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文化放异彩
传承西瓜灯文化的作文

传承西瓜灯文化的作文在我的家乡,有一种独特而迷人的文化艺术——西瓜灯。
这可不是普通的西瓜,而是经过精心雕琢,变成了一盏盏充满创意和巧思的灯。
每年夏天,西瓜大量上市的时候,也是西瓜灯大放异彩的时节。
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西瓜灯的场景。
那是在一个热闹的集市上,人来人往,吆喝声此起彼伏。
我被人群挤得晕头转向,突然,眼前一亮,看到了一个摊位上摆放着几个绿油油、圆滚滚的西瓜。
可仔细一看,又不太对劲,这些西瓜怎么会发出柔和的光芒?我费力地挤到摊位前,眼睛都看直了。
只见那西瓜皮被巧妙地雕刻出各种图案,有花鸟鱼虫,有神话人物,还有漂亮的几何图形。
灯光从西瓜内部透出来,将那些图案映照得栩栩如生,仿佛有了生命一般。
摊主是一位憨厚的大叔,他看到我一脸惊奇的样子,笑着说:“小朋友,这是咱们这儿的西瓜灯,好看吧?”我拼命点头,嘴里嘟囔着:“太好看了,这是怎么做出来的呀?”大叔来了兴致,拿起一个尚未完工的西瓜,开始给我展示起来。
他先挑了一个形状规整、大小适中的西瓜,用清水把西瓜表面冲洗干净。
“这第一步啊,可得选好西瓜,要不然刻出来不好看。
”大叔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一把小巧的刻刀。
只见他眼神专注,手稳稳地在西瓜皮上比划着,先勾勒出大致的图案轮廓。
“这就跟画画一样,心里得先有个谱。
”大叔的额头渐渐冒出了汗珠,但他的手丝毫没有停顿。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雕刻环节了。
大叔小心翼翼地沿着刚才画好的线条,一点点地削去西瓜皮。
每一刀下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精细的手术,不敢有丝毫马虎。
“这可急不得,得慢慢来,不然就容易刻坏了。
”随着一片片西瓜皮落下,图案渐渐清晰起来。
刻好图案后,大叔在西瓜顶部开了一个小口,把里面的瓜瓤一点点挖了出来。
“这瓜瓤可甜了,别浪费。
”说着,他递给我一块,我放进嘴里,那股清甜瞬间充满了口腔。
然后,大叔在西瓜里面放上了一支蜡烛,点燃后,轻轻盖上盖子。
刹那间,那原本普通的西瓜就变成了一盏精美的灯。
我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里充满了对大叔的敬佩。
聚古今之连接,绽文化之异彩作文

聚古今之连接,绽文化之异彩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关于传统文化的一些见解。
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时代,科技日新月异,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有时会忽视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然而,传统文化正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根和魂,它凝聚着祖先们的智慧结晶,蕴含着独特的民族精神。
说到传统文化,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古老的建筑?精美的书画?还是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这些都是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让我们一起走近传统文化,去感受它们独特的魅力。
比如,你们有没有去过像故宫这样的古建筑群?从精雕细琢的大门到飞檐翘角的屋顶,无不彰显着中华建筑工匠的非凡智慧。
每一处雕梁画栋,都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和故事,让人肃然起敬。
再比如书画艺术,中国自古就有"文房四宝"的说法,指的就是笔、墨、纸、砚这四样工具。
从娟秀飘逸的行草到遒劲有力的篆刻,每一种风格都展现出不同的魅力。
当你细细品赏名家力作时,是否能感受到那种气韵生动、意境万千的独特魅力呢?除了建筑和书画之外,传统节日也是中华文化最生动有趣的表现形式之一。
你最喜欢哪个传统节日呢?是春节的团圆、元宵节的赏灯,还是中秋节的品尝月饼?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起源和庆祝方式,承载着祖先们的美好祝愿。
比如农历新年,我们会举家团圆、拜年祭祖、贴春联、放鞭炮,洋溢着一派喜庆祥和的氛围。
端阳节时,我们会采撷芦荟艾蒿编织香囊,悬挂在家中和身上驱邪避邪。
中秋赏月时,全家人一起品尝香甜的月饼,欣赏明月皎洁,感受大自然的律动和生机。
这些节日习俗虽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亲爱的小朋友们,相信你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
它就像一串连接古今的纽带,把祖先的智慧与今人的追求连接在一起。
我们应该怀着虔诚的心态去学习和传承,让璀璨夺目的文化瑰宝熠熠生辉、绽放异彩。
让我们从小小年纪就重视和热爱中华文化吧!用理解和尊重的态度去继承和发扬她,让她在时代的洪流中熠熠生辉,绽放出独特的文化光彩。
家乡的特色文化 作文(精选2篇)

家乡的特色文化作文(精选2篇)【作文一】家乡的特色文化我生长在一个风景如画、充满着独特文化气息的家乡。
家乡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地方。
在这个古老的小镇上,有许多令人向往的特色文化。
首先,家乡以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而闻名。
每逢春节,整个小镇都洋溢着喜庆的气氛,人们穿着节日盛装,互相拜年,燃放鞭炮,场面热闹非凡。
而在中秋节,人们则会一起包粽子,赏月,共度佳节。
这些传统习俗代代相承,是我们家乡特有的文化底蕴。
其次,家乡还有独具特色的口头文学传统。
我们的长辈经常会讲述当地的神话传说、英雄故事和民间笑话,这些口口相传的故事不仅丰富了我们的想象力,也传承了家乡的文化记忆。
听着这些动人的故事,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那古老而神奇的气息。
最后,家乡的建筑艺术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色。
古老的庙宇、精美的园林、工艺精湛的木雕石刻皆为家乡的文化瑰宝。
尤其是那些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不仅展现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湛技艺,更承载着家乡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总的来说,家乡的特色文化丰富多彩,充满着浓厚的历史沉淀和人文气息。
这些传统文化不仅让我们引以为傲,更激发着我们传承与弘扬家乡文化的使命感。
【作文二】家乡的特色文化我的家乡位于中国西南部,是一个充满了神奇和诗意的地方。
家乡以其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而著称,在这片土地上,传统与现代交织,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色文化。
首先,家乡的舞蹈和音乐艺术源远流长,深受当地少数民族的影响。
传统的舞蹈和音乐不仅富有原始的力量和激情,更展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人们在跳动的舞步中感受着土地的呼吸,倾听着祖先的歌唱,这种独特的表演艺术成为了家乡文化的一大亮点。
其次,家乡的手工艺也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文化特色。
当地工匠们巧夺天工地编织出精美绝伦的手工艺品,如精美的刺绣、独特的银饰等。
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现了当地民族的聪明才智,更传承了久远的传统文化,成为了家乡文化的瑰宝。
最后,家乡的民俗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的。
我的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

我的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我来自一个地处中国南方的小镇,这里是一个以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而闻名的地方。
在这片土地上,传统艺术形式犹如一面明亮的镜子,展现了我们家乡的独特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以下是我对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一些观察和感悟。
一、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我们家乡一项非常流行的传统手工艺。
剪纸作品通常在中国春节期间被广泛使用,人们用它们来装饰窗户、墙壁和门牌,以庆祝新年。
我记得小时候,我妈妈会和我一起坐在餐桌前,用长长的剪刀和五彩纸张制作剪纸作品。
她的手法非常熟练,很快就能将一张纸剪成美丽的花朵和动物形象。
这样的剪纸作品常常给我的家增添了一种喜庆和温馨的气氛。
二、扎染艺术扎染是一种独特的染色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可以在织物上创造出各种花纹和图案。
我家乡的染房里传承了这个古老的技艺,染工们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掌握了各种染色方法和染料的使用技巧。
在我的记忆中,扎染厂里的工人总是穿着白色的工作服,手持着一根细细的染线,将织物浸泡在各种颜料中,再用手指轻轻拧出各种独特的花纹。
扎染的成品多种多样,从衣服到家居用品,无处不见它们的身影。
三、舞蹈艺术舞蹈艺术作为一种表演艺术,也融入了家乡的民间文化中。
我们的舞蹈形式丰富多样,主要由传统舞蹈和民间舞蹈组成。
传统舞蹈通常以古老的传说和历史事件为主题,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表现出生动的故事。
而民间舞蹈则更加活泼欢快,常常伴随着明快的音乐,让人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
每逢重要的节日或庆典,舞蹈演绎不可或缺,人们穿着传统服装,在舞台上翩翩起舞,将欢乐带给观众。
四、木刻艺术木刻艺术在我们家乡的农村地区非常盛行。
这种艺术形式通过在木块上雕刻出各种图案和文字,展现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热爱。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曾亲眼见到爷爷在一个木块上细致地雕刻出一座古老的村庄,让我仿佛回到了过去。
那些木刻艺术品独特丰富的纹理和细腻的雕刻技巧,让人赞叹不已。
五、传统音乐传统音乐是一种通过乐器和歌唱来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家乡传统文化风俗作文潮汕篇

潮汕: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我的家乡潮汕,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的地方。
这里的风俗传统源远流长,既丰富多彩又独具特色,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潮汕人的心中。
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各种节庆活动。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进行大扫除,贴对联、挂灯笼,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
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享用着丰盛的年夜饭,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
元宵节时,潮汕的街头巷尾都会挂起各式各样的花灯,人们赏花灯、猜灯谜,热闹非凡。
此外,潮汕的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也都有着独特的庆祝方式,让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除了节庆活动,潮汕的民间艺术也是传统文化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
潮剧是潮汕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它融合了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无数观众。
此外,潮汕的剪纸、泥塑、刺绣等民间工艺也深受人们喜爱,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具有观赏价值,更承载了潮汕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潮汕的饮食文化也是传统文化风俗的一大亮点。
这里的美食种类繁多,口味独特。
潮汕牛肉丸、潮汕砂锅粥、潮汕粿条等美食都让人回味无穷。
在潮汕,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节庆日,都少不了美食的陪伴。
这些美食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味蕾,更成为了潮汕人民情感交流的纽带。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一些传统文化风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为此,我们应该积极传承和弘扬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让它们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我们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开展文化教育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喜爱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
总之,潮汕的传统文化风俗是这座城市的瑰宝,它们承载着潮汕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传承下去,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让盖州皮影戏在新时代重放异彩

文化艺术 |让盖州皮影戏在新时代重放异彩□付丽莉/文穿越历史,跨越古今,距今已有400多年的盖州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的独特艺术形式,是中华民族殿堂里一颗璀璨的明珠。
近几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学习、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怎样让濒临失传的盖州皮影戏重获新生,并传承好保护好,使其发扬光大,将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中之重。
1 盖州皮影戏的特点盖州皮影以驴皮为原料,所以称“驴皮影”。
以制作精细,人物造型独特见长。
传承至今的盖州皮影戏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群众基础广。
据盖州民间学者张永夫统计,解放初期,从事皮影活动的民间艺人300多人,常年演出皮影戏,多为古典传统剧目,深受百姓欢迎。
盖州乡村的影戏班也十分活跃,当时盖州城乡共有三十多伙皮影班子,每逢年节、开海、挂锄、秋收、冬闲时,山村渔乡、村村屯屯都要请影班唱几天皮影,使唱影戏成为盖州民间一大文化习俗。
二是从业人员专业性较强。
老艺人从业几十年,适合传统大戏,老腔老调,拿捏得特别到位,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盖州皮影戏的精华。
年轻的皮影艺人营口戏校毕业,又在辽剧团锻炼十来年,可以推陈出新,创作现代皮影戏,比如《大壮脱贫记》在辽宁省第一届地方小戏展演获奖。
年轻一代处于科技发达的年代,能较好地将现代科技融入传统皮影戏的记录与表演中。
2 盖州皮影戏发展现状目前盖州皮影戏仅有一支皮影班子——盖州皮影艺术团,常年活跃于全国各地,多次参与北京、河北、黑龙江等地区的展示展演、艺术交流、培训授课等活动,是辽南地区活态传承较好的影班。
从艺人员不足20人,国家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2人、县级传承人3人,诸如擅长唱“净”的王毅,擅长“生”“旦”的王玉双,擅长“丑”的夏冰等,他们都是专业戏校毕业,一专多能,不但能唱,还能操影、刻影,是皮影团里的年轻骨干。
作为辽南地域文化的重要品牌,盖州皮影戏闻名全国。
1990年拍摄的电视专题片《辽南皮影》,荣获中央电视台一等奖。
1990年,获邀参加《中国戏曲志·辽宁卷》的编辑工作,获得“荣誉奖”。
第十二课《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活动设计

一、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作为一种积淀型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
我们今天的许多传统节日与习俗,都是传统文化的凝结,都有着特定的思想内涵。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文化: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文化又是一种地域现象,不同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着各自的特征,而且相互交融和渗透。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而也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中国传统文化。
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相比,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如下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源远流长,绵延不绝,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顽强的再生力。
第二,丰富多彩,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和活跃的多元性。
第三,长于积淀,注重交流,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和一定的开放性。
二、注意事项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引导学生事先写好行动计划书,设计好调查问卷,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教师事先要了解学生外出活动的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并争取家长的支持。
3。
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4.在活动进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创造性,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活动,更不能用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学生。
教师应将自己定位于学生的合作伙伴。
5.在进行总结评价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而应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
三、活动过程的指导(一)组织形式和教师配备1.组织形式:在组织学生进行活动策划和讨论时,可以班级为单位。
学生外出考察活动和开展宣传活动,可自由组合成3~5人的小组,各小组独立行动。
猪年新春,济南传统舞蹈放异彩

猪年新春,济南传统舞蹈放异彩【摘要】济南在猪年春节期间展现出了传统舞蹈的异彩。
本文从舞蹈表演的历史渊源入手,探讨济南传统舞蹈的特色和展示方式,以及传统舞蹈与现代元素的结合。
猪年春节Gala上的表演精彩纷呈,获得了广泛好评和赞誉。
文章强调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济南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并预测猪年新春,济南传统舞蹈必将继续放异彩。
传统舞蹈的精彩表现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展现了济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活力,也体现了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舞蹈表演的成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赞赏,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关键词】济南,传统舞蹈,猪年新春,表演,历史,特色,现代元素,Gala,好评,赞誉,传承,创新,艺术,魅力1. 引言1.1 猪年新春,济南传统舞蹈放异彩随着新春的到来,济南传统舞蹈再次吸引了人们的目光。
在这个充满喜庆和欢乐的时刻,传统舞蹈通过精彩的表演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让观众们沉浸在舞蹈的美妙世界中。
济南传统舞蹈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
这些舞蹈不仅仅是简单的舞蹈动作,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传统。
每一个舞蹈动作都蕴含着对祖先敬畏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表达,让人们深深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济南传统舞蹈的特色展示使人眼前一亮。
舞者们身着华丽的服饰,配以优美的舞姿和动作,展现出传统舞蹈的独特魅力。
观众们在欣赏表演的过程中,仿佛被带入了另一个时空,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传统舞蹈与现代元素的巧妙结合也为观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受。
舞蹈中融入了现代音乐和舞蹈元素,使传统舞蹈焕发出更多的活力和时尚感,与时俱进地展现出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猪年春节Gala上,济南传统舞蹈表演精彩纷呈,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和好评。
舞者们用饱满的激情和专业的技艺,展现出传统舞蹈的绝佳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节日氛围和文化底蕴。
这些优秀的表演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赞誉,让人们更加热爱和珍惜济南传统舞蹈。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这些表演中得到了完美展现,济南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在此展现得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文化放异彩美术教育得良机
作者:谢丽芳
来源:《教师·上》2017年第10期
本文笔者尝试从地域文化入手,开发和利用家乡的风景名胜、传统工艺、传统节日文化中符合幼儿园美术教育要求的乡土美术素材,满足本地区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需求,弥补单一的美术课程的不足,引领幼儿了解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文化、美术与生活的关系,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审美愉悦的锻炼,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发展。
一、走进风景名胜,耳濡目染感受美
艺术感受是一种审美素养,是艺术表现的前提。
幼儿园艺术教育应把幼儿审美感受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的地位。
让幼儿亲近自然,去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接受艺术的熏陶,是培养幼儿审美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家乡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是一个自然环境优美、传统工艺技术文化气息非常浓厚的城镇,有建筑风格独特的“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有以名贵木材为主的“红木生态园”,更有历史文化底蕴雄厚的“玉山祠”等,这些风景名胜成了我们得天独厚的美术教育资源。
因此,我们可以带领幼儿走进去,引导幼儿耳濡目染地感受美。
例如,在参观“ 工艺博览城”的活动中,当孩子们看到博览城中的“三福艺术园”“鲁班广场”“双龙戏珠地下喷泉”时,他们惊奇地欢呼:“哇,这里好大、好美啊!像电视里的皇宫一样!”惊奇过后又有了新的感受:“漂亮的花纹是彩上去
的”“印上去的”“画上去的”……无拘无束的欣赏、交流、互动,不仅拓展了幼儿的思维与想象,表达出了幼儿独特的内心感受,也为幼儿艺术的表现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可见,挖掘家乡的特色资源,并将其纳入园本美术课程中去,让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感知真实的事物,并由此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更有助于他们进行艺术创作,提高艺术表现的能力。
二、挖掘传统工艺文化,引以为傲欣赏美
欣赏是一种更深入的感受。
艺术欣赏不同于科学活动中的感知,艺术中的审美感知是关注事物的形状、色彩等因素所表现出来的形式美。
福建省仙游县榜头中心幼儿园周边都是仿古小件工艺品加工作坊,各式各样的工艺品琳琅满目,无不蕴涵着丰富的审美教育因素,体现着社区独有的传统工艺艺术的特色,是开展幼儿美术欣赏活动的强有力的资源。
我们尝试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引领幼儿近距离地欣赏多彩的佛珠。
如“走出去”:带领幼儿参观社区的佛珠加工厂,让幼儿了解佛珠的制作过程;参观佛珠饰品批发街时,孩子们看到琳琅满目、种类繁多、色彩斑斓的佛珠饰品,欢呼雀跃:“好美啊!”“我喜欢那串彩色的项链”“这个一圈一圈灰色花纹的珠子是鸡翅木做的” ……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因此,我们
每到一个佛珠铺便请导购员介绍,引导幼儿从颜色、气味、纹理等方面认识不同材质的佛珠,感受佛珠的色彩美和纹理美。
在欣赏、交流互动中,进一步拓展了幼儿的审美空间,丰富了幼儿的审美体验。
此外,社区中各种各样的雕刻作品、仿古家具等传统手工艺品也是幼儿美术欣赏素材的有力补充,把这些本土特色资源引进美术课堂,增进幼儿对家乡传统手工艺文化艺术的了解,让美术活动更贴近幼儿的生活,从而萌发幼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艺术作品的愿望。
三、参与传统节日活动,别出心裁描绘美
传统节日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民间艺术的大荟萃。
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独特的民俗文化。
福建省仙游县榜头镇至今还保留着传统过节的习俗,这些传统习俗蕴藏着丰富的艺术文化气息,让幼儿参与节日活动,描绘节日情境,能够使幼儿提升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例如,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们引领幼儿走进社区,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一些习俗,并与家长协调,带领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如插艾草、编蛋兜、涂雄黄、包粽子、观看龙舟赛等,丰富幼儿有关端午节的认知。
节后让幼儿一起交流分享,“你们家是怎么过端午节的?你参加了哪些活动?”唤起幼儿的已有生活经验,鼓励幼儿以“粽子飘香”“趣味斗蛋”“激情龙舟赛”三个典型的传统习俗文化为载体,以绘画的语言再现家乡人们过端午节的情景。
幼儿们有了之前的亲身体验,在形与情的意象融合中,他们的作品充溢着生命的活力,有手舞足蹈的粽子、有互不相让的斗蛋、有你追我赶的龙舟赛……”把孩子们的作品布置成“快乐端午节”主题展板,引导幼儿互相观赏,通过对美好事物的体验提高幼儿对美的表现能力,帮助幼儿加深对家乡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
此外,我们还结合春节的习俗开展“年味红团”制作活动;在元宵节组织幼儿开展赏花灯、做花灯、舞龙灯等,拓展幼儿想象、创造的空间,丰富了幼儿美术创作的内容,使幼儿体验到社区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萌发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总之,走有地域特色的美术教学之路,是开发乡土美术教学资源的有效方法,这既拓展了幼儿美术欣赏与创作的空间,丰富了美术课程,又使幼儿在享受审美愉悦的同时,感受家乡文化、热爱家乡文化,让家乡的传统文化艺术在幼儿们的美术活动中绽放异彩。
(作者单位:福建省仙游县榜头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