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距离测量

合集下载

第四章 距离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
经纬仪定线适用于钢尺量距的精密方法。 用经纬仪在两点间定线
设A、B两点互相通视,将经纬仪安置在A点,用望远镜纵 丝瞄准B点,制动照准部,望远镜上下转动,指挥在两点间 某一点上的助手,左右移动标杆,直至标杆影像为纵丝所 平分。为减小照准误差,精密定线时,可以用直径更细的 测钎或垂球线代替标杆。
用经纬仪延长直线 将A、B直线延长至C点,将仪器安置于B点,用盘左瞄准 A点,制动照准部,倒镜定出C′点;再用盘右瞄准A点,制 动照准部,倒镜定出C″点,取C′C″的中点,即为精确位 于AB直线延长线上的C点。这种延长直线的方法称为经纬仪 正倒镜分中法。
• 2.红外测距仪使用中的注意问题:

光电测距成果处理
• 一、仪器改正。主要内容:加常数改正。
• 测距仪在一条已知边的测距结果总与已知边相差的一个固定值, 就是测距仪的加常数,用C表示。 C值可通过检定测距仪(包括反射 器)得到。
• 二、气象改正。
Dtp Do no n 3 18 • 1.气象改正原理公式 • 2.气象改正实用公式:测距仪光源不同,参考气象元素不同,按原 理公式推证的实用公式也不同。 • 1)D3000红外测距仪的气象改正的实用公式 793.12 p 3 19 Dtp Dokm 278.96 273.16 t
作业要求: 直 目估定线直,保证量距时沿直线进行 平 地面平直 钢尺水平 准 每尺段端点标志精确,要求对点、投点读数要精确 误差 ≤2mm
精密测距方法及作业要求 精密量距相对精度:1/10000~1/40000 主要用途:钢筋混凝土、钢结构等较精密工程的放样等
精密量距时采取的措施: 1、使用检定过的钢尺 2、经纬仪定线 3、定尺段桩,逐段测量 4、对钢尺施加固定拉力(使用拉力计或弹簧秤): 对30m 的钢尺,用100N的拉力对50m的钢尺,用150N的拉力。 5、对量距结果加三项改正数:

测量学—4---------距离测量

测量学—4---------距离测量

测量学4距离测量第四章距离测量测量距离是测量的基本工作之一,所谓距离是指两点间的水平长度。

如果测得的是倾斜距离,还必须改算为水平距离。

按照所用仪器、工具的不同,测量距离的方法有钢尺直接量距、光电测距仪测距和光学视距法测距等第一节钢尺量距的一般方法一、量距的工具钢尺是钢制的带尺,常用钢尺宽10mm,厚0.2mm;长度有20m、30m及50m几种,卷放在圆形盒内或金属架上。

钢尺的基本分划为厘米,在每米及每分米处有数字注记。

一般钢尺在起点处一分米内刻有毫米分划;有的钢尺,整个尺长内都刻有毫米分划。

由于尺的零点位置的不同,有端点尺和刻线尺的区别。

端点尺是以尺的最外端作为尺的零点,当从建筑物墙边开始丈量时使用很方便。

刻线尺是以尺前端的一刻线作为尺的零点,丈量距离的工具,除钢尺外,还有标杆、测钎和垂球。

标杆长2-3m,直径3-4cm,杆上涂以20cm间隔的红、白漆,以便远处清晰可见,用于标定直线。

测钎用粗铁丝制成,用来标志所量尺段的起、迄点和计算已量过的整尺段数。

测钎一组为6根或ll根。

垂球用来投点。

此外还有弹簧秤和温度计,以控制拉力和测定温度。

二、直线定线当两个地面点之间的距离较长或地势起伏较大时,为使量距工作方便起见,可分成几段进行丈量。

这种把多根标杆标定在已知直线上的工作称为直线定线。

一般量距用目视定线,三、量距方法1.平坦地区的距离丈量丈量前,先将待测距离的两个端点A、B用木桩(桩上钉一小钉)标志出来,然后在端点的外侧各立一标杆,清除直线上的障碍物后,即可开始丈量。

丈量工作一般由两人进行。

后尺手持尺的零端位于A点,并在A点上插一测钎。

前尺手持尺的末端并携带一组测钎的其余5根(或10根),沿AB方向前进,行至一尺段处停下。

后尺手以手势指挥前尺手将钢尺拉在AB直线方向上;后尺手以尺的零点对准B点,当两人同时把钢尺拉紧、拉平和拉稳后,前尺手在尺的末端刻线处竖直地插下—测钎,得到点l,这样便量完了一个尺段。

测量员岗位知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测量员岗位知识 第四章 距离测量

l l l0
l l l0
任一长的温度与钢尺检定时的温度不同,尺长会 发生变化。
lt (t t0 )l
式中: 0.0000125 / 10 C, 钢尺膨胀系数
•倾斜改正
lh d l (l 2 h 2 )1/ 2 l h 2 1/ 2 l[(1 2 ) 1] l h2 1 h4 l[(1 2 4 ) 1] 2l 8 l h2 2l
解: DAB nl q 4 30 m 9.98 m 129.98 m
DBA nl q 4 30 m 10.02 m 130.02 m
1 1 Dav ( DAB DBA ) (129.98 m 130.02 m) 130.00 m 2 2
DAB DBA 129.98 m 130.02 m 0.04 m 1 K Dav 130.00 m 130.00 m 3250
A
1
2
3
4
5
B
仪器定线:如下图
4.两点间互不通视的定线 如图4-7所示,设AB两点在山头两侧,互不通视。定 线时,甲持标杆选择靠近AB方向的①1点立标杆,① 1点要靠近A点并能看见B点。甲指挥乙将所持标杆 定在①1B直线上,标定出②1点位置,要求②1点靠近 B点,并能看见A点。然后由乙指挥甲把标杆移动到 ②1A直线上,定出①2点。这样互相指挥,逐渐趋近, 直到①点在A②直线上,②点在①B直线上为止。这 时①、②两点就在A、B直线上了。
量距记录表
工程名称:×-× ×× 钢尺型号:5#(30m) 日期:2006. 01.08 天气:晴天 量距:×××; × 记录:×××
测线
整尺 段
零尺段
总计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第四章 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

倾斜 改正
例题:用尺长方程计算
测 量 学
钢尺实测A—B尺段(如图),测得长度l=29.896m,A、
B两点间高差h=0.272m,测量时的温度t=25.8°C,试求 A—B尺段的水平距离d。膨胀系数1.2510-5℃-1,全长 改正Δl=0.0025m,名义全长l0=30m
lt 30m 0.0025 m 1.25105 C 1 (t 200C) 30m
t
2 f
n 2 2 (n n)
1 1 D ct c 2 2 2f
1 D (n n) 2
n: 整周期数;
n :
不足一个周期的小数
光电测距的注意事项
(1) 防止日晒雨淋,在仪器使用和运输中应注意防震。 (2) 严防阳光及强光直射物镜,以免损坏光电器件。 (3) 仪器长期不用时,应将电池取出。 (4) 测线应离开地面障碍物一定高度,避免通过发热体 和较宽水面上空,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的地方。 (5) 镜站的后面不应有反光镜和强光源等背景干扰。 (6) 应在大气条件比较稳定和通视良好的条件下观测。
难点
尺长方程 视距测量公式的推导
§4-1 钢尺量距
测 量 学
一、量距工具 钢尺是钢尺量距的主要工具, 尺的宽度约10—15mm,厚度 约 0.4mm 。长度有 20m 、 30m 、 50m等多种,常使用的有30m 尺和 50m 尺等。平时卷在盒 内或带手柄的金属尺架上, 故又称钢卷尺。分划以mm为 最小单位。
2)水平距离
D Kl cos 100 0.316 cos 32700m 31.490m
2 2
3)高差
h D tan i v 31.490m tan 327 1.400m 1.400m 1.900m

第四章距离测量..

第四章距离测量..

精度
1cm 10cm
1m
10m 100m
控制LO测GO量
可以采用一组测尺共同测距,以短测尺(精 测尺)保证精度,长测尺(粗测尺)保证测 程,从而也解决了“多值性”的问题。 根据仪器的测程与精度要求,即可选定测尺 数目和测尺精度。
控制LO测GO量
❖ 当待测距离较长时,为了既保证必需的测距精度, 又满足测程的要求。在考虑到仪器的测相精度为千 分之一情况下,我们可以在测距仪中设置几把不同 的测尺频率,即相当于设置了几把长度不同、最小 分划值也不相同的“尺子”,用它们同测某段距离, 然后将各自所测的结果组合起来,就可得到单一的、 精确的距离值。
相位式测距仪:测定仪器发射的测距信号往返于被测距离的 滞后相位来间接推算信号的传播时间,从而求得所测距离的 一类测距仪。
控制LO测GO量
一、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思考:取v=3*108m/s,f=15MHZ,当要求测距 误差小于1cm时,脉冲法测距的计时精度、相 位法测距时的测定相位角的精度应达到多少?
❖ 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在3~15km左右的仪器称为中程 光电测距仪,这类仪器适用于二、三、四等控制网的边 长测量。
❖ 远程激光测距仪:测程在15km以上的光电测距仪,精度 一般可达±(5mm+1×10-6),能满足国家一、二等控制 网的边长测量。
控制LO测GO量
一、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3、按载波源,测距仪分为 光波 微波
各等级边长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平面 控制 网等

三等
四等
一级 二、 三级
仪器型号
观测 次数
往返
≤ 5 mm级仪器 11
≤10 mm级仪器 ≤5 mm级仪器

工程测量 第4章 距离测量

工程测量 第4章 距离测量

②辅助工具
辅助工具主要有温度计、弹簧秤、锤球、测钎和标杆 温度计:测定温度;弹簧秤:控制拉力; 垂球:垂球用来投 点 ;测钎:用来标记所量尺段的起止点和查记尺段数;标杆: 标定直线。
测钎:测钎用粗铁丝磨尖制成,长约 30cm , 用来标志
所量尺段的起、 止点和计算已量过的整尺段数。
标杆:标杆长2-3m,直径3-4cm,杆上涂以20cm间隔 的红、白漆,以便远处清晰可见,用于标定直
一、电磁波测距原理
设电磁波在测距仪与反光镜(合作目标)之间 往返的时间为t。则测距仪至反光镜的距离
1 S Ct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0=299792458米/秒。
按电磁波理论: 光是电磁波,其数学表达式为: E A sin(t 0 ) 它表达了光波在转播空间任一位置上电磁振动 的状态。 其中: A是振幅;
(5)要在成像稳定的情况下进行观测。
§4-3 光电测距
1948年瑞典AGA厂推出了第一台光波测 距仪随着需求的增长和光学、微电子学的发 展使电磁波测距的技术迅速发展。进一步推 进了测量学的发展。尽管GPS应用很广,短
程电磁波测距仪仍然大有用途
电磁波测距仪的分类
按载波分 • 微波测距仪 • 激光测距仪 • 红外光测距仪 按测程分 • 远(长)程测距仪 • 中、短程测距仪
平距 高差 D(m) h(m)
高 程 H(m )
1.817
1.310 B 1.316
0.796 1.03 9 93°22′ 48″
- 3°22′48″
103.539
6.121
1.835
A:1/2(m+n) -v= -0.0005
B:1/2(m+n) -v= -0.0005

第四章 距离测量

第四章 距离测量
Company Logo
3.成果计算
根据尺长改正、温度改正和倾斜改正,计算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l ld l 尺长改正: l0 温度改正: 倾斜改正:
lt (t t0 )l
lh h
2
2l
尺段改正后的水平距离:
D l ld lt lh
每一尺段经过尺长、温度和倾斜改正算成水平距离后,求 出总和。若想对误差符合精度要求,取往返结果的平均值作 为最后成果,否则重测。
Company Logo
五、钢尺量距注意事项
采用合适的方法准确定线。 尽量采用检定过的钢尺进行测量,量距时尽可能保持钢尺水平
一般量距时,尽可能在阴天进行,保持拉力均匀;精密量距时, 尽可能用点温计测定尺温进行温度改正,使用弹簧秤控制标准拉
力。
认真操作,以减少钢尺端点对不准、测钎插不准、尺子读数不 准等引起的丈量误差。
Company Logo
第二节 视距测量
视距测量是利用望远镜内的视距装置配合视距尺,根据几 何光学和三角测量原理,同时测定距离和高差的方法。最简单 的视距装置是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的望远镜十字丝分 划板上刻制上、下对称的两条短线,称视距丝。如图。视距测 量中的视距尺可用普通水准尺,也可用专用视距尺。 视距测量精度一般为1/200 ~ 1/300 , 精 密 视 距测 量 可 达 1/2000。由于视距测量用一台 经纬仪即可同时完成两点间平 距和高差的测量,操作简便, 所以当地形起伏较大时,常用 于碎部测量和图根的加密。
' '
1 2
K l sin 2
h
1 2
K l sin 2 i v
Company Logo
三、视距测量的施测

距离测量distancemeasure

距离测量distancemeasure
第四章 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
§4.1 概述 §4.2 钢尺量距 §4.3视距测量 §4.4 电磁波测距简介
第四章 距离测量(distance measure)
§4.1 概述 1、定义:平距 2、方法:一般在精度上分 钢尺量距(steel tape measuring) 视距法测距(stadia measurement)。 电磁波测距EDM(electro-magnetic distance measuring)
(4).内业成果整理
1)丈量精度用“相对误差”来衡量:
2)要求: 一般量距:K≤1/3000(平坦),≤1/1000(山区)。
(二)倾斜地面的距离丈量 1.平量法 2.斜量法。
D=Lcosδ
斜量法
D
§4.3视距测量(stadia measurement)
(一)、视线水平时
三、使用——一般安装在经纬仪上使用。
1、常数预置 (1)设置棱镜常数(PRISM)。 一般:原配棱镜为零,国产棱镜多为-30mm。 (2)置乘常数。 输入气温、气压或用有关公式计算出值后,再输入。
2、倾斜改正 有: ,由测距仪自动改正。
§4.2 钢尺量距 (steel tape measuring) 一、量距工具 有:钢尺(steel tape)、标杆(measuring bar)、垂球(plumb bob)、测钎(measuring rod)、温度计(thermometer)、弹簧秤(spring balance)。
二、直线定线
K—取100,S —上、下丝读数之差i—仪器高,v—中丝读数。
一原理及公式
(二)视线倾斜时的距离与高差公式
视线倾斜时
l= L cos a = k S’ cosa S’ = Scos a l = k Scos2a hAB = l tan a + i – v =(1/2)kSsin2a+i-v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距离测量的方法:
w 视距测量:测距精度约为1/200~1/300(放在第七章介绍)
w 钢尺量距:其精度约为1/1 000 至几万分之一
w 铟瓦基线尺量距:其精度达几十万分之一 w 电磁波测距:其精度在几千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4
§4-2 钢尺量距
钢尺量距的工具:钢尺、标杆、测钎、垂球、拉力计等。 w 钢尺的种类: 按形状来分,有线尺和带尺; 按长度来分,有20m、30m和 50m几种规格;
【返测】前后尺从B
重新定线)
A方向按以上步骤返测;(须
【成果计算】根据丈量结果进行成果计算。
测量学第四章 11
2015/8/7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2
测量成果的计算与精度评定:
往返测量结果分别为:
D往 = n l + q ,
n—为整尺长测段数
D返 = n l + q′,
l—为整尺段尺长
q—往测丈量的零尺段长 q′—返测丈量的零尺段长 相对误差为: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8
(2)经纬仪法法定线
w 在一点上安置经纬仪,用经纬仪照准另一点,
固定照准部,然后望远镜往下打,指挥另一人在 视线上定点。
w 此法可用于一般量距和精密钢尺量距。
二、距离丈量
w 一般量距方法 w 精密量距方法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9
(一)一般量距方法
适用条件:当量距精度要求为1/2000~1/3000时采用。 定线方法:目估法或经纬仪法。
第 五 节 全 站 仪 简 介
第 四 节 光 电 测 距
第 三 节 视 距 测 量
第 二 节 钢 尺 量 距
第 一 节 距 离 测 量 概 述
3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4-1 距离测量概述
l 距离测量:
确定空间两点在某基准面(参考椭球面或水平面)上 的投影长度,就小范围而言,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即 水平距离。
w当地面平坦时,可将钢尺拉平,直接量测水平距离;
w对于倾斜地面,一般采用 “平量法” ; w当地面两点之间坡度均匀时也可采用“斜量法”.
1、平坦地面的距离丈量
往返丈量法:在地面平坦量距,可将钢尺拉平、拉直、用 力均匀,并整尺段地丈量,要进行往返丈量。
图4-2J1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0
丈量程序:
标记点:花杆、测钎或钉木桩
w 直线定线的方法
目测定线法 经纬仪法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7
(1)目测定线法线(由远而近,三点一线)
w 在A、B两点上各竖立一根花杆。 w 观测者甲位于 A点花杆之后 2 -3米单眼目测 AB花杆同一侧, 形成一视线; w甲指挥中间持花杆者乙左右移动花杆同一侧与视线相切,即在 直线上定点。(配合) w 此法多用于普通精度的钢尺量距。

【定线】后尺手持尺的零端和标杆立于A点后面,指
挥前尺手在A B方向约一整尺处定线,并标记。

【整尺段丈量】后尺的零端对准起点A,前尺通过
定线点,同时拉直、拉平钢尺,并用力均匀,前尺对 准钢尺的整尺终点,在地面竖直插上测钎。

【零尺段丈量】前后尺抬尺前进,依次丈量所有
整尺段;余下一零尺段,前尺手读出零尺段的长度。
K
D往 D返 D均
1 m
若K小于限差,则取往返测均值D均作为最后结果。一般地, k不大于1/3000,困难地区亦不大于1/1000。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3
2、倾斜地面的平量法
当 地面倾斜时可将钢尺拉平,用垂球在地面投点(与定线结合),如图42所视。
图4-2
若地面较陡,每一尺段可平量多次,见图4-2。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26
2. 按测程分类
w 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小于3公里,用于工 程测量。 w 中程光电测距仪:测程为3~15公里,通常 用于一般等级控制测量。 w 远程光电测距仪:测程大于15公里,通常 用于国家三角网及特级导线。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27
3. 按测距精度分类
式中 f──调制信号的频率; t──调制信号往返传播的时间; c──调制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 ——调制信号的波长。(图4-7)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32
如图4-7,信号往返所产生的相位移为:
=N· 2+Δ=2(N+
2)
( d)
式中:N为相位移的整周期数,Δ为不足一周期的尾数。将 其代入c 式( D = (c / 2f )•( / 2 )) 得:
3)计算每一尺段的水平距离和整条边的水平距离;
4)要往返丈量,互差要小于限差,取均值为最后结果,超限时 要重量。
3. 精密量距的计算

钢尺在使用前一般需要经过检定得出尺长方程式,以便计算 钢尺在不同条件下的测得的实际长度。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7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8
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9
成果处理
1) 一尺段水平距离的计算
(1)尺长改正数的计算
ld i
l li l0
图4-3
(2)温度改正数的计算
lti= li(ti-t0)
(3)倾斜改正数的计算:如图4-3,当两桩间的高差为hi时,
倾斜改正数为 :
hi lhi=d i li= 2l i
w
2015/8/7
D= K· l cos2 ;
h=D tan +i-v
25
测量学第四章
§4-4 光电测距
一、测距仪分类
1 . 按光源分类
w 红外光源:采用砷化镓发光二 极管发出不可见的红外光,目前 工程测量中所使用的短程测距仪 大都采用此光源。 w 激光光源:采用固体激光器、 气体激光器或半导体激光器发出 的方向性强、亮度高、相干性好 的激光作光源,一般用于中远程 测距仪上。
(二)视准轴倾斜时
L’=L ·cos D’=KL’=KL ·cos D=D’· cos=K· Lcos2 h’=D’ ·sin = KL ·cos sin
或:h’=D tan
h=h’+i-v
=1/2 KLsin2
或:h=D tan +i-v
=1/2 KLsin2 +i-v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4
3、坡度均匀地面的斜量法
当 地面倾斜且坡度均匀时,可量斜距L和地面倾角 (图4-2J3 ),求出平距D, D=Lcos 注:一般量距均需往返丈量和精度评定。
图4-2J3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15
(二)精密量距方法
当量距要求达到1/10 000~1/250 000的精度时采用。
(1) 直接测定时间:如电子脉冲法 (美:最 先进仅达到±0.3m的精度) (2) 间接的测定时间:相位法(通过测量电 磁波信号往返传播所产生的相位移来间接的 测定时间)。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30
相位法测距原理:
如图为测距仪发出经调制的按正弦波变化的调制信号的往 返传播情况。 信号的周期为T,一个周期信号的相位变化为2, 信号往返所产生的相位移为:φ
2015/8/7
2
测量学第四章
20
(4)一尺段的水平距离:di = li+ldi +lti+lhi
2)一条边水平距离的计算
D = d1 + d2 +…+ dn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21
(三)钢尺量距的误差及注意事项


尺长误差:名义尺长与实际尺长不符,具有积 累性; 温度误差:量距温度与批准温度不同; 拉力误差:量距时拉力与鉴定时拉力不同;普 通:拉力均匀;精确量距:使用弹簧秤。 钢尺垂曲与不水平误差: 钢尺悬空时,中间下垂: 托尺; 平量法丈量,钢尺不水平:水平; 定线误差:折线长度大于直线长度; 丈量误差:对点不准,测钎插不竖直,读数误 差等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5
按零刻划的位置来分:
端点尺:钢尺起始端金 属环的顶部为钢尺 的零点。
刻线尺:钢尺的零点钢 尺起始端进来一段 后的零刻划位置。
w 钢尺量距的步骤:1、直线定线
2015/8/7 测量学第四章
图4-1-J1
2、距离丈量
6
一、直线定线
当距离较长时,一般要分段丈量
w 直线定线——要在直线方向上设立若干标记点,分成若干 尺段,以便分段丈量。
整尺段数,ΔN为不足一整尺段的尾数,相当于钢尺量距D=nl + q。 w 但仪器用于测量相位的装置(称相位计)只能测量出Δ,即 尺段尾数ΔN(ΔN = Δ / 2 ),而不能测量整周数N。如:当测 尺长度为u=10m时,要测量距离为835.486m时,测量出的距 离只能为5.486m,即此时只能测量小于10m的距离。

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lt = l0+l + l0(t-t0)
式中:
lt——钢尺在标准温度t C、标准拉力下的实际尺长(真长); l0——钢尺上标注的长度,即名义尺长;
l——在标准温度为t0 C、标准拉力时的尺长改正数(即lt-l0); t——丈量时的温度; t0——钢尺的标准温度(20 C); ——钢尺的线膨胀系数,(1.25×10-5/C)
光电测距仪精度,可按1公里测距中误差 (即mD=A+BD,当D=1km时),划分为3级: w Ⅰ级:mD ≤5mm; w Ⅱ级:5mm<mD≤10mm; w Ⅲ级:10mm<mD≤20mm。 其中:A为固定误差,以mm为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