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DIY与日常生活的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初中化学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教育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就是倡导每一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教育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化学的学习当然也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生活,所以化学教学要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让学生的知识从生活中来,又运用到生活中去。

如何使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的导入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前奏”。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化学学科知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将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实例,引入化学课堂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增添新鲜感。

比如,在初中化学第一节绪言课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身边与化学有密切联系的实例:铁锅为什么会生锈?高温的油锅未点燃为什么能着火,怎样扑灭?灭火器为什么能灭火?氢气球能飞上天而普通的气球不能飞上天等等。

在学习保护水资源一课时,可以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导入:为什么场镇附近的小河上藻类植物疯狂生长?污水怎样处理,废渣如何利用?又如食用松花蛋时为什么要沾食醋?蚊虫叮咬后用肥皂水涂抹可以减轻痒痛来引入酸碱中和反应。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学生生活中的实例来导入课堂教学,既简洁又真实,自然使学生感到非常熟悉,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积极联系生活,构建生活情境初中生首次接触化学,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从学生所熟知的生活情境着手,将一些枯燥的化学知识转变成为现实生活中有趣的知识,让学生体会生活和化学之间的密切联系,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培育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化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教学,积极构建生活的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如在讲授《空气》的时候,尤其要将理论内容与现实相联系,列举生活中的具体例子,让学生掌握。

空气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世间万物都与之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化学概念中的空气又由不同的分子构成,教师要准确、合理地引导学生,让学生了解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

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精选3篇)

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精选3篇)

化学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精选3篇)化学研究性学习篇1课题方案的制定是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不仅为研究者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的程序,而且为这些程序的操作提供可靠的方法,是课题研究的“蓝图” 。

科学研究是一个广泛收集信息,并通过分析、加工、处理得出有助于认识、解决相应问题的结论过程。

由于师生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素养的限制,对课题研究往往停留在经验层次上,而忽略了科研的根本环节(信息的即时收集、分析、加工和处理工作)。

因此,重视课题方案的设计,对于保证研究的规范性,提高科学研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⒈课题方案的内容课题方案包括研究背景、目的意义、成员分工、实施计划、可行性论证、预期成果及其表达形式等,其中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主要部份。

研究背景即提出问题,阐述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的原因。

研究背景包括理论背景和现实需要。

还要综述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研究的现状:①人家在研究什么、研究到什么程度?②找出你想研究而别人还没有做的问题。

③他人已做过,你认为做得不够(或有缺陷),提出完善的想法或措施。

④别人已做过,你重做实验来验证。

目的意义是指通过该课题研究将解决什么问题(或得到什么结论),而这一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有什么意义。

有时将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合二为一。

成员分工应是指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所担负的职责。

实施计划是课题方案的核心部分,它主要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时间安排等。

研究内容是指可操作的东西,一般包括几个层次:⑴研究方向。

⑵子课题(数目和标题)。

⑶与研究方案有关的内容,即要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等等。

研究方法要写明是文献研究还是实验、调查研究?若是调查研究是普调还是抽查?如果是实验研究,要注明有无对照实验和重复实验。

实施计划要详细写出每个阶段的时间安排、地点、任务和目标、由谁负责。

若外出调查,要列出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交通工具、调查工具等。

如果是实验研究,要写出实验内容、实验地点、器材。

实施计划越具体,越容易操作。

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

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

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

无论是理科生还是文科生,通过中学阶段的学习都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大学生缺失生活中的化学常识。

这种缺失,让我们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生活与生命中的化学》这门选修课就是从实际出发,以发生在人们身边的各类现象,以及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为线索,从化学角度给予科学的解释。

我在此详细介绍一下这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的一些思索。

一、开设《生活与生命中的化学》的意义
我校作为一所煤炭特色工科学校,很多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与煤炭的开采与利用相关,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科学素养,在工作和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应用化学知识去解释问题,解决问题,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

二、《生活与生命中的化学》教学的实践
1.课程的选题与设置
生活中的化学内容包罗万象,饮食、衣着、医药、化妆、洗涤等方面不仅渗透化学原理的应用,而且涉及许多其它学科知识。

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选取学生感兴趣、愿意学,同时又具有科普意义的内容,就成为本课程开设的第一要素。

三、结语
教学只有在思索中才能不断进步。

通过《生活与生命中的化学》
这门选修课的开设,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应如何更好地带动学生共同学习,通过煤化工、食品化学、服饰化学、化妆品化学、化学等若干个专题的介绍,将学生带到了另一个日常生活的化学世界中。

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科学素养,对于今后走向社会,在生活中做一个科普使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目前《生活与生命中的化学》课程现已作为全校公选课在校本部和万方科技学院同时开设,学生覆盖了全校的大部分专业,对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初中化学开题报告

初中化学开题报告

初中化学开题报告初中化学开题报告是为了让同学们在开始化学学习之前,对即将研究的课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以下是一份针对初中化学开题报告的范例,供大家参考。

初中化学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从日常生活中的饮食、洗涤用品,到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化学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学习化学知识,了解化学原理,对我们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开题报告旨在探讨化学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以增强我们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二、研究目的1.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探索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实际操作能力;3.培养科学思维,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4.提高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研究内容1.化学基本概念:原子、分子、离子、化学键等;2.化学反应原理: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反应、置换反应等;3.化学实验技能: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观察、实验数据处理;4.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饮食、洗涤、环保等方面;5.化学与环境: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及防治措施。

四、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查阅相关化学教材、科普书籍、网络资料等,了解化学基本知识和研究动态;2.实验探究: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3.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4.课堂讨论:组织课堂讨论,分享学习心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预期成果1.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提高化学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科学思维;3.增强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4.提高环保意识,为改善环境质量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时间安排1.第一阶段(1-4周):学习化学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第二阶段(5-8周):进行化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3.第三阶段(9-12周):调查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进行问卷调查;4.第四阶段(13-16周):总结研究成果,撰写开题报告。

化学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生活中的化学》开题报告

化学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生活中的化学》开题报告

化学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生活中的化学》开题报告化学开题报告范文课题《生活中的化学》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就是论证你的题目可不可以作为论文题目,我给你一个我的例文,你比这个写吧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科类)论文题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探讨学生姓名学号专业一、课题的目的意义:二、文献综述:三、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和预期目标:研究内容: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渊源以及发展历程1.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渊源1.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发展过程1.3 当前 ___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面临的新变化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2.1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不规范2.2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2.3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薄弱,存在很大问题2.4 内控机制不健全或不畅,会计监督机制不力2.5 相关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2.6 单位领导认识不到位,忽视蔑视财经法规的严肃性2.7 资金管理不善,违反预算规定列支经费问题严重3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的对策3.1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确保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3.2 加强法律体制建设,为会计监管的有效实施提供法律保障3.3积极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制,保证财务管理科学、高效运转3.4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财政检查、外部审计并重3.5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队伍建设,适应新形势下财务管理工作的需要3.6 提高事业单位领导的财务管理意识,坚持以身作则,优化财务工作环境3.7 充分发挥人的因素作用,构建和谐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环境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以规范研究为主、实证研究为辅的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归纳分析、调查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在借鉴国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预期目标:通过本文的研究,一是提高事业单位对财务管理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二是针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希望能为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所裨益。

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例的开题报告

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例的开题报告

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科学实验是初中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培养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

然而,现有的初中科学实验教材和实验室设备有限,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因此,开发和利用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实验材料的科学实验课程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这不仅可以丰富科学实验的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实现科学实验资源的创新和共享,为科学教育的发展和振兴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目的本研究旨在开发和利用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实验材料的初中科学实验课程资源,探索其教学效果和应用前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筛选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并调查其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特性和应用;2. 设计和实施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实验材料的科学实验案例,并考察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响;3. 分析和总结日常生活用品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趋势,探索其在未来教育中的发展前景。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实验教学两种主要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日常生活用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特性和应用;2. 根据教学需求,选择一些常见的日常生活用品(如竹筷、洗发水、红薯等),设计和实施科学实验案例,收集并分析学生的实验数据和反馈;3. 根据实验教学结果,总结日常生活用品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趋势,并探讨其在未来教育中的应用前景。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 设计和实施以日常生活用品为实验材料的科学实验案例,并验证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反响;2. 分析和总结日常生活用品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趋势,展望其在未来教育中的发展前景;3. 探索和建立日常生活用品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开放平台,为科学教育的创新和发展做出贡献。

五、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在研究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问题:1. 实验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是否恰当,是否存在安全隐患;2. 学生实验的操作方法和技能是否够熟练,是否存在误操作和数据异常;3. 日常生活用品科学实验课程资源的共享和应用平台是否具有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

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与研究引言: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该注重生活化实践的教学方法和研究。

一、生活化实践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1.生活中的化学: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观察和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

例如,通过观察果汁变质、铁锈生成等现象,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发生和变化规律。

2.化学实验的生活化设计:将学生熟悉的物质和实验操作结合起来,设计生活化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

例如,通过烧杯和硫酸、铝粉的反应来引导学生理解酸和金属的反应规律。

3.化学问题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化学问题,激发他们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问题可以涉及到生活中常见的化妆品的原理、消毒液的成分等。

二、生活化实践教学的效果与评价2.培养实践能力:生活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实际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能力。

3.提高学习效果:生活化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将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操作和实验,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生活化实践教学的策略与方法1.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一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和探索,从而进一步引导他们进行实验。

2.教师示范法: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让学生观察和体验现象,从而引发学生的疑问和思考,带领学生进行实验。

3.小组合作法:学生可以分成小组进行实验,通过合作来完成实验任务,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和分析实际的案例,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实验中尝试解决类似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结语:初中化学教学需要注重生活化实践教学的方法和研究。

通过生活化实践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

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

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化学与生活研究报告一、引言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变化规律和作用的科学。

在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事物都与化学有关,从我们所吃的食物、衣物、房屋建筑,到我们所使用的药品、化妆品、电脑、手机等等,都离不开化学的存在。

本报告主要研究了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化学在食物中的应用1. 香精和调味料:香精类似于食物的香气,由各种化学物质组成;调味料则是为了增加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如盐、酱油、味精等。

这些化学物质都是经过科学研究和加工制造而成的。

2.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的品质、色泽、口感、保鲜等而加入的物质。

如防腐剂、色素、增稠剂等。

这些添加剂都是经过严格检验和监管的,以保证食品的安全性。

三、化学在药品和医药中的应用1. 药物研发和生产:化学的应用使得医学领域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如各种药物的研发、合成和生产。

化学物质可以用于制造各种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降血压药等,这些药物对于人类的生活和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2. 化学的分析和检测:化学的分析技术可以对人体内的各种物质进行检测,并通过检测结果得出人体的健康状况。

如血液检测、尿液检测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四、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1. 污水处理:化学可以用于污水的处理和净化,如添加一些化学药剂可以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这样可以保护环境,改善水质。

2. 废物处理:化学技术也可以用于废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

如化学溶解、分解和燃烧等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处理废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五、化学在能源中的应用1. 燃料:化学反应是能源产生的关键。

如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产生热能和动能,用于发电和供暖。

同时,化学反应也可以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实现电能向热能的转化。

2. 新能源开发:化学技术还可以用于新能源的开发,如太阳能电池、风能发电等。

通过化学反应将无机物转化为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食物到医药、环境保护到能源,都离不开化学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DIY与日常生活 的研究 》开题报告
段云艳 白邑中学
1. 选题背景 2. 课题目标 3. 研究内容 4. 文献调研 5. 工作计划
选题背景
1. 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要求我们必须与时俱进 --有新姿态、新教法和新意识。 2. 开展初中化学DIY实验意义 。 3. 化学教育培养下一代的科学品质、环保意识、关 注社会及人类发展的意识和责任感。 4. 开展初中化学DIY与日常生活方面研究对新课程、 新教材、新理念和新时代下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 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谢!
望各位专家赐教宝贵意见!
课题目标
1. 利用初中化学知识和家庭日常用品,通过引导学 生或教师自我完成DIY实验,让学生享受化学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奥妙。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巩固知识技能和开拓 学生的化学领域视野。 3. 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和科学探究能力。 4.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角度全面进行全新的素质教育。
文献调研
沈鹰峰. 初中化学家庭小实验的组织与实施.《考试周 刊》,2009,40期. P: 186-187. 6. 缪龙云. 浅析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家庭小实验的重要性. 《化学教与学》,2010,6期. P:36-37. 7. 李素霞,苏琼. 做好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考 . , . 试周刊》,2009,28期. P: 214-215. 2009 28 . 8. 温利广. 例谈结合教材栏目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探究 活动的策略. 《. 9. 王萍. 提高化学实验实效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国科教 创新导刊》,2010,3期. P: 161. 10. 翟晓萍. 浅谈化学实验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西部》, 2009,12期. P: 250. 5.
文献调研
1. Carolyn Sweeney Judd. News from Online: Kitchen Chemistry. Journal Chemical Education, 2000,77 (10),P:1268. 厨房化学 2. Tadayosi YOSHIMURA, Katsumi TAKAYAMA and Tatsuaki NISHIMIYA. Improvement of the education technique which raise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student practical training in chemical experiment. Chemical Education Journal (CEJ) 2000 Vol. 4 No. 1 P:40-45. (CEJ),2000,Vol. 4,No. 1,P:40-45. 论证了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自己动手中,能提高教学效果 。 3. Haruo Hosoya. Growing importance of science teacher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Chemical Education Journal (CEJ),2000,Vol. 4,No. 1, P:4-11. 论证了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对开拓科学视野。 4. Jonathan R. Hill. September 2010 News & Announcements. Journal Chemical Education,2010,87 (9),P: 903–904.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去发现世界的奥妙。
工作计划
1. 知识点疏通、整理,对教材挖取延伸; 2. 吸收课外书本知识及利用网络手段; 3. 课前预习新知识点、课堂掌握知识点、课后动 手应用知识点和开展DIY实验;教师努力创设问 题,引导学生利用该化学知识点联想到生活中 所见“影子” ,让学生学好化学时,同时享受 化学魅力! 4. 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完成DIY实验,并撰写DIY实 验教材 ;
研究内容
1. 对九年级化学新课程新教材知识点全面疏通、 整理,寻找可以用于利用日常生活用品完成DIY 实验的知识点及延伸知识点,并撰写DIY实验教 材。 2. 通过利用DIY实验,引入新的知识点和巩固旧的 知识点,完成新时代下的教学工作。 3. 通过利用DIY实验,让学生享受化学知识在日常 生活中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 的主动探索、大胆创新和科学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