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推理
十大经典逻辑推理

十大经典逻辑推理
1.倒推法:从结果推出原因,逆向思维。
2. 类比法:将不同领域的问题进行类比,找到相似之处,推导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归纳法:从一些特定的事实或现象中,总结出普遍规律,进而推导出结论。
4. 演绎法:从一般原则出发,逐步推导出具体的结论。
5. 等价转换法:将一个命题转换成另一个与之等价的命题,从而推出结论。
6. 假设法:假设某些条件成立,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推导出结论。
7. 对比法:将两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进行对比,从中得到结论。
8. 消解法:找出命题中的矛盾点,通过消解矛盾点来推导出结论。
9. 逆否命题法:将命题的逆命题和否定命题进行推导,从而得出结论。
10. 经验法则法:依据过去的经验和常识,推导出结论。
- 1 -。
逻辑推理公式

直言命题所有的都是上反对必有一假所有的都不是包容矛盾包容有的是必有一真下反对有的不是所有的A是B 上反对必有一假所有的A都不是B 包容矛盾包容有的A是B 必有一真下反对有A的不是B三段论A→BB→CA→B 有的B是CA→C 有的C是B—B →—A 逆否(A→B的矛盾关系A∧—B)A→B 有的A→B有的B→A—A∨BB→C充分假言:前推后(A推B),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 若A,则B所有A,是B 凡是A,是B 为了A,一定B 为了A,必须B A指的就是B 除非不A,否则B必要假言B推A只有A,才B 没有A,就没有B 不A,不B除非A,否则不B A是B的前提,保障,基础,条件/谁是条件谁在后选言命题P、Q √相容性P∨Q —P、Q √P、—Q √选言—P、—Q ×不相容性P∕Q 要么P要么Q不是P就是QP∨Q的矛盾命题—(P∨Q)→—P ∧—QP∨Q= —P →Q—Q →PP∨Q 排中律排除一个选中一个必须先排—A∨B = A→B (鲁宾逊定律)—A∨B的矛盾命题是A∧—B A→B的矛盾命题是A∧—B模态命题必然P 上反对必有一假必然非P 包容矛盾包容可能P 必有一真下反对可能非P模态命题的具体关系“并非必然P”等值于“可能非P”,即:不必然=可能不;“并非必然非P”等值于“可能P”,即:不必然不=可能;“并非可能P”等值于“必然非P”,即:不可能=必然不;“并非可能非P”等值于“必然P”,即:不可能不=必然;模态命题与非模态命题的推出关系必然P→P →可能P ;必然非P →非P→可能非P。
高智商逻辑推理题270个附答案

1、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
请问三个女儿的年龄分别是多少?为什么?2、有两位盲人,他们都各自买了两对黑袜和两对白袜,八对袜了的布质、大小完全相同,而每对袜了都有一张商标纸连着。
两位盲人不小心将八对袜了混在一起。
他们每人怎样才能取回黑袜和白袜各两对呢?3.门外三个开关分别对应室内三盏灯,线路良好,在门外控制开关时候不能看到室内灯的情况,现在只允许进门一次,确定开关和灯的对应关系?4.你有两个罐子以及50个红色弹球和50个蓝色弹球,随机选出一个罐子,随机选出一个弹球放入罐子,怎么给出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在你的计划里,得到红球的几率是多少?答案:1.此经理有一对双胞胎女儿,她们的年龄分别是:2岁、2岁、9岁;经理的年龄是32岁;有以下几种可能:1*1*11=11,1*2**10=20,1*3*9=27,1*4*8=32,1*5*7=35,{1*6*6=36},{2*2*9=36},2*3*8=48,2*4*7=56,2*5*6=60,3*3*7=63,3*4*6=72,3*5*5=75,4*4*5=80 而其中,只有一个女儿头发是黑的说明有一个年纪比较大,剩下两个较小,因此只有2*2*9=36一种可能2.把袜子放在太阳下晒一晒黑色吸热后温度升高四双黑色和四双百色的就区分出来了再一人两双就好3.在门外开两盏灯其中,一盏一直开着一盏开十分钟后关掉;进屋,亮着的是那盏对应一直开着的,没亮的两盏中灯泡热的对应刚才关掉的,凉的对应没开过的那盏4.红色弹球最大的选中机会:一个罐子放一个红球,另一个罐子放49个红球和50个蓝球,得到红球概率大于50%.1、有两根不均匀分布的香,香烧完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确定一段15分钟的时间?2、一个经理有三个女儿,三个女儿的年龄加起来等于13,三个女儿的年龄乘起来等于经理自己的年龄,有一个下属已知道经理的年龄,但仍不能确定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这时经理说只有一个女儿的头发是黑的,然后这个下属就知道了经理三个女儿的年龄。
逻辑的判断和推理

逻辑:逻辑必须正确,否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无效
结论:结论必须符合前提和逻辑,否则推理无效 演绎推理: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前提和结论之间存在必然联 系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
•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方式
•
归纳推理的有效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和数量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偏差的影响
非形式逻辑错误
诉诸情感:通过情感诉求来影响判 断
诉诸权威:通过权威人士的观点来 影响判断
诉诸传统:通过传统观念来影响判 断
诉诸无知:通过缺乏证据来影响判 断
诉诸大众:通过大众观点来影响判 断
诉诸恐惧:通过恐惧心理来影响判 断
05
推理的实际应用
法律推理
法律推理是法 律实践中的重 要环节,用于 判断案件事实
类比推理的步骤:确定两个事物 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
类比推理的应用:在科学研究、 日常生活等领域广泛应用
04
推理的逻辑错误
形式逻辑错误
循环论证:在论证过程中, 使用已经被假设为真的前提 进行论证
偷换概念:将不同的概念混 淆,导致推理错误
非黑即白:认为事物只有两 种可能性,忽略了其他可能
性
滑坡谬误:将可能性夸大, 导致推理错误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
归纳推理的结论可能受到样本选择偏差的影响
类比推理的有效性
类比推理的定义:通过比较两个 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得出结论的 推理方法
类比推理的局限性:不能保证结 论的准确性,需要进一步验证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什么是逻辑及逻辑推理

什么就是逻辑及逻辑推理一、逻辑的概念:逻辑就是人的一种抽象思维,就是人通过概念、判断、推理、论证来理解与区分客观世界的思维过程。
逻辑就是在形象思维与直觉顿悟思维基础上对客观世界的进一步的抽象,所谓抽象就是认识客观世界时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的过程,就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
logic 最早被清末的严复翻译成汉语逻辑,logic在日语中的正式汉语翻译词为“论理”。
“逻辑”的本义就是指“推理规则”或“必然推理规则”。
二、逻辑推理方法:逻辑推理就是关于从一个真的前提“必然地”推出一些结论的科学。
常用的方法有归纳法与演绎法。
1、归纳法:归纳法就就是从部分导向整体,从特定事例导向一般事例的过程,它以经验与实证作为基础,并从基础中得出结论。
如:张三喜欢读书,她的成绩好;李四喜欢读书,她的成绩也好,小明爱学习,她的成绩很好,小娟爱瞧书,自觉做作业,她的成绩也很好……,所以我们就总结出,凡就是爱学习的人,就会取得好成绩。
又如:小草的生长需要水份,蔬菜生长需要水份,小树没有水就会被干死,所以,我们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都需要水份。
2、演绎法:从普遍性结论或一般性事理推导出个别性结论的论证方法。
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就是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与结论。
比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人总就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与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她的死就是泰山还要重的。
”这段话中就包含着一个完整的演绎论证。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就是普遍性原理,就是论据,就是“大前提”;“张思德同志就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就是已知的判断,就是“小前提”;而“她的死就是比泰山还重的”则就是结论,也就是论点。
又如:乐于助人的人都就是好人,张明帮助了别人,所以张明就是个好人。
逻辑推理的十种方法

逻辑推理的十种方法1 问题求解问题求解是一种逻辑推理的方法,它主要是从事实出发,分析给定条件下所有可能的结果,最终确定出一个最佳解决方案,以解决某个问题。
此方法包括通过分析语义、结构和数据之间的关系来寻找答案。
2 推理推理是一种综合性的逻辑推理方法,它可以用来证明某种结论或结果是否正确或正确的可能性有多大。
推理通常使用正确的逻辑技术来分析已知的论证,以确定新的结论的可能性是否存在。
3 观察观察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强调仔细观察观察周围发生的事情,以便了解什么导致了特定结果,从而能够从中推断出准确的结论。
此方法強调了观察,并多次反复进行测试,以验证观察结果。
4 用例分析用例分析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介绍了有关一些特定情况,让读者依据有关研究,进行灵活的思考,形成结论。
用例分析也可以通过启发性技术来获得结论,甚至可以发现潜在的未知概念。
5 推断推断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基于某些给定的事实,结合逻辑技巧推断出某种结论。
此方法具有不断降低不确定性和解决客观问题的能力,以得出合理的结论。
6 可视化思维可视化思维是一种比较新的逻辑推理方法,它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问题,以及确定准确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可视化思维的基本思想是将抽象的思想、事件或概念转化为图像,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7 因果推理因果推理是一种将某种行为或情况变化与它们之间导致的结果之间关系表述出来的逻辑推理方法。
因果推理假定,如果某种行为或情况能够把一种情况转变为另一种情况,那么就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8 假设假设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建立在假设或想象中,将一种情况作为可能发生的事情,基于这一假设,检查对结论的影响,以了解假设的可能性。
这一方法的假设可以是正确的或不正确的,最终都将验证其准确性。
9 前提推理前提推理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使用一个或多个已知的、先验确定的前提来推断出未知的结论。
前提推理的基础是通过推理,从而证明某种推论的正确性或其正确的可能性。
逻辑推理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规律

逻辑推理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规律逻辑推理:理解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规律逻辑推理是人类思维中的一种重要过程,它基于严密的推理规则和逻辑原理,通过分析和判断来得出合理的结论。
逻辑推理的方法和规律对于解决问题、提高思维能力以及对信息进行正确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逻辑推理的基本方法和规律,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逻辑推理。
一、概述逻辑推理是指基于逻辑规则和推理原理,通过对前提条件的分析、判断和推断,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
它主要通过判断前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进行,旨在推导出符合逻辑的、合理的结果。
逻辑推理是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二、基本方法1. 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个别事实或样本中,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它基于观察和实证数据,通过总结和归纳相似的特征和规律,进而推断出一般性结论。
归纳推理是一种非严格的推理方法,结论的可靠性取决于样本的代表性和观察的准确性。
2.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通过使用一系列已经被证明为真实和正确的前提条件,并应用逻辑规则,得出新的结论。
演绎推理遵循从一般到具体的推理过程,它的结论是必然的,具有确定性和严密性。
演绎推理分为假言推理、析取推理、拒取推理等不同类型,每种类型有其特定的推理规则。
三、推理规律逻辑推理遵循一些基本的推理规律,这些规律有助于确保推理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1. 中心思想逻辑推理应该围绕一个中心思想进行,保持思维的一致性。
在推理过程中,应该始终紧密围绕问题的核心,避免离题或偏离主题。
2. 梳理思路在进行逻辑推理之前,需要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思考和梳理。
明确问题的前提条件和结论,并确定推理的关键点和逻辑关系。
3. 分析论证逻辑推理需要对前提条件进行分析和论证,确保其真实性和可信度。
只有在前提条件可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有效的推理。
4. 逻辑关联逻辑推理的关键在于准确判断前提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常见的逻辑关系有因果关系、充分必要关系、对比关系等,根据不同的关系类型选择合适的推理方法。
什么是逻辑推理

什么是逻辑推理,如何运用它来加强辩论?逻辑推理是一种基于逻辑原则和规则的思维过程,旨在通过合理的推断来得出结论。
在辩论中,运用逻辑推理可以帮助你加强论证并增强说服力。
以下是一些关于逻辑推理的基本概念和如何运用它来加强辩论的建议:1. 逻辑推理的基本原则:-前提和结论:逻辑推理是基于前提和结论之间的关系。
前提是为了得出结论而提供的信息或观点。
结论是基于前提进行推断得出的观点。
-有效性和合理性:逻辑推理追求有效性和合理性。
有效性是指推理过程中的逻辑链条是否正确,而合理性是指推理过程是否符合常识和常规。
-一般性和特殊性:逻辑推理可以基于一般性原则或特殊性原则。
一般性原则是指基于普遍规律或普遍观点进行推理,而特殊性原则是指基于特殊情况或特殊观点进行推理。
2. 逻辑推理的类型:-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情况或个别观察得出一般性结论的推理过程。
它基于对已有事实和观察的总结,通过推断得出可能的结论。
-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普遍规律或一般性原则得出特定情况或个别观点的推理过程。
它基于已知的前提和逻辑规则,通过推断得出结论。
3. 运用逻辑推理加强辩论的建议:-清晰陈述前提和结论:在辩论中,清晰地陈述前提和结论是重要的。
确保你的前提和结论明确,以便听众能够理解你的推理过程和逻辑链条。
-使用合理的逻辑规则:在辩论中,使用合理的逻辑规则可以增强你的论证的说服力。
例如,使用因果关系、比较和对比、类比等逻辑规则来支持你的观点。
-避免逻辑谬误:在辩论中,要避免逻辑谬误,这些谬误会削弱你的推理和论证的说服力。
一些常见的逻辑谬误包括悬崖效应、诉诸个人攻击、虚假二选一等。
确保你的推理和论证是合理、准确的,并避免使用不合理或不准确的逻辑。
-追求合理的结论:在辩论中,要追求合理的结论。
确保你的结论基于充分和可靠的证据,而不是主观偏见或情感因素。
通过使用逻辑推理来推断结论,并确保结论符合逻辑和常识。
-解析对方的论证:在辩论中,要能够分析和解析对方的论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在关于公务员要不要实行末位淘汰制的争论中,张宏的论点是:实行末位淘汰制,能促使人们积极工作,从而提高机关的工作效率。
金晶的观点是:问题在于当一个公务员已经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后,是否还应该被淘汰。
在一些机关试行了末位淘汰制后,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评价了这一事实对两人所持观点的影响?( )A.两人的观点都未受到影响B.只有张宏的观点得到加强C.两人的观点都得到加强D.只有金晶的观点得到加强2.卡车只在晚上8点以后才上路行驶。
酒后开车的司机都不开车灯。
面包车晚上8点以后都不上路行驶。
晚上8点以后路上行驶的车都开着车灯。
有的军车晚上8点以后上路行驶。
如果以上命题都是真的,那么以下哪种情况是不可能出现的?( )A.面包车司机酒后开车B.面包车在行驶中开着车灯C.司机酒后开车撞上了卡车D.军车司机酒后开车3.由于烧伤致使四个手指黏结在一起时,处置方法是用手术刀将手指黏结部分切开,然后实施皮肤移植,将伤口覆盖住。
但是,有一个非常头痛的问题是,手指靠近指根的部分常会随着伤势的愈合又黏结起来,非再一次开刀不可。
一位年轻的医生从穿着晚礼服的新娘子手上戴的白手套得到启发,发明了完全套至指根的保护手套。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该保护手套的作用?( )A.该保护手套的透气性能直接关系到伤势的愈合B.由于材料的原因,保护手套的制作费用比较贵,如果不能大量使用,价格很难下降C.烧伤后新生长的皮肤容易与保护手套粘连,在拆除保护手套时容易造成新的伤口D.保护手套需要与伤患的手形吻合,这就影响了保护手套的大批量生产4.出席学术讨论会的有3个人是足球爱好者,4个是亚洲人,2个是日本人,5个是商人。
以上叙述涉及了所有晚会参加者,其中日本人不经商。
那么,参加晚会的人数是( )。
A.最多14人,最少5人C.最多12人,最少7人B.最多14人,最少7人D.最多12人,最少5人5.我不在犯罪现场。
如果我在,那么,我没有犯罪。
如果我犯了罪,那么,一定是我神志不清。
以下哪项与上述论证最相似?( )A.我只吃鸡或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鸡,那么,一定吃鱼或鸭。
如果我没吃鸭,那么,一定吃鱼B.我从不说谎,如果我说了谎,那么,一定是被迫的,如果我被迫说了谎,那么,责任不在我C.我没借你的书。
如果我借了,我不会把书弄破。
如果我把书弄破了,那是我不小心D.她每天按时完成作业。
如果她没完成作业,那么,她不会睡觉。
如果她睡觉了,那一定是她完成了作业参考答案解析1.B【解析】既然一些机关试行了末位淘汰制后,确实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这与张宏的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张宏的观点得到了加强。
由于提高工作效率与金晶的观点没有关系,所以,金晶的观点没有得到加强也没有得到削弱。
2.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第二个命题“酒后开车的司机都不开灯”和第四个命题“晚上8点以后路上行驶的车都开着车灯”,可以推出结论:酒后开车的司机都不会在晚上8点以后在路上行驶。
再考虑题干中的第一个命题“卡车只许晚上8点以后才上路行驶”,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司机酒后开车不可能撞了卡车。
3.C【解析】在各选项中,只有C断定了保护手套对于手术的负面作用。
保护手套虽然解决了指根的黏结问题,但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即“烧伤后新生长的皮肤容易与保护手套粘连”,也就是存在别的因素影响了题干的推论。
4.C【解析】由于题十中所说的2个日本人都是亚洲人,不课能存在不是亚洲人的日本人,所以,从来源上看,最多最少都是4个人。
当3个足球爱好者、5个商人和这4个亚洲人都是排斥性的关系时,参加晚会的人数为最多.即12个人。
由于2个日本人不经商.即这2个日本人和5个商人之间具有排斥性的关系,所以至少得有7个人。
5.C 【解析】该选项的论证结构和题干的论证结构都是归谬法。
选项A为选言证明:选项B 的论点与题干不一样。
选项D的结构为反证法。
1.女人构成了国家人口的大部分,医生所开的镇定剂处方的大部分都是给女性患者的。
然而却只对男人实施药物试验来完成这些药物疗效的检测以及推荐剂量的校准。
甚至用于检测药物毒性的动物也使用雄性。
上述观点最支持下列哪一项?( )A.与男人相比,一些镇定剂更适于开给女人B.还没有人说开给女人的镇定剂出现副反应C.同种药物对女人的毒性要弱于对男人的毒性D.目前尚不知道镇定剂的推荐剂量是否适合女人2.历史上一度盛行的古埃及、古巴比伦、古玛雅的语言文字已成历史尘埃,世界上现存的6000多种语言文字,平均每两周就消失一种。
由此推算,到2050年,世界上将有90的语言文字灭绝。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A.有许多语言学家正在研究这些语言文字B.古代语言文字往往是随着文明被征服而灭绝的C.许多濒危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的保护D.现代的非文盲比例与古代相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3.狭义的心育指培养良好的性情,广义的心育则指完善人格,包括培养性情,也包括培养高尚的道德感。
我国现行学校教育虽较重视德育,但对学生心理健康缺乏足够的关注。
许多孩子尽管道德感很强,心理却很不成熟,常常不能接纳现实的自我。
由此可以推出( )。
A.德育不能代替心育B.心理越成熟的人道德感越弱C.德育对完善学生的人格不起作用D.我国现行学校教育没有心育的内容4.在一项实验中,实验对象的一半作为实验组,食用了大量的某种辣椒。
而作为对照组的另一半没有吃这种辣椒。
结果,实验组的认知能力比对照组差得多。
这一结果是由于这种辣椒的一种主要成分——维生素E造成的。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则最有助于证明这种辣椒中某些成分造成这一实验结论( )。
A.上述结论中所提到的维生素E在所有蔬菜中都有,为了保证营养必须摄入一定量这种维生素EB.实验组中人们所食用的辣椒数量是在政府食品条例规定的安全用量之内的C.第二次实验时,只给一组食用大量辣椒作为实验组,而不设不食用辣椒的对照组D.实验前两组实验对象是按认知能力均等划分的5.为验证一种治疗高血压的新药疗效如何,临床医生给100位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
有65人的血压的确下降了。
因此制药厂宣称该药的确有效。
最能削弱以上结论的是( )。
A.服药期间测量血压时间不固定,而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在一天中原本有一定波动B.给高血压患者服有一种和该药物外型一致但不含药物成分的药片,患者血压不下降C.给一组100名高血压患者服用该药物,另外一组100名高血压患者服用外型一致但不含药物成分的药物。
前一组患者中血压下降人数和后一组患者中一样多D.医生给~000名高血压患者使用该药物,患者中只有500人血压下降参考答案解析1.D【解析】镇定剂只对男人实施药物试验完成这些药物疗效的测验以及推荐剂量的校准,故可知答案为D。
2.C【解析】如果许多濒危的语言文字已经得到了重视和有效保护,那么文字消失的速度就会减缓,题干中对于2050年语言文字灭绝比率的预测就不成立了。
故选C。
3.A【解析】B项与句意不合,C项则完全错误,D项句中没有涉及,只有A完全揭示出德育与心育的关系。
4.D【解析】只有D项支持实验结论,其余几项都不支持。
5.C【解析】A、B、D三项都无法充分证明药效的准确性能,只有C项最能削弱句中所给的结论。
1.在合成氨的过程中,没加入催化剂时,反应速率很慢。
加入铁作为催化剂后,反应速率加快,而铁的化学性质却没有发生改变。
据此可以判断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催化剂铁在未改变自身化学性质的情况下,加速了氨的合成过程B.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C.在合成氨的中间过程中,对铁的性质没有影响D.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的参与2.某饮料生产厂家去年改变了他们生产的某种著名饮料的成分,而同时印度洋某小岛的出口额开始下降。
这个小岛的唯一出口产品——香子兰豆,占据全球供应量的一半以上。
因此,分析家们认为:该著名饮料原来的成分里含有从香子兰豆提取的香子兰,但是新成分里没有。
以下陈述如果正确,最能有力地增强分析家们的推论的是( )。
A.另一个邻近的小岛开始种植并生产香子兰豆B.美国的一个实验室正在开发合成香子兰豆C.另外几种含有香子兰的畅销产品的销量也在下降D.该饮料生产厂家所在的国家进口的香子兰豆数量减少3.从2005年7月开始,敦煌研究院对莫高窟采用了预约参观的办法。
这一措施合理有效地调控和平衡了游客流量,一方面加强了洞窟的保护,另一方面给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
实施预约参观的办法以来,来莫高窟参观的人数逐年递增,年游客接待量由2004年的45万人次增加到2006年的55万人次。
由此可以推出( )。
A.莫高窟预约参观的办法为游客提供了便利B.合理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可以实现利益最大化C.预约参观的办法实施前莫高窟的游客流量不均衡D.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和人文资源能创造更大价值4.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人中扣除广告费用。
这样的话,烟草公司将会缴纳更多的税金。
烟草公司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的提高正好可以起到减少烟草购买的作用以下哪项是题干论点的前提( )。
A.烟草公司不可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销多缴的税金B.如果它们需要付高额的税金,烟草公司将不再继续做广告C.如果烟草公司不做广告,香烟的销售量将受到很大影响D.烟草公司由此所增加的税金应该等于价格上涨所增加的盈利5.经济学家指出:任何经济有效率的国家都能创造财富。
这样的国家只在财富平均分配时才能保持政治稳定。
财富平均分配又会消灭风险,而风险正是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以下结论正确的( )。
A.没有一个国家能无限期的既保持政治稳定,又有巨额财富B.没有一个国家能无限期的既能保持经济有效率,又能保持政治稳定C.经济效率的提高会刺激风险的出现,而风险又反过来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高D.只要能平均分配财富的国家就能无限期地保持政治的稳定参考答案解析1.A【解析】适当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并非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也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的参与,B、D错误。
题中说的是铁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并不是对铁的性质没有影响,C错误。
A体现了题中的说法。
2.D【解析】只有D项能证明该饮料新成分里不含有从香子兰豆提取的香子兰,造成小岛的香子兰豆出口下降,其他几个选项不支持这个观点。
3.B【解析】题干中分别叙述了莫高窟采取预约参观法之后获得的多方面的利益。
这其中主要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功效。
故选B。
4.A【解析】只有烟草公司不能降低其他方面的成本来抵消多缴的税金支持题干的论点,其他三项都有问题。
5.B【解析】题干指出经济有效率能创造财富,平均分配能保持政治稳定,但会消灭经济运转必不可少的风险,故B项反应了这一矛盾。
1.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
已知:(1)老张比教授个子高;(2)老李比老王个子矮;(3)工人比司机个子高;(4)医生比教授个子矮;(5)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