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 李华娟
小学低年级阅读教学之我见.李洪娟doc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之我见李洪娟、邢益青、吴晓丽【摘要】: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训练方法。
它不仅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文的字、词、句,加深领会课文的内容,而且还能提高阅读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几年来,我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在培养学生朗读能力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方法,朗读理解,读悟结合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中识字,通过朗读和借助图画阅读,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积累好词佳句。
低年级阅读教学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但是低年级的孩子刚刚接触语言文字,很难正确的把握文章,有感情的去朗读,所以就会出现唱读的现象。
究竟该如何指导呢?我认为:一、注重范读,情境导入范读是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理解内容,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良好的范读,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具有艺术感染力。
学生倾听这种朗读,教师范读应当将所读的语句变成富有穿透力的语言,他们的思路就紧跟着老师的语言,在学生的头脑中激起反响,留下痕迹,从而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
所以说对于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的段落,可直接通过范读来指导朗读,告诉他们句子与句子、段落于段落之间要有自然的停顿。
教师要做必要的示范指导,这种示范指导无论是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
使他们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从朗读中体会文章内容。
二、 .指导学生,有效阅读首先要读通,读顺课文。
这一训练必须落到实处。
学生初读课文中,要给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在指导学生读通顺上多下功夫。
初读之前要提出读书的要求。
每次要求不宜太多。
否则达不到效果。
初读少要三次,每次要求各不相同。
第一次,采取自由朗读形式,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自由朗读,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朗读速度。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教学策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百度文库11教学相长・素质拓展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教学策略李慧敏(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甘肃张掖734000)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用普通话朗读的习惯、带工具书阅读的习惯和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倾听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1)13-0157-02很多教育学者指出:“习惯是人生最好的引路人。
”“阅读可以把人引入一个神奇美妙的世界。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指出:阅读习惯包括喜欢阅读,经常读书,把读书当做一种自我实现的手段和习惯。
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从真正的阅读入手,引导学生让阅读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他们体验到阅读的无限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此谈谈一些教学策略。
一、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倾听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只有倾听,你才能知道学生的所思所想,才能对症下药;只有倾听,学生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学会更多的本领。
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专心地听别人发言,指导学生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指导学生尊重别人的发言,指导学生学会体察。
2008年秋学期,有许多务工子女来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乐小学随习、小组讨论、集体评议、师生交流等多种教学手段,使自己发挥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多让学生各抒己见,多听学生意见,与学生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努力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机会。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探究。
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进一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自我获取知识,笔者常组织学生广泛地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在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推理、概括中自行得出结论。
例如,学习《化学必修Ⅰ》氯气溶于水时,为了搞清氯水中存在的微粒,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的实验:将新制的氯水分别加到紫色石蕊、FeCl2、Na2CO3、和AgNO3等溶液中观察有何变化,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期目录

《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期目录《教师教育研究》教学版2014年2期目录教研园地开展校本教研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卫宁/2农村小学生文明习惯养成与教育的探索研究贺桂英/3“学习困难学生”育人先育心张新桂/4教学研究激发朗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冯晓红/5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梁钢成/6浅谈教师专业化发展冯柯菁/7农村小学英语口语教学实施策略牛小宁/8打造高中化学教学的高效课堂白冰/9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英语中的主动性谢伟芬/10高中起始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策略胡姗/11论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郭计敏/12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实践与思考高双虎/1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初探高胜影/15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庞群新/16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探索李凤辰/17如何提高初中化学探究教学的效率符超/18浅议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韩广朋/19以兴趣为诱饵,提高课堂效率吕启梅/20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任丽峰/21“课堂观察”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宁欢欢/22多方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物理的能力何宽源/23浅析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路洪文/25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刘子涛/26浅谈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建构梁密娜/27如何营造和保持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王素芳/28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策略王素华/29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王玉博/31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杨英淑/32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杨苏民/33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张芳/34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姚鑫/35初中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主体性方法新探张立志/36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策略张丽慧/37浅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张灵叶/38课改前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苏春峰/39论在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德育渗透杨佩/40新课程下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杨福其/41教学赏析弹好语文课的前奏郭英俊/30浅析如何让学生爱上数学罗雪芬/42转变初中语文教学观念赵彦博/43我的高效课堂观冯红梅/44学科整合不是冷拼赖金明 /45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元素之我见钟远强/46如何做好高三文科数学的复习王惠芳/47摆脱悲观心态,做最真实的自己杨芳亮 /57素质创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课堂创新邱薛桦/48浅论小学语文创新能力的培养樊贵书/49浅谈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陈战丽/50试析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策略卢伟莉/51论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崔平校/52浅谈生物创新教学陈凤华/53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刘文贤/54谈初中语文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谷恒淼/55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马占江/56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李爱敏/58浅析素质教育的实施秦丽丽/60浅析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刘海燕/61创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吕晓丽/62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梁静歌/63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张义军/64从改革语文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刘敬磊/65浅谈小学语文作业创新策略陈芬/66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李雪川/67浅析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李文刚/68谈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王卓/69小学数学教学应重视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陈明翁/70中学数学兴趣培养的点滴体会李燕川/71论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宋晓磊/73浅谈高中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魏瑞雪/74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邢蕾/75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袁丽娜/76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李华娟/77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张淑肖/78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周国强/79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甄立涛/80高中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与立体几何的探索肖赞营/81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赵鹏志/8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雷/84职教指导基层电大招生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对策研究张进海/85项目教学法在《西餐工艺》课程中应用的研究安朋朋/88班级管理用心做好班主任工作张丽/90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工作刘玉芳/91初为班主任之感悟严春丽/92新时期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张晓燕/93教法实践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李伟琼/94论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陈会侠/95谈高中英语语法教学策略宋莎莎/96创新教法,“激情”贯穿教学始终黄玲/97小学数学教学教法探讨要善平/98导入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李启凤/99浅谈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牛立坡/101德育建设浅谈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胡桂红/102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吴永青/103初中思想品德课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研究闫震/104信息技术谈高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董纪敏/105浅论小学语文多媒体高效教学丘秀媛/106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高中英语教学石冰茹/107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优化卢俊清/108谈多媒体技术在初中语文课堂的应用吕子庆/109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邵平军/110浅析多媒体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蒋若淑/111浅议高中英语多媒体教学吕瑞霞/112浅谈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王黎辉/113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林海超/114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刘英谦/115浅析数学教学中的多媒体教学武庆梅/116运用多媒体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探究与认识李晖/117浅谈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袁利彬/118学科教学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董书海/119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课闫佳/120浅谈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曹绍秋/121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探索李珺诗/122谈小学语文拼音教学贾春秀/123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吴廷辉/124浅谈高中生物实验教学黄立宏/125浅谈高中化学教学胡孔霞/126浅谈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宋学燕/127如何加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侯会藏/128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贾华军/129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罗显兰/130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孔丽粉/131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浅谈聂贵红/132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罗琼先/133浅谈小学语文口语训练任彦青/134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评价马庆响/135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艺术性黄洪远/136浅谈语文预习的有效性刘贵敏/137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乔小欣/138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廖宁/139谈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王风芝/140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王振国/141小学语文教学导读、导思、导写陶健玲/142浅谈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孙江涛/143谈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吴敬敏/144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朗读训练王伟兰/145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闫秀华/146试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吴之玉/147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赖顾文/148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温云涛/149小学语文课堂讨论的实施策略夏利娜/150浅析怎样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刘建荣/151在语文教学中实行民主教学周坤/152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谢赞伟/153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李克/154如何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赵立敏/155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渗透赵雅琨/156汉语拼音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周丽娟/157音体美教学初中美术课水彩画技法的教学之我见封文霞/158浅谈初中体育课堂师生和谐郝小龙/159教学与“愉快体育” 陈斌/160浅谈初中体育课教学韩卫华/161谈幼儿美术教学中创造能力的培养王凤娟/162音乐——快乐的源泉冯夏源/163谈高中体育教学策略张和平/164教学设计小学语文《猴子种树》教学案例刘志良/165幼儿教育多媒体技术在幼儿教育教学中的运用李唐花/167谈幼儿音乐舞蹈教学模式张利梅/168。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

133课堂内外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张桦楠(甘肃省景泰县漫水滩乡双树小学,甘肃 白银 730400)摘要:随着近些年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环节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是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学生建构自己语文知识体系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有助于辅助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念,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对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认识理解能力也大有裨益。
本文将从小学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出发,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及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学科;阅读能力;提升策略语文科目是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主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在阅读文章、理解语句的过程中积累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任课教师积极进行引导,融入新的教学观念,调整教学方式和手段,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准确理解文章的中心意义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灵活掌握一些表现手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不断提升阅读能力,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爱上阅读。
一、提倡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培养阅读兴趣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夯实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准确认识和掌握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课外阅读拓展,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使学生的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更加深刻。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第二十六课《海的女儿》时,任课教师可以利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倾心与酷爱,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使学生对小美人鱼的故事更加感兴趣,继而推进课程进度,形成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与此同时,可以将《安徒生童话》中的其他篇目作为延伸阅读,让学生对比《长发公主》、《冰雪女皇》、《野天鹅》、《拇指姑娘》等经典篇目的主人公,从中分析人物角色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实现教材学习效果的提升,也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更强的兴趣,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欲望。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教学研究·54·新校园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韩 秀(郓城县黄泥冈红卫小学,山东 菏泽 274700)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句子与句子之间、词语与词语之间的联系都有一定的规律。
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促进学生对一门语言有更好的理解的必然举措。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具备良好的理解能力,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更深层次的概括,能够将词语和句子的整体意义做到更深层次的掌握。
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师采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有着重要作用。
对于一些有多年经验的语文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口头的方式对文章的词语和段落进行说明,这样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1.教师应改变教学方法一节好的语文课要给人如沐春风般的感觉,让学生乐在其中。
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尽可能地选择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思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能用传统的、灌输式的语言将课堂引入一个僵化阶段,而是将教学孕育在具体的情景之中,让学生充分地感受这份优美的韵味。
小学阶段,学生十分容易模仿教师的行为习惯,所以,在阅读方面,学生也会参照教师的做法。
因此,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阅读理解方法,拓展阅读范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外阅读。
如在讲课时,穿插一些课外书籍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或者仔细讲解一些课本上的长篇文章。
总的来说,教师要尽可能地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2.实现课程方面的改善小学生的性格天真活泼,对学习缺乏持久性。
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话始终都是一本正经,就会让课堂十分单调乏味,具有强烈的机械感。
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采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欢快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觉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幽默风趣,消除对教师的畏惧心理。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发布时间:2023-02-17T08:25:22.757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第19期作者:郑秋华[导读] 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当掌握的语文能力郑秋华广东省阳江市阳东区东城镇东城学校 529931摘要:阅读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当掌握的语文能力,对小学生而言既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其就要注重做好对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指导工作,强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本文即是在阐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上,对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策略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非常重要。
阅读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格,学生在阅读时,文章里面的主人公具有良好的品格,很容易使学生内心引起共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文章中主人公的品格;阅读也有利于积累词汇,提高写作的能力,多读书的学生写作文大多数会引经据典,内容比较有深度。
阅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课堂、书本,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阅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去学习知识,并且运用新知识去思考、解决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出现的问题(一)阅读教学模式不合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阅读课文时,小学生不仅可以清楚地了解课文中的人物、时间、地点,也可以了解文章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
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老师在讲课时,让学生读一遍课文,就让学生去总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和划分段落,课堂教学过程偏于机械化,而且弱化了学生对于文章内涵的理解。
很多时候教师不等学生进行思考就直接将主题内涵告诉学生,虽然学生能够了解课文的创作方式以及创作主题,但是他们不能够对学习内容形成深刻性的理解和认识,其自身的阅读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六祖镇中心小学 梁华萍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
在小学教育中,语文是最重要的一门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的基础,对其全面发展也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新时期,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难以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新方法的探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期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其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在考试中占有大量的分值,而且对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影响。
开展有效的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
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让学生深入体会文章中描述人物、环境等故事情节,丰富学生的感情,进而可以使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对其表达能力进行有效锻炼。
其二,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阅读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良好的阅读能够为学生写作奠定基础。
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同时也是积累素材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结构和主旨更好地掌握,进而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合理地运用好词、好句、好段落等,增强其写作质量。
二、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当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兴趣后,其更愿意积极地投入其中。
因此,在新时期对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进行培养时,也需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使其能够在阅读学习中感受快乐,真正喜欢上阅读,从而主动地开展阅读学习,从根本上提高学生阅读水平。
例如,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与认知能力,有针对性地给他们推荐读物,如民间故事、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小说等,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此外,为了保证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教师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一方面能够扎实学生所学习的阅读知识,另一方面有利于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作者:左爱娟范兴凤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9年第08期【摘要】基于小学语文教学,就“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这一问题,首先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其次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能力预习活动词句训练在小学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属于必修科目,同时也是基础学习科目。
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能力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项重要技能,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语文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之一,一定程度上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语文能力水平。
基于此,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閱读能力,坚持阅读训练,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必要性在小学生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认识能力。
在进行阅读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认知能力与理解能力,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利于小学生对语句排列以及词语结构等知识进行更深一层次的理解与掌握,并且还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还可以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对语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词语以及重点句子的分析能力,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为语文整体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现阶段,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为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但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仅包含此方面的内容,同时还包含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由于小学语文课程具有一定的广阔性,内容知识较为丰富,因此,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学生阅读能力之间的差异性,对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策略李华娟
发表时间:2019-01-08T14:11:44.04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1月总第288期作者:李华娟
[导读]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读”,在阅读教学初期,允许学生对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
广东省兴宁市兴城镇第六小学514500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部分,阅读习惯的培养直接影响阅读的质量与效率。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积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
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一些习惯培养上方法不恰当的问题,本文旨在提出相关对策,以解决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习惯
“阅读”是一种高度自觉的学习行为,阅读是学生获得大量知识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般地说,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量的常用汉字后,就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不一定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故学生这一方面的素质还有待教师加强培养。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起学生的阅读习惯呢?
一、激发阅读兴趣,培养阅读情感
阅读教学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读”,在阅读教学初期,允许学生对不认识的字词或不理解的句子通过查阅工具书、查找资料等方式矫正自己,从而养成多查资料的阅读习惯。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求“要学生读”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实施:
1.尊重小学生心理需要。
教师应该拉近师生关系,及时了解学生阅读进度,对于学生不理解的问题或语句给予及时的解答回应。
2.确立阅读目标。
每一个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对于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需要因材施教,给他布置相对应的难度适宜的阅读内容。
3.注重师生互动。
与上文解答学生问题不同,师生互动主要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阅读喜好有基本的把握,什么学生喜欢阅读什么内容,增强小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情感。
二、制定阅读计划,科学阅读
阅读教学不是让学生盲目地去阅读,而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阅读。
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应当安排明确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疑问去阅读文章,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文章。
将阅读和背诵训练结合在一起。
如果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只让学生学会阅读是远远不够的,在阅读的过程中还要与背诵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让学生的阅读更加的规范、流畅。
当然背诵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训练。
教师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方法,多鼓励学生进行阅读和背诵训练。
阅读,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最快渠道,也是点燃学生学习动力的导火索。
语文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对轻松的课堂环境中进行阅读内容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对文章内容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让学生主动地阅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后天的培养锻炼可以激发学生潜在的记忆能力,加强对阅读内容的记忆。
小学课文要求背诵的教材,一般有记叙文、诗歌等,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这些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在学生的大脑发展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小学语文中,往往将“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放在课后练习的第一位,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如果能牢牢记住所背诵的内容,课文中的语句、语法、词语,将会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阅读也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写好一篇文章,必须存储足够多的词汇、语句和故事素材。
科学的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读写结合,提高阅读能力
由读到写是学生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升华。
这里说的写,是从大语文教学观来考虑。
从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写句子,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把人物、动物、活动、事件等写具体,这并不是一日之功,需要语文教师耐心地、持之以恒地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培养他们养成勤于动手、勤于练笔的习惯,逐渐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
有了兴趣,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因此,兴趣的激发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以教材为突破口,找准聚集点,捕捉契机,依据学生特点,灵活变换角度,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并把学生引入情境,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萌发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延伸。
这样持之以恒地教学,使学生做到读写结合,课课有练笔,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都会稳步上升。
四、创设意境,营造读书氛围
要想强化学生的读书意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营造相应的氛围,只有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内心世界不断受到这种意识的提醒,从而在学生的内心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无意识的活动变成有意识的行动。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行动来营造读书氛围,例如:一是重视环境的布置,营造书香氛围。
做好教室的环境布置,让班上的墙壁、黑板、书橱充溢着浓烈的书香。
利用黑板报、学习园地以及教室走廊,布置读书名言,让学生作品上墙。
二是开展各式各样的关于阅读的班会活动,激发学生自觉阅读。
三是做好读书评定工作。
使学生在评比中,进一步激发对阅读的兴趣,并逐步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让学生渐渐地把阅读当作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刘婷浅议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中国校外教育,2017,(05)。
[2]隗媛媛蹇世琼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初探[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