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多边主义到新多边主义

合集下载

从单边主义到实质性多边主义:法国对非军事行动的战略演变分析

从单边主义到实质性多边主义:法国对非军事行动的战略演变分析

从单边主义到实质性多边主义:法国对非军事行动的战略演变分析罗姝瑶;卓振伟【期刊名称】《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24(48)2【摘要】冷战后法国对非安全战略的多边化是一种不完全的多边化。

在20世纪90年代后法国主导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军事行动中,法国仅在为数不多的情况下短暂地与其他国家分享了决策指挥权。

合法性逻辑、成本-收益逻辑和权力逻辑共同影响了法国对非安全战略的多边化程度。

为了维系法国在法语非洲的主导地位,以及避开实质多边所需要的漫长的共识构建和政策协调,当东道国明确支持法国的干涉以及法国认为威胁是短期时,法国会采取名义上的多边主义战略,即寻求国际组织授权但独自开展军事干涉。

随着东道国反法情绪的攀升以及法国对萨赫勒地区威胁认知的改变,马克龙政府转向了实质性的多边主义战略,试图以与其他国家分享指挥决策权的方式继续维持在法语非洲的军事存在。

但由于如今中西非反法亲俄趋势明显、欧洲国家不再追随法国的对非安全战略以及其他大国加入对非军援竞争,马克龙政府战略调整的效果十分有限。

【总页数】9页(P148-156)【作者】罗姝瑶;卓振伟【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81【相关文献】1.中美贸易争端中单边主义措施的多边主义应对2.单边主义之薄抑或多边主义之弱?——对外贸易领域中美国“301条款”与WTO组织法冲突的反思3.十年来美国单边主义与WTO多边主义交锋的三大回合(上)——“201条款”争端之法理探源和展望4.多边主义危机乎——论美国的单边主义与多边主义5.美对伊单边主义与对朝多边主义比较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应如何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应如何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

应如何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全球治理是指国际社会在政治、经济、环境、安全等领域合作,共同制定规则和机制来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过程。

而多边主义则是全球治理的基础理念之一,它强调各国应该平等对话、协商,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和主权,通过多边机制来解决问题,以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如何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

一、增强多边机制的有效性多边主义的核心是多边机制,包括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组织和框架。

然而,在实践中,这些机制的效力存在诸多问题。

一方面,一些国家不遵守多边机制的规则,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甚至退出或削弱多边机制,导致这些机制难以发挥作用。

另一方面,一些多边机制的决策机构不够民主和透明,不具备代表性,使得机制决策缺乏普遍认可和支持。

因此,增强多边机制的有效性是完善全球治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的关键。

首先,需要进一步加强多边机制的法律约束力,使其成为国际法和国际准则的有效执行者。

对于违反多边机制规则的国家,应加大对其的制裁和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对多边机制规则的宣传和普及,提高全球社会对其的认知度和支持率。

此外,多边机制的决策机构应进一步增强民主和代表性,充分听取各国声音,加强协商和沟通,使决策更加公正和合理。

二、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全球治理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全球发展和繁荣。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包括贫困、饥饿、健康、教育、能源、气候、平等、和平等领域。

而多边主义可以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

首先,需要加强全球合作,促进资源和技术的共享,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援助和投资,实现全球的共同发展。

此外,需要在国际贸易、金融、能源等领域建立更加公平、开放和包容的规则和机制,减少贫富差距,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应对全球性挑战全球治理的另一个目的是应对全球性挑战,包括气候变化、环境污染、恐怖主义、非传染性疾病、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挑战。

高中政治第4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10课第2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课件必修2

高中政治第4单元当代国际社会第10课第2框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课件必修2

[判一判] 世界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
(×)
二、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1.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__合__国__力__的 较量。 [判一判] 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的较量。 (×)
2.应对之策 (1)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 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__要__战__略__机__遇__期__,全面把握机遇,沉 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面对国际竞争的应对措施 (1)当今世界,很多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 点,努力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2)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要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 就必须发展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为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和利用好重 要战略机遇期,全面把握机遇,沉着应对挑战,增强综合国力,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当前,我们要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 现跨越式发展,尤其要着力于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国民素质,大力实 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综合国力,积 级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合作探究·攻重难
探究1 探究2
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创设情景] 德国《日报》网站刊发的题为《多极化世界》的署名文章指出, 现在,除了“中国崛起”“非洲崛起”和俄罗斯民族主义外,还有“印 度崛起”。这些世界大国集团正自信地重新排队。它们传递的消息是: 西方的主导地位已经终结。这是政治范畴内的权力转移,而世界经济的 权力转移早就开始了。欧洲和美国不再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角色。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上学期月考卷(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雅礼中学2025届高三月考试卷(一)思想政治2024.9本试题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第三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主题logo正式发布。

“衡阳是雁城,这个logo分开看就像大雁在飞一样,衡阳是湘水、蒸水和耒水的汇合地,所以它又表示水系的一个变化,同时它又有点像中华传统建筑的屋顶。

大雁后方的太阳远观似旭日高升,近看又像一束跳跃的火苗,代表着蒸蒸日上的寓意。

火苗的形象可以看到湖南城市性格里的热情直率,湖南菜的鲜香火辣等等。

”此标志的寓意①把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单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②是运用联想、想象和幻想等方式反映认识对象,触及本质和规律③说明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在实践中修正错误,坚持真理④具有基本单元的形象性、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24年习近平主席发表的新年贺词振奋人心。

从《逻辑与思维》角度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以更大力度办教育、兴科技、育人才,从而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运用了共变法②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体现辩证思维,运用了定性分析方法③祖国统一是历史必然,合作共赢始终是硬道理——两个谓项均断定了事物的全部④这一年的步伐我们走得很有力量,国产大型邮轮完成试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不完全归纳推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生活处处皆逻辑。

小学课文《道旁苦李》中,诸小儿见到道旁李树,“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他的理由是:“树在道边而‘多子折枝’,此必苦李。

”这里隐含的假言推理①前提是“如果不是苦的,就不会‘多子折枝”,推理结构正确②前提是“不是‘多子折枝’,就不会是苦的”,推理结构正确③由不可靠的前提推出,结论不能保证真实可靠,是或然推理④被事实证明能得出真结论,是前提蕴含结论的必然推理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立”的角度做好规则制定的“加法”,从“破”的角度做好市场规范的“减法”,要对推动交通运输、商贸物流、能源市场等重点领域统一市场建设作出部署,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确保经济发展方式和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事例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事例

中国坚持多边主义的事例一、积极加入各种国际多边组织中国非常重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二十国集团等多边组织,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

中国是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国家,至今已加入了几乎所有政府间国际组织和500多项国际公约,而且从不退群毁约,也不要求别国选边站队,更从不拖欠联合国等任何国际组织会费。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周年。

20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已成为世界上开放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和第一大外资吸收国。

此外,1986年加入亚洲开发银行;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1999年加入20国集团(G20)。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在上海成立,这是第一个中国作为创始国参与、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国际组织。

2021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20周年。

20年来,上合组织已发展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

二、推进建立多边外交机制比如,组织推进了朝核六方会谈,会谈于2003年8月27日开始,到2007年9月30日为止,共举行过六轮会谈;举办上合会议(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理事会);举办金砖会议(金砖国家峰会,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国五个国家召开的会议);2012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正式启动,2019年,希腊作为正式成员加入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6+1合作”升级为“17+1合作”,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合作不断加深。

2012年,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

三、积极参与多边议程在事关全球发展与和平的行动,中国都成为不可或缺的参与方和贡献方。

比如,在经济恢复、解决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推进多边抗疫合作、防范恐怖主义、联合国维和行动等方面,中国一直在贡献力量。

中国已经成为联合国第二大会费与维和摊款国,也是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常任理事国。

多边主义是啥意思

多边主义是啥意思

多边主义是啥意思
多边主义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之间发生联系的方式。

1.中国一贯奉行多边主义价值观,始终是国际合作的倡导者和多边主义的坚定维护者及支持者。

2.关于“多边主义”,学界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从欧洲广义的角度来看,多边主义是“两个以上的国家为解决国际问题而开展国际合作,解决国际问题,解决国际关系中因民众认识或现实中的混乱而产生的冲突”。

3.多边主义主要包括多边机制与多边外交两个层面,形态表现为全球多边主义、地区多边主义、跨地区多边主义、同盟多边主义、大国多边主义以及货币多边主义、贸易多边主义等,现已运用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环境等各个领域。

扩展:定义多边主义的必要条件:行为体必须是三个以上或至少为三个,这是它区别于双边外交的基本要素;各方的相互作用应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而不是在相互冲突的基础上。

多边主义主张从个体到整体的协作相互作用的实践,其目标是从全球向地区的多边体制架构,它的根本特点是协调和合作,各行动者只有合作的范围和限制;行动者的合作基于共同遵循的、超越个人利益的普世价值,体现了各国行动者对国际通行的行为规范的重视和遵循。

多边主义具有三个逻辑层面:工具多边主义、制度多边主义和价值多边主义。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吉林省长春市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测(一)政治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 (一)思想政治试题本试卷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2024.1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作为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扎根中国历史文化沃土,开辟了马关于以上论断,理解正确的是①马克思强调社会物质关系决定于思想形式②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③两大论断在文化发展建设规律上一脉相承④两大论断都体现了文化对社会的推动作用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国务院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生逢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期,拥有更优越的发展环境、更广阔的成长空间,面临着建功立业的难得人生际遇。

为此,新时代中国青年应该①立足理想信念,不负青春韶华②锤炼品德修为,建设伟大工程③把握时代机遇,展示青春风采④勇于砥砺奋斗,争当强国先锋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ESG关注企业的环保责任 ( 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 ( Social)、治理绩效( Governance),而非单一的财务绩效,已成为世界各国日益重视的投资新理念。

图1是企业经营效益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其中,ESG投入随时间稳定增长。

由此推断Array①ESG 投入越多,企业的经营效益越好②长期的 ESG 投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③短期的 ESG投入可能增加企业成本④ESG 理念反映出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发生转变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 2024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明确对符合《关于实施设备更新贷款财政贴息政策的通知》条件经营主体的银行贷款本金,中央财政贴息从每年1个百分点提高到每年1.5个百分点,贴息期限2年,贴息总规模200亿元。

多边主义世界发展的破局之策心得体会

多边主义世界发展的破局之策心得体会

多边主义世界发展的破局之策心得体会多边主义世界发展的破局之策心得体会回顾历史,从“一国两制”到“全球化”再到“多边主义”,这些理念和政策的兴起及其实践不仅影响着中国,在全球范围内也引发了轰动。

尽管这些理念和政策背后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困境,但多边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

但是,多边主义世界发展存在的破局之策是什么呢?我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在这里阐述如下。

首先,必须强调世界各国间合作的重要性。

多边主义是基于平等和共同利益的合作体系,各国需要通过合作互惠互利地推动全球发展。

在这个合作过程中,不应当出现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

单边主义和零和博弈无助于各国利益的最大化。

如果只追求一国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了困境和问题的整体性解决,就不会有真正的合作。

其次,应当注重规则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对于多边主义的推进,建立规则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因为规则可以保护所有参与者的权益和利益,而没有规则的合作注定是漫长而注定失败的。

因此,应当更注重规则的制定,不断完善和普遍实行国际法和国际体系,不断消除冲突和不公,维持国际社会的正义和稳定。

第三,坚持相互尊重和文明交流互鉴。

各国的历史、文化和发展现状各不相同,不同国家、地区和文化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相互包容和交流,以便理解彼此、合作互利、共创新局。

管窥式的了解很容易引发文化摩擦和民族主义,相互尊重则基于概念和理论之上,往往是持续合作和共存的良好前提。

第四,应当坚持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是多边主义的重要基石,各国赢得的好处应该尽量减少克下部分人群的负面影响,而治理这些负面影响的方法可能要更复杂难以实现。

然而,如果从根本上放弃自由贸易、追求保护主义或孤立主义,那就只会引发更多的问题和困境。

只有保持开放和自由贸易,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有效地推动竞争与合作,提升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结构调整。

综上,多边主义世界发展的破局之策心得体会是,不排除存在困境和问题的多边主义仍然是符合全球利益的发展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国际制度的产生来看 ,最初的国际制度是在双边 主义的框架中产生的 ,有的甚至在单边主义的主导下形 成。比如维也纳和会产生了遵守 1815 年领土安排和维 护现状的最后决议 。最后决议是一个建立带有制度色 彩的多边主义案例 ,但是这一决议的达成更多地依靠不 同国家之间的秘密外交达成。西方学者普遍认为 ,第一 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联盟的成立是西方外交的一个重要 转折点 ,最重要的标志就是强调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重
从国际制度的内涵来看 ,国际制度的灵魂是多边主 义 ,是众多行为体共同接受并规范行动的原则、准则和 决策程序。没有多边主义 ,便没有国际制度 ,参与国际 制度的任何一方背离多边主义精神 ,必然损伤国际制度 的权威。在国际制度框架下 ,某一方要推行自己的单方 面政策 ,必须能够说服其他有关各方 (工具性多边主义 ) 或者通过共同接受的规则程序 (制度性多边主义 )予以 支持 ,才能具有合法性 。因此 ,多边主义常常表现为某 一行为体支持国际组织和遵守国际行为规则 。国际社 会生活中的多边主义兴起在实践中体现为 20世纪以来 国际制度力量的崛起 ,对于这一趋势 ,在学术界有不少 学者将此种变化称之为“走向制度化运动 ”。著名法学
解决国际制度合法性危机的出路在于不断开放制 度门槛 ,通过改造现有的国际制度或创立新的国际制度 以容纳来自小国 、公民社会部门和边缘群体的利益要 求。在全球公民社会参与的推动下 ,作为国际制度设计 理念的传统旧多边主义正在向着新多边主义发生着具 有深远意义的历史变迁 。
— 26 —
一 旧多边主义与国际制度的发展
② [美 ]约翰 ·鲁杰主编 ,苏长和等译 :《多边主义 》,杭州 :浙江人 民出版社 , 2003年版 ,第 13页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关键词 】 国际制度 ;多边主义 ;新多边主义 ;全球公民社会 【作者简介 】 赵可金 , 1975年生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法学博士 。 (上海 邮编 : 200433) 【中图分类号 】 D8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6 - 9550 (2006) 07 - 0026 - 07
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随着全球化 的发展 ,全球公民社会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兴盛 ,成为国 际关系中重要的第三支力量和新多边主义的重要主体 。 随着全球公共问题的增多 ,国际制度越来越成为全球公 民社会部门参与和施加影响的重要平台。然而 ,已有的 国际制度多由民族国家建构 ,反映和体现着民族国家的 利益和要求 ,其合法性基础主要来自主权国家特别是世 界上的主要大国 ,而小国和弱国 、社会部门和边缘群体 的权利很难得到体现和保障。在绝大多数国际制度中 , 其代表性一直都是许多人怀疑其合法性的首要问题 。① 随着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 ,现有国际制度合法性的缺陷 日益演化为合法性的危机 。
关于国际制度的概念 ,在学术界众说纷纭。“国际 制度 ”概念在 1975 年由厄恩斯特 ·哈斯 ( Ernst Hass)和 约翰 ·鲁杰提出 ,但在使用中却引起了较大的混乱 ,甚 至被一些学者批评为赶时髦。② 从西方一些学者对国际 制度定义的讨论来看 ,国际制度的定义分为狭义和广义 两种 。狭义定义主要指的是规范国际某一领域的行为 规则 ,而广义定义则是指有关国家在某一问题上进行合 作或协调的原则 、惯例和运行机制。笔者认为 ,现有的 国际制度应该从广义的含义界定 ,是存在于国际社会中 约束各种行为者的“游戏规则 ”,具体来说 ,国际制度包 括 3个组成部分 :一是正式国际制度 ,由国家精心设计 , 具有明确的规则 ,为一定目的服务 ,能够监督行动体的 行为并对其做出反应 。二是非正式的国际制度 ,特别是 国际惯例 ( customary rule) 。这是指具有隐含规则的非 正式制度 ,它们尽管没有明确的制度形式 ,但能够塑造 行为体的预期 ,使行为体能够彼此理解 ,并协调它们的 行为。三是为保证国际制度得以贯彻执行的运行机制 , 主要是不同政府间达成的确保国际法原则和国际管理 得以实施的明确规则 ,这些规则经过政府同意 ,构成了 适用于国际关系特定领域的制度 。③
③ Robert O.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 tate Pow er: Es2 say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Boulder: W estview Press, 1989, pp. 3 - 4.
不过 ,不管是双边主义的产物 ,还是单边主义或多 边主义的产物 ,已有的大多数国际制度都是政府间合作 的产物 ,主要体现和实现主权国家的利益和要求 ,是主 权国家利益的延伸 。这是 20世纪以来所产生的国际制 度的根本特征 。学术界将此种国际制度框架内的多边 主义称之为“旧多边主义 ( the old mutilateralism ) ”,是一 种“自上而下 ( top - down) ”的多边主义 。从旧多边主义 所涵盖的内容来看 ,有两点是特别引起注意的 :一是旧 多边主义的功能主要是解决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问 题。诚如约翰 ·鲁杰提出的“深层组织化原则 ( deep or2 ganizing) ”所指出的那样 , ②旧多边主义的功能是双重 的 :一方面 ,它可以对某些强权国家存在一定的平衡作 用 ,是国家主权和不干涉内政等规范的防御机制 ;另一 方面 ,它还可以强化组织平等的观念、制度文化的权威 以及某些行为的规则等 ,这些都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二 是旧多边主义在设计上十分突出国家中心的特征 ,旧多 边主义主导下的国际制度都是由国家和政府出面达成 的 ,其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 ,它对于 维护国家间的平等以及确立国际政治民主化的坚实基 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因为旧多边主义以服务国 家为目的 ,以维护主权和依赖政府为基础 ,故而它构成 了主权国家体系的重要补充。另外 ,从价值原则上来 看 ,旧多边主义主要是美国人提出的一种对世界秩序安 排的理念 ,又被称为“自由国际主义 ( liberal internation2 alism ) ”,主要体现在威尔逊主义指导下建立的国际联 盟 、罗斯福首创的联合国以及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 等制度 ,体现了美国关于国际范围内的“新政管制模 式 ”,从而呈现相当浓厚的美国政治色彩。
何谓多边主义 ? 从不同的角度界定 ,多边主义具有 不同的内涵 。美国著名学者约翰 ·鲁杰 (John Ruggie) 提出了多边主义的一个经典定义 ,他认为多边主义的核 心是按照某种原则来协调 3个或者更多国家之间的关 系。多边主义阐述了国际关系中一种普遍的制度形式 , 如同“国际秩序 ”、“国际机构 ”、“国际组织 ”3种国家间 关系的制度形式一样 。多边主义制度有 3个特征 :不可 分割性、普遍的行为准则和扩散的互惠性。② 从鲁杰的 界定中我们不难看出 ,他所指的多边主义是一种制度性 的多边主义 ,认为“多边主义是一种要求极高的制度形
④ David Kennedy, “The Move to Institutions, ”Gardozo L aw Review, Vol. 8, No. 5, Ap ril 1987, pp. 841 - 979.
⑤ O ran Young, “International Regimes: Problem s of Concep t Forma2 tion, ”in Paul F. D iehl, ed. ,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O rganizations: Patterns and Insights, Chicago: Dorsey Press, 1989, p. 28.
① 苏长和 :《中国与国际制度 ———一项研究议程 》,载《世界经济与 政治 》, 2002年第 10期 ,第 7页。
② Susan Strange, “Cave! H ic D ragons: A Critique of Regime Analy2 sis, ”in Stephen D. Krasner, ed. , International Regim es, Ithaca: Cornell U2 niversity Press, 1983, pp. 338 - 339.
家戴维 ·肯尼迪 (David Kennedy)认为 ,“走向制度的运 动 ”指的是向正式的国际组织方向发展。④ 正如奥兰 · 扬 (O ran Young)所言 :“我们同时也是生活在一个国际 规制的世界之中 。”⑤
其实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根本上就是一个不断组 织化和制度化的过程 ,人类社会一直处于制度化的前进 之中。即使在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上 ,在明确主 权的最高权威地位之后 ,也确立了召开大规模国际会议 处理国家间事务的制度。随后 1815年的维也纳和会正 式确立了国际会议解决国际问题的制度 。第二次世界 大战之后 ,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各种国际组织、国际条约、 非政府组织大量产生 。在 1909年 ,全世界只有 37个政 府间国际组织和 176个非政府国际组织 ,到 2005年 ,全 世界的政府间组织增加到 5 900多个 ,国际非政府组织 增长到将近 38 000个。⑥ 如果算上没有正式组织机构 的国际制度 ,这一数量更多 ,而且目前一直处于增长之 中。在某种意义上 ,国际制度改变了国际社会的发展方 向和进程 ,使得国际社会逐渐处于一种制度化的有序状 态之中 。
⑥ [英 ]戴维 ·赫尔德等著 ,杨雪冬等译 :《全球大变革 :全球化时 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2001年版 ,第 74 ~ 75页 ,又见网址 : http: / /www. uia. org/organizations/。
— 27 —
© 1994-2009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