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物态变化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含答案)

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回顾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1)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不同的物质在熔化时,表现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一类物质在熔化时,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直到由固态全部熔化为液态,温度才上升。
这类固体称之为晶体。
另一类物质在熔化时,没有一定不变的温度,在吸热后先变软,再变稀,最后全部变为液态,温度不断升高,这类物质称之为非晶体。
(2)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晶体溶液在凝固过程中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做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同一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一般是不相同的。
(3)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在于晶体熔化时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
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
解读:熔化和凝固图象如图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由图可知:A点开始计时,B点表示t=5 min时萘的温度为80 ℃,此时萘仍全部处于固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萘不断吸收热量,萘吸收的热量全部用于萘的熔化,温度保持不变,所以萘的熔点是80 ℃。
BC段与时间轴平行,到C点全部熔化成液态。
此后,萘继续吸热升温,如CD段所示。
从图象看出,B点是80 ℃固态的萘,C点是80 ℃液态的萘,BC之间是80 ℃固液共存状态的萘。
若从D点起停止加热后,液态萘温度不断降低。
当降到E点(80 ℃)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不断放热,但温度仍保持80 ℃不变,直到F点全部凝固。
以后,固态萘放热,温度才开始下降,即图线中FG段。
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没有确定的温度,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凝固时放热,温度不断下降。
二、汽化和液化1.汽化(1)概念: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汽化过程中物质要吸收热量。
(2)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3)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蒸发要吸热,所以有制冷作用。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
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物态变化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摄氏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
3.常见的温度计有(1)实验室用温度计;(2)体温计;(3)寒暑表。
体温计:测量范围是35℃至42℃,每一小格是0.1℃。
4.温度计使用:(1)使用前应观察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2)使用时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5.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
6.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要吸热。
7.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要放热.8.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
晶体凝固时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9.晶体和非晶体的重要区别: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没有熔点。
10.熔化和凝固曲线图。
11.(晶体熔化和凝固曲线图)(非晶体熔化曲线图)12.上图中AD是晶体熔化曲线图,晶体在AB段处于固态,在BC段是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D段处于液态;而DG是晶体凝固曲线图,DE段于液态,EF段落是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FG处于固态。
13.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
都要吸热。
1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15.沸腾:是在一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沸点。
16.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表面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17.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
中考物态变化知识点

第十一章从水之旅谈起第一节.熔点与沸点1、水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2.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熔化的条件:(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5.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3.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4.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①定义: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第二节.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有熔化、汽升、华化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1.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2.液化:①定义: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是放热过程。
②液化的方法: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
凝华是放热过程。
第四节水资源与水危机1、资源危机的原因:水污染2、水污染的罪魁: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
初中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2. 汽化的两种方式:
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 空气流速
汽化
内部 表面 剧烈
不变 吸
【点拨】
(1)蒸发能使它周围环境的温度下降,所以它具 有 制冷 作用.
(2)液体沸腾的条件:① 温度达到沸点 ;② .
继续吸热 两者缺一不可.
(3)不同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 与 气压 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48 ℃;海 波是 晶体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5)如图4所示 BC 段表示熔化 过程,海波熔化共用了 3 分钟; 在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内能增大;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 40℃时海波处 固 态,50℃时海 波处于 液 态(选填“固”“液”或“固液 并存”).
3.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降低温度 和压缩体积. (1)家里的煤气罐中的石油气是通过 压缩体积 的
方式液化的. (2)雾和露的形成是通过 降温 的方式液化的. (3)气体液化,使其体积变 小 ,便于储存和运输.
四、 升华和凝华(10年1考,2010年考)
固体 气体
气体
吸
固体
放
【点拨】升华吸热有制冷作用,如用于干冰人 工降雨.
变式拓展2:(2019·衡阳)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 要吸热的是( D )
三、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的条件
例3 如图10所示,一个烧杯中盛有碎冰,把装有 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的碎冰中(试管底部不接 触烧杯底),对烧杯缓缓加热,当烧杯中有一半 冰熔化时,试管中的冰将( A ) A. 不会熔化 B. 熔化一半 C. 全部熔化 D. 有可能熔化一小半或更少一些
续吸热,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
2024年中考物理三轮复习突破-物态变化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物态变化知识点梳理1.温度:(1)温度:表示物体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沸水的温度定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
(3)常考温度估测:①人的正常体温约为℃;②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③洗澡时合适的水温约为40℃;(1个标准大气压下)。
2.温度计:(1)原理: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和读数:①估:在测量之前要先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③选:根据估测温度选用合适的温度计;④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在被测物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⑤读: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与液柱的相平,如图中视线。
(注:若液面所在处刻度由下至上变大,则为“零上温度”,反之为“零下温度”)⑥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3.体温计的使用方法:读数时可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因为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很低,水银从缩口处断开,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因此使用前需用力向下甩,使液柱回到玻璃泡内。
4.六种物态变化:注意:“白气”实际是(选填“小水珠”或“水蒸气”),是由高温水蒸气遇到低温物体(气体) 形成的。
5.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非晶体定义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例子海波、冰、水晶、石英、食盐、各种金属等蜡、松香、玻璃、沥青等熔点熔点熔点熔化图像性质(1)OA 之间为熔化前,物质处于固态,是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2)AB 之间为熔化时,物质处于 态, 是晶体熔化过程,吸热内能 ,但温度 ,此温度为熔点(如图中T 1); (3)BC 之间为熔化后,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吸热熔化,温度不断升高,内能不断 ,无确定熔点。
6.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达到一定温度,在液体 和 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

2024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考点梳理与训练—物态变化(含解析)知识点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1)概念: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叫做温度;(2)常用单位:摄氏度(℃)在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的温度为0℃,_________的温度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1等份就是℃。
(3)读数:4℃读作__________,-4℃读作__________或___________;(4)估测:人的正常体温是37℃;2.温度计(1)原理:液体的_____________;(2)使用方法①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_______和________,认清温度计的__________;②使用时:a.放——温度计的玻璃泡要_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b.看——不能在温度计的玻璃泡离开_________时读数,且要等示数______后再读数,视线应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________;【提示】体温计与温度计使用不同之处:(1)______离开人体读数.(2)使用前应用力将细管中水银柱______回玻璃泡.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1.2.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和凝固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提示】(1)图像中若有一段线段与“时间轴”平行,则该物体是晶体,否则是非晶体;(2)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_________.知识点3:汽化与液化1.汽化和液化2.蒸发和沸腾【提示】“白雾”“白气”,都是小水滴,它们是液化形成的.知识点4:升华与凝华【提示】物态变化与热量的关系图:【答案】知识点11.冷热程度冰水混合物沸水4摄氏度负4摄氏度零下4摄氏度2.热胀冷缩零刻线量程分度值全部浸入容器壁和容器底被测液体稳定相平可以甩知识点22.有没有吸热放热相同知识点31.液态吸蒸发沸腾液态放加压降温温度计秒表防止热量的散失下上小升高大水蒸气不变沸点吸热高低2.表面内部表面缓慢剧烈温度表面积空气流速气压不变汽化吸知识点4固态气态吸气态固态放考点一温度和温度计【典例1】(2023·呼和浩特·中考真题)笑笑同学在做“探究水在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当水温超过80℃时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如下表所示:时间/min0246810水的温度/℃808692989898(1)水沸腾前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该时刻温度是℃;(2)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选填“质量”或“温度”或“内能”)保持不变;(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乙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中考物理总复习 物态变化

( )
固态(
)( )
液态(
)(
)
气态
三、熔化和凝固
5.晶体和非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做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
的固体叫做非晶体。 熔点 , 晶体熔液凝固时的 6 .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_______
温度叫做__________ 凝固点 。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四、汽化和液化 蒸发 和_______ 沸腾 。沸腾:液体沸腾的 7 . 汽化方式:汽化有两种方式: ______
3.(2013,日照)关于水的物态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冷液化成小水珠,此过程吸收热量
B.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成水,再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C.江河湖海中的水蒸发成水蒸气,此过程吸收热量
D.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此过程吸收热量
4.(2014,临沂)如图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象 ,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 )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A.估: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B.选:根据被测量温度选用
合适的温度计;C.看:看温度计的量程和 ____________ 分度值 ;D.放:玻璃泡与被测物 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壁;E.读:等示数稳定后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不 能离开被测物体,视线与液柱的__________ 上表面 相平;F.记:测量结果由________ 数值 和 _______ 单位 组成。
凝华要____ 放 热。生活中利用升华吸热达到致冷。
11.了解生产生活中的物态变化:自然界中的水循环、人 工降雨、电冰箱、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等。
1.(2013,安徽)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他
第三章 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解析版)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全国通用)

第三章物态变化(高频考点精讲)考点01温度【高频考点精讲】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单位: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沸水的温度定为100℃。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工具。
常用温度计:实验室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原理: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制成的。
3.温度计使用注意事项:①明确量程和分度值;②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不能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侧壁;③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面相平。
4.体温计①量程:35℃—42℃,分度值:0.1℃;②使用前用力向下甩,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经典试题】1.监测中东呼吸综合征等呼吸系统传染病时要测量体温。
若用如图所示这支未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另一个人的体温,测量结果可能是()A.37.0℃B.37.5℃C.38.0℃D.38.5℃解:①由图知: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0.1℃,温度计的示数是38.5℃;②根据体温计的特点,使用前用力甩一下玻璃泡上方的水银才能回到玻璃泡中,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8.5℃,没有甩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体温高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体温低于38.5℃,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8.5℃。
综上所述,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答案:D。
2.以下是小明估计的常见温度值,其中合理的是()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冰箱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约为﹣5℃C.洗澡时淋浴水温约为70℃D.健康成年人的腋下体温约为37℃解:A、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气温感觉舒适,在23℃左右。
不符合实际;B、水的凝固点在0℃左右,冰箱内保鲜室中矿泉水的温度应该高于0℃,在4℃左右。
不符合实际;C、人的体温在37℃左右,洗澡水的温度应该略高于体温,不可能达到70℃.不符合实际;D、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符合实际。
答案:D。
3.图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个温度计,它可以测量气体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典型例题:
1、在图中的四个图象中,表示萘熔化的图象是(
D)
2、将冰、水组成的混合物放在0℃的房间内,经过足 够长的时间,观察到的物态变化是( C) A. 水全部结成冰 B. 冰全部化为水 C. 水不结成冰,冰也不化为水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3、冬天北方农村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菜就不易冻坏, 这是因为水 时(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会 热,以防地窖里的菜冻坏。
表面_________ 相平 。 把水银甩下去 3、使用体温计测温前要_________________ 。 温度计的种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寒暑表、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
典型例题:
1. 图中温度计甲的示数为______ , -22℃ 读做零下22摄氏度;温度计乙的示数 38℃ ,读做______ 38摄氏度 为______
甲 乙
2. 小明在一次测量体温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他的 体温是
36.5 ℃ 。
3、以下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 (
)
4、 两支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都是38℃经酒精消毒后直接 用来测量体温是36.5℃和39.5℃的两个病人,则这两支体温 计的读数分别是( ) A、36.5℃ 39.5℃ B、39.5℃ 39.5℃ C、38℃ 39.5℃ D、38℃ 38℃
测量
温 度 计
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玻璃泡 1、测量时应将____________ 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容器底 容器壁 不要碰到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 。 2、记录时应待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 后读数,读数时, 稳定
玻璃泡 不能离开被测液体,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 ________
4、如图,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 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 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 的底部有白霜生成.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 A 的是( ) A.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 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
拓展1:环境温度为30℃,此时用酒精给一个读数是30℃室内 寒暑表温度计消毒,体温计的示数变化是 ;
拓展2:环境温度为30℃,此时用酒精给一个读数是30℃ 体温计消毒,寒暑表示数变化是 ; 5、 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在1标准大气压时, 这支温度计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5℃。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
D
2、下面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瓶子装酒精时要加盖 C.夏天,人们使用电风扇扇风
B)
B.塑料袋包装蔬菜放入冰箱冷藏室内 D.把湿衣服展开晾在通风向阳处
3、小明用图中的小试管 B装有水,悬放在烧杯 A的水中。当 A 中水沸腾时,B中的水_______ 不会 沸腾.
有什么方法能使试管B中的水沸腾吗?
6、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把 碎冰装在大试管的适当深度,将大试管放在盛有水的水 B ); 水槽中的水 槽中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 用的是常温水而不用开水,这样做是为了( ) A A.缓慢加热 B.均匀受热 C.增大受热面积 D.缩 短实验时间
实验采用水浴法加热的好处是:
(1)试管均匀受热 (2)减慢熔化速度,便于记录数据
为5℃。当这支温度计示数为32℃时,实际温度是(
A. 27℃ B. 30℃ C. 32℃ D. 37℃
)
固态 熔化:_________
状态变化
液态 _________ 固态 _________
熔 化 和 凝 固
液态 凝固:_________
晶体有熔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时烧杯中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 为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撤去酒精灯后,由于石棉网与烧杯底的温
度高于水的沸点,所以水能继续吸热,水 未立即停止沸腾
该实验所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 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 质为 的温度计.
物理·新课标(RJ)
巩固练习:(供参考选择)
B 1.下列物态变化的事例中,正确的是( ) A.电冰箱冷冻室内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B. 夏天荫凉地方的石头比较湿润,这是液化现象 C. 舞台上用干冰制作“云雾”,这是汽化现象 D. 衣柜中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或消失,这是汽 化现象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B ] A.春天,冰封的湖面解冻 B.夏天,打开冰棍纸看到“白气” C.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冬天,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实验小组得到两种不同图象的原 因可能是水的 不同.
(7)水沸腾时的现象如图中的
乙 图所示.
(8)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 蒸气_____ 液化(填物体变化名称)形成的.
冬天,0℃以下冰冻的衣服也会干,这 是 ;寒冷的冬夜,门窗玻璃 侧出 现冰花,这是 现象。
固态
升华 凝华
3、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
放在阳光下,如图8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 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 是( ) D • 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 D.液滴是由植物蒸发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沸腾:沸点 蒸发: 与沸腾的区别 蒸发致冷 液化: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返回
典型例题:
1、夏天我们吃冰棍时,撕开冰棍包装纸,会发现冰棍冒 “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厨房做饭时开锅也能看 到一股“白气”,这是一种 现象。
夏天,小丽将冰水 和热水分别注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 烧杯中,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出 现小水珠,变得模糊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杯都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的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的内壁出现了水珠
(4)实验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___ (填序号). ① ① 得到可靠的结论 ② 减小实验误差
(5)由表格数据知水沸腾时温度_____ (选填“变大”、“变小” 不变 或“不变”),当时的大气压_____ (选填“大于”、“小于”或 小于
“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6)为了缩短加热时间,可采取的措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1.水质量太大 2.水的初始温度低 3.散热较多 4. 酒精灯火力小 减少水的质量 提高水的初始温度 加带孔的盖 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6、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
所示.
(1)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 (2)在烧杯内加入适量的水,点燃酒精灯后,小涵发现温度 温度计的感温泡接触到了容器底 计的示数急剧上升,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涵由于粗 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 水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________,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停止加热
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A.甲图可能是海波熔化图象 • B.乙图可能是松香凝固图象 • C.丙图可能是明矾熔化图象 • D.丁图可能是石英凝固图象
火箭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 水发生 汽化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 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 液化 物态变化的名称)
液态
汽化
液化
气态
液态 汽化:________
状态变化
气态 _______
气态 液化:________
液态 _______
汽 化 和 液 化
物态变化 复习
温度计
物 态 变 化
Hale Waihona Puke 熔化和凝固汽化和液化
升华和凝华
在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 摄氏温度的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夏天,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装 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 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在一起了,如图所示。请解释这 个现象。
从冰箱冷冻室取出的冰块温度低于零摄氏度, 放在水中后水放热降温,冰吸热升温;当冰块 附近的水的温度降到零摄氏度时,冰的温度 还低于零摄氏度;冰块继续吸热,冰块附近零 摄氏度的水继续放热,凝固成冰。所以冰块 会“粘”到一起。
用酒精灯给烧瓶里的水加热,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立即停
止沸腾.接着就将烧瓶倒立安放到如图所示的铁架台上,再用
冷水浇,会观察到烧瓶内的水 _______,这个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冷水使烧瓶内的气压变低,沸点降低
4、用纸锅烧水,纸锅为什么没被火烧着?
5、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 试判断 房间的气温比较高。说明理由: 。
7、某小组观察100g冰熔化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收集数 据后绘制了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100g冰 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图象可知,冰的熔 点是 ℃,其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第 20min时,这种物质的状态是 状态。 (2)热量由酒精灯的火焰传 给水(冰),但不会反过来 传递,这说明能量的转化或 转移具有方向性; (3)33min-37min内,烧杯内的物质吸收的热量 J. (不考虑热量的损耗,已知c冰=2.1×103J/(kg•℃),c水 =4.2×103J/(kg•℃)) (4)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的热量是 温度为何不升高? J,熔化吸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