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1-3单元自查题目
全套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全套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变革1. 请描述商代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 商代的社会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有明确的社会等级和职责分工。
-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君主制,王是政治和宗教的统治者。
2. 商代和西周的政治制度有何不同?-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以王权为核心的君主制,王是政治和宗教的统治者。
- 西周的政治制度是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分封制,周王是最高统治者,但他的权力被诸侯分割。
3. 请解释“封建制”和“分封制”之间的区别。
- 封建制是一种以土地封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封赏者拥有政治和经济上的权力,被封者有责任为封赏者提供军事和税收。
- 分封制是一种以封地分割为基础的政治制度,最高统治者将国土分封给诸侯,诸侯有独立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4. 请列举西周的社会等级,并解释其特点。
- 西周的社会等级有王、公、侯、伯、子、男、采、仆等。
- 王是最高统治者,公、侯、伯等是封建贵族,子、男、采、仆等是其他阶层人士。
- 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权力和地位,贵族享有特权,其他阶层人士从属于贵族。
5. 请简要描述西周的宗教及其特点。
- 西周的宗教以奉祀天地神灵为核心,认为天是最高神明,周王是天的代表。
- 奉祀活动包括祭祀、祈福、卜筮等,认为通过奉祀可以获得神灵的保佑和指引。
- 宗教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周王以宗教仪式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答案:1. 商代的社会制度是以家族为基础的封建制度,政治制度是君主制。
2. 商代的政治制度是君主制,西周的政治制度是分封制。
3. 封建制是以土地封赏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分封制是以封地分割为基础的政治制度。
4. 西周的社会等级有王、公、侯、伯、子、男、采、仆等。
5. 西周的宗教以奉祀天地神灵为核心,与政治统治紧密结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一至三单元测试题

二.非选择题26.历史搜索:(1)近代历史上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请根据下面要求写出条约名称:①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
②最能体现帝国主义对外扩展特征的条约是《》。
③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2)列举源于近代史的三个节日名称:、、。
(3)请写出近代发生在北京的有关史实:①揭开戊戌变法序幕的事件是“”。
②造成我国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无法估计的损失的事件是“”。
27.判断正误:()(1)《马关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侵华的工具。
()(2)中英《南京条约》的其中一项条款是:把香港割让给英国。
()(3)19世纪70年代,俄国直接派兵侵占我国的伊犁地区。
()(4)189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了行省。
()(5) 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是京师大学堂。
28.列举题(1)列举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
(2)列举鸦片战争正式爆发以来反抗外国侵略的三位著名历史人物。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15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幕,也是世界禁毒史上的一件大事。
当前,中国再次成为毒品的受害国,希望社会各方面都来关心、支持禁毒事业。
”凌青(林则徐的后人)——1990年讲话材料二: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从当时双方的兵力来看,中国占有绝对的优势:清军总兵力约80万,是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常备军,而当时英国陆军只有10万人。
英国只出动了一支拥有几十艘舰船、几百门大炮、一万多士兵的侵略军就轻而易举地打败了庞大的清王朝。
请回答:(1)材料一中“光辉的一幕”具体指哪一历史事件?(2)材料二反映鸦片战争时中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有利因素,为什么最后的结果却是中国战败了?(3)鸦片战争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道理?(4)面对毒品的危害,我们青少年应当怎样做?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材料一:“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材料二:“誓死力争,还我青岛!”请回答:(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此事件发生于何时?(2)引发这起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3)以上材料反映了这起事件的性质是什么?(4)源于此事件的节日是什么?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第7页(共8页)第8页(共8页)。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全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各章节测试题(附答案解析)第一章考古发现与古代文明1. 考古学是研究什么的学科?A. 古代文明B. 古代历史C. 古代遗迹D. 古代文物答案:C解析:考古学是研究古代遗迹的学科,通过对遗迹的发掘、研究和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
2. 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是什么?A. 精确性原则B. 完整性原则C. 速度原则D. 随意性原则答案:B解析: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需要遵守的原则是完整性原则,即要尽可能保持遗迹的完整性,不损坏或丢失任何重要的信息。
3. 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可以了解哪些内容?A. 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B. 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C. 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背景D. 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答案:A解析:通过考古发掘,考古学家可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包括居住、饮食、服饰、工具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章印度古代文明1. 印度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哪个河流流域?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印度河流域D. 恒河流域答案:C解析:印度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印度河流域,该地区是古印度人定居并发展起来的地方。
2. 印度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分别是哪些?A. 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B. 罗姆和斯巴达C. 塔基西和迦太基D. 亚历山大和雅典答案:A解析:印度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是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它们是印度古代文明的中心。
3. 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什么?A. 渔业B. 农业C. 狩猎D. 铁矿开采答案:B解析: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古印度人以种植小麦、大麦、棉花等为主。
第三章中国古代文明1.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哪个河流流域?A. 黄河流域B. 长江流域C. 淮河流域D. 珠江流域答案:A解析: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黄河流域是古代中国人定居和发展的地方。
2. 中国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分别是哪些?A. 北京和上海B. 西安和南京C. 长沙和成都D. 郑州和武汉答案:B解析:中国古代文明的两大古城是西安和南京,它们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中心。
初二历史试题-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3单元测试卷 最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英国学者马士说:“由于中国人民进行了激烈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说明马士()A认识到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B正确说明了英国发动战争的目的C肯定了中国禁烟运动的正义性 D为英国的侵略作辩护2、“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记亿万千……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A说明中国人民很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B因为吸烟,中国国内有亿万人相互仇杀C刀枪火炮都有很大的危害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3、1860年签订的《北京条约》,与中国哪两块领土的失去有关()①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鸟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②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平方公里③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公里④中国巴尔喀什湖以南44万平方公里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形成的标志是()A兴中会的成立 B华兴会的成立 C同盟会的成立 D黄花岗起义5、新文化运动把斗争的锋芒直接指向()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维护封建统治的孔教 D北洋军阀6、“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出自谁的文章()A陈独秀 B李大钊 C鲁迅 D胡适7、曾在上海一带抗击洋枪队,取得青浦大捷的太平军将领是()A洪秀全 B李秀成 C刘永福 D徐骧8、1894年,日军在旅顺立下了一块“清国将士阵亡之墓”的牌子,日军此举是为了()A对清军表示敬重 B表示对中国人的“人道” C掩盖他们杀人的罪行 D掩埋日军的尸体9、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B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C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D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10维新派政治团体形成的标志是()A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的创刊 C强学会的成立 D《中外纪闻》的发行11、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和辛亥革命的果实被窃取的共同原因是()A没有进行武装斗争 B遭到封建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C没有依靠和发动群众 D帝国主义的阻挠和破坏12、下列关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 B戊戌变法失败了,辛亥革命成功了C都是救亡图存,试图建立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运动D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没有任何联系13、中国工人阶级首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甲午中日战争中 B辛亥革命中 C五四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14、下列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第1页)①占领遵义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四渡赤水④渡过金沙江⑤强渡大渡河⑥与陕北红军会师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②①④⑤③⑥15、康有为发动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子联名上书的事件发生于()A1894年 B1895年 C1897年 D1898年二、列举题(第1、2、4小题各4分,第3小题8分,共20分)1、列举鸦片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
八年级上历史1-3单元测试题

楚天学校八年级上历史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打一场禁毒的人民战争”是中国政府在扫除毒品中的响亮口号。
160多年前,一位民族英雄在广东虎门已经用行动表现了中国人民禁烟的决心和勇气,他应是()A.左宗棠 B.魏源 C.林则徐 D.邓世昌2.1843年,英国殖民者在香港岛堂而皇之地建立起港英政府,开始了殖民统治,其所依据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瑷珲条约》 D.伊犁条约3.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开始于()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义和团运动 D.太平天国运动4.中国近代史上能体现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5.从19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期,侵占过中国领土的国家有()A.英、日、俄 B.英、日、美 C.法、俄、美 D.俄、日、美6.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
他是()A.谭嗣同 B.孙中山 C.毛泽东 D.邓小平7.1927年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不包括()A.是中共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B.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C.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D.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8.下列历史事件中,与周恩来无关的是()A.担任黄埔军校领导 B.发动领导南昌起义C.指挥红军进行反“围剿” D.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9.今年(2006年)是长征胜利70周年。
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当年中央红军巧妙地渡过金沙江,从此()A.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 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粉碎了敌人消灭红军的企图 D.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10、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A、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外交失败B、新文化运动的推动C、十月革命的影响D、德国强占胶州湾11、中国无产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A、辛亥革命中B、戊戌变法中C、新文化运动中D、五四运动中12、下列人物中,没有出席一大的是①陈独秀②毛泽东③董必武④李大钊A、①③B、①④C、③④D、①③④13、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是A、中国共产党成立B、辛亥革命C、无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D、五四运动14、“我们今天开这个军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1~3单元自我测评答案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P91.意在重申“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有许多因素共同发挥了作用”的观点;再次强调“直立行走”与“劳动”的重要性。
故正确答案为B和C。
2.可从身体形态(直立行走)、手的功能和面部特征等几方面引导学生思考。
3.从表面上看,此题属于识记范畴的题,但要准确回答,学生必须清楚地理解人类进化过程中关键性的变化或者是每一个典型代表的突出特点。
排列顺序为:直立行走、打制石器、保存火种、熟食、人工取火。
P151.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主要使用陶器。
2.3.的工具,体现了高超的制作工艺并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P181.传说中,炎帝的功绩有:教人农耕、发明医药、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的功绩有:开始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们打井。
2.共同点:从传说反映的时间来看,大致都是在距今四五千年左右,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从内容来看,多是英雄人物的故事,反映了早期民众的英雄史观倾向;从历史资料的形式来看,都属于口述资料;从它们的意义或价值来看,传说故事中包含了一定的事实成分,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3.黄帝、炎帝等部落通过战争与融合定居中原后,共同开发黄河中下游两岸,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因此,炎帝和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P281.2.人类生存,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
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
P35隶买卖合法化;在法典中,奴隶的生命和安全毫无保障。
P43-441.古代埃及的历法;西亚的星期制度;印度人发明的“阿拉伯数字”;西亚的“60进位法”。
2.古代文献证明:“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少,人们就会停止呼吸。
”这是在一张纸草上记载的古代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它说明了古代埃及与尼罗河息息相关。
地理环境证明:埃及位于非洲的东北部,这里是大干旱地区的一部分,终年雨量稀少,尼罗河成了惟一的水源。
《中国历史》八上一至三单元测试卷

车站中学九年级复习《中国历史》八上一至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单项选择题(计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隆隆炮声中打开中国大门。
回答1—4题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为了A.压制禁烟运动 B.改变中国制度 C.打开中国市场 D.合法销售鸦片2.俄国强迫清政府割让图中阴影①部分所示领土是依据A.中俄《瑷珲条约》B.中俄《北京条约》C.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D. 中俄《改定条约》3.历史学习中,常常要对历史要素的关联进行分析。
下列史实没有关联的一组是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条约》4.为了更好地复习,樊小明同学将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进行了归纳,他发现在《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中都能看到的内容是A.割地B.赔款C.开放通商口岸D.开设工厂5. 太平军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的地点是在A.上海青浦B.南京C.广东花县D.浙江慈溪近代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国门洞开的环境中,各个阶层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结构开始逐步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
回答6—12题6.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起步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代表清政府与外国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洋务运动期间创办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③积极投身“百日维新” ④洋务运动期间兴办民用企业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①②④ D. ①③④8.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A.组织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成立保国会 D. 成立兴中会9.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没有A.开办新式学堂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C.废除科举制 D.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10.毛泽东说:“孙中山……公开号召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改革,推翻了清朝的统治……辛亥革命以后,谁要想再做皇帝,就做不成了。
【全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考题(带解答)

【全文】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考题(带解答)第一单元考古与古代文明一、选择题1. 中国最早的文字出现在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B2. 下列哪个不属于四大文明古国?- A. 中国- B. 埃及- C. 印度- D. 日本- 答案:D3. 以下哪个发现揭示了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 A. 甲骨文- B. 陶器- C. 丝绸- D. 金字塔- 答案:A二、判断题1.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铁器的国家。
- 答案:对2. 石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
- 答案:对第二单元中国古代的奴隶制度一、选择题1. 奴隶制度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哪个朝代?-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A2. 以下哪个朝代废除了奴隶制度?- A. 夏朝- B. 商朝- C. 战国时期- D. 秦朝- 答案:D3. 奴隶主对奴隶的权力是无限制的。
- A. 对- B. 错- 答案:A二、判断题1. 奴隶主对奴隶可以随意虐待和杀害。
- 答案:对2. 奴隶制度的废除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开始。
- 答案:错第三单元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是中国封建制度的鼎盛时期?- A. 唐朝- B. 宋朝- C. 春秋战国时期- D. 明朝- 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封建制度中的三公九卿?- A. 宰相- B. 大司徒- C. 太尉- D. 少师- 答案:D3. 封建制度的核心是什么?- A. 君权- B. 地主权- C. 士权- D. 百姓权- 答案:A二、判断题1. 封建制度时期,地主阶级享有最高地位。
- 答案:对2. 封建制度的废除标志着资本主义的兴起。
- 答案:对第四单元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发明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A. 火药- B. 纸张- C. 指南针- D. 活字印刷术- 答案:D2. 中国古代的火药最早是用来做什么的?- A. 火炮- B. 烟花- C. 灯笼- D. 烧煤- 答案:B3. 以下哪个是中国古代造纸术的发明者?- A. 赵括- B. 杨香吉- C. 蔡伦- D. 王鹏- 答案:C二、判断题1. 中国古代的活字印刷术是世界上最早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1、英国为什么要发动鸦片战争?哪一事件成为英国发动此次战争的借口?说出此次战争
的起止时间、结果、影响。
2、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说出
此次战争的起止时间、侵略国家及其罪行。
3、说出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战役、结果、影响。
4、说出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目的、参与列强、结果、影响。
5、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指哪一条约?说出条约内容及其危害。
6、台湾是在哪一条约签订后被日本割占的?说出条约内容及其危害。
7、哪一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和中国社会的性质各发生了什么变化?
8、列举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战争,这四次战争对中国社会性质各产生了什么影响?
9、近代在面临列强入侵的过程中,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其中农民阶级掀起了哪两次
大规模的反侵略斗争,列举其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内部出现了分化,出现了洋务派?请列举其代表人物有哪些?说出洋务运动的目的、起止时间、口号、主要活动、失败标志、这场运动的的性质及其产生的影响。
2、哪一事件的发生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这一事件的发生与哪一条约的签订有关?这一事件失败后维新派又开展了哪些活动?戊戌变法过程中颁布了哪些变法诏令?
3、列举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要革命活动(包时间、地点、具体行动)
4、说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爆发时间及其历史意义。
5、说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兴起的标志、口号、主阵地、内容分别是什么?后期有何新发展及表现。
怎样评价新文化运动(意义和局限性)?
6、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你认为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经历了哪三个阶段?为些进行了哪些偿试?这一过程又体现出了什么特点?
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1、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时间、地点、主力、口号、结果。
后来该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最终结果如何?该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意义。
3、黄埔军校建立的时间、地点、人物、意义。
北伐战争的时间、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及主要战役地点,结果如何?
4、南京国民政府建立的时间、地点、性质。
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及意义。
6、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起止地点、简述经过(看路线图)和历史意义。
7、遵义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和历史意义。
8、哪一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她”的诞生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她”是指?“她”诞生后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试用史实加以说明。
9、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进行武装反抗的?探索出了一条什么道路?
1、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在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一系列的侵华战争。
从1840年到1949年列强发动了哪五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
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其中哪些战争对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1)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3)甲午中日战争中《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在这五次侵华战争中,其中哪一个国家发动或参与了三次?
日本
发动的战争:甲午中日战争、日本侵华战争
参与的战争:八国联国侵华战争
在这五次侵华战争中,列强曾犯下了哪些罪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趁火打劫割占我国大片领土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洗劫北京城
日本侵华战争中制造了南京大屠杀,屠杀中国军民达三十万人以上
近代的五次侵华战争给你什么启示?你认为中日关系要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两国应做出哪些努力?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肩负起振兴中华民族的历史使命。
努力:日本应正视历史,承认犯下的罪行;中国要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中日两国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促进中日和平、健康地发展
2、面对西方侵略,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和不懈的斗争,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领域里取得了一些重要成就。
(1)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
统治集团内部出现了什么变化?为此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提出了哪些口号?结果如何?我们应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2)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哪一条约?条约签订后,谁请求变法图强,联名上书光绪帝,哪一运动揭开了序幕?这一运动在社会上起了什么作用?
(3)历史上有一位自称要做“洪秀全”第二的历史人物是指的谁?他的主要功绩有哪些?有何历史意义?
(4)近代化的探索也体现在思想领域。
那么在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哪一事件后这一运动有了新的变化?这一运动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5)面对列强的经济侵略,有些人认为必须发展本国工商业,为此提出了什么口号?主要代表人物是谁?他创办的哪一企业结果如何?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的思想家认识到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
他们中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其主要思想是什么?
(7)我国的近代科技取得了哪些成果?他们的哪些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应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