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历年真题

合集下载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历年真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历年真题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历年真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历年真题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1、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A.不可逆性B.单维思维C.自我中心D.集中化2、学生在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之后,往往喜欢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A.自我效能感B.结果效能感C.归因D.自我安慰3、归因研究者分析行为原因时,不包括的维度是()A.内-外B.强--弱C.稳定--不稳定D.可控--不可控4、“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性迁移D.普遍性迁移5、“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下列哪项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言语指导B.示范C.练习D.反馈6、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7、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8、凭借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A.强化法B.行为塑造法C.代币奖励法D.示范法10、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A.全身松驰训练B.系统脱敏法C.行为塑造法D.肯定性训练11、“过于安静,或由于紧张拘谨、惧怕老师,学生反应迟钝、呆板,回答问题被动;课堂纪律较松散,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12、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A.群体气氛B.群体规范C.群体凝聚力D.人际关系13、以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结果的评价是()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14、在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安排教学,需要什么测验()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5、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真题

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初中历史教师考试真题

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 )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2.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 )A.《梦溪笔谈》B.《考工记》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3.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 )A.佛教传人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 )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5.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的是( )A.宋应星B.徐霞客C.李时珍D.徐光启6.被称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A.魏源B.姚莹C.林则徐D.徐继畲7.最先在中国投资兴办近代工业的是( )A.中国地主B.中国政府C.外国商人D.中国商人8.使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A.平壤之役B.威海之战C.黄海之战D.辽东之战9.下列条约中,反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侵略要求的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天津条约》D.《马关条约》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B.《中华民国约法》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文化大革命”的导火线是( )A.《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的发表B.《五一六通知》的发表C.《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的发表D.《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的发表1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处决查理一世B.成立共和国C.“光荣革命”D.两党制确立13.法国历史上,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法律规范的文件是( )A.《人权宣言》B.1791年宪法C.《民法典》D.《独立宣言》14.北美独立战争中,战争形势出现转折,美国开始掌握战争主动权的战役是( ) A.纳西比战役B.马斯顿荒原战役C.尔密战役D.萨拉托加战役15.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对工业革命最大的影响是(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C.标志着英国手工工场时代的结束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束缚1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的是( )A.钢铁工业采用了新技术B.石油开采及石化工业的产生C.生物工程基因工程取得重大进展D.人造纤维开始投入使用17.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 )A.改革落后制度,建立新的体制B.大力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18.19世纪中期,民族解放运动主要集中在( )A.亚洲地区B.欧洲地区C.拉丁美洲地区D.非洲地区19.下列表述能够体现“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与雅尔塔体系有共同点的是( ) A.大国凭借实力建立国际关系格局B.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政治格局C.惩治了法西斯战犯D.确立了新的世界殖民体系20.欧共体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B.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C.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D.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二、多项选择题。

往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往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往年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1.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 )A.国民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高等教育制度D.学校教育制度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B.教育哲学C.教育社会学D.教育经济学3.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 )A.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工农业生产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4.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 )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5.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B.内容C.方法D.功能6.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D.壬子癸丑学制7.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练习法C.实验法D.实习作业法8.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A.桥梁作用B.关键作用C.主导作用D.决定作用9.教育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个别差异性,应做到( )A.循序渐进B.因材施教C.教学相长D.防微杜渐10.“学而时习之”的主张说明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量力性原则11.“足智多谋,随机应变”是思维的( )A.广阔性B.独立性C.灵活性D.逻辑性12.看书时,用红色笔划出重点,便于阅读是利用知觉的哪种特性?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3.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起伏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14.脑神经属于下列哪一类神经? ( )A.交感神经B.副交感神经C.中枢神经D.周围神经15.有预定目的,用专门方法的识记是(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意义识记D.机械识记16.长系列的材料,中间部分记忆的效果差,两端效果好,这是由于中间部分要受哪种抑制干扰? ( )A.前摄B.倒摄C.单一D.双重17.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 )A.动力系统B.自然前提C.心理基础D.核心成分18.年龄智商的公式是( )A.IQ=MA/CA×100%B.IQ=CA/MA×100%C.IQ=MA/CA×100D.IQ=CA/MA×10019.人的认识的倾向性是( )A.兴趣B.需要C.动机D.理想20.情绪情感是下列哪种选项关系的反映? ( )A.现实与人B.人与人C.现实与人的需要D.生理与心理需要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8个小题,每空1分,共36分。

最新精品2017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试题

最新精品2017年云南省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历史专业试题

专业知识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小题 , 每小题 2 分 , 共计 4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各项中从根本上否定了奴隶社会世袭制的是 ( )①墨子主张 " 尚贤 " ②孔子强调 " 仁者爱人 "③商鞍变法 " 奖励军功 , 按功受爵 " ④韩非子主张 "法不阿贵 "A. ①③B. ②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2. 右边是秦朝官府遗址出土的《秦小篆字砖》(拓片),其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秦朝使用的惟一字体是小篆B.秦朝推行标准字体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C.秦朝的教育制度平民化D.秦朝注重加强文化统治3. 下列名句、警句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 " 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 " ② " 天下兴亡 , 匹夫有责 "③ " 人生自古谁元死 , 留取丹心照汗青 " ④ " 为政之要 , 惟在得人 "A. ①②③③B. ①④③②C. ②③④①D. ①③④②4. 对下边两幅图片相关史实的说明,正确的是()A.分别发生在汉元帝时期和贞观年间B.前者是迫于冒顿单于的威胁,后者是中原王朝主动示好C.分别促进了北部和西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D.都促成中原王朝设置行政机构管辖该地区5. 下面两幅地图告诉我们,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中国东北海、陆疆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是:①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由中国内河变为中俄界河②中国失去滨海地区(日本海)出海口(包括库页岛)A.①是正确的,②是错误的 B.①②都是正确的C.①是错误的,②是正确的 D.①②都是错误的6. 《马关条约》与以往的侵华条约相比,"前所未有"的是①割地面积之多②赔款数额之多③开辟内河新航线之长④开辟通商口岸之多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 在中国近代史上,最早主张学习西方,兴办近代保险事业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是()。

2021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

2021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答案

2021下半年云南教师资格证高级中学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及解答一、单项选择题1.《史记·周本纪》载:“平王立,东迁洛邑,辟戎寇。

”与这一记载直接相关的史事是()。

A.周武王实行分封制B.周幽王烽火戏诸侯C.周公旦东征平殷乱D.周厉王时国人暴动参照解答B2.图1是汉代画像石的纪念邮票,牛耕犁头的主要材质是()。

A.石质B.木质C.骨质D.铁质参照解答D3.郭沫若曾撰写楹联称颂古代的一位诗人:“世上创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这位诗人是()。

A.屈原B.杜甫C.王维D.李白参照解答B4.《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曹操“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

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这里所说的“田官”的主要职责是()。

A.推行屯田B.分配土地C.招兵买马D.运输粮食参照解答A5.图2所呈现的社会现象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①促进江南经济的开发;②加速北方民族大交融;③确立南方经济重心地位;④完成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参照解答A6.古人云:“成由俭,败由奢。

",下列帝王属于前者的是()。

A.宋徽宗B.唐玄宗C.汉文帝D.汉武帝参照解答C7.元代管理全国佛教僧徒和藏族军民政教事务的中央官署是()。

A.理藩院B.宣政院C.御史台D.枢密院参照解答B8.图3~图5均出自中国古代的一部名著,这部著作是()。

A.《齐民要术》B.《农政全书》C.《天工开物》D.《本草纲目》参照解答C9.梁启超说,中国“直待台湾既割,二百兆之偿款既输,而鼾睡之声,乃渐惊起”。

与引文直接相关的史事是()。

A.虎门销烟B.永安建制C.甲午战争D.同盟会成立参照解答C10.图6是民间画币沈蓉圃绘制的包括程长庚、谭鑫培、杨月楼等著名演员在内的《名伶十三绝》,该画反映了()。

A.风俗画在北宋十分兴盛B.写真画在明朝臻于极致(选项不确定)C.徽剧在乾隆年间风光一时D.京剧艺术在晚清走向成熟参照解答D11.蔡元培在幅挽联中写道:“为地方兴教养诸业,继起有人,岂惟孝子慈孙。

云南省2006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

云南省2006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

云南省2006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总题数:50,分数:50.00)1.我国氏族公社始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河姆渡人解析:约170万年前,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约80万年前,蓝田人生活在陕西蓝田一带;约20-70万年前,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约18000年前,山顶洞人开始氏族公社的生活;约5000-7000年前,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约4000-5000年前,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约4000多年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

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是()A.铁工具的使用√B.牛耕的推广C.汉朝D.隋朝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的地区已非常广泛普遍。

铁器普遍使用的重要意义:标志我国由青铜时代进步到铁器时代,铁制工具的普及,使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成生产关系的变革。

3.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开凿于()A.战国B.秦朝√C.汉朝D.隋朝解析:最早沟通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人工运河是史禄修建的灵渠,是秦朝攻打越族时为运送军粮而修建的。

4.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A.《梦溪笔谈》B.《汜胜之书》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解析:由题干中“6世纪”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可知答案。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朝人,符合这一时期;A是北宋沈括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B是两汉时期的作品;D是明朝后期徐光启的著作。

5.作品有“诗史”之称的唐代诗人是()A.李白B.杜甫√C.白居易D.杜牧解析:综观杜甫一生思想是“穷年忧黎元”,“致君尧舜上”,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由此可见杜甫的伟大。

云南省2023年中小学特岗《两学》真题及答案及部分学科真题(考生回忆版)

云南省2023年中小学特岗《两学》真题及答案及部分学科真题(考生回忆版)

云南省2023年中小学特岗《两学》真题及答案及部分学科真题(考生回忆版)2023年两学真题及答案解析政治真题回忆版26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28新时代的内涵27中国化现代化的基本特征31中国梦的内涵32个人如何实现中国梦33如何理解自由的真谛34法治与自由的关系35如何实现对自由的追求教学设计36合理利用网络两学;37美育的内涵和目标38加里培林的心智阶段划分39利用生产力,政治制度和文化知识论述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真题回忆版中学名词解释:《吕氏春秋》语文核心素养简答题简述古代汉语中名作状的作用。

《史记》的地位和影响。

海明威《老人与海》的叙事艺术小学音乐真题回忆版小学音乐的名词解释标题音乐,参军戏,皮黄腔简答勃拉姆斯的抒情歌曲特点小学语文真题回忆版小学语文的教育综合题第一题是说学校在体育工作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第二题是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和影响因素。

第三个题是简述教学原则有哪些?2023年云南省中央特岗计划教师招考笔试解析(小学)(考生回忆版)教育学、教育心理学部分一、简答题(5分1题)1.简述学校体育教育的措施。

答: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这是学校体育与学校其他活动的最根本的区别。

体育的组织形式有:体育课、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锻炼、运动队训练、运动竞赛等。

其中最基本的形式是体育课。

体育的基本任务包括:指导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使学生掌握运动锻炼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运动锻炼的方法,增强运动能力;使学生掌握身心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身心卫生保健习惯;发展学生良好品德,养成学生文明习惯。

2.简述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和影响它的主要因素。

答:(1)含义: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影响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包括:①学习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成败经验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

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

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

云南省2007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总分:3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择1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代码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总题数:20,分数:20.00)1.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夏商时期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解析:考查我国奴隶社会青铜铸造的相关知识及考生的比较能力。

注意审准题目暗含信息,我国中原地区青铜器最鼎盛时期是商周时期,据此可选出正确答案为B。

2.系统总结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经验的著作是()A.《梦溪笔谈》B.《考工记》C.《齐民要术》√D.《农政全书》解析:由题干中“6世纪”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农牧业生产”可知答案。

《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是北朝人,符合这一时期;A是北宋沈括总结我国古代主要是北宋时期的许多科技成就;B是两汉时期的作品;D是明朝后期徐光启的著作。

3.下列史实反映唐代中印友好交往的是()A.佛教传入中国B.法显游历天竺C.义净西行研究佛学√D.鉴真渡海传播佛法解析:佛教最初传入的年代传说纷云,很难考定,一般公认是开始于汉明帝的求法;法显是东晋人;义净(635~713)唐代高僧,著名佛经翻译家,义净在印度十三年,历三十余国;鉴真东渡的是日本。

4.下列政治制度中属于辽代的是()A.猛安谋克制B.“蕃汉分治”√C.察举制度D.行省制度解析:猛安谋克是金代女真社会的最基本组织;“蕃汉分治”是辽统治者实施的吏治等级制度和地方行政制度,是针对契丹取得幽云十六州后广域版图上不同民族治理的一种行政管理制度;汉高祖刘邦下求贤诏,令从郡国推举有治国才能的“贤士大夫”,开汉代察举制度的先河;元行省制度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5.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的是()A.宋应星B.徐霞客C.李时珍D.徐光启√解析:明朝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学历史历年真题基础练习题一、单选题1、小红认为,她喜欢狗,所以每一个人也都喜欢狗。

她所表现出来的是前运算思维的何种特征?()A.不可逆性B.单维思维C.自我中心D.集中化2、学生在得知自己的考试成绩之后,往往喜欢解释自己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A.自我效能感B.结果效能感C.归因D.自我安慰3、归因研究者分析行为原因时,不包括的维度是()A.内-外B.强--弱C.稳定--不稳定D.可控--不可控4、“形式训练说”所讨论的迁移实际上属于()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性迁移D.普遍性迁移5、“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下列哪项对操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言语指导B.示范C.练习D.反馈6、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A.谐音联想法B.分散复习C.多种感官参与D.画出系统结构图7、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要学生审清题意,必要时可以画示意图。

这样做的目的是()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心理问题的表征C.有效地监控审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能8、凭借经验和直觉选择解法的假设方式称之为()A.算法式B.推理式C.启发式D.演绎式9、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的方法叫()A.强化法B.行为塑造法C.代币奖励法D.示范法10、一个学生过分害怕猫,通过让他看猫的照片,谈论猫,远看猫到近看猫、摸猫、抱猫,消除对猫的惧怕反应,这是行为训练的()A.全身松驰训练B.系统脱敏法C.行为塑造法D.肯定性训练11、“过于安静,或由于紧张拘谨、惧怕老师,学生反应迟钝、呆板,回答问题被动;课堂纪律较松散,心不在焉。

”这种课堂气氛是()A.积极型B.对抗型C.消极型D.失控型12、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称之为()A.群体气氛B.群体规范C.群体凝聚力D.人际关系13、以学生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结果的评价是()A.常模参照评价B.标准参照评价C.配置性评价D.诊断性评价14、在初中新生入学后,学校想了解学生的外语程度,以便安排教学,需要什么测验?()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配置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15、对一个插班的新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教师就同一内容连续讲了10遍,学生还没有掌握好。

若要改变这种教学状况,此时教师最需要反思的是自身的()A.表达能力B.知识水平C.诊断学生学习困难的意识D.组织能力16、在师生关系中,“亲其师而信其道”反映了教师哪项特征对学生的影响?()A.知识B.认知C.人格D.技能二、填空题1、智力的差异包括智力的个体差异和________。

2、从迁移的角度看,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________ 、________ 和网络化。

3、学生在加法运算学习时,常将“数”和“单位”结合起来变成“数量”。

这种心智活动方式,加里培林称之为________ 活动。

4、_________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5、问题解决有目的指向性、认知性和____________特点。

6、课堂问题行为表现为两类,即扰乱性行为和________ 。

7、对于道德行为表现和情感领域的成就,最常见的评价手段是______的评价手段。

8、罗森塔尔等人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的典故,把教师期望的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称为______。

三、简单题1、简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意义。

2、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的关系。

3、热衷于“奥数”培训的人持有这样一个观点:“奥数”有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其它能力相应会有所提高。

就象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一样,其肌肉发达了,运动技能水平也会有所长进。

历史上有种迁移理论与上述观点相似,请论述该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4、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有哪些?5、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复习老师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复习时,小王总是课本上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前就先看什么,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以致学习成绩不理想。

请你结合学习策略与方法方面的内容来给小王提出一些建议。

四、论述题1、简答或论述:怎样实行促进学生迁移的教学?(有的学生在语文测验中能正确填空,但是不能给朋友写一封语句通顺的信;有的学生能在数学测验中进行小数和百分数的乘法运算,但却不会计算收入所得税。

请分析此现象,并联系实际说明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策略)2、标准化成就测验的优越性有哪些?五、案例分析题1、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分析:(1)他这种归因正确吗?(2)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3)掌握维纳归因理论有何意义?(4)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2、老师,让我们自己来为了让班会开得更成功,我为我们班选了一篇课文改写了剧本。

第二天,把我的计划和大家说了说,全班同学都很高兴,这时我听到了一段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你就演什么呗。

”“我可不想演。

”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原来是王渺。

下课,我把她叫到办公室请她谈自己对演课本剧的想法。

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您每次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您应该让我们自己来试一试。

”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是“包办代替”,他们长大了。

于是,我把导演的任务交给了王渺同学,她高兴地接受了任务,开始和同学商量演哪一课。

然后找我做参谋,帮我做道具。

课本剧表演得非常成功,我和孩子们一同品尝了成功的喜悦。

问题:这个案例给我们留下的思考是什么?请你结合新课程理念谈谈自己的看法。

1参考解答一、单选题1、【育萃专家解析】C。

2、【育萃专家解析】C。

3、【育萃专家解析】B。

维纳归因有三个维度,没有强弱维度。

4、【育萃专家解析】D。

因为形式训练说是关于官能(即能力)方面的迁移,它是一般性的、普遍性的迁移。

5、【育萃专家解析】C。

6、【育萃专家解析】A。

谐音联想法是一种记忆术,属精细加工策略。

B和C是复述策略,D是组织策略。

7、【育萃专家解析】B。

对问题的准确表征。

理解问题就是借助于个在的具体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征。

8、【育萃专家解析】C。

启发式。

也叫冒险式,凭直觉来解答问题。

有可能很快就能解决,但也有可能解决不了。

9、【育萃专家解析】B。

10、【育萃专家解析】B。

11、【育萃专家解析】C。

12、【育萃专家解析】B。

13、【育萃专家解析】A。

常模参照。

用在团体所在的位置来报告评价结果。

14、【育萃专家解析】C。

配置性评价,即准备性评价,摸清学生现有水平以便安排教学。

15、【育萃专家解析】C。

16、【育萃专家解析】C。

二、填空题1、【育萃专家解析】群体差异。

2、【育萃专家解析】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育萃专家解析】(物质与)物质化。

4、【育萃专家解析】元认知。

5、【育萃专家解析】序列性。

6、【育萃专家解析】心理问题行为。

7、【育萃专家解析】非测验。

8、【育萃专家解析】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

三、简单题1、【育萃专家解析】根据维果斯基的研究,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它的提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其意义在于教育者不应只看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

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而应适应最近发展区,从而走在发展的前面。

2、【育萃专家解析】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相互作用的。

一方面,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

一般来说,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

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

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会降低。

同时还发现,最佳的动机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

另一方面,学习效果也影响学习动机。

此外,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不是直接的,与很多因素有关。

因此教师一方面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另一方面还要采取其它措施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3、【育萃专家解析】与上述观点相似的是形式训练说。

形式训练说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认为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这些官能可以象肌肉一样训练,而且得到训练的官能可以自动迁移到其他活动中去,迁移是一个“形式”训练的过程。

在形式训练说看来,教学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训练和改进各种官能,而且越难越深奥的项目,越具有训练价值,忽视教学内容,忽视知识的实用价值。

今天的奥数训练实际上是形式训练说的翻版,虽对开发学生智能具有价值,但容易与现实生活实际技能相脱节。

4、【育萃专家解析】(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5、【育萃专家解析】要点:没有正确使用学习策略。

他没有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不会管理自己的资源;复习时间也不合理,不符合复述策略的要求;对自己的复习也没有作出合理计划,更不会监控和调节,对自己是个学习者的意识和控制不够,不符合元认知策略。

小王首先应该学习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了解对学习有促进作用的学习策略,然后主动将这些策略指导自己的学习。

四、论述题1、【育萃专家解析】这说明这些学生没有能做到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目的就是能实现迁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措施,“为迁移而教”,促使学生学习迁移。

(1)精选教材内容,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在宏观上,教学中应将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作为教学的主干,并依此进行教学。

在微观上,应注重学习目标与学习过程的相似性,或有意识地沟通具有相似性的学习。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提炼,将前后知识加以融会贯通,真正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简言之,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努力体现迁移规律。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

2、1,客观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标准化测验是一种比教师编制的测验更加客观的测量工具.2,计划性.专家在编制标准化测验时,已经考虑到所需要的时间和经费,因此标准化测验更有计划性. 3,可比性.标准化测验由于具有统一的标准,使得不同考试的分数具有可比性.五、案例分析题1、【育萃专家解析】这种归因是不正确的。

根据维纳的研究,归因于努力是有利的归因。

因此,应尽量让学生将自己学业的成功或失败归之于努力以激发学习动机。

但是,也要注意: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一贯成绩的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哪怕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