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化教学日历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日历2009-2010(二)

中国近现代史教学日历2009-2010(二)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推进
15
2
第三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
一、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性突破
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
第四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行动纲领的制定
二、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五、推进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六、中国共产党的自制建设
第五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中国人民抗日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0
2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
一、中国共产党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和解放区军民的自卫战争
第一节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第二节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二、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三节辛亥革命的失败
一、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
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
6
2
中编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1919—1949)
13
2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第一节良好的开局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开端
二、早期探索的积极进展
第二节探索中的严重曲折
一、“大跃进”及其纠正
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三、艰难的探索,深刻的教训
第三节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2年实践教学安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2年实践教学安排

四、社会实践的成绩评定
1、社会实践有0.5学分,实践教学的成绩占期末 总评成绩的40%—50%。
2、以小组提交的实践报告来评定成绩。每个小组 所有的成员成绩是一样的。
提 醒
切记:安全第一!!!
同学也可以根据主题和各自兴趣,自行选 择北京的历史遗址、遗迹,进内或同一课堂内自由组合, 要求每个小组应不少于3人,最多不要超过10人。 2.实践结束,每个小组一份要提交一份不少于3000 字的实践报告。第15周上课时交实践报告,过时不候。 (交纸质的) 3.实践报告中附一张本人在实践现场的照片。 (每小组交一张包括全体成员照片的即可)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
一、社会实践的主题
走进历史遗址、遗迹,感受北京精神 (爱国 创新 包容 厚德)
二、社会实践具体的时间安排
1、第9、10周设计实践方案并进行社会实践(停课); 2、第11、12周正常上课。 3、第13、14周在学校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停课);
实践的地点
建议实践参观的遗址、遗迹有中国抗日战 争纪念馆、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宋庆龄 纪念馆、李大钊纪念馆和中国近现代历史 上的各种名人故居等;

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排课表.doc

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排课表.doc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排课表
说明:
授课对象:2015级、2016级
授课地点:仙林校区
授课学时:2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排课表
说明:
授课对象:2015级、2016级
授课地点:鼓楼校区、仙林校区
授课学时:2+1
教室要求:多媒体教室
ﻬ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排课表
说明:
授课对象:2014级、2015级
授课地点:鼓楼校区、仙林校区
授课学时:3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排课表
说明:
授课对象:2016级
授课地点:仙林校区
授课学时:2+1。

关于第10周组织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关于第10周组织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

关于第10周组织开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活动的通知《纲要》课任课教师和15级开设《纲要》课程的各班级:为了对学生进行深刻具体近现代史知识教育,增强《纲要》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经学校批准,教研室和课程组决定按照授课计划,在第十周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教学活动。

现将具体事宜通知如下:一、实践教学内容和场地通过组织学生赴岳麓山及长沙市内其它德育基地进行现场教学实地参观,开展微视频拍摄、微评论写作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对象本学期开设《纲要》课程的15级35个班的所有学生。

三、时间安排第十周(11月16日——20日),将课堂教学时间统一调整到11月7日-8日(星期六、日)开展课外实践教学。

参观长沙市内其它德育基地、开展微视频拍摄、微评论写作活动四、活动组织1、参观岳麓山活动,由教研室课程组教师统一组织各班代表每班4人参加;2015年10月30日前各班在任课教师指导下按要求做好参观代表人员确定工作。

2015年11月7日上午以班为单位班干部协助任课老师组织学生从学校出发9:00在湖南大学东方红广场集合,任课老师清点本班人数后报教研室主任备案,统一进山进行现场教学,11:00活动结束,各班干部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学生返校。

2、参观长沙市内其它德育基地活动,由各班任课教师指导学习委员安排具体活动时间、地点、方式,可全班集体行动也可分组进行。

3、“微视频、微评论”活动成果展示汇报由任课老师组织全体同学在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室进行。

五、活动要求1、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干部组织安排、组织好实践教学活动,特别是严格按规定确定参加现场教学的学生代表(不得超过规定人数)和负责人,对学生强调途中安全和参观纪律,指导和安排学生代表在第十一周利用课堂实践时间在本班进行观后感交流。

2、各开课班级要认真组织,注意安全,每个学生必须按要求完成上述实践项目,并认真填写本课程《实践手册》相关项目和完成班上交流任务。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日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教学日历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日历周次:第一周授课内容:第一课导言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近现代史”界定(3分钟)2、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42分钟)3、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40分钟)4、总结(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课外作业:1、制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2、阅读教材上编综述。

周次:第二周授课内容:第二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对上一课内容的回顾,以及对本课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4分钟)2、列强入侵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0分钟)3、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性质与两大历史任务(16分钟)4、正确看待几个问题(30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课外作业:1、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问题;2、阅读教材第一章。

周次:第三周授课内容:第三课救国道路的探索与斗争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天平天国农民运动(30分钟)2、洋务运动(25分钟)3、戊戌变法维新(35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自己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

2. 阅读:洪仁玕《资政新篇》、谭嗣同《仁学》周次:第四周授课内容:第四课《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与斗争;(51分钟)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6分钟)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9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2、思考题: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周次:第五周授课内容:第五课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条件 (55分钟)2、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25分钟 )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2、思考题: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影响。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

03708中国近代史纲要时间轴

时间轴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1856-1860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北京政变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1883-1885年中法战争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898年戊戌变法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1911年黄花岗起义1911年保路运动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清帝退位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1925年孙中山逝世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1927年底广州起义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1935年中共中央发表八一宣言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5年一二.九运动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1937年八一三事变1937年9月凇沪会战1937年平型关大捷1937年秋中国共产党陕北洛川会议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1940年百团大战1941年皖南事变1942年中国共产党开始整风1945年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1945年中共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春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召开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1950年中苏签定<<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1954年4月至7月日内瓦会议1955年万隆会议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1956年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完成)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58年党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1967年1月全国各地掀起夺取党政各级领导权"一月风暴"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逝世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1971年10月25日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1972年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中美建交1980年中共中央为刘少奇恢复名誉,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经济特区1980年8月12日刘少奇追悼会在首都人民大会堂召开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82年底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1990年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洲运动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网络教学计划

《中国近代史纲要》2019-2020学年春季学期网络教学计划

《中国近代史纲要》
2019-2020 学年春季学期网络教学计划
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确保我校2020 年春季学期《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连贯性,现制定网络教学计划,具体如下:
一、课程教材
马工程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8年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网课时长
1.授课时长:网络教学共计 4 周。

2.时间跨度:2020年 2月10日至3月6日
三、适用教学对象
全体2019级本科生
四、课程内容及学习进度
1.课程内容:
导论
第一讲风云变幻的三十年(上编综述)
第二讲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三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2.学习进度:
本次学习网络教学平台上“纲要”课的导言、综述、第一章、第二章共计19 个视频的课程,阅读每章后所附案例、辅助性材料,并完成每一章所附习题。

五、同步使用其他网络教学资源
1. 观看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1949-2019”。

2. 要求全体学生注册学习强国。

3. 资源路径:学习强国—电视台—看理论—“我们走在大路上1949-2019”。

六、检查与考核
待正式开学后,由各班任课教师检查本班学生的网络教学学习进度,并作出相应考核。

考核办法另行通知。

后续线上学习要求由任课教师另行通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计划 PKU.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计划  PKU.doc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计划
2007级本科生(2008.2—6)
校历周序
上课时间
授课题目
任课教师
A组课堂
5、6号课堂
7、8号课堂
1
2、18-22
导 言;
第1讲: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历史任务
主管老师
主管老师
主管老师
主管老师
2
2、25-29
第2讲: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课堂
序号
人数
任课
教 师










教室
主管
教 师
1
170
仝 华
7-8
二教
101
仝 华
2
170
冯雅新
3-4
二教
101
冯雅新
3
300
史春风
5-6
二教
203
史春风
4
170
张 永
7-8
理教
201
张 永
5
300
张 永
11-12
二教
203
张 永
6
170
王久高
9-10
二教
411
王久高
7
170
王久高
7-8
二教
冯雅新
梁 柱
16
6、2-6
第11讲: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主管老师
主管老师
主管老师
主管老师
17
6、9-13
复习考试
主讲老师:仝华教授、康沛竹教授、黄南平副教授、刘志光副教授、冯雅新副教授、王文章副教授、史春风副教授、张永讲师、王久高讲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一
10
一教201
一/56
专题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
2
讨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地缘因素
十二
11
一教201
一/56
专题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
2
十三
12
一教201
一/56
专题七: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3)
2
讨论:中国为何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2
讨论:天平天国农民起义与历代农民起义的相同和不同

4
一教201
一/56
专题二:从天国悲剧到悲壮变法——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
2
讨论:洋务运动与中国的现代化

5
一教201
一/56
专题三:辛亥风云——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理论与实践(1)
2

6
一教201
一/56
专题三:辛亥风云——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理论与实践(2)
课程
类别
周数16
讲授30学时
习题课2学时课堂Leabharlann 论______学时实验学时
其它学时
总计32学时
公共基础
学分
2
教学日历
授课学期2016-2017第二学期
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使用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授课专业班级国商1622A、23、24
任课教师签字系(室)主任签字
周次
授课次数




周/


教学类别及内容
讲授
习题、课堂讨论、测验、实验、参观、见习等
主要内容(章、节)
时数
主要内容
时数

1
一教201
一/56
绪论
2

2
一教201
一/56
专题一千年变局与民族抗争——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2
讨论:今天改革开放与近代中国被迫开放的区别

3
一教201
一/56
专题二:从天国悲剧到悲壮变法——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
2
讨论:辛亥革命与当时社会生活的转变

7
一教201
一/56
专题四:开天辟地的大事变——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讨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国际背景

8
一教201
一/56
专题五:合作与分裂——国共合作与国民大革命
2

9
一教201
一/56
专题六:逼上梁山——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
2
讨论:中国革命道路的“特色”之处
十七
16
一教201
一/56
期末总复习
2
总复习
注:1.此表由任课教师认真填写。2.一式三份(教师、院(部)、教务处各一份),要求教师授课前一周填写完毕。
3.“课程类别”、“学时”与培养方案、教学大纲一致。4.要求每个授课班级或合班有一个教学日历。
2017年3月6日填写
十四
13
一教201
一/56
专题八:两个中国之命运的决战——为新中国而奋斗
2
讨论:国民党政权败退台湾的自身因素
十五
14
一教201
一/56
专题九:中国的新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讨论:新中国成立对中国人民的意义
十六
15
一教201
一/56
专题十: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2
讨论:改革开放近40年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