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语言

合集下载

法学研究中必备的法律语言与术语解释技巧

法学研究中必备的法律语言与术语解释技巧

1 2
定义
根据法律条文所追求的目的和意图进行解释。
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探究法律条文背后的立法意图和目的 的情况。
3
注意事项
要充分了解相关立法背景和目的,确保解释符合 立法意图和目的。同时,要避免将个人主观意图 强加给法律条文。
CHAPTER 04
法律语言与术语在法学研究 中的应用
文献综述中的法律语言与术语运用
积累案例分析经验
通过大量阅读和分析案 例,了解法律语言在实 际案例中的运用和解释 方法。
关注法律实务动态
关注最新法律法规、司 法解释等实务动态,了 解法律语言的最新发展 和变化。
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法律问题的核心和关键,从而准确运用法律语言和术语进行表 达。
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注意事项
要充分了解相关历史背景和社会 环境,避免主观臆断。
体系解释法
定义
将法律条文置于整个法律体系中,通过联系相关 法律规范、法律原则等因素进行解释。
适用范围
适用于需要理解法律条文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 位和作用的情况。
注意事项
要熟悉整个法律体系和相关法律规范,确保解释 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目的解释法
消除歧义
在表达中要注意消除可能产生歧义的词汇和句式,如使用 明确的指代、避免一词多义等,确保表达的准确性和一致 性。
精确描述事实和法律关系
法律语言需要精确描述事实和法律关系,避免过于抽象或 笼统的表达,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把握相关事实和法 律关系的本质。
CHAPTER 03
法律术语解释方法
文义解释法
学习逻辑学知识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掌握逻辑学知识有助于提 高法律语言表达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法律语言学

法律语言学

Diagram
You can briefly add outline of this slide page in this text box.
•法律行为中的语词、语义、语序特点和规律 •法律行为中的语言肌体能力 法律语言中文化属性 法律语言中文化属性
国内法律 语言学的 研究对象

LOGO
文本鉴别
立法过程的语言 适切性 •司法构成的语 言的艺术性
语料库的建设和 使用
法律平等的语言 体现 普法语言

发展前景
Diagram
You can briefly add outline of this slide page in this text box.

书面语研究
基本研究方法
口语研究
双语研究

Diagram
You can briefly add outline of this slide page in this text box.
法律语言学成果的应用
跨文化法律交流
法律语音识别
❖ 目前我国有两所高校设立法律语言学博士点: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此 外,上海外国语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先后开设法律语言学研究方向。
❖ 国内主要的法律语言学网站地址:刘蔚铭:法律语言研究网/ ❖ 广外大商务英语学院法律语言学研究所/chinaflr/

主要研究对象?
You can briefly add outline of this slide page in this text box.
根据“国际应用学协会法律语言学科学语言协会”的章程法律语言学的主要任务:
1、研究法律语言,包括法律文件中的语言和法庭语言、警察语言和监狱语言 2、研究、提供和提高专业的法律口译和笔译服务 3、消除法律过程中由语言所产生的不利因素 4、提供建立在可用到的最佳语言专业知识基础上的法律语言证据 5、在法律起草和解释问题上,包括在简明语言起草方面提供语言学的专业知识

法律的语言

法律的语言

法律的语言法律是一种专门用于规范社会行为的语言体系,它包含了一系列的规则、原则和条款,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并提供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法律救济。

法律的语言具有一定的特点和规范,下面将对法律语言进行详细的介绍。

首先,法律的语言特点之一是严密性。

法律对事实、权益、责任等概念进行明确而全面的规定,以保证法律的确定性和可执行性。

法律的表述通常使用严谨、精确的措辞,以避免歧义和误解。

例如,在合同法中,法律明确规定了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使用了明确的词语和句式,以确保各方按照合同履行自己的责任。

其次,法律的语言特点之二是正式性。

法律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其语言表达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格式。

法律文书通常采用正式的语言,使用规范的词汇和句式,以确保法律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法律文书中常见的格式包括标题、条款、定义等,这些格式的使用使得法律表述更加明确和易于理解。

第三,法律的语言特点之三是技术性。

法律涉及到许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术语,例如民法、刑法等,因此,它的表述中常常包含专业性较强的术语和定义。

法律语言的技术性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对于非法律专业人士来说可能会比较晦涩和难懂,因此在法律文书的表述中需要考虑到目标读者的背景和水平。

此外,法律的语言还需要具备灵活性。

法律适用于各种不同的情况和问题,因此其表述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适应不同的法律要求和需求。

例如,在解释法律条款时,常常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解析和诠释,以保证法律的具体适用性。

最后,法律的语言还需要具备可理解性。

法律的表述应该尽可能简洁明了,以确保任何人都能够理解和遵守法律规定。

法律应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表达,避免使用过于复杂和晦涩的词汇和句式,以便公众能够理解其中的内容和要求。

综上所述,法律的语言是一种严密、正式、技术性、灵活和可理解的语言。

法律的语言特点是为了确保法律的确定性、权威性和可执行性,保障公民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对于从事法律工作的人员来说,理解和运用法律的语言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掌握了法律的语言,才能更好地履行法律职责。

法律语言和表达的技巧与练习

法律语言和表达的技巧与练习

晦涩的词汇和句子。
注重文章结构和段落安排
02
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和段落,使得法律文书易于阅读和理解。
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03
对于某些专业术语或复杂的概念,可以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04
法律口语表达技巧
庭审发言注意事项
清晰准确
使用专业术语,确保表达准确无误,避免使用模 糊或歧义的语言。
注重语言技巧
在运用法律语言时,应注重语言技巧的运用,如使用修辞 手法、调整语气和语调等,以增强表达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
企业法务工作中如何运用法律语言进行风险防范
建立健全法务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法务制度,明确法务工作的职责和流程,确保法务工作的规范化和专业化 。
加强合同风险管理
在合同管理方面,企业应加强合同风险管理,建立合同审查机制,确保合同条款的合法性 和有效性。
避免情感色彩
法律文书的表达应避免情 感色彩,以保持客观和中 立的态度。
避免歧义和模糊用语
用语精确
在法律文书中,用语必须精确,避免 使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词语。
避免使用多义词
限定词使用恰当
限定词的使用必须恰当,以确保表达 的准确性和清晰度。例如,使用“本 合同”而不是“该合同”,以避免指 代不明。
多义词可能会产生歧义,因此在法律 文书中应尽量避免使用。
有条理
在发言前整理好思路,按照逻辑顺序进行陈述, 使听众易于理解。
保持冷静
在庭审中保持冷静和客观,避免情绪化的言辞或 举止。
调解协商沟通技巧
倾听理解
认真倾听对方观点,理解其立场和需要,为协商打下基础。
表达清晰
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避免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

法律语言的表达准确性

法律语言的表达准确性

法律语言的表达准确性法律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要求准确、精确地表达法律事实和法律条款,以确保法律的有效执行和公正实施。

在法律上,一字之差可以产生截然不同的法律结果。

因此,在法律语言的表达中,准确性尤为重要。

首先,准确性在法律文件的起草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份法律文件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文件的可执行性以及对各方利益的保障。

在法律文件的起草过程中,起草人必须仔细审查每一个字词,确保其准确表达法律意图。

比如,在合同起草过程中,起草人需要精确地表达合同中双方的权益和义务,以避免产生误解或争议。

只有准确表达了法律条款,各方才能理解并正确执行合同。

其次,准确性在法律解释和判决过程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法律的解释和判决需要依赖于准确的法律条款和法律事实。

如果法律条款含糊不清或法律事实被曲解,就会导致错误的判决结果。

因此,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士必须对法律语言进行仔细分析和理解,确保准确理解法律意图,并根据其精确表达的内容作出正确的判决。

此外,准确性还在法律争议解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当案件涉及到法律条款的理解和适用时,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够帮助解决争议,确保公正和公平。

当诉讼双方争论某一法律条款的含义时,法庭需要仔细分析相关文本的含义和背景,以确定它的准确解释。

只有通过准确解释和理解,法庭才能做出公正的裁决,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法律语言的表达中,不仅要求准确性,还需要尽量避免模糊性和歧义性。

一份法律文件若含糊不清或具有多种解释可能,就会给争议解决带来困难。

因此,起草人应该使用明确、具体的语言表达,避免模糊和歧义的存在。

同时,法律条款的表达还需要符合普通人的理解能力,以保证法律的可理解性和可操作性。

当法律条款需要涉及复杂概念时,起草人应该采用清晰、明确的定义,并在需要时提供解释说明,以确保普通人能够准确理解法律意图。

总之,法律语言的准确性对于法律的有效执行和公正实施至关重要。

无论是在法律文件的起草、法律解释和判决还是法律争议解决的过程中,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够确保法律的明确性和公正性。

第1讲:法律语言学简介

第1讲:法律语言学简介

第1讲法律语言学导论1.1什么是法律语言古往今来,人类在立法、司法、执法、法学研究、法学教育、法律咨询等等与法律有关的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言语行为——书面行为和口头行为——之聚合。

攸乎法律:与法律有关实践活动:法律实践活动言语行为:法律是行为,法律是言语行为。

法律活动是言语行为的活动,法律时间是言语行为的实践。

立法言语行为包括:成文法言语行为(如宪法、刑法、民法、婚姻法、诉讼法等等的言语行为)和制定这些成文法的言语活动(如全国人大对法律的讨论)。

司法言语行为指(包括调解):法庭审判言语行为,包括审判中使用的相关的书面言语行为。

执法言语行为:行政机关(包括法院的执法部门)等等执法机构,在执行法律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或者语言活动。

法学教育言语行为:在教育机构从事法学或者法律教育和学习中使用的言语行为。

法学研究言语行为:法学工作者或者法学专业人士,在从事法学理论或者法律研究和交流过程中使用的语言或者言语活动。

法律咨询言语行为:律师事务所等地方的法律咨询活动中使用的言语行为。

法律仲裁言语行为:在法律仲裁机构实施的言语行为。

其他:所有其他跟法律有关的活动中使用的言语行为。

“法律语言”(the language of law)不等于“法言法语”(legalese)。

Jurisdiction(管辖,管辖权,管辖地)justifiable defense(正当防卫)discretion(酌情处理,自由处置权)deed of mortgage(抵押契据)bench and bar(法官和律师)等等这些是法律术语,对这些东西的研究叫做“法律术语学”,是法律语言研究的一部分。

1.2为什么要研究法律语言?1.2.1法律语言与日常生活在中国,很多人认为法律离他们很遥远,因此法律语言也跟他们莫不相干。

其实,法律渗透我们的生活的方方面面,法律语言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几乎无所不在。

Undoubtedly, legal language is omnipresent in most of our lives in western cultures. Every time we sign a credit card slip, we agree to a contract framed in legal language. We sign employment contracts, mortgages, rental agreement, and insurance policies routinely – all written in legal language. Even in the privacy of our homes, when we watch a video, we are admonished—in legal language—not to copy the tape under penalty of law. Those of us who teach in universities see legal language in the regulations our students must follow—their residency rules to establish tuition, parking, and housing terms. We can’t even copy a computer diskette or photocopy a colleague’s article without a potential violation of copyright laws, our intent in copying to be interpreted within the strange, foreign domain of the law. (Gail Stygall, 1994, p.2)All rights reserved. No part of this publication may be reproduced, stored in a retrieval system,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electric, mechanical, photocopying, recording or otherwise, except as permitted by the UK Copyright, Designs and Patents Act 1988, without the prior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牛津大学法学教授(长于宪法学,法哲学)Timothy Endicott:Political philosophers are not generally preoccupied with questions in 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 But legal philosophers are political philosophers with a specialization that gives language (and philosophy of language) a special fascination.The use of language is crucial to any legal system--not only in the same way that it is crucial to politics in general, but in the special respect that lawmakers typically use language to make the law, and courts typically use language to state their grounds of decision. So philosophers of law need a good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meaning and use of language. But philosophers of law have also tried to draw on insights from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o deal with other problems they face. Philosophy of law shares a tension that affects philosophy of mind and metaphysics, and perhaps all the central areas of philosophy: it is often unclear which problems are problems of language, and which are not.Two areas of philosophical interest in law and language result. First is the interest in the use of language in law. Second is the interest in using philosophy of language to address problems of the nature of law.1.2.2 法律与人的权力,权利和义务1.3什么是法律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是把“法律语言”作为一种科学来研究的学问。

法律语言学法律用语的语义与语用分析

法律语言学法律用语的语义与语用分析

法律语言学法律用语的语义与语用分析法律语言学是研究法律语言在法律领域中的特定用途和功能的学科。

它关注法律用语的语义以及语用特点的分析,旨在理解法律文本的含义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语义和语用两个角度来分析法律语言学中法律用语的特点,并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其实际运用。

一、语义分析在法律语言学中,语义分析是研究法律用语的字面意义和词汇含义的过程。

法律用语是一种专门的技术语言,为了保证法律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法律用语的语义必须十分精确。

例如,合同中的“甲方”和“乙方”就是指合同中的双方当事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表达合同中双方的关系,具有明确的含义。

在语义分析中,还需要考虑词语的扩展意义和限制意义。

在法律用语中,有些词语具有相对宽泛的含义,例如“合理”和“不可抗力”,这些词语的具体含义需要根据具体的法律环境和背景来解释。

另外,还要注意到法律用语中的限制含义,即某些词语仅适用于特定的法律领域或特定的司法实践。

二、语用分析语用分析是研究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效果的过程。

在法律语言学中,语用分析帮助我们理解法律用语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法律用语的语用特点往往与法律体系和法律行为密切相关。

首先,法律用语的言外之意是非常重要的。

法律文件和合同中常常使用一些术语和条款,这些术语和条款的表面意义通常不足以完整地解释其含义和效果。

因此,解读法律用语时需要考虑到言外之意,即含蓄、暗示和间接表达的意思。

其次,法律用语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和沟通效果。

法律文件通常是为特定的受众编写的,例如法官、律师和合同当事人等。

因此,法律用语需要考虑到目标受众的法律常识和专业背景,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理解。

最后,法律用语的法律后果和效力是需要严格遵守的。

在法律行为中,法律用语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关系到法律关系的产生和解释。

因此,法律用语必须准确、明确并且符合法律规定,以确保其法律后果和效力能够得到认可和保障。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法律语言学中法律用语的语义和语用特点,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进行分析。

《法律语言学》课件

《法律语言学》课件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研究对象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法律文本、法律话语、法律语言变异等方面,涉 及立法、司法、执法等各个法律实践环节中的语言现象和问题。
研究范围
法律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包括法律文本的语言特征、法律话语的交际策略、 法律语言的语义分析、法律语言的翻译与解释、法律语言的演化与变迁等。同时 ,法律语言学还涉及到语言政策和语言规划等汇特点
01
02
03
专业性
法律语言具有高度的专业 性,使用大量的专业术语 ,如“法人”、“物权” 、“无权代理”等。
精确性
法律语言要求精确,避免 歧义和模糊,确保法律条 文的明确性和一致性。
稳定性
法律语言相对稳定,变化 缓慢,以保持法律的连续 性和稳定性。
法律语言的语法特点
严谨、专业。
证据的呈现与解读
在法庭上,法律语言用于呈现和 解读证据,确保各方准确理解证
据内容,影响判决结果。
法律谈判与调解
在调解或谈判中,法律语言的运 用对于促成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具
有关键作用。
法律语言在司法解释中的作用
解释法律条文
法律语言是解释法律条文的重要工具,通过语言的运用来阐明法 律条文的含义和适用范围。
法律语言与身份认同
探讨法律语言如何构建、表达和认同社会身份、群体关系,以及 法律身份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法律语言学对司法实践的影响与启示
促进司法公正
通过对法律语言的准确理解和运用,减少司法实践中因语言歧义导 致的不公。
提高司法效率
利用法律语言学研究成果,优化法律文本和庭审程序,缩短案件处 理时间。
法,推动法律领域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
法律科技与智慧法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指
• 所指是话语意义的一部分,词和事物间这种直接 指代的关系就是所指关系。 • 例如: the morning star可以解释为 "the star that appears in the morning."
意义
• 意义指的是一个词、短语或者一个句子静态的、 固定的抽象意义。 • 意义包括词语意义、句子意义、语篇意义。
4.连词及连词短语的使用 原因:为了创造长难句 5.使用特殊句子结构 原因:减少模糊性 6.否定形式的运用 原因:可以更简便的告知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 以做 • 7.非人称结构的使用 • 原因:具有普遍适用性以及针对较多听众
第五章 力求精确 • • • • • • • 1.追求精确性的方法: 避免使用代词,以减少模糊性 2.削弱精确性的因素: A. 词形范畴导致的模糊性 e.g. "he" 包括 "she" 和 "it" B. 被动语态的使用及名词化 原因:该两种形式的使用弱化了动作者的特征或 者使其模糊化 • C. 灵活的、综合性的及模糊语言的使用
• • • • • •
3.电报式言语 最快并且是最有效的交流信息方式 4.法律俚语 构成法律俚语的主要方式:裁剪、首字母缩略词 5.体裁的多样化 操作性法律文件、说明性法律文件、说服性法律 文件等不同法律文件的变化
The end,thank you!
• 3.冗词,啰嗦(介词及短语的使用) • 原因:出于法律人士的习惯性 • 法律语言的冗长或简洁也受到律师写作动机的影 响,比如:为了律师费要注意其撰文的长度和复 杂性等。 • 最后,作者得出结论,法律写作不是用词的多少 的问题而是应该如何有效地用词使其尽可能地表 述清晰。
• • • • • •
• 使用原因: 为了更加精确 • 例子---a. 古老的句法 ( Comes now plaintiff.) • b. 使用same 作为一个代词来代替 • c. 使用such--such order(this specific order) • d. 使用to wit
• e. 虚拟语气的使用 • f. here-, there-, and where- 的使用
• 例如: legal在字典中的解释--in a statute or contract -- resembles the prescriptive practices of bygone eras, because it dictates how the world ought to be used in that statute or contract.
法律语言 法律语言的属性
目录
第四章 像律师一样说话
第五章 力求精确
第六章 法律词汇
第七章 解释和意义
第八章 法律语言变体
第四章 像律师一样说话
• 正确使用法律用语(像律师一样说话)的七种方法: • • • • 1.发音和拼写的方式是群体凝聚力的标志 原因:法律界内的相同的发音及拼写更具威望及震慑力 发音方面的特征是: A. Glanville Williams 指出律师们把名词record 的音读成动词的 发音,即把重音放在第二个音节上。 • B.来自古英语的法律词语的发音特点:大部分的法律词典仍然喜欢用 传统的盎格鲁-拉丁语的发音方式。 • C.法律中的法语词有些是遵照传统的发音方式,也有律师认为法律法 语词应该按现代法语的发音方式发音。 • D. 现在,许多法律词汇仍然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发音方式。
• 2.运用长难句 • 原因:把特定信息放入一个句子中以减少模糊性 • 法律书面语显著特点之一就是使用长句,最长句子达到 740个字。 • 长句不仅用于立法和审判中,美国专利申请书中也用长句 子。 • 用长句为了避免意思阐述不清,引起分歧。 • 长句表现为复杂句,一句中包含多个从句。 • 法律长句的特点是在主语和动词短语之间插入大量的信息。 • 但是长句没有短句容易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872年, 立法者曾使用了很多标题并进一步分成次标题来帮助读者 理解。
第八章 法律语言变体 • 法律语言变体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 1.法律方言的变化 • 原因:不同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都会使用不同 的法律方言;法律体系正经受着显著变化;各个 地区都有自己的地方法及习俗 • 2.法律语言口语及书面语(口语在不停的变化) • 原因:口语在不停的变换而书面语在语句构成上 更加复杂并且词汇丰富
d. 正式性
• Robin Lakoff: 法庭的正式性是为了提醒参与者这--- 发音相同但意思不同的词。 • b. 同义词--- 发音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意思。 • c.反义词--- 意义相反的词。
第七章 解释和语义
• • • • 定义: 字典释义的两种方式---规定和描写 规定--- 应该怎样做 描写--- 陈述客观事实或现象
b. 保守性
• 使用原因: • a. 更加正式 • b. 为了保留下来 • c. 为了保险 • d. 为了方便
c. 创造性
• 劳伦斯· 弗里德曼Lawrence Friedman 已经观察到, 大多数法律词汇不是特别古老: "zoning" 分区制这 个词就是新词. • 很多的新词被创造出来 • 例子——频繁添加后缀ee动词,主要表明人类一个 动作的对象。( asylees、 escapees、 tippees )
• D. 对灵活性与精确性的取舍 • 原因:对灵活性或者精确性任意一方的取舍必定 会损害另一方
第六章 法律词汇
• 1. 法律词汇的特征:a. 古语 • b. 保守性 • c. 创造性 • d. 正式性 • e. do & shall 的使用 • f. 多用专业术语 • 2. 法律词汇的关系:a. 同义词 • b. 反义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