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课件(共28张PPT)

掠夺行列
15~16世纪时,荷兰的造
船业居亚世洲界:入首侵位印。度尼仅西在亚首的 都
海 上
北美洲:建立新 尼德兰殖民地
阿姆斯爪特哇丹岛;就夺有取上马六百甲家和造锡 船 厂,全兰度国,占可侵领入中以印国同度台时尼湾西开亚工;建一 造
在17世纪时达到鼎盛时期几,百成艘为船当。荷时兰的造船技术
马
世界上最强大的海上霸主是,世曾界被上誉最先为进的,欧洲许
乎全军覆灭。英国逐渐成为海上霸主,
开始在海外扩张殖民地。
无
1588年,西班牙国王
腓力二世派150艘战
敌
舰侵略英国,德雷克率
舰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英世国界海军,靠暴风雨的
队
——罗马哲学家帮西助塞,罗打败了西班牙
“无敌舰队”, 西班
的
牙的海上霸权从此衰
覆
落。英国一跃成为海
上强国,开始称霸世
灭
界。
殖民扩张方式 17世纪,英国在北美建立了殖民地
①16世纪,随 着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确立, 英国手工业尤 其是毛纺织业 迅速发展,促 使英国开拓海 外市场。
殖民扩张:对外扩 张,即发动战争抢
占殖民地。
在16~17世纪,英国至少有1/5的人口靠毛 纺织业过活,毛织品占了英国出口额的 1/3。
殖民扩张背景
② 1588年,英国海军与无敌舰队进行 了一场以少胜多的大海战,无敌舰队几
最
大
的
18
殖世
民
纪 中
国后
家
期 )
英
西
三次“英荷战争” 荷 17世纪上 法
英荷法争霸战争
结果 英国凭借强大的实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 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诩为“日不落帝国”
第16课早期殖民掠夺 课件(33张PPT)

经济基础 促进发展
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 和资本主义萌芽是新航路 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的经 济基础;新航路开辟和早 期殖民活动又促进了欧洲 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掠夺财富为主要目的,以海外贸易、海盗式掠夺、欺 诈性贸易和贩卖黑人奴隶为主要方式,是一种公开的、 野蛮的强盗行径。
17世纪到19世 纪末,英国后来居 上,主导了罪恶的 “三角贸易”。
蔗糖、烟 草等产品
黑奴
火器、机
出 程
械制品和
酒等物品
结合教材相关内容,思考“三角贸易”分 别给非、美、欧三洲带来了什么影响?
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欧洲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使非洲丧失了大量人口,极大地制约了非 洲社会经济的发展,造成非洲传统文明衰 落,社会经济倒退。
——王飞鸿主编《非洲简史》
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与此同时欧洲 文化也传到殖民地,对当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促进了全球人口迁 移与物种交换,加速了 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有 助于世界市场的逐渐形 成,推动人类社会进入 大变革的时代。
15—16世纪,西班牙、葡萄牙殖民活动的内容和手段原始 且残忍:奴役和屠杀当地居民;掠夺财富;奴隶贸易。
17世纪的荷兰和英国:作为17世纪上半叶最主要的殖民国 家,荷兰的殖民方式有了一定的改变——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英国早期的殖民贸易与海盗式的劫掠分不开,从17世纪下半叶 起,英国与荷兰、法国发生了一系列战争。英国凭借强大的实 力最终战胜了荷兰和法国,在世界各地夺取了大片殖民地,自 诩为“日不落帝国”。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6课 两次鸦片战争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中俄《瑷珲条约》 中英《天津条约》 中法《天津条约》 中英《北京条约》 中法《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主要内容 割地、赔款、协商关 税、五口通商 领事裁判权 片面最惠国待遇 通商口岸传教权 内河航行自由权 割地
割地、赔款、增加通 商口岸、鸦片贸易合 法化
英国
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然经济占主导
(英、法、美工业革命)
地位
进行并第一个 完成工业革命
提倡人性、理性
文化专制: 八股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取士 文字狱
殖民拓张
闭关锁国政策
海外掠夺、贸易
装备落后
自由民主法制
殖民扩张 船坚炮利
鸦片走私前中英贸易
中国
呢绒、布匹 (难卖) 茶叶、生丝、瓷器 (畅销)
二、两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原因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市场 借口:禁烟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 根本原因:列强为继续扩大在华利益 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其全面修改条约的要求 导火索:“亚罗号”事件
2、 时间
结
1842.8
果: 1843
1844
1858 1858
1860.10
条约名称 中英《南京条约》
英国
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中国出超;贸易顺差; 英国则入 超,贸易逆差。
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
流毒于天下,则为害 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 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 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 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奏折(节选)
鸦片贸易的危害 1、破坏人的身体健康 2、破坏中国的社会经济 3、严重威胁着清朝的统治
●C.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严重破坏D.中西间法律思想相互渗透
《第16课 殖民地人民的抗争》(学案+习题含答案)

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新航路开辟后,侵占巴西的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2、除巴西外侵占其余拉丁美洲土地的殖民者是A、葡萄牙B、西班牙C、英国D、法国3、拉丁美洲盛产A、珠宝B、香料C、金银D、土豆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兴起的时间是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9世纪末20世纪初C、17世纪末18世纪初D、16-17世纪5、被誉为“南美解放者”的是A、玻利瓦尔B、圣马丁C、伊达尔哥D、章西女王6、印度民族起义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国加紧对印度的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葡萄牙7、印度民族起义爆发的时间是A、18世纪末19世纪初B、1858—1859年C、1857—1859年D、1851—1864年8、印度民族起义中杰出的女英雄是A、玻利瓦尔B、章西女王C、贞德女王D、德里女王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9世纪以前,在拉丁美洲建立最广阔的殖民地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西班牙D、葡萄牙2、纷纷要求拉美独立的阶层有①在殖民者②印第安人③黑人④土生白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3、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不包括A、拉美人民不满殖民者的掠夺B、受美国独立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殖民者在拉美的残暴统治D、新航路的开辟4、下列关于拉美独立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拉美人民不满英国殖民者的殖民统治,掀起独立浪潮B、19世纪中期,拉美独立运动爆发C、拉美独立运动彻底摧毁了西班牙在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洲的殖民统治D、整个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领导人有玻利瓦尔、圣马丁等5、19世纪中期,侵占印度三分之二国土的殖民国家是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美国6、下列有关印度民族起义说法不正确的是A、遭受殖民主义侵略的人民解放运动的典型B、起义席卷整个印度C、在起义中许多封建王公成为起义的领导者D、章西女王是这次起义的民族英雄二、材料解析题7、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你们愿意自由吗?三百年前可恶的西班牙人夺去我们祖先的土地,你们愿意全力以赴去收回吗?”—1810年著名的“多洛雷斯呼声”材料二“只有团结,才能驱逐西班牙人,建立一个自由的政府”。
18-19 第5单元 第16课 欧美的工业革命

18-19 第5单元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第16课欧美的工业革命学习目标:1.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2.探讨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1.重点: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成就、影响等。
2.难点: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及工业革命的特点。
[自主预习·探新知]教材整理1第一次工业革命1.含义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持续到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从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工业的变革过程。
2.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1)政治保障: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2)劳动力:圈地运动迫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成为产业工人的后备军。
(3)资本条件:通过对外掠夺和奴隶贸易,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4)技术条件:工场手工业生产为新技术的采用和发明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开始部门:棉纺织业。
4.过程及成就(1)机器的发明①1733年,凯伊发明飞梭。
②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③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被发明出来。
④开始出现纺纱工厂和织布工厂。
(2)动力的革新①变革:1782年,瓦特研制出联动式蒸汽机。
②影响:解决了大工业所需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3)采煤业、冶铁业的技术革新。
(4)交通运输业的发展①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制造出改良的蒸汽机车。
②1825年,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蒸汽开始成为人类交通运输的动力。
5.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3)化学领域①成就⎩⎨⎧1867年,瑞典人诺贝尔研制出安全炸药。
许多化学物质被提炼出来。
②意义: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特别提醒] 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和条件(1)政治:经过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以确立,这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政治前提。
(2)科技:19世纪中后期以来,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科技条件,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和条件。
初中历史九上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课件(22张PPT 内嵌视频)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2、讲述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3、发现美洲的是谁?证明地圆学说正确的是谁?发现好望角的是 谁?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向东航行的航海家有?向西航行的航 海家有?
4、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殖民
概念解读
殖民是指强国向它所征服的地区移民,并掠夺原当地人 民的利益。 现指资本主义国家把经济政治势力扩张到不发达的国家或地 区,掠夺和奴役当地的人民(即殖民主义)。
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早期殖民掠夺
黄金是驱使西班牙人横渡大西洋 到美洲去的咒语,黄金是白人刚踏 上一个新发现的海岸时所要的第一 件东西。
——恩格斯
背景: 中世纪晚期,西欧商品经济空前 繁荣,需要拓展市场,推销产品, 寻找原料。 新航路的开辟为早期殖民掠夺创 造了条件。
据统计,从1493年到1600年,葡 萄牙人仅在非洲就掠走了27万多公斤
旦走过这道门,就再也难以回到故乡。他们将被贩卖到( B )
A. 亚洲 B.美洲
C.欧洲
D.大洋洲
4、18世纪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强国,号称“日不落帝国”的是( C )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题训练
5、马克思认为:“在欧洲以外直接靠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而夺得的财宝源源
注入宗主国。在这里化为资本。”对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D )
英国殖民扩张方式: 建立大种植园、三角贸易
英国的殖民扩张
材料 阅读下列材料和课本76页相关史事: 西班牙征服者用最残酷的死刑和武力胁迫当地土著皈依基督教,并接
受西班牙国王的统治,拒不服从者,立刻被屠杀。英国议会甚至厚颜无耻 地宣布:杀戮印第安人和剥头盖骨是:“上帝和自然赋予的手段”。
第16课 殖民扩张与殖民地的反抗说课稿

第16课殖民扩张与反殖民斗争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西欧殖民扩张的序幕,殖民者的扩张与掠夺使世界由孤立走向整体,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逐渐形成,同时作为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也为欧洲资本主义向更高层次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可见,本课是第12课《文艺复兴与新航路的开辟》的延续,也为第1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做好了铺垫。
(二)、教学目标1.了解“三角贸易”的内容,认识到资本原始积累的野蛮性与残酷性;知道三角贸易的影响;能够绘制简单的奴隶三角贸易示意图。
2.简述英国在北美、亚洲等地殖民掠夺的有关史实。
3.讲述玻利瓦尔领导和章西女王领导反殖民统治斗争的主要事迹,认识到玻利瓦尔和章西女王在反抗斗争中起的作用,体会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英勇斗争精神。
4.重点、难点重点:英国在北美和亚洲的殖民掠夺难点:对“三角贸易”的认识和评价二、说教法1、在重点落实上采用:①分析归纳法:通过对史料的引导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②自主探究法:通过学生对教材的自主把握,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在难点突破上采用: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法。
三、说学法主要的学习方法是小组合作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在教学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预习—自学—研学—展学、教师补充及总结—课堂检测。
第一环节:预习(齐读教材,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3分钟)第二环节:自学(老师按小组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学案上的相关问题。
)(10分钟)一、“三角贸易”1、“三角贸易”的背景;2、“三角贸易”主要内容;3、画出“三角贸易”的路线图;4、“三角贸易”的影响(从欧洲、美洲、非洲来思考;从殖民者、殖民地方面思考)二、英国的殖民掠夺1、英国成为海上霸主的过程和时间;2、简述英国在北美、亚洲等地殖民掠夺的史实;3、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殖民掠夺的方式。
三、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殖民地人民反抗斗争中的领导者及其贡献第三环节:研学(进一步挖掘教材,结合书上的文字资料和图片资料完成思维辨析的问题,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 (共21张PPT)

牙的
掠式的贸易。
殖民
西班牙凭借“无敌舰队”在美洲建立起一个
掠夺
殖民大帝国。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
西班牙 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
,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
作。
葡萄芽征服者通过武力从非洲黑人和亚洲印度人手中抢掠的金银、象牙和珠宝, 其数量之大、手段之残忍,令人发指。例如,1506年,葡萄牙的昆阿远征队进占东非 的巴拉瓦时,在杀死1500名无辜居民之后,为了尽快把妇女的耳环和项链抢到手,竟
始积累的血性;它客观促进了新大陆的开发;它把灾难带给了非洲这片
古老的大陆,部族之间的战争被挑起上亿人口被掠夺。”据此可知,他们
探究的主题是( )
A.新航路开辟
B.“三角贸易”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美国内战
3.近代欧洲文明发展之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条罪恶之路。
这么评价的理由是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曾经(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早期殖民掠夺带来的影响。
(1)加速了物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2)客观上有助于欧洲殖民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有助于世界市场逐 渐形成。 (3)在此期间,欧洲文化传到殖民地,对殖民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4)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影响:
史料链接
罪恶的奴隶贸易
欧洲殖民者驾驶海盗船,偷袭黑人村庄,杀死老弱病残,将年 轻力壮的人掳掠。为了防止他们逃跑,奴隶贩子把黑奴一个个用 铁链锁起来,甚至用铁丝从黑奴的肩胛骨处穿起来,然后囚禁于 牢笼之中,等待运往美洲 ……
奴隶上船后,戴上脚镣手铐后串上铁丝,就象运送牲畜那样把 奴隶塞进拥挤不堪、污浊熏天的船舱之中。对于敢于反抗或不听 从他们摆布的奴隶,轻者以皮鞭抽打,重者被砍头、挖心、断其 手足、以绳索活活勒死以及扔到一望无际的海水之中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果:
以欧美资本主义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 系最终建立起来
资本主义的发展
世界殖民体系 19世纪末20世纪初
几乎整个非洲 亚洲大部分
整个拉美
世界市场是怎样形成的?
(1) 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16世纪,新航路开辟
思
考
(2) 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17至18世纪 西方殖民国家的殖民扩张
(3)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中期 第一次工业革命 (4)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迅速应用于 生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 电力、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以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为 代表的重工业 在欧美先进国家几乎同时展 开,发展快 进入“电气时代”
标 志
重 点 规 模 新时 代
扩 展
首发英国,向欧美扩展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资 本主义国家,有的国家两次 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材料一: 马克思、 恩格斯在《共产党宣 言》中写道:“资产 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 年的阶级统治中创造 的生产力,比过去一 切时代所创造的全部 生产力的总和还要多、 还要大。”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
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材料二: 蒸汽机的使用,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题,大 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 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被称为“蒸汽时代”。
钢铁时代的杰作、巴黎 的标志——埃菲尔铁塔 建设地点:法国巴黎战神广场 建筑高度:324.79米
建筑总重量:约为10100吨
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有什么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成就
四个 人物 主要成就 方面 (国家) 电力的 西门子 发电机(电灯、 广泛应 (德国) 电车、电影放映 用 机) 内燃机 卡 内燃机、柴油机 和交通 尔·本 汽车内燃机车、 工具的 茨(德 国) 远洋轮船、飞机 创制
探
究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条件 进程 影响
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 成就 影响
①它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蒸汽 时代(蒸汽机普遍应用到生产和生活部 门)。 ②蒸汽动力的出现,最终使工厂摆 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了工业化的 步伐(“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
(3)采煤、冶金等领域发明和使用机器
英国早期使用蒸汽机的煤矿
2.工业革命的进程
(4)交通运输业的革新
轮船、火车的出现
1814年英国人史蒂 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欧洲直通印度新航线的开通和美洲大陆的发现,以 劳动力 圈地运动 及环球航行的成功,使英国的对外贸易迅速增长,进一 条 技术 步刺激了英国羊毛出口业和毛织业的发展。羊毛价格不 件 断上涨,养羊业成为获利丰厚的产业。地主们热衷圈地 市场 养羊,他们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以及 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大批丧 原料 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者。莫尔 在《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是“羊吃人”。
前
提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 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 工业生产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直接原因: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对工业品的需求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
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7)环境破坏逐渐加重
工厂冒出滚滚浓烟
触目惊心的水污染
(8)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 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
第16课
欧美的工业革命
内容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思
考
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探
究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1.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 提 资本 劳动力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前 提 资本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探究: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 第一,棉纺织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 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第二,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前 提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等
从 16世纪开始,英国积 劳动力 极进行殖民扩张,海外市场 条 技术 件 扩大,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 市场 累。有一个英国的手工工场 主声称:以后我生产的呢绒 原料 恐怕供不应求了。
前 提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等
前 提 资本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和发展
海外贸易、奴隶贸易、殖民掠夺等 圈地运动 工场手工业长期的积累 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劳动力 条 件
技术 市场 原料
“大洋洲是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 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
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
内 容 珍妮纺纱 机 水力纺纱 机 水力织布 机 骡机 改良蒸汽 机 蒸汽机车
国别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英国 美国
发明人 哈格里夫 斯 (织工) 阿克莱特 (钟表匠) 卡特莱特 克隆普顿 (工人) 瓦特 史蒂芬孙 富尔顿
新通讯 手段的 发明
贝尔 (美国) 电话 马可尼 无线电报 (意大利)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广泛使用
A.重大发明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西门子
早期发电机
早期电动机
爱迪生的发明
电 影 放 映 机
留 声 机 爱迪生和他的电灯
新型通讯工具的出现
1895 年 , 意 大 利 人 马 可 尼 ( 1874--1937 ) 制 造 了第一个无线电系统。 1901 年,他成功地横越大 西洋发报成功。
化学工 诺贝尔 业的建 (瑞典) 立
炸药(甘油火药) 塑料、纤维 汽船 石油化工的产生
两次工业革命特点之比较
项 目 发 明 来 源 第一次工业革命
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改良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 局限于少数国家,时间长、 进展慢 开辟“ 蒸汽时代”
(1)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俄国农奴制改革 美国1861年南北战争
德国1871年统一 日本明治维新
(2)条件
环境: 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科技: 科技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力) 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劳动力: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城市化 资本: 大量积累的资金
2.工业革命的进程
(2)动力技术的革新 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它提供 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提供推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 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由来已久的依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思 探
考
究
蒸汽机的应用对人类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量大。为满足பைடு நூலகம்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
时间 1765 1769 1779 1785 发 明 动 力 人 力 水 力 水 力 水 力
珍妮纺纱机 水力纺纱机 骡 机 水力织布机
思考: 根据所学知识, 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 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动力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工厂必须建在靠 近河流的地方,交通不便,限制了工厂的发展 。
(3)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垄断组织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
以说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
为几十个大型企业彼此之间容 易达成协定;另一方面,正是 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 困难,产生了垄断的趋势。
——列宁
垄断组织的产生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企 业 间 竞 争 加 剧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
16 世纪,英国的毛纺 织等手工业部门出现了手 工工场。手工工场把工人 集中在一起劳动,每件产 品的生产分成若干道工序, 每个工人只负责其中的一 道工序。分工的细化提高 了劳动效率,而且使工具 专门化,为以后机器的出 现创造了条件,因为机器 实际上是由许多简单的工 具组合而成的。
1807年美国人富尔 顿制造的第一艘汽船
(5)工业革命的扩展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
俄国 日本
美国
英国 德意志 法国 奥地利
(6)工业革命的完成
①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②完成标志:机器大生产基本上取代了手工劳动 ③法美等国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3.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领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引起生产力领域的变化 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煤产量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后英国生铁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