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管道输送基础知识
第一章 原油物性基础知识及原油安全防护知识

第一章原油物性基础知识及原油安全防护知识【要点】1、原油化学组成与理化性质。
(0.5学时)2、原油物性基本概念。
(0.5学时)3、原油分类方法。
(0.5学时)4、输油工作中常见原油物性分析标准、一般操作与注意事项。
(1学时)5、原油火灾危险性。
(0.5学时)6、原油火灾消防技术。
(1学时)7、原油防火防爆、防静电与防毒。
(1学时)第一节概述教材:《储运油料学》、《原油管道输送技术》P1~4及相关标准【案例】1.严格意义上的原油与石油有区别吗?2.原油含水对输油生产有那些具体影响?3.为什么要了解原油性质?4.石蜡和地蜡哪个熔点高?5.原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学组成。
6.火灾的分哪几类?7.石油产品火灾危险性分类。
1、石油的一般特性石油是地下开采出来的油状可燃液体,未经加工的石油通常又称为原油,它是多种烃类(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和非烃类化合物(含S、O、N的化合物)的复杂混合物。
其平均含碳量为84~87%,含氢量11~14%,密度一般小于1.0g/cm3,热值一般为43542.7~46054.8kJ/kg。
2、石油的稳定石油从矿井采出后,需经矿场脱水、脱盐、稳定处理,也就是说商品原油与石油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
原油稳定是降低原油蒸发损耗的重要措施。
原油稳定的原理是改变温度和压力分离轻组分,即从原油中脱出C1~C4组分,(常温常压下的气态组分),降低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使其在常温常压下能较稳定地储存于油罐中,减少油气蒸发损耗,同时,稳定时脱出的轻组分还可加以利用。
稳定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一般应低于0.1MPa,(小于当地大气压),C4的挥出率小于5%。
从原油中脱出轻组分的多少即原油稳定深度。
稳定深度越大,设备越复杂,投资越大,原油收率降低,质量下降。
故常用原油蒸汽压来衡量。
在常温和最高储存温度下,原油蒸汽压一般< 0.07MPa,C5的脱出率应小于原油中C5的5%(重量比)。
不同国家的原油稳定深度要求不同,例如60℃时稳定原油的蒸汽压:中国<0.1MPa,美国<0.07 MPa,前苏联<0.065 MPa。
油气管道输送工艺 (51420)

油气管道输送工艺 (51420)课程简介: 培养学生从事输气输油管道运行与维护工作能力,该课程涵盖了矿场集气、干线输气、城市配气、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的组成、工艺原理及运行管理方法等相关专业知识。
课程性质: 《油气管道输送》是油气储运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较全面地介绍了油气长输管道组成、工艺原理和管理方法。
通过各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油气管道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具体应用。
能够充分认识技术经济、自动化技术在油气管道设计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总体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油气管道设计、生产管理等问题的能力。
石油天然气是易燃易爆的物质,它们有自己的运输特点和特殊的工艺,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于油气输运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油气储运知识,对于今后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安全地管理和操作管道运输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课程目标: 1、职业技能目标:通过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油气管道设计和管理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其具体应用。
能够充分认识技术经济、自动化技术在油气管道设计和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从总体上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油气管道设计、生产管理等问题的能力。
2、知识目标:了解油气管道输送的概况和勘察设计。
掌握原油管道输送技术,包括等温输油管道工艺计算、热油管道输送、易凝高黏原油管道输送、输油站及其主要设施、输油管道工况分析与调节以及输油管道的运行管理。
掌握天然气管道输送的相关技术,包括输气管道的水力特性、输气管的热力特性、压缩机站与输气管道的联合工作、输气站及主要设备、输气管道工况分析与调节以及输气管道的运行管理。
了解成品油管道输送技术、液化气的管道输送技术。
了解油气管道自动控制技术和油气管输安全生产技术。
3、职业素质养成目标:能够按要求正确着装,正确记录交接班记录;具有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和相关岗位协作完成工作任务;严格遵守石油化工行业的安全和环保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工艺和劳动纪律;严格遵守勤奋踏实,诚实守信;不谋私利的原则。
油气储运基础知识——管道之一-2

油气储运系统主要包括:油气集输系统234长距离输油管道系统油气的储存与装卸1长距离输气管道系统5油气运输的经济规律一、概述管道概况二、全球油气管道概况三、中国石油油气管网概况四、中国石油油气储存设施概况五、中国石化油气管网概况六、站场流程及主要设备长输管道是长距离输油管道的简称,它是指流量大,管径大,运距长的自成体系的管道系统。
可简单地表示为:首站收油计量加压加热中间站收油加压加热末站收油计量发油站场流程长输原油管道概况长输原油管道概况对于密闭输油而言,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各输油站设有事故泻压罐。
管道系统主要设备为了保证管道正常运行,全线设有有效的通讯系统,以调度指挥生产。
多采用微波通讯或光纤通讯。
管道系统主要设备输油站及主要设施简介泵机组:泵机组的组合形式有两种:串联和并联串联泵机组管道系统主要设备长输原油管道概况长输原油管道概况并联泵机组管道系统主要设备加热炉:三、管道系统主要设备加热方式有两种:直接加热:间接加热:炉火热量原油炉火中间介质热量原油热量(导热油、热媒等)管道系统主要设备长输原油管道概况间接加热系统清管器收发系统:清管是保证输油管道能够长期在高输量下安全运转的基本措施之一,基本任务有两个:输油前清除遗留在管内的机械杂质等堆积物;输油过程中清除管内壁上的石蜡、油砂等沉积物。
管道系统主要设备输油站及主要设施简介输油站及主要设施简介输油站及主要设施简介计量及标定装置长输原油管道概况1、原油管道首站一般能够实现哪些功能?2、原油管道中间站一般能实现哪些功能?3、离心泵的连接方式有哪两种?其特点是什么?4、何谓收、发球筒?其功能是什么?如何进行收发作业?5、管输原油的加热方式有哪两种?思考什么叫等温输油管道?所谓等温输油管道,即输送轻质成品油或低凝点原油的长输管道。
沿线不需要加热,油品从首站进入管道,输经一定距离后,管内油温就会等于管道埋深处地地温。
即指那些在输送过程中油温保持不变的管道。
原油管道输送基础知识

原油管道输送基础知识1、原油管道输送简介1。
1 我国原油管道输送的基本运作程序原油是我国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我国原油物资隶属国家所有,国家经贸委下属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行使国家赋予的石油勘探、开发权利。
作为中游业务的原油管道运输,其作用是将原油由油田的集输厂通过管道长距离输送至炼厂、码头等。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长距离原油管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管道储运公司管理,国家依据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需要制定宏观的年原油生产计划,集团公司根据各油田的产量及下游企业-炼厂及化工厂的情况制定年度、季度及月度管道输油计划,管道企业依据计划与原油承接方—炼厂及化工厂等签定供货合同并制定输油方案组织输送。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石油的运作逐步向市场运作机制靠拢,原油的产、供、销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管道企业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也可承担其它原油输送业务,以满足国内原油输送市场的需要,原油管道输送将会更加市场化.1。
2 管道输油原理管道输油是将原油(或油品)加压、加热通过输油管道由某地(一般是油田)输送至另一地(一般是炼厂、码头等).加压的目的是为原油提供动能,以克服沿线地理位差及管道沿线的压力损失;加热是针对“含蜡高、凝点高、粘度大”的“三高"原油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使管道中原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凝点以上或更高的温度以使原油顺利流动.实现原油的长距离输送必须有输油站及线路两大部分.输油站中包括输油泵机组、加热设备、计量化验、通讯设备、储油罐等,而线路部分包括管道本身、沿线阀室、穿(跨)越、阴极保护设施及沿线通讯线路、自控线路、简易公路等.1。
3 输油站的分类输油站有两种分类方法,按输油站所处位置分,有首站、中间站及末站.首站一般在油田,作用是收集油田来油,经计量、加压、加热向下游输送。
一般原油输送管道距离较长,首站一次加压加热后不能到达终点,所以需在中间设若干个接力站—中间站,以便继续输送.输油管道的终点称为末站,它的任务是接收来油,经计量后交给用油企业或转运;按输油站的作用分有热泵站、泵站及热站。
管道运输——精选推荐

第六章 管道运输知识目标:● 掌握管道运输的概念;● 了解管道运输系统的组成及主要设备。
● 熟悉管道运输的特点、管道运输的工艺、管道运输的管理内容。
能力目标:● 能识别管道运输的主要设备;● 能进行管道运输工艺的分析。
开章语: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约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60%,特别是新疆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其中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天然气总资源量的22%。
而在西部这种资源需求不大,东部却是我国主要的用气地区,但这一地区能源相当短缺,长江三角洲地区85%的能源要从外地调入。
这一严重的供求不平衡,是“西气东输”得以产生的现实基础。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线西起新疆塔里木油田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最终到达上海市白鹤镇,是我国自行设计、建设的第一条世界级天然气管道工程。
2000年2月工程正式启动,2002年7月正式开工,2004年10月1日全线建成投产。
“西气东输”工程把西部的天然气资源优势变成西部经济优势,并促进沿线几个省、区、市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和经济效益提高。
在西气东输工程拉动下,我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势头非常强劲,将规划构建覆盖全国的五横两纵天然气基干管网,逐步形成西气东输、北气南下、就近外供、海气登陆的供气格局,最终实现全国天然气的资源多元化、供应网络化和市场规模化。
由此可见管道运输是国民经济综合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的能源与运输业是否发达的特征之一。
本章阐述关于管道运输的概念和特点,管道运输的基础设施以及管道运输的工艺及生产管理等基础知识。
第一节 管道运输概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交通运输业也获得相应的发展。
工业和农业的现代化,必然带动和促进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
运输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在传统的铁路、公路、水运、空运方式之后,近几十年又出现和发展了石油、天然气、粒状物料的浆体等管道运输方式。
管道运输方式是异军突起的第五种运输方式。
设备基础知识

• 安全阀的作用是什么? • 答:安全阀在受内压的管道和容器上起 保护作用,当系统内介质压力升高超过规 定值时,自动开启,排放部分介质,防止 压力继续升高,当介质压力降至规定值时, 自动关闭。从而保证生产系统在正常压力 下安全运行。
• 使用安全阀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 1.安全阀不参与设备管线的吹扫、水压试验和气 密试验。 • 2.安全阀定压后的铅封应妥善保护。 • 3.安全阀使用前,前后受阀应全开付线阀应全关 并加以铅封,使用过程中手阀禁动。 • 4.安全阀起跳后如不能及时复位,应立及降压操 作,并对安全阀拆下进行重新检修。 • 5.安全阀在拆装和运输过程中应保持直立,避免 泵壁。 • 6.安全阀每年定压一次。
• 换热设备是将热量从高温流体传给低温流体,已 达到加热、冷凝、冷却油品,并从中回收热量、 节约燃料。 • 传质设备是利用介质之间的某些物理性质不同, 如沸点、密度、溶解度等,将处于混合状态的物 质中的某些组分分离出来。 • 反应设备是完成一定的化学和物理反应,其中化 学反应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物理过程、是辅助 的基伴生的。 • 储存设备是用于储存各种油品石油气及其它液体 或气体物料的设备
• 炼油装置的管路为什么要求有可靠的接地 线? • 答:流体在管路中流动,容易和管壁摩擦 而产生静电,静电积累多了,容易发生火 花,如果管路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则可能 发生爆炸事故,而管线接地后就可以避免 这种静电事故。
• 简述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 答:泵启动前首先要将泵灌满液体,这样泵启动 后,叶轮内的液体受离心力作用被甩向叶轮外围 的蜗壳,在叶轮中心附近形成一定的真空,储槽 内的液体便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吸液管流入叶轮, 而被叶轮甩出的液体由于是在流通截面逐渐扩大 的流道中流动,流速沿流动方向在降低,压力沿 流动方向在提高,于是液体不但能从排液管排出, 并且还能输送到一定的高度。
输油管道设计与管理知识

第一章1、原油及成品油的运输有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输送这四种方式。
2、管道运输的特点:①运输量大;②管道大部分埋设于地下,占地少,受地形地物的限制少,可以缩短运输距离;③密闭安全,能够长期连续稳定运行;④便于管理,易于实现远程集中监控;⑤能耗少,运费低;⑥适于大量、单向、定点运输石油等流体货物。
3、输油管道一般按按输送距离和经营方式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企业内部(短输管道);另一类是长距离输油管道。
4、输油管道按所书油品的种类可分为原油管道与成品油管道两种。
原油管道是将油品生产的原油输送至炼厂、港口或铁路转运站,具有管径大、输量大、运输距离长、分输点少的特点。
成品油管道从炼厂将各种油品送至油库或转运站,具有输送品种多、批量多、分输点多的特点,多采用顺序输送。
5、长距离输油管有输油站和线路两大部分及辅助系统设施组成。
6、首站:输油管起点有起点输油站,也称首站,主要组成部分是油罐区、输油泵房和油品计量装置;它的任务是收集原油或石油产品,经计量后向下一站输送。
末站:输油管的终点,有较多的油罐和准确的计量系统;任务:接受来油和向用油单位供油。
7、长距离输油管道上每隔一定距离设有截断阀(作用:一旦发生事故可以及时截断管道内流体,限制油品大量泄漏,防止事故扩大和便于抢修),输油管道截断阀的间距一般不超过32km。
8、长输管道的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①建设高压力、大口径的大型输油管道,管道建设向极低、海洋延伸;②采用高强度、高韧性、可焊性良好的管材;③高度自动化;④不断采用新技术;⑤应用现代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技术,持续改进管道系统的安全;⑥重视管道建设的前期工作。
9、大型长距离输油管道建设要认真遵守以下程序:(1)根据资源条件和国民经济长期规划、地区规划、行业规划的要求,对拟建的输油管道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和审定设计任务书。
(2)根据批准的设计任务书,按初步设计(或扩大初步设计)、施工图两个阶段进行设计。
长输管道原油输送基本知识

❖ 水击对输油管道的直接危害:导致管道超压,包括两种情况:
(1)水击的增加波,有可能使管道压力超过允许的最大工作压力, 引起强度破坏(管道裂破)
(2)减压波有可能使稳态运行时压力较低的管段压力降至液体的饱和蒸汽压, 引起液柱分离,甚至使管道失稳变形。减压波还可能造成下游泵站进站压力过低, 影响泵机组的正常吸入。
❖ (一)直接加热炉式加热炉
优点:加热炉直接加热油品,设备简单、投资省 缺点:1、油品在炉管内直接加热,存在结焦的可能
2、一旦断流或偏流,容易因炉管过热使原油结焦甚至烧穿炉管而造成 事故。
❖ (二)间接加热系统 间接加热系统由热媒加热炉、换热器、热媒泵、检测及控制仪表组成。
热媒是一种化学性质较稳定的液体,在很宽的温度下不冻结;高温时, 蒸汽压较低,也不存在结焦的可能,对金属没有腐蚀性;粘度小,低温时也 可泵送。
塔河油田重质储运系统概况
一、原油物性
温度 (℃)
20
热媒在炉中加热至260—315℃左右,进入管壳式换热器中加热原油。热 媒走管程,原油走壳程,原油的压降不大于0.05MPa。
加热系统有两套温度控制系统,分别控制热媒油与原油温度,能够适应流量大幅度 变化。
优点:
1、原油不通过加热炉,没有偏流等结焦的危险,操作安全; 2、热媒对金属无腐蚀作用,它的蒸汽压低,加热炉可在低压运 行,故炉子的寿命长; 3、间接加热可适应于加热多种油品,能适应流量的大幅度变化, 甚至能间歇输送; 4、热媒炉的效率高,原油通过换热器的压降小 缺点: 1、间接加热系统复杂,占地面积大; 2、耗电量大,操作维护费用增加。
❖ (二)管路的工作特性与泵站—管路系统的工作点
❖ 曲线G:管路能耗H随Q变化的关系曲线
一条管道(D、L、ΔZ)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油管道输送基础知识1、原油管道输送简介1.1 我国原油管道输送的基本运作程序原油是我国的战略物资,是国家的经济命脉。
我国原油物资隶属国家所有,国家经贸委下属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行使国家赋予的石油勘探、开发权利。
作为中游业务的原油管道运输,其作用是将原油由油田的集输厂通过管道长距离输送至炼厂、码头等。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长距离原油管道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下属的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及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属的管道储运公司管理,国家依据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需要制定宏观的年原油生产计划,集团公司根据各油田的产量及下游企业—炼厂及化工厂的情况制定年度、季度及月度管道输油计划,管道企业依据计划与原油承接方—炼厂及化工厂等签定供货合同并制定输油方案组织输送。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石油的运作逐步向市场运作机制靠拢,原油的产、供、销等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管道企业在完成国家任务的同时也可承担其它原油输送业务,以满足国内原油输送市场的需要,原油管道输送将会更加市场化。
1.2 管道输油原理管道输油是将原油(或油品)加压、加热通过输油管道由某地(一般是油田)输送至另一地(一般是炼厂、码头等)。
加压的目的是为原油提供动能,以克服沿线地理位差及管道沿线的压力损失;加热是针对“含蜡高、凝点高、粘度大”的“三高”原油而采取的措施,目的是使管道中原油的温度始终保持在凝点以上或更高的温度以使原油顺利流动。
实现原油的长距离输送必须有输油站及线路两大部分。
输油站中包括输油泵机组、加热设备、计量化验、通讯设备、储油罐等,而线路部分包括管道本身、沿线阀室、穿(跨)越、阴极保护设施及沿线通讯线路、自控线路、简易公路等。
1.3 输油站的分类输油站有两种分类方法,按输油站所处位置分,有首站、中间站及末站。
首站一般在油田,作用是收集油田来油,经计量、加压、加热向下游输送。
一般原油输送管道距离较长,首站一次加压加热后不能到达终点,所以需在中间设若干个接力站—中间站,以便继续输送。
输油管道的终点称为末站,它的任务是接收来油,经计量后交给用油企业或转运;按输油站的作用分有热泵站、泵站及热站。
所谓热泵站是指给原油既加压又加热,泵站只加压不加热,热站只加热不加压。
1.4 热泵站的组成由于我国原油主要是“三高”原油,输送时既需加压又需加热,所以我国原油输送管道的输油站大多为热泵站,热泵站中主要设备有:输油泵及配用电机、加热炉、换热器、储油罐、计量设施等。
泵站和热站的输油设备要少一些。
2、输油泵泵的概念及作用2.1泵是能输送液体并提高液体压力的机器,在原油输送管道中,泵是输油的心脏设备,它提供原油以压力能,使原油顺利输送至终点。
2.2 泵的分类泵可分为三种类型:⑴.叶片泵—依靠工作叶轮高速旋转所产生的能量来输送液体的,如离心泵。
⑵.容积泵—依靠间歇地改变工作室容积大小来输送液体的,如往复泵。
⑶.其它类型泵—依靠工作的液体或气体的高速流速产生的能量来输送液体的,如喷射泵。
2.3 输油用泵的要求由于长距离输油管道流量大、流量调节频繁、输送距离长且连续工作,所以输油用泵应有以下要求:⑴.安全可靠,经久耐用。
⑵.泵的特性范围变化要宽,以适应生产条件的改变。
⑶.效率高,泄漏少,便于实现自动化。
⑷.操作方便,流量、压力易于调节,运行平稳,噪音小。
2.4 管道常用输油泵根据输油用泵的要求,在输油生产中广泛选用离心泵,常用的有:3/h,扬程分别为199.8m06,流量2843m和375Ⅰ—07和ZMⅡ630—⑴.ZM93.1m,用于铁大(铁岭—大连)线。
3/h,扬程246m,用于东黄(东营—黄岛)线。
20×19HSB,流量2850m ×⑵.203⑶.ZS350×480,流量1040m/h,扬程320m,用于秦京(秦皇岛—北京)线。
3/h,扬程550m,用于鲁宁(临邑m—仪征)、秦京,流量⑷.DKS750/550750等线。
以上各泵均为该系列泵中的一种,这四种系列的泵是输油管道所用的典型的输油泵。
此外还有很多,在此不再敖述。
2.5 离心泵流量的调节方法输油生产中常需对输量进行调节,以满足生产需要,这就需对离心泵的输量进行调节,常用的调节方法有:⑴.节流法—即改变泵出口节流阀的开度。
⑵.回流法--把泵的进出口管线用一旁通管线连接起来,使一部分出口液体流回入口管线。
⑶.改变泵的转数—通过调速装置改变泵的转速,如液力耦合器、滑差离合器、电网变频调速等。
⑷.切削叶轮—把泵的叶轮外径变小,改变泵的性能。
⑸.拆级—离心泵一般为多级,拆掉其中一级或几级,改变泵的性能。
以上方法中节流法最方便,应用最广泛,但节流的压力损失较大,而较经济的方法是调速。
2.6 输油泵系统组成一个输油生产中泵是心脏设备,但除此之外应有其它设备配合其工作,泵系统,来完成给液体加压的工作,这个系统包括: --与泵配合使用,为泵提供电能,与泵一起统称为泵机组。
配用电机 ----安装在泵入口,过滤原油,防止杂质进入泵内。
过滤器—分别连接泵的进口和出口。
(进出口管路) 吸入、出口管路—连通或切断泵与出口管线的连接,并用来调节流量。
出口阀门反只允许液体向出口方向流动,—单向阀安装在泵出口,与出口阀门相连,之不通,防止开泵时发生倒灌或停泵时因出口阀关闭不及时而引起泵的反转。
、加热炉及换热设备3 加热炉的概念3.1被加热的介质它主要由火嘴和炉膛组成,加热炉是用来给原油加热的设备,火嘴燃烧的燃料一般采被加热后出炉,(原油或热媒)从炉膛中的管道中流过,用管输原油,有时也烧渣油,以降低成本。
加热炉的作用3.2保证管中原油温度始终加热炉的作用是将管输原油加热至要求的出站温度,加热炉向管中原油提供的热量被用来补偿管以使其顺利输送。
在原油凝点以上,中原油向土壤散出的热量。
3.3 加热炉的分类所谓直接加热是原油从从加热炉的性质分,分为直接加热炉和间接加热炉。
而间接加热是炉膛的管线中通炉膛的管线中通过,火焰射向炉膛直接加热原油。
使原由加热后的高温热媒通过换热器与原油换热,—过的是载热介质液体热媒,从它是由一系列附属设备组成的一个系统;油温度升高,这种炉一般叫热媒炉,外形分又分为方箱炉、立式炉、轻型快装炉等。
管道上常用加热炉3.4.⑴热媒炉它是一个系统,有加热炉、换热器、热媒循环泵、热媒膨胀罐及热媒等。
热热媒用来加热热媒,换热器用于热媒与原油换热,媒加热炉与原油加热炉相似,起到密封及满足热媒热媒膨胀罐用来储存热媒,循环泵为热媒的流动提供动力,常热媒炉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在管道上广泛应用,温度升高后体积膨胀的需要。
4650KW两种。
2326KW用的有及轻型快装加热炉⑵.它与热媒炉相比最大的优点是附属设备两种,4650KW和2326KW一般也是有.少,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快速,是目前更趋向采用的一种加热炉。
⑶.方箱炉是由砖砌成的外表成箱形的直接加热炉,主要为8141KW,它是管道早期普遍采用的炉型,由于其效率低且安全性相对较差,现已逐步被热媒炉和轻型快装加热炉所取代。
3.5 加热炉的热损失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种热能损失:⑴.排烟热损失—当烟气离开加热炉的最后受热面积而从烟囱排向大气时,由于其温度高于进入空气的温度而形成的热损失,它是加热炉最主要的热损失,一般达10%以上。
⑵.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当燃油通过火嘴燃烧时,有些可燃气体未燃烧放热就随烟气排入了大气从而产生的热损失,未燃烧气体中主要是CO 和H。
2⑶.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烟气中会有未燃烧放热的固体颗粒随烟气一起排入大气或沉积在炉管上及烟道中从而产生热损失,其表现为加热炉运行中冒黑烟。
⑷.散热损失—加热炉运行时由于其炉体、进出口油管等的温度高于周围大气温度而产生散热。
3.6 换热器及其作用用来进行冷热流体热量交换的设备称为换热器。
输油生产中换热器主要应用在热媒炉系统中,高温的热媒经换热器给冷的原油加热,达到要求的原油温度。
有时输油工艺要求高温的原油在站内降温到一定温度时才能出站,此时也用换热器,用来降低原油温度。
4、储油罐4.1 储油罐在管道输油中的作用输油管道的首末站均设有储油罐,采用“旁接油罐”输送工艺的管线中间站也设有油罐,首站油罐用于接收油田或上游来油,调节管道的外输,末站油罐接收上游来油,然后再转送给码头、铁路或炼厂等。
中间站的油罐与泵入口连接,可以调节上下游的输量,当上游来油多时多余部分进罐,上游来油少时不足部分由罐中油补充。
对“密闭”输送工艺则中间站不设罐。
储油罐在管道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库容的设定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太大则投资大,油罐占用底油多,管理量大,运营成本高,而太小又不能满足生产需要,生产不灵活,影响生产安全。
一般来讲首末站库容应能储存5—7天的管输量,即5—7天末站不销油库容仍能满足生产。
4.2 储油罐的分类及特点储油罐有多种,按建造方式分有地下罐、半地下罐和地上罐,另外还有洞穴油罐。
地下、半地下罐较隐蔽,利于战备,但运行管理不便,所以一般采用地上罐;按建材分,有金属油罐和非金属油罐,非金属油罐虽然节省钢材、投资少,但由于抗雷击的性能不如金属油罐,所以已很少采用;按结构分有立式油罐和卧式油罐,卧式油罐一般用于小批量储存。
立式油罐又分为拱顶油罐和浮顶油罐,而浮顶油罐的顶是浮在油面上并是固定顶,所谓拱顶指油罐的金属顶呈拱起状,随油面上下移动的平金属顶,此种油罐比拱顶油罐的油气蒸发损耗小得多,但建造成本相对较高。
4.3 管道输油中常用的储油罐管道输油生产中曾大量采用金属罐、非金属罐、地下罐及半地下罐等,经过多年的实践及发展,现基本上采用金属罐,其它油罐基本被淘汰。
在金属罐中主要是立式圆柱形拱顶油罐和浮顶油罐,而新建油罐绝大多数采用油气蒸发损耗极小的浮顶油罐。
目前我国最大的浮顶油罐为10万方,分布于秦皇岛、铁岭、仪征等油库和中转站,另外还大量采用了5万方及2万方浮顶油罐。
4.4 油罐的蒸发损耗油罐中油品的蒸发是指油罐表面油品汽化的现象,所以油品的蒸发损耗主要发生在油面上部有油气空间的拱顶油罐中。
在拱顶油罐的顶上安装有呼吸阀,当罐内油气的压力增高超过呼吸阀的控制压力时油气会溢出罐外,造成油品的蒸发损耗,所以没有油气空间的浮顶油罐基本无蒸发损耗。
油罐的蒸发损耗大小与下列因素有关:⑴.油品的温度越高、压力越低则蒸发量越大;⑵.油罐承压能力强及油罐蒸发液面小则蒸发量小;⑶.油位变化频繁则蒸发量大。
5、清管5.1 清管的原理及作用输油管道在运行一段时间后,在管内壁会沉积一定厚度的不易流动的石蜡、胶质、凝油、砂和其它杂质的混合物,统称为结蜡。
紧贴管壁并与管壁粘接较为牢固的主要是蜡,是真正的结蜡层,在结蜡层上是凝油层。
管内壁结蜡后管内径变小,摩阻增加,输送能力下降,为改善管道状况,需通过一定的方法清除结蜡,使管径变大,提高输送能力,减小压能损失,降低动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