芷江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分析

合集下载

益阳市各县区土地生态利用

益阳市各县区土地生态利用

汇报人:2023-11-20•益阳市土地生态利用概述•各县区土地生态利用现状及特点•土地生态利用的技术与方法目•各县区土地生态利用的实践与探索•未来展望与政策建议录01益阳市土地生态利用概述益阳市位于湖南省中部,洞庭湖南岸,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益阳市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充足,有利于农业生产。

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土壤肥沃,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

益阳市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概况自然环境地理位置益阳市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

目前,农业生产用地占据较大比例,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园区用地逐渐扩张。

土地利用现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大量优质农田被占用,耕地保护压力增大。

同时,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区域存在土壤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影响土地生态安全。

土地利用问题益阳市土地利用现状及问题意义土地生态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目标益阳市土地生态利用的目标是实现土地利用结构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确保耕地保有量,提高土地质量,优化空间布局,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水质,减少土壤污染,提升生态系统服务等。

土地生态利用的意义和目标02各县区土地生态利用现状及特点土地生态利用措施为了进一步提高土地生态利用水平,该县区应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布局建设用地,保护好优质农田和林地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利用类型该县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林地和建设用地为主。

其中,耕地占比较大,是当地主要的农业生产区。

土地生态状况目前,该县区土地生态状况整体良好,耕地质量较高,林地覆盖较好,对调节气候和保持生态平衡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地利用问题然而,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张,部分优质农田受到占用,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土地利用类型该县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等。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69--农业经济与管理 引用格式: 陈艺元.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J]. 湖南农业科学,2024(3):69-76. DOI:10.16498/ki.hnnykx.2024.003.016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就是“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1]。

城市群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体[2]。

土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载体,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尤其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群地区,各项经济建设活动引起了对土地需求的大幅上升,而土地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其面积具有有限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越发凸显[3],由此导致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群经济社会的发展。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彼此影响。

一方面,随着土地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的增强,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相应得到提升,同时也会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土地粗放、低效利用会加剧土地供需矛盾,降低经济发展质量,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因此,研究城市群土地集 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以环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陈艺元 (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0)摘要: 基于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环长株潭城市群8个城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相对发展度模型探讨二者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引入障碍度模型分析障碍因子。

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各市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及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各市之间发展差距不断扩大;(2)城市群土地集约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性趋向优化,发展状态由失调衰退阶段进入基本协调阶段,且同步发展型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两大子系统明显得到改善;(3)人均建设用地面积、人均旅游外汇收入、每万人国际互联网户数、货物进出口总额占GDP 比重是阻碍城市群土地利用与经济发展协调性的主要障碍因素。

芷江县城芷江镇总体规划文本-目录

芷江县城芷江镇总体规划文本-目录

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 (2)第三章县域村镇体系规划 (3)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 (13)第五章城市空间管制规划 (14)第六章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总体布局 (14)第七章城市工业与物流仓储用地布局规划 (15)第八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15)第九章城市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商业服务业设施规划 (17)第十章城市住房建设与住房保障规划 (18)第十一章城市绿地系统、风貌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 (19)第十二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22)第十三章城市环境卫生设施系统工程规划 (22)第十四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3)第十五章城市给排水系统工程规划 (25)第十六章城市电力电信广播电视系统工程规划 (25)第十七章城市燃气系统工程规划 (26)第十八章城市黄线规划 (26)第十九章城市开发强度控制规划 ......................................................................... 26 第二十章城市旅游产业布局规划 . (27)第二十一章城郊土地利用规划 (28)第二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8)第二十三章远景发展设想 (32)第二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 (32)第二十五章附则 (33)第一章总则第01条为指导芷江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芷江城市发展的需要,报经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同意,对《芷江县城芷江镇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进行修改。

同时,对《芷江侗族自治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09-2030)》进行调整。

第02条规划指导思想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基本目标,坚持五个统筹,紧紧围绕“两型社会”建设要求,转变发展模式,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镇。

芷江宜居生态调研报告总结

芷江宜居生态调研报告总结

芷江宜居生态调研报告总结芷江宜居生态调研报告总结芷江是一个位于湖南省怀化市的县级城市,地处湖南西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本次调研目的是深入了解芷江的宜居生态环境,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芷江的生态环境优势芷江地处湘鄂温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气候宜人,是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的理想地区。

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5.8%,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动植物资源,是生态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

二、芷江的宜居环境状况1. 空气质量良好:芷江的空气质量指数处于良好水平,主要受益于其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域的限制,周边没有大型工业污染源。

但是应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工作,同时制定相应的空气净化计划。

2. 水质优良:芷江县境内拥有许多湖泊和河流,水质清澈,供水安全。

但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水体中存在着一些污染物质,需要加强监测和治理工作,以确保水质的持续改善。

3. 生态保护成效显著:芷江建立了一系列生态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对生态环境进行了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其中的芷江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南方湿地保护的重点区域之一。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1. 治理工业污染:尽管芷江县没有大型工业企业,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小型工厂和企业的污染问题。

应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确保它们的生产过程不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2. 加强农业环保意识:芷江的经济主要依靠农业,但是在农业生产中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用水和用药问题,影响了土壤和水体的质量。

应加强对农民的环保教育和培训,鼓励他们采用生态友好的农业种植方法。

3. 提升环境治理能力:芷江县在环境治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能力欠缺和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

政府应加强对环境监测和治理人员的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意识。

4. 加强宣传和教育:芷江的宜居环境是其特色和优势之一,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宜居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综上所述,芷江作为一个拥有得天独厚自然资源和优美生态环境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同时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宜居、宜游的美丽芷江。

芷江的产业发展趋势

芷江的产业发展趋势

芷江的产业发展趋势芷江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县地处苗岭南麓,“南临金洞、不洞两个全国重点飞机场”、“北望爵床,拥有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东接湘江,与长沙处于一小时经济圈”,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近年来,芷江县以“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并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文将系统分析芷江县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一、农业产业1.核心竞争力:芷江县是湖南省重要的扶贫攻坚县和深度贫困地区县,农业产业是其经济的重要支柱。

芷江县具备丰富的农业资源,特色农产品如芷江豆腐干、腊肉、笋干等在市场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可以通过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份额。

2.发展趋势:(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增效。

芷江县地形复杂,农业发展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加大农业生产力的投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同时,要注重发展农业生态旅游,通过农业观光等方式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的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

芷江县要引导农户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科技服务,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品牌知名度。

通过农业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

(3)发展特色农业,打造农业品牌。

芷江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农业资源,要发挥其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要注重农业科技的应用,培育农业技能人才,推动农业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二、旅游产业1.核心竞争力:芷江县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是湖南省内知名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金洞和爵床景区是该县重要的景点,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

此外,芷江县还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旅游产业发展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2.发展趋势:(1)挖掘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芷江县要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挖掘潜在的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评估技术指南(试行)
1.2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编制市、州、县(含县级市)级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时的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工作。
市县空间规划评估范围主要基于《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的要求,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下简称“两 规”)为主体,同时根据市县地方规划编制实际,可涵盖生态环 境保护、综合交通发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林地保护等各专项 类空间规划内容。
5.3.1 基础图件 ................................. 14 5.3.2 评估成果图件 ............................. 14 5.4 附件 ............................................ 16 6 附则 ................................................. 16 附件 1 市县空间规划实施评估资料收集清单 .................. 17 附件 2 市县专项类空间规划参考名录 ........................ 20 附件 3 现行空间类规划实施评估指标表 ...................... 21
26新增基础设施市域县域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对比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公共服务设施市域县域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实施情况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的土地开发综合整治复垦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实施情况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道路及交通设施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市政公用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及用地中心城区住房建设对比图底图为中心城区总规居住用地规划图标明规划实施期间新增居住用地情况

芷江县生态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芷江县生态用地布局优化研究

芷江县生态用地布局优化研究摘要:随着建设生态城市、宜居城市的思想和理论的逐步深入和发展,我国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优化,特别是生态用地的布局与优化研究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重点研究的问题。

本文在生态用地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芷江县生态用地布局的现状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芷江县生态用地布局优化的建议。

对芷江县土地资源的合理及可持续利用,促进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改善其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用地;生态用地布局;芷江县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co-city, the gradual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ideas and theories livable city, china’s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land use structure and layout optimization, ecological land layout and optimization of land use planning key research issues. in this paper,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l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zhijiang ecological land layout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recommended the the zhijiang ecological land layout optimization. the rational and sustainable use, and to promot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o improve it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on the zhijiangcounty land resource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words: land use; ecological land; ecological land layout; zhijiang中图分类号: f2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建设对国民经济发展影响持续增强的今天,生态用地布局优化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凸现出来。

我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全年预计

我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全年预计

我县经济运行形势分析及全年预计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围绕年初县委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全县总体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一、当前我县经济运行基本情况1、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96亿元,增长13.3%,高于全市平均0.1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9.7%;第三产业增加值23.4亿元,增长13.3%;增幅分别列全市第9、第4和第4位。

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对总体经济拉力强劲。

一是规模工业高速增长,主力军作用显著。

到10月份我县规模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6.7亿元,增长52.9%,完成工业增加值25.8亿元,增长为21.2%,工业对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贡献率达46.7%,占整个GDP增速近一半。

二是投资项目增多,投资完成额快速增长,支撑力度增强。

到目前全县城乡建设施工项目(500万元以上)117个,比去年同期多3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69个,比去年同期多5个。

完成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36.62亿元,增长16%。

有效地带动了我县建筑业、房地产开展经营业及物业管理的快速发展。

今年前10个月我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2.7亿元,房地产开发经营及物业管理业完成增加值3.2亿元,均保持增长28%左右的增速。

三是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

今年前10个月,我县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现代服务业均保持两位数据以上的增速。

今年1-10月,我县房屋施工面积增长24.5%,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62%,房地产增加值增速达19%,电信业务总量增长2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增长10.6%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税增长12.1%。

在现代服务业带动了我县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前三季度,我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3.3%,对我县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芷江县土地利用现状结构与布局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是自然客观条件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它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在受到地理自然因素制约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受到人类改造利用行为的影响。

不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不同的社会需求以及不同的生产科技管理水平,不断改变并形成新的利用现状。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对规划区域内现实土地资源的特点,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利用程度、利用效果及存在问题作出的分析。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只有深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才能发现问题,作出合乎当地实际的规划。

因此,在编制土地利用规划时,必须对土地利用现状作深入调查,分析土地利用现状资料,找出土地利用存在问题,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一、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资源调查是整个农业自然资源调查的重点,其目的是为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农业生产布局、制订农业区划和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并为进行科学的土地管理创造条件。

主要内容包括: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质量调查、土地评价及土地监测等。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又称土地数量调查,按行政范围分为全国、省(市、自治区)、县(自治州,自治县) 3级。

县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一般以县为单位进行。

调查的基本方法是:利用大、中比例尺地形图或航片、影像地图,通过外业补测或调绘,将变化的地物界线转绘到地形图或影像地图上,勾绘出土地所有单位和使用单位的界线,并以修绘后的地图作为底图,量算出各类土地面积。

同时,将土地面积量算的成果,以乡(或村)为单位,由下而上逐级汇总出各级行政管辖单位的土地总面积及各类土地面积。

二、背景分析
(一)地理位置
芷江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武陵山系南麓云贵高原东部余脉延伸地带,东经109°17′-109°54′,北纬27°04′-27°38′,东邻中方县、鹤城区,南接洪江市、会同县及贵州省天柱县,西连新晃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万山特区,北界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省铜仁市。

县城芷江镇距怀化市仅39公里。

素有“滇黔门户、黔楚咽喉”之称。

(二)自然生态环境
芷江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1.7%,丘陵次之,占28.6%,岗地占4.4%,平原占3%。

芷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间形成凹陷的山间盆地。

北部、西部和西南部为中山、中低山区,地势高竣,山峦叠嶂,是林木主产区;东部和东南部波状起伏的高丘,是经济林果主产区;中部为低丘岗地,地势开阔平缓,土地肥沃,水源条件好,是粮食主产区。

芷江境内山脉分南、北两支:北干脉由西向东绕贵州省及麻阳县边境经米公山、撑架坡、阳雀坳、西晃山、通坳山、齐天界、上青坡入中方县境,平均海拔900m以上;南干支由新晃天雷山发脉入境,沿朝阳坳、千公牛、燕子岩、巽公坡、桅子顶入洪江市境,平均海拔7 00m左右。

全县1000m以上的高峰24座。

芷江县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但受盆地周围高山影响,地域热量差异大,四季降水不均,垂直气候和小气候明显,旱、涝、冷、冻等灾害性天气频繁,成为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因素。

全县年平均气温在15.8℃~17.3℃之间, 1月最冷,平均气温为2.3℃~5.2℃。

初霜日为12月2日,终霜日为2月26日,无霜期为260~278天
(三)经济状况
2007年,全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入实施“一个总体目标,四个加速推进”总体发展战略,经济结构得到了不断优化,经济运行质量继续提高。

以民生为重点,各项社会事业扎实稳步推进,经济社会得到了又好又快发展。

全年完成GDP47.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3%,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7%、21.3%、12.8%。

年均增长13.2%,五年翻了一番。

三次产业结构更为合理,由“十五”末的33.1:25.8:41.1调整为22.9:42.1:35。

为民办实事深入落实。

硬化县乡公路和通村公路255公里;解决了9345人收听收看农村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新建农村沼气池507口;解决了农村12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标准化乡村农家店建设25家;新建(筹建)城镇廉租房400平方米。

新增城镇就业1695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强势工业格局还没有形成;农业产业化综合效益还不明显,农民增收的基础依然薄弱;节能降耗、污染减排压力大;区域内物价偏高,民间投资不活跃,带动力不强;社会保障能力弱,尚需进一步完善。

三、芷江县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一)土地利用结构分析(土地资源数量分析)
土地利用资源的数量分析,首先是分析已利用土地(如耕地、林地、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等)和未利用的数量及其占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

据芷江县土地利用现状调查,2005年芷江县土地总面积为209553.4,农用地面积为1 9161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1.39%,其中耕地面积为35146.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 6.77%;园地面积为646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林地面积为139691.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6.66%;其它农用地面积为10215.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

建设用地面积为8844.2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22%,其中建制镇用地面积为507.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0.2%;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为550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6%;采矿及独立建设用地面积为2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2%;交通运输用地面积为148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71%;水利设施用地面积为7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36%;其它建设用地面积为34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17%。

其它用地面积为9194.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39%。

(二)土地利用程度分析
土地利用程度是指在当前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条件下,在土地资源中已开发利用土地所占的比例。

衡量土地开发利用常用的指标有:土地利用率、土地农业利用率、非农业土地利用率、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等。

1.土地农业利用率
芷江县的农用地面积为191514.3公顷,土地总面积为191614.3公顷,土地农业利用率为农用地面积除以土地总面积再乘以100%为91.39%。

2.土地利用率
土地利用率=已利用土地面积200358公顷/土地总面积209553.4公顷х100%=95.612%反映芷江县土地总的利用程度为95.612%。

我国土地平均利用率为77.6%,东部地区90%以上。

3.土地垦殖率和复种指数
土地垦殖率=耕地面积35146.9公顷/土地总面积209553.4公顷х100%=16.77%它反映了芷江县土地开垦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16.77%。

我国土地垦殖率为14.2%,平原地区40%以
上。

复种指数=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823.2公顷/耕地面积35146.9公顷х100%=147.44%它反映了芷江县耕地在一年内被重复利用程度为147.44%。

(4)、林地利用率和森林覆盖率
林地利用率=有林地面积139691.1公顷/宜林地面积207817公顷х100%=67.21%
森林覆盖率=有林地面积139691.1公顷/土地总面积209553.4公顷х100%=66.66% 它们反映了芷江县区域林业用地利用程度66.66%。

(5)、建设用地率和交通用地率
建设用地率用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表示
建筑密度=建筑物的基底面积6012.4公顷/用地面积8844.2公顷х100%=67.98%,与平均建筑层数成反比;
交通用地率=交通用地面积1489.4公顷/土地总面积209553.4公顷х100%=0.71%
它反映了芷江县区域交通通达程度低和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三)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益分析
芷江以山地为主,占总面积的61.7%,丘陵次之,占28.6%,岗地占4.4%,平原占3%。

总面积209553.4公顷,芷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中间形成凹陷的山间盆地。

北部、西部和西南部为中山、中低山区,地势高峻,山峦叠嶂,是林木主产区;林地139691.1公顷,东部和东南部波状起伏的高丘,是经济林果主产区;中部为低丘岗地,地势开阔平缓,土地肥沃,水源条件好,是粮食主产区。

耕地35146.9公顷,农业用地利用的程度91.391%,区域林业用地利用程度66.66%,土地开垦程度和种植业发展程度16.77%,土地总的利用程度为95.612%。

土地作为稀缺的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中的主体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趋重要,制约性也日益明显。

而经济建设飞速发展和人口的高速增长导致非农业用地急剧膨胀,城市化进程加速,农业、城市、交通及工业等各业用地之间的需求矛盾日益加剧。

对土地的利用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统一,土地利用不是单纯的经济利用,而应该是在强调生态利用的基础上的生态经济利用,即既要追求经济利用和社会稳定,也要强调生态效益。

因此,土地利用效益中要兼顾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