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老年病人口服与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法的选择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法的选择

老年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法的选择摘要】目的:通过选择合理肠内营养的方法,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满足机体需求。

方法:抽取我科危重并无法自主进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实验组肠内营养液以输液泵匀速泵入,对照组肠内营养液灌注注入,对两组进食方法进行对比。

结果:实验组在胃管堵塞、反流、误吸、腹泻、胃潴留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更有利于患者肠内营养的吸收和病情的恢复。

结论:通过输液泵进行肠内营养鼻饲是较为科学合理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

【关键词】老年;危重患者;输液泵鼻饲;普通灌注鼻饲;肠内营养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4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6-0350-02危重患者由于处于高代谢状态,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大,然而由于疾病原因,许多患者无法经口摄取营养或不能经口获取足够的营养。

临床上已有大量证据显示营养不良可增加疾病发生率,推迟呼吸机撤机以及增加患者的死亡率。

根据营养支持原则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之间,优先选择肠内营养。

而早期肠内营养也尤为重要,危重患者常合并代谢紊乱与营养不良,需要给予营养支持,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应尽早开始,早期肠内营养能明显降低死亡率和感染率,改善营养摄取。

肠内营养(EN)是经胃肠道用口服或管饲来提供、补充代谢需要的营养基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法。

能通过刺激消化液和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促进胆囊收缩和胃肠蠕动,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EN的方法分为以下三种:(1)口服或鼻饲:其中鼻饲法最为广泛使用。

此方法主要适用于胃肠道状况良好,仅需改善代谢问题的老年危重患者。

(2)经鼻十二指肠/空肠置管或空肠造瘘:适用于胃内喂养有吸入危险或胃蠕动不佳的老年危重患者。

(3)胃造瘘:适用于长期昏迷、吮吸或吞咽功能不全、天性畸形(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及长期高代谢老年危重患者[1]。

老年危重患者较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引起此合并症的高危因素有:患者的意识不清、常平卧、胃管位置异常、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患有神经性疾病、创伤、糖尿病、口腔卫生不良、护理人力不足等。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3. 肠内营养支持提供的非蛋白热量一般取决于病人的静息能量消耗及其活动情况一般对于无严重感染或烧伤的病人提供30~35Kcal/kg.d的非蛋白热量较为理想其中15%~40%的非蛋白热量可由脂肪乳剂提供热氮比一般为100~150:1 4. 目前常用肠内营养制剂中糖含量一般均较高容易导致病人体内脂肪堆积而蛋白质合成不足体细胞群改善不明显可以考虑督促病人加强功能锻炼同时添加蛋白质组件以弥补蛋白质的不足减少糖的摄入或考虑使用以缓释淀粉为碳水化合物的肠内营养制剂以减少单位时间内的糖摄入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3. 最常用的管饲途径是鼻饲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主要用于短期病人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此法也可作为长期病人的临时措施对于营养支持时间需超过30天或胃十二指肠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则采用空肠造口术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4. 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积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病人缺点是有反流与误吸的危险而且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聚氨酯或硅胶树酯制成的细芯导管型号从5F到12F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但需予证实
肠内营养配方的选择
5. 根据病人的消化吸收能力确定肠内营养配方中营养物质的化学组成形式消化功能受损如胰腺炎、腹部大手术后早期、胆道梗阻或吸收功能障碍广泛肠切除、炎症性肠病、放射性肠炎者需要简单、易吸收的配方如水解蛋白、多肽或氨基酸、单糖、低脂等;如消化道功能完好则可选择完整蛋白质、复杂碳水化合物和较高脂肪的天然食物制成的肠道营养液;如结肠功能障碍可选择含有高浓度膳食纤维的配方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在临床的应用
目录
CONTENTS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概述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适用人群与禁忌人群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方法与技术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临床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概述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方式,为患者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支持,以满足其日常营养需求。
在骨折中,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骨折的愈合和康复。
03
02
01
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的注意事项与风险控制
严格遵循医嘱
保持清洁卫生
观察不良反应
合理安排输注时间
在输注过程中,要确保营养液的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和感染。同时,要定期更换输注管道和附件,保持管道通畅。
在输注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
新生儿
对于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肠内营养支持有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儿童营养不良
对于长期营养不良的儿童,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生长发育。
对于老年衰弱综合征的病人,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衰弱综合征
老年痴呆
骨折
在老年痴呆中,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病人的认知功能和延缓病情进展。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合理安排输注时间,确保营养液能够被充分吸收和利用。
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护理前,应详细了解医嘱,确保营养液的成分、剂量和输注速度等符合医生要求。
控制感染风险:在输注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输注管道进行消毒,以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要定期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症状。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支持专家共识
1. 老年患者应定期接受营养筛查/评估。(A) 2. 推荐老年患者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主要为MNA-SF (B);住院患者可采用NRS2002(C)。
第三部分 老年患者EN支持(管饲)



EN 可口服和管饲给予, 对于老年住院患者, 管饲是重要的EN实施方法。 EN 的管饲途径分为两大类:
一是无创置管技术, 主要指经鼻胃途径放置导管,根 据病情需要,导管远端可放置在胃、十二指肠或空肠 中; 二是有创置管技术,根据创伤大小,再分为微创( 内 镜下胃造口术,PEG)和外科手术下的各类造口技术
第五部分 老年患者的PN支持



3. PN 处方建议糖脂双能源, 脂肪比例可适当增加( 不超过50%)(C)。危重症患者也应将鱼油脂肪乳 作为PN处方的一部分加以考虑(B)。注重微营养素 的补充(B) 。 4. 老年患者肠外营养制剂同成人制剂使用相同: 对于 危重症或有特殊代谢需求的老年患者,建议根据个体 化的PN 处方配置“全合一”制剂(C) 5. 不超过一周的PN 首选外周静脉输注;PICC 是较长 时间PN输注途径。(C)
第一部分 营养支持团队的作用


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 包括: 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 制订并完成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 监测及评价营养支持效果
第二部分 老年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


针对住院患者早期采用敏感、特异、易用的营 养筛查及评估是开展规范化营养支持的起始依 据 老年人因生理原因导致的身高下降、摄入减少 、体成分变化、肝肾功能下降等情况, 使人体 测量、实验室检查等客观指标都不能准确反映 营养状况,因此目前临床多采用综合评估方法
第六部分 肠外肠内营养并发症的监测与处理

临床应用中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中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中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营养支持治疗已成为促进患者康复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为了满足患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营养需求,提供全面而有效的营养支持对于恢复和维持患者的整体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临床应用中常见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包括口服营养补充、静脉营养支持和肠外喂养等。

口服营养补充口服营养补充是最常见也是最自然的方式,适用于患者的肠道功能尚可维持,但摄食量不足以满足全面的营养需求的情况下。

通过口服摄入食物或特定的营养补充品,可以提供患者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在进行口服营养补充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并定期评估营养状况,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静脉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是通过经静脉给予患者所需的营养物质,适用于患者的肠道功能无法正常消化吸收或已完全丧失的情况。

PN主要包括氨基酸、脂肪乳剂、葡萄糖和维生素矿物质等,这些成分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输入患者体内。

PN的应用需要严格的操作和监测,因为静脉通路相关的感染和并发症是潜在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PN时,医护人员需要定期检查静脉通路、监测血糖和电解质水平,并确保营养配方的合理性和充分性。

肠外喂养肠外喂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通过导管经胃管或鼻饲管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患者的胃肠道中,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与PN相比,EN更接近正常的生理过程,可以刺激胃肠道的功能,并降低感染的风险。

在进行EN时,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消化功能,选择适合的营养配方和输送方式。

常见的EN方式包括胃内喂养、空肠喂养和胃空肠联合喂养等。

在给予患者EN时,也需要注意监测肠道功能和营养配方是否适宜,确保患者获得良好的营养支持。

总结营养支持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帮助患者维持或改善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效果。

口服营养补充、静脉营养支持和肠外喂养是常见的营养支持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摄食能力,医护人员可以选择合适数学方法来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

肠内营养的输入途径1.肠内营养输入途径主要取决于病人胃肠道解剖的连续性、功能的完整性、肠内营养实施的预计时间、有无误吸可能等因素。

常用的途径有口服、鼻胃管、鼻肠管、胃造口、空肠造口等多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鼻胃管和空肠造口。

2.口服与管饲的区别在于管饲可以保证营养液的均匀输注,充分发挥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

口服对胃肠道功能的要求较高,只适合于能口服摄食、但摄入量不足者。

3.最常用的管饲途径是鼻饲管,管端可置于胃、十二指肠或空肠等处。

主要用于短期病人(一般短于4周),优点是并发症少,价格低廉,容易放置。

此法也可作为长期病人的临时措施。

对于营养支持时间需超过30天或胃十二指肠远端有梗阻而无法置管者,则采用空肠造口术。

4.鼻胃管喂养的优点在于胃的容积大,对营养液的渗透压不敏感,适用于胃肠道连续性完整的病人。

缺点是有反流与误吸的危险。

而且经鼻放置导管可导致鼻咽部溃疡,鼻中隔坏死、鼻窦炎、耳炎、声嘶以及声带麻痹等并发症。

聚氨酯或硅胶树酯制成的细芯导管(型号从5F到12F)比较光滑、柔软、富有弹性,可以增加病人舒适度、减少组织压迫坏死的风险,能保证鼻饲管的长期应用,尤其适于家庭肠内营养病人.从鼻尖到耳垂再到剑突的距离即为喂养管到达胃部的长度,一般为55cm,再进30cm则表示可能已进入十二指肠(但需予证实)。

5.鼻十二指肠管或鼻空肠管是指导管尖端位于十二指肠或空肠,主要适用于胃或十二指肠连续性不完整(胃瘘、幽门不全性梗阻、十二指肠瘘、十二指肠不全性梗阻等)和胃或十二指肠动力障碍的病人。

此法可基本避免营养液的反流或误吸。

6.置管操作可以在病人床旁进行,也可在内镜或X线辅助下进行。

床旁放置肠内营养管可以先放鼻胃管,然后让其自行蠕动进入小肠。

置管前给予胃动力药有一定帮助。

导管位置可通过注射空气后听诊、抽取胃液或肠液、X线透视等方式加以确认。

内镜或X线辅助下放置鼻肠管的成功率可达85%~95%。

7.经胃造口管喂饲肠内营养避免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肠减压、pH监测、给药等。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第11页
肠内营养输入路径
7. 经胃造口管喂饲肠内营养防止了鼻腔刺激,而且可用于胃 肠减压、pH监测、给药等。胃造口可采取手术(剖腹探查术 或腹腔镜手术)或非手术方式。经皮胃镜下胃造口术-PEG 无需全麻,创伤小,术后可马上灌食,可置管数月至多年, 满足长久喂养需求。
8. 空肠造口能够在剖腹手术时实施,包含空肠穿刺插管造口 或空肠切开插管造口,也能够直接在内镜下进行。优点在于 可防止反流与误吸,并可同时实施胃肠减压,所以尤其适合 用于十二指肠或胰腺疾病者,以及需要长久营养支持病人。 为充分利用小肠功效并降低腹泻,插管部位以距屈氏韧带 15~20cm为宜。如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应尽可能使用配套穿 刺设备。胃肠道切开置管因可引发各种并发症,如穿孔、出 血、局部感染、肠梗阻、肠壁坏死及肠瘘等,现已不推荐使 用。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第15页
肠外营养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路径供给病人所需要 营养要素
肠外营养基本适应证是胃肠道功效障碍或衰 竭者,也包含需家庭肠外营养支持者。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第16页
肠外营养疗效显著强适应证
1.胃肠道梗阻 2 胃肠道吸收功效障碍:①短肠综合征: 广泛小
肠切除>70%80%; ②小肠疾病: 免疫系统疾 病、肠缺血、多发肠瘘; ③放射性肠炎; ④严 重腹泻、顽固性呕吐 > 7天。 3.重症胰腺炎:先输液抢救休克或MODS, 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若肠麻痹未消除、无法完 全耐受肠内营养,则应从肠外营养补充。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
第21页
肠外营养禁忌证
1.胃肠功效正常、适应肠内营养或5天内可恢 复胃肠功效者。
2.不可治愈、无存活希望、临终或不可逆昏 迷病人。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

中国老年患者肠外肠内营养应用指南(2020)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在2013年肠外肠内营养中国老年患者专家共识基础上,组织我国老年医学、循证医学、公共卫生、临床营养领域工作的学者以及临床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合作,总结了国内外老年营养支持治疗领域出现的新证据,对共识进行全面更新并升级为指南。

一、营养支持团队营养支持团队(NST)组成中,老年医学专家发挥协助组建和管理的作用,营养(医)师、临床药师、物理康复师和护士作为团队的主要成员,外科、口腔科、神经科、心理医学科等临床专科医师为管理团队提供技术保障。

已有许多研究证实NST的存在的确能提高营养支持的效价比,尤其在降低营养支持并发症、降低住院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NST的主要工作目标是为老年患者提供合理的营养支持,包括:(1)识别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风险;(2)制订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3)提供安全、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4)监测及评价营养支持的效果。

推荐1:NST需要多学科人员构成,由老年医学专科医师牵头,建立包括临床专科护士、营养师、药师等在内的NST(证据B,强推荐,97%)。

二、确定能量与蛋白质目标推荐2:老年住院患者的能量需求可通过间接测热法进行个体化测定(证据C,弱推荐,90%)。

一般老年患者可将20~30 kcal·kg-1·d-1作为能量供给的目标(证据B,弱推荐,96%)。

老年住院患者的蛋白质需结合临床实际情况设计,每日可达到1.0~1.5 g/kg蛋白质目标摄入量,乳清蛋白制剂更易消化利用(证据C,弱推荐,82%)。

推荐3:接受EN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应结合疾病状态及胃肠道耐受能力,选择适宜脂肪供能比的制剂(证据A,强推荐,99%)。

推荐接受PN治疗住院老年患者的脂肪供能可适当增加(一般不超过非蛋白质热卡的50%)(证据C,弱推荐,99%)。

推荐4:老年术后患者接受营养治疗时适当补充谷氨酰胺可减少感染并发症,同时应监测患者的肝肾脏功能并限制谷氨酰胺的剂量(≤0.5 g·kg-1·d-1)(证据B,弱推荐,9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著·高龄老年病人口服与管饲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比较林欣,何秀梅,刘洁,孙海岚,郭静,卢宗亮,杨剑,蒋宝泉,许红霞(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营养科,重庆400042)[摘要]目的:比较口服营养(ONS)和管饲营养(TF)对高龄老年(≥80岁)住院病人进行营养支持的效果。

方法:入选88例入住我院的高龄病人,根据其肠内营养(EN)支持方式分为ONS组(n=50)和TF组(n=38),EN 支持时间均≥7d。

分别在营养支持前1d和支持后10d检测血清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计数。

比较ONS组和TF组上述指标的不同。

结果:两组高龄病人蛋白质营养状况在EN支持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EN支持后,血清PA、TP、ALB水平均显著增加,与营养支持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Hb和RBC计数未显著增加(P>0.05)。

结论:在高龄老年病人(≥80岁)EN支持中,ONS和TF支持均能有效地改善老年病人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关键词]肠内营养;口服营养;管饲营养;高龄病人[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10X(2014)04-0208-03Clinical outcomes of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and enternal tube feedingin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LIN Xin,HE Xiu-mei,LIU Jie,SUN Hai-lan,GUO Jing,LU Zong-liang,YANG Jian,JIANG Bao-quan,XU Hong-xia(Department of Nutrition,Daping Hospital andResearch Institute of Surgery,Thir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400042,China)[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enteral nutrition(EN)of different methods on the outcomes of elderly hospitalized patients.Methods:88elderly patients(≥80years old)depending on different enteral nutrition method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group (ONS,n=50)and nasogastric enteral tube feeding group(TF,n=38).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1day before and10days after supplementation.The nutritional support period for all the patients was more than7days.Prealbumin(PA),total protein(TP),albumin(ALB),hemoglobin(Hb)and red blood cell(RBC)were analysis.Results:After EN treatment,the levels of PA,TP,and ALB in ONS group and TF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0.01),but Hb andRBC levels in the two groups didn't changed(P<0.05).Conclusion:In the elderly patients,reasonable EN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otein nutritional status of elderly patients,and 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 or enteral tube feeding is same.[Key words]Enternal nutrition;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Enternal tube feeding;Elderly patients有研究表明,老年住院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人群,严重影响老年病人的预后和转归[1]。

因此,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是老年病人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口服营养(ONS)和管饲营养基金项目:重庆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2011AB5038)作者简介:林欣,营养师,医学本科,从事肿瘤营养及老年病人营养支持研究。

通讯作者:许红霞,E-mail:clara.red9@gmail.com(TF)支持可为摄食不足的老年病人增加热量和营养素的供给,有助于病人营养状态的改善和疾病的康复[2]。

我们比较了ONS和TF支持对高龄(≥80岁)病人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所有入住我院并经营养科会诊的老年病人,其中行EN支持(ONS或TF)≥7d的高龄老年病人共88例。

病人来自ICU、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骨科、胸外科等。

临床检测指标包括血清前清蛋白(PA)、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和红细胞(RBC)计数等。

根据EN支持方式不同分为ONS组(n=50,男31例,女19例)和TF 组(n=38,男20例,女18例)。

病人年龄为80 98岁,ONS组病人平均年龄为85.7岁,TF组病人平均年龄为84.9岁。

两组病人中营养支持最短为7d,最长达1620d,平均为36d。

两组病人的性别、平均年龄、基础疾病、营养状况等一般资料进行均衡性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营养支持方法两组病人入院时摄食量均<正常的50%,TF组首日给予EN液400ml,之后每天增加200 400ml,3 5d达到全量,即1500 2000ml。

ONS组病人每天给予EN制剂400 600 ml,作为营养补充。

采用的EN制剂为营养科自制的EN液(蛋白质17%,脂肪27%,糖类56%)。

1.3观察指标于营养支持前1d和营养支持后第10天分别测定两组病人的血清PA、TP、ALB、Hb 和RBC等营养相关指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ʃs表示,两组病人治疗前后比较选用配对t检验,ONS组和TF组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营养支持前两组病人营养状况的比较住院病人在营养支持前血清PA、TP、ALB、Hb值均低于正常值标准,RBC均值为临界值。

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血清PA、TP、ALB、Hb和RB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病人营养支持前后比较ONS组病人经EN支持后血清PA、TP和ALB有明显上升,与EN 支持前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PA和TP恢复至正常水平,但ALB仍显著低于正常值。

而Hb和RBC在营养支持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见表1。

2.3营养支持后两组病人营养状况的比较在不同的EN支持方式下,ONS和TF治疗后,两组病人间PA、TP、ALB和RBC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Hb为TF组高于ONS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病人EN支持前后营养指标的比较Table1Comparison of nutritional status in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EN treatment营养指标ONS组(n=50)EN前EN后第10天TF组(n=38)EN前EN后第10天PA(mg/L)164.59ʃ64.59198.36ʃ98.36*157.74ʃ48.46214.66ʃ50.93* TP(g/L)56.79ʃ6.7961.81ʃ6.61*56.43ʃ5.5562.27ʃ7.62* ALB(g/L)27.24ʃ7.2431.19ʃ1.19*26.49ʃ5.2731.02ʃ4.96* Hb(g/L)99.41ʃ9.417100.10ʃ00.10109.38ʃ22.90112.86ʃ19.7#RBC(ˑ1010 12/L)3.43ʃ0.743.51ʃ0.543.68ʃ0.683.79ʃ0.64与EN前比,*P<0.01;与ONS组比,#P<0.053讨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龄老人增多。

衰老引起的机体变化在80岁,尤其是85岁后最为明显。

年龄引起的代谢改变使老年人肌肉衰减,瘦体质减少,同时年龄增长导致的食物摄入量减少和热量需求减少,使老年人极易发生营养不良。

≥80岁的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可能有以下原因:①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自理能力逐渐下降。

据报道,有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42%[3],随着生活自理能力的逐渐下降,其营养不良的发生率随之上升[4],尤其长期卧床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可高达72.73%[5-7]。

有调查发现,40%的老年病人入院时即存在营养不良,表现为热量和蛋白质营养不良[8]。

②高龄老年病人因消化系统老化、牙齿缺失、唾液分泌减少、或长期卧床使胃肠道蠕动减慢等,都会使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下降。

③我科介入的高龄老年病人大多以内科慢性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老年期痴呆及脑血管疾病为主,部分病人来自重症监护室,他们在入院前已有较长时间的疾病史,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而随着住院时间延长,疾病本身的发展使身体各项功能进一步下降、免疫功能低下、发生反复感染等并发症,使老年病人热量需求增加,加上住院期间摄食的减少,营养摄入相对不足,促使体内分解代谢增强,从而发生能量代谢障碍。

本组结果显示,88例高龄老年病人入院时的血清TP、PA和ALB等指标均低于正常值,表明高龄病人存在明显的蛋白质营养不良。

因而,临床上应高度重视高龄老年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在积极处理基础疾病,预防并发症的同时,合理地指导膳食,以减少营养不良的发生,必要时进行营养支持。

《欧洲肠外与肠内协会(ESPEN)老年病肠内营养指南》指出[9],EN包括口服营养和管饲营养补充,两者均能增加病人热量和营养素摄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