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
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服务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变革,供应链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和降低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依托第三方物流服务。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和挑战,并分析其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一、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定义和形式第三方物流服务是指企业将货物的运输、仓储和配送等环节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提供商来进行管理和执行的一种商业合作模式。
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形式包括物流运输、仓储管理、配送服务、供应链信息系统等。
二、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1. 专业化服务: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拥有丰富的物流经验和专业的团队,能够提供高效、准确的物流服务,提高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2. 成本节约:通过委托给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企业可以减少在物流设施、设备、人力等方面的投资,降低成本。
3. 灵活性和扩展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灵活调整物流服务和资源分配,适应供应链的变化和扩展。
4. 降低风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可以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和应急措施,减少企业在物流环节上的风险。
三、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挑战1. 信息不对称:第三方物流服务商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不畅,可能导致信息不对称和沟通误差,影响供应链的协调和运作效果。
2. 服务质量不稳定:由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和管理存在一定风险,企业需要对物流服务商进行严格的评估和监控,以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
3. 地理分布和运输成本: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时需要考虑物流服务商的地理分布和运输成本,以确保货物能够及时送达并降低运输成本。
4. 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供应链中涉及的信息和数据往往是敏感和机密的,企业需要确保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有足够的隐私保护措施和数据安全控制。
四、第三方物流服务对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1. 降低库存成本:通过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的准确配送和仓储管理,企业可以实现库存成本的降低,避免库存积压的情况。
2. 加快交付速度: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够提供更快的物流运输和配送服务,使得货物能够更快地送达客户,提高交付的速度和客户满意度。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中的作用

2020/3/1
4
一、供应链的分类
➢ 有人提出,供应链是使物料由上游向下游移动的公司的集合 ➢ 有学者将供应链定义为把产品或服务引入市场的公司联盟 ➢ Christopher认为,供应链是在把产品和服务送达最终用户的创造价
值的不同过程和行为中,通过上下游之间相互联系而组成的组织网络
2020/3/1
➢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核心成员建立互动关系的方式与程度可以根据交易 过程中的特性确定,具体有:企业交易机制的自营模式;物流环节分散 外包;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服务与物流联盟;设立物流子公司。
2020/3/1
25
1、自营模式:企业交易机制 按照科斯定理,当市场交易费用高于企业内部交易费用时,为减少交易
2020/3/1
第三方物流 高教出版社 骆温平编
21
1、交易费用理论的一般解释
➢ 首先,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核心成员建立物流联盟, 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
➢ 其次,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核心成员之间建立联盟 关系,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 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
2020/3/1
17
➢ 现代物流的发展进程具有与工业革命期间由家庭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模式 过渡为手工工场的生产模式再过渡为社会化机器大生产模式一样的演变规 律,都是生产不断社会化的表现。
➢ 由家庭作坊式的物流生产
寻找物流服务供应商
业生产式的第三方物流及综合物流转变。
向机器化大工
➢ 第三方物流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结果,第三方物流作为一种 专业的社会分工,比它没有作为一个专业分工从企业的其它业务中分离出 来时大大提高了它的物流业务的经营效率。
第三方物流第二章2

发展经济学
11
第二节 社会分工理论对第三方物流产生与发展的解释
一、社会分工理论与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一)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 1、亚当·斯密简介 2、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 3、社会分工的发展具有两种不同形式和结果
发展经济学
12
(一)亚当·斯密的社会分工理论
1、亚当·斯密(1723—1790)简介 英国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经济学的主要
发展经济学
17
第三节 交易费用理论对第三方物 流的解释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交易费用理论与第三方物流
(三)交易费用理论对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互动的指导意义
发展经济学
18
一 交易费用理论
(一)代表人物 科斯 威廉姆森
(二)交易费用理论
1、企业与市场是不同的交易机制
2、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前提假设:
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
发展经济学
20
威廉姆森分析在什么情况下会使市场交易 成本提高到使它失效的程度:
一、机会主义行为 二、不确定性 三、小数目条件 四、专用性资产
发展经济学
21
二 交易费用理论与第三方物流
(一)交易费用理论的一般解释
1、从交易的全过程看 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降低 减少履行合同的风险与成本
4、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以最终用户为中心。
发展经济学
5
四、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原则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2、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4、以资源共享为保障
发展经济学
6
四、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原则
1、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任务在于通过各供应
第三方物流对供应链管理推动作用

第三方物流对供应链管理的推动作用摘要: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迅猛发展。
第三方物流能使企业一定程度上摆脱物流束缚,将精力集中其核心业务,使供应链中的成员能寻求合作和联盟。
这样的联盟要求将第三方物流公司整合进供应链中,使它们成为供应链中的利益共同体,来增强整个供应链竞争力。
未来经济领域的竞争,已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融入供应链管理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一、供应链和第三方物流基础理论1、供应链涵义所谓供应链就是指从原材料供应到最终成品消费的全过程,是由供应商、中间商和最终消费者所组成的链状结构。
供应链涵盖了企业内部、外部的各项功能,这些功能综合起来形成了向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价值链。
如何降低整个供应链的物流成本、提高供应链整体竞争力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三方物流通过协调企业之间物流需求和提供物流服务,使企业能够集中精力从事自己核心业务,可以有效地实现降低整个供应链成本和实现供应链竞争力目标。
2、第三方物流涵义第三方物流,是指制造企业或商业企业为集中精力于自己核心业务而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物流服务企业通过信息系统与委托方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凭借电子商务、自身专业化物流的优势能对整个供应链上的物流过程进行宏观调控从而提高整个供应链的顾客反应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第三方物流融入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第三方物流融入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4个理论: 交易费用理论、核心竞争力理论、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
1、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被认为是经济制度的运行费用,包括所有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
诺斯认为交易费用是为实现来自社会分工、专业化的利益而投入到执行交易功能的资源损耗,而且交易费用还被细化为可计量的概念。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138
马应兴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管理中的作用
本刊 E- mail:bjb@mail.sxinfo.net 经济问题探讨
方案, 他们或采购成熟软件, 或内部开发, 或者两者兼有。通常第三方物 流 供 应 商 或 软 件 供 应 商 不 能 够 提 供 全 套 的 供 应 链 管 理 软 件 。在 很 多 情 况 下, 第三方物流公司充当了供应链软件集成商的合作伙伴, 和独立的软 件供应商结成了战略联盟关系。
供应链( Supply Chain, SC) 是围绕核心企业, 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 流的控制, 从采购原材料开始, 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 最后由销售网 络 把 产 品 送 到 消 费 者 手 中 的 将 供 应 商 、制 造 商 、分 销 商 、零 售 商 、直 到 最 终 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 4 个主要领
为支持, 尤其以 Internet/Intranet 为依托, 围绕供应、生产作业、物流( 主要指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作用

峨嗡 V no 如 edr
e ur r py I ety a acr n 0la ne t y m n gmetmoe i up h l n n r, s ur tp p l ivno a ae n d l n s l ca m v o
场准 确 的销 售 信 息 .而且 可 以最 大 化 地 降 低 整 个 供 应 链 的 物 流 运作 成本 . 即降 低 供 应 商 与 零 售 商 因 市 场 变 化 带 来 的不 必 要 的库
存 ,达 到 挖潜 增 效 .开 源 节 流 的 目的 。
V I M 的重要特征就是网络化 、信息化 .信息系统是整个 V 的神经系统。V 通过网络 的电子数 据交换 ( D )作为技术 M1 M1 E I
支 撑 ,使 企业 能够 实时 获 取 并 处 理 各 种 外 部 信 息 与 内 部 信 息 ,从 而 提 高 整 个 企 业 快 速 有效 的 反应 能 力 ,使 需 求 信 息 获 取 与 随 后 做 出 的 反 应 尽 量 接 近 实 时 化 ,将 客 户 需 求 的 提 前 期 减 少 到最 低 限 度 .从 而获 取 市 场 竞 争 的时 间 与 空 间 优 势 ,使 企 业 利 润 最 大
e l e 咄 黜 铸
瞧 t蠢 m - i y 矗 鞋 聱 o 出 h. dvl m n h tr O l i c p y ak l a 氨 e 宅p 巴 | 晡 曲醢 骢| 嘲 强 毗 ng c ee petTe hd a os s l§ e me s n c 1 n o . i  ̄ gt a ¨ | peo¥f h 6 u 舄 rcn i h s ̄e O 嘲m 蘸 e x B Cue 0 i i i pr ne o se o ul e h } d p eas f l bg m ot c;t ekfra q af d Iet 哪 l s e s s a i i l o t ̄i i g i
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策略

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策略第1章引言 (4)1.1 第三方物流概述 (4)1.2 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4)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4)第2章第三方物流市场现状分析 (5)2.1 国内外第三方物流市场概况 (5)2.2 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竞争格局 (5)2.3 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趋势 (5)第3章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理论基础 (6)3.1 物流资源整合的内涵与外延 (6)3.1.1 内涵 (6)3.1.2 外延 (6)3.2 物流资源整合的相关理论 (6)3.2.1 供应链管理理论 (6)3.2.2 企业资源计划(ERP)理论 (6)3.2.3 物流网络优化理论 (6)3.3 物流资源整合的模型与方法 (7)3.3.1 物流资源整合模型 (7)3.3.2 物流资源整合方法 (7)第4章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策略框架 (7)4.1 资源整合策略概述 (7)4.1.1 资源整合概念界定 (7)4.1.2 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7)4.1.3 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的目标 (7)4.2 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策略构成 (7)4.2.1 物流网络优化策略 (7)4.2.1.1 运输网络规划 (7)4.2.1.2 仓储网络布局 (7)4.2.1.3 配送网络优化 (7)4.2.2 物流信息技术整合策略 (8)4.2.2.1 信息平台构建 (8)4.2.2.2 数据共享机制 (8)4.2.2.3 信息系统集成 (8)4.2.3 物流服务能力提升策略 (8)4.2.3.1 核心业务强化 (8)4.2.3.2 服务范围拓展 (8)4.2.3.3 合作伙伴关系优化 (8)4.2.4 物流成本控制策略 (8)4.2.4.1 成本分析及预算管理 (8)4.2.4.2 采购成本优化 (8)4.2.4.3 运营成本降低 (8)4.3.1 资源整合需求分析 (8)4.3.1.1 确定整合目标 (8)4.3.1.2 分析现有资源状况 (8)4.3.1.3 识别整合关键要素 (8)4.3.2 制定资源整合方案 (8)4.3.2.1 构建整合策略框架 (8)4.3.2.2 设计实施方案 (8)4.3.2.3 预测整合效果 (8)4.3.3 资源整合实施 (8)4.3.3.1 建立组织协调机制 (8)4.3.3.2 落实资源整合措施 (8)4.3.3.3 监控实施进度与质量 (8)4.3.4 资源整合评估与优化 (8)4.3.4.1 设立评估指标体系 (8)4.3.4.2 评估整合效果 (8)4.3.4.3 调整与优化整合策略 (8)第5章物流网络资源整合 (9)5.1 物流网络资源概述 (9)5.2 物流网络资源整合策略 (9)5.2.1 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9)5.2.2 优化物流网络布局 (9)5.2.3 创新物流服务模式 (9)5.2.4 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 (9)5.3 物流网络优化方法 (9)5.3.1 物流路径优化 (9)5.3.2 仓储资源优化 (9)5.3.3 货物运输组织优化 (9)5.3.4 物流信息系统优化 (10)5.3.5 绿色物流 (10)第6章信息技术资源整合 (10)6.1 信息技术在第三方物流中的作用 (10)6.1.1 提高物流运营效率 (10)6.1.2 优化资源配置 (10)6.1.3 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10)6.1.4 促进业务创新 (10)6.2 信息技术资源整合策略 (10)6.2.1 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 (10)6.2.2 强化物流信息系统的集成与协同 (10)6.2.3 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 (11)6.2.4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11)6.3 信息技术应用与实施 (11)6.3.1 物流信息系统建设 (11)6.3.2 数据分析与挖掘 (11)6.3.4 物流跟踪与监控 (11)6.3.5 供应链协同管理 (11)6.3.6 信息安全保障 (11)第7章人力资源整合 (11)7.1 第三方物流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1)7.1.1 内涵 (11)7.1.2 特点 (11)7.1.3 重要性 (12)7.2 人力资源整合策略 (12)7.2.1 招聘策略 (12)7.2.2 培训与发展策略 (12)7.2.3 激励策略 (12)7.3 人力资源培训与发展 (13)7.3.1 培训内容 (13)7.3.2 培训方法 (13)第8章物流设施资源整合 (13)8.1 物流设施资源概述 (13)8.2 物流设施资源整合策略 (13)8.2.1 信息化整合 (13)8.2.2 专业化整合 (13)8.2.3 集约化整合 (14)8.2.4 绿色化整合 (14)8.3 物流设施优化与布局 (14)8.3.1 仓库布局优化 (14)8.3.2 配送中心布局优化 (14)8.3.3 运输网络优化 (14)8.3.4 装卸设备布局优化 (14)第9章物流服务资源整合 (14)9.1 物流服务资源概述 (14)9.1.1 物流服务资源概念 (15)9.1.2 物流服务资源分类 (15)9.1.3 物流服务资源特点 (15)9.2 物流服务资源整合策略 (15)9.2.1 物流服务资源整合目标 (15)9.2.2 物流服务资源整合原则 (15)9.2.3 物流服务资源整合策略 (16)9.3 物流服务创新与升级 (16)9.3.1 物流服务创新与升级途径 (16)9.3.2 物流服务创新与升级措施 (16)第10章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16)10.1 国内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案例 (16)10.1.1 案例一:某大型电商平台物流整合 (16)10.1.2 案例二:某知名快速消费品企业物流整合 (17)10.2 国外第三方物流资源整合案例 (17)10.2.1 案例一:美国某大型零售企业物流整合 (17)10.2.2 案例二:德国某制造业巨头物流整合 (17)10.3 成功案例经验总结与启示 (17)10.3.1 整合方式多样化 (17)10.3.2 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17)10.3.3 重视技术创新 (17)10.3.4 优化全球物流网络 (17)10.3.5 关注客户需求 (18)第1章引言1.1 第三方物流概述全球化经济的发展,物流行业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与外包服务

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与外包服务随着全球贸易的迅猛发展,供应链管理在各行各业中变得日益重要。
而且,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大和业务的复杂性增加,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单独管理整个供应链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这就导致了第三方物流和外包服务的兴起。
本文将探讨供应链中的第三方物流和外包服务如何对企业产生积极影响。
第一部分:第三方物流服务的优势在供应链中,物流环节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而许多公司发现,将物流环节交由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来处理,能够带来许多优势。
第一,降低成本。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通常拥有更强大的运输网络和更高效的仓储系统,他们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来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
第二,提高效率。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熟悉物流管理的最佳实践,并且拥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运输设备。
他们可以帮助企业优化运输路线并实现更高效的仓储和配送。
第三,专业知识和经验。
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具有专业的物流知识和丰富的经验。
通过与他们合作,企业可以借鉴他们的专业知识,并受益于他们在物流管理方面的经验。
第二部分:外包服务在供应链中的应用除了物流环节外,供应链中的其他环节也可以通过外包服务来获得效益。
首先,生产外包。
许多公司将生产环节外包给专业的制造商,以便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
通过外包生产,企业可以减少固定成本,更灵活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
其次,采购外包。
外包采购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并获得更好的供应商管理。
专业的采购外包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与供应商的密切合作,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更具竞争力的采购解决方案。
最后,客户服务外包。
在供应链中,客户服务是与客户保持良好关系的关键环节。
通过将客户服务外包给专业的客户服务提供商,企业可以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降低自身的运营成本。
第三部分:第三方物流与外包服务的管理挑战尽管第三方物流和外包服务在供应链管理中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管理挑战。
首先,选择合适的服务提供商。
市场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第三方物流和外包服务提供商,企业需要仔细评估他们的专业能力、经验和信誉,以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分工理论(续)
扬格的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得到了其后继者杨小凯(1984) 等人的发扬,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运用超边际 分析复活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高深思想,使分 工和专业化问题重新成为经济学的研究重心。 他用一个中央 计划模型证明: 当分工的边际效益等于边际费用时,分工水平最优,而且交 易或协调效率改进时,最优分工水平就会演进。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关于分工和专业化的核心命题是:
11
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2、供应链是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执行 实现管 、供应链是管理思想和理念的执行---实现管 思想和理念的执行 理思想的活动集合(操作的层面) 理思想的活动集合(操作的层面)
两个步骤
(1)供应链规划 (2)供应链的监督与执行
前提:关注客户:供应链成员只有以同样的目标和 关注点服务于客户,整合供应链政策,提高合作 水平,是各成员在更低的成本水平下有效运作。
26
社会分工理论(续)
从分工在经济学中的演进历程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规律: 即分工得以实现的条件是:生产费用+交易费用≤组织并生产 该产品的费用。 这一规律说明要实现和加快分工就必须分别降低生产费用和 交易费用。 大量的研究表明:这两项费用的降低主要依靠提高劳动生产 率和降低生产组织费用来实现,
即一方面依靠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科技创新)来改进生产技术以提 高资源使用效率和资源的配置效率,其实质是开发人类智能、扩大 分工; 另一方面是在专业化分工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创新的制度安排实现 专业生产的“横向一体化”,促使经济组织内部配置资源向外部配 置资源的转变。
从管理角度上,过程可定义为为某一特定客户或者市场 设计的,可以得到特定产出的、有组织结构可度量的活 动集合
15
供应链管理是关系管理和信息管理的过程。
通过综合管理从采购到消费过程的实物和相关信息的 流动,对跨越企业界限、提升客户服务和提高经济价 值的物料流进行管理的过程。 供应链内的所有公司必须克服自身的功能性障碍,采 用过程论方法,围绕过程(流程)组织起来。 典型的关键过程包括客户关系管理、客户服务管理、 需求管理、订单履行、生产管理、采购以及产品推广 和商品化
12
两个条件:信息共享、长期合作
信息共享:供应链成员愿意将有关战略和策略的数据 与其他成员共享。开诚布公的信息共享(如库存水平、 预测、市场营销策略等)可以降低供应链核心成员之 间的不确定性,提高运作业绩。同时通过组建跨功能 团队、驻场人员、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等方式实现有效 沟通 有效地供应链管理要求合作伙伴之间维持长期的合作 关系,以防范短期行为及道德风险
13
网络与信息技术使供应链集成 成为可能
14
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3、供应链管理作为管理过程的集合—关注管理过 、供应链管理作为管理过程的集合 关注管理过 流程的角度) 程(流程的角度)
过程:就是一个特定的工作排序,有头有尾,穿越时间 与场所,有明确的输入与输出,行动有明确的结构
流程:一个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行动,这些行动以确定的方式 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以达成特殊业务成果为目标的一系列有逻辑相关性的任务。 一系列将组织运作和顾客需求连接起来的活动。
3
按照供应链的复杂程度进行分类
1、直接型 2、扩展型 3、终端型
4
直接型供应链 直接型供应链是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 在上游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由公司、公司 的供应商和此公司的客户组成
供应商
公司
客户
5
扩展型供应链 扩展型供应链把直接供应商的供应商和直 接客户的客户包含在内,左右这些成员均参 与产品、服务、资金和信息往上游和下游的 流动过程
三个领域的分离
商物分离是第二次浪潮,大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 商物分离是流通领域社会分工必然结果 商物分离是专业化流通的必然结果
分离的结果是出现了专业物流— 分离的结果是出现了专业物流
第三方物流
20
第三方物流的成因
工商企业对核心业务的关注使物流外包成为必 然 物流系统复杂性的不断增长,推动了专业物流 公司的产生,通过集中化 提高劳动的社会生产 力和规模效益。通过社会分工实现专业化提高 劳动的个别生产力和专业化生产水平。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第三方物流带来的 物流成本的节省推动了这一市场的迅猛发展
16
第三方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关系
第三方物流本身构成了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供应链公司成员间的物流业务,支持供应链 运作。 第三方物流充当了供应链各核心成员之间的联系 和桥梁,作为提供物流服务的中间方在供应链中 起到重要的作用。连接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 商直至最终客户。
17
第二节 社会分工理论对第三方物流的 产生与发展的解释
分工是交换的产物,分工和专业化能够加速知识的积累,带来收益 递增;但协调分工又需要成本(即交易费用),分工的深化会引起 交易费用的增加,交易费用取决于交易机制的效率; 分工的好处和交易费用增加之间形成两难冲突,构成分工演进的基 本约束;在这个两难冲突中,分工的深化取决于交易费用与分工收 益的相对比较,呈现出一个自发演进的过程。
28
企业的规模 是可以无限 然而,企业内部的“市场规模”并不是无限的,依据规模经济理论的分 扩大的吗? 析,企业的规模是有边界的,一般说来,在长期生产过程中,企业的规
模报酬的变化呈现如下的规律:
当企业从最初的很小的生产规模开始逐步扩大的时候,企业面临的是规模报 酬递增的阶段。在企业得到了由生产规模扩大所带来的产量递增的全部好处 以后,一般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将生产保持在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这个 阶段可能会比较长。在这以后,企业若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就会进入一个规 模报酬递减的阶段。 原因在于:当企业规模过大时,会使得企业生产的各方面难以得到协调,企 业获取生产决策所需的各种信息会变得困难,导致生产决策失误,使原本内 部合理的分工遭至破坏,阻碍企业生产的有效运行。 因此,当企业规模达到一定的边界时,也就是当企业内部分工带来的专业化 报酬的边际效益等于企业内部管理成本的增加时,要想进一步提高分工水平 和专业化报酬,就必须将企业内部的分工向外部市场化转变,通过组织创新, 进一步深化分工,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率。而不是简单地再去扩大企业的规模。
社会分工与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社会分工对第三方物流演进的解释
18
社会分工与第三方物流的产生
商物分离是第三方物流形成根 本因素
商物分离导至物流独立形态的出现
生产者
用户
生产者
物流
用户
商流1
物流1 经营者1 物流2
物流3
商流3
商流1
商流3
经营者2
经营者1
经营者
2 商流2 商流2
19
商物分离
表面看起来一个统一的流通过程,实际上可以细分为商业流通和实物 流通,它们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渠道独立运动 观念的分离 过程的分离 责任人的分离
供应商 的供应商 供应商 公司 户 客 客户的 客户
6
终端型供应链 终端型供应链包括参与产品、服务、资金、 信息从终端供应商到终端消费者的所有往上 游和下游的流动过程中的所有组织。
第三方 物流供 应商 供应商 的供应商 供应商 公司 户 资金提 供方 市场调 研公司 第三方 物流供 应商 客 客户的 客户
第二章 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整合 中的作用
1
第一节供应链管理的演变与实质
供应链的定义及分类 供应链管理的定义及其思想
2
供应链的分类
供应链的典型定义: 供应链的典型定义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 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 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 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 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链结构。 马丁.克里斯托弗定义:供应链是在把产品和服务 送达最终用户的创造价值的不同过程和行为中, 通过上下游之间相互联系而形成的组织网络。
10
供应链管理的理解
1、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与理念 (思想的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与理念 层面) 层面)
供应链管理视为一个整体的系统论方法,将联盟关系 的概念扩展到多个公司共同努力,管理货物从供应商 到最终客户的流动 通过共同努力,整合与集中公司内部和公司之间的运 作能力,使之成为统一的、整体的战略定位,从而形 成统一的、具有竞争力的市场力量, 关注客户。发展创新的方式方法创造独特的、个性化 的客户价值
27
第三方物流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分工不 断演进的结果
首先,第三方物流的产生是企业内部物流向社会物 流发展的结果
物流在其发展的初期阶段,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 包装、采购、销售等为内容的物流活动基本上是相互独 立,被分散在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上。而每个企业对各 项物流活动的运作也基本上是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从 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直到产品的销售整个过程所需的物流 活动均是一种内化的行为。 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企业内部开始出现了“物流 管理一体化”,企业通过对各项物流活动的集成化管理, 降低了生产成本和风险,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顾客的服务 水准。极大地提高了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物流管 理的专业化以及物流的管理水平也随着物流管理一体化 实践的深入而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2
社会分工理论对第三方物流演进与 发展的解释
关于社会分工的理论 第三方物流组织的出现是社会分工不断演进 的结果
23
社会分工理论
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WILLIAN PETTY,1760)就指出了专业化对生产力进步的重大意义, 他认为荷兰人之所以有较高的商业效率,与他们用专用的商 船运输专门的货物密切相关。 亚当•斯密(ADAM SMITH 1776)在《国富论》中开宗明义, 第一句话就是:“劳动生产力最大的增进,是分工的结果”。 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研究的重心是分工和专业化对经 济发展的影响,斯密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财富增长的原因, 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和促进分工的有效手段。 其后大卫•李嘉图(1817)对分工和专业化问题作了进一步 的阐述,其“毛尼葡萄酒生产”的相对成本学说成为国际贸 易分工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查尔斯•巴比奇指出分工可以 减少重复学习来提高整个社会的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