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江苏省《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合集下载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攻略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攻略

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高分攻略2012年江苏公务员考试退出联考,单独命题,于三月十一号进行考试。

与其他省份不同,江苏的公共基础知识作为专门一科单独考查,且A、B、C三类考试都有公共基础知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华图教育针对江苏公务员历年考试特点,对今年大纲进行解读,帮助考生理清复习的思路。

一、考查范围广泛,考题重点突出。

就考试内容来说,2012年大纲相比之前大纲,表述没有变化。

都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法律知识、语文基础知识和公文写作、经济知识和科技常识、中国近现代史、世界现代史及其他知识等。

变化较大的点是时政内容时间的期限,变更为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间发生的国际国内重大事件。

分析历年考题,全部的考试重点集中在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时事政治),法律(法理、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行政管理(包括职业道德、公务员法),经济,公文(包括病句、错别字等语文知识)。

二、考题难度系数大,考察知识点细微。

一般来说,江苏的考题难度系数是相当大的。

重要表现之一就是题型多样,涉及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实务题、论述题、简析题、写作题、案例分析题、综合分析题、材料处理题等。

不同类型的考试选择的题型有所区别。

A类卷难度稍大,71道题,包括单选、多选、不定项、案例分析、公文改错、综合分析、论述;法律案例难度很大,考查的知识点细且多。

B类C类难度稍小,61道题,包括单选、多选、不定项、案例分析、公文改错和材料分析。

A、B、C类均含有主观题。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知道除去时政的期限外,其他的难度系数和考查重点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化。

经过2009、2010、2011三年比较成熟的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已经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在已经比较有限的时间内,考生可以根据试题的难易系数、根据自身特点集中精力攻克不太擅长且经常考查的知识点。

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导

公务员考试复习指导

2012江苏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复习“三三制”公共基础知识向来以考点散、知识杂、题目难著称。

其复习难度之大,令不少考生谈之色变,更有部分考生直接放弃这部分复习,美其名曰“复习与不复习没什么区别”。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公共基础知识的复习,是一定要重视的。

考生应该听过短板理论:木桶里能盛多少水,不是取胜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同样,在日益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中,行测申论的复习早就在考生的计划当中,考试分数也都相对比较高,再从这两方面提分来拉开差距越来越难。

而公共基础知识则是公务员考试中的短板,其复习可以让考生迅速提高分数,决胜公务员考试考场。

中公教育专家为考生复习《公共基础知识》推出“三三制”,供考生参考:一、教材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公共基础知识的考题如何变化,都不会离开考试大纲,那么按照考试大纲所编撰的教材就成了考试复习的最重要的资料。

教材的复习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知识记忆为主。

就是熟记教材中所列出的重要知识,熟悉其它非重点知识。

虽然公共基础考试中,对基础记忆题的考查越来越少,但是记忆知识是理解运用的前提,所以适当的记忆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第二阶段,深入理解以期灵活运用。

对重点知识,不能仅停留于记忆的阶段,现在的公共基础知识考试趋势就是考查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所谓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其实就是用公共知识理解当前社会各种现象,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所以这方面的复习,中公教育专家建议考生尽可能的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第三阶段,适时温习,防止遗忘。

再好的记忆力也有遗忘的时候,这时候就需要进行适时的温习。

但是温习的过程可以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回忆框架体系,发现有记不清楚的,再看书对照。

二、试卷看十遍不如记一遍,记十遍不如做一遍。

不管知识记忆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做题都是必要的。

做题既可以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又可以加深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做题要把握三个原则:第一,真题一定要做。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重点分布

2012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重点分布

公共基础知识考点重点分布
一、法律部分:(1)行政法;行政法部分重点考查行政行为法,包括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行政处罚法,要细看法条,习题练习;(2)民法:重点在合同法、物权法及侵权责任法部分,(3)宪法和立法法;重点在各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的职权等;立法法重点在立法权的公布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冲突的处理和备案,注意自治区自治条例的立法权和备案知识。

二、时政部分:(1)单选题部分,要求知道时事政治;(2)对重大的时事热点问题要了解背景、分析原因及意义,看半月谈和十七大几次会议的公报、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等。

三、公文:掌握以下三个部分即可:(1)公文通用格式;(2)各文种区别(常用的几种文种即可,如请示、报告、通知、通告、通报、意见等);(3)行文关系及行文规则;最后注意公文的语言要求规范、简洁,数字要求准确等。

四、论述题:建议多做做历年真题,对照答案进行总结。

主要是学会答题,包括写作思路、分段,开头和结尾语言要漂亮;字要写的漂亮,考官没有时间看你多少内容。

五、毛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是重点。

如果需要真题、时政热点资料、习题,请上QZZN论谈,/thread-htm-fid-29.html,有2012公基备考专题。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1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15、事物发展的源泉在于( )。
A.人的主观能动性
B.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C.事物的内部矛盾
D.外力的推动
正确答案:D
1、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A.一般方法
B.经验材料
C.理论结论
D.具体方法
正确答案:A
36、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3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正确答案:B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正确答案:A
4、公孙龙的“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2012江苏省公务员考试复习资料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答题原则

1、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正确答案:C2、唯物辩证法否定的“扬弃”是指()。

A.全盘抛弃B.绝对否认C.全盘肯定D.既克服又保留,既批判又继承正确答案:D3、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

A.运动的绝对性B.存在性C.客观实在性D.实物性正确答案:C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正确答案:D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正确答案:D6、“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正确答案:D7、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系统规律D.否定之否定规律正确答案:B8、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A.适应时代的需要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正确答案:A9、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正确答案:B10、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观点D.不可知论正确答案:C1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A.辩证统一的关系B.因果关系C.内因和外因的关系D.等同关系正确答案:A12、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问题上,结果是指()。

A.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B.先于某种现象的现象C.被一定现象所引起的现象D.后于某种现象的现象正确答案:C13、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与口诀

2012江苏省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技巧与口诀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与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正确答案:A
24、“苍蝇不叮没缝的蛋”这一说法直接表达的哲学思想是( )。
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32、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共同错误为( )。
A.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
B.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
C.仅把运动和某些具体物质形态联系起来
D.把物质和运动完全割裂开来
正确答案:D
33、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界定的。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0、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21、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是( )。
C.事物的运动是外力推动的结果
D.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正确答案:A
25、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26、“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2012江苏省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答题技巧

2012江苏省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答题技巧
A、硬盘驱动器 B、运算器 C、控制器 D、RAM
32、
C、A_jy@ D、A_jy #
33、有关格式刷正确说法是__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_。
A、格式刷可以用来复制字符格式和段落格式
B、将选定格式复制到不同位置的方法是单击“格式刷”按钮
27、在IE地址栏输入的“/”中,http代表的是____。
A、协议 B、主机 C、地址 D、资源
28、在WINDOWS中不能从____中启动应用程序
A)我的电脑 B、开始菜单 C、资源管理器 D、任务栏
A、数据处理 B、文献检索
C、资源共享和信息传输 D、信息传输
23、电子邮件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用@号隔开,其中@号前为____。
A、用户名 B、机器名 C、本机域名 D、密码
24、因特网提供的文件传输功能是____。
A、FTP B、HTTP C、E-MAIL D、BBS
A、Count B、Sum C、Max D、Average
21、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功能包括____。
A、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共享 B、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共享
C、设备资源和非设备资源共享 D、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数据资源共享
22、计算机网络的目标是实现____。
A、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B、提供方便友好的用户界面
C、预防和消除计算机病毒的侵害 D、提供软件的开发与运行环境
9、家用电脑既能听音乐又能看影视节目,这是利用计算机的____。
A、多媒体技术 B、自动控制技术 C、文字处理技术 D、电脑作曲技术
10、在选定文件或文件夹后,将其彻底删除的操作是____。
A、能处理的数值最大为4位十进制数9999

2012年江苏《公共基础知识》(C类)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推荐五篇)

2012年江苏《公共基础知识》(C类)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推荐五篇)

2012年江苏《公共基础知识》(C类)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推荐五篇)第一篇:2012年江苏《公共基础知识》(C类)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2012年江苏《公共基础知识》(C类)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9.【答案】C。

摒重育重。

解析:培育是指栽种并细心管理、扶植势力或培养人才,而培植则是培养幼小生物,使其发育成长、使某种感情得到发展,依题意,本题应选培育,排除BD两项;重托是指重大的委托,而嘱托则是托人办事和托付的意思。

依本题题意,应选重托,排除A项,故本题答案为C。

20.【答案】C。

反垄断法。

解析:反垄断法,又称反托拉斯法,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正式施行。

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被称为“经济宪法”。

21.【答案】A。

城乡差距。

解析:2011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经济会议在北京召开。

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指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穿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的一项重大任务。

目前我国最大的发展差距仍然是城乡差距,最大的结构性问题仍然是城乡二元结构。

22.【答案】A。

卷积云。

解析:鱼鳞天是指布有大量卷积云或细小高积云的天空,状似鱼鳞或轻风吹过水面引起的波纹。

农谚“鱼鳞天,不雨也风颠”即指这样的云天。

23.【答案】D。

合成纤维。

24.【答案】C。

天京。

解析: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改南京为天京,定为国都,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与清廷对峙。

25.【答案】C。

莫高窟。

解析:西汉时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绸之路”运到西亚、大秦。

丝绸之路上保留至今的文明遗迹有甘肃的阳关、莫高窟,新疆的高昌故城、交河故城、楼兰遗址等。

故本题答案为C。

26.【答案】B。

天宫一号。

解析:天宫一号是我国首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系统规律
D.否定之否定规律
正确答案:B
2、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

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观点
D.不可知论
正确答案:C
3、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5、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6、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正确答案:C
7、一个学校教学质量的高低是由教师的水平、学校的设施、学生的主观努力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造成的,从因果关系来看,这是()。

A.异因同果
B.同因异果
C.多因一果
D.一因多果
正确答案:C
8、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是( )。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
B.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
C.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
D.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
正确答案:D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11、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12、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从事地质学研究中,自觉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创立了地质力学的新理论,对我国石油地质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说明(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随具体科学的发展而发展
C.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对具体科学的研究有指导作用
正确答案:D
13、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
正确答案:C
14、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1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A.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C.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D.主观与客体的统一
正确答案:C
16、“人的意志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观点是()。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正确答案:D
17、“让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逐渐扩展,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这体现了()。

A.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原理
B.质变形式非爆发式的原理
C.质变过程中量的扩张的原理
D.质、量、度三者关系的原理
正确答案:A
18、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正确答案:C
19、联系是指一切现象、事物()。

A.都有共同点
B.都没有确定的界限
C.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D.都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和互相制约
正确答案:D
2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正确答案:B
21、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2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

A.保守和进步关系
B.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C.主要与次要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答案:D
23、量变和质变的辩证转化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

A.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B.前进性和重复性的统一
C.连续性和阶段性(飞跃性)的统一
D.直线性和循环性的统一
正确答案:C
24、事物的质是指()。

A.构成事物内在要素的总和
B.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联系
C.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D.事物的规模、发展程度和速度等规定性
正确答案:C
25、否定方面是指()。

A.保持事物自己存在的方面
B.促使事物走向死亡的方面
C.事物内部好的方面
D.事物内部坏的方面
正确答案:B
26、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产资产的整体质量。

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

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正确答案:D
27、“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正确答案:C
28、“一个地区的发展会产生全国效益”强调的是()。

A.整体和部分不可分割
B.整体和部分有严格的界限
C.整体的性能状态与及变化会影响部分
D.部分的性能状态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
正确答案:D
29、设想脱离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

A.唯心主义
B.二元论
C.辩证唯物主义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正确答案:D
30、相对主义运动观认为()。

A.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B.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C.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
D.只存在绝对运动而无静止
正确答案:D
31、划分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唯一的标准是()。

A.世界是否可知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
C.世界是否运动变化的问题
D.是否承认世界统一的问题
正确答案:B
32、“司马光破缸”的故事是说司马光小时侯看到一小孩掉进水缸后,他没有按常规让人脱离水,而是打破水缸,尽快让水脱离人。

这一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想问题、办事情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B.外因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
C.只要打破常规,有创新精神,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
D.做任何事情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正确答案:D
33、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论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正确答案:A
3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正确答案:B
35、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的是()。

A.时间、空间可以离开物质自己运动
B.时间、空间不随物质运动的速度而变化
C.时间、空间是主观精神的表现形式
D.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不可分
正确答案: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