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
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

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这是很多患者都想具体了解到,因为得了肺结核的患者,都想尽快的让自己康复,所以为了能让自己尽快康复,很多人就想具体了解一下它的类型有哪些?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也为了你能尽快康复,看看下面详细的解答吧。
(一)I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在肺内形成的病灶,并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肺内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见于儿童,症状多轻微而短暂,有微热、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数周好转。
本型大多数预后良好。
(二)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粟粒性肺结核,由结核菌侵入血循环引起。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重如高热等,常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上可无明显中毒症状,病情发展也较缓慢,病人常无明显感觉。
(三)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此型,多见于成年人,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病灶可吸收、纤维化或钙化,症状及体征随病变范围和性质相差甚大,从无明显症状到出现高热、气急等明显中毒症状,X线胸片表现为片絮状或斑点结节状阴影,可有空洞及支气管内播散灶。
(四)Ⅳ型肺结核(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肺结核的晚期表现。
浸润型肺结核未及时发现或者治疗不当,空洞长期不愈,空洞壁逐渐变厚,病灶出现广泛纤维化,病灶吸收、修复与恶化、进展交替进行,病程迁延,症状时起时伏,常并发气胸、支气管扩张,甚至呼吸衰竭。
此型痰中常有结核菌,是结核病重要的传染源。
(五)V型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结核菌可由肺部病灶直接蔓延,也可经淋巴或血行到胸膜。
青少年多见,有干性和渗出性两个阶段。
前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并可听到胸膜摩擦音;胸液渗出时,胸痛消失,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
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有哪些,以上就为很多的肺结核患者,做了详细的介绍,相信你也了解很多类型的肺结核,所以要想让自己的肺结核能尽快得到有效的治疗,一定要对以上内容全面了解,了解以后,针对性的进行有效的治疗,就能让自己尽快康复、。
肺结核

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人肺结核90%以上为人型结核分枝杆菌,少数为牛型和非洲型二、特点:1.多形性:典型是细长稍弯曲两端圆形杆菌2.抗酸性:抗酸染色红色(一般细菌无抗酸性,可鉴别分支杆菌和其他菌属)3.生长缓慢:增代时间14~20小时,需氧菌,5%~10%CO2 环境能刺激其生长;适宜生长温度为37℃4.抵抗力强:煮沸100℃5分钟可杀死。
常用杀菌剂中70%酒精最佳,一般杀菌时间为2分钟5.菌体结构复杂结核分支杆菌的患者才有传染性)二、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微滴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飞沫传播是肺结核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三、易感人群婴幼儿细胞免疫系统不完善,老年人、HIV 感染者、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慢性疾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者患者排出结核分枝杆菌量的多少、空间含结核分枝杆菌微滴的密度及通风情况、接触的密切程度和时间长短以及个体免疫力的状况。
五、化学治疗对结核病传染性的影响接受化学治疗后肺结核患者痰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呈对数减少结核病传染源中危害最严重的是那些未被发现和未给予治疗管理或治疗不合理的涂片阳性患者。
原发病灶原发综合征肺结核病主要的免疫保护机制是细胞免疫1890年Koch观察到,将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到未感染的豚鼠,10-14日后局部皮肤红肿、溃烂,形成深的溃疡,不愈合,最后豚鼠因结核分枝杆菌播散到全身而死亡。
而对3-6周前受少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转的动物,给予同等剂量的结核分枝杆菌皮下注射,2-3日后局部出现红肿,形成表浅溃烂,继之较快愈合,无淋巴结肿大,无播散和死亡。
这种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再感染和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反应的现象称为Koch现象。
三、继发性肺结核继发性结核病的发病,目前认为有两种方式:原发性结核感染时期遗留下来的潜在病灶中的结核分枝杆菌重新活动而发生的结核病,此为内源性复发受到结核分枝杆菌的再感染而发病,称为外源性重染干酪样坏死结核病的病理过程特点是破坏与修复常同时进行病理学病理变化转归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索条增生病变或较小干酪样病变在化学治疗下也可吸收缩小逐渐纤维化,或纤维组织增生将病变包围,形成散在的小硬结灶。
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根据其病变特点和临床经过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常多形态并存,以一种为主。
1、局灶型肺结核是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早期病变。
X线示肺尖部有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病灶。
解剖学上病灶常定位于肺尖下2-4cm处,0.5-1cm直径大小。
病灶境界清楚,有纤维包裹。
镜下病变以增生为主,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病人常无自觉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
属非活动性结核病。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2、浸润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活动性、继发性肺结核。
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而来。
X线示锁骨下可见边缘模糊的云絮状阴影。
病变以渗出为主,中央有干酪样坏死,病灶周围有炎症包绕。
病人常有低热、疲乏、盗汗、咳嗽等症状。
如及早发现,合理治疗,渗出性病变可吸收;增生、坏死性病变,可通过纤维化、钙化而愈合。
如病变继续发展,干酪样坏死扩大(浸润进展),坏死物液化后经支气管排出,局部形成急性空洞,洞壁坏死层内含大量结核杆菌,经支气管播散,可引起干酪性肺炎(溶解播散)。
急性空洞一般易愈合。
经适当治疗后,洞壁肉芽组织增生,洞腔逐渐缩小,闭合,最后形成疤痕组织而愈合;也可通过空洞塌陷,形成条索状疤痕而愈合。
如果急性空洞经久不愈,则可发展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3、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该型病变有以下特点:①肺内有一个或多个厚壁空洞。
多位于肺上叶,大小不一,不规则。
壁厚可达1cm以上。
镜下洞壁分三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其中有大量结核杆菌;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纤维结缔组织;②同侧或对侧肺组织,特别是肺小叶可见由支气管播散引起的很多新旧不一、大小不等、病变类型不同的病灶。
愈往下愈新鲜;③后期肺组织严重破坏,广泛纤维化、胸膜增厚并与胸壁粘连,使肺体积缩小、变形,严重影响肺功能,甚至使肺功能丧失。
肺结核球病变空洞与支气管相通,成为结核病的传染源,故此型又有开放性肺结核之称。
如坏死侵蚀较大血管,可引起大咯血,严重者可造成窒息死亡。
空洞突破胸膜可引起气胸或脓气胸。
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调整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17]60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进一步提高肺结核病例报告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加强耐药肺结核报告管理工作,决定自2017年7月1日起,将“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肺结核分类进行调整,现将有关调整事宜通知如下:一、乙类传染病肺结核分类由“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调整为“利福平耐药、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
调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以下简称传染病报告卡)详见附件。
二、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人对诊疗过程中发现的利福平耐药(含耐多药)的肺结核患者,应当在传染病报告卡中填报肺结核(利福平耐药), 并及时录入“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
如诊断肺结核时无耐药检测结果,应当先根据细菌学检查结果(涂阳、仅培阳、菌阴、未痰检)报告病例,并在得到耐药检测结果后及时进行订正。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已完成功能改造并发布至测试系统,请各地认真组织功能测试,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已实现数据直接交换的地区,请通知数据交换单位在公共卫生数据交换服务平台下载修订后的相关技术文档,尽快进行调整。
四、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肺结核传染病报告分类调整工作,尽快更新传染病报告卡,组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人员培训,做好系统调整后续工作。
附件: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2017年6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报卡类别:1、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
姓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
家长姓名:14岁及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必须填写有效证件号,包括居民身份证号、护照、军官证、居民健康卡、社会保障卡、新农合医疗卡。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完整版)肺结核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全球广泛流行,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
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其病原菌为结核菌复合群,其中90%为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结核病患者,尤其是痰菌阳性者,主要通过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进行飞沫传播。
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根据病变部位及胸部影像学表现的不同,肺结核分为以下类型: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多见于儿童,胸部影像学主要表现为肺内原发病灶及胸内淋巴结肿大。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胸部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均匀分布的大小、密度一致的粟粒结节。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继发性肺结核胸部影像表现多样,轻者主要表现为斑片、结节及索条影。
根据不同的影像学特点,继发性肺结核可分为5个亚型:1.浸润性肺结核:渗出性病变和纤维干酪增殖灶多发生在上叶,影像学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我国是结核病的高负担国家之一,每年新增结核病患者约为90万人,约占全球总数的10%。
结核病在我国的分布不均,西部和中部地区的结核病患者比东部地区更多。
此外,我国还存在结核病的疫苗接种率低、结核病患者的就医率不高等问题,这都加剧了结核病在我国的流行。
据2010年的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为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达到499万例,患病率为459/10万。
此外,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为72万例,患病率为66/10万,而菌阴肺结核患者为129万例,患病率为119/10万。
结核病年死亡人数为5.4万例,死亡率为4.1/10万。
不同地区间的差异很大,西部地区的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和培养阳性肺结核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则低于平均水平。
呼吸系统传染病

流行性感冒
流行病学
流行特征 流感病毒具较强传染性,加之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要方式,极易引起流行和大流行。一般多发生于冬季,起始较陡,于2~3周内病例达高峰。主要发生于学校、单位、工厂及公共娱乐场所人群聚集的地方。后期呼吸道并发症增多,尤其儿童及老年患者常并发肺炎,有较高的病死率。一次流行持续约6~8周,流行后人群重新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乙型流感与甲型相似,亦可引起流行。而丙型流感多为散发感染。
肺结核
结核病的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的原则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整个治疗方案分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 1、早期 对所有检出和确诊患者均应立即给予化学治疗。早期化学治疗有利于迅速发挥早期杀菌作用,促使病变吸收和减少传染性。 2、规律 严格遵照医嘱要求规律用药,不漏服,不停药,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3、全程 保证完成规定的治疗期是提高治愈率和减少复发率的重要措施。 4、适量 严格遵照适当的药物剂量用药,药物剂量过低不能达到有效的血浓度,影响疗效和易产生耐药性,剂量过大易发生药物毒副反应。 5、联合 联合用药系指同时采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治疗,可提高疗效,同时通过交叉杀菌作用减少或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呼吸系统传染病
演讲人姓名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CONTENTS
纲要
壹
流行性感冒
贰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叁
肺结核
肆
习题
流行性感冒
简称流感。由流杆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流杆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而引起流杆反复流行和大流行,临床表现以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发热及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为特点。
肺结核
肺结核
流行病学 全球疫情 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约20亿曾经受到结核杆菌的感染。结核病的流行状况与经济水平大致相关,结核病的高流行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相对应。 世界卫生组织把印度、中国、俄罗斯、南非、秘鲁等国家列为结核病高负担、高危险性国家。全球80%的结核病例集中在这些国家。无疑这些国家结核病控制将对全球的结核病形势产生重要影响。
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子系统操作手册

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国家子系统操作手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预防控制中心修改记录目录1。
前言 (4)2。
用户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要求 (4)3。
用户计算机软件要求 (5)4.登陆方法 (5)5。
功能操作 (5)5。
1报卡管理 (5)5.1.1报告卡查询 (5)5.1。
2报告卡添加 (6)5。
1。
3报告卡订正或修改 (6)5.1.4报告卡删除 (7)5.1.5报告卡恢复 (7)5。
1.6报告卡审核 (8)5。
1.7报告卡追踪信息填写 (8)5.1.8报告卡收治 (8)5.1.9报告卡放弃收治 (9)5。
1。
10................................................................................................. 显示追踪登记本95.1.11报告卡查重 (9)5。
1.12排除卡浏览 (10)5.2病案管理 (10)5.2.1患者病案登记 (10)5。
2.2患者病案管理 (12)5.2.3患者病案修改 (13)5.2.4患者病案删除 (14)5。
2。
5患者重新登记 (14)5.2.6疑似耐多药患者管理 (14)5.2。
7患者转出 (15)5。
2.8患者转出管理 (15)5.2。
9患者转入管理 (15)5。
2。
10............................................................................................................. 结案审核165.2.11取消审核 (16)5.3项目管理 (16)5.3。
1项目维护 (16)5。
3。
2项目启动情况统计表 (17)5。
4季度录入报表 (17)5.4。
1药品用量季度录入表 (18)5。
4。
2痰涂片盲法复检结果 (18)5。
4。
3初诊患者检查情况 (19)5。
4。
4结核病实验室工作情况 (19)5。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

《肺结核基层诊疗指南(2018年)》要点一、概述结核病是由结核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全球广泛流行,是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也是我国重点控制的疾病之一,其中肺结核是结核病最主要的类型。
(一)定义肺结核是指发生在肺组织、气管、支气管和胸膜的结核,包含肺实质的结核、气管支气管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
(二)分类1.原发性肺结核:指初次感染即发病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亚急性及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3.继发性肺结核:由于初次感染后体内潜伏病灶中的结核菌复燃增殖而发病,本型是成人肺结核的最常见类型。
(1)浸润性肺结核:(2)空洞型肺结核:(3)结核球:(4)干酪性肺炎:(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4.气管支气管结核:指发生在气管支气管的黏膜、黏膜下层、平滑肌、软骨及外膜的结核病,是结核病的特殊临床类型。
5.结核性胸膜炎:包括干性胸膜炎和渗出性胸膜炎。
(三)流行病学我国疫情:据2010年我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估计,结核病年发病100万例,发病率78/10万;全国现有活动性结核患者499万例,患病率459/10万;痰涂片阳性肺结核患者72万例,患病率66/10万;菌阴肺结核患者129万例,患病率119/10万;结核病年死亡人数5.4万例,死亡率4.1/10万万,地区差异大。
二、病因与机制(一)诱因或危险因素1.传染源: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肺结核痰菌阳性的患者。
2.传播途径:结核菌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而传播。
3.易感人群:影响机体对结核菌自然抵抗力的因素除遗传因素外,还包括生活贫困、居住拥挤、营养不良等社会因素。
(二)病理生理1.基本病理变化: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炎性渗出、增生和干酪样坏死。
2.病理变化转归:结核病的早期渗出性病变可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纤维条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
导语: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这是很多患者都想具体了解到,因为得了肺结核的患者,都想尽快的让自己康复,所以为了能让自己尽快康复,很多人就想
三型肺结核和其他类型,这是很多患者都想具体了解到,因为得了肺结核的患者,都想尽快的让自己康复,所以为了能让自己尽快康复,很多人就想具体了解一下它的类型有哪些?为了你能全面的了解,也为了你能尽快康复,看看下面详细的解答吧。
(一)I型肺结核(原发型肺结核)
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后在肺内形成的病灶,并引起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
肺内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炎,统称为原发综合征。
多见于儿童,症状多轻微而短暂,有微热、咳嗽、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数周好转。
本型大多数预后良好。
(二)Ⅱ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粟粒性肺结核,由结核菌侵入血循环引起。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起病急,全身中毒症状
重如高热等,常可伴发结核性脑膜炎。
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临床上可无明显
中毒症状,病情发展也较缓慢,病人常无明显感觉。
(三)Ⅲ型肺结核(浸润型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类型,干酪性肺炎和结核球也属此型,多见于成年人,病变好发于上叶尖、后段及下叶背段。
病灶可吸收、纤维化或钙化,症状及体征随病变范围和性质相差甚大,从无明显症状到出现高热、气急等明显中毒症状,X线胸片表现为片絮状或斑点结节状阴影,可有空洞及支气管内播散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