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4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八年级初二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体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 ____;在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对象,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 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情况,其读数为: ℃。

4.每年三月份,是黄河开凌季节,滚滚黄河水托带着冰凌顺流而下,蔚为壮观。

随着春天的脚步,河水里的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 ;开凌季节,当地水温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夏天,人们通常在屋子里放一些冰块可以用来降温,放冰块的容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 和 ,这两种物理现象都 热量。

6.固体分为__ __和__ __两类。

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 __有一定的熔点,而_ __没有一定的熔点。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 蒸发要__ 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 __,有降温作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 __、 和_ __。

8. 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下来。

9. 根据温度测量实验,绘制了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

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 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4min 前,杯里的物质处于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4min —9min5分钟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 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9min以后,杯里的物质处于_ _(填“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我国首次赴南极考察队,在南极洲南部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国南极长城站。

南极的最低气温-88.3℃,在那里考察队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这是因为( )A.酒精容易制造,价格低 B.酒精的凝固点比水银的凝固点更低C.酒精温度计比水银温度计测量准确 D.酒精无毒,水银有毒2.夏天的早晨,无锡地区自来水龙头流出水的温度最接近于 ( )A.0℃ B.15℃ C.25℃ D.40℃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下图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B.“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D.“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4.关于温度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被测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②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被包围在被测物体内③待温度计内液柱的液面稳定时再读数④读数时为看得清楚,应把温度计从液体中拿出来仔细观察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1/ 75.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太阳底下,冰开始熔化,当水面还有冰浮着时,则( )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冰的温度不变,水的温度升高C.冰、水的温度都升高D.冰、水的温度都不变6.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到晒得发烫的柏油马路上时,刚巧来了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是( )A.洒水车中的水经过爆晒,温度很高B.地面上的水反射了阳光,使身体得到了更多的热量C.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大,身上的汗较难蒸发D.水蒸发时把地面的热带到了人的身上7.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舞台效果,这种雾实际上是( )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C.干冰迅速升华而形成的气体D.干冰升华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8.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100℃B.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涨冷缩的原理制成的C.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应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D.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9.下列选项中的物质均属于晶体的是( )A.玻璃、铁 B.海波、蜂蜡 C.松香、玻璃 D.铝、萘10.已知液态的二氧化碳、氧和氮在l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78℃、-183℃和-196℃,如果在1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这些物质,则首先液化而分离出 ( )A.氧 B.氮 C.二氧化碳 D.它们同时液化,无法分离11.初春的清晨常常有雾,雾的形成是( )A.蒸发 B.沸腾 C.汽化 D.液化12.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A.杯子中的冰块,过一段时间也会变成水B.寒冷的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干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3 / 7C .盘子里的水,过一段时间会变少D .夏天,从冰箱中取出的鸡蛋会“冒汗”13.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态酒精是非晶体B .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C .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D .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14.两只相同的杯子放置在窗前,分别盛放等高的水和汽油,一段时间后,两杯中的液面如图所示.这个事例说明液体的蒸发跟液体的( )A .表面积大小有关B .温度高低有关C .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D .种类有关15.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B .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C .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熔化形成的水D .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二、多选题(每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16.夏天喝饮料时,常会在杯里加入冰块儿,冰块儿会变小,不久杯壁会出现小水珠,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的物态变化是( )A .升华B .熔化C .液化D .汽化17.近几年,县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小明感受到家乡的变化,写了一首题目为《莒州春晓》的小诗﹣﹣“朝登屋楼迎朱炎,俯瞰冰水舞彩练。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选题A.体温计是利用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A.在−190℃时氮是液态B.将液氮和液氧放在−200℃的环境中,慢慢提高温度,氮气会比氧气更快分离出来C.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D.将液态氮置于25℃的环境中,液态氮会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8.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A.用久了的固体清新剂会变少——液化B.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升华C.冰柜里拿出的冰棒上粘着“白粉”——凝华D.从冰箱里拿出冷藏后的鸡蛋,一会儿发现它变湿了——汽化9.人们常用75%的酒精给物体消毒,需要用酒精擦拭物体表面,并让酒精作用3min的时间。

为了让酒精蒸发得更缓慢,达到规定时长,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A.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通风处B.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向阳处C.擦拭酒精后用吹风机向物品吹热风D.擦拭酒精后把物品放在阴凉处10.小明同学在家中学习炒菜时,发现透明的锅盖里边,有水不断地从锅盖顶部往下流,锅盖里边的水所经历的物态变化过程是()A.先液化后汽化B.先汽化后液化C.先熔化后液化D.先升华后液化11.如图所示,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5min时该物质已全部熔化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是80℃C.该物质的熔点高于它的凝固点D.BC段的特点是无需吸热但温度不变12.“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智慧,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谷雨”:雨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白露”: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霜降”: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大雪”:雪花形成是凝华现象二、填空题14.海波物质的熔点为48℃,意思是说,只有把海波加热到时,海波才能熔化。

当18.中秋节小明买了盒“雪月饼”,为了保持低温,工作人员在月饼包装盒内装入了一定量20.北方的冬天,菜窖里常放几桶水,这样做的目的是:当温度降低时,可以利用水在21.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剂,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冬天,结冰的湿衣服也能晾干.其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凝华 B.升华 C.凝固 D.液化2.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冬天湖面结冰 B.冰箱冷冻室里的“白霜”C.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 D.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露珠形成,汽化、吸热 B.冰棱消融,熔化、放热C.干冰变小,升华、吸热 D.霜的出现,凝固、放热4.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A.蜡B.铁块C.松香D.玻璃5.在下图中,属于晶体熔化图象的是()A.B.C.D.6.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创造了无数的诗歌辞赋,我们在欣赏这些诗歌辞赋时,不仅要挖掘其思想内涵,还可以探究其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下面是某位同学对部分诗句中蕴涵的物理知识的理解,其中正确的是()A.“露似珍珠月似弓”﹣露实际是小水珠,是由冰熔化形成B.“孤帆一片日边来”﹣孤帆的运动,是以江岸为参照物的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特性“音调”高D.“人面桃花相映红”﹣桃花是光源,发出的红光映红了人的脸7.如图所示,加热﹣40℃的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段表示当前物体的状态仍是固体B.在0℃时,物体的状态为固、液共存C.冰在熔化过程中,冰的质量在减少,密度不变D.水的沸腾过程温度不变,说明沸腾不需要吸热8.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A.积雪熔化 B.雾的形成 C.霜的形成 D.河水成冰9.下列描述中与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的冰花属于同一物态变化过程的是()A.衣柜里的樟脑片放上一段时间,结果消失了B.秋天,霜打枝头C.闷热潮湿的夏天,自来水管冒“汗”D.冬天,千里冰封10.为了验证装在试管里的固态碘受热升华,甲同学直接将试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如图甲所示;乙同学将试管浸入热水槽中,如图乙所示,两试管都会出现碘蒸气.已知:碘的熔点是114℃、沸点是184℃;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灯火焰温度约为400℃.下列说法正确的()A.固态碘受热后,碘的内能增加,碘分子热运动减慢B.碘升华是从液态变为气态C.更合理反映碘升华的是实验甲D.给碘加热的过程利用了热传递11.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A.冬季地窖里面放桶水能防止温度过低而冻坏贮藏在里面的蔬菜B.探究电流热效应时用煤油代替水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12.有一天,雾、露、霜、雪四姐妹在一起争论自己的出生由来,谁也不认同谁。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完成时间7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9分)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常用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冬天早晨看到房间的玻璃窗出现小水珠,水珠是在玻璃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夏天开着空调的汽车,车窗的_______( 内、外)表面会出现水珠。

3、如下图体温计的量程是:___________,分度值为:_______,示数是________。

4、在发射火箭时,在发射台下建一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池里,这主要是利用水___________时________热,从而保护发射台。

5、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非晶体在熔化过程_______热,温度__________。

如下图是某物质熔化的图像,从图中可知,它的熔点是______℃;其中 段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_____ 状态 。

6、在空格内填上物态变化名称: 卫生球放久了会变小,是_________现象; 钢水浇铸成钢球是__________现象; 冬天早晨草地上的霜是__________现象; 早晨有浓雾是_________现象。

冬天下雪__________;冰消雪融__________。

7、汽化的两种方式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汽化要_________热。

8、家用液化气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贮存在钢瓶里的,另一种液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9、在电冰箱里从压缩机送来的气态氟利昂在冷凝器中_________,从而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把热排到冰箱外;而在电冰箱的蒸发器内,液态氟利昂迅速__________,从而__________(吸收、放出)热量,使冷冻室内的温度降低。

10、吃冰棒和皮肤上擦酒精都感到凉快,前者主要是利用冰棒_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后者是酒精_________时要_______热。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及答案学物理中的知识是千变万化的,学生要练习八年级物理测试题才能更好掌握知识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八年级物理测试题物态变化一、填空题1、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____的物理量。

测量物体温度的工具叫_____________。

2、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中是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0℃,把_____________的温度定为100℃。

4、0℃的水与0℃的冰相比较,水的温度_____________冰的温度。

5、一般家中都备有体温计,如图所示。

它的测量范围是______至_______,最小分度为_______℃。

这只体温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_____℃。

6、由于体温计的特殊结构,所以测体温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水银回到玻璃泡中;测体温时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读数。

7、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平时我们见到的铁是_____________态,酒精是_____________态,氧是_____________态。

8、晶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__热量,温度__________。

同一种晶体,它的凝固点和__________相同。

给冰水混合物缓缓加热,当冰未完全熔化之前,水的温度_________0℃(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

9、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_____________,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

10、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附答案)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3分/题,共39分)1.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的是()A.熔化B.液化C.凝华D.凝固2.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沈括纪念馆要浇铸沈括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4.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鸡蛋会“冒汗”B.在有风的夏天,人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会感觉到“冷”C.冬天,戴眼睛的人刚从室内走到室外时,镜片上会出现小水珠D.冬天的早晨,屋顶上常常会有一层霜5.右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6.如图1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图像,李红同学根据该图像得出以下结论,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帮她找出来()A.海波是晶体B.海波的熔点约为48℃C.海波在整个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海波在第3分钟时是固态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在熔化和液态金属凝固的过程中,温度均保持不变B.物体吸收热量后,温度一定升高C.任何情况下水的沸点都是100℃D.任何情况下冰的温度一定低于0℃8.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密闭隔热盛有0℃水的容器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关于容器中冰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质量减少了B.冰的质量没变化C.冰的质量增大了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9.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A.盐水从雪中吸热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而熔化.D.盐水起化学作用10.下列各现象中,最能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就越快的是()A.同样多的酒精和水,在相同条件下酒精干得快B.同样多的热酒精,装在碟子里的比装在职瓶子里的干得快C.把粮食摊放在阳光下比堆放在仓库里容易干D.同样多的热酒精和冷酒精,装在两个相同的碟子里,热酒精干得快11.工业上常用“分馏法”把石油中的汽油、煤油、柴油等矿物质提炼出来,具体方法是给石油加热让其温度逐渐升高,在不同温度下得到各种油的蒸气,再让其分别冷却,得到各种油的液体。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对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秋冬季节,在家里洗澡时发现房间里充满“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C.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人会感到冷,这是因为水蒸发吸热的缘故D.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2 . 下列设备应用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体温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B.汽油机--压缩冲程中内能化为机械能C.电冰箱--利用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升华吸热D.滑动变阻器--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横截面积来改变电阻3 . 下列关于物体冷热程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来表示B.冰总比水更冷C.准确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需要用温度计D.有些时候可以根据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4 . 关于以下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清晨,大雾弥漫是汽化现象B.仲夏正午,冰冻的饮料瓶冒“冷汗”是液化现象C.深秋早上,树叶上有霜是凝固现象D.初冬早晨,湖面结薄冰是凝华现象5 .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C.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D.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6 . 市场上有一种“55℃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55℃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该过程中A.内能不断增大B.始终是液态C.先熔化后凝固D.先放热后吸热7 . 炎热的夏天,铺有沥青的路面会变软,这是因为A.沥青是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所以变软B.沥青是非晶体,受热后达到熔点,所以变软C.沥青是晶体,受热后它的硬度要降低,所以变软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受热后逐渐变软8 . 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A.湿衣服晾干B.把白糖加水后化成糖水C.树叶上的露珠D.春天到来,江河中的冰化成水9 . 如图是无锡地区1月某天天气预报的信息图片,关于图片中信息解释正确的是()A.预报的最低气温读作“摄氏零下2度”B.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雪的形成过程中会放出热量D.空气污染指数主要监测直径小于10毫米的颗粒物10 .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汽化吸热B.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感觉到凉爽,是由于酒精汽化放热C.一瓶水被冰箱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表面会变湿,是由于水蒸气液化D.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了水凝华放热11 . 酒精中往往含有水,为了提去掉水份,常用加热的方法给含有水的酒精加热,当混合液的温度达到一定温度时,就可以将酒精从水中分离出来,这是利用了酒精和水的()A.沸点不同B.水蒸发时吸热多少不同C.温度不同D.酒精蒸发时吸热多少不同12 . 有关物态变化,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B.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C.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13 . 以下热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A.打针时,往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酒精蒸发时吸热B.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冰熔化要吸热C.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的烫伤更严重——水蒸气液化时吸热D.食品保鲜时,可以在食品旁放一些干冰——干冰升华要吸热14 . 如图为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图像(加热装置的功率不变),从图中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该物质为晶体,熔点为10℃B.熔化过程持续了4minC.该物质在AB段的比热容比在CD段小D.该物质在B,C段两点时温度、内能都相同15 .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组合全部属于绝缘体的是()A.金属、盐水、橡胶B.毛皮、丝绸、干木棒C.塑料棒、石灰水、大地D.铁棒、橡皮、铅笔芯16 .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开始了“奔月”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测试题(45分钟)
学校:_______ 班别: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 成绩: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
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A.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C.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的温度D.广州市冬季最冷时的室外温度
2.图1是某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该图
象反映的可能是()
A. 海波的凝固过程B.蜡的凝固过程
C. 海波的熔化过程D.蜡的熔化过程
3.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
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凝华
C.凝固和液化D.汽化和升华
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为0℃时,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
B.温度为0℃时,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温度为0℃时,冰和水都有可能存在,但没有水蒸气
D.温度为0℃时,冰、水和水蒸气都有可能存在
5.有一支用过后未甩的体温计,其示数为39℃。

用这支体温计先后去测两个体温分别是38℃和40℃的病人的体温,体温计显示的示数分别是()
A.38℃,39℃B.39℃,40℃C.38℃,40℃D.39℃,39℃
6.小明用两个相同的铁锅来煮鸡蛋,两锅中分别倒入同样多的水和个数一样的鸡蛋。

甲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急火来煮;乙锅中的水烧开后,用文火来煮,但仍保持锅中的水沸腾,直到煮熟。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又省时间
B.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但省时间
C.甲种方法比乙种方法省燃料,但费时间
D.乙种方法比甲种方法省燃料,这两种方法所用的时间相近
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32分)
7.有以下六种物质:铁、牛奶、水晶、白酒、水银、饼干。

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类:(1)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2)另一类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们的共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8.关于温度计,请你填写以下空格。

(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2)图2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其中图是体温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和℃。

(3)下表是几种物质的沸点和熔点。

① 南极的最低温度为-88.3℃。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
来测量南极气温,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在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

应选用_________温度计来测量沸水温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一个盛有冰水混合物的烧杯中插入一支温度计,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

小晶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把饺子放在水中煮,不会变黄、变焦;而把饺子放在油中炸,就会变黄、变焦。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3.1℃的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部位“冻结”起来。

这是利用了液体氯乙烷在___________时需要______热的原理。

三.实验和探究题:(第12题7分,第13题6分,第14题12分,第15题14分,共39分)
12.小薇同学把某固态物质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温度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

由于疏忽,她把一个温度值读错了。

请你帮助小薇分析实验数据
(1) 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

(2) 该物质是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的活动课中,有以下三个场景:
场景一:A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随便选取了一支温度计,在测量过程中同组的另一同学发现温度计的液柱上升得很快,差不多上升到玻璃管顶。

于是大喊:“快把温度计取出来,不然……。

”但测量的同学还来不及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温度计却已经“砰”的一声胀破了。

场景二:B 组的其中一个同学将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同组的同学告诉他:“要小心点,不然会损坏温度计的。

”话音刚落,温度计的玻璃泡就损坏了。

场景三:C 组同学在读温度计的示数时,有的仰视来读,有的俯视来读,还有的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来读数,结果他们测出的温度值都不相同。

他们感到奇怪:同一杯水,温度为什么会不一样了。

请你结合自己在课堂上做这个实验的体验,分析总结一下,应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

14.(1)在图3所示的装置中,用酒精灯将烧瓶内的水加热沸腾后,水蒸气从细玻璃管口喷出,在离管口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汽”。

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_________现象,雾状的“白汽”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这时在管口处放置一块玻璃片,会发现正对管口的玻璃片表面有_______,玻璃片的温度将_____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某物理小组的同学用如图4所示的装置来研究水的沸腾。

从点燃酒精灯加热开始计时,当液体中有气泡上升时,每隔1min 记录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
(1)某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5中A 、B 所示,则图中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中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
(2)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分钟时的数据;
(3)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此
时水的沸腾的温度为 ℃,水在沸
腾过程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
图4 图5
(4)在图6中以时间为横轴,以
温度为纵轴,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作出水的沸腾图像;
(5)在这次实验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


了缩短实验的时间,可以采取的
措施是。

四.问答题:(5分)
16.家用电饭锅的设计是:当锅
内的温度达到103℃时,就会自动
切断电源或者转为保温状态。


果我们用电饭锅煮粥或煮汤(未干前),它会自动“跳闸”吗?为什么?
五.附加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做)(每题5分,共10分)
17. 有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

它在冰水混合物中的示数为4℃,在沸水中的示数为96℃。

用这支温度计测得烧杯中水的温度是29℃,则这杯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 ℃。

(答案数值保留一位小数)
18. 如图7,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答:
图6 图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