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假期作业第一笫二章
人教版 化学必修二 全册内容 寒假作业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化学必修二全册内容寒假作业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
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1.原子团SCN化合价为-1价,在很多方面跟卤素原子相似,因此称为“拟卤素”。
拟卤素离子与卤离子还原性强弱顺序为Cl-<Br-<SCN-<I-,又知氧化性I2>S,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 (SCN)2+2Br-===Br2+2SCN-B. (SCN)2+H2S===2H++2SCN-+S↓C. 4H++2SCN-+MnO2Mn2++(SCN)2↑+2H2OD. (SCN)2+2I-===2SCN-+I22.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产物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下层得到有香味的油状液体B.反应中乙酸分子羟基上的氢原子被乙基(—C2H5)取代C.反应中乙醇分子的羟基被取代D.属于可逆反应3.欲使反应2A(g)2B(g)+E(g)的正反应速率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增大压强B.升高温度C.减小A的浓度D.增大B的浓度4.关于氩Ar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子数为18B.中子数为40C.质量数为58D.核外电子数为225.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蛋白质B.蔗糖C.油脂D.麦芽糖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简单地说,金属的冶炼就是把金属单质从其矿物中分离出来B.金属冶炼过程中,被冶炼的金属只能被氧化C.金属冶炼过程中,被冶炼的金属只能被还原D.金属冶炼过程中,被冶炼的金属既可被氧化,也可被还原7.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人要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素,下列物质中不属于营养素的是()A.葡萄糖B.食醋C.水D.芝麻油8.下列关于天然橡胶()的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橡胶的结构单元是B.合成天然橡胶的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C.天然橡胶是纯净物D.天然橡胶只可从自然界中获得,不可人工合成9.某小组在研究前18号元素时发现: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规律,元素周期表有不同的排列形式。
(新课标)高一化学暑假作业1(必修2)

解导致溶液显碱性,故 D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综合应用,涉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化学键
的判断、盐类水解等知识点,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结构确定元素,再结合物质
的构成微粒及微粒间的作用力、盐的特点等知识点分析解答,题目难度不大.
7.A
试题分析: A、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酸性大于硅酸,所以二氧化硫能和硅
新课标 2016 年高一化学 ( 必修 2) 暑假作业 (1)
说明 : 本套题包含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知识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道小题) 1.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 2015-2016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某元素原子的质量数为 A,它的阴离子 Xn﹣核外有 x 个电子, w 克这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
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BrCl 和 SO2 在水
10.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龙田中学 2013-2014 学年高一(下)期中化学试卷
( 16 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 4 - / 13
2
①
②
3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4
⑩
?
?
(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④
B .氯离子(
-
C1
)的结构示意图
C.氯气分子的电子式
D
.氯乙烯分子的结构简式 H3 C- CH2Cl
3. 【来源】河北省廊坊市 2016 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题
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21年7月人教版高一化学暑假作业2及详细解答(必修第一册模块)

一、单选题 1.一种由短周期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图所示),可用作电池中的电解质。其中元素 M、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除 Z 外的其余四种元素位于同周期;X 与 Z 是同族元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化合物中,W、X、Y、Z 之间均为共价键 B.该化合物中各原子或离子均为 8 电子稳定结构 C.W 的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可反应生成盐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该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火焰呈紫红色 2..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2 体积 X2(g)跟 3 体积 Y2(g)化合生成 2 体积化合物 M(g),则化合物 M 的化学式是
C.H2C2O4 在反应中被氧化
D.KClO3 是还原剂
19.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或原因相符的是
操作及现象
原因或结论
一块表面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液态铝不会滴
A
铝的熔点高于三氧化二铝
落
B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Cl-
C 用洁净铂丝蘸取某溶液在火焰上灼烧,火焰呈黄色
9.过硝酸钠(NaNO4)能与水发生反应:NaNO4+H2O=NaNO3+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过硝酸钠具有强氧化性,没有还原性
B.过硝酸钠中含有-O-O-结构
C.过硝酸钠可用于杀菌消毒
D.将过硝酸钠加入酸性 FeSO4 溶液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NO4 +2Fe2++2H+= NO3 +2Fe3++H2O
12.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溴水、振荡,无白色沉淀
高一化学暑假作业

化学能与热能一、认真复习《必修二》第二章第一节、《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内容二、过关训练过关训练一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 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 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 .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 .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2.某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 +BC反应物―→[A …B …C] 过渡态―→ AB +C生成物B .E 1为反应物的总能量与过渡态的能量差,称为正反应的活化能C .正反应的热效应ΔH =E 1-E 2<0,所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D .此图中逆反应的热效应ΔH =E 1-E 2<0,所以逆反应为放热反应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多少个 ( )(1)S(s)+32O 2(g)===SO 3(g) ΔH =-315 kJ·mol -1(燃烧热) (ΔH 的数值正确)(2)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 3OH(g)+12O 2(g)===CO 2(g)+2H 2(g) ΔH =-192.9 kJ·mol-1,则CH 3OH(g)的燃烧热为192.9 kJ·mol -1(3)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 800 kJ·mol -1,则12C 6H 12O 6(s)+3O 2(g)===3CO 2(g)+3H 2O(l) ΔH =-1 400 kJ·mol -1(4)已知101 kPa 时,2C(s)+O 2(g)===2CO(g) ΔH =-221 kJ·mol -1,则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1(5)NaOH(aq)+HCl(aq)===NaCl(aq)+H 2O(l) ΔH =-57.3 kJ·mol -1(中和热) (ΔH 的数值正确)(6)已知稀溶液中,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稀醋酸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 1 mol 水时放出57.3 kJ 的热量(7)H 2(g)的燃烧热是285.8 kJ·mol -1,则2H 2O(g)===2H 2(g)+O 2(g) ΔH =+571.6 kJ·mol -1(8)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 -1,则2CO 2(g)===2CO(g)+O 2(g)反应的ΔH =+2×283.0 kJ·mol -1(9)已知H +(aq)+OH -(aq)===H 2O(l) ΔH =-57.3 kJ·mol -1,则H 2SO 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ΔH =2×(-57.3) J·mol-1A 、2个B 、3个C 、4个D 、5个4. 25 ℃、101 k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1,辛烷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1。
假期作业必修2第二章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高考假期作业)班级:姓名:1.实验室用100 mL 1 mol·L-1盐酸与锌粉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改用300 mL 1 mol·L-1盐酸B.降低温度C.用锌粒代替锌粉D.滴加少量CuCl2溶液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s)+2B(g)C(g)+D(g),下列叙述能表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②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③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④B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⑤v正(C)=v逆(D) ⑥v正(B)=2v逆(C)A.①④⑤⑥B.②③⑥C.②④⑤⑥D.只有④3.化学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断裂1 mol H—H键和1 mol Cl—Cl键时能放出x kJ的能量C.断裂2 mol H—Cl键时需要吸收y kJ的能量D.2 mol HCl(g)的总能量高于1 mol H2(g)和1 mol Cl2(g)的总能量4.反应:3A(g)+B(g)===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6 mol·L-1·min-1; ②v(B)=0.45 mol·L-1·min-1; ③v(C)=0.015 mol·L-1·min-1;④v(D)=0.45 mol·L-1·S1。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A.③ B.① C.④ D.②5.①②③④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
①②相连时,外电路电流从②流向①;①③相连时,③为正极;②④相连时,②上有气泡逸出;③④相连时,③的质量减少。
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②①D.③①②④6.乙醇燃料电池中采用磺酸类质子溶剂,在200 ℃左右时供电,电池总反应:C2H5OH+3O2===2CO2+3H2O,电池示意图如图所示。
高一第二册化学寒假作业

高一第二册化学寒假作业完成了初中阶段的学习,进入紧张的高中阶段。
这篇2021年高一第二册化学暑假作业,是查字典化学网特别为大家整理的,欢迎阅读~1.(2021高考北京卷)以下金属中,外表自然构成的氧化层能维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的是()A.KB.NaC.FeD.Al【答案】 D2.(2021经典习题选萃)以下关于铝的表达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铝是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容易失掉电子,表现恢复性C.在空气中用酒精灯点不着D.在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响【解析】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为3,易失掉电子,表现恢复性,生动性较强,A、B两项正确;常温下在空气中加热铝时,铝外表构成的Al2O3可以阻碍O2与外部的铝继续反响,所以用酒精灯点不着,C项正确。
【答案】 D3.金属钠是一种生动金属,除了具有金属的普通性质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性。
关于钠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A.钠是雪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B.钠放置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淡黄色的氧化钠C.加热时,金属钠猛烈熄灭,发生黄色火焰D.金属钠着火可以用泡沫灭火器或用枯燥的沙土灭火【解析】 A中钠硬度大是错误的,B中钠放置在空气中被氧化首先是变暗,生成Na2O并不是生成淡黄色的Na2O2,故B 错。
D中钠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灭火,因钠熄灭生成Na2O2与CO2反响放出O2,不能灭火,故D错。
【答案】 C4.1.8 g某金属在氯气中熄灭后,质量添加了7.1 g,该金属是()A.AgB.FeC.AlD.Na【解析】质量添加的7.1 g为消耗Cl2的质量,A项Ag耗7.1 g Cl2需Ag的质量为21.6 g;B项Fe耗约3.7 g;C项Al正好耗1.8 g;D项Na耗4.6 g;由此可知C项正确。
【答案】 C5.铝箔在空气中加热,金属熔化而不滴落的缘由是()A.熔化的金属铝十分黏稠B.铝的密度小,所受重力也小C.大局部铝曾经被氧化D.氧化膜的熔点比铝高,兜住了熔化的铝查字典化学网给您带来的2021年高一第二册化学暑假作业,希望可以更好的协助到您!!。
高一暑假化学创新作业(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Word版含解析

知识归纳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电子分别在能量不同的区域内运动,我们把不同的区域简化为不连续的壳层,也称作电子层。
2.电子层的表示方法:电子层的表示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数字表示法;二是字母表示法(见下表)。
3.电子的能量:在核外运动的电子,能量各不相同,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低,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电子层及电子的能量高低(1)各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目为2n 2个(n 为电子层序数)。
(2)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8个(K 层为最外层时,不超过2个),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超过18个。
(3)核外电子总是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渐升高的电子层里,即按K 、L 、M 、N…依次排列。
二、元素周期律1.定义: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2.实质: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3.具体表现形式(1)原子半径⎩⎪⎨⎪⎧同周期主族元素自左而右:原子半径逐渐 减小同主族元素自上而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2)主要化合价:同周期自左而右⎩⎪⎨⎪⎧最高正价:+1―→+7最高正价=主族序数(O 、F 除外)负价-4―→-1非金属最低负价=-(8-族序数)(3)元素的金属性⎩⎪⎨⎪⎧同周期自左而右逐渐减弱同主族自上而下逐渐增强(4)元素的非金属性⎩⎪⎨⎪⎧同周期自左而右逐渐增强同主族自上而下逐渐减弱三、元素在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分区线附近元素,既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又表现出一定的非金属性。
(2)对角线规则: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其相似性甚至超过了同主族元素,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实例:① 锂与镁的相似性超过了它和钠的相似性,如:LiOH 为中强碱而不是强碱,Li 2CO 3难溶于水等等。
② Be、Al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均表现出明显的“两性”;Be 和Al单质在常温下均能被浓H2SO4钝化;A1C13和BeCl2均为共价化合物等。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课后习题(全)(含答案)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1.碱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失去 个电子;碱金属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卤素原子最外层的电子都是 个,在化学反应中它们容易得到 个电子;在卤族元素中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2.查阅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元素中不属于主族元素的是( )A .磷B .钙C .铁D .碘3.下列关于F 、C1、Br 、I 性质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它们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多B .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增大C .它们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教的增加而增强D .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加深4.放射性同位素钬 16667Ho 的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B .67C .99D .1665.在63Li 、7 3Li 、23 11Na 、24 12Mg 、14 6C 、14 7N 中:(1) 和 互为同位素;(2) 和 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同位素;(3) 和 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
6.查阅元素周期表,从每个方格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以一种元素为例,将你获得的信息用图表示出来。
7.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金、银、铜、铁、锌、钛的位置(周期和族),并指出这些元素的核电荷数。
8.寻找你家中的食品、调味品、药品、化妆品、洗涤剂、清洁剂及杀虫剂等,查阅标签或说明书,看一看其中含有哪些元素,查阅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查阅哪些物品中含有卤族元素。
试着向你的家人说明其中卤素的有关性质。
9.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锂在空气中燃烧(2)钾与水反应(3)溴与碘化钾反应(4)氯化亚铁与氯气反应10.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如表中所示,从周期表中找出这四种元素。
(1)填写下表(2)写出这几种元素的单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甲与乙:乙与丙:乙与丁:11.截止到1999年,人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元素,是否可以说我们已经发现了113种原子? 为什么?第二节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非金属性逐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必修二假期作业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Cl -35.5 Na -23 Li -7 K -39 Rb -85 Cs -133 Ag -108第I 卷 (选择题 共5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2分,共10分)1.19世纪门捷列夫的突出贡献是( )A.提出了原子学说B.提出了分子学说C.发现了稀有气体D.发现了元素周期律2.在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四、五、六周期元素的数目分别是 ( )A .8、8、18、32B .8、18、18、32C .8、18、18、18D .8、8、18、18 3.某些建筑材料含有放射性元素氡(22286Rn ),会对人体产生一定危害。
该原子中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差是( )A .136B .50C .86D .222 4.下列物质中,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是( )A .Na 2OB .NH 3C .Ca(OH)2D .CaBr 25.已知 2SO 2+O 2 2SO 3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2的能量B .SO 2和O 2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总能量C .SO 2的能量一定高于SO 3的能量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45分) 6.有如下两个反应:①2HCl=====高温H 2↑+Cl 2↑ ②2HCl=====电解H 2↑+Cl 2↑关于这两个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①②两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B .①②两反应中的能量转换方式都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C .①反应是热能转变为化学能 D .②反应是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7.我国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已发射成功,“嫦娥”探月工程也已正式启动。
据科学家预测,月球的土壤中吸附着数百万吨的He 32,每百吨He 32核聚变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目前人类一年消耗的能量。
在地球上,氮元素主要以He 42的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 42原子核内含有4个质子B .He 32和He 42互为同位素C .He 32原子核内含有3个中子D .He 4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 He 42有强金属性8.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决定因素是 ( )A .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依次递增B .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C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呈周变化 9.“西气东输”工程中,需要地下埋入铸铁管道。
在下列情况下,铸铁管道被腐蚀速率最慢的是( )A .在含铁元素较多的酸性土壤中B .在潮湿疏松的碱性土壤中C .在干燥致密的不透气的土壤中D .在含碳粒较多,潮湿透气的中性土壤中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非金属元素B .周期表中的主族都有金属元素C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于短周期D .周期表中的非金属元素都位和0族 11.某元素X 最高价含氧酸的化学式为H n XO 2n-2,则在其气态氢化物中X 元素的化合价为( )A .5n-2B .3n-12C .3n-6D .n-10 12.下列氢化物中稳定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CH 4>NH 3>H 2O >HFB .SiH 4>NH 3>H 2S >HClC .HF >H 2O >NH 3>PH 3D .NH 3>PH 3>H 2S >HBr 13.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构成单质分子的微粒一定含有共价键B.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单质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键一定都是极性键14.在人类生产、生活所需能量日益增多的今天,研究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对合理利用常规能源和开发新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C.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释放能量D.若新化学键形成时释放的能量小于旧化学键被破坏时吸收的能量,则反应吸收能量15.下列关于元素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A.IIIA族的B和Al都能形成+3价的化合物B.IVA族的C和Si都能形成+4价的化合物C.VA族的N和P都能形成+5价的化合物D.VIA族的O和S都能形成+6价的化合物16.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国际组织)在1999年作出决定,把长式周期表原先的主副族序号取消,由左到右按原顺序编为18列,稀有气体为第18列,按这个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三列所含元素最多B.从上到下第一列元素单质熔点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熔点逐渐降低C.从上到下第一列元素单质密度逐渐升高,而第17列元素单质密度逐渐降低D.第18列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化学性质十分稳定17.钾与另一种碱金属组成的合金18.0g和水完全反应,产生氢气0.2g,合金中的另一种金属是()A.Li B.Na C.Rb D.Cs18.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 )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 B.灼热的木炭与COz反应C.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D.Ba(OH)2·8H2O晶体与NH4Cl晶体的反应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的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B.物质燃烧不一定是放热反应C.放热的化学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发生D.吸热反应不加热就不会发生20.下列变化一定为放热反应的是()A.1 mol气态水变为1 mol液态水放出44 kJ的热量B.2HI(g )H2(g)+I2(g),生成1 mol I2需要吸收14.9 kJ的能量C.形成化学键时共放出能量862 kJ的化学反应D.能量变化如图所示的化学反应第II卷(非选择题共45分)三.填空题(45分)21.(6分)(1)写出表示含有8个质子、10个中子、10个电子的离子的符号。
(2)周期表中位于第8纵行的铁元素属于第族。
(3)周期表中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位于第纵行族。
(4)所含元素超过18种的周期是第、周期。
22.(7分)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试回答:+x y(1)当x-y=10时,该粒子为(填“原子”或“阳离子”“阴离子”)(2)当y=8时,该粒子可能是、、、、。
(3)写出y=3与y=7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3.(10分)有5 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按E、D、B、A、C的顺序依次增大;A、C同周期,B、C同主族;A与B可形成离子化合物A2B,A2B中所有粒子的电子数相同,且电子总数为30;D和E可形成4核10电子的分子。
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五种元素的名称:A B C D E 。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A2B的形成过程:(3)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D元素形成的单质;B与E形成的化合物;A、B、E形成的化合物;D、E形成的化合物。
24(5分).1.已知反应:2H2 + O2 = 2H2O + 能量,请填写下列表格中空白处的总能量值,25.(5分)某元素的核素Z X,其氯化物XCl2111mg溶于水后,加入0.1mol/L的硝酸银溶液20mL,恰好将其中的Cl-完全沉淀。
已知该核素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试回答下列问题:(1)X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用电子式表示出XCl2的形成过程;(3)将X的单质放入含有酚酞的水中,现象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6.已知石墨和金刚石燃烧化学方程式如下:C(石墨s)+02(g)=C02(g)C(金刚石s)+02(g)=CO2(g)质量分别为12 g的石墨和金刚石在某一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各自放出的热量为393.8 kJ 和395.2 kJ,问:对于单质来说,稳定的单质是石墨还是金刚石? 简述理由。
高一化学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 2.B 3.B 4.A 5.B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6.B 7.C 8.B 9.D 10.A 11.D 12.B 13.C14.D 15.B 16.C 17.D 18.B 19.A 20.D三.填空题(共30分)21.(1)188O2-(2)VIII (3)17;VIIA (4)六;七(每空1分,共6分)22.(1)原子(2)氩原子;氯离子;硫离子;钾离子;钙离子(3)Al(OH)3+3H+=Al3++3H2O(每空1分,共7分)23.(1)N;F;Ca (2)K;F;Ne (3)HClO4;KOH;Al(OH)3(4)Na;钠与冷水剧烈反应,而镁与冷水几乎不反应;Cl2;氯气可以与溴化钾反应,置换出单质溴。
(每空1分,共13分)24.(10分)(1)钠;氧;硫;氮;氢(2)(用电子式表示Na2O的形成过程)略(3)(N2、H2O或H2O2、NaOH、NH3的电子式)略25.共消耗1368 kJ 共释放1852 kJ 放热484 kJ26.(5分)(1)20;原子结构示意图略(2)用电子式表示CaCl2的形成过程略(3)有气体产生,溶液变红;Ca+2H2O=Ca(OH)2+H2↑25.答:稳定的单质是石墨。
因为12 g的石墨和金刚石在某一相同条件下燃烧时各自放出的热量石墨小于金刚石,说明燃烧时要破坏石墨中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必须消耗较多的能量,导致释放出来的能量较少,即石墨中碳原子之间的化学键比较强,碳原子之间结合比较牢固,单质比较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