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

合集下载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教学设计
四.健康教育
提出问题:如果肺泡破损,肺内气体交换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生活中那种方式或途径可能会损伤肺泡?请同学们从“肺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角度来回答问题。分析病例:肿气病,气胸。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结构破损会导致其丧失相应的功能。肺泡破损会导致肺与外界气体交换产生困难。外伤,吸烟,呼吸道感染和环境污染等可能会损伤肺泡。
七、教学媒体
黑板
八、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人需要不停地呼吸。一个人可以几天或几十天不吃食物,可以几小时不喝水也能维持生命,但只要几分钟不呼吸就会因窒息而死亡。人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参考教材p45“想一想,议一议”中的资料进行分析。(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利用初中生在思维敏捷,活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答与讲解,让学生掌握空气在人体肺部的交换过程:握住学生在思维和求知欲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a.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b.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过程。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资料等活动,培养学习分析的能力
4.讲解p46页的演示实验。讨论:是由于胸腔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腔扩大?
学生小组讨论后作答:胸腔容积扩大,则肺扩张,外界气体被吸入肺内。(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推理胸腔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教师点拨:气体流动的原因是压力差。一定条件下,气体的容积与气体的压力成反比。
教师利用注射器做演示实验,验证上述原理:用左手食指将注射器安装针头处封住,右手缓慢牵拉注射器活塞,使活塞沿空筒向外移动约3厘米,这时松开右手,活塞会像针头方向移动。
三.延伸与扩展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胸廓(xiōngkuò)

气管

模拟(mónǐ)膈肌的运动
第八页,共十八页。
参考(cānkǎo)知识:气体中普遍存在着压力
状态分析:活塞静止不动的原因是两边气体压力相等
规律1:一定的条件下,压缩气体体积导致(dǎozhì)压力变大
规律2:一定条件(tiáojiàn)下,气体体积变大导致压力减小
结论: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压力成反比例的关系
1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qìtǐ)交
第一页,共十八页。
第二页,共十八页。
第三页,共十八页。
体验:用手按在胸前和两侧肋骨处,深深地吸 气、呼气,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
深深(shēn shēn) 吸气
深深呼气
肋骨(lèigǔ)向 上向外运动
肋骨向下向 内运动
胸廓扩大
胸廓缩小
胸廓
(xiōngkuò)
3.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上 皮细胞。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
气体进入肺后发生(fāshēng)了什么变化 呢?
实验结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的含量增加 由表格可以看出:呼出的气体(qìtǐ)中,氧气的含量减少
第十二页,共十八页。
血液(xuèyè)
二氧化碳(èr yǎng huà tàn)
大家(dàjiā)还有疑问吗,相互讨论一下。
写出你的疑问,交给老师。
第十七页,共十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1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1.胸围差 =深吸气终了时胸围
的长度 -深呼气终。2.测量三次,取平均值,减小误差。结论:一定条件(tiáojiàn)下,气体的体积和压力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4单元第3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共22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 第4单元第3章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课件 (共22张PPT)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温故知新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两部分组成? 呼吸道 肺
2.呼吸道包括哪些结构?
会厌软骨
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 吸 道

肺是进行气体 交换的场所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 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 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胸腔由皮肤、肌肉、 胸廓共同围成。
气管 胸廓 肺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气压升高 肺内气压>外界气压
膈肌
气体出肺 完成呼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气体成分 氮 气 氧 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环境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 78 78 21 16 0.03 4 0.07 1.1 0.9 0.9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 碳的含量增加。
肺内进行了气体交换
线粒体
呼吸作用: 有机物 线粒体 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呼吸的最终意义: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二氧化碳 组织细胞 氧气 毛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氧气 呼 吸 用
二氧化 碳
氧气
氧化分解有机物 细胞 作在线粒体中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呼吸的全过程
外界 空气
氧气
呼吸道 肺
二氧 化碳
肺部的 毛细血 管
左 肺
右 肺
小游戏
要求:两手交叉搭在胸前,体验呼吸时肋骨与胸廓的变化。
吸气——
呼气——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 缩小
什么引起了胸廓的变化?
肌肉收缩 肌肉舒张

第四单元第三章 第二节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

第四单元第三章 第二节_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

我来说一说
肋间肌
肺扩张,肺内压 小于外界气压
收缩时
胸腔扩大 胸腔缩小
吸气 呼气
膈肌
舒张时
肺缩小,肺内压 大于外界气压
呼吸运动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气体成分
吸入气
பைடு நூலகம்呼出气


21%
0.032% 78% 气 0.5%
14.2%
4% 78% 6%
二氧化碳 氮 水 蒸 气
人体进行呼吸时,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 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这是人体内 气体交换 的结果。

鼻腔

喉 肺
气管
支气管
肺泡外毛细血管
呼吸的全过程
毛组 细织 血处 管
外界 空气
毛肺 细部 肺 呼吸道 血 二氧 管 化碳 氧 肺泡与血液 内的气体交 换
血液 循环
组织 细胞
肺与外界的气 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组织细胞和血液 里的气体交换
呼吸运动
气体扩 散作用
血液循 环
气体扩 散作用
17
通过本节的学习,你学会 哪些知识呢?
初中生物课程资源 七年级生物上册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二)
2016.07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2、通 过文字和图片,概述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 换过程;3、理解外界气体如何进出肺, 肺内的二氧化碳如何排出。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动画、图片和材料,培 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知生物的结构与功能 相适应的观点。
O2
CO2 静脉血 肺部 毛细血管网 动脉血
肺 静 脉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科组备课】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3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0张ppt)(共20张PPT)

【科组备课】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  第3章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20张ppt)(共20张PPT)


膈 ③
你能总结出呼吸运动的原理吗?
肋骨间肌肉 膈肌
收缩时 舒张时 胸廓扩大 胸廓缩小
肺扩张,肺内气压 小于外界气压 吸气
肺缩小,肺内气压 大于外界气压 呼气
与呼吸有关的肌肉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
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
胸廓的变化与呼吸有什么关系呢?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 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胸廓扩大?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模拟实验 来探究。 演示实验 右侧的装置,玻璃罩模拟胸廓,玻璃管 模拟气管、支气管,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 拟膈。一手拿着图示的模型,另一只手向上 推橡皮膜,再放松橡皮膜,观察里面气球体 积的变化和橡皮膜位置变化的关系。 讨论 ❶ 气球在什么情况下胀大?在什么情况下回缩? ❷ 如果气球破损漏气,或者罩口密封不严,结果会怎样?
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大气中的气体相比,氧气的含量 减少 , 二氧化碳的含量 增多 。这说明在肺内发生了 气体交换 。
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 气体交换。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肺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
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 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 气,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用手按在胸部两侧,深深地吸气,你可以 感觉到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再深 深地呼气,你可以感觉到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 胸廓缩小。你所感觉到的胸廓的扩张和收缩, 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A B C D E
呼吸 肋间肌 运动 膈肌
胸廓
胸腔 容积

肺内 气压
气流 方向
从外界 到肺
吸气 收缩
横向扩张 上下径增 扩大 大
扩张 减小
呼气

人教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人教版初中生物 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三章 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课件
D肋间肌舒张,膈肌收缩 3、肺的通气是通过什么实现的( ): A气体扩散 B呼吸运动 C膈肌收缩 D肺的扩张
4、平静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A高于外界大气压 B低于外界大气压 C等于外界大气压 D无法确定
5、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大的地方是( C )
A.肺泡
B.肺泡周围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
D.组织细胞周围毛细血管
答:放松橡皮膜时,气球胀大.手向 上推橡皮膜时气球回缩,
1、根据右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 下列各题。
(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 吸气 (吸气还 是呼气)。
(2)图中A表示 气管 ,图中B表示的 是 支气管 ,图中C表示的是 肺 。 图中D表示的是 胸廓 ,图中E表 示的是 膈肌 。
(3)用手下拉E,气球 变大 , 表示 吸气 过程,说明肺内

胸廓缩小
肺缩小
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肺内气体排出 (呼气动作)
注意:
吸气终止时,肺内气压 等于 外界气体压力 呼气终止时,肺内气压 等于外界气体压力
联系实际,分析问题
1、下水游泳时,如果水超过胸部。你 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案:会感到呼吸困难,胸廓受到水的挤压, 胸廓扩张受到影响。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气压 小于 大气压。
(4)用手上推E,气球 变小 ,
表示 呼气 过程。
(5)此模型不能演示胸廓的 前后、左右 径 的变化,因此不能完全演示呼吸运动。
呼气

气管 ①

支气管 ②

肺③
吸气
膈肌 舒张 (收缩/舒张) 膈顶 上升 (上升/降落) 胸廓上下径 减小 (增大/减小) 气球 回缩 气球内气压 增大 , 气体 排出 (进入/排出)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优秀教学案例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和模型演示,成功创设了生动的情景,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肺泡的结构特点和气体交换过程。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生物学科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其对生命现象的理解和认识。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是一节重点讲述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的课程。对于七年级的学生而言,这一内容较为抽象,需要教师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2.提问:“你们知道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组成吗?”、“呼吸道和肺的功能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思考,为新课的讲解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教师详细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肺等器官的功能和特点。
2.重点讲解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原理,包括肺泡的结构特点、气体交换的过程等。
3.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3.小组合作: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还能够提高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反思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使学生在反思中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同时,教师的评价也能够给予学生及时、准确的反馈,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

呼吸运动模型试验说课稿一、课标与教材分析1、教材分析本实验位于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通过今天的学习进一步构建细胞呼吸这一重要概念。

2、课程标准要求课标指出本节的重要概念是: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二、学情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呼吸肌的运动如何引起胸腔容积的变化,甚至有学生误认为是气体的进入和排出引起了胸腔容积的变化。

为此采用构建模型的方法使抽象的知识直观化。

三、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生命观念:理解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2、科学思维:通过对胸腔结构的分析和讨论,归纳呼吸运动的原理。

3、科学探究:设计并制作呼吸运动模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合作、推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借助模型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4、社会责任:引导学生关注呼吸系统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激发学生珍惜健康的情感。

四、实验创新与教学过程模型一:模拟肋间肌运动模型1、实验方式改进:原实验是演示实验,学生的参与度低,但学生对该实验很感兴趣,为此改为学生动手操作的分组实验。

2、实验材料改进:实验之前学生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原实验材料中模拟胸廓的玻璃罩、模拟气管的玻璃管数量有限、易碎,用于密封的橡皮塞材质较硬打孔困难。

同学讨论后改为用透明的塑料瓶模拟胸廓、塑料吸管模拟气管、橡皮泥用于密封,改进后的材料容易获得而且安全,能保证每位同学都能自己准备一份3、实验步骤:(1)取适合的塑料瓶,去除底部;(2)利用橡皮筋,将模拟肺的小气球固定在饮料吸管的一端;(3)取适量的橡皮泥,将瓶口密封;(4)将模拟膈肌的气球固定在塑料瓶底部。

4、实验结果分析:当膈肌收缩向下运动时胸腔容积扩大,通过物理知识可知胸腔容积扩大,其压力降低,肺便扩张,由于肺容积增大,肺内气压降低,气体从气压较高外界进入气压较低的肺完成吸气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细支气管的 末端形成了许多肺泡。 肺泡壁由一层 上皮细胞构成, 每个肺泡的外面 都缠绕着许多 毛细血管,这 有利于肺泡和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
气体在人体内的运输
毛肺 细部 呼吸道 肺 血 二氧 管 化碳 氧 肺的通气 肺泡内的 气体交换 毛组 细织 血处 管
外界 空气
血液 循环
Hale Waihona Puke 组织 细胞气体在血液 中的运输
1.用嘴通过软管向澄清的石灰水吹气 2.用打气筒向澄清的石灰水打气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 二氧化碳比空气中多
这 是 人 体 内 气 体 交 换 的 结 果
气体成分 环境中的气体 呼出的气体 (℅) (℅) 78 78 氮气 21 16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0.03 0.07 0.9 4 1.1 0.9
主要 气体
呼出的气体中多出来的二氧化碳是从哪里 来的?少的氧气又去哪里了?
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气体交换 和组织里气体交换。 肺泡内气体交换是指肺泡 内的气体与肺泡外毛细血 管内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组织里气体交换是指组织 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 换。
肺泡和外界环境 间发生气体交换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二)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吴春节
吸气
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增大 胸腔容积增大 肺扩张 肺内气压减小 空气被压入肺, 即吸气
呼气
肋间肌舒张、膈肌舒张
胸廓的前后、上下径减小
胸腔容积缩小 肺回缩
肺内气压增大
空气被压出肺, 即呼气
气体进入肺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肺泡
毛细血管 肺泡和血液间发生气体交换
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血液和组织细胞间发生气体交换
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氧气
线粒体
能量 二氧化碳+ 水+能量
课后练习1和2检测你的分析能力,你 看你有信心吗?
肺泡有哪些结构适应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的结构
细支气管 小静脉 (动脉血) 小动脉 (静脉血)
肺泡
肺泡
组织里的 气体交换
《伴你学》P47—49
上交时间:半天后的到校就交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