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

合集下载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
勿忘国耻
圆明园毁灭时间 1860年十月18日
火烧圆明园以前
圆明园被烧毁后
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 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合发动了新的侵 华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要攫 取更大的殖民利益。他们先在广州两度 挑起战端,但未达到予期愿望。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 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 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 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 闯至圆明园大宫门。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是中国古代一座宏伟壮丽的皇家园林,十九世纪时曾是清朝皇室和宾客的游览胜地。

然而,这座美丽的园林在1860年遭到了毁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痛楚和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由于清朝政府对来犯的英法联军采取了软弱无能的态度,导致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受到了严重侵犯。

英法联军在进攻北京的过程中,对圆明园进行了洗劫和烧毁,这是对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极大侮辱。

圆明园的毁灭不仅仅是一座园林的消失,更是中华民族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的沉重打击。

圆明园不仅拥有精美的建筑和园林景观,还收藏了大量的艺术珍品和文物,这些文物代表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

英法联军的洗劫和烧毁,使得这些珍贵的文物永远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也是对人类文明的损失。

圆明园作为一座具有独特价值的园林,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之一。

它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创作对世界各国的园林设计和建筑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然而,英法联军的破坏行为使得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永远消失,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是不
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的毁灭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无尽的痛苦和悲伤,也让人们对侵略者的残暴行径感到永远的愤慨。

然而,圆明园的毁灭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努力保护好现有的文化遗产,让它们成为我们传承的宝贵财富,同时也要加强文化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尊重中华民族的文化。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发展我们的民族文明,让圆明园的毁灭成为历史上的痛楚,而不是重演的悲剧。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21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
《圆明园毁灭》
明末,清初,大型公园—圆明园,曾在今天的北京北山附近盛极一时。

它有着丰美的花木,如春日的竹林、晚间的牡丹花和芦苇池塘等。


果说这里有什么像宝藏一样的东西,那就是藏在碧绿清澈的湖水中的
众多珍禽异兽,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只有目标的“满洲白鹳”,它的外表
似雁、叫声犹豫,据说已难觅踪影了。

据记载,圆明园落尽的祸根也就是这只满洲白鹳引起了。

很久以前,
满洲白鹳受到了王室成员们的极大重视,而其在园内生长的环境十分
优越,其特殊的身份及其珍惜的白鹳,使得各种异兽到了圆明园成为
宠物。

但是,飞欲三千尺,血欲仇人死的满洲白鹳,在入园不久后便对圆明
园四处兴风作浪,令负责管理园林的职员们头疼不已。

此外,由于该
鸟不喜欢看到其他鸟类,因而在圆明园内也给其他既收藏的宠物类型
带来了畏惧。

最终,满洲白鹳只得被管理工作人员抓住后,送回荒山空城,但却引
起了外人游客的贪图,游客们想趁机偷盗园内财物,结果最后导致百
年名园毁于一旦。

至今,“满洲白鹳”依然是提及圆明园的第一词,成为中国的国宝,也让圆明园流芳百世。

圆明园的毁灭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简介

圆明园的毁灭简介清咸丰十年(1860)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

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

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

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这是人们说惯了的一个提法。

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仅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

焚毁的范围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这三山五园是:万寿山、玉泉山、香山三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五园。

历史上侵略军火烧圆明园曾有两次。

第一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咸丰十年( 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英法联军到处烧杀抢掠、野蛮洗劫、焚毁了举世闻名的圆明园,园内寺庙建筑也大多被毁于火。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本意是将其夷为平地,但是由于圆明园园子的面积太大,景点分散,而且水域辽阔,一些偏僻之处和水中景点幸免于难。

据同治十二年( 1873年)冬查勘,园内尚存有建筑13处。

如,圆明园的蓬岛瑶台、藏舟坞,绮春园的大宫门、正觉寺等。

第二次火烧圆明园是清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次放火烧圆明园,使这里残存的13处皇家宫殿建筑又遭掠夺焚劫。

在文学作品中似乎把火烧圆明园的罪过,归咎于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之无能。

听起来好象也有一些道理,但并不确切。

历史上的无数事实表明,一个贫穷落后、弱小的国家和民族,只能处于被压迫、被剥削、被凌辱、被掠夺的地位。

火烧圆明园的历史则再次证明:国家贫穷、落后、软弱就要挨打。

现在,圆明园已辟为遗址公园,并正对遗址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山形水系、园林植被、桥涵闸路,部分古建筑也将重修。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笔记
《圆明园的毁灭》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以下是一些关于这篇课文的笔记:
1. 文章结构: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圆明园的辉煌、圆明园的毁灭和作者的感受。

2. 修辞手法:文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排比、拟人、对比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圆明园的美丽和被毁后的惨状。

3. 写作手法:作者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今日的废墟进行对比,突出了圆明园毁灭带来的巨大损失和悲痛。

4. 情感表达: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圆明园被毁的痛惜和对侵略者的愤怒,同时也激发了读者的爱国热情。

5. 文化价值:圆明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艺术的杰作,它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次重大损失,这篇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圆明园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6. 现实意义:圆明园的毁灭是一个历史教训,它提醒我们要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同时也教育我们要勿忘国耻,努力振兴中华。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圆明园的毁灭是一段深深令人痛心的历史。

以下是六篇关于圆明园毁灭的文章。

文章一:圆明园之殇圆明园,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颗明珠,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宏伟的建筑。

然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中国,圆明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抢劫。

宝藏楼、大都门等重要建筑被焚毁,无数珍贵的文物艺术品被劫掠一空。

今天,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痛。

文章二:圆明园的末日在圆明园的毁灭中,最为令人心碎的是1860年10月6日这一天。

英法联军闯入园中,纵火焚烧了宝藏楼、大都门等建筑物,引发了一场惨烈的火灾。

整个园区被熊熊大火吞噬,历经两天两夜的燃烧,圆明园被彻底夷为平地。

这一天注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耻辱,也是圆明园的永恒末日。

文章三:圆明园的破碎之悲圆明园,曾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瑰宝,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家园林之一。

然而,1840年起,从鸦片战争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圆明园多次遭到侵略者的破坏。

其间,大量文物、宝藏被掠走,文化遗产遭到无可挽回的伤害。

这一切都是那场毁灭性的破碎之悲的见证。

文章四:圆明园的伤痕英法联军入侵中国时,圆明园成为了他们野蛮掠夺的目标。

建筑被烧毁,宝藏被抢劫,文物被摧毁,园中温润的湖泊沦为乌推鸦噪的河川。

那些曾经雄伟壮丽的景观,如今只余下那些斑驳的石碑和残破的地基。

圆明园的伤痕,深深刺痛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文章五:圆明园的哀悼圆明园的毁灭使无数宝物和文化遗产永远丧失。

作为一个有着久远历史的国家,我们深感失去这部分文化遗产的痛苦。

圆明园毁灭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中国,每一个人心中都涌起了一种哀悼之情。

我们仍然记得它曾是多么美丽、庄重的园林,描绘了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建筑精髓。

如今,我们只能通过残破的石碑和沉默的遗址去怀念它的往昔。

文章六:圆明园的重建之梦圆明园的毁灭带给中国人民深深的痛苦,同时也激起了人们对于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强烈意愿。

时至今日,圆明园的遗址成为了中国人民的心灵寄托,也成为了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象征。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十四课《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导语】《圆明园的毁灭》⼀⽂描述了圆明园昔⽇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化的⽆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耻⾏径的⽆⽐痛恨,激发⼈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忧考⽹为⼤家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家有帮助。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四课《圆明园的毁灭》课⽂原⽂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此外,还有许多⼩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众星拱⽉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园风光的⼭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

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在幻想的境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物。

上⾃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所以,它⼜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6⽇,英法联军侵⼊北京,闯进圆明园。

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的东西,统统掠⾛;拿不动的,就⽤⼤车或牲⼝搬运;实在运不⾛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为了销毁罪证,10⽉18⽇和19⽇,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

⼤⽕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灰烬。

_____________ 本⽂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时有改动。

【篇⼆】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第⼗四课《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 ⼀、⽣字组词: 毁:毁灭 毁坏 销毁 坠毁 烧毁 诋毁 估:估计 估测 低估 估算 估量 评估 拱:拱卫 拱桥 拱门 拱⼿ 众星拱⽉ 辉:光辉 辉映 星⽉交辉 ⾦碧辉煌 煌:辉煌 殿:宫殿 殿堂 ⼤殿 桂殿兰宫 陵:丘陵 陵墓 陵园 陵寝 中⼭陵 览:阅览 游览 浏览 展览 博览群书 境:环境 境界 国境 边境 ⾝临其境 宏:宏伟 宏⼤ 宏观 ⼤展宏图 宽宏⼤量 唐:唐朝 唐装 荒唐 唐突 颓唐不安 闯:闯进 闯练 闯祸 闯荡 闯关东 闯江湖 统:统⼀ 统领 统率 统治 传统 ⾎统 销:销毁 报销 销售 花销 销声匿迹 奉:奉命 奉献 信奉 奉⾏ 奉公守法 ⼆、多⾳字: 量:liáng称量 liàng量体裁⾐ 还:hái还有 huán归还 三、形近字: 拱(拱⼿) 供(提供) 境(环境) 镜(镜⼦) 销(报销) 消(消失) 四、词语解释: 不可估量:本⽂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法计算。

14 圆明园的毁灭

14 圆明园的毁灭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diàn 殿堂
hóng 宏伟
lóng tī lán líng 玲珑剔透 安澜园 武陵春色
fèng jìn 奉命 灰烬
我会写
huǐ gǒng diàn zhù lǎn
毁 拱殿筑览
jìng hóng táng chuǎng
境 宏唐闯
huǐ

易写错
不要写成“一横”
巧记:工具捣石臼,几次 又几次。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 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先总写圆明园的毁灭 是人类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然后依次 介绍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园中建筑,历史 文物以及被毁经过。
兽首流水
识字游戏
毁灭 郊区 宏伟 唐代 建筑
词语解释
金碧辉煌:碧,翠绿 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 华丽,光彩夺目。
金碧辉煌的宫殿,真是 美不胜收呀。
玲珑剔透:玲珑,精巧细 致;剔透,孔穴明晰。形 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 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他的这件作品玲珑剔透, 漂亮极了。
整体感知
圆明园的毁灭对人类文化有什么影响?自由朗读 课文,画出相关语句。
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国 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 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 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 葬身火海。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其实被焚毁的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包含圆 明园在内的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等。
这散落的石头堆你们知道是哪里吗?你 们知道它们过去的辉煌吗?你们知道它又 为什么变成这样了呢?今天我们一起跟随 作者走进圆明园,走பைடு நூலகம்它曾经的美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碧辉煌的殿堂
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买卖街
山乡村野
安澜园
苏州狮子林
杭州西湖“平湖秋月”
雷峰夕照
蓬莱瑶台
武陵春色
西 洋 景 观
圆明园中,没有了金碧辉煌的殿堂,也 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 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 也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还没有了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 的景物,如“蓬莱瑶台”、“武陵春 色”。 园中不仅没有了民族建筑,还 没有了西洋景观。
为什么圆明园的毁灭让你这么愤怒? 这么痛恨?
因为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而且收 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
458.9 公 顷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 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 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 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 野。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 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 的,……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 还有西洋景观。 漫步园内,有如 漫游在天南海北,……
还没有了… …
莫大的 耻辱!!!
先秦铜境
商代青铜器
青铜礼器
名人书画
奇珍异宝
金 镶 玉 项 链 高 足 金 杯
夜明珠
黄金龙舟
景泰蓝麒麟
漆器
鎏金编钟
青铜鎏金塔
黄金龙舟
这是一种
损失!!
一种不可估量的损失!
英法联军用中国人发明的指南 针侵入我们的领海,组织舰队侵犯 我们的国土;他们用中国人发明的 火药做成枪炮欺压我们中国人;在 中国人发明的纸上强迫我们签订不 平等条约,割地赔款… …
勿忘国耻 振Leabharlann 中华小练笔: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
1、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我不禁想﹍ ﹍
﹍﹍﹍﹍﹍﹍﹍﹍﹍﹍﹍﹍﹍﹍﹍﹍﹍﹍﹍﹍﹍﹍﹍﹍ ﹍﹍﹍﹍﹍﹍﹍﹍﹍﹍﹍﹍﹍﹍﹍﹍﹍
2、站在圆明园的废墟前,我想对同胞 们(或侵略者)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圆明园的毁灭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 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 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 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 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 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 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 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