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业美国工业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概况

美国工业设计发展的背景和概况正当欧洲各国进行现代主义设计的探索与试验的时候,美国人则基于商业竞争要求,全力以赴地开始了为企业服务的工业设计运动,在美国,这场运动并没有多少学究味道,也没有什么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成份,可以说,从一开始起,美国的设计运动就沾满了实用主义的商业气息。
美国芝加哥建筑派的领导人物之一一路易斯(Louis Suliivan)曾经在1907 年总结设计的原则时说:设计应该遵循“形式追随功能”的宗旨。
美国人虽然提出这条原则,但是在美国竞争激烈的商业市场上,设计所遵循的其实是“形式追随市场”,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设计能否给社会带来益处,或者对于整个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设计唯一的要点是能够促进销售.因此,约束美国早期工业设计发展的力量不是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也不是社会民主主义,而是十足的商业竞争。
市场竞争机制在发展美国设计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正是为什么欧洲各国对美国的设计以为不足挂齿的地方。
虽然市场竞争充满了金钱的味道,缺乏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那种学究味,也缺乏充满了理想、充满了试验的设计运动和设计集团,但是,市场机制本身却不可否定地具有非常惊人的供求关系调节功能.也就是经济学家亚当·史密斯(Adam Smith)所说的看不见的手的市场经济神奇功能。
市场机制决定了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为了符合市场需求,企业不得不提供不同的产品、包装,利用各种各样的广告来促进销售,这种背景使美国的设计得到比欧洲更加具体、范围更加广泛的发展。
而这种发展与市场是密切相连的,与大批量生产是密切相联的。
美国早在20 世纪20 年代已经是世界上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了.1933 年,在经济大危机过去后,罗斯福实行经济宏观改革的新政(New Deal)之后,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特别是历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美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大国,具有强大的生产力和庞大的国内市场,在开始成熟的国际市场上拥有很大的占有率,凭借着这种经济力量,美国的设计也得到高速的发展,美国的设计教育也因而得到发展。
美国的工业分布

美国的工业分布美国的工业分布2010-05-19 05:52美国工业的分布大体上分为三大地区。
东北部工业区是美国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全国的钢铁、机械、汽车、化工等传统工业大部分集中分布在这里。
南部工业区过去以农业为主。
由于这里地价便宜,劳动力充足,环境污染较东北部小,美国工业逐渐由东北部向南部发展,形成美国新兴的石油、飞机、宇航、电子等工业基地。
太平洋沿岸的狭窄平原和谷地,是西部工业区的集中地带,宇航、电子、信息技术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
美国工业以技术先进、门类齐全、资源丰富、生产实力雄厚、劳动生产率高而著称于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工业生长取得巨大进展,工业设备能力与生产规模都大大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国家;目前,美国的主要工业产品,如石油、天然气、电力、铜、铝、硫酸、乙烯、汽车、飞机等的产量,以及微电子工业、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核能利用和新材料的研制与开发等方面,在世界上均居领先地位;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工业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西起密西西比河,东至大西洋沿岸,南起俄亥俄河和波托马克河,北至密执安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岸以南,以及新英格兰的南部。
这一工业密集的东西狭长地带,被称为美国的“制造业带”。
其面积只约占全国的8%,但却集中了美国1/2以上的制造业,成为全国工业最集中的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在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加利福尼亚等州,一些与军事有关的新兴的工业部门,如造船、飞机、导弹、电子、汽车装配等得到巨大发展。
南部得克萨斯等州的产油区,已逐步发展成为重要的石油化工中心。
70年代以来,经济和人口出现南移现象。
被称为“阳光地带”的南部和西部工业发展较快,其速度大大超过东北部地区。
美国工业生产的特点:第一,工业生产规模大。
第二,部门齐全,体系完整。
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美国工业化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科技创新:美国工业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强调科技创新,并将科技推动工业发展。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美国在电力、化学、钢铁、汽车和航空等领域进行了重大的科技创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这个特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在工业发展中注重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和科技转化力度,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推动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2.市场导向:美国工业化过程中,市场导向的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
市场的需求和竞争驱动了工业化进程,市场机制也促使了资源的有效配置。
这一特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力度,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有效性,鼓励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
3.制度保障:美国工业化得到了一系列制度保障,如产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等。
这些制度保障有助于提供稳定的发展环境,并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
这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制度保障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司法公正性,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4.资本和金融支持:美国工业化过程中,资本和金融起到了重要的支持作用。
资本的积累和合理配置促进了工业的发展,金融体系提供了企业发展所需的融资和信贷支持。
这一特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注重积累和合理配置资本,完善金融体系,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灵活的融资渠道。
5.教育培训:美国工业化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教育培训。
为了满足工业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美国大力投资于教育培训,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专业人才。
这一特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加强教育体制,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培养适应工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有效提升劳动力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6.环境可持续发展:美国工业化的后期,人们开始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
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推动了工业可持续发展。
这一特点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在于,我们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加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控制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影响,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美国工业化发展历程

美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美国工业化发展历程始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美国工业化的一些重要阶段和特点:1. 初期工业化(1790-1850年)在这一时期,美国的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冶金和采矿行业。
最早的纺织工厂出现在新英格兰地区,使用英国引进的机器和技术。
美国的冶金工业主要集中在古殿山地区,主要生产铁和钢。
同时,随着人们对西部地区的勘探和开发,采矿业也开始发展起来。
2. 基础设施建设(1850-1900年)在这一时期,美国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运河和电信网络。
铁路的建设以连接东、西海岸为目标,加速了国家的统一和扩张。
运河系统的建立,如伊利运河和希尔运河,为内陆地区的商品运输提供了新的便利。
电信网络的发展,则大大加强了信息传播和商业联系。
3. 垄断扩张(1870-1910年)在这一时期,一些大型企业开始出现,如钢铁巨头卡内基和铁路大亨范德比尔特。
这些企业通过控制生产和销售链条,形成了垄断地位。
垄断扩张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减少和经济权力的集中。
政府通过反托拉斯立法,试图遏制垄断力量。
4. 科技创新(1900-1945年)在20世纪初,美国的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突破。
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
亨利·福特的装配线生产模式使汽车制造成为可能,并引领了现代大规模生产方式的发展。
此外,化学和航空工业也取得了重要进展。
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经济繁荣(1945年至今)二战后,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段显著的增长时期。
战争期间的技术创新转化为民用产品的制造和需求,推动了国内工业的快速扩张。
汽车、电器、化学和航空等行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国家之一。
总结起来,美国工业化发展历程经历了初期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垄断扩张、科技创新和战后经济繁荣等阶段。
这些阶段的特点包括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基础设施的建设、大企业的垄断扩张等,共同推动了美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

19世纪上半叶美国进入了工业化时代,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
如:市场垄断、环境污染严重、移民和穷人的住房问题等等。
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的确给当时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困扰。
美国政府和许多公众积极推动并参与了针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政策制定和实践,并在20世纪初形成了影响巨大的“进步运动”。
百年前美国的社会政策以及社会思想观念的变化,或许能为当今中国社会政策的制定提供某种借鉴。
凤凰视点专家访谈独家评论百年前美国与当下中国存在诸多相似问题1893年,美国已跃居为世界头号强国,而随着整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美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使得城市人口每10年增加40%—50%。
与此同时,又有大量的移民从欧洲来到美国。
由于劳动力的增加,雇主大幅度地降低工人工资。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使得城市变得拥挤,犯罪和失业急剧增加,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镀金时代”的美国人普遍感到失望和沮丧,深陷迷茫和困惑。
腐败横行,特权和托拉斯掠夺资源、垄断市场美国经历了19世纪特别是南北战争以后的迅速的工业化时期,美国工业迅速增长,1900年,美国工业总产值约占世界工业总产值的30%,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最大的工业国。
在充满着淘金热的19世纪后半期,垄断企业、资本家不择手段地聚敛财富,金钱成为在美国获得社会承认的最重要的手段,财富的多寡是能否进入上流社会的唯一标准。
这样的社会风尚使美国的资产阶级在攫取财富时更加肆无忌惮,更加疯狂。
到19世纪末大企业组织、大财阀已经称霸美国的经济领域。
他们凭借其经济上的强大实力,控制市场、规定市场价格、划分经营范围,不择手段地排挤和打击竞争者,对工人则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对公众进行各种无耻的欺骗。
快速工业化阶段,工人缺少保障,环境污染严重在垄断企业高速发展的背后,底层工人的工作条件却极其恶劣,使用童工的现象更是十分普遍。
工人们在血汗工厂流血流汗,童工、女工超时干活;工人没有组织工会和罢工的权利,妇女没有选举权,黑人更是一无所有。
19世纪美国经济和工业的兴起和成就

19世纪美国经济和工业的兴起和成就在19世纪,美国经历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的巨大变革。
这个时期,美国人口数量和城市化程度都大幅增加,同时也涌现出了长距离铁路、电报、蒸汽机等革命性技术。
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19世纪美国工业的迅速发展,最终使美国成为了一个全球领先的工业大国。
一、交通和运输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铁路成了美国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铁路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运输效率,使商品的价格大幅降低。
在19世纪末,美国通过铁路连通了整个国家,这极大地促进了国内贸易和贸易的全球化。
运输技术的改革还包括使用陆路运输手段以取代河流运输。
陆路运输省去了运输时间和人工的成本,从而大大降低了成本。
二、对煤炭、铁矿和石油的开采在这个时期,美国欣欣向荣的煤炭和铁矿业,加上后来的在石油行业的崛起,使得美国的工业化获得强大的支持。
该国的煤炭产量和出口量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铁矿业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产油国在靠近德克萨斯州的西南部出现,在加速器和火箭的基地设立了石油提炼场。
煤炭、铁矿和石油产业都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
三、机器工业机器工业是19世纪美国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行业将手工工艺和机械设备相结合,生产出更多且质量更好的商品,满足国内和出口需求。
这种工业革命利用机器和硬件进行生产和制造,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时间大大降低。
随着机器制造技术的成熟,美国能够生产世界顶级的机器,并开始向世界输出。
四、自发明和创新驱动的工业经济和工业的增长引领了发明和创新,并促进了各行各业的进步。
许多美国人将他们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发明和改进产品的研究中。
这些创新和发明包括电话、电灯、汽车、电影等,都成为了19世纪美国科学和技术的重要突破。
五、文化变革19世纪末,美国的艺术家、作家和建筑师将新思想和技术变革带入了他们的创作中。
他们开发了新艺术风格,现代建筑和城市美化。
这些新文化形态吸引了外国人到美国定居,也促进了更广泛的社会变革。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1. 引言1.1 美国过度去工业化引发的问题美国过度去工业化引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受阻。
随着过度去工业化,美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受到了影响,制造业逐渐衰退,劳动力市场出现结构性失衡,失业率上升,经济增长缓慢。
其次是产业结构失衡。
过度去工业化导致了美国产业结构的不均衡发展,一些传统产业逐渐式微,新兴产业发展不均衡,整体产业结构失衡严重。
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
过度去工业化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劳工权益受损。
随着产业衰退和劳动力市场调整,劳工的工作条件和收入水平逐渐下降,劳动力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这些问题的积累和恶化,使得美国在过度去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
1.2 中国面临的去工业化挑战中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难题。
随着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产业逐渐式微,而新兴产业尚未完全成熟,产业结构失衡成为一大隐患。
如何有效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成为中国在去工业化转型中急需解决的难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中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挑战。
过度的工业化给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空气污染、水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在去工业化的同时确保环境质量和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劳工权益保障也是中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劳工就业和待遇受到影响,部分劳工面临失业、工资下降等困境。
如何在推动去工业化的同时保障劳工的权益,是中国必须加强的一个方面。
中国在面对去工业化挑战时,需要认真总结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注重实体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重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保障劳工权益,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经验教训一:忽视实体经济发展美国过度去工业化的经验教训之一是忽视实体经济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曾经过度重视金融和服务行业发展,忽视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美国工业化进程

工业革命
LOGO
原因:内战结束后,工业资产阶级控制了政权; 政局稳定;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浪潮的机遇 ;鼓励移民;重视教育和专利发明。 美国在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成就:爱迪生发明白 炽灯泡;纽约建头号工业强国 成第一座中 心发电站;贝尔发明电话,创立电话公司,电 话普及等 经过:1884年,美国成为工业国;1913年美国 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 影响:工业革命推动美国城市化
LOGO
美国
工业化
历史进程
LOGO
工业现代化的准备——殖民地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工业现代化的起步与准备
工业现代化的启动 工业革命 二战以后
LOGO
工业现代化的准备——殖民地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殖民地历史
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与拉美国家相比
现代化的独特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
LOGO
《1787年宪法》 ——由邦联到联邦
LOGO
背景:独立战争后,联邦政府软弱,国家统一 内容:美国实行中央和地方分权的联邦制;两帮 政府实行三权分立相互制约的政体,赋予总统 极大权利 影响:使美国拥有统一中央政府的联邦国家;巩 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 发展;确立了三权分立和人民的自由权利等制 度,影响近代国家的宪法制定和民主革命运动 。
殖民地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0年,比尔·盖茨成立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 2008年比尔盖茨宣布将580亿美元个人财产捐给慈善基 金会[5] ,2014年比尔·盖茨辞去董事长一职并击退卡洛 斯·斯利姆重回世界首富。
然而,在小型轿车、家用电器、通讯及办公自动化设备、 电子计算机芯片等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则在近年内落 到了日本、德国等国后面。
美国三大工业区
工业地区
东北 工业区
西部 工业区
东南 工业区
资源
运输条件 主要部门
煤、铁
邻近大西洋和 五大湖
机械 电子 钢铁 化学
有色金 属
邻近太平洋
电子 军事 航天
石油
邻近墨西哥湾
源如钛、发锰、展锡工、业钴的、铬、镍等则主要依赖进口。煤
炭的总储有量为利3条59件96是亿吨,石油总储量为240多亿吨,
天然气储什量为么5?6034亿立方米。科技发达
美国工业特点:高度发达,部门齐全,生产集中。
汽车业和建筑业、钢铁业•为你 要美知 工国道 业经美 特济三国 点大的、支主支柱产业
美国的主要工业品有:石油柱产产品业、和钢铁主、要汽工车、机 械、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业品吗?
美国的信息、航天、生物技术和环保
等产业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
比尔·盖茨(Bill Gates),全名威廉·亨利·盖茨三世,简 称比尔或盖茨。1955年10月28日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 雅图,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微软公司创始人。 曾任微软董事长、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比尔·盖茨13岁开始计算机编程设计 ,18岁考入哈佛大 学,一年后从哈佛退学,1975年与好友保罗·艾伦一起 创办了微软公司 ,比尔盖茨担任微软公司董事长、CEO 和首席软件设计师。
三、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国家
你知道这些著名的企业吗?
从刚才的企业你能得出什么?
美国拥有完整的工业部门和体系 (轻工业,重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精
密仪器等)
美国除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外,它 的工业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
美国工业
想一想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铁矿石、煤炭、天然气、铅、
锌、银•、你铀、知钼道、美锆国等产量均居世界前列,但战略资
2014年美国当地时间9月29日,《福布斯》发布美国富 豪400强榜单显示,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以810亿 美元的财富,连续第21年蝉联美国首富宝座。
硅
谷
硅谷位于美国旧金山南部,
的
是世界电子工业中心。
公
司
铁矿石 煤炭 石油 木材
大
废气
大
量 进
发达的经济 高额的消费
量 排
废水
放口Leabharlann 废物世界最大的资源消耗国和废物排放国
石油加工 业 航空
西雅图 主要工业城市:华盛顿、纽约、西 雅图、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
洛杉矶、休斯敦
底特律 纽约
3大工业区:东北芝部加工哥业区、西部 圣弗朗工西业斯区科、南部工业区
(旧金山) 5大工业城市:洛杉矶、休斯敦、
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纽约、
洛杉矶芝加哥
休斯敦
美国科技
科学技术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