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角的图片
本地塘角鱼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养殖与饲料2021年第04期本地塘角鱼几种常见疾病的诊断与防治陈静贤广西容县水产畜牧技术推广站,广西容县537500摘要本文介绍了本地塘角鱼几种常见疾病(腐皮病、裂头病和腹水病)的病原、流行与症状和防治方法,并建议在疾病预防工作中:①执行干塘清淤消毒;②选用优质鱼苗和饲料;③坚持内服保健;④加强调水和改良底质,重视疾病预防,减少经济损失。
关键词胡子鲶;养殖密度;疾病;诊治收稿日期:2020-11-02陈静贤,女,1976年生,水产工程师。
本地塘角鱼学名胡子鲶,是一种耐低氧、生长速度快、适合高密度养殖的鱼类,是以动物性铒料为主的杂食性品种,其食量大,非常贪吃,如投饲过量会摄食过多而出现肠胃炎甚至胀死现象。
近年来两广地区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从池塘精养发展到今天出现的许多新养殖模式,如陆基圆形池、跑道式水槽,工厂化循环水、集装箱等,养殖密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如陆基圆形池每立方产量达到100~150kg 。
高密度必然意味着疾病的高发生率,有些疾病发生时防不胜防,稍有不测就会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灭。
1腐皮病1.1病原柱状屈挠杆菌。
1.2流行与症状此病多发生于水质浓浊、无新水交换或交换量少、氨氮严重超标的环境里,而且发病快,死亡率高,一般发现池鱼突然不摄食或者摄食减少,过2~3d 就会出现鱼类死亡,3~5d 是死亡高峰,鱼种到成鱼都会感染,气温高的季节易发病。
病鱼初期表现为体色变浅,出现母指般大小的褪色灶,褪色灶处表皮慢慢变白,当病情加重时褪色灶变成灰白色溃疡,皮肤被腐蚀剥离肌肉导致肌肉暴露无遗,肌肉渐渐腐烂露出骨骼直至鱼类死亡。
鱼鳍被感染也会出现相同症状,皮肤变白、肌肉腐烂露出骨骼。
病鱼通常现无腹水,内脏器官发生病变,肠道无食物,有黄色黏液,肝、脾、肾充血肿大,胆呈浅黄色。
此时的塘水会觉得非常油腻,并且发出阵阵臭味。
此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50g 以下规格的鱼种感染死亡率高,容易全部死亡。
规格大的特别是到养殖后期投饲量大、换水量小、氨氮高,最易感染该病,如不及时治疗也会出现死亡,但是死亡率会低于小规格鱼种。
塘角鱼养殖技术

塘角鱼养殖技术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方式,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开展的养殖业。
下文将从塘角鱼的生态习性、养殖场建设、饲料管理、疾病防治等方面探讨塘角鱼养殖技术。
一、塘角鱼的生态习性塘角鱼是一种淡水鱼类,适宜生长温度为22℃-30℃,pH值为6.5-8.5,水深要求在1.5米以上。
在养殖过程中,应注意水质的控制,保持水体清洁,避免过度密度养殖,以免影响鱼的生长发育。
二、养殖场建设在养殖场建设中,应选择水流量大、水质好的地方。
养殖池的大小要根据养殖计划和养殖规模来确定,一般规模较大的养殖场应采用大型养殖池,以提高养殖效益。
养殖池的底部应铺设防渗膜,防止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积。
此外,还应设置进水口、排水口、过滤器等设施,以保证水体的循环和净化。
三、饲料管理塘角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吃植物和动物性饲料。
在养殖过程中,应根据鱼的生长发育和养殖周期来合理配制饲料,保证鱼的营养需求。
饲料的投喂量要逐渐增加,避免鱼的过度饱食和浪费饲料。
此外,还应注意饲料的质量和卫生,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饲料,以免影响鱼的健康。
四、疾病防治在养殖过程中,鱼类常常会出现各种疾病。
对于常见的鱼类疾病,如白点病、细菌性病毒病等,应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预防疾病的方法主要有保持养殖环境的清洁卫生、合理投喂饲料、增强鱼的体质等。
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和生物治疗两种,应根据疾病的类型和症状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塘角鱼养殖技术是一项需要综合考虑水质、饲料、疾病等因素的工作。
只有在科学管理和精心操作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养殖效果。
因此,在塘角鱼养殖过程中,应不断学习和实践,积累经验,为提高养殖效益不断探索创新。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一、鲫鱼(鲫壳、刀子鱼)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鲫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鲫瓜子、土鲫、鲫壳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杂食性,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主要以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
二、鲤鱼(鲤拐子、鲤子)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鲤拐子、鲤子、红尾子等,因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杂食性,荤素兼食,饵谱广泛,觅食时常像猪一样拱食泥土中的种子、虫卵等。
三、草鱼(草鲩、白鲩)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草鱼属淡水鱼类,俗称油鲩、草鲩、白鲩等,因主要以水草为食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或养殖,草食性,常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等水体中,喜居于水体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四、青鱼(乌混、螺蛳青)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俗称乌混、黑混、乌青等,因喜食螺蛳亦称螺蛳青、螺蛳混,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常见,肉食性,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主要以螺蛳、蚌、蚬、蛤等软体动物为食。
五、鳊鱼(长身鳊、长春鳊)鳊鱼是我国特有的鱼类,俗称长身鳊、油鳊、长春鳊等,狭义上的鳊鱼主要指鲤科鳊属鱼类,而广义上的鳊鱼则还包括三角鲂、团头鲂等鲤科鲂属鱼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最常见,草食性,主要以藻类及水生植物为食。
六、鲢鱼(白鲢、水鲢)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白鲢、跳鲢、水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七、鳙鱼(花鲢、胖头鱼)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鳙属淡水鱼类,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常见淡水鱼分类及图片

牛楔、尖嘴、竹签、竹尖、白裙、苏君、吹鱼、吹同鱼、思君、乙只、益字、鸭嘴梭鱼
叫姑鱼
钩嘴{鱼或}、黑耳津、钩嘴鱼、小白鱼、沙{鱼或}、尖头{鱼是}、叫吉子、小叫姑
扁舵鲣
铅锤、水鲲、桌{鱼是}、海块、洋包、炸弹、杜仲
白姑鱼
白古、白果子、白或、白蛤鱼、白梅、沙口卫、鰃子鱼、白江、白古鱼、白米子、大白眼、花鱼、白鳘子、白眼鱼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
青鱼(青鲩、黑鲩)
草鱼(鲩鱼、白鲩)
鲢鱼(白鲢、白胖头鱼)
鳙鱼(大头、花鲢)
福寿鱼(罗非、非洲鲫)
鲫鱼
鲮鱼
鲤鱼
胡子鲶(塘鲺)
泥鳅
桂花鱼(鳜鱼)
乌鳢(黑鱼,生鱼的一种)
鳊鱼(武昌鱼)
鱤鱼(黄尖)
黄鳝(鳝鱼、蛇鱼)
银鱼Biblioteka 学 名地 方 名 称青鱼
青鲩、乌青、青鲲、黑鲩、螺狮青、黑鲲、青棒、乌鲩、青根鱼
刀鲚
烤子鱼、刀鱼、毛鲚、鲚鱼、子鲚、凤尾鱼、马齐、凤鲚、黄鲚、海刀鱼、河刀鱼、刀鞘
条纹东方鲀
乘鱼、乘抢鱼、鸡抢鱼、青郎鸡、花龟鱼、花龙乖、红目乖、卡草留街、艇巴、花艇巴、花蜡头、黄天霸
暗纹东方鲀
河鲀、街鱼、吹肚鱼皮包、辣头、辣打、气鼓、蜡头、合头鱼
绿鳍马面鲀
马面鱼、橡皮鱼、老鼠鱼、羊鱼、迪仔、孜孜鱼、皮匠刀、圆迪、剥皮鱼、猪鱼、皮鱼、烧烧鱼、扒皮郎、面包鱼
学 名
地 方 名 称
小黄鱼
梅子、梅鱼、小先(鲜)、小春鱼、黄花鱼、金龙、小黄瓜鱼、厚鳞仔、小王鱼、花鱼
大黄鱼
大先(鲜)、黄花鱼、金龙、黄瓜鱼、红瓜、黄金龙、桂花黄鱼、大王鱼、大黄鲞
带鱼
牙鱼、灰带、白鱼、白带鱼、青宗带、裙带鱼、刀鱼、牙带、鳞刀鱼、带鱼条
塘角鱼_精品文档

塘角鱼埃及塘角鱼原产于非洲尼罗河水系,人们如果要大量养殖埃及塘角鱼要怎么养呢?它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呢?我们一起探个究竟吧。
埃及塘角鱼养殖前景营养丰富,每100克鱼肉中含水分64.1克、蛋白质14.4克,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特别适合体弱虚损、营养不良之人食用。
除埃及塘角鱼的鱼子有杂味不宜食用以外,全身是宝,埃及塘角鱼是名贵的营养佳品,早在史书中就有记载,可以和鱼翅、野生甲鱼想媲美,它的食疗作用和药用价值是其他鱼类所不具备的,独特的强精壮骨和益寿作用是它独具的亮点。
埃及塘角鱼养殖前景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哦,1981年引入我国之后,几年来在南方各省推广试养,证明该鱼确实具有生长快,体型大的优良经济性状。
当年鱼苗经过3--4个月的饲养,体重普遍地可达250克以上,最大个体可达750克。
同时,埃及塘角鱼具有适应性高、生命力强、食性杂等优点,可以在普遍池塘中单养,或与家鱼混养。
它的食性与本地塘角鱼、泰国胡子鲶相似,但在生长速度和体型上比后者大得多。
埃及塘角鱼是一个十分适应我国南方农村推广养殖有较大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新品种。
埃及塘角鱼的基本介绍埃及塘角鱼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与本地胡子鲶,泰国胡子鲶,泰国胡子鲶为同属异种。
(一)形态特征:它与本地塘角鱼,泰国胡子鲶相似,体延长,尾部侧扁,头腹平,背面圆,头较大,头背扁平,头骨部具许多放射状排列的骨质突起。
吻宽而钝,口端们,上下全面和犁骨具生的板带状小尖。
口有须4对。
体表有粘液,体背面颜色较深,上有许多云状斑纹,间有块状黑点。
腹面白色。
胸鳍圆,具一根粗状硬棘。
(二)生活习性:为栖生活鱼类,但没有明显的钻穴营居习性,常群体栖息于池塘部。
该鱼和本塘角鱼一样具有鳃上呼吸辅助器官。
埃及塘角鱼为热带性鱼类,对低温的耐受能力差于本地塘角鱼。
水温在9℃仍能生存,6.5℃是致死水温。
(三)食性:埃及塘角鱼为杂食性鱼类,主要发动物性饲料为主,也食植物性饲料。
它的食量大,每次食量可达自重的10 ̄15%,鱼、虾、小型水生动物、各种腐败的动物尸体和花生饼等都可作为饲料。
鱼类学(形态分类)

外部形态第二节鱼类的体型1.体轴左右对称,一般有三个体轴(1)头尾轴 (第一轴或主轴)(2)背腹轴(第二轴或矢轴)——与头尾轴垂直(3)左右轴(第三轴或侧轴)——与前两轴相互垂直1.体型一般有四种类型(1)纺锤形(马鲛鱼、金枪鱼等)(2)侧扁形(鲳鱼、圆头鲂等)(3)平扁形(鮟鱇鱼、鳐鱼等)(4)圆筒形(黄鳝、鳗鲡等)第三节头部器官1、头部器官(1)口(2)唇(3)须(可以根据口须的位置、形状、长短、数目作为分类特征)(4)眼(无泪腺、无真正眼睑,部分鲨鱼有瞬膜)(5)鼻孔(鼻孔不与口腔相通,与呼吸无关)(6)鳃孔(鳃裂)(呼吸相关)(7)喷水孔(退化的鳃孔,大多数鱼退化掉)第四节鳍1.鱼鳍分类和功能鱼鳍分类和功能2.鳍式鳍式———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
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棘条)的数目。
阿拉伯数字代表软条(鳍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一”表示,分离时用“,”隔开。
举例:鲤鱼的鳍式:D..Ⅲ~Ⅳ一17~22;P.Ⅰ一15~16;VⅡ一8~9;A.Ⅲ一5~6;C.20~22。
表示鲤鱼有一个背鳍,3~4根硬棘和17至22根软条;胸鳍1根硬棘和15至16根软条;腹鳍2根硬棘和8至9根软条;臀鳍3根硬棘和5至6条软条;尾鳍20至22根软条。
第二章皮肤及其衍生物第一节皮肤1.鱼类的皮肤分为两层(1)外层——表皮a. 发生层(表皮细胞的发源地)b. 腺层(除去发生层其余都是腺层,存在大量腺细胞)(2)内层——真皮由上至下a. 外膜层b. 疏松层c. 致密层第二节腺体1.鱼类腺体分类和功能(1)单细胞腺(主要分泌粘液)a.杯状细胞b.棒状细胞c.颗粒细胞d.浆液细胞(2)毒腺(分泌各类毒素)第三节鳞片1.鳞片分类(1)盾鳞盾鳞(placoid scale),为板鳃鱼类特有,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结构分基板和鳞棘两个部分。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

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常见淡水鱼高清图片青鱼(青鲩、黑鲩)草鱼(鲩鱼、白鲩)鲢鱼(白鲢、白胖头鱼)鳙鱼(大头、花鲢)福寿鱼(罗非、非洲鲫)鲫鱼鲮鱼鲤鱼胡子鲶(塘鲺)泥鳅桂花鱼(鳜鱼)乌鳢(黑鱼,生鱼的一种)鳊鱼(武昌鱼)鱤鱼(黄尖)黄鳝(鳝鱼、蛇鱼)银鱼名地方名称鱼青鲩、乌青、青鲲、黑鲩、螺狮青、黑鲲、青棒、乌鲩、青根鱼鱼草鲩、草鲲、白鲩、鲲子鱼、鲩鱼、青草、白鲲、青草鱼、草棒、厚鱼、草根、草包、厚子鱼、草混子、棍子鱼鱼白鲢、扁鱼、水鲢、鲢子、养鱼、白胖头鱼、家鱼、跳鲢、地瓜鱼、鲢子头、白鱼、扁子鱼花鲢、鳙鱼、养鱼、红鲢、麻鲢、胖头鱼、大头鱼、包公鱼、黄鲢、黑鲢鱼喜鱼、头鱼、河鲫鱼、喜头、鲫拐子、月鲫仔、鲫瓜子、鲫壳子、刀子鱼、朝鱼、鲋鱼鱼鲤拐子、朱砂鲤、毛子、朝仔、红鱼、花鱼、拐子、黄河鲤鱼鱼桂鱼、桂花鱼、季花鱼、胖鳜、翘嘴鳜、鳌花鱼鱼感丝、黄尖、横占、竿鱼、横鱼、大口感、横杆子、水老虎、铜头、感棒、虎鱼、介鱼、竹竿鱼、黄鱤鱼长春鳊鳊鱼、长条边、长身鳊、油鳊、草鳊、锅边、莲子鱼、黄尖、川枪团头鳊鲂鱼、团头舫、武昌鱼、草鳊、方鱼三角鳊角鳊、乌鳊、三角边、平胸鳊、三角舫、方鱼鱼面鱼、面条鱼、面丈鱼鱼鲶拐子、年鱼、鲇鱼、河鲶、占鱼、土鲶胡子鲶鲇胡、胡鲶、过山鳅、圹辞告、鲶巴郎、怀子鳢乌鱼、才鱼、黑鱼、生鱼、黑里头、乌里黑、乌棒、墨鱼、丰鱼、孝鱼、蛇头鱼、火头鱼、黑松、黑色棒子我国主要海洋鱼类名称对照学名地方名称小黄鱼梅子、梅鱼、小先(鲜)、小春鱼、黄花鱼、金龙、小黄瓜鱼、厚鳞仔、小王鱼、花鱼宽体舌鳎海秃、粗鳞、细鳞、玉秃鱼、黄鞋底、尤利、龙舌、塔西鱼、狗舌、鳎沙、牛目、鳎目、舌头鱼、鳎板、牛舌头、目鱼、鳎米、龙力、他板水口、大头鱼、大口鱼、大头腥、明太鱼、大头青、乌口鱼海鲫鱼海鲫、海刀子、令吉、九九鱼、海{鱼与}、古眼、即板{鱼喜}扁鲫、沙丁鱼、泽鱼、姑鱼、河尖、沙梭、沙钻、沙鲇、船丁鱼、麦穗、丁头黄姑鱼黄古、黄婆鸡、或鱼、支或、花或、春只、皮{鱼或}、同乐鱼、黄姑子、罗鱼、黄鲞、同鱼、鳘子鱼、鳘鱼太平洋鲱青条鱼、红线、青鱼山肖、扁头鱼、三笑、牛尾鱼、竹甲、担甲、刀甲、沙甲、狗腿鱼、尖角子、便子、牛尾鱼、箭鱼、乖子、驴尾巴、中鱼、摆加、棒柴、辫子鱼成鱼、成仔、尖诛、赤鱼、黄松、成广、油松、青松王吉、黄雀、赤鼻、黄只、箔只、鸡毛、鸡毛鳓、箔鼻仔、檬介、婆迹、刺仔、薄鲫、白赤、黄尖子、黄即子、茫口、刀吉、油扣、麻口、毛口蓝点乌鲛乌交、板鲛、乌鲛鱼、竹鲛、尖头马加、乌脚、鲅鱼、巴鱼、乌交鱼、燕巴鱼、燕鱼、条燕四指乌鲛午仔、午笋、乌有、乌鲅、午鱼、竹简午扁舵鲣铅锤、水鲲、桌鲲、海块、洋包、炸弹、杜仲高眼鲽片口、比目、高眼、地鱼、扁鱼、长脖、大高眼里鲳、婆子、乌鳞鲳、长林、铁板鲳、假鲳花尾胡椒鲷软唇、油麻立、加钱、加池、加吉、唇唇鱼、斑加吉木叶鲽大水、小水、铁仔、八甲鱼、八角、平鱼、古眼、古轮蛇支、海子鱼、蛇头丁、红眼鱼、肉棍子、大丁、二三丁、红眼梭、青梭、支鱼、赤眼鲻乌支、丁鱼、九棍、乌鱼、脂鱼、大乌鲻、斋鱼、河刀鱼、葵龙、乌母、田鱼、青头、青头田、乌鲻、鲛鱼、白眼棱、黄眼、白眼门{虫先}(门鳝)、鳗鱼、黄鳗、青鳗、赤鳗、海毛鱼、即勾、狼牙鳝、青鳝、白鳝、牙。
海南常见海鱼品种

海南常见海鱼品种黑棘鲷,又称黑鲷,海钓最常见的目标鱼,俗名乌格、黑格、厚唇,海鲋、青鳞加吉、青郎、乌颊、牛屎鱲、乌翅、黑加吉、黑立、海鲫、铜盆鱼等。
是辐鳍鱼纲鲈形目鲷科的其中一种。
本鱼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韩国、台湾、中国东海、香港等海域。
本鱼体侧扁,背缘弯曲,腹缘较平。
背鳍单一,硬棘强大,与软条间缺刻不明显。
侧线上方至背鳍硬棘中央部位有鳞片7~8枚,侧线起点有一不规则黑斑。
体侧并有若干黑色纵带。
背鳍硬棘11~12枚,软条11枚;臀鳍硬棘3枚,软条8枚。
侧线鳞片数48~ 56枚。
体长可达50厘米。
本鱼属于热带、温带沿岸杂食性底栖鱼类,为广温、广盐性鱼类,喜栖息在沙泥底质水域,有时会进入河口内湾。
幼鱼期全为雄性,到3~4年生才转变成雌性。
春季到初秋为其产卵期。
性敏感多疑,警戒性强。
黑鲷的一种,黑沙立黑鲷也分黑沙立、白腊与黑牛之说,这一条广东人称黑牛,或称牛屎立大白腊黄花鱼的兄弟大白姑鱼,也叫日本白姑鱼大头叫姑鱼皮氏叫姑鱼俗名:黑鮸、加网白叫姑鱼红牙,石首科,与黄花、叫姑鱼同科钝头叫姑鱼(团头叫姑鱼)俗名:黑加网道氏叫姑鱼(湾叫姑鱼)俗名:春子沙钻沙钻台湾人统计大概有35种之多,在北海常见的有两种,即是多鳞鱚和斑鱚(也叫杂色鱚),背部青色的为多鳞鱚,有花纹的叫斑鱚,还有一种金线鱚,但少见金线鱚多鳞鱚多鳞鱚的背斑鱚,这是我在螺棚钓的褐菖鲉褐菖鲉,海口最常见,被叫做石狗公(也有叫石头公,石九公)鯻鱼,多叫北立弓,町公,“沙牯头”,台湾叫花身鸡鱼,也叫茂公鱼,唱歌婆,硬头浪,花甲,打烂碟,细分鯻鱼又分几种,分别是细鳞鯻,突吻鯻,六带牙鯻,四带牙鯻,最上面这条细鳞鯻就是我们常常钓获的那种细鳞鯻突吻鯻六带牙鯻四带牙鯻把真鲷和二长棘鲷放在一起比较一下是有意义的,因为真鲷幼鱼和小一点的二长棘鲷粗看上去几乎没有区别,只有通过背上有没有那两根长棘才能分辨出来。
我在北海钓到的巴掌大的红腊里面其实经常是两种鱼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