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合集下载

年产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万吨VC树脂项目

年产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万吨VC树脂项目

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XXXXX化工有限公司评价单位:X X X X二○○五年九月目录1. 总论··························1-11.1 评价目的和指导思想···················1-11.2 编制依据························1-11.3 评价标准························1-21.4 污染控制与环境保护的目标················1-61.5 评价因子························1-81.7 评价内容和重点·····················1-102. 建设项目概况·····················2-12.1 建设项目的名称、建设地点及建设性质···········2-12.2 建设规模及其总投资···················2-12.3 厂区总平面布置·····················2-12.4 产品方案························2-22.5 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2-23. 工程分析························3-13.1 主要原辅材料······················3-13.2 主要生产设备······················3-33.3 公用工程························3-63.4 总图运输························3-63.5 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简述·················3-83.6 物料平衡及水平衡····················3-133.7 污染因素分析项目····················3-134 清洁生产分析························4-14.1 清洁生产的目的和实施途径················4-24.2 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分析··················4-24.3 清洁生产评述······················4-34.4 对清洁生产工作的建议与结论···············4-65.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概况···················5-15.1 地理位置························5-15.2 自然环境概况······················5-15.3 社会经济概况······················5-25.4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5-5 6环境影响预测及评价·····················6-16.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及评价·················6-16.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46.3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6-196.4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6-226.5 生态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6-236.6 地下水影响分析·····················6-286.7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6-297 污染防治措施························7-17.1 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7-17.2 营运期污染防治措施···················7-3 8事故风险预测与评价·····················8-18.1 风险识别························8-18.2 风险事故类型······················8-48.3 事故概率分析······················8-108.4 污染源强的确定·····················8-128.5 风险预测模式······················8-158.6 防范措施························8-198.7 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方案··················8-28 9选址及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9-19.1 选址与樟树市总体规划的相容性分析············9-19.2 选址与樟树市军用飞机场的相容性分析···········9-19.3 选址的环境可行性分析··················9-19.4 总图布置的合理性分析··················9-210 公众参与·························10-110.1 公众参与的目的·····················10-110.2 公众参与的调查方式和内容················10-110.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与分析·················10-311 总量控制·························11-1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2-112.1 环保投资与估算·····················12-112.2 工程效益分析······················12-2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3-113.1 环境管理计划······················13-113.2 环境监测计划······················13-313.3 关于绿化方案的建议···················13-514 评价结论与建议······················14-114.1 评价结论························14-114.2 环境影响评价的总结论··················14-1414.3 建议··························14-14附图一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二建设项目环境空气及地表水监测布点图附图三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及噪声监测布点图附件一委托书附件二大纲简写本附件三XX评估纲[2005]XX号文《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大纲评估意见》附件四XX市环境保护局关于《XXXXX化工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离子膜烧碱和年产10万吨PVC树脂项目》执行标准的函附件五XXXXX化工有限公司排污规划说明附件六XX市人民政府XX字[2005]XX号文《关于10万吨/年离子膜碱10万吨/年PVC 树脂项目环评有关问题承诺的函》附件七公众参与调查表样表附表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前言XXXXX化工有限公司是XXXXX投资有限公司在XXXX新筹建的一家氯碱企业,拟建1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10万吨/年PVC树脂装置以及其他的氯碱下游产品装置,总投资3.76亿元。

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现有工程工程概况及污染源调查(一)产品及规模现有工程主要产品及生产规模为:烧碱30000t/a,液氯18000t/a,盐酸21000t/a。

(二)生产工艺该厂现有3万吨/年烧碱装置为金属阳极隔膜电解法,其工艺过程主要包括化盐、电解、氢处理、氯处理、液氯、碱蒸发、盐酸等工段。

1、盐水工段盐水生产是将原料盐溶解成饱和的氯化钠溶液,并经精制反应、澄清、过滤、中和等过程使之成为电解所需的合格的精盐水。

在盐水生产过程中,排放物主要是盐泥。

2、电解工段将化盐工段送来的精制盐水连续均匀地分别输入各个电解槽,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盐水被电解生成H2、Cl2、NaOH溶液。

在阳极上产生的氯气经氯气管送至氯气处理工序;在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导入氢气管送至氢气站,电解液自阴极箱导出管导出,流入电解液总管,送蒸发工段。

反应原理为:阳极反应:2Cl-2e → Cl2阴极反应:2H2O+2e →H2↑+2OH-Na++OH-→ NaOH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Cl2↑+H2↑由上述食盐水溶液电解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每生成一吨100%NaOH电解液,可同时产生0.886吨氯气及0.025吨氢气,需要折合100%NaCl1.461吨。

3、氢气处理工段自电解工段来的80~90℃的高温氢气通过冷凝,除去所含水份,再用罗茨鼓风机加压送入氯化氢合成工段。

4、氯气处理及液氯工段由电解来的80~90℃的高温氯气首先经过冷却,然后经三组并联的泡沫干燥塔,在塔板上与溢流下来的浓硫酸呈泡沫状充分接触,氯气中的水份被浓硫酸除去。

冷却时产生的含氯废水,现有装置直接排全厂循环水池。

由氯气处工序来的压缩氯气,经液化机组以氨制冷,将氯气在低温下液化,冷凝下来的液氯进入计量槽和液氯贮槽,并灌瓶包装出售,液化尾气送盐酸工段。

5、电解液蒸发工段来自电解工段的电解液含碱浓度只有10%左右,把电解液用泵送入三效蒸发器,经过蒸发,碱液被浓缩至32-35%,然后进行冷却、配碱,分配合格的碱用泵送入碱栈台。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方大锦化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方大锦化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方大锦化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14.09.22•【字号】辽环函〔2014〕320号•【施行日期】2014.09.22•【效力等级】地方行政许可批复•【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正文辽宁省环境保护厅关于方大锦化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方大锦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你公司报送的《方大锦化12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

经我厅2014年9月5日厅务会议审查,现就该报告书批复如下:一、本项目拟选厂址位于葫芦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精细化园区方大锦化化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有厂区内。

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将4万吨离子膜生产线单级式电解槽改造为零极距电解槽,氯化氢工序采用三合一石墨炉,碱液蒸发工序采用三效逆流降膜吸收技术,新建二次盐水及电解、氯氢处理、氯化氢合成及高纯盐酸、蒸发生产装置、循环水供水系统、供电系统、冷冻站(采用制冷剂应符合我国签署生效国际公约要求)、储运系统等公用工程和两级碱洗废氯吸收塔、水洗碱洗高纯盐酸吸收塔、酸罐区围堰导流设施、设备消声器隔音罩等环保工程,其余全部依托厂区现有设施。

本项目总用地面积2869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667.5平方米,架空管架面积1350平方米,厂区绿化面积11648平方米。

产品方案生产规模技改后年产离子膜烧碱12万吨(折100%)、氯气10.6万吨、氢气0.3万吨、盐酸0.92万吨;副产品次氯酸钠0.404万吨,年运行时间8000小时,不新增定员。

本项目主要生产原料为原盐和硫酸,均外购,分别采用船运和火车运输。

其他能源等消耗为新鲜水、蒸汽、空气、氮气、脱盐水、电等。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满足环境保护部门核定的总量控制规定;满足我厅《关于葫芦岛方新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辽环函〔2012〕234号)要求。

万吨离子膜烧碱工程可行研究报告共19页word资料

万吨离子膜烧碱工程可行研究报告共19页word资料

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19年10月目录1总论2市场分析3 生产规模及产品方案4 工艺技术方案5 原料、辅助材料及动力供应6 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7 公用工程及辅助生产设施8 节能9 环境保护10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11 工厂组织及劳动定员12 项目实施规划13 投资估算14 财务评价15 结论1、总论1.1项目规模:5万吨/年离子膜烧碱工程(折100%)1.2项目建设意义1.2.1根据氯碱行业用电量大、负荷率高、电压等级高的特点,上马该项目可以带动本公司电力开发和装机总量增加,利用自备电厂优势,降低生产成本。

1.2.2根据氯碱平衡的行业发展原则,推进氯碱与石油化工联合,利用液氯和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乙烯、丙烯,发展多种耗氯、耗碱及耗氢产品,有利于企业主要产品生产基地化、资源配置合理化,以最少的资金投入取得最大效益。

1.3项目主要生产装置生产装置包括:一次盐水、二次盐水及电解、氯氢处理(含事故氯处理)、液氯及包装、高纯盐酸、固碱蒸发、原料与产品储运设施。

4本项目财务评价的初步经济技术指标2、氯碱行业的市场分析2.1国内、外市场状况及预测2.1.1产品的特点和用途烧碱是重要的基本工业原料,其产量大、用户多,广泛应用于轻工、化工、纺织、冶金、电力、医药、农药、染料及有机颜料等行业,离子膜法电解制出的高纯度烧碱是化纤、医药、精细化工行业迫切需要的原料。

氯气、液氯及液氯汽化气用途相当广泛,是生产聚氯乙烯、盐酸、环氧化合物、农药、增塑剂、合成橡胶、漂白剂、杀菌消毒剂化纤和制冷剂等氯化物的重要的原料。

2.1.2烧碱产品国内市场供需现状及主要消费去向目前我国拥有近200家氯碱生产企业,烧碱生产规模在总量上已跃居世界第二位,2019年烧碱总量525.82万吨;2019年烧碱总产量572.90万吨;2000年烧碱总产量达到646.22万吨;2019年烧碱总产量713.52万吨。

2019年,烧碱总产量823万吨。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项目)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项目)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离子膜烧碱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离子膜烧碱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离子膜烧碱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离子膜烧碱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

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离子膜烧碱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离子膜烧碱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离子膜烧碱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离子膜烧碱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编写,可以出具如下行业工程咨询资格,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引进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改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精品文档51页

引进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改工程可行研究报告精品文档51页

引进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篇总论1.1 概述1.1.1项目名称、主办单位名称、企业性质及法人1.1.1.1项目名称株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引进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改工程。

1.1.1.2主办单位名称湖南株洲化工集团诚信有限公司1.1.1.3企业性质及法人企业性质: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侯清麟(法人代表)1.1.1.4设计单位名称:株洲化工集团科人设计有限责任公司项目负责人:李波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

1.1.2.1编制依据4万吨/年引进离子膜烧碱技改工程项目建议书、4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方案设计和董事会决议。

1.1.2.2编制原则(1)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内容和深度参照化学工业部[化计发(2019)426号文]发布的《化工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和深度规定》进行。

(2)认真贯彻国家有关方针政策。

在编制中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及规范。

(3)工艺技术方案根据世界氯碱工业的发展方向及厂内生产实际情况,本次技改采用离子膜制碱工艺路线,并考虑引进关键工艺技术、设备和控制仪表。

(4)遵照化工部提出的“五化”设计原则:“工厂布置一体化、生产装置露天化,建(构)筑物轻型化、公用设施社会化,引进技术国产化”。

精心设计,合理布局。

(5)充分利用老厂潜力,尽量节约工程用地,节约工程投资,贯彻勤俭办厂的方针;少花钱,多办事,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6)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搞好“三废”治理,综合利用保护环境。

同时严格按照国家对安全生产及工业卫生的各项法令法规,做到措施与工程建设“三同时”。

1.1.3项目提出的背景,投资必要性和经济意义。

1.1.3.1项目提出的背景(1) 企业概况湖南株洲化工集团诚信有限公司是以生产和经营基本化工原料、化肥、农药中间体及化学建材为主的国家大型一类企业和中南地区最大的化工原料生产基地,并跻身全国520家最大工业企业和湖南省22家重点发展企业集团之列。

公司位于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傍依湘江,铁路与京广、浙赣和湘黔干线相通,公路与320国道、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相连,地理优越,交通十分便利。

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术升级改造16 结论与建议

3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技术升级改造16 结论与建议

第16章结论与建议16.1评估结论16.1.1项目概况无棣鑫岳化工有限公司地处无棣县埕口镇鲁北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厂区南临马颊河,北侧为邢家山子村,东临埕口水库,西侧为山东三岳化工有限公司,本项目位于无棣鑫岳化工有限公司南部。

30万吨离子膜烧碱项目占地77699m2,总投资49995.91万元,项目由鲁北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0万吨/年原盐堆场购得原盐,经化盐、一次盐水精制、二次盐水精制、电解、氯气处理、氢气处理、淡盐水脱氯脱硝等工段生产质量分数为32%烧碱,并副产液氯、氢气、次氯酸钠、稀硫酸、芒硝等产品,项目销售收入44679万元,年均利润总额8520万元。

项目劳动定员180人,生产车间实行四班三运转,行政管理部门为一班制,年工作333天,合计8000小时。

16.1.2产业政策符合性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第一类鼓励类十一石化化工3零极距、氧阴极等离子膜烧碱电解槽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第二类限制类四石化化工4新建纯碱、烧碱项目”。

根据《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国家发改委2007年第74号公告):新建烧碱装置起始规模必须达到30万吨/年及以上(老企业搬迁项目除外)。

本项目为技改项目,年烧碱总产量为30万吨/年,符合《氯碱(烧碱、聚氯乙烯)行业准入条件》,采用零极距电解槽技术生产烧碱,从生产技术上来看属于鼓励类项目,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项目已在无棣县经济和信息化局备案,备案号:20140006。

16.1.3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估(1)环境空气根据监测数据可知,3个监测点SO2、NO2的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3个监测点PM10、PM2.5日均浓度超标,不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造成PM10、PM2.5超标主要与项目区为盐碱地区,土地植被覆盖少且开发土地较多,土地裸露遇风起扬尘有关。

年产21万吨离子膜烧碱投资项目

年产21万吨离子膜烧碱投资项目

国环评证乙字第2012号浙江嘉化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离子膜烧碱投资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写本)浙江省环境工程公司二○○六年十一月目录1 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和性质 (1)1.2立项情况 (1)1.3项目规模 (1)1.4项目建设地点 (1)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 (1)2.1工程内容 (1)2.2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3)3选址周边环境及保护目标 (4)3.1选址周边环境概况 (4)3.2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4)3.3环境保护目标 (5)4环境影响预测 (6)4.1环境空气 (6)4.2水环境影响分析 (6)4.3声环境影响分析 (7)4.4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 (7)5总量控制分析及公众参与 (7)5.1总量控制 (7)5.2公众参与 (7)6审批原则符合性 (7)6.1产业政策 (7)6.2选址 (8)6.3清洁生产 (8)6.4污染物达标排放 (8)6.5污染物总量控制 (8)6.6环境影响 (8)7 厂方需采取的环保措施 (8)8 环评总结论 (10)1 项目概况1.1项目名称和性质名称:浙江嘉化工业园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年产21万吨离子膜烧碱投资项目性质:属改扩建、技术改造项目1.2立项情况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业投资项目受理单2005-0036号;嘉兴市经济贸易委员会嘉经贸投资[2005]250号。

1.3项目规模及实施计划项目总投资4.5亿元人民币,年产离子膜烧碱21万吨。

计划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规模为14.7万吨,预计于2007年9月建成投产,二期工程计划于2008年底投入运营。

1.4项目建设地点项目拟建于浙江省乍浦开发区嘉化工业园内现有离子膜装置附近。

现有离子膜烧碱界区占地121489 m2,项目在预留扩建用地上组织实施,不新征土地。

2工程内容及污染因素分析2.1工程内容根据《浙江省经济贸易委员会工业投资项目受理单》,项目主要内容如下:引进先进工艺和设备,新增盐水精制、离子膜电解、氯处理等装置,形成年产21万吨(包括现有合计27万吨)离子膜烧碱的生产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新技术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一、现有工程工程概况及污染源调查(一)产品及规模在阳极上产生的氯气经氯气管送至氯气处理工序;在阴极上产生的氢气导入氢气管送至氢气站,电解液自阴极箱导出管导出,流入电解液总管,送蒸发工段。

反应原理为:阳极反应:2Cl-2e → Cl2阴极反应:2H2O+2e →H2↑+2OH-Na++OH-→ NaOH总反应式:2NaCl+2H2O=2NaOH+Cl2↑+H2↑由上述食盐水溶液电解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每生成一吨100%NaOH电解液,可同时产生0.886吨氯气及0.025吨氢气,需要折合100%NaCl1.461吨。

3、氢气处理工段自电解工段来的80~90℃的高温氢气通过冷凝,除去所含水份,再用罗茨鼓风机加压送入氯化氢合成工段。

自氯氢处理来的氯气和氢气分别进入各自的缓冲器,再经各自的阻火器后,进入合成炉反应,生成的氯化氢气体由顶部加入的来自尾气吸收塔的稀盐酸吸收,再冷却制成盐酸,未被吸收的氯化氢气体经尾气吸收塔用水吸收,生成稀盐酸流入合成炉,剩余尾气由水喷射泵抽走。

制成的盐酸送入成品酸罐出售。

工艺流程见图3-1。

3-1(四)主要生产设备(五)给排水180m3/h(低(七)污染源调查与监测1、废水(废液)现有装置外排废水主要是氯处理工段产生的氯水、电解工段修槽工序产生的洗槽水、电解液蒸发工段产生的蒸发废水等,各工段废水全部汇入废水处理池(循环水池)絮凝沉淀后,回用工艺,废水处理池污水排放量为20m3/h。

氯处理工段产生废硫酸,浓度78%,产生量360t/a,出售给有关单位利用。

现有工程主要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见表3-3。

表3-3 现有工程主要废水排放及治理措施pH:()《烧3/h高浓度氯水中50%的氯挥发进入大气,气态氯排放量为1.7kg/h。

这两类氯气属面源无组织排放。

非正常生产时,电解槽开停车过程中及氯气系统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氯气,目前经由氯气管道上的水封外排。

辅助工程废气主要是锅炉烟气,该厂现有20t/h和10t/h蒸汽锅炉各两台,20t两台锅炉采用水膜除尘器,公用烟囱高30米;两台10吨锅炉各采用文丘里水膜除尘器,两烟囱各高25米。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3-4。

表3-4 现有装置废气排放情况由表3-4可以看出,电解氢气只利用了70%,其余皆放空;氯化氢合成尾气排放速率为0.022kg/h,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在调查监测期间,氯气无组织厂外监控点浓度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由于事故氯气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一旦事故发生,由于氯气的溶解度较小,管道水封几乎起不到任何作用,将造成大量氯气的外泄,引起环境污染,对厂区及附近居民或农田造成危害。

4、噪声厂内噪声源主要来自各种泵、罗茨鼓风机、氨压缩机等。

主要噪声源见表3-6。

表3-6 主要噪声源(A),(1)废氯处理设施,包括脱氯塔和漂液设施,氯水先经脱氯塔脱氯后,氯气回工艺,废氯水生产漂白液。

目前本装置未设脱氯塔,氯处理产生的氯水直排下水道,汇入循环水池;现有漂液装置的氯源为液氯工段的废氯。

由于氯水中活性氯浓度极大,仅仅由于稀释的原因使得排水口浓度降低,但仍超标。

(2)修槽废石棉绒过滤池,修槽时含石棉绒的冲洗水经沉淀过滤,加以回收,外售作石棉瓦。

目前电解车间未设石棉绒过滤池,造成电解车间排水中石棉悬浮物浓度较高。

(3)废水处理(中和)池,各车间排出的废水通过下水道汇集在废水处理池中,通过检测pH值,适量加入酸碱,调整pH值,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该厂现有循环水池一套,总面积13000m2,全厂所有废水都汇集于此,经沉淀,澄清后(3)蒸汽锅炉(20t)配备花岗岩水膜除尘器,烟筒直径1.8米,高30米。

目前10t/h及20t/h蒸汽锅炉的除尘装置已具备,但除尘器脱硫效率有限,致使20t/h 浓度超标。

锅炉烟气SO23、废渣的处理措施(1)盐泥板框压滤机装置,盐水工段排放的盐泥经压滤后运至海边掩埋。

目前盐泥水直接排入循环水池,经沉淀后,将盐泥捞出,排入盐泥池堆存。

盐泥水排入烧碱废水不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造成循环水及外排水悬浮物及全盐量较高。

(2)锅炉排放的炉渣(灰)出售。

(3)漂洗废渣出售。

1、项目名称沧州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万吨/年单极式离子膜烧碱技术开发。

2、项目性质扩建。

3、产品及生产规模产品品种、项目规模及商品量见表3-7。

表3-7 产品品种、项目规模及商品量全厂氯加工能力大于产氯量,可保证氯碱生产系统安全生产。

4、工程投资项目总投资4941.4万元,新增环保投资240.2万元,占拟建工程投资的4.9%。

5、占地面积在现有工程原厂址就地建设,无需征地,装置占地面积3850m2。

再经离子树脂的再生采用配制好的高纯烧碱和高纯盐酸,再生产生的酸碱废水,经中和后排放。

2、电解二次精制后的盐水用纯水调节NaCl含量为305?5g/l后,送入阳极液循环槽中与淡盐水混合,用高纯盐酸调节pH值为2.5-3后泵入电解槽阳极室,在直流电的作用下,被电解成氯气。

在阳极液循环槽中,氯气从淡盐水中分离出来,送入氯气处理工序,一部分淡盐水在电解槽阳极室和阳极液循环槽之间循环,另一部分淡盐水送脱氯塔。

在电解槽阴极室,电解产生阴极液和氢气,一部分阴极液在电解槽阴极室和阴极液循环槽之间循环,另一部分阴极液作为成品碱,冷却后送到贮罐,出售给用户;氢气从阴极液循环槽内从阴极液中分离出来,送入氢气处理工序。

3、淡盐水脱氯,加烧3-2 单极式离子膜烧碱生产工艺流程及排污节点图(三)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主要原辅材料消耗及动力供应见表3-9。

表3-9 主要原辅材料及动力消耗(四)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生产工艺生产装置为1万吨/年离子膜电解装置,包括纯水制备、二次盐水精制、电解及淡盐水脱氯等装置设备。

其他皆在原装置基础上填平补齐:氯处理工序增加氯气泵、硫酸干燥、气液分离等设备;氢处理增加氢气泵、泵后冷却器等设备,提高氢气处理能力;液氯工序增加冷冻机、液化槽等设备;盐酸工序增加三合一合成炉,增加高纯盐酸相应装置;新增主要设备见表3-10。

(五)给排水1、给水本装置建成后,全厂新鲜水用量为131m3/h,循环水用量为654m3/h,循环水利用率80%;拟新增2眼新井,以满足需要。

h;水平衡图(七)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治理措施1、废水(废液)拟建工程建成后,新增主要废水为:二次盐水精制工序离子交换树脂再生时产生的酸碱废水及纯水站离子交换树脂再生产生的酸碱废水,排放量8m3/h,自中和后排全厂废水处理池。

由全厂全部氯水经脱氯塔脱氯后,其中的活性氯一般可脱除90%,则活性氯浓度为820mg/L。

按照厂排水口排水量推算,厂排水口活性氯浓度为26.1 mg/L。

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混合排放废水标准。

落实修槽废石棉绒过滤池,将使电解车间排水中石棉悬浮物浓度降低。

盐泥水不排废水处理池,改排盐泥池处理,也会降低废水中悬浮物的浓度。

这样处理后,废水中悬浮物可低于147mg/L。

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混合排放废水标准。

拟建工程建成后,由于盐泥水及修槽水的处理可使全厂排水口CODcr浓度降低10%,为124 mg/L。

符合《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全厂废水排放量22m3/h,吨产品排水量4.4t。

符合《烧碱、聚氯乙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2、废气拟建工程建成后,废气排放位置不变。

拟建工程将新增过滤盐泥间断排放,新增排放量570t/a,排放总量变为2250t/a,送现有一次盐水工段回收NaCl,然后经板框压滤机压滤后,干盐泥送海边掩埋。

锅炉粉煤灰新增排放量300t/a,排放总量变为6238t/a,出售处理。

漂液生产改产NaClO,因此不再有漂液废渣排放。

4、噪声连续噪声主要来源于氨压机及其它各种机泵,新增主要噪声源见表3-14。

表3-14 新增主要噪声源第四章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四、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无组织排放量为0.34kg/h,属面源排放。

源强参数:Cl2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公式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13201-91)中的公式,即:S(m0.84。

0.84。

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为400米。

考虑目前到周围存在居民定居点,确定卫生防护距离为400米,从电解工段和氯处理工段的边界算起,目前新立村尚在卫生防护距离以外,今后在此距离内应禁止建设居民定居点。

第七章环保措施可行性分析一、废水(液)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一)再生废水的处理在二次盐水精制过程中,离子交换树脂塔二台串联使用,相互切换,轮流再生,再生产生的酸碱废水,先经工段中和后排入全厂废水处理池。

纯水站生产工艺为阴阳离子交换,风机将逸散出来的氯气送走,低浓度氯水排放。

目前国内各隔膜法电解生产厂含氯废水的原始浓度一般在6-16g/L之间,设有专门脱氯装置的生产厂含氯废水中活性氯排放浓度在700-800mg/L之间(排放标准的确定原则是以最佳治理水平710mg/L除以氯水稀释倍数)。

通过脱氯,一方面回收了部分氯,另一方面有效减少了活性氯的污染。

(三)修槽废水处理目前国内各生产厂对修槽水的处理一般有以下方法:重力沉降技术、加压过滤技术、真空过滤技术、过滤池砂滤技术、石棉绒回收及废水循环利用技术。

各项技术处理后石棉浓度一般都能控制在200mg/L以下,同时回收石棉。

修槽废水目前直排废水处理池,使石棉绒全部混入全厂废水中,根据氯碱厂修槽水的排放量,可采用原隔膜法烧碱设计方案中的沉淀处理方式,使修槽时含石棉绒的冲洗水经氯气干燥塔产生的废硫酸,浓度为78%左右,排放量60kg /h,作为副产品回收后出售,目前该厂有稳定的废硫酸用户,出售是可行的。

二、废气处理措施可行性分析(一)含氢废气处理正常生产时,电解工段电解槽排放的含氢废气部分回收,部分直排大气。

氢气性质稳定,无味、无毒,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轻。

按理论计算,每年生产10000吨100%NaOH可产生247t氢气。

以年产8350t31%的盐酸计,需氢气约71吨。

因此60%以上的氢气流失。

建议企业增加氢气回收装置,减少过多氢气的逸散。

(二)脱氯废气处理经过二级逆向水吸收,吸收效率一般在99.8%以上,再经尾气吸收塔处理后HCl排放浓度经监测为21mg/m3,排气量1400m3/h,排放速率0.029kg/h,符合《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四)非正常排放氯气的处理非正常生产时,电解槽开停车过程中及氯气系统事故状态下产生的废氯气外溢会造成人员中毒、植物破坏、污染环境。

在现有装置中无事故氯气处理装置,原则上废氯气或事故氯气全部导入漂液装置处理,但从装置的布置及实际情况看,发生事故时,难以实施,废氯气通过氯气管道上的两个水封外泄,污染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