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的副作用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01临床经验104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量急剧上升,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人类的健康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重要手段。
因此提高应对胰岛素副作用的能力至关重要。
1 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1.1 低血糖反应1.1.1 原因注射胰岛素后没有及时进餐或进餐延迟、进食过少,胰岛素剂量过大、运动量过多;进餐前剧烈运动,没有及时加餐;空腹饮酒或饮酒后运动;肌肉注射均可发生低血糖反应。
1.1.2 预防措施为了避免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必须从小剂量开始使用,谨慎调整剂量,密切的监测血糖,应用胰岛素时应注意剂量准确,及时进餐定期更换注射部位,注射时抽回血,勿注入血管或肌肉。
跑步时避免在大腿前侧和外侧注射,防止胰岛素吸收过快引起低血糖。
随身携带糖果或甜点,以便在出现低血糖反应时能随时自我救治。
1.2 疼痛经研究证实在各种导致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中,因注射疼痛导致的不愿进行胰岛素治疗的比例达50.8% 。
1.2.1 原因(1)低温的胰岛素会诱发疼痛和不适;(2)用酒精消毒皮肤表面未干燥,酒精从针眼带到皮下引起疼痛;(3) 体毛根部附近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在体毛根部注射增加机体对疼痛的敏感性;(4)针头多次使用会造成针尖钝化,针头表面的润滑层脱落,增加患者疼痛;(5)患者异常敏感而感觉疼痛。
1.2.2 减轻疼痛的方法(1)室温保存正在使用的胰岛素;(2) 酒精彻底挥发后再进行注射;(3) 避免在体毛根部注射;(4)选择直径小、长度较短的针头;(5)针头不要重复使用;(6)进针速度要快,熟练掌握注射技术;(7)长度较短的针头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显示长度较短的针头(5MM )能显著降低出血,挫伤,和疼痛。
1.3 出血和淤血注射时针头会触及血管,导致局部出血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郑桂玲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医院 江苏省徐州市 221006【摘 要】目的:探讨预见性分析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对胰岛素不要盲目“依赖”或“恐惧”

对胰岛素不要盲目“依赖”或“恐惧”作者:谭书来源:《科学养生》2016年第08期如今,糖尿病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是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第三大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医疗费用等特征。
据统计,我国是世界第一“糖尿病大国”,目前患者人数已经超过一个亿。
此外,还有1.5亿属于危险的潜在患者。
就是说,这些人血糖不正常,但是尚未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介于糖尿病和非糖尿病之间。
可以说,糖尿病已经是涉及国计民生的大事儿了,该怎样科学对待和治疗糖尿病呢?笔者就此采访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糖尿病医院副院长丛丽教授,着重谈“糖友”们在认识和使用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错误认识。
丛丽教授2004年获得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博士学位,2005年—2007年赴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研修,是博士后、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委员、黑龙江省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兼秘书;《中华糖尿病》通讯编委、《中华常见病与内分泌代谢病进展》编委、《药品评价》(内分泌代谢版)编委;教育部“国家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治疗糖尿病的常用药胰岛素知名度很高,几乎家喻户晓,但不少患者存在对胰岛素的盲目“依赖心理”或害怕胰岛素的“恐惧心理”。
丛丽教授指出,这两种心理看似相反,但都属于错误认识,都不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和控制。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规范合理使用胰岛素呢?一、个体化治疗的原则丛丽教授指出,在糖尿病患者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每个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相对缺乏的程度不同。
这里涉及到一个词组——胰岛素抵抗。
那么,什么是胰岛素抵抗呢?胰岛素抵抗实际上就是人的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正常量的胰岛素起不到正常的降低血糖的作用,使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而大量滞留在血液中,造成危险的高血糖状况。
部分患者以“胰岛素相对缺乏为主”,这些患者可能仅仅服用了促进胰岛素分泌的药物或直接补充胰岛素,就可以使血糖达到基本正常,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适合这种降糖方案。
胰岛素分类的副作用和风险如何避免并处理常见问题

胰岛素分类的副作用和风险如何避免并处理常见问题胰岛素是一种重要的药物,用于治疗糖尿病等糖尿病相关疾病。
然而,使用胰岛素也可能引起一些副作用和风险。
本文将介绍胰岛素的分类及其可能的副作用,以及如何避免并处理常见的问题。
一、胰岛素的分类及其作用胰岛素根据来源和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动物胰岛素:动物来源的胰岛素,如猪胰岛素和牛胰岛素,具有与人体胰岛素相似的结构。
2. 人工合成胰岛素: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合成的胰岛素,如重组DNA技术合成的人胰岛素。
3. 胰岛素类似物:这是一种通过改变胰岛素分子结构而创制的药物,具有类似于人体胰岛素的作用。
胰岛素主要作用于机体糖代谢系统,调节血糖浓度,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胰岛素的分类和作用主要用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胰岛素药物,并减少副作用和风险的发生。
二、胰岛素的副作用1. 低血糖:低血糖是胰岛素治疗的常见副作用,可能导致头晕、乏力、出汗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意识丧失。
特别是在胰岛素用量不当、饮食过量或运动不足时,低血糖风险更高。
2. 过敏反应:某些人对胰岛素具有过敏反应,可能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红肿,或全身过敏反应,如荨麻疹、呼吸急促等。
3. 皮肤问题:部分患者使用胰岛素后可能出现局部皮肤问题,如注射部位瘀斑、坏疽和皮肤组织萎缩等。
三、如何避免副作用和风险1. 合理使用胰岛素:根据医生的指导,合理选择和使用胰岛素类型和剂量,遵循胰岛素应用的原则和规范。
2. 管理血糖水平:严格控制血糖水平,避免血糖过低或过高,以减少低血糖和高血糖的发生。
3. 定期监测血糖:定期进行血糖监测,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胰岛素用量和饮食,保持血糖在正常范围内。
4. 注射技巧:正确掌握胰岛素注射技巧,选择适当的注射部位和角度,避免注射过深或过浅,减少局部皮肤问题的发生。
5. 监测副作用:注意监测自身对胰岛素的耐受性和副作用情况,如发现不适或异常反应,及时咨询医生。
四、常见问题处理1. 低血糖处理:当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摄入适量的含糖食物,如果汁、糖块等,或口服葡萄糖片,以提高血糖浓度。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胰岛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在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下面将对胰岛素的副作用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胰岛素的副作用之一是低血糖。
由于胰岛素能够增加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提高血糖水平,但有时可能会过量,导致血糖下降过快。
低血糖的症状包括头晕、心悸、出汗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
因此,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血糖水平,避免过量或过频地注射胰岛素。
其次,胰岛素的副作用还包括体重增加。
胰岛素能够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使体重增加。
这对于患有肥胖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能不是件好事,因为体重的增加会加剧糖尿病的病情。
因此,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控制胰岛素的剂量,平衡血糖控制与体重管理的关系。
此外,胰岛素的副作用还有注射部位的皮下脂肪萎缩。
经常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会导致皮下脂肪萎缩,使皮下的组织产生凹陷或硬结。
为了减少这种副作用的发生,需要定期更换注射部位,并遵循正确的注射技巧。
另外,胰岛素使用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有些患者对胰岛素过敏,会出现皮肤发红、瘙痒、水肿等症状。
如果出现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就医。
最后,长期使用胰岛素还可能导致一些慢性副作用,如肾脏病变、视力问题和心血管疾病等。
这些并非直接由胰岛素引起的,而是由于长期不能有效控制血糖造成的。
因此,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除了注重血糖控制外,还要注意其他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总之,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必需的药物之一,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
低血糖、体重增加、皮下脂肪萎缩、过敏反应以及慢性副作用都是需要关注和控制的问题。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时,应该与医生密切合作,合理调整胰岛素剂量,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从而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
胰岛素注射知情同意书

胰岛素注射知情同意书我同意接受胰岛素注射治疗,并在此签署本知情同意书。
在开始治疗之前,我已经充分了解了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相关信息,并与医生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1. 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目的和效果胰岛素注射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通过给予胰岛素注射,可以帮助调节血糖水平,改善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胰岛素注射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糖尿病相关的并发症。
2. 胰岛素治疗的风险和副作用胰岛素注射治疗可能存在一些风险和副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 低血糖:胰岛素过量注射或在注射胰岛素后未及时进食,可能导致低血糖症状,如头晕、出汗、心悸等。
在低血糖发生时,我将及时采取补充碳水化合物的措施,如进食含糖食物或口服葡萄糖。
- 肤肤反应:在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能出现疼痛、红肿或皮肤变色等情况。
我将注意观察注射部位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 过敏反应:极少数人可能对胰岛素过敏,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或呼吸困难等。
如果发生过敏反应,我将立即停止使用胰岛素并寻求医生帮助。
- 其他副作用:胰岛素注射还可能引起体重增加、水肿、注射部位感染等其他副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我将密切关注身体的变化,并及时向医生咨询。
3. 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注意事项在进行胰岛素注射治疗期间,我应遵循以下注意事项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和安全:- 按照医生的指导准确使用胰岛素,包括剂量、注射时间和注射部位。
- 定期测量血糖水平并记录下来,以评估治疗效果并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 注意饮食控制,选择合适的食物和营养结构,以帮助控制血糖水平。
- 进行定期的体育锻炼,以提高体质和促进胰岛素的吸收和利用。
- 定期复诊,并遵从医生的建议和指导,包括检查和治疗方案的调整。
4. 同意和授权我已充分理解并明白了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相关信息,了解治疗的目的、效果、风险和副作用以及注意事项。
我已向医生询问和讨论了所有我关心的问题,并对治疗过程有了充分的了解。
胰岛素的副作用

胰岛素的副作用文章目录*一、胰岛素的副作用1. 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2. 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胰岛素3. 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二、用胰岛素要注意什么*三、使用胰岛素有什么禁忌胰岛素的副作用1、胰岛素的副作用有哪些 1.1、脂肪萎缩脂肪萎缩临床上较为少见,可分为先天性及获得性两种,注射胰岛素导致的脂肪萎缩属于后者。
患者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可出现皮下脂肪萎缩,形成不易察觉的小凹陷,这种情况的真正成因还不十分清楚。
1.2、低血糖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
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
1.3、脂肪垫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
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1.4、胰岛素抗体以前某些糖尿病患者在应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使胰岛素活性下降影响疗效,并导致胰岛素用量逐渐增加。
2、什么情况下需要注射胰岛素I型糖尿病要用胰岛素治疗,因为I型糖尿病它的发病是因为它的胰岛分泌功能已经没有了,几乎没有胰岛细胞,自己分泌不出胰岛素了,所以必须替代治疗。
II型糖尿病的病人,在用口服降糖药剂失效的情况下,应当使用胰岛素了,我们所说口服降糖药剂失效一般指的是胰岛素的促泌剂,比方说黄脲类药物,现在还有一种列脲类药物。
有些有比较严重的糖尿病的并发症或者有严重的其它疾病的人,应当使用胰岛素治疗。
比方说我们糖尿病病人已经有肾病了,或是肾功能不全了,或者是眼睛的病变比较厉害了,或者说其它地方的病变也比较厉害了,这都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
3、怎样正确使用胰岛素每次使用胰岛素前都应检查有效期,并观察药液是否有结晶或絮状物,一旦发现,马上停用。
在注射前,建议先将胰岛素从冰箱中取出放置2个小时左右,等胰岛素接近常温以后再注射,可以避免注射时的不适感和对皮下组织的刺激。
使用胰岛素低钾原因

使用胰岛素低钾原因
胰岛素引起低钾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
1.体内电解质紊乱。
大量使用胰岛素,可能会导致患者体内的电解质紊乱,可能会导致机体细胞内外的钾离子发生偏移情况,进而使得钾离子随着血糖进入到患者组织的细胞内,导致低钾的情况。
2.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需大量使用胰岛素,过量胰岛素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主要是由于患者大量应用胰岛素时,可以引起胰岛素促进细胞糖原的合成,而糖原的合成需要钾离子参与,因此血浆钾离子可以随着葡萄糖进入到细胞内来合成糖原,从而引起低钾。
3.钾排出过多。
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产生渗透性利尿,大量钾从尿中丢失,这样就会出现低钾的情况。
胰岛素的四个不良反应

胰岛素的四个不良反应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
胰岛素参与调节糖代谢,控制血糖平衡,可用于治疗糖尿病,那么你知道胰岛素的四个不良反应吗?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胰岛素的四个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胰岛素的四个不良反应1、疼痛:由于胰岛素针比其他注射针细小得多,因此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其疼痛感也比其他药物注射或疫苗接种轻微得多。
当然,凡事都有万一,假如出现疼痛特别明显的情况,有可能是进针时碰到皮下神经所致,这时如果疼痛还能忍受,您可以迅速注射完毕拔针;假如疼痛无法忍受,那您应该更换部位再行注射。
2、低血糖:低血糖的确可怕,尤其是无症状性低血糖,有可能在毫无前兆的情况下直接导致患者昏迷。
不过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性较小。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患者不需要掌握如何预防及应付低血糖的发生,有备方能无患。
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出现低血糖是很常见的,尤其在餐前和夜间。
3、脂肪垫的形成,是由于长期在相同部位注射,胰岛素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而形成的。
这种脂肪垫的存在,会影响局部胰岛素的吸收。
脂肪垫的形成是可以避免的,而且防范措施非常简单——只需要患者朋友有规律地更换注射部位即可。
4、胰岛素耐受性产生急性耐受常由于并发感染、创伤、手术、情绪激动等应激状态所致。
此时血中抗胰岛素物质增多,或因酮症酸中毒时,血中大量游离脂肪酸和酮体的存在妨碍了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
出现急性耐受时,需短时间内增加胰岛素剂量达数千单位。
产生慢性耐受的原因较为复杂(系指每日需用200U以上的胰岛素并且无并发症者)。
可能是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抗体(AIRA),对此可用免疫抑制剂控制症状,能使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恢复正常;也可能是胰岛素受体数量的变化,如高胰岛素血症时,靶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还可能是靶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系统失常。
此时换用其他动物胰岛素或改用高纯度胰岛素,并适当调整剂量常可有效。
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激素,由胰脏内的胰岛β细胞分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及危害有哪些
2011-04-27 22:15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及危害有哪些?胰岛素治疗是1型糖尿病治疗的最主要的药物,无论有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均需终生胰岛素替代治疗,不可突然终止。
那么,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及危害有哪些?糖尿病专家说到:
1.疼痛
胰岛素注射引起的疼痛是很轻微的。
注射产生的疼痛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疼痛与注射部位相关,其中腹部注射疼痛最轻,注射方便,不用宽衣脱裤,最适合冬季和外出工作时注射;②如果在某次注射时,疼痛明显,有可能是针头碰到了皮下神经,应注意注射部位的选择;③进针速度过慢、针头久用变钝、精神紧张等因素也可加重疼痛。
2.皮肤感染
严重感染少见,但注射部位起“红点”较常见,与皮肤不洁、注射时无菌操作不严有关。
3.皮下淤血
由注射时损伤皮下毛细血管引起,淤血未吸收前不要在此注射。
一般在一周后可自行吸收,不用专门处理。
4.脂肪垫
由于长期在同一部位注射胰岛素,可刺激皮下脂肪增生肥大,形成脂肪垫或结节,如在脂肪垫部位注射胰岛素,将影响其吸收。
5.体重增加
注射胰岛素后常引起腹部肥胖,老年糖尿病患者多见。
Ⅱ型糖尿病患者用人胰岛素加服二甲双胍降糖yao,可减轻肥胖。
6.胰岛素抗yao性
常见于肥胖、胰岛素用量偏大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无酮症酸中毒的情况下,每日胰岛素用量大于200单位、持续48小时以上者可以确诊为胰岛素抗yao性。
7.胰岛素外溢
当胰岛素注射完毕拔针时,针眼会有少量胰岛素流出,导致胰岛素用量不准。
使用诺和笔注射时,此种情况较常见。
正确方法是:注射时捏起皮肤,以45度角进针,若用量较大,可分次注射,量小可一次注入。
注射完毕等待1分钟后再拨针,就不会出现胰岛素外溢的现象。
8.屈光不正
多出现于初始胰岛素治疗后,由于血糖迅速下降,引起眼晶状体、玻璃体渗透压改变,晶状体内水分外溢致使屈光率下降,视物模糊,一般2-4周自愈。
9.胰岛素抗体
长期使用动物胰岛素可使体内产生胰岛素抗体,影响胰岛素的吸收和降糖作用。
若作胰岛素释放试验,可使胰岛素测定值变低,导致结果不准。
改用人胰岛素和胰岛素类似物可减少抗体的形成。
10胰岛素水肿
糖尿病未控制前,高血糖可导致体内失水、失钠、细胞外液减少等。
当接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的4-6日内,体内可出现水钠潴留,颜面与四肢水肿,一般数日内可自行吸收。
胰岛素治疗初期注射剂量较大时,可出现不同部位水肿,但随着胰岛素的继续使用,常常可自行消失。
以上介绍的是长期注射胰岛素的副作用及危害,希望大家有所了解,胰岛素并不是治疗糖尿病最好方法,而且会给患者带来副作用,专家建议治疗糖尿病的最好方法是细胞渗透修复疗法。
在此细胞渗透修复中心糖尿病治疗专家向患者介绍细胞渗透修复疗法,该疗法主要是以人体基因修复和胰岛β细胞再生为目的,达到胰岛素正常分泌的效果。
多功能细胞可用于治疗各种细胞损伤性疾病,比如糖尿病是由于分泌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量分泌不足、血糖持续升高造成的,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控制就会引发全身性器官功能紊乱,随之产生各种并发症。
细胞渗透修复疗法可以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恢复胰岛功能,使之正常分泌胰岛素,同时改善微循环,修复心、脑、肾、神经等受损器官,从根本上延缓或逆转并发症,进而康复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