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常见的四大疾病
妇科常见四大疾病

妇科常见四大疾病1、卵巢囊肿卵巢囊肿是一种危害性比较大的妇科病,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症状,但患者通常有下腹不适感、腰围增粗、腹内异物、腹痛、压迫症状、月经紊乱等。
如果没有通过定期妇科检查,及时发现,采取措施,囊肿很可能会变。
因此只要发现卵巢囊肿,一定要早日消除。
2、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患者正常月经周期会发生变化,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及月经不规则,大多数患者无疼痛感觉,但是还有少部分人在肌瘤发生感染或子宫变形后,可以出现下腹部疼痛;在下腹部能摸到肿块。
也可压迫邻近器官如压迫膀胱时,出现排尿困难;如压迫直肠可发生排便困难;如压迫输尿管可以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
在子宫肌瘤的患者中,有少数可引起不孕。
3、阴道炎阴道炎是出现率比较高的妇科炎症,尤其是春季,天气潮湿,气温变化较大,大量的致病毒得以滋生,导致妇科炎症在此时高发。
阴道炎比较明显的症状就是阴道分泌物增多。
滴虫性阴道炎是由感染阴道毛滴虫所致,主要表现为外阴瘙痒、灼痛、性交痛等。
霉菌性或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炎最常见的症状是白带多,外阴及阴道灼热瘙痒,外因性排尿困难,外阴地图样红斑。
而老年性阴道炎是由于缺乏雌激素,引起病原体感染所致。
其症状主要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稀薄,呈淡黄色,严重者呈脓血性白带,有臭味。
4、尿道炎尿道炎也是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尤其在夏天多发。
因为夏天气温高,人体出汗多,女性的外阴部汗腺又特别丰富,如果穿的内裤因面料质地选择不当,就易使外阴局部长时间潮湿,此时细菌会繁殖得特别快,并乘虚而入,引起尿道发炎。
尿道炎分为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常发生尿频、尿急、尿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或增多、外阴刺痒及烧灼感,偶有下腹及腰痛、月经不规则。
非淋菌病尿道炎由多种病原体引起,除有尿道炎症外,还常有宫颈炎等生殖道炎症发生。
一、盆腔疼痛盆腔疼痛分两种。
有的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的排卵期感到下腹部一侧非常疼。
这种疼痛一般只有两三天。
但如果疼痛持续不断,就应检查是否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或盆腔炎症。
异常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产褥感染的护理(妇产科护理课件)

产褥感染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评估是否有产褥感染的诱发因素 2.身体状况 评估体温,产后2-3日低热后突然出现高热,应警惕感染可能。 评估产妇全身情况、子宫复旧及伤口恢复情况。 评估腹部是否有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评估下肢皮肤颜色、温度和感知觉。
产褥感染
六、护理评估 3.心理-社会支持状况 4.辅助检查 血常规 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 B超、彩超等 CRP>8mg/L
产褥感染
二、诱因
产妇体质虚弱 营养不良 孕期贫血 孕期卫生不良 胎膜早破 羊膜腔感染 多次宫颈检查 产前产后出血过多 产程延长
机体免疫力<细菌毒力&数量
产褥感染
三、感染途径 1.外源性感染 外界病原体侵入生殖道引起的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 各种手术器械、物品及临产前性生活等途径感染 2.内源性感染 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抵抗力降低等感染诱 因出现时可致病
产褥感染
八、护理措施 3.治疗护理 抗生素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 5.出院指导 6.健康指导 加强孕期卫生宣传,临产前2个月避免性生活及盆浴 及时治疗相关疾病
小结
病因 临床表现 护理诊断 护理措施
产褥感染
思考与练习
• 导致产褥病率的主要原因是: E
A.手术切口感染 B.乳腺炎
D.泌尿系感染
E.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
五、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 1.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增强全身抵抗力,纠正水电解质失衡 2.清除感染灶 半卧位,脓肿及时切开引流,急性感染伴高热应先控制感 染后再行刮宫
产褥感染
五、处理原则 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全身症状 3.抗生素应用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4.血栓静脉炎的治疗 抗生素+肝素钠,用药期间监测凝血功能
妇幼保健院主要职责

妇幼保健院主要职责一、妇女保健:1.妇女常见疾病的诊治:妇科疾病如宫颈炎、盆腔炎、子宫肌瘤等的检查、诊断和治疗。
2.妇科手术技术:包括子宫肌瘤剥脱术、子宫颈息肉切除、宫腔镜技术等妇科手术的执行。
3.妇女生殖健康:提供妇科体检、乳腺癌筛查、妊娠检查等服务,并指导生育健康和避孕控制。
4.妇科内分泌失调的诊治:包括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病的治疗和辅导。
二、儿童保健:1.新生儿保健:提供新生儿的出生24小时内的抢救、喂养、洗浴、转运等保健服务。
2.儿童常见疾病的治疗:如肺炎、腹泻、中耳炎等常见儿童病的诊断和治疗。
3.提供儿童全面体格检查:定期组织儿童体检,包括身高、体重、生长发育等方面的评估和监测。
4.儿童传染病防控:开展儿童疫苗接种、传染病的筛查和防控工作。
三、孕产妇保健:1.孕产妇健康诊断和监测:包括孕妇产前检查、孕期并发症的诊治等。
2.分娩护理和产后恢复:提供分娩过程中的护理和恢复期的康复指导。
3.妊娠高危管理:对高龄孕妇、多胎妊娠、孕期糖尿病等高危孕妇进行特殊护理和管理。
4.产科手术和医疗技术:包括剖宫产、产后子宫收缩剂使用等产科手术和医疗技术的实施。
四、社会服务:1.妇幼健康宣传和教育:开展妇幼健康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
2.妇幼健康管理:制定妇幼健康管理政策,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指导个人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3.妇幼科研和教学:开展相关科学研究,培养和培训医学人才。
综上所述,妇幼保健院主要职责是为妇女和儿童提供全面、专业的医疗保健服务,包括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
通过提供专业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工作,妇幼保健院致力于保障女性和儿童的健康和福祉。
孕产妇死亡常见原因及防治

孕产妇死亡的常见原因及防治遵义红花岗益民医院-马金荣吴瑶2021年8月26日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心脏病、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另外还有羊水栓塞、难产、子宫破裂、深静脉血栓栓塞、不平安的人工流产、妊娠期间的疟疾、贫血和艾滋病毒/艾滋病等疾病等均可导致孕产妇死亡。
预防孕产妇死亡必须从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三个阶段进行。
妊娠期应加强孕期系统管理,合理膳食,及时、定期筛查高危因素,发现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对高危孕妇定时追访,及时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及时转诊,适时终止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及高危孕妇的妊娠期限;加强孕期保健宣传,提高全民自我保健意识,及早确定妊娠及妊娠部位,并定期做好孕期保健。
分娩时应严密观察产程,及时发现异常并给予适时正确的处理,针对不同个案进行具体处理,对高危孕妇要求具有助产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亲自处理,接生人员至少是两人;科学测量产后2小时内的出血量,密切观察产后子宫收缩、阴道流血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产后出血、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的处理,适时行子宫切除术;严格催产素应用指征,禁止乱用催产素、米索等药物无指征引产;严格控制剖宫产手术指征,注重解剖关系,严格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
注重产后访视,及时发现产褥感染及治疗,降低产褥期发病率。
对于意外妊娠的终止要求是严格无菌操作,严禁暴力操作,并注意观察术后出血量,严防术后残留及感染。
杜绝个体非科学接生,实行住院分娩等均是防止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手段。
一、产后出血〔院内出血﹥500 ml即启动应急预案〕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病因:1、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原因,主要由于羊水过多、巨大儿、子宫肌瘤、多胎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重度贫血、精神过度紧张、产程过长;2、胎盘因素: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局部残留;3、软产道裂伤;4、凝血功能障碍。
中医护理学胎动不安

病因病机
主要病机:冲任气血不调,胎元不固 病因: 一 胎元方面 1 父母精气不足,虽能成孕但难成胎 2 成孕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二 母体方面 1 素体肾虚、气血不足,素有癥瘕 2 生活,饮食,外伤等
病机概括
肾虚 血热 气血虚弱 血瘀 冲任损伤 胎元不固
胎漏、胎动不安
肾虚——冲任损伤,胎元不固
第六节
胎漏、胎动不安
课堂目标
掌握胎漏、胎动不安的 1. 定义及鉴别 2. 护理措施 熟悉胎漏、胎动不安的 1. 病因病机 2. 辨证分型、护治法则、治疗代表方 了解妊娠病的概况
妊娠病概述
定义:妊娠期间,发生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常 见疾病有恶阻、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 堕胎、小产、滑胎、胎萎不长、胎死不下、子 痫、子肿、子晕等 妊娠病发病机理
生地 白芍 熟地 续断 黄芩 山药 黄柏 甘草
施护要点
注意休息,病室温湿 度适宜 饮食宜滋阴清热,忌 辛热之品 大便秘结者宜清润, 忌怒责或攻下
麦冬
外伤损络
主要证候:妊娠期跌仆闪挫,继之腹痛或少量阴道 出血,色紫红,或有小血块,甚有胎块排出 舌脉:舌淡红,脉细滑无力 治法:补气和血安胎 方药:圣愈汤(《医宗金鉴》)
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 房劳多产,大病久病 孕后不节房事
血热—热伤冲任,扰动胎元,胎元不固
内因:素体阳盛血热或阴虚内热 外因:孕后过食辛热,或感受热邪
气血虚弱——冲任匮乏,不能固摄滋养胎
元,胎元不固
母体素气血虚 大病久病 思虑劳倦过度 饮食不节
脾胃气虚 伤 脾
气血生化不足 气血虚弱
外伤损络
孕后不慎跌扑闪挫 劳力过度 宿有癥瘕瘀血 孕期手术创伤
结语(三)
妇产科名词解释汇总(最终版)

妇产科名词解释汇总☺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宫体与宫颈相连部较狭小,称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
子宫下端与宫颈峡部相连,因解剖上狭窄,又称解剖学内口;在其稍下方处,宫腔内膜开始转变为宫颈黏膜,称组织学内口。
☺卵泡闭锁follicular atresia:生育期每月发育一批(3~11个)卵泡,经过募集、选择,其中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达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
其余的卵泡发育到一定程度通过细胞凋亡机制而自行退化,称卵泡闭锁。
☺Chadwick’s sign:妊娠期阴道黏膜充血,水肿,血管扩张充盈,外观呈蓝紫色(Chadwick’s sign),皱襞增多,伸展性增强,分泌物增多,呈白色糊状。
☺蒙氏结节Montgomery’s tubercles:妊娠期乳头增大变黑、易勃起,乳晕变黑,乳晕上的皮脂腺肥大形成散在的结节状小隆起,称为蒙氏结节☺黑加征Hegar sign:早孕期,由于子宫颈变软及子宫峡部极软,双合诊检查时,感觉宫颈与宫体似不相连,称黑加征。
☺胎心率基线baseline of fetal heart rate,BFHR:无胎动及宫缩的情况下记录10min的胎心率FHR,正常120~160bpm。
胎心率的基线摆动:①变异振幅:胎心率波动范围,一般10~25bpm;②变异频率:1min内胎心率波动次数,正常≥6次。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称为异位妊娠;根据种植部位分为:输卵管妊娠(90%~95%)、宫颈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等。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蓝色字为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本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以后,以“高血压、蛋白尿”为主要特征,合并多器官损害。
☺HELLP综合征:hemolysis,elevated serum level of liver enzymes, and low platelets syndrome,是一种重度子痫前期的严重并发症,以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
孕产妇四大死因专家讲座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护理与康复
休息与睡眠
孕妇应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有助于血 压稳定。
心理调适
孕妇应保持良好的心态,减轻精神压力, 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妊娠高血压疾病。
康复指导
在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 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监测与随访
孕妇应定期监测血压,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同时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
胎盘因素
如胎盘滞留、胎盘植入、胎盘早剥等,可 能导致产后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如有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疾病,可能导致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
产前定期产检,了解产妇的凝血功能和血常规,避免产程过长或急产等情况 。分娩时注意软产道的保护,防止损伤。产后观察产妇出血情况,及时发现 并处理。
04
四大死因之三: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的病因
羊水栓塞是由于分娩过程中羊 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而引
起的严重并发症。
羊水栓塞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 关,如高龄初产、多次分娩、 子宫收缩过强、急产、胎膜早 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羊水栓塞还与孕妇的血液高凝 状态、血管损伤等有关。
羊水栓塞的预防与治疗
• 预防羊水栓塞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定期产检,及时发现并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 • 避免多次分娩,减少子宫损伤; • 孕妇应保持适度运动,避免长时间卧床; • 孕妇应保持健康的饮食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以降低血液高凝状态的风险。 • 治疗羊水栓塞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 及时终止妊娠,减轻子宫收缩强度; • 纠正呼吸循环功能,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 纠正凝血功能障碍,控制出血; • 预防感染,控制感染。
营养因素
孕妇饮食中缺乏微量元素、维生素 等,导致血压异常。
育儿知识-生娃后 女人要警惕的四大疾病

生娃后女人要警惕的四大疾病
'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艰辛,新妈妈早已精力消耗甚大,接下来更需要好好的保养滋补身体。
如若在此刻稍不注意,便会引发以下几种产后疾病的出现:
怀孕期间,随着新妈妈肚子的逐渐增大,其腰部的承重压力也随之增长。
这样便有可能使得腰部受到一定的伤害。
另外,在分娩期间,新妈妈的身体免疫力也会下降乃至气血虚,这个时候便容易受寒湿气的侵入而产生风湿疼痛的症状。
此时,新妈妈就要开始科学进补了,尽量多摄入补气活血的食物,切勿心急,慢慢调理便可逐渐恢复。
宝宝的到来不仅使得新妈妈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而且其身份的转变也容易使得新妈妈一时无法适应。
如若这个时候新妈妈的情绪得不到释放,便会开始胡思乱想,这便加深了焦虑及其压抑。
所以,产后忧郁症也是新妈妈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
面对这种情况,家人要注意多些给予新妈妈陪伴及其温暖,为其传输正能量。
分娩减弱了新妈妈的子宫收缩力,并在其过程中留下一定程度的分娩伤口。
虽说伤口有缝合,但稍不注意便会引起子宫发炎等感染性疾病。
另一方面,子宫收缩引起的疼痛会加重旧疾复发的机率。
所以,产后新妈妈更易出现子宫疾病的症状。
而在此期间,女性就要更加注意子宫的卫生,严重时候要注意看医生,进行康复治疗。
分娩过后新妈妈的尿道会相对变短,所以会加重其尿意。
另一方面,生产的过程中,新妈妈的膀胱等组织受损,如若加上咳嗽等外力影响,尿液便会不自觉地流出。
面对这种情况,新妈妈首先要调理好心境并坚持做子宫收缩运动。
此外,也要注意锻炼,增强身体的免疫力,以免受到外力的影响更加难以恢复。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孕期常见的四大疾病
准妈妈在孕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只有自己的身体好了,宝宝的身体才会健康。
因此大部分准妈咪在怀孕的时候最怕生病,总是想方设法地保持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孕期预防疾病要有的放矢,应该根据这些疾病的发病率针对性的进行预防.下面,一起看看专家整理的孕期常见疾病发病率排行榜吧.
Top1:痔疮发病率:76%
痔疮是一种慢性病,孕妈妈痔疮的发病率可高达76%左右.这是因为妊娠后随着胎儿一天天长大,日益膨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腹内压增加,影响了血液的回流,致使痔静脉充血、扩张、弯曲成团,从而形成痔疮.
痔疮初起时,主要依靠饮食调理,不吃辛辣食物,如胡椒、花椒、生姜、葱、蒜等,以及油炸的食物,少吃不易消化的东西,以免引起便秘,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和水果,如马齿苋、芹菜、白菜、菠菜、木耳、黄花菜以及苹果、香蕉、桃、梨、瓜类等.要多饮水,最好早晨起来后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这样可避免便秘,减少硬结粪便对痔静脉的刺激.遇有便秘时还可多食一些含植物油脂的食品,如芝麻、核桃等.为了不使便秘形成,可少量口服或外用缓泻药,如蜂蜜、开塞露等,不宜服用大黄、番泻叶等下泻药,以免引起早产.
孕妈妈早晚可散步、做体操,平时卧床休息时可将骨盆部抬高20-25厘米.避免久坐、久站,适当增加休息.手纸宜柔软洁净,内痔脱出应及时托回.也可进行肛门收缩运动,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提肛运动,每次30下,可以加强肛周组织的收缩力,有助于肛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定时排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如厕时不读书看报.
一般来说,在生育之后痔疮是可以痊愈的.即使需要手术,医生一般也建议等到生育之后再进行.
Top2:妊娠糖尿病发病率:60%
据国内资料显示,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发生先天畸形的概率比一般孕妇高2-3倍.而且,大约30%的妊娠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后转变为慢性的2型糖尿病,最终发病率达到60%.
Top3:牙龈炎发病率:50%
临床发现,孕妇的牙龈炎发病率高达50%左右.
要想平安度过妊娠期,怀孕前应到口腔科做全面的口腔健康检查,及时治疗原有的牙龈炎;注意妊娠期的口腔卫生,坚持做到每餐饭后漱口、睡前刷牙,使用软毛牙刷;平时应该多食含有丰富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特别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
Top4: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15%
孕妇是霉菌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原因是:妊娠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使阴道上皮内糖原含量增加,阴道pH值有所改变;同时肾糖阈降低,尿糖含量增高.这些都有利于念珠菌的生长繁殖.据统计,约有1/3的孕妇阴道中带有念珠菌,发病率在15%左右,而普通健康妇女阴道中的带念珠菌率仅为10%~20%.
孕妇患病后,极少数人阴道中的念珠菌能经宫颈上行,穿透胎膜感染胎儿,引起早产.另外,当胎儿经母亲阴道分娩时,也可能被念珠菌感染,多引起口腔念珠菌病,如通常所说的鹅口疮就是口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有些婴儿还可能出现肛门周围念珠菌性皮炎.由此可见,为了避免感染胎儿,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后应积极治疗.治疗以局部用药为妥.
本文地址:/news/118273.shtml
相关文章请访问父母会育儿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