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比较
中西方传统传统葬礼差异

唐一文 王万兰
中国传统葬礼过程
小殓 报丧 奔丧 停灵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出殡和下葬 烧七 守孝 牌位 扫墓
守灵
大殓
中国传统葬礼类型
土葬 火葬 水葬 沙葬 天葬 树葬 花葬 网葬 悬棺葬 冰葬
中国传统葬礼习俗
停尸仪式 报丧仪式 招魂、送魂仪式 .做“七”仪式 吊唁仪式 入敛仪式 丧服仪式 出丧择日仪式 哭丧仪式 下葬仪式
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将每一 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 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 葬。基督教的丧礼更多地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 升人天堂,解脱生前痛苦。基督教认为人死后灵魂需要 安静,因此丧礼非常肃穆。在基督教文化影响下,上至 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丧葬基本从简,即所谓在上 帝面前“灵魂平等”的原则。
殡葬礼仪
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丧、宴谢、祭奠 等程序,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其中。人死之前要在神父面前忏悔, 之后神父要为其祈祷。这也是临终关怀,使死者正确看待死亡, 摆脱死之恐惧。死后在神父主持下给死者洗尸,宗教含义是洗去 生前罪过,干干净净去见上帝。停尸在西方传统丧俗中,一般停 在教堂,由神父主持追悼会。神父介绍死者生平并为之祈祷,下 边亲友则一同祷告。完毕以后由四人一角一人抬着棺材走向墓地, 神父、亲友跟在后边送葬。下葬时,神父还要再为亡者祈祷。
葬礼一般遵循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 火葬。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 排,包括埋葬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 式的时间、地点等。西方葬礼仪式一般同结婚一样, 多在教堂举行。具体程序是,先把棺材运人教堂, 由一位教士念悼词并为死者祈祷,然后用一块天鹅 绒棺罩遮盖住棺材送往墓地或火化场。
中西丧葬文化差异对比

丧祭礼仪是一种对待 临终和死亡的仪式, 是生者对生命最直接 的诠释。任何一种文 化在如何处理逝者的 问题上,至少有3点是 相同的;遵循某种丧 葬习俗或宗教仪式; 为逝者精心挑选墓地; 对逝者的缅怀。但是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 无不带有本民族的烙 印。
中国的“隆丧厚葬”
• 亲人亡故后的丧葬礼仪包括停尸、报丧、 招魂和送魂、做“七”、吊唁、入殓、丧 服、出丧择日、哭丧和下葬十种仪式。
「子午相冲,金木相克」 忌参加丧礼的人,与亡者生辰八字相克; 孕妇与婴儿禁忌送葬,恐怕沾染到不祥之气; 在丧礼上,通常会贴有一张告示牌,说明有那些生 肖是与死者的生肖相冲克,必须回避。有的还会在 灵堂里放一盆水,给来参加丧礼的来宾洗涤,以去 除不祥之气; 忌入殓时啼哭,将眼泪滴在亡者身上:在举行入殓 仪式时,亡者的亲友应当保持冷静。此时忌讳有人 啼哭,否则会使亡者不忍离去,其魂魄将无法升天, 而滞留丧宅。若因啼哭而不小心将眼泪滴在亡者身 上,将使得亡者留恋人间,不得转世超生。 忌七月时出葬
西方的“简丧薄葬”
西方殡葬礼俗有洗尸、更衣、停尸整容、送葬哭 丧、宴谢、祭奠等程序 ,基督教仪式几乎贯穿 其中。
在整个丧礼过程中人们只是静静地在灵枢旁沉思默祷, 而 不捶胸顿足、嚎陶痛哭, 并且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庄严肃穆的 气氛,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的安静。参加葬礼的人,要向 死者献唐菖蒲花, 以示对死者的哀悼。下葬时,随土撒入一 些花瓣,葬毕在墓前立上十字架,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束鲜花,亲友就可 以默默离开坟墓了。
西方人也有祭奠亡 者的风俗,在居丧的第 九天、第二十天、第四 十天和一周年都要举行 祭亡灵仪式。届时,亲 友可单独去,一束鲜花、 默默立上一会即可。
中西方丧葬文化比较终结版 郭思宇

• 忌七月时出葬: 七月被一般 民间视为鬼月,此时阴间的 鬼门大开, 许多鬼魂被流放 到阴间来。若于七月出葬, 可能 会招引更多的鬼魂出现, 鬼煞大作,对丧家更为 不利。
RAINBOW 西方葬礼
Text 1 Text 2 Text 3 Text 4 Text 5
Text 1 Text 2 Text 3 Text 4 Text 5
02
君之祭 第四:接近三周才出殡 香港处理红星的丧礼,通常都是采取尽快入土为 安的做法,所以七至十天便会举行丧礼。而邓丽 君由逝世至出殡,前后等了十九天,应该算是最 长的红星丧礼。
葬礼细节
君之祭
03
葬礼细节
第五:五十万鲜花伴芳魂 灵堂的鲜花布置达到一百七 十万台币(约五十万港币),费 用高昂也破了台湾丧礼的纪录。 而所采用之鲜花全都是贵价鲜花, 包括桔梗、香水百合、跳舞兰、 红心水鹤、惠兰等等,形成一片 色彩繁艳的花海。
君之祭
第六:治丧委员逾二百 由名誉主任委员宋楚瑜行 头,名誉副主任委员有九个, 主任委员一个,副主任委员二 十六个,委员一百六十一人, 总干事,副总干事等共有十一 人……计计埋埋名单足足有二 百零九人,确实是一项纪录。Fra bibliotek君之祭
04
葬礼细节
第七:身后备极荣哀 邓丽君亦是死后获得最多荣誉的艺人,党政军各单位 均颁发奖章表扬她的爱国情操。军方颁给她的是「陆海 空褒状」;国民党则颁赠象徵爱国荣誉的「华夏一等勋 章」给邓丽君;而侨务委员会,亦由秘书长章考严颁赠 「一等华光奖」给小邓,表彰他多年来在海外以歌声宣 慰侨胞的功绩。
45
美国著名福音歌手格拉迪丝· 奈特在葬礼现场以一首福音歌为杰克逊 送行,歌手克利夫顿· 戴维则用杰克逊最广为人知的歌曲《永远不要 说再见》表达对“歌王”的怀念。现年77岁的伊丽莎白· 泰勒、盲人 歌手史蒂维夫· 旺德和杰克逊家人的密友阿尔· 沙普顿牧师等也出席 了仪式。 葬礼仪式持续了半个多小时。仪式结束后,杰克逊的棺木在兄弟们 的护送下被送到“森林草地”墓地下葬。葬礼于9时50分结束。夜 晚的墓地绿草如泣,“歌王”将在此与数十位美国政治家和演艺明 星永久为邻。
英汉婚丧文化的比较与翻译

英汉婚丧文化的比较与翻译《英汉婚丧文化的比较与翻译》随着世界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被引入到英汉之间,婚丧文化也不例外。
相较于英文婚丧文化,汉语婚丧文化更为丰富多彩,本文将对英汉婚丧文化的比较与翻译做一个深入的探讨。
一、婚丧文化的比较1.关于婚礼从文化上讲,英文婚礼和汉语婚礼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说男方会在婚礼上向女方求婚,新郎新娘会在婚礼上出现,男方的家人和女方的家人会出席婚礼,新人会在婚礼上互赠礼物等。
但是同时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比如说英文婚礼更讲究仪式感,一般会有伴郎,伴娘,新郎会穿礼服,新娘会穿婚纱,还有在英式婚礼上会有一个主持人来主持整个仪式,而汉语婚礼更讲究实用性,会有拜堂,系鞋带,换戒指等仪式,还有一些有趣的活动。
2.关于丧葬英文丧葬仪式和汉语丧葬仪式也有许多不同,比如说英文丧葬仪式一般是在教堂举行,主要以追悼死者,安慰家属为主;而汉语丧葬仪式则是在家中举行,主要以祭拜死者,祭拜祖先为主,还有许多习俗要求,比如说披麻戴孝,烧纸等。
二、翻译技巧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到有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是非常相似的,比如说英文中的“bride”就可以直接翻译成“新娘”,“groom”也可以翻译成“新郎”,甚至“best man”也可以翻译成“伴郎”,而“maid of honor”则可以翻译成“伴娘”。
另外,当遇到一些汉语习俗无法直接翻译成英文时,可以采用描述的方式来解释,比如说“披麻戴孝”可以翻译成“wearing mourning clothes to show respect for the dead”,“烧纸”则可以翻译成“burning paper money and other items to give to the dead in the afterlife”。
三、结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英汉婚丧文化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在翻译过程中,要注意到有一些词语和表达方式是非常相似的,而对于一些汉语习俗无法直接翻译成英文时,可以采用描述的方式来解释。
浅论中西方丧礼文化差异

浅论中西方丧礼文化差异浅论中西方丧礼文化差异;人文学院11级对外汉语班李冬冬201103415;摘要: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演变和积淀而成的丧葬习;不言而喻,每一个民族身上都带有自己的文化,中西方;一、丧葬中的中西文化差异;1、宗教文化不同;2、伦理文化不同;念,而“孝”的体现之一就是丧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3.颜色文化不同;4.礼物文化不同;二.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作为西方文浅论中西方丧礼文化差异人文学院11级对外汉语班李冬冬2011034159摘要:漫漫历史长河中产生、演变和积淀而成的丧葬习俗,既表现为繁复多样的礼仪形式,又具有丰富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
通过对中美丧葬礼俗的对比分析,文章认为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中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仍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文化在宗教、伦理、颜色、礼物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究其根源,中华文化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属。
关键词:丧葬文化; 中西文化; 差异不言而喻,每一个民族身上都带有自己的文化,中西方两种自成系统的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中西方民族的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虽然经过数百年的冲突和交融,各自的界限已经不是特别明显,但无论中方还是西方文化的主导地位还是自身文化脉系的传承,还具有明显的文化差异。
从中美传统的丧葬礼仪之中,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差异。
一、丧葬中的中西文化差异1、宗教文化不同。
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教式的丧葬礼仪。
西方丧葬礼俗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基督教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关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葬风俗是简丧薄葬。
基督教的丧礼更多的是为死者祈祷,祝其灵魂早日升入天堂,解脱生前痛苦。
近现代以来,由于西方崇尚“个人本位”,主张“以个人为中心”,因此在丧礼中,根据宗教礼仪,重在安置死者的“灵魂”。
中西丧葬礼仪对比

中西丧葬礼仪对比中西文化比较辛倩影哀悼人死为丧,处理尸体为葬,丧葬礼显然是与死亡相关的人生礼仪。
丧葬是人生最后必不可少的程序,是一个人在尘世中的最后礼仪,也体现着生者对死亡、对死者的哀悼。
诞生礼在婴儿未曾出世前已经开始,标志着观念人生对生理人生的前展;丧葬礼正好与之相对,在人已经去世后举行,标志着观念人生对生理人生的后拓。
诞生礼把人接进社会来,丧葬礼把人送出社会去。
一头连着生,一头连着死。
正是在这种生死对照、来去比较的情况下,丧葬礼的种种特点才得以凸显。
丧葬方式受民族特性、地理条件、历史时代、社会制度、经济状况等制约,因此,不同地方,丧葬礼俗各不相同。
中国传统的丧祭礼仪形式上表现为重肉身,轻灵魂,认为生者与死者的联系始终未断,缺少对死后图景的构想;西方宗教性的丧葬礼仪以肃穆、庄严和简约的原则,肯定了个体精神性生命的存在以及人的灵魂的救赎。
下面通过比较中西的丧葬礼仪来进一步了解更多的丧葬文化。
[1]一、中国的丧葬礼仪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避免的,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们在这里诞生、成长,直到最后的死亡。
死亡意味着一个人走向生命的终结,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开始。
几千年来人们形成的丧葬礼仪,是中华习俗中的重要的一部分,葬礼仪式有许多的讲究和说法,让后辈之人去遵守它,以彰显出死亡的庄严肃穆。
1、中国丧葬礼仪的形成人们采取丧葬礼俗,最终目的是既要让死去的人满意,也要让活着的人安宁。
为了不使死者发怒,就要按期祭奠,超度亡灵。
由此可见,中国的丧葬礼仪,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流传,时至今日,丧葬礼仪仍残1中西文化比较辛倩影存着不少的旧痕迹。
在整个丧葬的过程中,是生者与死者的对话,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坚韧的结——念祖怀亲。
这个结,表现在生者和死者之间的实体联系中,也表现在两者之间的精神联系之中。
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观念、温情脉脉等,皆融入丧礼的每一细节。
“丧葬”一词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文化了,葬俗多种多样,丧礼上的物品亦是百态纷呈,但却始终作为一个象征系统而存在着。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比较

China:
在中国,丧礼以白 色示悼念。 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祭 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整个丧 葬是以白色为主色 调。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adopted is black. Of the funeral ritual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mourner all dressed in black clothes, man a black tie. Participants in the black dress or wear black armbands, as a sign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Different religious culture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In China, the funeral with white color in mourning. The dead face in front of the dress is white, the hiding and white cotton cloth, etc., the funeral predominantly white color tone
China :
In China, the funeral to send is white the hiding commonly, to sorrow
在中国,丧礼一般要送 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 表示哀伤。
Different present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西方国家的葬礼上,鲜花必不 可少, 以表示哀悼。
The west's funeral, flowers are essential
[实用参考]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
![[实用参考]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449b732a6c30c2259019e82.png)
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摘要:葬礼,是一个人一生最后的典礼。
而不同的国家因为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社会心理,民族风俗等原因,葬礼也是各有不同。
本文将从不同的文化角度来分析传统中西方葬礼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葬礼,差异,文化原因正文:当我们在妈妈腹中时,我们便开始逐步认识这个世界,然后出生、成长、衰老、死亡。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对我们所处环境的认识,也是对文明的继承,直至我们死亡,我们还要经历人生最后的乐章——葬礼。
葬礼是对文化的另一种传承,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文化中,孕生的葬礼也是各有不同。
今天我,只讲述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
对于传统中西方葬礼的差异,我分为了形式,仪式,颜色,礼物,墓地五个方面。
传统中西方葬礼形式的差异火葬是一种很传统的葬式,即用火焚尸,将骨灰贮于盒内的殡葬方式。
中国最早的火葬据说是春秋战国的氐羌人,《后汉书》载“羌人死则烧其尸”。
藏族只有活佛、上层喇嘛和贵族行火葬。
河东地区多实行火葬,仅次于土葬。
而西方的殡葬形式一般为土葬。
传统中西方葬礼仪式的差异中国在葬礼的仪式上注重“隆丧厚葬”,西方讲究“简丧薄葬”。
传统中国葬礼注重“隆丧厚葬”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宗教原因,而是“孝”的观念。
儒家确立了中国传统葬礼的大传统。
在传统中国文化中,一直存在灵魂不死的信仰,经儒家伦理化解释,人们关心死者的灵魂,灵魂附于神灵,供奉于祖庙。
后来佛教的传入,则带来了“六道轮回,转世托生”等观念。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早期道家只讲炼丹成仙,在民间并无多大影响,但在发展过程中,它逐渐吸收了儒、佛教的许多观念,终于和儒、佛成为鼎足之势。
从道教对中国传统丧葬礼仪的影响中,亦可看到道教与儒、佛二教的关系,道教给丧葬文化带来了关于地府阴间的观念。
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丧礼为主体,融合了佛、道二教的丧葬礼仪的出现。
因为相信灵魂是不灭的,是生活在另一个和我们相似的空间里,所以就形成了铺张大办,香骡纸马,打幡招魂的葬礼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丧葬事务一般由殡仪机构或承办人具体安排,包括埋葬 或火化的时间、地点以及举行葬礼仪式的时间、地点等。
3
西方葬礼仪式一般同结婚一样,多在教堂举行。具体 程序是,先把棺材运入教堂,由一位教士念悼词并为 死者祈祷,然后用一块天鹅绒棺罩遮盖住棺材送往墓 地或火化场。
4
葬礼与葬礼弥撒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分开(在葬礼后 的某一天)举行,一般由神父或死者亲属议定,包括祈 祷词和经文,然后是圣餐,最后为告别仪式。
An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Funeral Conflict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human life, funeral customs are as old as civilization itself. The contrastive difference on funeral customs between China and western countries caused b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nd annotation to death.
Different ethical culture
Different color cultures
Different present culture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Different religious culture
China : 宗教的融合体现在丧葬礼 仪中,那便是以儒家传统 丧礼为主体,融 合了佛、 道二教的丧葬礼仪“ 隆 Western countries : 丧厚葬”的出现。 在丧葬中,西方国家基本上属于宗 教式的丧葬礼仪。西方丧 葬礼俗 主要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基督教 将每一个人的灵魂直接与上帝发生 关 系,不允许偶像崇拜,崇尚灵 魂升华而轻视肉体,因此西方的丧 葬风俗是简丧薄葬。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Different religious culture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China:
Different Different religious ethical culture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儒家伦理学中以“孝”为核心, 并将其提升到最高范畴的地位。 而“孝”的体现 之一就是丧 葬活动的重殓厚葬,而简办丧 事便会被视作“不孝”,会招 致舆论的谴 责,损害个人乃 至家族名誉。丧葬礼仪中的繁 多的礼节都表现了儒家的孝义。
简 丧 薄 葬
1、葬礼过程中的现象
西方葬礼禁忌
西方人非常重视葬礼过程中出现的某些现象,并相信这些现象显示出 了某些特征。如:葬礼时出太阳,在参加葬礼的人中哪个人的脸被阳 光照得最亮,哪个人就可能是下一个死亡者; 2、葬礼日期不能推迟葬礼 预定好的葬礼日期在西方通常是不能被推迟的。如果出了什么原因,葬 礼推迟都意味着在3个月内死者的亲属或者邻居中必然会有人死亡。例 如在被推迟的日期内包括星期日的话,那么这一凶兆就可能出现,而且 没有任何方法可以避免。 3、有些日子不能举行葬礼 在西方,有些日子是不宜举行葬礼的,如元旦,否则在死者所属的教区 内,在新的一年中的每一个月就都将举行葬礼;再如星期日,否则就意 味着在一个星期内还会接连地举行三次葬礼;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similarities
葬礼仪式的历史其实是一部人类的历史, 丧葬习俗就如同人类文明一样古 老。任何一种文化和文明在如何处理逝者的问题上, 至少有3点是相同的
遵循某种丧葬习俗或宗教仪式
为逝者精心挑选墓地
对逝者的缅怀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difference
Different religious culture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西方国家采用的是黑色。美国的丧葬 礼仪中,所有的灵车一律为黑 色,车 窗遮有黑纱。送葬人一律身着黑色系 的衣服,男子打黑色领带。参加者身 着黑色的衣服或佩带黑纱, 以示对逝 者的哀悼。
China:
在中国,丧礼以白 色示悼念。 死者脸上的面衣是白色的,孝 子的孝服是白色的,丧停的房 间窗 户镜子等都要用白色来 遮封,祭幛也是白色的棉布等, 整个丧葬是以白色为主色 调。
西方国家的葬礼上,亲戚朋友 悼念死者,鲜花必不可少,参加 葬礼的人,一般都要为死者献 唐菖蒲花或白色的百合花,以 表示哀悼。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根源最 终在于: 中华文化在根底深处 一直没有摆脱人对自然的 依附关系;西方文化则是 彻底摆脱了人对自然的依 属。现在,中西方文化的 交融 和互补,使得现代的 丧葬礼仪相互之间越来越 接近,从而进一步达到真 正的“中 西合璧”。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Different color culture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China :
Different present culture
Western countries:
在中国,丧礼一般要送 的是白色的祭幛,用以 表示哀伤。
简 丧 薄 葬
肃穆的丧礼
西方的丧葬风 俗是简丧薄葬。基 督教的丧礼更多地 是为死者祈祷,祝 其灵魂早日升入天 堂,解脱生前痛苦。 基督教认为人死后 灵魂需要安静,因 此丧礼非常肃穆。
简 丧 薄 葬
西方虽然民族众多,但 是在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下,丧葬礼俗基本大同 小异。 传统葬礼的程序多采用宗 教形式。葬礼前, 灵框要 放在教堂中由亲友们轮流 守灵。在教堂举行的葬礼 通常包括祷告、唱赞美诗 和牧师致辞。
西方的 “简丧薄葬”
简 丧 薄 葬
西方国家的丧 葬礼仪基本上属宗 教式的丧葬礼仪。
人死后,首先在死亡 地或尸体发现地的登 记处进行登记,由医 生或验尸人员签发书 面证明,并在死亡者 生前居住地的基层组 织办理登记;
而后对亲友发出通知 或在报刊上公开宣布。
简 丧 死者生前遗嘱、遗言确定是土葬或者火葬。
崇尚个人与自我是西方伦理价值观 的一个基本取向,我们可以把西方 的伦理价值观称为“重个人”的价 值观。在西方的丧葬礼仪中, 除 重视的对上帝的尊崇外,没有中国 的那种浓重的“孝悌”思想,不是 重殓厚葬, 而是简丧薄葬,重在 安葬灵魂。因此在丧葬礼仪中没有 了中国的那些繁文缛节。
中西传统丧葬习俗差异的文化解析
简 丧 薄 葬
礼俗
西方人也有祭奠亡 者的风俗,在居丧的第 九天、第二十天、第四 十天和一周年都要举行 祭亡灵仪式。届时,亲 友可单独去,一束鲜花、 默默立上一会即可。
简 丧 薄 葬
以美国为例, 其传 统的丧葬习俗直到16世 纪欧洲殖民者到来才逐 步形成。受西班牙人的 影响, 人们约在16、17 世纪才开始在葬礼用裹 尸布包裹死者.
礼俗
之后人们向遗体告别, 用灵 枢将死者送往墓地安葬。
简 丧 薄 葬
礼俗
在整个丧礼过程中人们只是静静地在灵枢旁沉思默祷, 而不捶胸顿足、嚎陶痛哭, 并且从始至终都保持着庄严肃穆 的气氛,意为不要打扰死者灵魂的安静。 参加葬礼的人,要向死者献唐菖蒲花, 以示对死者的哀 悼。下葬时,随土撒入一些花瓣,葬毕在墓前立上十字架, 放上一束鲜花,亲友就可以默默离开坟墓了。
简 丧 薄 葬
灵棺的使用
灵棺的使用则出现在英国殖 民者到达美国的世纪。从那时起, 围绕在教堂周围的墓地逐渐形成, 人们还把死者的肖像刻在墓碑上 以更好地纪念死者。
简 丧 薄 葬
灵棺的使用
简 丧 薄 葬
墓地
除了将死者安葬在教堂附近的墓地 之外, 受英国和法国习俗的影响, 人 们也常常选择那些位于城郊, 风景秀 丽, 肃穆安详的地方作为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