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
2002北京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西城区)

北京市西城区2002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语文试卷分为第Ⅰ卷、第Ⅱ卷、第Ⅲ卷;包括五道大题,28道小题。
2.认真填写密封线内的区(县)、学校、姓名和报名号。
3.按要求作答,字迹要清楚,卷面要整洁;答卷时要安排好作文时间。
第Ⅰ卷(26分)注意事项1.第Ⅰ卷均为选择题,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背诵,共13道小题。
2.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小题号要对应,填涂要规范。
3.考试结束,将机读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
(每小题2分)1.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A.疏竣“竣”读jùn 定义:挖深,疏通微不足道“足”读zú 字义:值得B.上溯“溯”读shuò 字义:往上推求或回想安然无恙“恙”读yàng 字义:病C.环拱“拱”读gǒng 字义:围绕略输文采“输”读shū 字义:稍差D.匿名“匿”读nì字义:隐藏一张一翕“翕”读xī 字义:合2.有错别字的是A.教诲挑拔离间人声鼎沸B.修长潜滋暗长姹紫嫣红C.滑稽惟妙惟肖故弄悬虚D.豁亮异想天开骇人听闻3.给加点字选择义项都正确的是聊叙①姑且,随便②依赖③聊天莫名惊诧①名字②说出③声誉触目伤怀①心②思念③胸怀A.聊③名①怀②B.聊①名③怀②C.聊①名②怀①D.聊②名②怀③4.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5.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
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
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2002年北京市西城区语文中考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02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26分)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
请在机读答题卡上作答。
(每小题2分)1.加点字的字形、读音及字义都正确的是A.疏竣.“竣”读jùn 定义:挖深,疏通微不足.道“足”读zú字义:值得B.上溯.“溯”读shuò字义:往上推求或回想安然无恙.“恙”读yàng 字义:病C.环拱.“拱”读gǒng 字义:围绕略输.文采“输”读shū字义:稍差D.匿.名“匿”读nì字义:隐藏一张一翕.“翕”读xī字义:合2.有错别字的是A.教诲挑拔离间人声鼎沸B.修长潜滋暗长姹紫嫣红C.滑稽惟妙惟肖故弄悬虚D.豁亮异想天开骇人听闻3.给加点字选择义项都正确的是聊.叙①姑且,随便②依赖③聊天莫名.惊诧①名字②说出③声誉触目伤怀.①心②思念③胸怀A.聊③名①怀②B.聊①名③怀②C.聊①名②怀①D.聊②名②怀③4.使用标点符号有错误的是A.“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
”B.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他惊讶地叫道。
D.哪一种办法省时间,我们能一眼看出第一种办法好,后两种办法都“窝了工”。
5.用词造句不恰当的是A.和睦:老师的脸上总是带着慈祥和睦的笑容。
B.诧异:听了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大家都很诧异。
C.蹒跚:望着蹒跚远去的父亲,我的泪涌了出来。
D.肆虐: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今春风沙肆虐,再次引起人们对环保的重视。
6.下面语句排序最恰当的是①首先设法安慰自己,树立信心,镇定情绪,消除心理障碍。
②遇到无法下笔,思路阻塞,判断不清的难题时,不要着急。
③心里平静后再冷静思考就不怕难题了。
④这时候,你应该想:我难,别人也难,何必畏惧呢?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②①④③D.①④③②7.句子、句子的出处、作者及作者生活的朝代对应有错误的是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B.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C.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002年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北京卷)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Ⅰ卷(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答案C]A.济jì济.世救济.济济..一堂无济.于事B.否fǒu 否.定否.则否.极泰来矢口否.认C.发fà发.胶须发.间不容发.令人发.指D.便biàn 便.饭便.览便.宜行事大腹便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答案D]A.狼藉改弦更张读书札记一幅楹联B.象样心心相印竭泽而渔纵横捭阖C.通谍绿荫蔽日和盘托出无耻谰言D.修葺绵里藏针别出心裁焦头烂额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答案B]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之一。
考古发现,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答案A]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答案C]A.虽然最终结果只是平局,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了榜首的荣誉。
B.中东局势依然支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C.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北京卷)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济(jì) 济世救济济济一堂无济于事B.否(fǒu) 否定否则否极泰来矢口否认C.发(fà) 发胶须发间不容发令人发指D.便(biàn) 便饭便览便宜行事大腹便便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狼藉改弦更张读书札记一幅楹联B.象样心心相印竭泽而渔纵横捭阖C.通谍绿荫蔽日和盘托出无耻谰言D.修葺绵里藏针别出心裁焦头烂额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长江流域,无疑也是民族文化的______之一。
考古发现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B.发祥地证明并存C.发源地证明并存D.发祥地表明共存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虽然最终结果只是平局,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捍卫了榜首的荣誉。
B.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C.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D.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盈利,一味地让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消费者得到实惠也是暂时的。
2002全国卷 语文 精校对

2002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全国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盐碱.箴.言呼喊.减.员增效感.激涕零B.阐.述弹.药禅.让肆无忌惮.殚.精竭虑C.束缚.薄.荷簿.册赤膊.上阵博.大精深D.滇.池嗔.怒缜.密精卫填.海谨小慎.微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留恋流连忘返厉害利害得失B.质疑不容置疑符合随声附合C.变换变幻莫测旁证旁征博引D.株连珠联璧合大意微言大义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A.过错(过失、错误)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过瘾(满足癖好)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B.道义(道德、正义)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道歉(表示歉意)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C.工会(职工团体)适逢其会(恰巧碰到了那次聚会)会谈(多人商谈)心神领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会)D.张望(向远处看)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张榜(贴出文告)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面对光怪陆离....的现代观念,他们能从现实生活的感受出发,汲取西方艺术的精华,积极探索新的艺术语言。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C.整改不光是说在口头上,更要落实到行动上,相信到下一次群众评议的时候,大家对机关作风的变化一定都会有口皆碑....。
D.加入世贸组织(WTO)后汽车价格变化备受关注,但作为市场主力的几家汽车大厂,三四个月以来却一直偃旗息鼓....,没有太大动作。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美关系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②你比他只是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③这几天我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多少往往B.再三多少常常C.一再稍微常常D.再三稍微往往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科技知识的价值日益显现,人类已进入知识产权的归属和利益的分成,并已开始向科技工作者身上倾斜。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语文试题断析

2002年高考试题评析--语文试题断析2002年高考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3+X”模式的第一年。
今年,语文试题综合型、能力型的特点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这具体表现在主观题目增加,客观题目减少,题目的思辨性、实用性提高等方面。
从总体看,试题密切联系生活和思想,全面考查语文的各项能力,题目设置排列合理,较好地体现了既有利于高校选拔合格人才,又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这两大任务的要求。
2002年又是北京单独命题的第一年,北京卷与全国卷所依据的纲领,都是考试中心颁发的《考试说明》。
两份试卷在一个总体纲领的指导下,又展示出各自独立、独到的思想。
下面仅就这两份试题的几个侧面进行评析,取名“断析”。
㈠全国卷断析一、新增加的三道主观题2002年全国卷新增加了三道主观题:16.文言文句翻译(5分)、17.古代诗歌鉴赏(6分)、18.名句名篇默写(4分)。
这三道题考前曾引得众说纷纭,现在终于尘埃落定。
我们认为这15分的题命制平实而稳健。
文言文句翻译准确地体现了所用的文句须取自第一卷的文本之要求,没有增加学生阅读的负担。
两个文言文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难度适中,要点涵盖了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对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清晰的导向。
古代诗歌鉴赏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鉴赏材料。
这是一首包含着浓厚传统文化和思乡感情的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
题目包含了三问:第一问问“折柳”的寓意,是一道理解型的题目,答案明确;第二三问就“折柳”在诗中的关键性提问,答案就比较发散了。
两相结合,兼顾了试题的导向功能和高考的选拔功能,可谓匠心独运。
默写名句名篇全部选自课内,涉及到先秦论文《劝学》、唐诗《琵琶行》和宋词《永遇乐》,题目平实浅易,体现了高考试题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用意。
以上三题,相信会有较好的得分率,从而有效地控制了整个试卷的难度。
二、第一大题中的新题型第一大题总体平易,但在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这一方面有些新方法出现。
校对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北京卷)

校对版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北京卷)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1.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中概念含义的能力。
由原文“对于古籍的界定有多种说法,其中较为通行的是:1911年以前、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采用中国传统的著作方式、具有中国传统装帧形式的书籍”可知A、C、D三项均属于古籍,B项不属于古籍。
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内容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项,“古籍的其他价值都附着在其文献价值上”错误,由原文“古籍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制版、印刷中所体现出来的工艺都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
人们看到一部古籍,往往还未翻阅,就已为其精美的外观和典雅的色调所征服。
对文献研究者来说,文献价值是古籍的‘皮’,其他价值则是古籍的‘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可见D项的表述忽略了原文中的前提条件“对于文献研究者来说”,一般人们看到古籍时便可享受外在的审美艺术价值,不一定附着在文献价值上。
3.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信息并进行推断的能力。
D项,“‘问客’应标为‘SO’”错。
由“‘O’表示不做任何操作”可知,“问”字处不用做任何操作;由“‘S’表示其后应断句的字”可知,这里对应“客”。
可见“问客”应该标记为“OS”。
4.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并进行合理推断的能力。
B项,“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再生性保护,意在保护其艺术价值”错误,由原文“古籍的传承性保护是一种新兴的古籍保护理念。
以往,古籍保护提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保护。
原生性保护指保护古籍文物本身,可谓之‘存形’;再生性保护指对古籍的影印、缩微复制和整理出版等,可谓之‘移形’”“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存世古籍总量大约有20万种。
其中一些珍贵的古籍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
这些珍贵古籍不仅包括全本,还包括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的残本、散页等”,可见修补古籍的残损处属于原生性保护,不仅在于保护艺术价值,也包括文物、文献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部分。
共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45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意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济(jì) 济.世救济.济济
..一堂无济.于事B.否(fǒu) 否.定否.则否.极泰来矢口否.认
C.发(fà) 发.胶须发.间不容发.令人发.指
D.便(biàn) 便.饭便.览便.宜行事大腹便便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狼藉改弦更张读书札记一幅楹联
B.象样心心相印竭泽而渔纵横捭阖
C.通谍绿荫蔽日和盘托出无耻谰言
D.修葺绵里藏针别出心裁焦头烂额
3.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民族文化的_____________之一。
考古发现_______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______。
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表明共存
B.发祥地证明并存
C.发源地证明并存
D.发祥地表明共存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经过一代代工匠们的努力,这一精湛的传统制陶工艺薪尽火传
....,并在新的时代不断得到发展。
B.今年春天,中国北方出现了多次沙尘暴天气,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雨绸缪
....,植被大面积遭到破坏。
C.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
....前人的成果人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人词的范例。
D.这位公司的首席代表以买椟还珠
....的气魄,大胆地与外商签订了联合开发海外市场的新协议.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虽然最终结果只是平局,但国安足球队的目的达到了,他们用自己的力量扞卫了榜首的荣誉。
B.中东局势依然动荡,原油价格大幅上升将对全球经济复苏产生不利影响,美国经济复苏的前景也因此蒙上了阴影。
C.近日,我国利用性能最高的超级服务器曙光3000实现了关键的基因组测序和组装分析工作,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D.一个企业如果不考虑盈利,一味地让利,那么这个企业就不会有长久的生命力,消
费者得到实惠也是暂时的。
6.在横线处填入短语,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保护动物,已不是人们陌生的话题。
人类的发展,也早已达到可以把其他动物玩弄于掌中并主宰它们命运的程度,但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的时候,人类真正考虑过动物和人在生命意义上的平等吗?
①老虎服服帖帖在舞台上表演
②用于实验的动物为科学献身
③由兔子小鸡成为孩子们的玩物
④耕作的动物在田间地头劳作
A.④①②③B.①③④②
C.①④③②D.③①②④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
古之人非无宝也,其所宝者异也。
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视。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五员亡,荆急求这,登太行而望郑曰:“盖是国也,地险而民多知;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许公不应,东南向而唾。
五员再拜受赐,曰:“署知所之矣。
”因如吴,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
丈人度之,绝江。
问其名族,则不肯告,解其剑以予丈人,曰:“此千金之剑也.愿献之丈人。
”丈人不肯受,曰:”荆国之法,得五员者,爵执圭,禄万檐,金千锰。
昔者子胥过,吾犹不取,今我何以子之千金剑为乎?”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则不能得也。
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每食必祭之,年曰:“江上之丈人!”为矣,而无所以为之,其惟江上之丈人乎!
令以百金与抟泰以示儿子,儿子必抟持泰矣;以和氏之壁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全矣;以和氏之壁、道德牟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其今弥精,其所取弥始;其知弥粗,其所取弥粗。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B.见一丈人,刺.小船。
C.吾不受.也。
D:去.郑而之许。
8.文中、画面线的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 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曰:“吾知所之矣。
”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0.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达“其知弥精,其所取弥精”的一组是
①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②知以入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③其主,俗主也,不足与举。
④去郑而之许。
⑤名不可得而闻,身不可得而见。
⑥为矣,而无所以为之。
A.①②⑥B.③⑤⑥C.②③④D.①④⑤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丘员
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
“其所取弥粗”’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小题
矛盾普遍存在于客观世界中,模糊性亦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鸡蛋可以孵鸡,当小鸡专啄出蛋壳时,总不能说它仍是蛋,亦不可称之为鸡。
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而另一些事物放到漫长的时间里考察也会使模糊性突出显现。
铅块上放一比重较大的金属球,短时间内它们均呈现出刚体的属性,但经过长时间观察,又会发现金属球慢慢陷入铅块之中。
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则过去被看成是固体的物质就出现了类似液体的属性、这里,固体与液体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了。
处于昼夜之间的黎明或黄昏、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介于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的浮沉迟数,却说明了客观世界的模糊性。
科学的发展.也许会使这些模糊现象在某个层次上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更深的层次上仍混泡不清。
客观世界的模糊性反映在人脑中,便产生了概念上的模糊性;人又巧妙地利用自已建立纳模糊概念来进行判断、推理和控制,完成那些现代先进设备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人们几乎可以同样地辨认胖子和瘦子、美丽和丑陋;人们无须测量车速便可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队;一行草书虽然大异于整齐的印刷字体,却照样可以被人看懂。
现实生活给模糊理论提出了无数研究课题。
模糊理论力图用较为精确的数学语言和概念来描述现实中的模糊现象以及人脑中的模糊概念。
如果说前人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那么当我们今天研制和应用计算机的时候,却不可忘记最优秀的仿生标本——人。
人的思维、判断是那样巧妙,人的经验是那样丰富、人类如何将自已的智慧教给计算机,将自己的思维方法传授给计算机,甚至用自己的艺术修养及审美观念去“陶冶”计算机,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人性”,这已成为模糊理论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
12.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镜头加以重映
B.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C.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D.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两个运动过程
13.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中医的脏腑辨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D.人们可以看值书法家的草书作品
14.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胡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是A.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B.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C.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D.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
15.下面对本文的理解,符合文意的项是
A.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中,客观世界是在模糊与清晰的矛盾之中发展的
B.模糊理论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模糊性,所以它要用模糊的语言进行描述
C.将人类灵活巧妙的思维判断赋予计算机,有赖于模糊理论在更高水平上的应用D.“人”能成为计算机的仿生标本,是因为人脑的模糊性大于客观的模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