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学科预测试卷
历史教师招考考试试题

历史教师招考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春秋五霸”?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始皇2. 唐朝时期,被称为“诗仙”的诗人是: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3.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A. 寻找长生不老药B. 宣扬国威C. 贸易往来D. 寻找建文帝4.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是哪一项政策?A. 闭关锁国B. 重农抑商C. 科举制度D. 八旗制度5. 辛亥革命爆发的直接原因是:A. 武昌起义B. 义和团运动C. 戊戌变法失败D. 甲午战争失败6. 五四运动的口号之一是:A. 打倒帝国主义B. 反对封建主义C. 民主与科学D. 爱国与进步7.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A. 提倡白话文B. 反对儒家思想C. 倡导科学与民主D. 维护传统文化8.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是:A. 独立自主B. 统一战线C. 人民战争D. 游击战术9.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担任国家主席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来C. 刘少奇D. 朱德10.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的是哪一项基本国策?A. 一国两制B. 科教兴国C. 计划生育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__________。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中央集权制度是__________。
3. 唐朝时期,著名的女皇帝是__________。
4. 明朝时期,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的船队被称为__________。
5. 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被称为__________。
6. 辛亥革命爆发的地点是__________。
7. 五四运动爆发的地点是__________。
8. 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是__________。
9.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是__________。
教师编历史教师考试试题

教师编历史教师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了哪项重要的政治制度?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A. 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 限制了社会阶层的流动C. 增加了地方势力的权力D. 加强了中央集权3. 以下哪个历史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鸦片战争B. 辛亥革命C. 五四运动D. 抗日战争4. 明朝时期,哪位航海家率领船队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A. 郑和B. 王阳明C. 张骞D. 玄奘5. 五四运动的口号是什么?A. 民主与科学B. 打倒列强,除军阀C.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D. 反帝反封建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7. 唐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_,他在位期间开创了“__________”的盛世。
8. 清朝末年,中国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割让了香港岛给__________。
9.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__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0.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________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了新中国的诞生。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简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12. 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
13. 描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及其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4. 论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变迁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15. 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五、材料分析题(共30分)16.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材料中的历史事件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天下既定,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
教师公招历史考试试题

教师公招历史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种措施来加强中央集权?A. 分封制B. 郡县制C. 世袭制D. 禅让制2. “三国”时期指的是哪三个国家?A. 齐、楚、燕B. 魏、蜀、吴C. 秦、汉、唐D. 宋、元、明3. 唐朝时期,哪位皇帝的统治被称为“贞观之治”?A. 唐太宗B. 唐高宗C. 唐玄宗D. 唐德宗4. 明朝时期,哪位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大规模的“海禁”政策?A. 明太祖B. 明成祖C. 明英宗D. 明神宗5. 清朝末年,哪场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A. 甲午战争B. 鸦片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太平天国运动6. 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A.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B. 辛亥革命的爆发C. 辛丑条约的签订D. 五四青年节的设立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主要位于哪些地区?A. 华北B. 华东C. 华南D. 东北8.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天被定为什么?A. 国庆节B. 劳动节C. 春节D. 建军节9. 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哪项基本国策?A. 计划生育B. 一国两制C. 科教兴国D. 可持续发展10.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在哪个领域提出的国际合作战略?A. 经济B. 文化C. 军事D. 科技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些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A. 造纸术B. 指南针C. 印刷术D. 火药2. 以下哪些事件属于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A. 辛亥革命B. 五四运动C. 抗日战争D. 抗美援朝3. 以下哪些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A. 孔子B. 庄子C. 墨子D. 韩非子4.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文学作品?A. 《诗经》B. 《史记》C. 《红楼梦》D. 《西游记》5. 以下哪些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事件?A. 秦始皇统一六国B. 汉武帝开疆拓土C. 唐太宗贞观之治D. 明成祖迁都北京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唐朝“开元盛世”的主要特点。
高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高中历史教师招聘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1. 下列关于“百家争鸣”的描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仅发生在战国时期B. 包括了儒家、道家、法家等多家学派C. 主要讨论的是军事战略D. 与春秋时期的封建制度无关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项措施?A. 实行分封制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宗族制度D. 加强诸侯的势力3. 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的完善对于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A. 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B. 增强了皇权的稳固C. 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D. 以上都是4.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下列哪项不是宋朝时期的特征?A. 经济繁荣,商业发达B.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C. 重文轻武的政策导向D. 实行严格的分封制度5. 明朝时期,对外贸易和海洋航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请问下列哪一项不是郑和下西洋的目的?A. 展示明朝的国力B. 寻求贸易伙伴C. 传播中国文化D. 征服其他国家6. 清朝末年,鸦片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英国寻求新的贸易市场B. 清朝政府禁止鸦片贸易C. 英国意图在华建立殖民地D. 清朝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7.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其政治体制最接近于:A. 君主立宪制B. 民主共和制C. 联邦制D. 独裁统治8.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思想启蒙运动,其主要诉求不包括:A. 反对封建主义B. 倡导科学和民主C. 要求国家统一D. 恢复帝制9.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合作关系被称为:A.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 国共合作C. 抗日联军D. 民族解放阵线10. 下列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始于1978年B. 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C. 导致了国有企业的私有化D. 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10分)1. 请简述秦朝实行的法家思想对于统一中国的作用。
2. 描述唐朝时期对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唐朝的影响。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

2023年-2024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单选题(共45题)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答案】 C2、向汉武帝建议“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的儒家学者是()。
A.贾谊B.晁错C.董仲舒D.主父偃【答案】 C3、莱斯利?贝瑟尔在《剑桥拉丁美洲史》记载,1800年西班牙王室禁止殖民地建立工厂,次年要求殖民地官员对殖民地工厂予以摧毁,甚至可以考虑由王室国库接管。
说明()。
A.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原因B.欧洲开始殖民扩张的背景C.西班牙开辟新航的动机D.卡德纳斯改革取得的成果【答案】 A4、《新元史》记载:“上至中书省,下逮郡县,亲民之吏,必以蒙古人为长,汉人南人贰之。
”此处的“汉人”指的是()。
A.所有的汉族人B.随蒙古人西征的汉族人C.原南宋统治下长江以南的汉族人D.原辽、金统治下的汉族人及契丹、女真族人【答案】 D5、战国时期,商鞅采取法律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这种做法()。
A.导致传统宗法关系开始瓦解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C.反映了统治者推行严刑峻法D.增加了农民的赋税负担【答案】 B6、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评论一位科学家时说,他“因为发现支配宇宙中的物体的定律而统治 17 世纪的科学”。
这位科学家指的是( )。
A.牛顿B.门捷列夫C.达尔文D.爱因斯坦【答案】 A7、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所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
”下列对这段评述理解正确的是()。
A.《风》用朴实的笔法刻画劳动人民的真实情感B.《风》以现实主义笔法描述社会的黑暗C.《雅》主要内容是描述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D.《雅》主要的内容是记述人民反抗贵族的斗争【答案】 A8、明太祖朱元璋称:“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题

历史教师招聘考试题历史学科在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文化素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历史教师的招聘考试也相应地变得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介绍历史教师招聘考试题的特点和一些常见的考察内容。
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历史学家对西方历史研究影响最大?A. 菲利普·阿里耶斯B. 莫里斯·布卡耶C. 莱昂·波洛克D. 安娜·莱姆克2. 世界历史上最早的文字记载诞生于:A. 古埃及B. 古印度C. 古中国D. 古巴比伦3.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英国的国家英雄?A. 伊丽莎白一世B. 亨利八世C. 琼·达克D. 艾德蒙·哈利二、问答题1. 请简要说明欧洲文艺复兴对西方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欧洲文艺复兴是西方历史上重要的文化运动,对于西方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标志着中世纪向近现代的过渡,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兴起。
欧洲文艺复兴重视个人和人的能动性,提倡人的追求和自由。
此外,欧洲文艺复兴还对艺术、科学和文学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催生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学者和作家。
2. 请简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和演变。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起源于隋唐时期,历经宋代、元代和明代的发展,最终在清代完成。
科举制度是基于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
科举考试分三级,从乡试、会试到殿试。
科举制度的核心是标榜士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并通过考试评判其才能和能力。
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助长了封建等级观念和官僚主义等。
三、分析题请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史书,由司马光所著。
以下是其中的一段文字。
“晋武帝开太庙,以祝百官,百官皆亲迎。
中书监游雅受事而间问冯弘曰:‘今开宗庙,奚亲迎也?’弘曰:‘由始闻之,先帝用宗室为羽翼。
’”1. 从该段文字中你能了解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段文字描述了晋武帝开太庙的场景,百官亲自迎接,中书监游雅向冯弘询问此举的原因。
历史教师招聘试题

历史教师招聘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成功地统一了中国战国时期的七雄?A. 孔子B. 白起C. 孙子D. 刘邦2. 在下列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中,中国军队获得了胜利的是:A. 甲午战争B. 二战C. 抗日战争D. 韩国战争3. 下列哪一段历史时期是指中国发生了大规模的土地革命和农民起义?A. 春秋战国时期B. 清末民初C. 五四运动时期D. 七七事变时期4. 以下是中国历史上四大发明的是:A. 丝绸、火药、指南针、造纸B. 纸张、火药、风车、丝绸C. 造纸、砖、电池、指南针D. 电池、钢铁、指南针、造纸5. 以下哪一次运动使得中国逐渐发展起了对民主的要求?A. 百团大战B. 大跃进C. 文化大革命D. 五四运动二、填空题1. 明朝的开国皇帝是_________。
2.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_________。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年份是_______。
4. 五四运动主要发生在______年。
5. 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是________。
三、论述题请简要描述以下三个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影响:1. 辛亥革命2. 文化大革命3. 三国时期四、优秀历史教师的素质请以一个故事或者个人经历为例,描述一位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
五、历史名人名言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历史人物,并引用他/她的一句名言,解释该名言的内涵和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六、历史教育的现状和问题请简要概括中国当前的历史教育现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观点。
注意:以上只是题目示例,并非完整试卷。
根据需要,可以适当增加字数和题目内容。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中最为核心的内容是()。
A. 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 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C. 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D.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商鞅变法内容的理解。
选项A,商鞅变法在经济上废除了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这一措施从根本上瓦解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商鞅变法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因此,A项正确。
选项B,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虽然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增强了军队战斗力,但并不是商鞅变法中最为核心的内容。
故B项错误。
选项C,推行县制,加强中央集权,是商鞅变法在政治上的重要举措,但它主要是强化了国家的行政管理体制,并非经济制度层面的变革,因此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故C项错误。
选项D,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是商鞅变法在经济上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它主要是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同样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
故D项错误。
2、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目的是()。
A. 确立封建制度B. 发展封建经济C. 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D. 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察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目的。
选项A,确立封建制度,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一个长远目标或结果,但并非直接目的。
直接目的是指引发或推动某一行为发生的最直接、最具体的原因,而确立封建制度是一个较为宽泛和长期的过程。
故A项错误。
选项B,发展封建经济,虽然是变法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更多地是作为实现直接目的的一种手段或途径,而非直接目的本身。
故B项错误。
选项C,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直接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的激烈竞争和生存压力。
各国为了在这场残酷的生存竞争中胜出,纷纷进行变法,以图实现国家的富强和军事的强大。
因此,这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目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学科预测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礼记》有“天子为籍千亩”“天子亲耕于南郊,以供斋盛”的记载,《礼经》有仲春“后率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的记载。
汉朝以后逐步形成一种国家礼仪,皇帝和皇后常常在春季举行“籍田礼”“亲蚕礼”。
这表明 ( )A.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B.统治者关心百姓疾苦C.统治者常能与民同乐D.统治者“以民为本”2.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
以下都表明“阴”的方位是A.山之南、水之北 B.山之南、水之南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北、水之南3.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有力地印证秦朝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业C.实现了郡县制度 D.用泥制陶4.田赋长期是中国农民的负担,下列对中国古代田赋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国“初税亩”促使土地所有制由国有转向私有B.秦简中有关征收田租的《田律》和《仓律》C.唐朝两税法曾使政府田赋增加D.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减轻了农民的田赋5.19世纪70~80年代,帝国主义列强从侵占中国周边邻国发展到蚕食中国边疆地区,中国陷入“边疆危机”的地区不包括()。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东北地区D.东南地区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一战期间的发展状况用下列哪句诗来形容比较恰当A.千呼万唤始出来 B.小荷才露尖尖角C.忽如一夜春风来 D.无可奈何花落去7.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提出“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一字之差,表明中华民国①提倡女权②主张男女平等③倡导女子关心国事④消灭了性别歧视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8.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地点是()A.广东海丰县赤山约B.广东陆丰县C.浙江萧山县衙前村D.湖南衡山县白果9.国民大革命相对于辛亥革命而言,有一定的继承性,这主要表现在A.革命的任务 B.革命的领导阶级C.革命的结局 D.革命的指导思想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重要成就,下列属于新时期创新性重大举措是()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1.伯利克里时代是雅典城邦奴隶制民主制的繁荣时期。
当时,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是( ) A.五百人会议 B.公民大会陪审团法庭 D.监察院12.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A.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编篡完成B.万民法取代了公民法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D.公民与非公民的差别消失13.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的重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专制王权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法律规范D.国王“统而不治”,成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14.1979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阿布辛拜勒神庙建于( )A.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 B.图特摩斯一世C.图特摩斯三世时期D.图特摩二世时期15.美国政治制度中,组建国家权力机构最重要的原则是A.人民民主原则 B.代议制原则C.分权制衡原则 D.法制原则16.巴黎公社最成功的经验是A.建立无产阶级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B.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C.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D.规定公社职员的最高工资17.1922年,甘地认为自己犯了“一个喜马拉雅山般的错误”,宣布停止“文明不服从”运动。
他所说的“错误”是指他( )A.没有把斗争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B.没有制止英国殖民当局的暴行C.没有把运动控制在非暴力的范围 D.没有及时提出印度独立的计划18.十月革命没有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经济落后的俄国,从主观上讲,最主要的条件是A.沙皇专制腐朽落后 B.经不起世界大战的打击C.有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D.有1905年革命的“总演习”19.斯大林模式建立的内部原因是 ( )A.受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和战争威胁B.斯大林个人因素的起了决定作用C.受到相对落后的经济文化与历史因素的制约D.粮食问题严重20.下列关于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美国成为世界霸主B.两极格局解体C.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D.两极格局解体,世界格局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1.(15分)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
30年来,中国因走向世界而更加强大,世界也因中国的发展而改变。
材料一那一年确定四个经济特区,主要是从地理条件考虑的。
深圳毗邻香港,珠海靠近澳门,汕头是因为东南亚国家潮州人多,厦门是因为闽南人在外国经商的很多。
但没有考虑到上海在人才方面的优势。
上海人聪明、素质好,如果当时确定上海也设经济特区,现在就不是这个样子了。
浦东如果像深圳特区那样,早几年开发就好了——邓小平《视察上海时的谈话》(《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材料二浦东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
12年来,600多幢30层以上的高楼平地而起,平均12天就崛起一幢。
开发之初,杨浦、南浦大桥等基础设施一项接一项地建,如今,卢浦大桥,3条越江隧道,磁悬浮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同时兴建。
今日浦东,不断吸引着世界一流竞技选手,7家国家级要素市场、130多家中外金融机构,4000多家贸易公司,30多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80多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聚集,每年上百次国际性会展,使浦东初步展示出国际金融中心、物流中心、研发中心、营运管理中心和会展中心的风采——新华社记者邬鸣飞、叶国标:《伟大构想变成瑰丽事实——今日浦东走笔》新华网上海2002年10月19日电(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设立四个经济特区的主要依据。
(2)结合中国近现代相关知识,分析上海在发展经济中工业基础、人才方面的优势(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经济特区(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窗口作用和示范作用。
(4)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回答改革开放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22.材料一如果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以工人的劳动条件被剥夺为前提,那么在农业中它是以农业劳动者从属于一个威力而经营农业的资本家为前提。
——马克思《资本论》材料二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实行了土地立法,即从1646年废除“骑士领地制”为代表的,包括没收圣公会的财产和王室领地以及内战中参加王党作战者财产并加以出卖等立法——《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30讲》材料三法国大革命产生过大量的土地法,……废除封建权利的条款。
封建权利也就是指农民占有土地所负担的各种义务。
废除这些义务,土地也就变成农民的无条件的私有财产了。
——《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30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说明土地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三是怎样解决土地问题的?它对后来法国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英法土地问题的解决,其要达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三、论述题23.试述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2分)24.20世纪以来,国际格局发生了哪几次重大变化?当今国际格局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试析导致这种趋势出现的主要因素。
(12分)25.试述高中历史课程资源的类型,以及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原则。
(12分)26.秦始皇是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请设计一个教案,评价秦始皇的历史地位。
(14教师招聘考试历史学科预测试卷(二)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我国先民发明的最早的松土农具是()A.铁犁牛耕B.曲辕犁C.楼锄D.耒耜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总趋势是()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3.商鞅变法规定“为田开阡陌封疆”。
这一规定最深远的影响是()A.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B.打击了奴隶主阶级C.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D.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4.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成就的叙述,不准确的是()A.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B.老子是“百家争鸣”中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C.扁鹊创立的四诊法为后世中医沿用D.“《墨经》光学八条”反映了物理学的重大成就5.郑和下西洋不能持续下去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闭关政策阻碍了中西交通B.明朝国力衰退C.封建制度渐趋衰落D.它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7.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采取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有①建立三三制政权②开展大生产运动③进行整风运动④实行减租减息政策()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8.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宣称“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这预示新文化运动A.纯粹是一场学术文化运动 B.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C.旨在推翻当时的共和政体 D.以陈独秀的右倾思想为指导9.下列属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取得的成就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神州号”系列飞船发射成功D.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0.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并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在()A.中共十三大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六大11.卢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都反对A.君主制 B.君主专制 C.共和制 C.君主立宪制12.美国学者形象地说:“美国诞生于农村,后来搬入城市,这个过程是19世纪后期完成的。
”19世纪后期美国迅速城市化的主要原因是A.19世纪中期初步完成工业化 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C.二战后的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13.牛顿是17世纪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他在科学上最卓越的贡献是( )A.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B.创立了微积分C.创立了现代工程力学D.建立了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14.1947年法国共产党针对马歇尔计划张贴了一张宣传画,其所表明的思想是“有偏袒的援助会使欧洲分裂”。
其所说的欧洲分裂应是A.由于援助数额的差别,会造成受援国家之间的矛盾B.造成英国和法国之间的矛盾,以便美国操纵控制欧洲C.扶植和控制西欧,使之与苏联及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对抗D.通过援助一些国家的反政府力量,造成国家分裂15.城市化一个重要的标志是居住在城市人口超过50%,19世纪末达到此标准的国家是( )A.法国英国美国德国俄国日本B.英国德国法国美国 C.英国德国D.英国法国意大利16.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到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19世纪晚期表现为A.资本主义经济完全实行自由竞争与自由贸易B.资本主义经济出现垄断现象C.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干预经济D.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推行福利政策17.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国、德国两国提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