机体完成其物质分解和归还过程,而要靠人类通过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加以处理,或者排放到系统之外,所以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独立的生态系统,它需要依赖域市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甚至其他地区才能生存。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
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居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体,是人类在适应和改造自然环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个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作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其本身由不同的子系统构成,而各子系统又有着不同的结构、成分和要素。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居民系统由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的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含社会性分工)等要素所构成;自然环境系统包括大气、水体、土壤、岩石、矿产资源、太阳能等非生物系统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系统;社会环境系统包括人工建造的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各类房屋建筑、道桥及运输工具、供电、供能、通风和市政管理设施及娱乐休憩设施等)和非物质环境系统(包括城市经济、文化与群众组织系统、社会服务系统、科学文化教育系统等)。

由于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该系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

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自然生态观、经济生态观、社会生态观和复合生态观。

生物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思维导图

生物六年级上册第三章思维导图

了解生物圈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中的生态因素
非生物因素:光、水分、温度等
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探究
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
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
⑤得出结论⑥表达和交流
对照实验
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竞争
合作寄生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普遍存在的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定义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
生物部分
生产者
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
非生物部分
阳光、水、空气、温度
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终点为逍费者,且是不被其他动物捕食的“最高级”动物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富集)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陆地生态系统
森林草原荒漠
湿地生态系统
水域生态系统
海洋
淡水
人工生态系统
农田园林城市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的范围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的表面
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
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环境,以各种方式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变得日益重要。

城市不再仅仅是人类生活的场所,它也是各种生物共存和互动的空间。

城市生态系统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活质量,还直接影响到生态平衡的保持和地球环境的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并探讨如何有效地构建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与周围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不仅提供了人类居住的空间,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鲜空气、干净水源、丰富的生态资源等。

一个健康的城市生态系统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并且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城市生态系统的基础。

包括城市的地形地貌、水系、气候、植被等自然要素。

这些要素直接影响城市的气候、空气质量和水资源。

#### 2. 城市绿地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包括公园、花坛、绿化带等各种绿色空间。

城市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同时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肺”,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

#### 3. 动植物城市中的动植物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部分。

鸟类、昆虫、植物等生物在城市中繁衍生息,形成了城市独特的生态景观。

保护城市中的野生动植物,维护生态平衡,是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 4. 环境设施环境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站等,它们是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基础。

合理建设和管理这些设施,可以有效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 三、构建和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方法#### 1. 加强绿化工作加强城市绿化,增加绿地面积,引入各类植被,打造城市的“绿肺”。

同时,开展树木的养护和更新工作,确保城市的绿化质量。

#### 2. 促进生态多样性保护城市中的各类动植物,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避免生物灭绝,促进生态多样性。

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

信息流:城市也是信息最集中 最丰富的地点,由于信息的产 生、传递和加工才组织起城市 中一切生活和生产活动,并保 证城市各种功能的正常运转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
城市人类(以人为核心) 生存环境 城市生态系统是以人为主体的人工 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 消费者(人)>生产者 • 分解功能不完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 活动产生的大量废物必须往外输出
不完整性
• 大量的能量和资源必须从外部输入
对外部系统的依赖性大
• 食物链简化,营养关系倒置
不稳定性
人类活动对城市生态的影响
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请你谈谈如 何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城市生态系统
人口流:人口高度密集,越 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并定居 下来。
城市是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 态系统
物质流:城市物质流是 高度密集的,包括了自 然资源、工业原料、农 副食品、工农业及人类 生活产生的废弃物等, 通过公路、铁路、航空、 水运等进行转运和消耗
能量流:主要包括石化 能源、电能、食物能量 等的运输、流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已知的物种约有170万种。到2000年,约10%的物种濒临灭
绝。而1种植物的灭绝至少使20种昆虫因食物链被破坏而消
亡。许多种生物在人类发现和认识之前就从地球上永远消失。
3、 生态环境恶化
(1) 沙漠化(desertification)
沙漠化及沙漠化土地占了陆地总面积的35%, 有的完全裸露,沙漠地区受到剧烈的日照,气
(3)森林资源
“地球之肺”,是人类的绿色保姆。调节气候,促进水循
环。森林是数百万动物的栖息之地,是动植物的基因库。 森林的价值远不止是木材的价值,贮存水量,防止水土流 失,栖息鸟类,供给氧气。日本全国的森林(覆盖率68%)总 价值,相当于全国的经济预算。
日本的森林是战略储备(reserve),如美国的石油。
能量以三废形式排入环境,使城市遭到污染。
第四节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一、只有一个地球
1972年6月5日,斯德哥尔摩召开” 人类环境会议”,宣布”只有一个地 球”,指出“人类既是他的环境的创 造物,又是他的环境的创造者”。
二、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生态危机 (一)农业、畜牧业带来的生态问题 (二)工业化、城市化带来的生态问题
汽车尾气在强日 65岁以上老 光化学烟雾下形 人死亡400 成光化学烟雾 (ozone) 燃煤产生烟雾,在 死 亡 人 数 较 空中形成酸雾 常年同期多 4000人
名称 四日市 哮喘事 件 事件 骨痛病 事件 米糠油 事件
时间
地点
原因
主要后果
1961 四日市
水 俣 病 1953 水俣市
废气粉尘有毒金 患者达817, 属与SO2形成酸 亡10多人 雾 工业废水使鱼中 中毒283, 毒,人食鱼受害 60人死亡 含镉废水使稻米 患者130人, 含镉,人食后中 亡81人 毒 米糠油中混入多 患 者 5000 , 氯联苯 16人死亡
(1)生物的初级生产:生产粮食、蔬菜、水果和其他各类 绿色植物产品。 (2)生物次级生产:从城市外部输入。如香港的菜、肉、 水等由内地供应。
2、非生物生产
城市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生产是人类生态系统
特有的生产功能.是指具有创造物质与精神财富
满足城市人类的物质消费与精神需求的性质。
(1)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所需的各类
富山县
1968 北九州市
(三)当前的生态环境问题
五大危机:人口剧增, 能源不足, 粮食短 缺, 自然资源遭到破坏,环境污染。 十大生态环境问题: ①沙漠化日益严重; ②森林遭到严重砍伐;③野生动物大量灭 绝;④人口剧增;⑤饮水资源越来越少; ⑥渔业资源受到破坏;⑦河水污染严重; ⑧大量使用农药;⑨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⑩酸雨现象。
世界八大公害事件简况
名称 时间 马斯河 1930.12 谷事件 多诺拉 1948.10 事件 洛杉矶 1940„s 光 伦敦烟 1952.12 雾事件 London 地点 Belgium马斯 河谷工业区 Pennsylvani a多诺拉镇 L.A. 原因 SO2浓度达(25100)mg/m3 大气污染,SO2浓 度为(0.52.0)μ g/L 主要后果 一周内60多 人死亡 发病5911, 死亡17
然气等,但大多数需要加工经转化后才能
利用。(见图3-4)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1)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类, 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次级生产者与 消费者都是人。 (2) 环境主要部分变为人工的环境。 (3)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4) 在能量生产和消费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
地理位置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有深远的影 响。

日本东京的大地震、大轰炸,二战后原地重 烟台、大连两个港口城市,虽然条件相似,
建;唐山地震后原地重建。

但发展速度各异。上海以全国为腹地,香港将 略逊色。
三 、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urban
ecosystem):
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 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1984,India博帕尔毒气外泄, 2,000余人死,170,000中 毒;
1985,Mexico city化工厂大爆炸,死500余,伤2,500;
1986,Russia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300人伤,31人亡, 受辐射危害者更多,老鼠变异,大如猪。
中国鸡蛋含有DDT,南极的企鹅,北极的驯鹿,也受到了 DDT的污染,出生后的婴儿所吮吸的第一口乳汁中,就有 DDT的污染。
第三章 城市生态系统
• 第一节 城市、城市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
•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 第四节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第一节 城市、城市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
一、城市 城市的形成(三次社会分工与私有制)
1、第一次:畜牧业与农业分离—聚落(城市胚胎)
第二次: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产生聚落中心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WCED)
• 1、人口剧增 • 人口问题:人口的数量, 人口的质量。(见 图3-6) 世界人口的发展 年 人数 8,000BC 5m 0 1650 1800 1930 1987 1b 2b 5b 2000 6b
200m 500m
统 一 体 , 属 人 工 生 态 系 统 .
(artificial ecological system)
第二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
城市居民或人群
城 市 生 态 系 统
生命
自然环境
非生命
城市环境系统 政治 法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环境
马世骏指出:”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 的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 生命 非生命 人类的经济活动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文化 政治 科学 法律 政策
城市生态系统
经济生态系统
社会生态系统
第三节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和主要特点 一、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一)城市生态系统生产功能 1、生物生产 生物能通过新陈代谢作用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 换、生长、发育和繁殖。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 能是指城市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类 生物交换、生长、发育和繁殖过程。
带来影响: a、海平面上升;b、降水带北移,
森林面积将减少,荒漠将扩大,草原将增加。
(3)臭氧层消失(见图3-8) 臭氧层距地面25-50公里的平流层中,是地球 生物的保护伞,它吸收太阳紫外线和某些宇宙射 线,保护地球生物免受伤害。使臭氧层流失的主 要元凶是氟里昂,它主要用于制冷剂、清洗剂、 灭火剂等。 最新报道,50年后臭氧层可以得到修复。 (4)自然灾害
第三次:手工业与商业分离—“市”(集)形成
2、私有制产生—聚落争斗防卫—“城”(镇)形成 城市的发展

自然条件:大河冲积平原区; 经济技术发展水平:冲破自然束缚向外扩张拓展
二 、城市系统(urban system): • 指以人为中心的,以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背景以经 济为基础的社会、经济、自然综合体。
8.6 3.8 40.0 11.7 10.5 14.1 0.4 7.3
1.1 2.3 3.0 0.5 0.3 1.3 1.0 2.6
天然气和电力消费及原生能源用于发电
的比例是反映城市能源供应现代化水平的 两个指标。 西气东输、三峡发电皆为华东地区。 原生能源: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能量形
式.其中有少数可以直接利用,如煤、天
• 估计城市组成单元为108个. 有许多子系统组成,如经济、
金融、交通、城建、科学、文化、法律等。随着城市规模
的扩大和各种设施的发展与完善,城市具有越来越多的功 能,单一功能的城市少。
子系统分类如下:
(1) 科教文卫(科学、医疗卫生、文化、教育) (2)交通邮电(交通运输、邮电业) (3)财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4)产业(机关团体、旅游业、金融业、公用事业、 商业、服务业、建设业、工业、 地质勘探、矿业、林 业、农业)
(5)资源&能源(社会资源、物资供应、自然资源)
(6)环境(人工环境自然环境)
(7)人口(需求、就业与抚养、流动、分布、人才开
发、人口发展)
城市大系统的总目标是发挥城市效益,包括社 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满足人们 对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学会在雅典集会,提 出“雅典宪章”,指出城市的主要机能是居住、 工作、休息、交通。 1978年12月在秘鲁利马发表“马丘皮丘克宣 言”,把“城市规划的目的看作是综合城市的 四项基本功能”改为“力求创造一个综合的多 功能的生活环境”。
资源可以分为: A. 可更新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
可通过比较迅速的自然循环 来补充的资源:O2
、CO2 、H2O、木材资源
B.不可更新资源(non-):
经开发利用后,现阶段不可再生的资源
i. 可重复利用的资源: 铜、铝金属
ii.不可重复利用的资源: 煤、油、气、核力
温上升,造成强烈的上升气流而出现狂风,引
这些地区雨量稀少,土质干燥,地表植被稀疏,
起飞沙走石的恶性气候。
沙漠化速度:10 hectares/minute
(2)全球性气候变暖 大气中CO2 、SO2 、CH4 等的含量增加,阻止了地 表热量逸散而使大气增温,产生“温室效 应”(Greenhouse effect)。 近 100 年 来 , 全 球 平 均 气 温 上 升 了 0.5 度 , 到 2050,地球表面温度将上升1.5-4.5度。
有形产品及服务。
(2)非物质生产:是指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所需的各
种文化艺术产品及相关的服务。
(二)城市生态系统能源结构与能量流动
1、能源结构
能源总生产量和总消费量的构成及 比例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