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人文精神探寻
延陵季子的颂歌——常州城市精神文化溯源

达 红
( 常州工学院人文社科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 2 0)
摘要:文章通过查找史书、 地方志、 文学和民间文学中 对季子的记录, 探寻这位人文始祖事迹背
后的精神特质, 寻找常州城市精神的历史文化源头, 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常州的城市精神, 增 强市民的归属感、 豪感, 自 以期在继承中 不断丰富发展常州城市 精神的内涵。 关键词:城市精神;延陵季子; 文化溯源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 一 0887 (20 8 )01/ 02 一 0 0007 一 05 西方著名学者斯宾格勒曾经敏锐地指出, 将 一座城市和另一座城市区别开来的不是它的范围 和尺度, 而是它与生俱来的城市精神。 常州是一座江南名城, 高速发展中的现代常 州总结出了自己的城市精神, 并凝结成鲜明的城 市口号: “ 延陵世泽, 让国家风” “ 、季子故里, 诚信 之地” “ 、千载读书地, 现代创新城” “ 、 中华龙城, 子亭和季子像;红梅公园东南部有嘉贤坊。据宋 咸淳《 毗陵志》 ( 当时) 常州郡城共有季子祠三 载, 座, 公元68 年, 8 江南巡抚狄仁杰以吴楚多淫祠上
江 州” 一 南常 。 个城市的城市精神不是某一届政
府或某个人一时心血来潮就能提出的, 它传承着 城市的优良 传统、 开拓着城市的未来, 它是城市历 史文化和现实发展的精神结晶, 是城市发展的灵 魂和精髓, 是市民共同的座右铭。常州城的祖先 是谁? 常州城市精神是从何时开始形成? 常州城 市精神里有怎样的历史文化积淀? 找到常州城市 精神的源头, 有助于这座城市的人民去理解城市 精神, 增强市民的归属感、 豪感, 自 从而在继承中 开创出更丰富的内涵。 常州的建立是从公元前 54 年吴王徐祭封季 8 札于延陵算起的, 至今已有 2 50 多年的历史, 0 据 《 史记 吴太伯世家》 记载:“ 吴徐祭元年( 公元前
常州人文

常州民俗常州,是江苏省地级市,地处长江之南、太湖之滨,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文化旅游名城,江苏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苏州、无锡并联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
常州是一座有3200多年左右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曾有过延陵、毗陵、毗坛、晋陵、南兰陵、长春、尝州、武进等名称,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始有常州之称。
一、民俗风情1.立夏时节“尝三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
”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
”常州人习惯将三鲜分为三类:“田里三鲜”(苋菜、蚕豆、麦穗)、“水中三鲜”(螺蛳、白虾、鲥鱼)、“树上三鲜”(樱桃、青梅、香椿头)2.“二月十八,马和尚过江”老常州人有个说法:只有等到二月十八“马和尚过江”以后,春天的气候才会真正到来。
常武地区的人把农历二月十八称为“马和尚过江”日。
马和尚非仙非佛,非仙非妖,是民间虚拟的一个人物。
"二月十八马和尚过江”这不仅是一句俗语,而且是气象谚语。
事实证明,每年农历二月十八前后,在春暖以后必有一次最后的"冷风暴"。
常武一带人们希望这一天刮东南风(天气和润)、送"马和尚过江",那么是年定收成丰盛、人口平安;如果刮西北风(天气冷湿)则"马和尚”过不了江,天灾人祸就会降临江南。
二、常州特产1.梳篦制篦业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始祖是陈七子,常州篦梳其制作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
常州梳篦声名之盛,在于选材严格,工艺独特,制作精良。
篦箕和木梳从原料到成品,分别需经过72道半和28道工序方可完成。
传承单位为常州梳篦厂。
常州还有著名的蓖萁巷。
(右图为慈禧太后使用的梳篦)2.加蟹小笼馒头首创于清道光年间,用精白面粉、熟板油、蟹粉、猪肉配以调料加工制成。
常州人文精神

常州人文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许多的杰出人物。
而这些杰出人物又是我们所敬仰的。
远的不说,今天就来说说我们身边的人,做为常州人,我不得不说常州的人文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多么的具有内涵。
晚清至今,常州的文化名人有很多,如:吕思勉,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华罗庚,等等。
而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这三人又是我们所熟知的常州三杰,在他们的身上更是体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人文精神。
而且无论是“挂剑”、“让国”的季子,还是“程门立雪”的杨时,在常州这块土地上产生的、或者作出杰出历史贡献的伟大人物真可谓灿若群星,他们的学说、思想、精神和品格给常州留下了厚实凝重、取之不尽的历史财富。
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探寻。
接下来,就让我们体验他们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现象,人类智慧之花,人文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为人而存在的,是人类有史以来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在人类的世世代代繁衍承传中一直占据着优先的地位。
可以说,一部浩瀚而无有穷尽的艺术史,就是一部人类不断地“认识你自己”的心灵历程的形象化的历史。
正如英国著名美学家科林伍德指出:“没有艺术的历史,只有人的历史。
”我们为什么要在现在来探究人文精神,这一切都是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来决定的,现在的青少年生在改革开放时期,长在幸福生活之中,多数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就象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冰霜雨雪的侵袭。
我们应当学习张太雷等革命先烈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经风雨、见世面,在艰难困苦挫折中搏击、锻炼、勇挑重担、勇于负责,培养自己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接班人和生力军。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文化调研报告
常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经过对常州市的文化调研,我将从历史文化、地方特色文化和现代文化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常州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常州市有着丰厚的历史积淀。
这里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了常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繁荣和发展。
常州的历史文化遗址包括春秋时期的吴墟、义乌镇遗址和明清时期的虎丘等,这些遗址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研究意义。
其次,常州市的地方特色文化非常丰富多样。
常州市的传统叫花鼓戏被誉为“东方百老汇”,是常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这种表演形式独特,既有精妙的舞蹈动作,又有悦耳动人的曲调,是常州市独特的艺术形式。
此外,常州市还有泰州乐章、双百戏等多种传统曲艺,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
最后,常州市的现代文化发展也十分活跃。
近年来,常州市大力促进互联网和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常州市的文化创意园区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文化企业,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常州市还经常举办各种文化艺术节、展览会和论坛,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观众。
总结起来,常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地方特色文化,同时也积极推动着现代文化的发展。
这些多样化的文化资源使常州市成为一个独特而活跃的文化城市。
但同时也要注意,随着时代的发展,保护好常州市的文化遗产,
传承好传统文化,是常州市在文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希望常州市能够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常州人文初探

常州人文初探常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其在经济、文化、历史和政治方面的突出贡献而闻名于世。
常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瑰丽的古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四年前,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核心。
本文将探讨常州人文,并分析其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文化特色及其影响。
常州的文化可以追溯到汉朝。
在汉代,常州被称为“常春”,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风俗和民俗等内容。
据史书记载,常春的文化具有“博大、丰美、浩繁”的特点。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城市之一,拥有宗教文化、艺术文化以及一系列建筑和遗址。
常州历史上曾出现了一些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领袖,他们塑造了常州文化的深度和复杂性。
宏观层面上,常州人文主要体现在地域文化上。
地域文化包括特定地域民族文化、特殊地域文化、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等。
常州地域文化体现在语言、衣着、礼仪、传统饮食、地域节日、宗教和传统技艺等方面。
语言方面,常州人以汉语为主,但有许多方言和土话。
常州人的服饰也很特殊,他们的传统服饰是“五香褛”,一般由常州特制的褛子和细长的裙摆组成,有时还会加上头巾、绣花和宝石等装饰物。
常州人十分重视宗教,他们有着丰富的传统宗教文化,如佛教和道教。
此外,常州也是中国发源地之一,也拥有许多建筑和建筑群,如漆黑、南山街、抗战遗址等,以及众多的文物遗迹。
微观层面上,常州的人文主要体现在社会文化上。
社会文化包括价值观、文化传统和思维方式等。
考虑到常州历史悠久,在社会文化上有很多浓厚的传统。
常州社会文化中有着自己的价值观,以及着重礼教、善待他人、友善待人以及勤俭节约等传统。
此外,人们也注重熟悉、友爱、自律、亲情和友谊等情感交流。
思维方式方面,常州人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理性思维为主,力求从实践中发现和探索事实,同时注重自主思考。
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上来看,常州的文化独具特色,对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环境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常州的文化是一种深厚而又复杂的文化,它以多元而又统一的方式演变,形成了今天现代文明所拥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文明精髓。
常州三杰精神感悟

常州三杰精神感悟
常州三杰,指的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常州有三位企业家以自己坚持不懈、勤奋创业的精神取得巨大成功,积极影响着常州经济发展的历史角色。
这三位人物就是陈伯强、张福利、黄元征,他们的精神都被永远地传承下来,被称作“常州三杰精神”。
常州三杰精神指的是以“自立自强”为主要精神特征,以及其余价值观念与行为原则和思想理念。
他们自强不息、敢于创新、为改善社会而努力,他们的商业成功反映出一种崇高的精神:脚踏实地、服务社会、可持续发展。
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坚守初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持对产品质量和企业外部资源的把握,确保企业持续盈利可持续发展。
其次,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结构,采取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技术,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除此之外,常州三杰的精神还包括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勇于担当,积极倡导公平有礼、友爱待人,崇尚诚信,注重友谊,在工作中付出自己最大努力以及遇到困难时挑起担当等等。
常州三杰精神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它激励着新一代创业者在现代社会中不断自我完善,不断追求卓越,勇于创新,勇于承担责任,为改变社会做出不懈努力,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常州民间文化

常州民间文化常州简介:常州地处太湖流域,经济富庶,文化昌盛,教育发达,人文荟萃,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文化古城。
早在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常州先民就在此劳动生息繁衍,与太湖流域其它地区的先民一起创造了光辉灿烂自成序列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为缔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古代文化付出了辛勤劳动。
季札分封延陵后的2500多年历史中,常州凭借优越的地理区位,多次抓住历史上经济文化中心南移的机遇,以自己特有的文化底蕴,经过碰撞、浸润、涵容、交流,不断得到新的发展和升华,曾使常州区域文化几度辉煌,独树一帜、名震全国,领导潮流,影响后代,并形成了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善吸纳、务实效、争一流、重新诺的常州人文精神。
正是这种厚重的优秀传统人文精神,使常州区域文化内涵丰富、个性鲜明、充满生机。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盛赞常州“儒风蔚然,为东南冠”。
清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诗人龚自珍概叹常州一府为“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当匹俦。
”留青竹刻:竹刻有圆雕、透雕、皮雕、浅雕等类。
皮雕又称留青竹刻,是竹刻中难度最大的一种。
"留青"刻法就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层青筠雕刻图案,由作者巧施全留、微留、不留、多留、少留的功夫,使作品显出层次、明暗、浓淡,比浅雕更具立体感。
留青竹刻是常州传统工艺品之一,在我国工艺美术苑里属凤毛麟角,享有盛誊,一九八三年、一九八八年二次荣获江苏省工艺美术百花奖。
留青竹刻它对材料要求很高,最好是取三至五年的腊月毛竹进行刀刻。
新选来的毛竹必需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才可以书画动刀,以防虫蛀,便于珍藏。
它的特点是在竹子表面极薄的一层青筠上进行镌刻的传统艺术,竹刻艺人在这层竹筠上巧施全留、多留、少留、微留,不留的技艺,使作品现出层次明暗浓淡,翻转掩映,显示较强的立体感,又因竹皮为黄色,竹肌为红色,年深月久,竹皮竹肌的色泽反差很大,竹肌颜色渐呈紫红色,犹如初熟樱桃,抛光之琥珀,赏心悦目,令人爱不释手。
【游记】寻家乡的名人作文1000字 访常州名人

【游记】寻家乡的名人作文1000字访常州名人寻家乡的名人家乡是常州,一个位于江苏省中部的美丽城市。
常州以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名人闻名于世。
回到家乡,我怀揣着对常州名人的崇敬之情,决定展开探索之旅,寻找并了解家乡的名人。
我来到位于常州市中心的常州博物馆。
博物馆是一个宝库,每一件展品都沉淀着历史的积淀。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与常州名人有关的文物和展览。
展览中最吸引我的是常州陈寅恪纪念馆。
陈寅恪是家乡常州的一位杰出的学者、教育家和爱国者。
他以独立自主、勇往直前的精神,对中国古代文化进行深入研究。
陈寅恪的著作《论辩学的性质与方法》被公认为中国辩证法的奠基之作,他被尊称为“百世之才”、“辩学宗师”。
离开陈寅恪纪念馆,我继续寻找家乡的名人。
沿着常州市中心的大街小巷走了一圈,发现在每个角落都有名人的雕像和纪念碑。
这些雕像和纪念碑记录了家乡的历史和名人的贡献,让人们铭记并传承家乡文化。
在一个小巷子里,我看到了常州著名诗人顾城的塑像。
顾城是中国当代文学的杰出代表,他的作品以深邃的思想、准确的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顾城在他的作品中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思考。
在他的名篇《长恨歌》中,他用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家乡的美丽城市景象和悠久的历史。
顾城的塑像后面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他的名句:“我们的祖国,是一座太高的山,那里没有云彩,一切我们所热爱的,都是在云彩下。
”这句话让我感到家乡的伟大和美好,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继续往前走,我来到了常州市图书馆。
常州市图书馆是家乡最大的图书馆,拥有海量的图书、资料和文献。
在图书馆的文学区,我找到了许多家乡作家的著作。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家乡的风土人情、生活百态和文化特色,让人们更加了解和热爱家乡。
在图书馆里,我找到了常州作家协会的一个展览,展示了家乡的作家和他们的作品。
有小说、散文、诗歌等各种文学形式。
这些作家通过笔触,让我们认识到家乡的多彩和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的人文精神探寻
高一四班戴唐玉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汉族,出生于江苏常州府武进县龙溪,逝世于上海)。
清末政治家、企业家和福利事业家,官僚买办。
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盛宣怀,同时也是一位社会慈善活动家。
上海图书馆保存的近十八万件《盛宣怀档案》中,大约有两万多件档案与中国近代社会慈善事业有关,其中不少文献披露了近代上海民间慈善组织积极参与赈灾救济活动和慈善事业的史实。
从大量原始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清代,江南地区特别是上海地区的善会、善堂等民间慈善组织,在赈灾救济活动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赈灾救济工作起着不可或缺的补充作用。
盛宣怀晚年谈及广仁堂时曾说:“上海广仁堂系鄙人一手所建设,平常办理各种善举,遇有灾荒,同人提倡义赈,历有年所。
堂内捐置房地、矿业股份,以为恒产,如能经理得宜,未始不可达救人目的。
”这里特意提出“上海广仁堂”,似有与1879年最初在天津创办的广仁堂作一区别的意思。
天津广仁堂初办时带有官方色彩,经费有一部分来自官方,在上海设立的广仁堂则没有了官方经费的来源,主要由盛宣怀主持的轮船招商局、电报局、汉冶萍公司、又新公司等企业赞助,已演变成完全民间性质的慈善组织。
慈禧太后对盛宣怀的评价:“盛宣怀为不可少之人”
李鸿章对盛宣怀的评价:“志在匡时,坚韧任事,才职敏瞻,堪资大用。
”
张之洞对盛宣怀的评价:“可联南北,可联中外,可联官商。
”
孙中山对盛宣怀的评价:“热心公益而经济界又极有信用。
”
盛宣怀体现的常州人文精神是一颗向善的心,一种感怀人生的心境。
他处在清末,这是一个怎样的年代,我们只能用战乱来形容;这个时代的人又怎样,我们只用明哲保生来说明。
但他不是,他一直用一颗热爱公益的心去帮助他人,在那个年代,他是人们心中的英雄,现在,他依旧还是……他代表的是我常州人那一颗悲悯之心,这一位智者的社会良知于对时代对社会的思考,它,永存……
瞿秋白(1899.1-1935),江苏常州人,散文作家,文学评论家。
他曾两度担任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重要奠基者之一。
1935年2月在福建长汀县被国民党军逮捕,6月18日慷慨就义,时年36岁。
瞿秋白在中共党史上留下3个“第一”
一、他是我国报道十月革命后苏俄实况的第一人。
二、他是我国用文艺体裁描写列宁丰采的第一人。
三、他是我国完整译配《国际歌》词曲的第一人。
并一直沿用至今。
张太雷于1898 年6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武进县(今常州市)。
张太雷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1920 年即参加了李大钊创建的中国共产党北京早期党组织,后参加过党的二大、三大、四大、五大和八七会议,是四届侯补中央委员、五届中央委员、临时中央政治局五人常委之一、担任过中共湖北省委书记、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等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之一;艺术理论的第一人。
张太雷是著名的广州起义的主要领导人,1927 年12 月12 日,他在起义战斗中被敌人枪击阵亡,为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献出了29 岁年轻的生命,用自己的热血和青春实践了他年少时立下的“愿化作震碎旧世界惊雷” 的誓言,成为中共历史上第一个牺牲在战斗第一线的中央委员和政治局成员。
张太雷纪念馆座落在常州市清凉路子和里 3 号的张太雷纪念馆,由张太雷故居、张太雷生平事迹陈列室和辅助用房(书画陈列室)三部分组成,全馆建筑面积900 平方米,陈展面积500 平方米。
张太雷纪念馆自1987 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的参观者二十多万人次,并先后出版了《张太雷年谱》、《《回忆张太雷》、《张太雷文集》、《醒世惊雷》等十几本研究张太雷的书籍,成为集缅怀、纪念、宣传、研究张太雷同志事迹与精神的重要场所。
瞿秋白和张太雷都是我国抗战时期的英勇战士,他们是我国人民,更是我们常州人的骄傲。
在那个战乱纷繁的年代,他们,作为祖国最年轻的一代,毅然,挑起重担,举起斗争的大旗,为了人民的幸福,36和29岁的年轻生命,毫无疑问的献给了祖国。
他们都是中国最早的共产党领导人,他们,看不到中国团圆的大好河山,但,中国的大好河山有太多是靠他们的鲜血打下来的,他们,是这个国家的功臣。
瞿秋白和张太雷所体现的常州人文精神就是努力奋斗,不懈坚持,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辞,在所不惜,这便是常州人惯有的精神。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自安函数论等多方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
国际上以华氏命名的数学科研成果就有“华氏定理”、“怀依—华不等式”、“华氏不等式”、“普劳威尔—加当华定理”、“华氏算子”、“华—王方法”等。
国际数学大师。
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
华罗庚先生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
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先生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国际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
他是难以比拟的天才。
著名数学家劳埃尔·熊飞儿德说:“他的研究范围之广,堪称为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
受到他直接影响的人也许比受历史上任何数学家直接影响的人都多”,
“华罗庚的存在堪比任何一位大数学家卓越的价值。
”
哈贝斯坦:“华罗庚是他这个时代的国际领袖数学家之一。
”
克拉达:“华罗庚形成中国数学。
”
华罗庚代表的是现代社会中的艰苦奋斗的人,表现了大家在学术上刻苦与不懈。
江苏常州高级中学,江苏四大名高中之一,有这个名号,为什么?因为我们大家继承了华罗庚他的优点与那一种精神。
华罗庚所体现的常州人文精神就是对知识的不懈探索,那便是现实社会所需要的一种精神。
常州,有青果巷,有文笔塔,有盛宣怀,有瞿秋白,有张太雷,有华罗庚,还有很多很多的名人,他们,是这个城市的永远印记,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这个熠熠生辉的城市——常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