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木的功效与作用

合集下载

苏木酒方的功效与作用

苏木酒方的功效与作用

甦木酒方的功效与作用
关于《甦木酒方的功效与作用》,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蜂酒实际上是很多人喜爱喝的一种养生保健酒,并且不一样的蜂酒,针对人体的滋补养生养生保健的功效也是不一样的,那麼你了解甦木酒方吗?今日我们就来介绍一下。

甦木酒方——(跌打损伤損傷)
(《聖濟總錄》)
牙龈秘方特异甦木(椎令爛碎)二兩。

牙龈制作方法特异上一味,用酒二升,煎取一升。

牙龈主冶特异治挨打傷損,因瘡中風。

牙龈使用方法特异分三服,中空午時,夜臥各一。

說明︰《普濟方》跟上面一样。

以上便是文中针对甦木酒方的一些详细介绍,尽管甦木酒方是一种对许多病症都是有调养减轻的实际效果,可是也并并不是合适每一个人用的,還是要依据本身的身体素质情况决策,期待大伙儿留意。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吃法

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吃法杜仲,又称为苏木、黄芪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草药材之一。

在中医药学中,杜仲被广泛应用于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延缓衰老等方面。

它具有多种功效与作用,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保健作用。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杜仲的功效与作用,并介绍一些常见的杜仲的食用方法。

一、杜仲的功效与作用1. 强筋壮骨:杜仲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特别是钙、铁、锌等微量元素。

这些营养成分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增强肌肉弹性,对于儿童和老年人的骨骼健康尤为重要。

2. 提高免疫力:杜仲中富含的多糖类物质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能够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

3. 延缓衰老:杜仲中富含的多种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多酚等,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的老化过程,对于保护皮肤、减少皱纹具有重要的作用。

4. 改善睡眠质量:杜仲能够促进神经系统的平衡,改善睡眠质量,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障碍。

5. 调节内分泌:杜仲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调节女性的内分泌,缓解痛经、调整月经周期等问题。

6. 降脂保心血管:杜仲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能够降低血脂,改善血液循环,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疾病。

以上只是对杜仲功效与作用的简要介绍,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杜仲的常见食用方法。

二、杜仲的食用方法1. 杜仲煮水饮用:将杜仲切成小片,放入炖盅中,加入足够的水,炖煮2-3小时,待水变为黄色时即可饮用。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合需要长期服用的人群。

2. 杜仲炒食:将杜仲切成丝或小段,放入锅中炒熟,并加入适量的盐、酱油等调味品,炒至杜仲变脆即可食用。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杜仲的口感,适合做为开胃菜或配菜食用。

3. 杜仲炖汤:将杜仲切成小片,与猪骨、瘦肉等一起放入炖盅中,加入足够的水,炖煮2-3小时,加入适量的盐、味精等调味品即可。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杜仲的营养成分的溶解度,为人体吸收提供便利。

4. 杜仲煲鸡汤:将杜仲切片,与鸡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小火慢炖约2小时,至汤色变为褐色即可。

苏木功效与作用

苏木功效与作用

苏木功效与作用苏木,学名为苏木炒制品,是指经过一定方式炒制后的苏木果实。

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在中医学里,苏木被视为一种有较高价值的药材,并被广泛运用于药物制剂的配方中。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调养脾胃苏木有温中行气、化湿健脾的功效,能够帮助消化系统消除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对于脾虚所致的食积腹胀、大便溏泻等症状,苏木有较好的疗效。

此外,苏木还常配合其他药材一同使用,用来调养脾胃,提高消化吸收功能。

2. 活血化瘀苏木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舒筋活络,改善血液循环。

它对于因气郁血阻引起的痛经、瘀血性紫癜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同时,苏木还具有消肿散结的作用,对于乳腺增生、痔疮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3. 清热解毒苏木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能够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对于湿热引起的病症有显著的疗效。

例如,苏木煎水可以用来清除口腔溃疡、牙龈炎等口腔问题;外敷苏木炒炭敷在湿痹疮疖上,可以有效消除湿热,促进伤口愈合。

4. 抗氧化苏木中含有丰富的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

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预防细胞受损,延缓衰老。

苏木的抗氧化能力可以帮助改善皮肤质量,减少皮肤老化、皱纹等问题。

5. 养心安神传统认为苏木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紧张、焦虑、失眠等问题。

苏木制成的苏木枕头是一种传统的养生用品,在一些地方被广泛使用。

人们认为苏木能够散发出特殊香气,对于舒缓情绪、促进睡眠具有一定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苏木虽然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但是使用时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剂量。

在使用苏木时,应根据个人体质、病情和需要来确定使用方法和剂量。

在选择苏木时,应该选用质量好、无虫蛀、无霉变的苏木产品,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总而言之,苏木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药材,拥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主要功效与作用包括调养脾胃、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抗氧化和养心安神。

但是在使用苏木时,还是应该谨慎选择和合理使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与有效性。

决明子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功效与作用

决明子功效与作用决明子,又称苏木,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决明子是决明科植物决明的种子,决明树原产于中国南方,广泛栽培于河南、山西、湖北、陕西等地。

决明子呈扁圆形,小而硬,呈黄色或棕色,表面有光泽。

决明子可入药,被广泛用于中药方剂中。

决明子的主要成分是槲皮素、花青素、氨基酸、甾醇、苷类、多糖和有机酸等。

其中,槲皮素是决明子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明显的药理学作用。

决明子具有清热、明目、润肠、通便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便秘、眼睛干涩、视力模糊等症状。

以下是决明子的主要功效和作用:1. 清热解毒:决明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疮疡肿痛、口腔溃疡、痔疮等症。

2. 明目滋润:决明子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这些营养物质对眼睛健康非常重要。

决明子可以滋润眼睛、改善干涩、视力模糊等眼部不适症状。

3. 通便润肠:决明子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可软化大便,促进排便,对于缓解便秘非常有效。

4. 抗氧化:决明子中的槲皮素是一种强效的自由基清除剂,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人体细胞免受氧化应激的损伤。

5. 抗菌消炎:决明子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于咽喉炎、口腔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 抗过敏:决明子中的花青素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减轻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症状。

7. 降血脂:决明子中的槲皮素和花青素具有调节脂质代谢的作用,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8. 保护肝脏:研究表明,决明子具有保护肝功能的作用,可以减轻肝脏损伤,预防脂肪肝的发生。

除了上述功效外,决明子还有利尿、止咳平喘等作用。

决明子可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中药配伍使用,发挥更好的治疗效果。

决明子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可以煎汤、研粉、炒熟或炒碳。

决明子一般每次用量为5-10克,研粉时可适量增减。

煎汤时,将决明子加入清水中煮沸,然后加入其他药材继续煮沸,最后去渣留汁即可。

研粉时,将适量的决明子研磨成粉末,可直接服用或配伍其他药材冲泡饮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

苏叶的功效与作用苏叶是常见的中药材,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常用中药。

它是苏木科植物苏木(学名: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叶子,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明显的功效作用。

首先,苏叶具有理气化痰的作用。

苏叶含有挥发油、黄酮类、苯丙酮类等多种有效成分,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缓解胃肠道的紧张及痉挛,改善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减少胃肠脘部的胀闷和不适感。

同时,苏叶还具有化痰的作用,能够促进痰液的排出,改善呼吸道的通畅,对于咳嗽、气喘、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其次,苏叶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苏叶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菌、抑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好的抑制活性。

苏叶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可以辅助降低感冒、流感等病毒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此外,苏叶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

苏叶中的黄酮类、苯丙酮类等成分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产生,保护细胞的抗氧化损伤。

同时,苏叶中的某些成分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抗肿瘤作用,对于某些癌症的防治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另外,苏叶还有调节免疫功能和护肝作用。

苏叶中的某些成分能够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功能。

同时,苏叶还具有一定的保护肝脏作用,能够减轻肝脏的损伤,促进肝细胞的修复,改善肝功能。

总体来说,苏叶是一种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的中药材。

它能够理气化痰,抗菌消炎,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护肝等。

因此,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咳嗽、气喘、胃肠不适、感冒、流感等疾病的治疗。

但需注意的是每个人体质不同,使用中药时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控制用药剂量,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苏木

苏木

苏木为豆科灌木或小乔木苏木的心材。

《本草纲目》记载:“海岛有苏方国,其地产此木,故名,今人省呼为苏木耳。

”现苏木产于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

一、形态特征小乔木,高达6米,具疏刺,除老枝、叶下面和荚果外,多少被细柔毛;枝上的皮孔密而显著。

二回羽状复叶长30-45厘米;羽片7-13对,对生,长8-12厘米,小叶10-17对,紧靠,无柄,小叶片纸质,长圆形至长圆状菱形,长1-2厘米,宽5-7毫米,先端微缺,基部歪斜,以斜角着生于羽轴上;侧脉纤细,在两面明显,至边缘附近连结。

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约与叶相等;苞片大,披针形,早落;花梗长15毫米,被细柔毛;花托浅钟形;萼片5,稍不等,下面一片比其他的大,呈兜状;花瓣黄色,阔倒卵形,长约9毫米,最上面一片基部带粉红色,具柄;雄蕊稍伸出,花丝下部密被柔毛;子房被灰色绒毛,具柄,花柱细长,被毛,柱头截平。

荚果木质,稍压扁,近长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7厘米,宽3.5-4厘米,基部稍狭,先端斜向截平,上角有外弯或上翘的硬喙,不开裂,红棕色,有光泽;种子3-4颗,长圆形,稍扁,浅褐色。

花期5-10月;果期7月至翌年3月。

二、药材性状干燥心材呈圆柱形,有的连接根部,呈不规则稍弯曲的长条状,长8~100厘米,直径3~10厘米。

表面暗棕色或黄棕色,可见红黄色相间的纵走条纹,有刀削痕及细小的凹入油孔。

横断面有显着的年轮,有时中央可见黄白色的髓,并具点状闪光。

质致密,坚硬而重,无臭,味微涩。

将本品投入热水中,水染成鲜艳的桃红色,加醋则变为黄色,再加碱又变为红色。

以粗大、坚实、色红黄者为佳。

苏木刨片为不规则的长条形,厚约0.5毫米,宽狭不一,通常宽约1厘米左右,全体呈红黄色或黄棕色,少数带有黄白色的边材;表面有纵纹。

质脆,易断。

三、药品属性1、来源为豆科植物苏木的干燥心材。

全年可采。

除去外皮及边材,取心材,晒干。

2、性味归经【性味】甘咸,平。

①《唐本草》:“味甘咸,平,无毒。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苏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苏木(学名:Pterocarpus marsupium),又名印度紫檀,为豆科苏木属植物的树种,主要分布在印度次大陆。

在中医和印度传统医学中,苏木被誉为“木中之药王”,被广泛用于治疗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关节炎等疾病。

苏木含有丰富的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糖、降脂、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

本文将从苏木的功效与作用、禁忌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苏木的功效与作用1. 降血糖作用:苏木中的柚皮苷和大豆苷等成分能够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增加葡萄糖的利用率和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研究发现,苏木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减少葡萄糖在体内的合成。

因此,苏木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

2. 抗氧化作用:苏木中富含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捕捉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延缓衰老过程。

这些抗氧化物质还可以刺激体内的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身体的抗氧化能力。

3. 抗炎作用:苏木中的苏木酮主要是通过对炎症反应的抑制来发挥抗炎作用的。

研究发现,苏木酮能够抑制多种炎症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炎症引起的组织损伤,具有很好的抗炎效果。

4. 降脂作用:苏木中的大豆苷和柚皮苷等成分能够抑制脂肪的合成和吸收,增加脂肪的分解和代谢。

同时,苏木中的活性成分还能够促进胆固醇的排泄,降低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5. 抗菌作用:苏木中的活性成分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研究发现,苏木中的苏木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多种致病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二、苏木的禁忌1.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苏木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时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应避免使用苏木。

2. 体质虚弱者慎用:苏木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体质虚弱者容易出现疲乏、乏力等症状,因此在使用苏木时应慎重考虑。

3.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苏木具有一定的毒性,肝肾功能不全者代谢能力较差,会增加对苏木毒性的敏感性和威胁,因此应避免使用苏木。

苏木的作用与功效

苏木的作用与功效

苏木的作用与功效苏木,又称苏木香、苏木盏,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是苏木科植物马钱科(Magnoliaceae)的树木,常见于我国南方地区。

苏木在中药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香料和美容等领域。

苏木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

首先,苏木具有抗菌和抗炎作用。

研究发现,苏木提取物对多种常见的细菌和真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炎症的治疗也有一定的功效。

因此,苏木常被用作治疗皮肤感染、炎症等病症的中药成分。

此外,苏木还具有镇痛和舒筋活络的作用。

苏木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芳香成分,这些成分可以刺激神经末梢,促进血液循环,从而缓解疼痛和肌肉酸痛。

因此,苏木常用于治疗关节炎、肌肉劳损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此外,苏木还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

苏木中富含的挥发油和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自由基,减轻皮肤老化的过程,使皮肤更加有光泽、紧致和有弹性。

同时,苏木还具有抑制黑色素的沉淀和减少色斑的效果,可以改善肤色不均的问题。

除了上述作用,苏木还被广泛用于调节气味、驱蚊、消食等方面。

苏木的芳香成分可以刺激人体嗅觉,缓解不适气味的问题。

同时,苏木还含有挥发油和芳香成分对许多昆虫有一定的驱避作用,可以用来制作驱蚊剂和驱虫剂。

此外,苏木中的一些成分还可以促进消化,缓解胃肠不适的问题。

总之,苏木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具有抗菌抗炎、镇痛舒筋、美容养颜、调节气味等多种功效和作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苏木中某些成分具有一定的毒性,因此在使用苏木时需要注意控制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此外,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应慎重使用苏木或避免使用。

最重要的是,在使用苏木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意见,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篇一: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苏木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苏木(caesalpinia sappan l.cae)是我国的传统中药,为豆科云实属植物的干燥心材,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效。

临床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免疫抑制、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抗菌消炎、抗氧化作用,对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降糖作用等。

本文就近年来在苏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1 抗肿瘤作用任连生等[1]研究发现,苏木水提物对hl-60(人早幼粒白血病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作用。

其醇提物对人体肿瘤细胞hct-8、kb、a2780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能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的增殖,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

王三龙等[2]研究发现苏木提取物能诱导人类慢性髓性白血病k562细胞凋亡,抑制癌细胞增殖,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

徐建国等[3]将苏木抗癌有效成分(cae-b) 从腹腔和静脉两个不同途径作用于小鼠h22腹水瘤模型,结果显示均能显著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但腹腔注射治疗效果优于静脉注射。

实验还发现cae-b体外对k562癌细胞具有显著杀伤作用,且呈一定量效关系。

这些研究表明cae 提取液是一种潜在的抗癌药物,直接细胞毒作用和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

2 免疫抑制作用杨锋等[4]研究发现,苏木对sac诱导的人b淋巴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pha诱导的人t淋巴细胞增殖和诱生的il-2活性亦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随苏木用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其免疫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雷公藤。

赖成虹等[5]用苏木醇提取物治疗实验性重症肌无力(eamg)小鼠,结果重症肌无力症状明显缓解,认为下调t淋巴细胞功能,从而抑制n2achr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是其治疗机制。

金鹏等[6]认为苏木乙酸乙酯提取物是苏木免疫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3 抗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研究篇二:红花的功效与作用红花功效与作用红花的功效:红花又称红蓝花、刺红花、草红花,有活血通经、祛淤止痛的功效。

主治痛经闭经、跌打损伤、关节酸痛、冠心病。

果实入药,功效与花相同。

孕妇忌服,有出血倾向者慎用。

种子含油量高于大豆,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84%,有降血脂和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居食用油之冠。

医药上红花油广泛用作抗氧化剂和维生素a、d的稳定剂。

功效分类:活血药;止痛药。

性味:味辛;性温。

归经:归心经;肝经。

红花功效:活血能经;祛瘀止痛。

主治: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胞痹心痛癥瘕积聚;跌打损伤;关节疼痛;中风偏竣;斑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

养血和血宜少用;活血祛瘀宜多用。

苏木、红花功用相近,均具活血祛瘀,通经止痛之效,且二者都可和血,破血,攻补兼施,然红花性温,苏木性凉且能祛风,红花专治血分,苏木兼能散表里之风。

红花的作用:红花又可作通经药,有破血、活血、消肿止痛的作用,主治妇女月经不调。

它不仅有药用价值,而且种子可以榨油,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瘦果含油量34~55%。

油中含谷维素0.5%,每千克油中含80毫克,并有丰富的磷脂。

红花油含有很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其亚油酸的含量高达70-80%,对人体心血管系统具有较好的保健作用,同时,红花油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e(146mg/100ml)这些都是油脂类无法比拟的。

红花油不仅可直接被人们食用,也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同时还可以开发出亚油酸胶囊,维生素e和化妆品,红花油柄粕中的红花蛋白也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品。

1、红花治赤游肿半身红渐渐展引不止:以红蓝花末醋调敷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2、红花治聤耳累年脓水不绝臭秽:红花一分白矾一两(烧灰).上件药细研为末每用少许纳耳中.3、红蓝花酒方:具活血行瘀,利气止痛之功。

(《金匮要略》)4、桃红四物汤:养血,活血,逐瘀。

(《医宗金鉴》)5、身痛逐瘀汤:活血行气,祛瘀通络,通痹止痛,主治气血痹阻经络所致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经久不愈。

(《医林改错》)6、复元活血汤:活血祛瘀,疏肝通络,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留于胁下,痛不可忍。

(《医学发明》)7、血府逐瘀汤: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等症。

(《医林改错》)7、通窍活血汤:活血通窍,主治瘀阻头面的头痛头昏,或白癜风,以及妇女干血痨,小儿疳积等。

(《医林改错》) 8、红花治咽喉闭塞不通须臾欲死:取红蓝花捣绞取汁一升渐渐服以瘥为度.如冬月无湿花可浸干者浓绞取汁如前服之。

(14~15方出自《圣惠方》)红花性温,味辛,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古人常有於血在体内时,常加红花一小把。

纱布包煮开可用一天两次泡脚,适用各种静脉曲张,末梢神经炎,血液循环不好,腿脚麻木或青紫等淤血症。

红花用药禁忌:孕妇忌服红花,有出血倾向者慎用红花。

红花应用不当会有中毒反应。

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腹泻,甚或胃肠出血,腹部绞痛,妇女月经过多。

主要与红花对肠管及子宫有兴奋作用有关。

中毒发生时,有的可出现神志萎靡不清、震颤,严重者可致惊厥,呼吸先兴奋后抑制,以至循环、呼吸衰竭;少数病人出现头晕、皮疹和一过性寻麻疹等。

与红花对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和过敏反应有关。

红花中毒的主要原因一是误用,二是用量过大。

因此临床上对孕妇应忌用,有溃疡病及出血性疾病者应慎用用量(煎服)不宜大,以3~9g为宜。

红花图片:红花图片1红花图片2 红花图片3 红花图片4 红花图片5 红花图片6 红花图片7 红花图片8 红花图片9 红花图片10 红花图片11 红花图片12 红花图片13 红花图片14 红花图片15 红花图片16 红花图片17 红花图片18 honghua篇三:樟木的功效与作用樟木的功效与作用别名樟材,香樟木。

来源产地本品为樟科乔木植物樟的木材。

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浙江、福建、江苏等南方各省(区)。

采收炮制通常在冬季砍取樟树树干,锯段,劈成小块后晒干。

性状性味本品为形状不规则的木块,外表呈赤棕色至暗棕色,横断面可见年轮,质地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尝之有清凉感。

以块大、完整、香气浓郁者为佳。

性辛,温。

入肝、脾、肺经。

功效与作用功效祛风湿,行气血,利关节本品辛温入脾肺,以宣散内外之风湿,入肺肝以行气血风湿祛,气血行,而关节自利,故有此功。

作用1.祛风湿,利关节,用于风湿痛、痛风。

可单味煎水熏洗或配伍祛风湿药。

2.行气血、止痛,用于心腹痛、跌打损伤痛。

本气香善走,以行气血,气血畅通而疼痛可止。

治心腹胃痛,与香附、延胡索、白芍等同用;治跌打损伤同乳香、红花、苏木等配伍。

此外,还可用于脚气、疥癣等证。

食用方法及注意用量用法9~15g,煎服;或浸酒。

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篇四:酸角的功效与作用酸角的功效与作用(文章来源于中国芒果交易网)【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拼音名】suān jiǎo【英文名】fruit of tamarind, tamarind pulp【别名】酸饺、酸梅、曼姆、通血香。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酸豆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marindus indica l.采收和储藏:春季采摘,晒干。

【性味】甘酸;凉【归经】心;胃经【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和胃消积。

主中暑;食欲不振;小儿疳积;妊娠呕吐;便秘【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熬膏。

【附方】预防中暑,饮食不振,妊娠呕吐,便秘,小儿疳积:酸角五钱至一两。

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选》)【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治酒化为痰,隔于胃中,同白糖煎膏,早晚服一钱。

2.《云南中草药选》:清热解暑,消食化积。

篇五:茜草的功效与作用茜草功效与作用茜草的功效: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

茜草别名蒨草、血见愁、地苏木、活血丹、土丹参、红内消、五爪龙等。

茜草有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的功效。

茜草主治血热咯血、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症。

凡瘀血经闭者,茜草可与蒲黄、赤芍、红花、当归等配伍,以增强活血通经作用;凡血热所致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者,茜草可与大小蓟、白茅根、栀子、牡丹皮等配伍,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凡热郁心胸,心中烦热者,茜草可与栀子、黄连配伍,以增强清心泻火之功。

功效分类:凉血止血药;活血化瘀药。

别名:茹藘、茹卢本、茅蒐、藘茹、蒐、茜根、蒨草、地血、牛蔓、芦茹、血见愁、过山龙、地苏木、红龙须根、沙茜秧根、五爪龙、满江红、九龙根、红棵子根、拉拉秧子根、小活血龙、土丹参、四方红根子、红茜根、入骨丹、红内消。

茜草的功效与作用性味:苦;寒。

归经:归肝经、心经、肾经、脾经、胃经、心包经。

功效:凉血止血;活血化瘀。

主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风湿痹痛;黄疸;疮痈;痔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或浸酒。

来源:茜草为茜草科植物茜草的根。

茜草的作用:1、茜草治疗妇女经水不通:茜草一两.黄酒煎空心服.(《经验广集》)2、茜草治吐血燥渴:用茜根、雄黑豆祛皮,炙甘草等份,研末,井水糊丸如弹子大,每次温水化服一丸。

《圣济总录》3、茜草治疗吐血不定:茜草一两.生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七分放冷食后服之.(《简要济众方》)4、茜草治鼻血不止:茜根、艾叶各一两,乌梅肉两钱半,研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次乌梅汤送服五十丸。

《本事方》5、茜草治疗吐血后虚热躁渴及解毒:茜草(锉)、黑豆(去皮)、甘草(炙锉)各等分.上三味捣罗为细末井华水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温热水化下不拘时服.(《圣济总录》茜草丸)6、黑髭乌发茜草一斤,生地黄三斤取汁,用水五大碗,煎茜草绞汁,将渣再煎三次,用汁同地黄汁微火煎成膏,瓶装;每日空腹温酒服半匙,一月髭发如黑漆,忌萝卜,五辛。

7、五十岁行经:妇人五十后,经水不止,作败血论。

用茜根,又名过山姜一两,阿胶、侧柏叶、炙黄芩各五钱,生地黄一两,小儿胎发一团烧灰,分作六剂,每剂用水一盏半,煎七分,入发灰服。

《唐药经验方》8、茜草用于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腹痛,跌打损伤肿痛,兼热者尤宜,因茜草有活血法瘀之功且能凉血。

治瘀血经闭,可单用,或配丹参、赤芍、当归等药同用,则可增强活血通经作用;若为血枯兼瘀之经闭,又当配制首乌、熟地黄、川芎等,以养血活血通经。

9、茜草用于血热妄行之多种出血证。

茜草性寒入血分,能凉血止血,且能化瘀。

凡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均可选用,兼瘀者尤宜。

治血热咯血、吐血、衄血、尿血等证,轻者单用,重者可配小蓟、白茅根、山栀子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方如《十药神书》十灰散。

治大肠蕴热之肠风便血,常配黄芩、地榆、槐角等药,以清肠凉血止血。

治血热崩漏,常配生地、生蒲黄、侧柏叶等药,以凉血止崩;若气虚不摄,冲任虚损,漏下不止者,再配炙黄芪、山萸肉、乌贼骨等药,以补气摄血,收涩固脱。

11、茜草治产后瘀阻腹痛,属热者,常配败酱草、红藤、赤芍等药,以清热化瘀止痛;属寒滞者,常配当归、川芎、炮姜等药,以散寒暖宫、化瘀止痛;兼气虚血亏者,常配炙黄蔑、人参、当归等药,以补虚化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