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优秀教学课件PPT
合集下载
城市的标识课件(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快乐合作:
活动一:
1、自己先用“ —”画出文中描写树木的关 键词,并读读相关的句子,然后把你的感受批 注在旁边。
2、思考:作者为什么把树称为“城市的标 识”? 活动二:
请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与同学共享。
课堂检测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杭州 南京或上海
福州或广州
海口
香樟树 法国梧桐 榕树 椰树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划出城市间雷同 的具体事物。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或者 词语划下来,并在旁边作简单的批注。
• 就好像每个城市的商店宾馆,都用各自特 制的拉链,把天下各处自家的门脸统统锁 成了一个连体人。
• 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像多 胞胎了。
• 你迷失在被无数次复制过的城市里,你已 找不到回家的路。
•北师大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五亩乡中心小学 侯北岳
教学目标
1. 了解城市的雷同现象,体会树对于城 市的重要性。
2.体会作者对“城市中这一鲜活生命” 的赞美和珍爱之情。
3.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 我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
作者简介
张抗抗,我国著名现代作家,广东新会人, 1950年7月生于杭州。1966年初中毕业,1969年 报名去黑龙江鹤立河农场。1979年调入黑龙江省文 联从事专业创作。198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2 年加入国际笔会中国笔会中心。曾获“全国优秀短 篇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 鲁迅文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 “庄重文文学奖”等。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 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 文学交流活动。 我能读准qiú hé
yún
kuì
遒涸芸 馈
北师大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城市的标识》PPT课件3

语言质朴,感情 强烈真挚。
自,
然号 表
和召 达
谐 。
人 们 保
作 者 对
多用排比、对比、 比喻等手法。
护城 我市 们里
生树
对“标识”的正面描写
存木 环的
境珍
分段:
一( 1-5 )自然段: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 现象。
二(6-15)自然段: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 识。
三( 16-17 )自然段:唤起人们对树的 爱护以及作者对 自然界的崇尚。
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吗?
似曾相识 拥挤熙攘 蔚为壮观 忠心耿耿 芸芸众生
蜂拥而来 茫然无措 掳掠 圆冠榆 婀娜
遒劲 喀什 偌大 曲折 馈赠
国槐属于蝶形花科乔 木植物,国槐是良好 的绿化树种,常作庭 荫树和行道树,且具 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 药用价值。国槐侧柏 都已成为北京市市树, 同时国槐也是陕西省 西安市、辽宁省大连 市、山东省泰安市的 市树。国槐是吉祥、 幸福、美好的象征, 是天水市城乡人民自 古以来就喜欢栽植的 树种。民间流传“门 前一棵槐,财源滚滚 来”的民谣,有祈望 生财致富之意。
圆冠榆树冠球形, 主干端直,绿荫浓 密,树形优美,可 在夏季最高气温 45℃和冬季最低气 温一39。C,日温 差达30。C,年降 水仅40-lOOmm的 恶劣环境中旺盛生 长,可谓西部绿化 树种之精品,戈壁 明珠。圆冠榆不仅 适合在新疆种植, 同时适合在甘肃、 宁夏、内蒙古中西 部、山西、河北等 地种植。
速读要求
1、用速读法阅读课文,要 求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填课后表格。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杭州
香樟树
南京或上海 法国梧桐
福州或广州 榕树
王者风度 高大、浪漫 像一片完整森林
自,
然号 表
和召 达
谐 。
人 们 保
作 者 对
多用排比、对比、 比喻等手法。
护城 我市 们里
生树
对“标识”的正面描写
存木 环的
境珍
分段:
一( 1-5 )自然段: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 现象。
二(6-15)自然段: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 识。
三( 16-17 )自然段:唤起人们对树的 爱护以及作者对 自然界的崇尚。
这些词语你理解了吗?
似曾相识 拥挤熙攘 蔚为壮观 忠心耿耿 芸芸众生
蜂拥而来 茫然无措 掳掠 圆冠榆 婀娜
遒劲 喀什 偌大 曲折 馈赠
国槐属于蝶形花科乔 木植物,国槐是良好 的绿化树种,常作庭 荫树和行道树,且具 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 药用价值。国槐侧柏 都已成为北京市市树, 同时国槐也是陕西省 西安市、辽宁省大连 市、山东省泰安市的 市树。国槐是吉祥、 幸福、美好的象征, 是天水市城乡人民自 古以来就喜欢栽植的 树种。民间流传“门 前一棵槐,财源滚滚 来”的民谣,有祈望 生财致富之意。
圆冠榆树冠球形, 主干端直,绿荫浓 密,树形优美,可 在夏季最高气温 45℃和冬季最低气 温一39。C,日温 差达30。C,年降 水仅40-lOOmm的 恶劣环境中旺盛生 长,可谓西部绿化 树种之精品,戈壁 明珠。圆冠榆不仅 适合在新疆种植, 同时适合在甘肃、 宁夏、内蒙古中西 部、山西、河北等 地种植。
速读要求
1、用速读法阅读课文,要 求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试填课后表格。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杭州
香樟树
南京或上海 法国梧桐
福州或广州 榕树
王者风度 高大、浪漫 像一片完整森林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城市的标识》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你想认识这位少年吗?细细地读读课文。 (二)学生反馈交流。(板书学生对闰土和“我”的认识。) 三、提出 问题,互释疑点,保留问题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 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 互解决 一部分。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 年分明是一 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 个形象回味 一下:“其间……”
3、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杭州
香樟树
南京或上海 法国梧桐
福州或广州 榕树
王者风度 高大、浪漫 像一片完整森林
海口
椰树
婀娜苗条
长春
油松
挺拔苍劲
喀什
圆冠榆
绿色的圆球
北京
国槐
秀气而坚韧
Hale Waihona Puke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 :故事中哪 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 什么好处? 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
鲁迅的文章语言精辟,同学们在初读课文中是否有不理解的地方?
请大家快速读读课文,找一找,做好记号。先由四人小组长组织,进 行组内交流,再把你们解决不了的写在黑板上,看看大家是否能够相 互解决 一部分。
2、第二句教学: 1刺猹──闰土不仅健康可爱,还非常勇敢,看插图中的少 年分明是一 个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体味朗读,鼓励生生之间的评价与赏识。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脑中了?闭上眼睛,再把这 个形象回味 一下:“其间……”
3、指导背诵本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直入主题 1、谈话:同学们,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少年闰土》。请同
城市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树的特点
杭州
香樟树
南京或上海 法国梧桐
福州或广州 榕树
王者风度 高大、浪漫 像一片完整森林
海口
椰树
婀娜苗条
长春
油松
挺拔苍劲
喀什
圆冠榆
绿色的圆球
北京
国槐
秀气而坚韧
Hale Waihona Puke (4)交流课外收集的环保宣传标语。 趣味语文 引入:你知道“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故事吗? 1默读成语故事,借助工具书,读懂故事讲述的内容,思考 :故事中哪 些话解释了“竭泽而渔”这个成语? 2再读故事,讨论:“竭泽而渔”的策略对于当时的晋国有 什么好处? 从故事的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这种策略存在的问题?
3全班交流。 4文中“雍季所说的,关系到百年大计;狐偃的策略,只是 为了一时之 利,我们怎么能认为一时之利要比百年大计重要呢?”你 是怎么体会的 ?
(赛课课件)六年级下册语文《城市的标识》 (共67张PPT)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 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 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增添一分绿意。
三、结合课文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城市的标识” 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生长在城市中的树。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树木在城市中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要详细的了解怎样通过树木来辨识我 们的城市,并且呼吁人们爱护树木。
第二天天亮时分,你终于在楼角那儿, 从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发现了一棵树。
这句话巧妙过渡,引出文章的主角--树。
先总后分的描写了 一棵茂盛苍老的树
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 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 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
你知道那是一棵香樟树。 北方没有香樟树,它立于江 南,是杭州市的标识。
作者假设一种情境,写出了在如此情境下会 发生的事情,突出表现了城市雷同的现状。
大声朗读第3-6自然段,看一下城市的雷同 之处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
城市里的楼房几乎都是一样的
那些高耸的大厦和大 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 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翘角 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 圆柱……使你觉得眼前的 一切早已似曾相识。
欣赏图片,看一看现在的大城市是什么样子,你能分辨 出它们吗,课文教给我们怎么去辨识城市,一起去看看吧。
北师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张抗抗 中国女作家。生于杭州,祖 籍广东新会。1979 年调入黑龙江省 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80 年加 人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 说《爱的权利》,散文集《橄榄》,中 篇小说集《银河》等。
互动课堂
通读全文,思考:城市的标识指的是什么 树木
朗读第1、2自然段,了解现在的城市是什 么样子,用了什么手法,说明这种情况有 何不便之处?
三、结合课文说一说作者笔下的“城市的标识” 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生长在城市中的树。
字词听写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树木在城市中的作用, 这节课我们要详细的了解怎样通过树木来辨识我 们的城市,并且呼吁人们爱护树木。
第二天天亮时分,你终于在楼角那儿, 从太阳升起来的方向,发现了一棵树。
这句话巧妙过渡,引出文章的主角--树。
先总后分的描写了 一棵茂盛苍老的树
那棵树有一种端庄的王者风度,两人合抱粗的 树干呈深黑色,树枝如巨大的龙爪,遒劲而伸展, 缀满了繁密的树叶,即使在深冬也依然葱郁。
你知道那是一棵香樟树。 北方没有香樟树,它立于江 南,是杭州市的标识。
作者假设一种情境,写出了在如此情境下会 发生的事情,突出表现了城市雷同的现状。
大声朗读第3-6自然段,看一下城市的雷同 之处分别表现在哪些方面,用了什么写作 手法?
城市里的楼房几乎都是一样的
那些高耸的大厦和大 楼,在夕阳下闪闪发光的 玻璃幕墙,尖角或是翘角 的屋顶,白色或是灰色的 圆柱……使你觉得眼前的 一切早已似曾相识。
欣赏图片,看一看现在的大城市是什么样子,你能分辨 出它们吗,课文教给我们怎么去辨识城市,一起去看看吧。
北师版 语文 六年级 下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第一课时
张抗抗 中国女作家。生于杭州,祖 籍广东新会。1979 年调入黑龙江省 作家协会从事专业创作。1980 年加 人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短篇小 说《爱的权利》,散文集《橄榄》,中 篇小说集《银河》等。
互动课堂
通读全文,思考:城市的标识指的是什么 树木
朗读第1、2自然段,了解现在的城市是什 么样子,用了什么手法,说明这种情况有 何不便之处?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城市的标识》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第一句话。
2
指名读。
3
引导回忆毛泽东的有关课文《要好好学字》。
4
引导学生弄清这句话有两个部分组成。
3.
同法学习其他句子。
4.
练习。
(1) 填空式练说:
毛泽东是(
)。
孔繁森是(
)。
梅兰芳是(
)。
居里夫人是( (2)
)。 口头填空,把句子
说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认读汉字。 2引导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方法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 3.练习。 学生练写,老师巡视。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姿好的学生。 二.教 学第五题
:学习用音序发查字典。 教具学具准备:字典、小黑板、挂图。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 6。
作业设计: 课内:查字典、认读词句、写字、读背、说话。 课外:读背成语、谚语。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迎”。 2 以查“迎”为例,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方法。 a. 在“汉语拼音索引”里找到Y。 b. Y 的下面找到音节ying,看清后面的页码。 c. 按照页码,在字典的正文找到音节ying,再按声调的排列顺序, 查找
读一读:
似曾相识 拥挤熙攘 蔚为壮观 忠心耿耿 芸芸众生
蜂拥而来 遒劲 茫然无措 喀什 掳掠 偌大 圆冠榆 曲折 婀娜 馈赠
分段:
一( 1-5 )自然段: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 现象。
二(6-15)自然段: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 识。
三( 16-17 )自然段:唤起人们对树的 爱护以及作者对 自然界的崇尚。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PPT精品课件:《城市的标识》课件1PPT、优质教学课件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 忠心耿耿 )
自由读,齐读下列词语。 如此相像 似曾相识 大同小异 遒劲伸展 宽大茂密 婀娜苗条 玲珑精致 秀气坚韧
一模一样 挺拔苍劲
思考以上两住组词语和课文什么内容有关系? (城市的雷同;千姿百态的树。)
全文层次清晰,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1 - 5 )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来自。城市的标识张抗抗
标识: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
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原 名张抗美,中国女作家,出生于 杭州,祖籍广东新会杜阮镇长乔。 她于1975年便完成了反映知青题 材的长篇小说《分界线》,1979 年以短篇小说《爱的权利》而知 名。八十年代则更是作品不断。 1987年长篇小说除《隐形伴侣》, 反映三十年代革命知识分子命运 的《赤彤丹朱》(1995年)。
1、了解自己家乡有哪些标识, 写下来。
2、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 也一定有许多有特点的树。请你仿 照第8自然段,突出树的特点,按 一定的顺序写一个片段。
3、按照第12自然段的排比的
天津市市树
•绒 毛 白 蜡
威海市市树
•合 欢
南京市市树
•雪 松
三亚市市树
•酸 豆 树
武汉市市树
•水 杉 树
成都市市树
1. 读一读,再抄写。
洪水
冲倒
治理
很久很久
地形
父亲
引导
伟大英雄
2. 按要求填空。
洪:有( )画,第七画是( 父:有
)。
( )画,第三画是( 理:有( ) )。
画,第十画是( 姓:有( )画,第 )。
三画是( 四. 作业
)。
1. 抄写生字。 2. 背诵课文。 练习 6
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3.3城市的标识》PPT课件 (1)

福州或广州
海口 长春 喀什 北京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香樟树 法国梧桐 榕树 椰树 油松
圆冠榆
国槐
树的特点 王者风度 高大、浪漫 像一片完整森林 婀娜苗条
挺拔苍劲 品包含着更多 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 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种思考的载体,使其很 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曾获“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 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庄重文文学 奖”等。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 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读一读:
似曾相识 蜂拥而来 遒劲
拥挤熙攘 茫然无措 喀什
蔚为壮观 掳掠 偌大
忠心耿
耿 圆冠榆 曲折 芸芸众生 婀娜
馈赠
分段: 一( 1-)5 自然段:
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二( 6-15)自然段:
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识。
三( 16-17)自然段:
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 及作者对自然界的崇尚。
城市 杭州 南京或上海
海口 长春 喀什 北京
作为城市标志的树 香樟树 法国梧桐 榕树 椰树 油松
圆冠榆
国槐
树的特点 王者风度 高大、浪漫 像一片完整森林 婀娜苗条
挺拔苍劲 品包含着更多 的理性思考。她不被感觉和情绪所左右,而是以一个智 者的清醒有意识地将作品当作某种思考的载体,使其很 多作品以深邃而独到的思索见长。曾获“全国优秀短篇 小说奖”、“优秀中篇小说奖”、“第二届全国鲁迅文 学奖”、“全国首届女性文学创作奖”、“庄重文文学 奖”等。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 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家,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读一读:
似曾相识 蜂拥而来 遒劲
拥挤熙攘 茫然无措 喀什
蔚为壮观 掳掠 偌大
忠心耿
耿 圆冠榆 曲折 芸芸众生 婀娜
馈赠
分段: 一( 1-)5 自然段:
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二( 6-15)自然段:
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识。
三( 16-17)自然段:
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 及作者对自然界的崇尚。
城市 杭州 南京或上海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城市的标识》PPT课件PPT、优质教学课件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蟒蛇、蚂蚁、刺猬。 3“蟒蛇”你了解吗? 3. 哪些植物不怕冷?它们分别是什么样的? 1引导学生看图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4) 教师介绍:腊梅、翠竹、苍松不怕冷,被称作“岁寒三友”。 4. 小朋友也不怕冷,他们在干什么? 1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2相机出示词卡认读并贴在相应的事物旁。 5. 借助图画,看拼音读词语。自由读、相互读。齐读。 四.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看图
1.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 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
)、(
)和(
)。
(3) 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空中有(
)、(
)。
海里有(
)、(
)。
陆地上有(
)、(
)和(
)。
二.看图识字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 7。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听写词语。 课外:朗读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 7
(板书)。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
任务 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
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指导看图
1. 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 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
)、(
)和(
)。
(3) 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空中有(
)、(
)。
海里有(
)、(
)。
陆地上有(
)、(
)和(
)。
二.看图识字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投影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 7。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听写词语。 课外:朗读韵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 7
(板书)。口述目标:这节课我们的
任务 是看图学习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一.
检查复习,巩固旧知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用“寒、流、滑、绳”口头扩词。 3.背诵关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韵文,帮助学生积累。 二.指导
书写,检测效果
1.认识新偏旁“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 六年级 语文 下册 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及作者。 2. 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 感,文章的线索。 3. 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 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
读一读
掳掠 模样 遒劲 偌大 熙攘
翘角 杉树 点缀 婀娜 耿耿
霓虹灯 水罐 樟树 槐树
动笔练习写排比句 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就像“克隆”的弟 兄,到处是……,到处是……,到处是……。 树带给我们……,带给我们……,带给我 们……,是我们的城市不可替代的标识。运 用排比的方法,结合学习感受写一段话。
1.作者提出了树是城市唯一的标志、灵 魂的观点,你们有什么想法?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2.结合讨论情况,寻找家乡自己的标识, 并写下来。
词语解释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寿终正寝:寿终,很大年纪才死去。正寝,旧式住宅的 正房。指年老时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 自然消亡。
什么是标识? 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 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 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 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 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阅读课文,思考文章 主要讲了那些内容, 如何划分段落?
1-5段为第一部分: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6-15段为第二部分:写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识。
16-17为第三部分: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 作者对自然界的崇尚。
•默读课文,划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 •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 •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cǔn
遒
bàng
涸
zhōu
芸
jiū
馈
kē
忖
蒡
啁
啾
窠
词语积累
掳掠
大同小异
遒劲
标识
蔚为壮观
千姿百态 小心翼翼
偌大
风韵
流苏
熙攘
忠心耿耿 馈赠
干涸
词语解释
遒劲:雄健有力。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
它一切动物。泛指一切生物(多指普通人)。
教学目标 1. 掌握生字词及作者。 2. 能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情 感,文章的线索。 3. 通过学习《城市的标识》一文,增强我 们对生存环境保护的意识,从我做起。
读一读
掳掠 模样 遒劲 偌大 熙攘
翘角 杉树 点缀 婀娜 耿耿
霓虹灯 水罐 樟树 槐树
动笔练习写排比句 我们的城市和城市,就像“克隆”的弟 兄,到处是……,到处是……,到处是……。 树带给我们……,带给我们……,带给我 们……,是我们的城市不可替代的标识。运 用排比的方法,结合学习感受写一段话。
1.作者提出了树是城市唯一的标志、灵 魂的观点,你们有什么想法? 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2.结合讨论情况,寻找家乡自己的标识, 并写下来。
词语解释
川流不息:川,河流。息:停止。象河水那样流个不停。 比喻来往的人或车辆,船只很多。 寿终正寝:寿终,很大年纪才死去。正寝,旧式住宅的 正房。指年老时在家安然死去。比喻事物的 自然消亡。
什么是标识? 标识,是指用来辨认识别事物的标志。 作者在本文中把树当做一座城市的标识, 其作用是表达对现代化城市树木的珍爱,提醒 和号召人们要自觉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使之 与人和谐共存,共同发展。
阅读课文,思考文章 主要讲了那些内容, 如何划分段落?
1-5段为第一部分:列举城市之间的雷同现象。 6-15段为第二部分:写树才是城市的真正标识。
16-17为第三部分:唤起人们对树的爱护以及 作者对自然界的崇尚。
•默读课文,划出城市间雷同的具体事物。 •难道城市中就没有标志了吗?从哪看出? •为什么要以树作为城市的标识cǔn
遒
bàng
涸
zhōu
芸
jiū
馈
kē
忖
蒡
啁
啾
窠
词语积累
掳掠
大同小异
遒劲
标识
蔚为壮观
千姿百态 小心翼翼
偌大
风韵
流苏
熙攘
忠心耿耿 馈赠
干涸
词语解释
遒劲:雄健有力。形容树枝。 馈赠:赠送。
芸芸众生:芸芸,众多的样子。众生:泛指人类和其
它一切动物。泛指一切生物(多指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