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专题二 词语积累与运用

八(上)语文复习资料专题二词语积累与运用第一单元摧枯拉朽:这里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
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来。
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
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镌刻:雕刻。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
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
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一丝不苟:做事认真细致,一点儿不马虎。
第二单元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鉴,照。
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转折、和谐悦耳。
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不逊:傲慢无礼。
匿名:不署名或不署真实的姓名。
杳无消息:一直得不到一点消息。
慰勉:安慰勉励。
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不辍:不停。
为富不仁:靠不正当手段发财致富的人没有好心肠。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劳苦,不怕别人埋怨。
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颔首低眉:低着头,显得很谦卑恭顺的样子。
诚惶诚恐: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
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粗制滥造:指产品制作粗劣,不讲究质量。
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南北长度为“袤”。
郁郁寡欢:心情苦闷的样子。
黯然失色:阴暗失去光泽。
黯然,阴暗的样子。
藏污纳垢:污、垢,肮脏的东西。
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轩昂:精神饱满,气度不凡。
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
形容和善可亲。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第四单元狼藉:乱七八糟的样子。
勾留:短时间停留。
踌躇:犹豫。
赋闲:这里指失业在家。
颓唐:衰颓败落。
情郁于中:感情积聚在心里。
琐屑:细小而繁杂的事。
触目伤怀:看到惨淡的光景而感到伤心。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国人要读经典,从古典诗词和名著中汲取养分,反复阅读,开卷有益....。
B.他读书很多,既领会文意亦寻章摘句....,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
C.作案者周密的谋划和熟练的手法相得益彰....,使案情扑朔迷离,增大了侦破的难度。
D.他悟性极高,无论多么深奥晦涩的文章,只要浮光掠影....地看上眼,就能抓住其实质。
【答案】A【解析】A.开卷有益,意思是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
读书必有所得。
使用正确。
B.“寻章摘句”:读书只摘记现成词句。
比喻局限于套用现成的词句、章法,缺乏创造性。
与句意“每逢作文,信手拈来,读来让人深感文采斐然”不符,使用错误。
C.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与C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
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与D句语境不符,使用有误。
故选A。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新形势下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既与长期以来党的卫生工作方针一如既往....,又体现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B.对于全球气候剧变的问题,人类当然不会熟视无睹....,而是会把目光投向越来越让人关注的自然环境。
C.杨绛在散文集《我们仁》中,回顾了一幕幕一家三口尽享天伦之乐....的温馨场景。
D.优秀的小说应该尽情地歌颂真、善、美,无情地揭露和鞭挞假、恶、丑,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感悟人生。
【答案】A【解析】A成语使用不恰当。
一如既往: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
一:完全;既往:从前,已往。
与上文“长期以来”重复。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项是()A.充分发挥丝绸之路的纽作用,可以让亚欧各国息息相通....,共同繁荣。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 专题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与巨鸟、舞共迷蝶、神思______的庄子了。“远”是一种境界,他们被官场放
逐,却被文学请回。这不是文学的悲哀,恰是文学的高贵。
A.淡远 深远 玄远 怀远
B.怀远 淡远 深远 玄远
C.玄远 怀远 淡远 深远
9/D16./20深19 远 玄远 怀远 淡远
16
1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只有完善集聚人才、发挥人才作用的机制,才能做到寻觅人才________, 发现人才________,举荐人才________,使用人才________。 A.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B.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C.不拘一格 各尽其能 求贤若渴 如获至宝 D.各尽其能 不拘一格 如获至宝 求贤若渴
④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____。
A.追求 评判 清脆 淋漓尽致
B.追赶 判断 清冽 惟妙惟肖
C.追赶 判断 清脆 惟妙惟肖
D.追求 评判 清冽 淋漓尽致
9/16/2019
18
D.中国不但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并且有实现这一美
好蓝图的能力。
解析:A.“只有……就……”搭配不当,应为“只有……才……”;
B.“即使……但……”搭配不当,应为“即使……也……”;D.“不
但……并且……”搭配不当,应为“不但……而且……”。
9/16/2019
13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D ) 所谓书卷气,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______ 气质。书卷气来自读书, 在幽幽书香的熏陶之下,浊俗可以变为清雅,奢华可以变为______,促狭 可以变为开阔,偏激可以变为 ______。捧起书来吧,你会发现里面的风景 美不胜收! A.高雅 淡然 平静 B.高贵 淡泊 平静 C.高贵 淡然 平和 D.高雅 淡泊 平和
(完整版)[精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完整版)[精选]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3a01c79ff242336c1fb95e10.png)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请解说以下词语。
(1)不堪一击:枯草朽木遇到摧折,比喻腐败权力被快速摧毁。
(2)锐不行当:尖利非常,不行抵抗。
(3)头晕眼花:眼睛看见复杂纷纷的东西而感觉迷乱。
(4)煞费苦心:用尽精力,费悉心思。
(5)深恶痛疾:憎恶、怨恨到了极点。
(6)疲惫不堪:形容特别疲备,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7)藏污纳垢:比喻隐蔽或包含歹人坏事。
(8)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正直正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束的样子。
(9)潜滋暗长:暗暗自不知不觉地生长。
(10)重峦叠嶂:山岳一个连着一个,绵延不停。
(11)别出心裁:指在技巧和艺术等方面拥有独出心裁的奇妙构想。
(12)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2.请你依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仿佛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才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悟过来。
(恍然大悟)(2)比喻本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办起一番事业。
( 空手发迹 )(3)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留转折。
(抑扬顿挫)(4)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一枝独秀)(5)对比之下,事物忧如失掉原有的色彩、光彩,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相形见拙)(6)细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不足挂齿)(7)形容行人好多,来往不停。
(纷至沓来)(8)肩并肩,脚碰脚。
形容人好多,很拥堵。
(人山人海)(9)形容描绘或雕琢得十分精妙传神。
(栩栩如生)(10)依据各地的详细状况,拟订适合的方法。
(就地取材)(11 )指诗文、技艺等的独到构想,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想,比喻独出心裁的创新。
(自出心裁)(12 )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点,能惹起人们的注意。
(惹人注视)3.依据下边语境,选择适合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沉醉。
迷人的野外 C 着四千年蚕桑的浓重气味,安静的农村 A 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喧闹的古镇 B 着中华商业文明的绚烂。
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到处显现出水乡独到的风采和魅力!A.隐含 B.彰显 C.发散4. 挨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处的词语,适合的一组是( ( 1)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因此被各大公司( 2)在现实中盲目模拟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 3)分别在即,老师,我们怎样才能报恩您三年来A. 采纳鉴赏体贴入微B. 采纳鉴赏无微不至C. 沿用判定无微不至A )________。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八年级语文上册专项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第一单元1.歼灭:消灭(敌人)。
2.镌刻:雕刻。
3.建树:建立的功绩。
4.悄然:形容寂静无声。
5.潇洒:(神情、举止、风貌等)自然大方,有韵致,不拘束。
6.娴熟:熟练。
7.篡改:别有用心地改动或曲解。
8.国殇:为国牺牲的人。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中指死难的军民。
9.遁形:隐藏形体。
10.摧枯拉朽:《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中指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11.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阻挡。
(提示:褒义,不可用来形容违法分子的势头)12.屏息敛声:抑制语声和呼吸。
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同“敛声屏气”。
13.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14.如梦初醒:好像刚从梦中醒过来,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来。
15.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提示:此成语形容客观存在的很大、喧闹的声音使耳朵快聋了,注意与“振聋发聩”区别)16.一丝不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办事认真。
17.无怨无悔:既没有怨恨,也不后悔。
指心甘情愿地接受某种事实或结果。
18.惊心动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19.白手起家:形容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提示:不能用来形容凭自己力量盖房子或装饰屋子等)20.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提示:此成语指精神或心思用尽,不是指人很疲惫,与“精疲力竭”不同)21.惨绝人寰:人世上还没有过的悲惨,形容悲惨到了极点。
人寰,人间。
22.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
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提示:此成语是指使人的精神或思想清醒,不能理解为很大的声音令人耳朵都聋了)23.沧海桑田: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形容世事变化很大。
(提示:此成语不是大海和农田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第二单元1.烂熳:颜色鲜明而美丽。
现在写作“烂漫”。
2.标致:漂亮。
《藤野先生》中是反语,用来讽刺。
部编版2019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 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请解释下列词语。
(1)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5)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7)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8)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9)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10)重峦叠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11)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等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2)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2.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好像刚从梦中醒过,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
(如梦初醒)(2)比喻原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白手起家)(3)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抑扬顿挫)(4)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鹤立鸡群)(5)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黯然失色)(6)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微不足道)(7)形容行人很多,往不断。
(络绎不绝)(8)肩并肩,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摩肩接踵)(9)形容描写或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惟妙惟肖)(10)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因地制宜)(11)指诗文、技艺等的独特构思,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
(自出心裁)(12)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引人注目)3.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
迷人的田野C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A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B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
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A.隐含B.彰显C.散发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1)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____(2)在现实中盲目模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___________能力太低。
(3)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_________的关爱?A.采用鉴赏无微不至B.采用鉴赏无所不至C.沿用鉴定无所不至D.沿用鉴定无微不至2.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读书是一个____的过程:他人的智,通过你的眼睛成为可见的事物,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____________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___________热爱读书吧,让书___________你一生。
A.奇妙因为所以陪伴B.奇妙不仅而且陪伴C.奇怪不仅而且成就D.奇怪因为所以成就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音乐___________人生的酸甜苦辣,_____________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管你什么年龄,__________你走到哪里,_____________-熟悉的旋律响起,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恋。
A.解释表现不仅而且B.诠释表达无论只要C.诠释表达不仅而且D.解释表现无论只要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的。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C.跑完了5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地讲给我听。
5.(孝感中考)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我们读所有的书,最终的目的都是读自己。
读有益的书,你会发现___________的心平息下来了,有种_________的感觉,你会发现你百思不得其解的_________,千百年来被无数的人思考过,并且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共18张PPT)

形容电影情节不合适。)
1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D )
期末专项复习
专项复习(二)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可编辑PPT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便可编辑修改哦!!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
(1)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
(2)在现实中盲目模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________
能力太低。
(3)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来________的关
3.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音乐________人生的酸甜苦辣, ________生活的喜怒哀乐。不管你什么年龄,________你走到哪里, ________熟悉的旋律响起,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 的怀恋。 A.解释 表现 不仅 而且 B.诠释 表达 无论 只要 C.诠释 表达 不仅 而且 D.解释 表现 无论 只要
续不断。用在此处与语境不符。)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她郁.郁.寡.欢.,沉默不语,看样子像有什么心事。 B.一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的叫卖声,是很多老北京人至今 难忘的胡同印象。
C.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 摧.枯.拉.朽.的创造力。
6.(天津中考)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 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诗 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 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困境 启迪 抚慰 B.困境 启发 抚恤 C.困难 启迪 抚恤 D.困难 启发 抚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项复习(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1.请解释下列词语。
(1)摧枯拉朽:枯草朽木受到摧折,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2)锐不可当:锋利无比,不可抵挡。
(3)眼花缭乱: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4)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5)深恶痛疾:厌恶、痛恨到了极点。
(6)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7)藏污纳垢: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8)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着。
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9)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10)重峦叠嶂: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11)别具匠心:指在技巧和艺术等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12)广袤无垠:广阔无边。
2.请你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成语。
(1)好像刚从梦中醒过,形容刚刚从糊涂、错误的境地中觉醒过。
(如梦初醒)
(2)比喻原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
(白手起家)
(3)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抑扬顿挫)
(4)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鹤立鸡群)
(5)相比之下,事物仿佛失去原有的色泽、光彩,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黯然失色)
(6)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微不足道)
(7)形容行人很多,往不断。
(络绎不绝)
(8)肩并肩,脚碰脚。
形容人很多,很拥挤。
(摩肩接踵)
(9)形容描写或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惟妙惟肖)
(10)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因地制宜)
(11)指诗文、技艺等的独特构思,出自自己心中的构思,比喻与众不同的创新。
(自出心裁)
(12)形容人或事物很具特色,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引人注目)
3.根据下面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行走在诗意的江南,醇厚的文化味儿让你陶醉。
迷人的田野C着四千年蚕桑的浓厚气息,宁静的乡村A着耕读传家的人文精神,热闹的古镇B着中华商业文明的辉煌。
在这里,自然与文化交融,传统与现代互动,处处展现出水乡独特的神韵和魅力!
A.隐含B.彰显C.散发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A )
(1)他的发明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所以被各大企业________。
(2)在现实中盲目模仿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行为,说明他________能力太低。
(3)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您三年________的关爱?
A.采用鉴赏无微不至
B.采用鉴赏无所不至
C.沿用鉴定无所不至
D.沿用鉴定无微不至
5.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读书是一个______的过程:他人的智慧,通过你的眼睛使它成为可见的,然后通过感觉的门廊,经过想象力的天井,进入你心灵的空间,激起你心中的波浪。
______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一个大的心灵宇宙,______热爱读书吧,让书______你一生。
A.奇妙因为所以陪伴
B.奇妙不仅而且陪伴
C.奇怪不仅而且成就
D.奇怪因为所以成就
6.结合语境选词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音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音乐________人生的酸甜苦辣,________生活的喜怒哀乐。
不管你什么年龄,________你走到哪里,________你重新听到那熟悉的旋律,就会触动你那颗敏感的心,引起你久久的怀恋。
A.解释表现不仅而且
B.诠释表达无论只要
C.诠释表达不仅而且
D.解释表现无论只要
7.(滨州中考)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 )
(1)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十分这座桥。
(2)无论脚步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又,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永远牵系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3)王东真是,制作出的航船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
(4)书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风格各异的作品,或古朴,或隽秀,或雄浑,或飘逸,将书法艺术之美表现得。
A.推崇稳固别有用心淋漓尽致
B.崇拜稳固别有用心惟妙惟肖
C.崇拜顽固别出心裁惟妙惟肖
D.推崇顽固别出心裁淋漓尽致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的。
A.他是个音乐才子,这是无可置疑
....
B.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
地给我解答。
....。
C.跑完了5000米,同学们个个筋疲力尽
....
D.在上学的路上,他把昨天看到的故事惟妙惟肖
地讲给我听。
....
(解析:D项中“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雕刻得十分精妙逼真。
可改用“绘声绘色”。
)
9.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B )
,但关于他的事情我却知道得很多。
A. 我与他素未谋面
....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
地大笑起。
....
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
C.这一别具匠心
....
D.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
(解析:B项中“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与下文“大笑”语义重复。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A.“趵突腾空”为“济南八景”之首,泉水日夜喷涌,络绎不绝。
....。
B. 艺术的三个死敌:平庸、千篇一律、粗制滥造
....。
C.杨绛先生的离世,如巨星陨落,使中国文坛黯然失色
....
D. 中国人对一切阻碍祖国统一的人深恶痛疾。
....
(解析:A项中“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船只等往频繁,连续不断。
用在此处
不合适。
)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沉默不语,看样子像有什么心事似的。
A. 她郁郁寡欢
....
的叫卖声,是很多老北京人至今难忘的胡同印象。
B. 一口合辙押韵、抑扬顿挫
....
C.年轻的城市,更需要青春和活力,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和摧枯拉朽
的创造力。
....
D.花园里的花各个“争夺斗艳”,令大家啧啧称赞,唯独角落里的牵牛花毫不引人注
...目.。
(解析:C项中“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被迅速摧毁。
贬义词,不合语境。
)
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B )
,节日氛围十分浓厚。
A.元宵夜,在园博园赏灯的人摩肩接踵
....。
B.奶奶八十多岁了,视力越越差,看什么都眼花缭乱
....。
C.战鼓响起,硝烟弥漫,战士们冲向山下敌营,气势锐不可当
....
D.他的设计别出心裁,与众不同
,所以大家一致赞同用他的设计方案。
....
(解析:B项中“眼花缭乱”指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
此处望文生义,使用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