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创伤后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 中国图书 资料分 类法分 类号]R 6 5 8 ; R 6 1 5
i mp r o v e t h e b l o o d c i r c la u t i o n o f wo u n d, r e d u c e w o u n d e d e ma nd a i n h i b i t b a c t e r i l a ro g w t h t o p r o mo t e he t g r o th w o f w o u n d ra g n la u t i o n t i s s u e , wh i c h c a n p r o v i d e t h e p r e p ra a t i o n o f o p e r a t i o n ga a i n .
Z HOU P i n g — h u i , Z HANG B a o — y u, Z HANG J i n g , t a n g , F AN Xi a o - d o n g
( D e p a r t m e n t o fO r t h o p e d i c s , T a i h e C o u n t y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a l , T a i h e A n h u i 2 4 3 3 0 0 , C h i n a )
1 6 4
J Be n g b u Me d C o i l , F e b r u a r y 2 0 1 3, Vo 1 . 3 8, No . 2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VSD)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6  ̄ 9 d后拆 除 V S D泡沫 , 对于大面积创面 , 一般需行 3 ~ 4次
V S D, 时间 3 ~ 4周 , 期 间根据 创面感染 控制情况及 肉芽爬行速度 决定手术方式 。植皮后再使用 V S D者 , 需要维持 2周左右 。
2 6例大 面积皮肤 缺损 的患者 , 先行手术彻 底清创 , 去除坏死组织 , 再将 V S D敷料结合 半透膜覆 盖至创面 , 持续 负压 吸引 ,
1 周左右去 除 V S D敷料 。结果 2 6例患者大 面积 创面通过 V S D直接治愈 4例 , 中厚皮 片反植皮覆盖 1 2例 , 游离皮瓣修复 2例 , 局部皮瓣转位修 复 2 例, 二期缝合 6 例 。无一例发生明显 的感染 。最短住院 1 4 d , 最长 3 0 d , 平均 1 8 . 9 d , 短于传统治 疗 。8例患者获 随访半年 以上 , 愈合创面未再次破 溃。结论 封闭负压吸引是治疗大 面积皮肤缺损的有效措施 。
多侧孔 医用硬质塑 料管 ) : 一根 或双根多孔 结构 。 便于 全方位 引 流, 硬度适 中 , 不易被 吸扁塌 陷; ③透 明贴膜 ( 威高公司生产专 用
半透膜 , 主要 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 ) , 透氧和透湿性好 , 组织 相
容性好 , 防水 和防止 细菌侵入 , 可观察 创面情况 , 采 用 中央 负压 源, 带负压表 的可调压式引流瓶调节 负压大小 。
口固
丽 2 0 1 3 丽 N O . 1 8 …m 。 …
临床医学
封闭负压吸引技术( VS D) 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 中的应用
蔡 文宇 汪益荣 俞力微
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应用论文

负压封闭引流(VSD)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治疗组为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使用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28例,对照组为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传统方法治疗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8例,比较2组患者的清洁时间、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等指标。
结果:治疗组可以大大缩短患者创面清洁时间、减少患者换药次数、缩短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结论 vsd技术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是目前外科引流手段中最为有效的一种,值得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图分类号】r6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38-01四肢的创伤常常伴有大面积的皮肤软组织创伤,包括大面积的皮肤剥脱伤、严重的皮肤软组织挫伤及创面皮肤软组织的缺损,以往主要采用换药及包扎处理,每天进行创面清洗并对坏死组织清理,不仅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同时也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而且治疗效果并不明显。
1992年德国ulm大学附属创伤外科医院的fleischmann博士[1]首先创立了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1994年,我国裘华德教授[2]率先引进这一新型引流技术并应用于外科治疗。
我院自2009年3月~2011年3月使用vsd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28例,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09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骨科采用vsd治疗的四肢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28例,为治疗组,其中男19例,女9例,年龄13~62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车祸伤14例,重物砸伤9例,高空坠落伤5例,创面面积3cm×5cm~25cm×30cm,分布于上下肢。
对照组,回顾分析我院以前采用常规换药治疗的四肢皮肤软组织严重缺损患者28例,其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11~59岁,平均年龄35岁,创面面积4cm×5cm~20cm×30cm,分布于患者上下肢。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及护理目的探讨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中的疗效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40例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实行常规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
观察组20例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更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大幅度的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同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
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疗效明显,加强持续负压引流的护理及观察,持续有效的冲洗,是取得满意的疗效的关键。
标签:负压封闭引流术;四肢软组织损伤;护理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多是由于创伤导致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是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常合并有慢性的感染,导致伤口延迟愈合,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传统的手术清创、大剂量的使用抗菌药物及频繁的换药是以往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主要手段[1]。
负压封闭引流术是采用持续冲洗并VSD的方法,利用流动的无菌液体不断的冲洗创面,同时负压吸引不断的清除渗出物和坏死组织,以达到加快创面愈合的目的。
我科自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利用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科对在近2年内四肢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并组织坏死及感染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40例患者中其中男32例,女8例,年龄28-52岁,平均(34.5±6.5)岁。
2组在年龄,受伤部位及受伤程度和全身状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方法对观察组20例患者行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术:①认真清创,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脓液、渗液和异物。
②根据创面的大小设计修剪VSD 敷料,覆盖在受伤的创面上,使其覆盖严密,不留空隙,再把敷料与周围皮肤进行缝合固定。
③贴膜:采用“叠瓦法”覆盖生物半透明膜。
人工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皮肤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

接头连 接处 , 边缘有液体 渗 出处 、 皮肤皱折 处 , 甚 至是无序贴 膜 导致膜 与膜 之 间有 “ 漏 贴 空 白” 处 。若 无 液柱 流动 , 且负 压 存 在, 引流管的管形 存 在 , 则可 能堵 管。V S D敷料 内有 坏死 组织
和渗液 残 留, 说明坏死 组织和污 物在被引流 中 , 无需 特殊处理 ,
1 . 2 材料 选用武汉某公 司生产的 V S D材料 , 由 3部分组 成。
管 的长度 以 9 0~ 1 2 0 e m为宜 。引流管太硬会引起患 者疼痛 , 太
软在术后管 腔塌 陷易堵塞 ; 太 短则 引流管 内的液体有 时会反 流 污染创 面 , 太长则增大引流死腔 , 影 响引流效 果。引流 管接 头连
3 护 理 3 . 1 局部敷料 的观察 敷 料 应富有 韧性 、 显 现 管 形 且 良好 封
皮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能刺激 正常 肉芽的生长 , 加 速创面 愈合及
肿胀 消退 , 控制细 菌感 染 , 减少 了并 发症 。四肢皮肤 、 软组 织损
闭, V S D敷料变干提示要 检查漏 气和 负压等情况 。若 发现 有大
人工皮封 闭负压吸 引技术 ( V a c u u m S e  ̄ i n g D r a i n a g e , V S D) ,
是用插入 引流管 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 藻盐泡沫敷料来覆 盖或填 充皮肤 、 软组织 缺损的创 面 , 再用 生物半透膜 加 以封 闭 , 成为 一 个密闭空间 , 把所插 引流管与负压 源接通 , 通过可控制 的负压来
减少渗出从而促 进创 面愈 合 的一种 全新 的治疗 方 法…无感染 发生 , 换药后 于 7—1 4 d 后行植皮术 。总住院费用平均降低 3 5 %, 换药 次数平 均减少 1 4 次, 植皮时间缩短 6— 9 d , 平均住 院时间缩短 2 1 d 。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手、足部软组织缺损伤中的临床应用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手、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科2008年8月~2009年2月收治的8例手、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病史特点和应用VSD的治疗方法。
结果所有病例缺损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皮片移植和皮瓣修复后创面均愈合,骨折全部愈合,无并发症,无明显功能障碍。
结论VSD可有效提高手、足部皮肤缺损伤的治疗进程。
标签:负压吸引技术;软组织缺损;手、足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在临床上一直是个热门的话题,尤其是手、足部位[1],因其本身软组织相对稀少,骨骼关节复杂,功能重要,成为很多医护人员棘手的问题。
早期因组织坏死界限不清,往往需要多次清创及长期换药,不仅工作量大、疗程长,伤口易感染、并发症多,患者痛苦。
对此,笔者采用了负压吸引技术(VSD)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例,男7例,女1例,平均年龄38岁。
均为挤压伤所致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5 cm×5 cm~20cm×20cm不等,其中手部7例,足部1例,单纯软组织缺损4例,合并肌肉、神经、血管外露者2例,合并粉碎性骨折,污染严重伴有死腔者2例。
1.2治疗方法1.2.1材料(1)VSD敷料(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成分为聚乙烯醇(PV A)泡沫,大小为15 cm×10 cm×1 cm和15 cm×5 cm×1 cm两种规格,泡沫微孔直径0.2~1 mm,无刺激性、抗张力强、可塑性高,有较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内带多侧孔的硅胶引流管(规格可供选用);(2)半透性粘贴薄膜,主要成分为聚氨酯和丙烯酸。
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透氧透湿性,可以防止水合细菌入侵;(3)负压吸引装置。
中心负压吸引或电动负压吸引,维持40~60 kPa 负压。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中应用的护理观察

个领域 。 能够彻底 去除腔 隙 、 它 创面的分 泌物或 坏死组 织 , 愈 合 , 促进
是一种理想 的治疗方 法。 07 1 自20年 月至今 , 我院应 用该技术治 疗大 面 积皮肤 撕脱伤及严重感染创面 l例 , O 均取得 了良好 的效果 。 总结报道 现
如下 。
一
隙, 并以系膜 法将 引流 管包埋 ; ) 有的出管用 三通管汇集 , 经 ( 将所 6 最后 根 吸引器引流管连接吸 引器 ; ) ( 检查封 闭情 况无漏 气, 7 血管钳夹 闭吸
料 ;) ( 创缘 周 围皮肤 与V D 料 间断缝合 , 部覆盖 创面 ; ) 闭 : 4 S敷 全 (封 5 用 生理盐水 敷料将 创面周 围皮 肤擦干 , 生授等在 国内率先 引进 这一新型 引流技术【进 行了临床应 用方 面的 l ,
相关 研究 。 以后随着 该项技 术不 断的推 广应用 , 已广泛 应用 于外科 多
硅胶 包埋在 敷料 中 , 为带 有多个 侧孔 的引流 管。 生物 透性薄 膜为 由美 国3 M公司生产 , 生物相容 性好 、 对皮肤 无刺激 , 有 良好 的透 气性。 具 引 流管接 负压 引流瓶 , 负压 引流瓶 为 国产 普通 负压 引流瓶 。 13 治 疗方 法 . ( 扩创 : 1 ) 在上次手 术基础上 , 一步彻底清除 坏死组织 , 进 深部 组织
染 的 可 能 , 而加 速 创 面愈 合 。 从
【 键 词 】软组 织 缺损 肢体 负压封 闭引流 护理 关
【 中图 分类 号 】R 4 61
I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 l1 7 - 7 22 1 )1a- 1 6 2 4 0 4 ( 0 0 () 0 -0 6 0 6
现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在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2 例患者使用V D l S 后全部治愈出院, 其中l例使用V D1 5 4 S 次,例使用 VS 2 2 D 次,例使用VS 次。 D3 创口愈合时间2 ~3 d 平均2 d 随访4-5 1 0, 5。 个
月。 面愈合 良好 , 创 无窦道 、 及骨髓炎 等并发症 发生 ; 体功能 恢复 良好 , 瘘 肢
《 求医问药》 下半月刊 S e Me i l n s T e dc e 0 2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k dc A dA k h Me i n 2 1 年第 l a i O卷 第 3 期
43 8
持 续 负压 封 闭 引流 在 治 疗 四肢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中的应 用
孙志璞 李军章
河南 新乡 4 30 ) 5 0 0 ( 乡医学 院第三 附属 医院骨外 科 新
参 考文献
调节负压6 -8k a 0 0P 之间,4 持续吸引。 2h ⑤常规封闭: 清洁、 擦干创面周围皮肤 , 在Ⅵ、 敷料外覆盖生物半透薄 D 膜, 范围要包括至少 ̄mP L X_的创缘健康皮肤 。 ⑥术后处理: 术后定时观察负压封闭引流装置是否持续有效, 观察引 流液状况。 一般术后5 d ~7拆除V D S 敷料, 如肉芽组织新鲜 、 创面无明显感
13 方 法 .
基因c ls基质金属蛋白酶( -o、 MMP等的表达均下降 , fs ) c o的减少又部分或 -
完全 阻断 了MMP的表达 , s 使创 面细胞表达 的胶原成 分得到 了保 护 , 原的 胶 降解 受到控 制 , 阻止 了胶 原蛋 白的丧 失 , 从而加 速 了慢 性 创面 的愈 。 其 次氧分压 下降 , 叉可促进 转化生长 因子T F 胰 岛素样生 长 因子I F I血 G -、 G - 管 内皮细胞 生长 因子 ( E F 、 V G )血小板衍 生生长 因子(DG )成纤维 细胞生 P F、 长因子(G ) 皮细胞生 长因子(G ) F F和表 E F等细胞 因子 的表达 , 修复 细胞 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文章编号 :w k 0 70 —0 7 s g 2 0 -50 8
O P E I OM E H NIS A D C BI C A C M A E IL T RA S AN LN C T D D C I IAL S U Y
高能创伤所致的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 , 常伴有严重的
血 运破 坏 和 创 面 污染 , 肢 感 染发 生 率 高 , 合 时 间长 , 患 愈 严 重 者 患 肢 无 法 挽救 。我 院 自 0 年 至 0 间 , 收 治 创 伤 3 6年 共 后 四 肢 皮肤 软 组织 缺 损 病 例 12 ,其 中 7 例 成 功运 用 0例 7 负压 封 闭 引流 技 术 (aum s t l ue v C , V cu a ie c sr, A )治疗 效 ss d o
VA C a u e o t c rn h k na ds f su f c xte iis h s p f f yi u igt es i n o tis edee t s i i n t ofe rm t . e
[ e o d】 V c u as t oue E t mie ; kn n ft s e e c K y r au m i e c sr ; xr t s S i dst i u f t w s ssd l e i a o s d e
20 0 7年 0 8月 第 4卷 第 4期
负 压 封 闭 引 流 技 术 在 四 肢 皮 肤 软 组 织 缺 损 中 的 应 用
林 阳 陈安 民 李 锋
【 摘要】 目的
研 究负 压封 闭引流 技术(A ) V C 在治疗 四肢皮肤 软组 织 缺损 中作用 。 方法
将 12 0 例病 人 分为
【 中图分 类号】 3 8 0 1 R 1 . 2 【 文献 标识 码】 A
负压封 闭引流 技
TheU s fVa u m a sse ls ei t eo cu s it dco ur n heSkn a dSo TiS eD ee t fExte te i n t f ¥U lc o r mi s i
a cHu e di. b iwu nd ha ,3∞ 3o
[ sat O jcv T i et a te f co V cu as t oue V C o te k nd ot s e eet f Abt c r ] be ie on sgth et f aum ie c sr (A ) n i t v i e e ssd l h s na fts dfco s iu
V C组 7 例 , A 7 常规 换药组 2 5例; 清创 术后 在创 面覆 盖 V C系统 , 肉芽组织 生长 新鲜 后二 期植皮 , A 待 比较 两组 的植 皮时 间 、 面缩 小程度 、 药次 数、 皮愈合 时 间及总 住院 时间等 指标 , 估疗 效 。 结果 V C 组与常 组换 药组 创 换 植 评 A 在植 皮时 间、 面缩小 程度 、 药次数 、 创 换 植皮 愈合 时间及 总住 院 时间上 均有 显著性 差异 。 结论 术在 治疗 四肢皮 肤软 组织 缺损 中较传统 方法 具有 优越 性 。 【 键词 】 负 压封 闭引流 ; 关 四肢 ; 皮肤 软组织 缺损
Lm ag, e Y n ChnAnMi, i eg Tn jme ia o h ah n nvri f ce c a dtcn lg , e r n o otp - n L F n . o gi dc l f u z o gu est sin e n eh oo y dpat t f r e yo me h
p tl a inb t e nt e og o p . Reu t T e e ss n f a t i e e c e e nt e og o p . Co c m o i i t e e r u s a z o w ht w sl h r i i c f r n eb t e u s wa g i n d w h t r w a h in
e u tl hea tge i k nta s ln ai nwa ro m e T se st ee e t VAC y c mpai et eo k n q aey.t uo necs i n p a t to spef r d. o a s s f c r h of b o rngt i fs i h m r ns l ain,t e l ta p a tto h elve fwo ndaeas rn i g t ha g r si gtm e ,tetm eo e l g, et tl i eo o — n o u r h k n ,hec n ed e sn i s h i i fh ai t o m fh s n h a t
e t mi e . Me o s Dii e1 2p t n s not g o p : 7p t n s nteV xr t s e i h t d v d 0 ai t i t wo r u s 7 ai t i h e e ACg o p n 2 p t ns t e o t l r u ,a d 5 ai t i h c n o e n r r u . o l n e rd me t h u da e sc v r dwi t AC s m. t r h r s a u ain g e a — g o p F l wigd b i e n ,tewo n rawa o ee t eV o hh s t y e Af efe hg n lt rw d et 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