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例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合集下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
一、概述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的胆囊切除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痛苦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二、术前护理
1、同胆道疾病术前护理常规。

2、备皮用松节油清洁脐窝,再用75%酒精消毒一遍。

三、术后护理
(一)护理诊断潜在并发症:出血、胆汁漏、肩痛。

(二)护理措施
1、同外科围手术期术后护理常规。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给氧,预防高碳酸血症。

3、营养支持术后6h病情允许时可进食少量流食,呕吐明显者可遵医嘱给予止吐药物。

4、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鼓励早期下床活动。

5、并发症的护理
(1)出血:表现为腹痛,血压下降,脉搏细速,面色苍白,出冷汗,神志改变。

应给予止血、抗休克处理,必要时再次手术。

(2)胆汁漏:同常见胆道疾病术后护理。

(3)肩痛:由于CO:聚积在膈下产生碳酸引起,可逐渐消退。

6、健康教育
(1)术后1周内能做轻微的活动,3周内不能提重物。

(2)出现腹部、肩部轻微疼痛为正常现象,可服用止痛药。

(3)若体温>38.5℃、伤口红、肿、热、痛,有异味或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应及时就医。

胆囊摘除并T管引流术后护理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胆囊摘除并T管引流术后护理对伤口愈合的影响

胆囊摘除并T管引流术后护理对伤口愈合的影响发表时间:2011-08-12T08:54:47.640Z 来源:《求医问药》2011年第6期供稿作者:尚士霞[导读] 目的:探讨胆囊摘除术后放置T管引流管对伤口愈合的护理。

尚士霞(湖北省十堰市郧县梅铺卫生院湖北十堰 442521)【摘要】目的:探讨胆囊摘除术后放置T管引流管对伤口愈合的护理。

方法:总结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0例胆囊摘除患者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经验。

结果:120例患者中,术后1~3天拔出引流管的116例(96.7%),2例腹腔出血再次手术,2例胆漏进行有效引流,无1例死亡,患者术后恢复较好。

结论:加强术后T管引流管的护理对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胆囊炎;手术;引流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523(2011)06-0040-01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情况的改变,胆囊炎、胆囊结石等胆囊疾病发病率有所增加,逐渐成为普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胆囊摘除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囊炎的有效治疗方法,远期效果较满意,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恢复,通过胆管的代偿性扩张,可有效地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由于解剖特点及可能存在的复杂病变,术后常规放置T管腹腔引流管利于及时发现术后再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因此,护理好引流口,保持引流口的干燥非常重要。

我院通过对T管引流的精心护理,患者的术后伤口愈合良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 临床资料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120例胆囊摘除术病例。

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1~70岁,平均年龄(56.8±8.4)岁。

既往有慢性结石胆囊炎者35例。

胆结石45例,急性胆囊炎43例,胆囊息肉32例。

从发病到入院时间为6h~48h,所有患者均表现有明显的右上腹疼痛,有不同程度的肌紧张及反跳痛,大部分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白细胞水平增高;B超提示胆囊均明显肿大伴积液,胆囊壁增厚。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方法
除术后 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 总结分析如下 : I 临床资料 我院 自20 0 3年共 开展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 50例 , 中男性 0 其
3 1 腹部体征的观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术后观 察病人有无 剧烈腹 痛 、 腹胀
及各穿刺孔创可贴是否潮湿 , 特别注意有无腹 腔 出血情 况。应
观察病人如有面 色苍 白、 出冷 汗 、 测血压 下降 、 脉搏 快 而弱 , 立
维普资讯
河 南外 科 学杂 志 20 08年 1 第 1 第 1 HE A U N LO u G R n20 ,o.4 N . 月 4卷 期 N NJ R A FS R E YJ .08 V 11 , o 1 O a

1 ・ 21
碍程度及瞳孑 的变化 , L 监测 生命 体征 , 3 每 O分钟 测量 1 , 次 并 做好记录, 如有波 动及时 与 医师联 系 , 予相应 的处理 。常规 给
即报 告 医师 , 腹 腔 穿 刺 , 时 给 予 处 理 。 行 及
32 呕吐 : . 与麻醉药有关 , 应给予 心理 安慰 , 嘱其 深呼吸 , 头偏 向一侧 , 以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 症状严重时对症处理 。 33 皮 下气肿 : . 皮下 气肿是 I 特有并 发症 , J c 可给 予被动 运动 , 增加 血液循环 , 一般 2 内可消失。 4h 34 气 胸 : . 由于气 腹压 力 过 大或病 人 原 有 隔疝 而引 起。 术后应注意呼吸情况 , 一旦 出现胸 闷、 急 、 气 呼吸浅 快症状 , 给
腹 腔 镜 胆 囊切 除术 后 护理 及 并发 症 的 观 察 方 法
李瑞 红 高凯 霞 石华 冰
河 南省 漯河 市第二人 民 医院外 四科 (6 0 0 420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124例的体会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麻醉124例的体会
腔 气 管 插 管 , 后 问 断静 脉 推注 仙 林 O1 /g 芬 太 尼 2 gk 、 而 . k、 mg u /g
后 不一定追求早醒早拔管 ,麻醉风 险主要 取决心、脑 、肺 、肾 的损害程度 。观察各个 时期的血压变化 、S O 等至 关重 要, p2
是顺 利 完 成 手 术 过 程 的关 键 。
根据我院施行老年人 L C手 术 情 况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 老 年
炎 9 例 ,胆囊 息肉 2 6 0例 ,慢性胆囊炎 8例 。其中合并冠心病 7 0例,高血压史 6 ,糖尿病 1 ,脑梗塞病史 8例 ,均 5例 0例
超 过 一 年 。术 前 血 压 均 控 制 在 U 0 /mmHg ,血 糖 9 mo/ . l 0 L,术 后 并 发 症 5例 。 1 方法 . 2 术 前 3 钟 均 肌 注 阿 托 品 针 05 。麻 醉 方 O分 . mg
着 我国人 口老龄 化的进展 , 其发病率有增加趋势 。 腹腔镜胆 囊 切 除术 因创伤 小, 后康 复快等优点 , 术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 除
术 已成 为胆 囊 结 石 、胆囊 息 肉 的主 要 手 术 方 式 。 者 就 我 院 老 笔 年人 L C手 术 的麻 醉 总 结 如 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促进康复 。
量颜色 ,在 开始 引流 1 h内,注意观察病人脉搏 、呼吸 ,有 ~4 无胸 闷、心悸、出汗等症状 ,并记录总量。预防感染 ,由于引 流时间长和经管 向胸腔注 药或冲洗管等 因素 , 有潜在感染 的危 险, 故应 每 3天更换敷料和 消毒负压 瓶, 以及接 头以下引流管 。
我 院在行老年人 L 时,手术 历时 3~ 5分钟,平均 4 C O5 0
分 钟 在 进 行 诱 导 后 血 压 下 降 3 %的 占 1 ,均 为 有 心血 管 疾 0 1例

ICU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ICU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查房
护士们可以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后的护理技能和知识,提高护理质量。
3
完善护理记录
建议护士们更加详细地记录病人的病情变化和护 理措施,以便更好地评估护理效果和改进护理措 施。
提高ICU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质量
制定标准化护理流程
建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护理的标准化流程,包括术前准 备、术后护理、并发症预防等方面,以确保每位病人都能 得到高质量的护理。
胆漏及胆管损伤应对策略
胆漏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腹部体征,注意有无腹痛 、腹胀等胆漏表现。
胆管损伤处理
一旦发现胆管损伤,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如修补、重建等。
引流管护理
保持腹腔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性状和量 ,及时发现胆漏。
营养支持
为患者提供足够的营养支持,促进伤口愈合 和身体恢复。
PART 05
PART 0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概述
手术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炎等 胆囊良性疾病,以及早期胆囊癌 等。
禁忌症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障 碍、妊娠期妇女等。
手术步骤及操作要点
穿刺置镜
在腹部合适位置穿刺,置入腹 腔镜,观察腹腔内情况。
剥离胆囊
将胆囊从肝脏上剥离下来,并 取出体外。
心理护理与康复指导
心理干预策略应用
01
02
03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帮助患者认识和改变 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减轻术后焦虑和抑郁情绪 。
放松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渐 进性肌肉松弛等放松训练 ,以缓解术后紧张和疼痛 感。
心理支持
提供情感支持,鼓励患者 表达内心感受,增强其自 信心和自我调节能力。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

智汇护理·常识Family life guide -55-吉莉(西充县人民医院)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日常饮食结构发生的变化,使得胆囊结石、胆囊炎等疾病的发病率较高,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则是对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措施。

并且与以往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的手术创伤性并可缓解疼痛度,对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也有重要作用。

然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本质上仍是一种创伤性手术,不可避免地会给患者的生理、心理产生一定创伤性影响,例如手术过程中需要建立二氧化碳气腹,再加上麻醉药物的应用等,对于患者的生理机能产生一定干扰,在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恶心呕吐、疼痛以及腹胀等并发症。

与此同时,患者在面临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时往往存在着较大的思想负担,例如担忧手术效果以及术后恢复等,所以对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为了确保患者术后的康复效果以及手术疗效,还需做好行之有效的术后护理。

以下就为大家介绍一些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注意要点。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的护理方法有哪些?基础护理(1)体位护理:通常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会应用到全身麻醉,患者术后麻醉尚未彻底清醒前应该注意科学的体位护理。

例如保持去枕平卧体位,并将头部向一侧偏移,需要持续进行氧气吸入,通常术后六小时便可改为半坐位,这样能够缓解腹部张力,更有利于加快呼吸恢复,并促进肠道蠕动。

(2)切口护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所遗留的腹部切口相对较小,所以无需缝合通常给予纱布进行粘贴。

在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是否存在渗血或渗液等情况,若无以上异常反应则无需进行特殊处理,仅需要维持切口和局部的干燥清洁便可,观察切口愈合后便可将粘贴的纱布揭去。

(3)引流管护理:大部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是不给予放置引流管的,然而经评估患者术后可能发生出血及感染等情况,则需要放置术后引流管。

这就要求术后护理中需密切监测引流管的性质和流量,如有异常需立即上报医生,避免发生管道的堵塞、扭曲或者受压等情况,定时为患者更换引流管,并对引流量等情况做好详细记录。

胆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胆引流管的护理措施

胆引流管的护理措施1. 胆引流管概述胆引流管是一种用于引流胆汁的导管,常常在胆囊切除术或其他胆道手术后使用。

它的作用是帮助排出体内积聚的胆汁,保持胆道通畅,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胆引流管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护理措施,以确保引流的有效性和患者的安全。

2. 胆引流管的护理措施2.1 定期观察引流情况在胆引流管安装后,护理人员应每隔一定时间观察引流情况。

需要关注的方面包括引流液的颜色、气味和量。

正常的引流液应为黄绿色或橙黄色,无异味,并且每天的引流量应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引流液的颜色发生明显变化(如变为红色),或者引流量减少或增多,都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2.2 清洁引流口和周围皮肤保持引流口和周围皮肤的清洁非常重要,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每天至少进行两次引流口和周围皮肤的清洁,可以使用温水和中性洗剂进行清洁。

清洁时要注意避免拉扯引流管或碰触其他不洁物品,以防止引流管的脱落或感染的发生。

2.3 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性引流管的通畅性对于引流的效果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

检查方法包括轻轻按压或搓揉引流管,观察引流液的流速和流量是否正常。

如果发现引流管不通畅,可以尝试用温生理盐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引流管,或者请医生进一步处理。

2.4 确保引流管的固定引流管的固定非常重要,可以防止其脱落或移位。

在胆引流管安装后,需要使用适当的方法将其固定在患者体表上。

常见的固定方法有使用固定带或透明敷料固定引流管。

固定带或透明敷料应牢固而不过紧,以确保引流管的稳定性和患者的舒适度。

2.5 监测患者疼痛和不适情况胆引流管的安装可能会给患者带来疼痛或不适感。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症状。

常见的措施包括使用镇痛药物、调整患者的体位和提供心理支持等。

2.6 定期更换引流袋和引流管定期更换胆引流袋和引流管非常重要,有助于维持引流的效果和减少感染的风险。

根据医嘱和护理计划,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更换胆引流袋和引流管,通常可以在每周或每两周更换一次。

腹部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护理

腹部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护理

腹部术后放置引流管的护理发表时间:2017-12-08T14:37:58.660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0期作者:戴彦英[导读] 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手术切口的下方放置引流管。

(蒙自市人民医院云南蒙自 661199)【摘要】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方法:106 例患者均留置有腹腔引流管 ,在常规引流管护理的基础上,充分评估患者的情况,告知患者和家属放引流管的重要性,加强妥善固定,同时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

结果:106例患者无一例发生引流管脱落及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腹部术后;引流管;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0-0255-02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医生根据手术需要,在腹腔内手术切口的下方放置引流管,将渗血、渗液、积液、脓液等引流出体外,以减少毒素的吸收,防止感染扩散和腹腔脓肿形成,保证缝合部位的良好愈合,减少炎症的发生[1],同时可以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出现。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对于腹部手术的患者,引流管道的护理质量与患者的康复关系尤为密切。

因此做好引流管护理是护士的重要工作之一[2],现将本科手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收集本科于2016年2月至11月,106例术后放置不同性质引流管的患者,其中男性68例,女性38例,年龄4~86岁。

引流管留置时间2~30天。

2.腹腔引流管的护理2.1 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贯穿于放置引流管后的全过程。

患者的心理过程会直接影响引流的效果,甚至个别患者及家属出现焦虑绝望的心理,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及时告知患者极其家属放置引流管的目的,意义,并向他们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了解放置引流管的注意事项,取得配合,消除他们的顾虑。

对于病情危重、意识不清的患者、老人、或小孩必须有专属人员护理,防止引流管脱出,导致二次手术的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例 患者 均 顺 利 出 院 。 结论 加 强 术后 腹 腔 引 流 管 的 护 理 对 减 少手 术 并 发 症 、 高手 术 成功 率 、 进 患 者 的康 复 非 常 重要 。 2 提 促 关 键 词 : 腔 镜 : 囊 切 除 ; 术 : 流 管 ; 理 腹 胆 手 引 护
对于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管 的病人 , 护理上要求十分严格 , 在 因为 引流管 的作用往往决定着 手术的成败 , 为了保证腹 腔镜胆囊切 除术 后 引流 的成功率 l对 20 l l 0 8年 1月~ 0 0年 3月 , , 21 我科放 置腹腔引流
黄与优降宁配伍时 , 降宁药物抑制 了单胺氧化酶 , 肾上腺素神经 优 使
末梢贮存 的递质灭活受 阻 , 而麻黄及其制剂 中的麻黄碱 升压作用显
很多 中药都 有一定 的降压 作用 , 但单纯 性 中药治 疗高血压 短期
降低效果 不好 , 而纯西药 治疗则毒副作用较 多 , 且远期 疗效不 巩固 。 中西药合 用后 , 即发挥西 药的短期降压 , 显效高 , 中药作用持 久的特
[ 朱建华. 2 ] 中西药 物相互作 用[ ]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9 . 8 1 9 1 71 — 9 . 9 9 【 郑海英, 天心. 3 】 张 中西药配伍禁忌[ l 医学 , 0 6 ( 7 : 9 3 0 J吉林 】 20 2 ) 4—5 . 4 3
许多 活血化瘀类 药有增 加冠脉血流 , 改善心肌供血供养 , 改善微 循 环的作 用。中药麻 黄及其制剂 , 不宜与强新药 、 降压药 配伍 。因为 麻黄的主要成分 麻黄碱是交感神 经兴奋剂 ,有 升高血 压的作用 , 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著加 强 , 可致高血压危象 。中药中的川芎 、 花 、 红 丹参等 上述诸药于
治疗 冠心病的西药如 消心痛 、 心痛定等合用 有明显 的协 同作用 。但 有些 中药在联合用药 时同时产生拮抗或毒 副作 用 。如蟾蜍 、 毛地黄 等含 强心甙成分 的中药 同洋地黄等强心甙类 西药联合应 用 , 会加强 心脏 中毒症状 , 引起心跳 停搏_ 引 。另外 , 含酒 类的 中药不 宜与胍 乙啶
管 比较 成 功 的 14例 患 者 的 护 理 情 况 进 行 回 顾 性 总 结 ; 将 情 况 汇 2 现
报 如下 :
1临床 资 料
上无菌纱布 , 减少 刺激 。 25掌握拔管指征 引流管拔除过早达不 到预期的 目的 ,过晚会影 响 . 愈合 , 增加感染 和粘连的机会 , 甚至形成瘘道经久不愈。腹腔引流管
20 0 8年 1 2 1 月~ 0 0年 3月 , 我科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2 0例 , 2 男 4 0例 , 10例 , 龄 1 ~ O岁 , 女 8 年 97 平均 4 6岁 , 中慢性胆 囊炎伴胆囊 其 结石 8例 , 8 胆囊 息肉 8例 , 急性 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14例 , 0 急性化脓 性 胆囊 炎 l 6例, 坏疽性 胆囊炎 4例, 均行常规 四孔法 L 视术 中具体 c,
编 辑 / 兰 雅
14例患 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引流管 的护理 2
刘 小香, 小 兰, 韩 李俊 娥
( 吕梁 市 荣 军 医 院, 西 山 吕粱 0 3 0 ) 3 0 0
摘 要 : 的 浅 谈 术 后 腹 腔 引流 管 的 护 理 。方 法 回 顾 分 析 2 0 目 0 8年 至 2 1 0 0年 临床 1 4例 患者 腹 腔 镜 胆 囊切 除 术后 腹 腔 引 流 管 的 护理 得 。结 果 2
类 降压 药同用 , 可造成 体位低 血压。
总之 , 中西药联用产 生相互 作用 的内容较广泛 , 能发生不 良反 可 应也很多 , 临床上 应根据它们 的性状 , 主要成分 和药 理作用 , 进行综
与降压药不能 同时服 用甘草 , 因甘 草及 甘草制 剂含有 甘草酸 , 甘 此
草 酸在 体 内生成甘草 次酸 , 有类 肾上 腺皮质激 素样 作用 。可造成钠 水潴 留、 血糖 升高 , 使患者出现水肿 、 高血压等 。同时还有排钾作用 ,
放 置 3 5天 , 全 引 流 则 放 至 7 9天 。如 排 出 液 减 少 , 逐 渐 将 引 流 - 安 - 应 管退 出 或拔 掉 。
26并发症的预 防及护理 引流管脱 出是其最重要也是最 常见 的并发 . 症, 造成引流管脱 出的常见原 因大多数是 由于活动 时不小心或是 睡 觉时不慎翻身误拉 而造 成的 。因此术后 因妥善双重 固定引流管 , 用 别针或胶布将引流管固定与床单位上 , 并定时检查 , 同时强调患者 自 身保护引流管 的重要性 。其次是 引流 管阻塞 , 引流管在术后 可能被 胆液 , 血凝块和坏死的组织堵塞 , 应经常挤压引流管或用稀释 的抗生
医学信息 2 1 0 0年 l O月第 2 3卷第 1 期 Me i lnoma o. c 0 0 V 12 . .0 0 dc fr t n O t 1 . o. 3 No1 aI i 2
反应 。
降压灵 、 复方降压片 、 优降宁等降压药配伍可降低后者 的疗效 。而麻
2中 药 及 中 药 制 剂 于 降 压 药 合 用
造 成 低 血 钾 症 1 2 1 。
3 中药 制 剂 与 心 血 管 类 药 合 用
合考虑 , 量发 挥其有利作用 , 尽 避免不 良反应 , 做到合理配伍。
参考文献 :
[ 李松宇. 1 】 中西药 的合理 配伍 和禁忌l . J 中国卫生产业 , 0 , ( 1: . I 2 71 1 ) 7 0 0 9
点。 又可因西药剂量减少 , 而减轻毒 副作 用。 而明显改善高血压患 从 者 的症状 , 促进其心 、 脑血管 等病理改变的恢复。中药丹参 、 赤芍 、 地 龙等 活血化瘀 药可 以扩张 肾血管 和周 围血管 , 少血管 阻力 , 减 提高 肾小球滤过率 , 而与利 尿药产生协同作用 , 从 提高疗效 。而一些 中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