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时态时空模型和索引机制

合集下载

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在社会经济领域,时空数据预测可以用于城市发展、交通流量等方面的预测 和管理。例如,通过分析人口分布和经济增长的空间和时间数据,可以预测未来 城市发展和交通流量的变化趋势。
结论
本次演示介绍了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现状。时空数据模型将时间和 空间因素融入传统数据模型中,从而能够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 目前,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的方法和工具,涉及时空数 据管理、时空数据分析、时空数据预测等方面。然而,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 果,但仍存在许多挑战和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索新的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方法,以及提高城市公共交 通的运营效率。通过GIST城市公共交通时空数据模型的建立,旨在实现公共交通 线路优化、交通拥堵预测、乘客出行服务等应用。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
1、数据采集:收集城市公共交通的相关数据,如线路、站点、车流量、乘 客流量等。
时空数据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目录
01 引言
03 时空数据管理
02 时空数据模型 04 时空数据分析
目录
05 时空数据预测
07 参考内容
06 结论
引言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速,时空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涵盖了地理位 置、时间序列等多个方面。为了更好地管理和分析这些数据,学者们提出了时空 数据模型的概念。时空数据模型将时间和空间因素融入传统数据模型中,从而能 够更准确地描述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现象。本次演示将介绍时空数据模型的组成要 素、数据类型、时空操作符等,并阐述其在时空数据管理、分析和预测等方面的 应用。
在天气预测方面,时空数据预测可以用于短期天气预报和气候变化预测。例 如,通过分析过去的气象数据和影响天气变化的多种因素,可以预测未来一段时 间内的天气情况。在环境领域,时空数据预测可以用于生态系统的变化预测和管 理。例如,通过分析植被类型和气候因素的空间分布数据,可以预测未来生态系 统可能发生的变化。

地理信息的时态性分析及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

地理信息的时态性分析及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

地理信息的时态性分析及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
曹志月;刘岳
【期刊名称】《北京测绘》
【年(卷),期】2001(000)003
【摘要】地理信息系统中,时间、空间和属性是信息的三种基本成分,理想的地理信息系统应支持信息的时态性,对时空数据进行统一的模拟和管理.由于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难以处理时态现象,时空数据模型已成为GIS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首先分析了地理信息的时态性,之后讨论了当前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面向对象时空数据模型,并从三个方面描述了该模型的数据结构,包括时空对象结构、时空数据组织方式和时空数据存贮方式.
【总页数】6页(P3-8)
【作者】曹志月;刘岳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231.5;P208
【相关文献】
1.一种分等级的双时态时空数据模型 [J], 曹兵;陈正阳
2.TER概念性时态数据模型及其实现 [J], 严小卫;张师超;樊明武
3.基于双时态的高速公路设施时空数据模型研究 [J], 朱振宇;李明峰;谈俊忠;汪煜;
刘玥
4.时态GIS数据模型及基态修正时空数据模型的扩展 [J], 闫宏斌
5.发展时态GIS的可操作性时空数据模型 [J], 辛晓红;萧世伦;林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自然资源部•【公布日期】2021.02.08•【文号】自然资办发〔2021〕21号•【施行日期】2021.02.0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资源综合规定正文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自然资办发〔2021〕2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为切实履行自然资源统一调查监测职责,加强自然资源调查评价监测工作,部制定了《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2021年2月8日附件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总体方案为加强自然资源统一调查评价监测工作,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按照《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构建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20〕15号)和《自然资源部信息化建设总体方案》(自然资发〔2019〕170号)要求,做好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设,编制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一)总体目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建设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在中央一级的立体化统一管理,形成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一张底版、一套数据,保障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良好运行,服务部“两统一”职责履行,也满足相关部门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对自然资源基础数据的需要。

同时,推动地方各级数据库建设,支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成果横向联通、纵向贯通,满足各级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政府机构与公众的迫切需求。

(二)建设任务1.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建库与集成基于全国统一的三维空间框架,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模型,准确表达地上、地表、地下各类自然资源空间关系及属性信息;组织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的整合、集成与建库,形成物理分散、逻辑一致、动态更新的自然资源三维立体时空数据库,及时掌握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及变化情况,有效支撑国土空间规划和自然资源各项管理的业务需求。

时空数据模型简介

时空数据模型简介
空间和时间是现实世界最基本、最重要的属 性。许多空间应用系统,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 (GIS)都需要表达地学对象的时空属性。例如 在地籍变更、环境监测、城市演化等领域都需 要管理历史变化数据,以便重建历史、跟踪变 化、预测未来。传统的GIS数据模型强调地学对 象的静态描述,通常采用矢量或栅格的方式来 描述空间数据。这种机制限制了如位移、变迁 等动态信息的表达。
面向对象的时空数据模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面向对象方法是在节点、弧段、多边形等几 何要素的表达上增加时间信息,考虑空间拓扑 结构和时态拓扑结构。一个地理实体,无论多 么复杂,总可以作为一个对象来建模。缺点是, 没有考虑地理现象的时空特性和内在联系,缺 少对地理实体或现象的显式定义和基础关系描 述。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时空立方体模型
时空立方体模型用几何立体图形表示二维图形 沿时间维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达了现实世界平面 位置随时间的演变,将时间标记在空间坐标点上。 给定一个时间位置值,就可以从三维立方体中获 得相应截面的状态,也可扩展表达三维空间沿时 间变化的过程。缺点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对立 方体的操作会变的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最终变的 无法处理。
时空对象模型
时空对象模型认为世界是由时空原子 (Spatio-temporal Atom)所组成,时空 原子为时间属性和空间属性均质的实体。 在该模型中时间维是与空间维垂直的,它 可表示实体在空间和属性上的变化,但未 涉及对渐变实体的表示。缺点是随着时间 发生的空间渐进的变化不能在时空对象模 型中表示,没有一个描绘变迁、过程的概 念。
时空复合模型
将每一次独立的叠加操作转换为一次性的合成叠加, 变化的累积形成最小变化单元,由这些最小变化单元构 成的图形文件和记录变化历史的属性文件联系在一起表 达数据的时空特征。最小变化单元即是一定时空范围内 的最大同质单元。其缺点在于多边形碎化和对关系数据 库的过分依赖,随着变化的频繁会形成很多的碎片。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空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

面对象 Class
属性
属性
体 3-Complex
面 2-Complex
线对象 Class
属性
线 1-Complex
点对象 Class
属性
点 0-Complex
三角形 2-simplex
线段 1-simplex
节点 0-simplex
33
空间地物
复杂地物
13 类空间对象
复杂
柱状地物
体状地物
数字立体模型
部分
节点 0-simplex
X,Y,Z
31
三维对象的拓扑数据模型
体状对象
面状对象
线状对象
点状对象
1 BodyID
1 SurfaceID
1
LineID
1 PointID
N
体1
N
4
5

1
6
N
3 4

1
1
2 结点
ElementID
FaceID
EdgeID
NodeID
X
Y
Z
32
三维复杂实体的逻辑模型
体对象 Class
• 模型:
• 时间作为属性(time stamp)
• 序列快照模型( Sequent Snap shots) • 基态修正模型(Base State with Amendments) • 时空复合模型( Space - time Composite) • 时空立方体模型( Space - time Cube)
表示形成三维空间目标表示,其优点是便于显示和数据更新, 不足之 处是空间分析难以进行。 (2)体模型(Volume model)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表

申请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1997年制填报说明一、填写申请书前,请先查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关项目申请办法及规定。

申请书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

表达要明确、严谨,字迹要清晰易辨。

外来语要同时用原文和中文表达。

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须注出全称。

二、申请书为十六开本,复印时用B5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

第三页起各栏空格不够时,请自行加页。

一式六份(至少一份为原件),由所在单位审查签署意见后,按申报学科投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口科学部。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另报送省(自治区)科委一份原件。

三、封面右上角“科学部编号”由对口科学部填写,项目类别和申报学科代码1由申请者填写。

四、下列人员不得作为申请项目的负责人提出申请,但可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研究:—在读(含在职)研究生—已离退休的科研人员—申请单位的兼职科研人员五、申请者和项目组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主要成员申请(含参加)的项目数,连同在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不含重点项目、重大项目),不得超过两项。

六、同一项目组研究内容相近的项目,只允许报送一个学科。

七、申请者可因同类项目竞争等原因,提出不宜评议本项目的专家名单(姓名与单位,3人以内),密封于信封中,钉在申请书原件封面,或另专函相关学科,供科学部选择同行评议人时参考。

科学部将对此信息保密。

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双清路83号,通讯地址:北京8610信箱。

邮政编码:10008简表填写要求一、简表内容将输入计算机,必须逐项认真填写,采用国家公布的标准简化汉字。

简表中所有代码以最新发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项目分类目录及代码》为准填写。

高技术探索课题主题号按《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课题项目指南》中主题号填写,申请其重点项目时项目类别也填写B,并在申请书封面右上角加注“高技术探索课题重点项目”。

二、凡选择性栏目,将相应提示符A、B等之一填入该栏的右下角。

三、部分栏目填写要求:项目名称——应确切反映研究内容和范围,最多不超过25个汉字(包括标点符号)。

时态数据库及其发展趋势刍议

时态数据库及其发展趋势刍议
数据库可 以看作是 T m S L中时态 关系的生命周期缩小为一个时 间量 epQ 子[ w nw 时的特例 。由于 T m S L n , ] o o e p Q 扩展 时态功能 的成 功 , 人们常 以 Tm S L e p Q 指代该 T B D 模型 。T m S L中非关键字属性值可以随时间变 e pQ
时态数据库中属性被扩展为时态属性 , —个时态属性可以是一个普 通属性和一个时间区间组成的二元组 。生命周期是系统时间域的子集 , 生 命周期经过集合运算后 , 其值仍是生命周期。 3 Tmp Q . e S L模型 2 S ah K a i h si . d G a于 1 8 建 立 了 同时 性 关 系模 型 ( o oeeu 9 6年 H m gnos
fr h tmp r sma tc a d au a ln u g q eyn o hsoia o te e oa e nis n n trl a g a e u r ig f itr l l c
止点 , 并不作物理删除。 一般而言 , 时态数据库 中的历史不能删除、 不能修
改, 只能追加和查询。
性 和 效 率 。 因此 引入 时态 数 据库 。 关键词 : 时态; 数据库 ; 发展
时态数据库 T B (e p r a bs )是一种能够记 录对象变化历 D T m oa D t ae l a 史, 即能够维护数据 的 变化经历的数据库 。RT ndTs 给时态数据库的 . og s S a 定义是 : 不仅能够支持用户 自定义时间, 还能支持其 它某种时间关 系的数 据库。 目 前时态数据库领域 已经形成了专有 的术语 , 并被百科全书收录。 在时态数据库 中, 一般要表达 3 种基本时间 , 即用户 自 义时间( s 定 U— e . f e i e、 r e ndTm )有效 时间( a dTm ) - i . d V l i e和事务时间( r s t nTm ) i T a a i i e。 n co 用户 自 定义时间是指用户根据 自己的实际需要或理解定义的时间,由用 户 自己负责解释含义。有效时间指的是现实世界中一个对象或事件发生 的时间,或者该对象在现实世界中为真的时间 , 它可能是一个时刻或时 段。事务时间指的是对一个数据库对象进行操作的时间 , 是一个事实存储 在数据库中的时间, 它记录着对数据库修改或更新 的各种操作历史 。 有效 时间和事务时间是正交的。比如图书管理 系统中 , 学生借阅图书的时间是 有效时间, 而将学生借书这件事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时间就是事务时间。 有 效时间可以覆盖全部时间范围 , 开始 ” 从“ 直到“ 永久” 。有效 时间是 由系统 的具体用户( 图书管理员 ) 如 给出或 由系统给出缺省值 。事务 时间是 由系 统本身 自动给出的, 并且永远不会超过“ 当前” 。 1 研究动向 18 年 J cf r 9 2 ’ lf d在纽约大学完成了博士论文“  ̄ a f m o i o al cl r ew r o a k

时空数据模型简介资料

时空数据模型简介资料

时空数据模型研究进展
时空数据模型的研究历程可概括为20世纪70年代 的酝酿起始阶段,80年代的开拓阶段和90年代后的 大发展阶段。前两个阶段重点主要表现为空间为主 的GIS功能研究和以时态信息处理为主的时态数据库 研究,时空结合方面涉及的很少。20世纪90年代初 期,出现了大量专门用于处理时空数据的模型和原 型系统。目前主要时空数据模型设计方法有一下几 种:一是在栅格、矢量空间模型基础上扩展时间维, 二是在时间模型基础上扩展空间维,三是面向对象 方法。
时空数据模型简介
时空数据模型是TGIS和STDB的基础。时 空数据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完 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张祖勋等,1996)。 时空数据模型是一种有效组织和管理时态地 学数据、空间、专题、时间语义完整的地学 数据模型,它不仅强调地学对象的空间和专 题特征,而且强调这些特征随时间的变化, 既时态特征。建立合理、完善、高效的时空 数据模型是实现时态GIS的基础和关键。
时空立方体模型
时空立方体模型用几何立体图形表示二维图形 沿时间维发展变化的过程,表达了现实世界平面 位置随时间的演变,将时间标记在空间坐标点上。 给定一个时间位置值,就可以从三维立方体中获 得相应截面的状态,也可扩展表达三维空间沿时 间变化的过程。缺点是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对立 方体的操作会变的越来越复杂,以至于最终变的 无法处理。
(3)在地学对象认识和表达过程中,领域专家、 数据收集者和GIS技术人员存在着重要的概念差异, 导致在对象抽象方式、模型定义、数据结构和组织 方式上存在着争议。经验表明,仅仅依靠简单的时 间或空间的扩展方式是无法灵活、高效地表达时空 现象及其关系的,也不能满足时态GIS的需求。 (4)时空数据模型通用性低。目前的时态GIS主 要有一下3种实现方式:基于商业GIS系统的时态扩 展,用于科学研究的原型系统,针对特殊应用的时 空查询工具。然而这些系统大多是针对特定的应用 而设计的,只能使用特定的数据结构,通用性非常 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2208207.作者简介:卢炎生(19492),男,教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430074).一种双时态时空模型和索引机制卢炎生 唐 波 秦 川(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摘要:建立了一种支持三维空间和双时态的时空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形式化定义,讨论了时空数据类型.并在此模型上提出了一个基于R 树的统一时空索引(UST 2TREE )机制,定义了节点结构,并分析、描述了此索引的结构及原理.所提出的索引机制可大大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减少了冗余信息.关 键 词:时空数据库;数据模型;索引中图分类号:TP311.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4512(2002)1220006203 时空数据模型和时空索引机制是时空数据库的基础和关键技术,其性能的高低决定了整个数据库的效率[1~3].本文就这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提出了一种支持三维空间和双时态的“三维双时态时空数据模型”和支持该模型的“统一时空索引(Unified Spatiotemporal Tree ,简称UST 2TREE )”机制,现分别介绍如下.1 三维双时态时空数据模型时空数据库中的物体在空间上可以看成一个三维空间立体结构,若再增加对时间维的信息表达,即是依赖于时间的空间对象,因此可以从空间模型出发扩展得到时空数据模型.1.1 模型的数据结构在一个时空数据库STDB (Spatiotemproal Database )中的所有空间对象都是与时间相关的,时间不仅包括对象的有效时间(valid time ),还包括事务时间(transaction time ),同时使用这两种时间就可以完整地保存对象的历史信息和当前信息.时空对象的形式描述如下:STDB ∷=〈T T ,〈T V ,S µ;T T ∷=〈EV EN T 〉|〈PERIOD 〉;T V ∷=〈EV EN T 〉|〈PERIOD 〉;EV EN T ∷=〈T S 〉;PERIOD ∷={T S 1,T S 2};T S ∷={t s i |t s i ∈D (t ),I =1,2,3…},其中,T T 和T V 分别是事务时间和有效时间;EV EN T 表示时间点;T S ∈D (t )是时间域中的一个值;PERIOD 是一个二元组;{T S 1,T S 2}表示时间区间,T S 1,T S 2∈D (t ),S 指空间对象.另一方面,时空数据中的空间数据可以分为三类,即点对象、线对象和多边形对象,这里采用三维无穷空间作为时空数据库的空间域,各种对象的基本结构形式化定义如下:S ∷=〈POIN T 〉|〈L IN E 〉|〈POL YG ON 〉;POIN T ∷=〈〈Pid 〉,〈Attr 〉,〈x ,y ,z 〉〉;L IN E ∷=〈Lid ,〈Attr 〉,〈〈x 1,y 1,z 1〉,〈x 2,y 2,z 2〉〉〉;POL YG ON ∷=〈Pgid ,〈Attr 〉,((x 1,y 1,z 1),(x 2,y 2,z 2),…,(x n ,y n ,z n ))〉;Attr ∷=non -spatiotemporal attribute ;Pid ∷=the ID of the POIN T ;Lid ∷=the ID of the L IN E ;Pgid ∷=the ID of the POL YG ON ;〈x ,y ,z 〉∷={(x i ,y i ,z i )|(x i ,y i ,z i )∈D (S ),i =1,2,3…};其中,D (S )表示空间域;〈X ,Y ,Z 〉表示空间点坐标;Attr 表示非时空属性,即常规属性.1.2 模型的数据类型时空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可以分为常规数据类型,时态数据类型,空间数据类型.具体可参考文献[1].2 统一时空索引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时空索引都是在空间索引R 树及其各种变形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第30卷第12期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Vol.32 No.122002年 12月 J.Huazhong Univ.of Sci.&Tech.(Nature Science Edition ) Dec. 20023D2R树,TPR2TREE等.通过研究与分析发现,时态域中的时间点、时间段与空间域中对象的点、线等概念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因此在R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支持前述时空数据模型的“统一时空索引(UST-TREE)”机制.2.1 统一时空索引的结点结构UST2TREE由一个包含有效时间的空间索引和一个双时态索引两部分组成.其索引树结点可具体形式化描述如下:Node Structurea.Spatial IndexNon-leafnode∷=〈I,Child-Pointer〉;Leafnode∷=〈I,Object-ID〉;Child-Pointer∷=the pointer to subtree;Object-ID∷=the ID fo object in object pointer pool;I∷=〈I s,I t〉;I s∷=(((x1,y1,z1),(x2,y2,z2))|(x i,y i, z i)∈D(S),i=1,2);I t∷=((T├V,T┤V)|T├V,T┤V∈T(s))b.Bitemporal IndexNon-leafnode∷=〈J,Child-Pointer〉;Leafnode∷=〈J,Object-ID〉;Child-Pointer∷=the pointer to subtree;Object-ID∷=the ID fo object in object pointer poolJ∷=((T├T,T┤T,T├V,T┤V)|T├T,T┤T,T├V, T┤V∈T(s))式中,D(S)和T(s)分别代表空间域和时间域; ((x1,y1,z1),(x2,y2,z2))表示包含三维空间对象的包围盒(Rectangle Bounding Box)的空间坐标;T├T,T┤T,T├V,T┤V分别指事务时间和有效时间的开始和结束值.双时态索引由两部分组成,虽然它们在结构上完全一致,但一个用来处理历史信息,另一个用来操纵当前信息.它们用(T├T,T├V)和(T┤T,T┤V)两个元组组成了时态域中类似于空间索引中的邻接矩形,这样就可以大大缩小检索范围,提高数据库效率.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索引结构的叶结点都不是直接指向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而是指向对象指针池(object pointer pool)中的某个对象指针,再由这个对象指针将不同子索引的检索结果进行集成,并指向数据库中时空数据的物理位置.下面是一个对象指针(object pointer)结构的形式化描述:object-pointer∷=〈Oid,Tag,〈ST-Coordinates〉,〈Pointer-of-Version〉,〈Pointer-to-object〉〉; Oid∷=the ID of a object pointer;Tag∷=indicate the relationship the results select2 ed between spatial and temporal index;ST-Coordinates∷=〈〈S-Coordinates〉,〈T-Coor2 dinates〉〉;S-Coordinates∷=(((x1,y1,z1),(x2,y2,z2))| (x i,y i,z i)∈D(S),i=1,2);T-Coordinates∷=((T├T,T┤T,T├V,T┤V)|T├T, T┤T,T├V,T┤V∈T(S));Pointer-of-Version∷=〈Hpointer,Cpointer〉; Hpointer∷=(Hprevious,Hnext);Cpointer∷=(Cprevious,Cnext);Hprevious|Hnext∷=the pointer to various version of object;Cprevious|Cnext∷=the pointer to latest version of object;Pointer-to-object∷=the pointer to the object in the database,式中,对象指针由对象序列号(Oid),标识位Tag,时空坐标ST-Coordinates,状态指针Pointer-of-Version和对象指针Pointer-to-object五部分组成.其中,Tag是一个整型变量,它用来标识检索出来的临时数据的索引关系;ST-Coordinatesyon 用来表示随时间变化的物体在某一时刻的时空坐标;Pointer-of-Version用来连接同一对象在不同时刻的状态,它又分为两类,一类用于指向历史信息,另一类用于指向当前状态信息.由此可以看出,由这些对象指针组成的对象指针池不仅将时空索引树和数据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又在自己内部形成了一个以某个对象为单位,以时间为准轴的链状结构,因此可以快速、准确地将空间对象定位于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查找出用户所需要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数据的检索效率,并减少了冗余信息.2.2 统一时空索引的索引结构图1给出了UST2TREE的索引结构图,由于本索引是基于R树的,因此是一种平衡的索引树.统一时空索引的结构由时空索引树,对象指针池和数据缓冲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整个索引又分为历史信息子索引(Historial-version-index)、当前信息子索引(Current-version-index)和空间子索引(ST-index)三部分,记录的插入、删除操作7第12期 卢炎生等:一种双时态时空模型和索引机制 图1 统一时空索引结构图A.双时态索引;B.空间索引;C.历史信息子索引;D.当前信息子索引;E.空间子索引;F.对象指针池;G.数据缓冲区能在当前状态子索引中进行,另外两个子索引只能插入新的对象.在插入或删除记录的过程中,只也会与R 树一样对结点重新组织,进行合并或拆分.参考文献[1]Jin Suk K im ,Dong Ho K im ,K eun Ho Ryu.A spa 2tiotemporal data and indexing.In :Clementini.Pro 2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01.Hong K ong.2001.New Y ork :IEEE Computer S ociety ,2001.110~113[2]Theodoridis ,Sellis Y ,Papadopoulos A N T.S pecifica 2tions for efficient indexing in spatiotemporal database.In :Maurizio R.Proceeding of 10th International Con 2ference on Scientific and Statistical Database Manage 2ment ’98.Capri.1998.New Y ork :IEEE Computer S ociety ,1998.123~132[3]顾 军,吴长彬.常用空间索引技术的分析.微型电脑应用,2001,17(12):40~43 A bitemporal spatiotemporal data model and indexL u Y ansheng Tang Bo Qi ng ChuanAbstract :This paper proposed a spatiotemporal data model for supporting 3D 2spatial and bitemporal do 2main.On the basis of this model ,the author put forward a R 2tree based unified spatiotemporal index (UST 2TREE )and described its structure and mechanism.The index can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retrieval and reduce the redundancy.K ey w ords :spatiotemporal database ;data model ;indexLu Yansheng Prof.;College of Computer Sci.&Tech.,Huazhong Univ.of Sci.&Tech.,Wuhan430074,China.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在我校召开2002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于10月26日在我校召开.这届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开放系统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计算机学院、湖北省计算机学会和武汉计算机学会承办.我校计算机学院院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卢正鼎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我校副校长冯向东、科协副主席吴鸿修、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炳从等和来自全国的71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从收到的130篇论文中精选出83篇收入论文集,并将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8 华 中 科 技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 第30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