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咏柳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

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小学二年级下册《咏柳》优秀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结合插图,领略春天自然景物的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掌握7个字的音、形、义。

2、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的能力。

3、结合插图,体会诗中的趣味,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中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识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春天是代表希望的,你们喜欢春天吗?2、谁能背出有关春天的诗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咏柳》。

板书课题:《咏柳》齐读课题,师注意正音。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师配乐范读古诗,学生注意字音。

2、师逐句领读古诗。

3、学生同桌之间读古诗。

4、指名读古诗。

(三)学习生字。

1、读诗的题目,学习生字“咏柳”。

注意“柳”的笔顺。

2、同偏旁识字。

“绿”“绦”3、区别字识字。

(四)反复诵读,体味情感。

1、学生自己练习读古诗。

2、指导学生借助插图及注解理解诗句的意思。

3、指名读古诗,引导学生根据古诗的意思,读出古诗的韵味。

4、同桌互相评读。

5、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诵读。

6、指导背诵。

(五)布置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

2、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或指名读词语。

2、朗诵古诗。

二、仔细品味,指导朗读。

1、指名读。

2、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朗读。

3、配乐朗读。

三、学习《咏柳》1、出示柳树的图片,仔细观察,说说它的样子。

2、找一找诗中对柳树整体形态描写的句子。

3、把第一句不理解的画下来。

4、讨论解决。

“丝”“绦”5、试着说一说第一句诗的意思。

体会这是一个比喻句。

6、诗中有一个问句把它画下来。

7、试着说一说第二句诗的意思。

想象一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8、整体感知诗歌。

说一说诗中描绘的景象。

9、配乐朗读诗歌,在头脑中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

10、根据你对古诗的理解为古诗配一幅画。

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翻译与注释

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翻译与注释

二年级下册古诗咏柳翻译与注释咏柳贺知章[ 唐]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作者贺知章(约659年—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

唐代诗人、书法家。

少时以诗文知名。

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

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

俄迁秘书监。

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

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

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

肃宗赠礼部尚书。

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又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司马承祯等称为“仙宗十友”。

其诗文以绝句见长,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风格独特,清新潇洒,其中《咏柳》《回乡偶书》等脍炙人口,千古传诵。

作品大多散佚,《全唐诗》录其诗19首。

译文高高的柳树长满了嫩绿的新叶,轻垂的柳条像千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是那二月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神奇的剪刀。

注释碧玉:碧绿色的玉。

这里用以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妆:装饰,打扮。

一树:满树。

一:满,全。

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

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绦(tāo):用丝编成的绳带。

这里指像丝带一样的柳条。

裁:裁剪。

似:如同,好像。

《咏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咏柳》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树上垂下无数条好像 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碧玉妆成一树高, 比喻
万条垂下绿丝绦。
Hale Waihona Puke 柳枝碧玉 色彩美 绿丝绦 形态美
柳枝绿、 柔美、 细长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 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 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设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yǒnɡ
咏柳
bì zhuānɡ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lǜ sī tāo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cái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jiǎn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再读诗歌,划出节奏。
咏柳
碧 玉 /妆 成/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似 剪 刀。
诗村童碧妆绿丝剪
左右 结构
上下 结构
赞美,歌颂。
打扮。
咏柳
绿色的玉。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枝条多。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细细的嫩叶。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满树。 丝线编成 的带子。
好像。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 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 碧玉妆扮的一样。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1 咏柳
猜一猜 小姑娘,手细长, 身儿软,头发长。 春风吹来长发飘, 跳起舞来真漂亮。
谜底( 柳树 )
咏柳
[唐] 贺知章
贺知章(659—约744),唐 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越州 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其诗风清 新脱俗,以绝句见长。

二年级下册《咏柳》译文及赏析

二年级下册《咏柳》译文及赏析

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注释:[1]碧玉:青绿色的玉。

这里比喻春天嫩绿的柳叶。

[2]妆:装饰,打扮。

[3]一树:满树。

一,满,全。

古文中的数量词并不一定表示确切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很多的意思。

[4]绿丝绦(tāo):绿色的丝带。

这里比喻轻柔婀娜的柳条。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5]细叶:指柳枝上长出的新叶。

[6]裁:裁剪。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

[8]似:如同,好像。

译文:高高的柳树就像用碧玉装饰而成,万条低垂的柳枝犹如绿色的丝带。

不知道这细叶是由谁的巧手裁出,二月的春风好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歌咏了早春嫩柳的迷人风姿,赞颂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碧玉妆成一树高”,写柳树给人的总体印象。

柳树的形象美在于它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

这里的“碧玉”既可指真实的玉,又暗含“碧玉小家女”(《碧玉歌》)中“碧玉”之意,指小户人家出身的年轻秀美的女子。

古典诗词常借用柳树的形象美来形容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肢,但此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将柳树化身为美人。

用“碧玉”来比柳实际上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留下的是年轻的印象,在古代文学作品里,“碧玉”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

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同时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万条垂下绿丝绦”,具体描写那茂密并轻柔下垂的柳枝,它是柳树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有了上句的铺垫,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变成了美人的裙带。

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村居》《咏柳》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课《村居》《咏柳》





散 学 归
东 风 放
来 早,
纸 鸢。
yuān
词语详解
杨柳拂堤:像杨柳一样抚 摸堤岸。 醉:迷醉,陶醉。春烟: 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 成的烟雾般的水汽。 散学:放学。 纸鸢:泛指风筝,它是一 种纸做的形状像老鹰的风 筝。鸢:老鹰。
农历二月,村子前后的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 长,黄莺飞来飞去。杨柳披着长长的绿枝条, 随风摆动,好像在轻轻地抚摸着堤岸。在水 泽和草木间蒸发的水汽,如同烟雾般凝集着。 杨柳似乎都陶醉在这浓丽的景色中。
学习目标:
1.会有感情的朗读《咏柳》
2.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初读
yǒ nɡ
咏zhuānɡFra bibliotek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tā o
万条垂下绿丝绦。
cái
不知细叶谁裁出,
jiǎn
二月春风似剪刀。
词语详解
咏:歌颂、赞美。 碧玉:绿色的玉。这里用来比喻春 天嫩绿的柳枝。 妆:打扮,装饰。 一树:满树,“一”字这里不表示 数量,表示满、全、整个的意思。 万条:指很多条 丝绦:丝线编成的带子。这里形容 随风飘拂的柳枝。 裁:裁剪 似:好像
1.树 3.多 枝条 枝叶 春风 垂 密 2.碧玉妆成一树高 4.二月春风似剪刀
村居·高鼎
教学目标
1.认识“拂、堤”等7个生字,会写“村、童”2个 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 爱之情。
初读
村 居 清· 高鼎 yīng 草 长 莺 飞 二 月 天, fú dī liǔ zuì 拂 堤 杨 柳 醉 春 烟。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 绿的新叶,轻柔的柳 枝垂下来,就像万条 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 巧手裁剪出来的呢? 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 的春风,它就像一把 灵巧的剪刀。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咏柳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在春风吹拂下,柳树迷人的姿态,赞美了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春天。

咏,意思是用诗词的形式描述。

在本课是歌颂、赞美的意思。

柳树在春天生发,是春天有代表性的景物,作者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咏柳》前两句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静态中的柳树,却使人感到柳树内在的生命力。

后两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赋予巧妙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引向对春天的赞美。

这是这首诗的主要特点。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形成了一定的语感。

他们能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读懂一些浅显的诗歌。

《咏柳》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对春天的景物有一定的感知,对诗句内容一定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

了解词语的意思。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到美,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难点: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品味诗歌意境。

教法及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在观看微课的基础上,进行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并质疑问难,讨论交流,展开想象,开拓思维。

教学准备:微课多媒体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以优美的及生动的导语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到生机勃勃的春天,再问学生你能背出一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春晓》《绝句》《草》等诗。

再引出这首诗,把学生带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认读生字,反复朗读我首先请学生自己去读一遍古诗,边读边把生字划出来,多读几遍,读准音。

然后我利用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检查指导认读“咏、妆、绦”等生字,指导学生写好“裁”等难写的字。

二年级下1咏柳

二年级下1咏柳

二年级下1咏柳《二年级下 1 咏柳》春天来了,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处处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在这美好的季节里,我们学习了一首非常优美的古诗——《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作品,诗人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了春天柳树的美丽姿态。

诗的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把柳树比作一位亭亭玉立的美人,那翠绿的颜色就像用碧玉装扮而成。

一个“妆”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柳树精心打扮的样子,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想象一下,那高高的柳树,翠绿的枝条随风摇曳,是多么美丽的画面啊!“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句诗,更是把柳树的姿态描绘得栩栩如生。

无数条柔软的柳枝从柳树上垂下来,就像绿色的丝带一样。

风一吹,那些柳枝轻轻摆动,仿佛在跳舞,又好像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

这里的“万条”,让我们感受到了柳树的繁茂,而“绿丝绦”则形象地写出了柳枝的柔软和细长。

“不知细叶谁裁出”,诗人发出了疑问,这些细细的叶子到底是谁裁剪出来的呢?这一句充满了好奇和惊喜,让我们也跟着诗人一起思考。

最后一句“二月春风似剪刀”给出了答案,原来是二月的春风像一把灵巧的剪刀,剪出了这一片片嫩绿的叶子。

春风是多么神奇啊,它不仅吹绿了大地,还剪出了柳树那美丽的叶子。

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春天和柳树的知识。

老师说,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柳树是春天里最早发芽的树木之一。

在春风的吹拂下,柳树早早地长出了嫩绿的叶子,为春天增添了一抹绿色。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把这首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他们听了之后,都夸我学得好。

爸爸还带我到公园里去看柳树,让我亲身感受诗中的美景。

公园里的柳树真的和诗里写的一样美,我站在柳树下,看着那些垂下的柳枝,心里想着诗人真是太厉害了,能够用这么简单的语言写出这么美的景色。

我想,以后我看到柳树的时候,一定会想起这首《咏柳》。

它让我更加热爱春天,更加喜欢大自然的美丽景色。

而且,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也明白了,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感受,身边处处都有美好的事物。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三篇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咏柳》教案三篇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之瑰宝如何顺应新课程理念使学生愉快轻松的学习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领悟作者的审美情趣呢在这首诗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旋律以读促读思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读吟吟唱唱演演画画中轻松领悟诗歌魅力
【 导语】《咏柳》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千古佳作,诗人用独特的笔触描写了春天的柳树,歌颂和赞美了春天的创造力。 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美柳树来赞美谁呢? 再读这首诗,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感受?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种感受呢?(表演,为柳树或春天写几句话,画画,朗读) 四、总结全诗,回忆学法。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学的?(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运用比喻,写出了柳树的美,独具匠心,别出心裁,让我们不禁想到大自然这位能功巧 匠,也让我们体会到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首诗的妙处还不仅于此,请同学们看,诗人从“树”写到“枝”,再到“叶”,然后想到 春风。诗人(整体)到(部分)先观察后(想象)的顺序来写,显得有条有理,自然有序。短短的四行诗,却充分的体现了丰 富的想象和精心的构思,这也许便是“咏柳”传唱至今的缘故吧。 五、课堂小结。 诗写得精彩是因为作者观察仔细,能抓住柳树的特点善于运用比喻手法,抒发真情,才使得我们对柳树,对春天的也产生 了喜爱之情。希望同学们也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一颗敏感的心灵,去观察身边的一切,领略身边的美景! 六、布置作业。 背诵古诗。 搜集描写柳树或春天的诗。 板书设计: 咏柳 学法指导 知诗人,解诗题 抓字眼,明诗意 想意境,悟诗情 写法持点 运用比喻 托物抒情 大胆想象
篇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生字。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 1、观察春天来了柳树的变化。画一画。 2、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老师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就是苏醒,就是温暖,就是繁荣,就是希望。春是花的世界,是鸟的天堂,是诗的故 乡。春天如此美好,有许多诗人都用优美的诗句赞美春天的可爱,你能背出1-2首你学过的与“春”有关的诗吗?然后指名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咏柳
[唐] 贺知章
读诗歌,划出节奏。
咏柳
碧 玉/妆 成/一 树 高, 万 条/垂 下/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谁 裁 出, 二 月 春 风/似 剪 刀。
赞美,歌颂。
打扮。
咏柳
满树。
绿色的玉。 碧 玉 妆 成 一 树 高, 枝条多。 万 条 垂 下 绿 丝 绦。
不 知 细 叶 谁 裁 出,
细细的嫩叶。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唐)杜牧 《江南春》
等闲识得东柳风。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诗人用自问自答的形式,通过巧妙 的想象,把对柳树的赞美,巧妙地过渡 到对大自然的赞美。
《咏柳》通过描绘 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的 美丽姿态,表达了诗人 对春天和大自然的热爱 之情。
描写春天的诗句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拓展延伸
与春天有关的诗句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二 月 春 风 似 剪 刀。
丝线编成 的带子。
好像。
碧玉妆成一树高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 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 碧玉妆扮的一样。
万条垂下绿丝绦
从树上垂下无数条好像 绿色丝带一样的柳条来。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 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 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不知细叶谁裁出, 设问 二月春风似剪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