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 柳

合集下载

咏柳诗词大全

咏柳诗词大全
六、《绝句》(南宋·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首诗是南宋僧人志南(其法号)创作的,写的是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他乘
小船沿溪水而来,到老树下下船继续过桥在细雨中前行,他拄杖春游,却说”杖藜扶我",
把藜杖喻为可以依赖的游伴。他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和风迎面吹来, 杨柳枝随风荡漾,这是怎样耐心惬意的春日远足啊。
五、《章台柳·寄柳氏》(唐·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
韩翃是大历十才子之一, 他与柳氏有一段富有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 安史之乱爆发后, 柳氏 以色艳独居, 恐不免,便落发为尼。 不久,柳氏被蕃将沙吒利所劫, 宠之专房。 京师收复后, 韩翃派人到长安寻柳氏,并准备了一白口袋,袋装沙金,袋上题了这首诗(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 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曹雪芹巧妙地通过林黛玉对柳絮的吟咏, 抒写对未来悲剧的预感。 自己的命运也将要象柳絮 那样飘泊不定,不知是“谁舍谁收”。 “嫁与东风春不管”倾诉了无依无靠、无力掌握自己 命运的悲哀。全词以拟人化手法,抒写内心的孤独与悲伤,凄楚哀婉,感人至深。
咏柳诗词大全
“柳”是古代诗词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意象,以“柳”为主题的诗词非常多,或借柳写春色; 或以柳写赠别,因其与 “留”谐音;或借柳表相思寄托之情,因柳丝之 “丝”与相思之 “思”谐音,柳絮之“絮”与思绪之“绪”谐音⋯⋯
一、《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依依灞桥怨别,正千丝万绪,难禁愁绝。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贺知章《咏柳》全诗赏析
咏柳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
1.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的诗句 古诗

咏柳的诗句 古诗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唐】韩偓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杨柳枝》【唐】白居易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1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1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1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1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1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18.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19.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2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2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22.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23.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24.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25.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2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咏柳》贺知章

《咏柳》贺知章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简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作者简介】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书法家。

字季真,一字维摩,号石窗,晚年更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

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

太子洗马德仁之孙。

其排行第八,人称“贺八”。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就是二月的春风,如同神奇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

这里形容随风飘拂的柳枝【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

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

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

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

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 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

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

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

“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

”——自答。

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

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

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

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咏柳》原文及译文

《咏柳》原文及译文

《咏柳》原文及译文《咏柳》原文及译文《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咏柳》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咏柳》原文及译文篇1《咏柳》原文:曾巩〔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咏柳》赏析:《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

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

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

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

“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

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

嘉祐二年(1057)进士。

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

《咏柳》诗歌赏析

《咏柳》诗歌赏析

《咏柳》诗歌赏析《咏柳》诗歌赏析《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

该诗是一首咏物诗,主要描写了在早春二月时分诗人的见闻及联想。

这首诗借柳树歌咏春风,将春风比作剪刀,赞美她是美的创造者,裁出了春天,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及赞美之情。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咏柳》诗歌赏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译文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

这一片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

注释1、咏:歌颂、赞美。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

该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的颜色如碧绿色的玉。

3、妆成: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4、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5、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6、二月: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似:好像,如同。

赏析/鉴赏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

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喻美人苗条的身段,阿娜1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

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

《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

”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

咏柳古诗全解

咏柳古诗全解

咏柳古诗全解
李白《咏柳》
元日长安道,征人多如蚁。

柳垂平皋陌,车轮欲蹙蹊。

访紫微仙子,至今梦未破。

寒衣薄披缨,相见犹未迟。

车轮去暗满,柳垂夜长袖。

行人已可虑,但言更凄凄。

一路风雨同,重约是佳期。

诗歌蕴含的意思
《咏柳》是李白所写的一首充满伤感清雅之情的古诗。

诗中,作者以描写景物的方式借喻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情怀。

诗歌中,作者借着不太寒暄的“寒衣薄披缨,相见犹未迟”这样的一句诗,将他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期望抒发出来,表明自己期待着与梦中的仙子相见,但未能如愿。

接着,诗中把朋友们相约长安出发的景象描绘得十分生动,将心中的孤寂溢于言表:“车轮去暗满,柳垂夜长袖,行人已可虑,但言更凄凄”,表达出他对跋涉征途中将会分离的思念之意。

最后,“一路风雨同,重约是佳期”又将整首诗承上启下,表达出作者对那曾经相约在长安之路上同行不见,这份谊情又有了新的思念想念,希望未来能相聚在一起,重修旧好。

整首诗在庄严的古体里,通过图象之间的相互衔接,呼应着作者的心之所向,表达出他跋涉征途中夹杂着淡淡的思念与无奈之意情。

咏柳的讲解

咏柳的讲解

咏柳的讲解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
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

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

因此《咏柳》是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背
咏柳 唐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必背江南春
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清明 必背唐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必背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登鹳雀楼 必背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寻隐者不遇 必背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选背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选背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于容
十二月子
正月十五汤圆子, 二月惊蛰喂丸子, 三月清明下种子, 四月芒种栽秧子, 五月端阳包粽子, 六月天热扇扇子, 七月中旬樁谷子, 八月十五杀鸭子, 九月重阳扬谷子, 十月小雪穿袄子, 冬月天寒杀蝗子, 腊月除夕吃饺子。
民间童谣
妈妈的心
妈妈的心像我的影子, 总是跟着我走的。 早晨,我去上学, 在教室里念书的时候 她就躲在我的耳朵里, 悄悄地说:要认真读书哦。 我在外面游戏的时候 她就跑出来, 有时,在我面前,有时,在我背后 有时,在我左右 总是悄悄地说: 小心,小心 不要跌倒哦!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 蠃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
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 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
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春天
春天的喊叫声 把绿叶叫醒 也从棉被里 把握拉起来 春天一定站在门外 门才会笑口常开
选背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 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
唐有虞,号二帝,相揖逊,称盛世。 夏有禹,商有汤,周文武,称三王。

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 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
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 周辙东,王纲坠,逞干戈,尚游说。
中国台湾 林焕彰 中国台湾 林焕彰
板凳歪歪
民间童谣
板凳板凳歪歪,里面做个乖乖 ; 乖乖出来买菜,里面坐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汤,里面坐个姑娘; 姑娘出来梳头,里面坐个小猴; 小猴出来作揖,里面坐个公鸡; 公鸡出来打鸣,里面坐个豆虫; 豆虫出来爬爬,里面坐着蛤蟆; 蛤蟆一瞪眼,七个蝶子八个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