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分型
肺结核 PPT课件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内科 刘绍霞
病例一
患者,女,57岁,农民,以“间断发热1月余, 胸闷20余天,加重1小时”为主诉入我院
入院后痰查抗酸杆菌,结果提示(-)
胸部CT平扫提示左侧大量性胸腔积液并压迫性 肺不张
病例一
病例一
血、胸水T-SPOT提示阳性
胸水常规提示蛋白定性(+),单个核细胞比 率为90.6% ,多个核细胞比率为9.4%
浸润性肺结核 浸润性肺结核
肺结核分型
--继发性肺结核
干酪样肺炎
大或小的斑片状阴影,可占据一个肺大叶, 其内密度不均,有多发的虫蚀样空洞或小的 不规则空洞
病变周围、一侧或两侧肺内可见支气管播散 病灶,呈小结节状或密度不均的斑片状影像, 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
干酪样肺炎 干酪样肺炎
肺结核分型
--继发性肺结核
肺癌
右上肺脓肿
支气管扩张
治疗
化疗(原则、药物、方案) 化疗原则 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全程 化疗药物
结核菌四种状态 A群 繁殖群/代谢旺盛/药敏感/易变异 B群 细胞内空洞/代谢低下/不敏感 C群 偶繁殖/代谢极低/不敏感 D群 休眠/內源复发/药无效
抗结核药物
异烟肼(isoniazid H)全杀菌 利福平(rifampin R)全杀菌 链霉素(streptomycin S)全杀菌 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Z)全杀菌 乙胺丁醇(ethambutol E)抑菌剂
胸水腺苷脱氨酶ADA为47.3U/L(大于参考值 35U/L)
病例二
患者,女,学生,19岁,以“咳嗽、咳痰,胸 闷、间断发热半年,加重3天”为主诉入我院
胸部CT平扫提示双肺感染并左肺门阴影,空洞 形成
肺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结核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病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
潜伏期4~8周。
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
人与人之间呼吸道传播是本病传染的主要方式。
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
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发病率越发强烈。
除少数发病急促外,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因结核菌生长缓慢(增代时间为14—20小时)。
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
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当抵抗力降低或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增高时,才可能引起临床发病。
若能及时诊断,并予合理治疗,大多可获临床痊愈。
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
———病理生理:1、病理改变:⑴、渗出性病变:主要表现为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肺泡炎。
此种病变发生在病变早期,或机体的免疫力低下、细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情况下。
⑵、增殖性病变:开始时可有一段时间的渗出,当巨噬细胞吞噬并消化了结核菌后,菌的磷脂成分使巨噬细胞形态变大而扁平,类似上皮细胞(类上皮细胞),即结核结节,这是增殖性改变的主要成分。
菌量较少,毒力较低,或人体抵抗力较强,对结核杆菌产生一定的免疫力时可发生以增生为主的变化。
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心是干酪样坏死,其外围可见类上皮细胞及郎罕巨细胞,最外围为淋巴细胞。
⑶、变质性病变:多由渗出性病变或增生性病变发展而来,在菌量大、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增高情况下发生,表现为渗出性病变中结核菌战胜巨噬细胞后不断增殖,使细胞浑浊肿胀后,发生脂肪变性、溶解破碎,直至细胞坏死,释放出蛋白溶解酶,使周围组织溶解坏死,形成凝固性坏死。
这种坏死因含大量脂质,在肉眼观察下呈黄灰色,质松而脆,状似干酪,故称“干酪样坏死”,病灶相互融合形成“干酪性肺炎”,易液化、形成空洞并沿支气管播散。
肺结核影像诊断

其发生原因:外源性再感染或原发灶重新活动所致
◆两大特点:具有病变的好发部位及病灶多样性 →好发部位:双肺上叶尖段、后段及下叶背段 →病灶多样性:渗出、实变、增殖、钙化、纤维化、空洞等
3. 继发型肺结核
◆ 浸润性肺结核——X线与CT表现
局限性斑片影:渗出与实变 大叶性干酪性肺炎:更致密、可见虫蚀样空洞 增殖性病变:树芽征、梅花瓣 结核球(tuberculoma) 结核性空洞(cavity) 支气管播散病变:“树芽征”等 硬结病灶、钙化等
总结
X线与CT均可对肺脓肿和肺结核检出和诊断发挥作用 X线平片对典型肺脓肿和明显肺结核可以做出诊断 CT密度分辨力很高,可对各种肺脓肿、肺结核病灶的发现与准
确诊断以及治疗随访提供十分重要的信息 CT对早期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小空洞、播散灶更加敏感 CT增强检查对不典型结核球鉴别诊断可发挥重要作用
肺结核
◆ 致病菌与病理改变
→是由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 →结核杆菌侵入肺组织后引起的基本病变是渗出与增殖 →结核病变转规与机体免疫力、细菌致病力及治疗情况有关 →病理上大致可分为渗出、增殖、干酪、空洞四个期 →肺结核病理演变较为复杂,在影像学上的表现呈多样性 →肺结核的好发部位,以两肺上叶尖后段、肺下叶背段多见
3. 继发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X线表现(斑片、结节、空洞等)
3. 继发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浸润性肺结核:CT表现(结节、斑片、空洞等)
3. 继发型肺结核
典型肺结核球CT表现:左下肺见类圆形结节灶,边缘清晰,其中见引流支气管影(↑)
3. 继发型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X线与CT表现(两肺可见大量纤维化、多发空洞及肺结构破坏)
活动性肺结核影像诊断

二、树芽征
树 芽 检征查方法与价值
末梢细支气管与肺泡结核灶及播散——酷似“树芽征”
树芽征
树芽征
结核树芽征
树芽征
树芽征
病理:干酪样物质占据细支气管和 肺泡管,
是结核经支气管播散的早期特征性 CT征象,对肺结核活动性判断有重 要意义
三、小叶中心结节及线状影
病理:小叶中心结节为细支气管或动脉 受累,并造成周围间质和肺泡炎症或纤 维化。
四: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 游离性少量胸腔积液; – 中等量至大量胸腔积液; – 局限性积液:“肺底积液”、“胸壁包裹积液”、
“叶间积液”。 – 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时,出现液气胸及包裹性液气胸。 – 晚期出现胸膜肥厚、粘连、钙化。
胸腔积 液
胸腔积 液
水平叶间积液
结核性胸膜炎(积液)
呈节段性分布,直径5-8MM,边缘模糊 小叶中心结节,伴或不伴分支线样影
意义:结核活动一项指标。
三、小叶中心结节及线状影
四、小叶实变
小叶及大叶实变
肺段或肺叶阴影:病理基础可为渗出性肺泡炎、 干酪性肺炎,也可为增殖性肺结核及慢性肺组 织炎。
CT表现为叶段实变,干酪性肺炎可见在实变 区见不规则透明区为急性空洞形成。有时可在 同侧或对侧肺内见支气管播散的斑片状影。
GGO
磨玻璃:相当胸片云絮状
A、片状(边界模糊)B、片状(边界清晰) C、结节状
二、树芽征:
树芽征:
概念:由终末细支气管和肺泡腔内病变形成的 小结节影与分支细线影构成的酷似春天的树枝 发芽状,称“树芽征”
CT表现:在肺外围支气管的末梢呈2-4MM大 小结节与树枝状的高密度影。
意义:表明小气道病变,肺结核活动病灶或播 散病灶。
肺结核

第八节肺结核重点辅助检查方法和治疗原则护理措施临床表现以病例形式出现概述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的肺部慢性传染性疾病。
结核菌可累及全身多个脏器,但以肺结核最常见。
1、结核菌:属分枝杆菌;2、涂片染色具有抗酸性,故又称抗酸杆菌;3、分型:结核菌分为人型、牛型及鼠型等种类,人型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菌。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特点1、生长条件与速度:结核菌为需氧菌,结核菌在培养基上4~6周才能繁殖成菌落;2、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在阴湿环境能生存5个月以上,但在烈日下曝晒2~7小时、70%酒精接触2分钟或煮5分钟可以被杀灭。
将痰吐在纸上直接焚烧是最简易的灭菌方法。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特点3、菌体三种成分有不同的生物活性:结核菌菌壁含有类脂质、蛋白质和多糖类三种成分。
(1)蛋白质可引起过敏反应;中性粒细胞和大单核细胞浸润(2)菌体类脂质能引起单核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而形成结核结节;(3)多糖类则引起某些免疫反应(如凝集反应)。
病因及发病机制(一)结核菌特点4、耐药性:耐药性有两类(1)先天耐药:结核菌在自然繁殖过程中,由于基因突变而出现的少量天然耐药菌;(2)继发耐药:结核菌与抗结核药物接触一定时间后逐渐产生的耐药,如单用异烟肼治疗3个月,痰菌约有70%耐药。
病因及发病机制(二)感染途径1、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2、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3、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
病因及发病机制(三)人体的反应性1、免疫力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有两种。
非特异性免疫力(先天或自然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后天性免疫力):通过接种卡介苗或感染结核菌后所获得的免疫力,其免疫力强于先天免疫2、变态反应结核菌侵入人体后4~8周,机体对结核菌及其代谢产物所发生的过敏反应称为变态反应,属于Ⅳ型(迟发性)变态反应病因及发病机制(四)分型肺结核分原发性与继发性两大类1、原发型肺结核此型多发生于儿童或初次进城市的成年人。
肺结核

(一)基本病理改变 渗出 增殖
1.渗出性病变
病变区肺组织充血水肿,肺泡腔内有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纤维蛋白的渗出,并有少量的类上皮细胞 和多核巨细胞。抗酸染色可以发现结核杆 菌。渗出性病变小至肺泡、腺泡、肺小叶、 大至肺段、肺叶的结核性肺炎
诊断标准
肺结核的诊断程序
可疑症状
胸部X线检查
痰检查
确定有无活动性 分类(传染性)
治疗
诊断要点
肺结核分型 I型 原发肺结核 II型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III型 继发性肺结核 IV型 结核性胸膜炎 V型 肺外结核
(一)原发型肺结核
含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原发综合征: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胸内淋巴结结核
2.机体初次接触抗原后,T细胞转化为致敏淋巴细 胞,使机体处于过敏状态。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时, 致敏T细胞识别抗原,出现分化、增殖,并释放出许多 淋巴因子,吸引、聚集并形成以单核细胞浸润为主的 炎症反应,甚至引起组织坏死
3.发病过程中没有抗体或补体的参与
结核病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形成结核结节
病理改变
(四)结核菌素试验 旧结素(old tuberculin,OT) 结素的纯蛋白衍化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PPD) 方法:左前臂屈侧皮内注射0.1ml(5IU)48~72h 结果判断:硬结直径<5mm 阴性,5~9mm 弱阳性,10~19mm 阳性,≥20mm或水泡、硬结、坏死强阳性
35岁的中年女性患者,因拔牙后高热、咳嗽、咳痰一周 入院,既往30年前因佝偻胸行胸廓成型术;20年前有肺结 核病史,规范治疗一个疗程至临床痊愈;有糖尿病史5年; 入院后胸片示双肺弥漫性栗粒样结节,呈毛玻璃样改变, 右中肺钙化灶并右中肺不张,入院后查痰,连续三次痰涂 片均找到结核杆菌
肺结核和肺肿瘤

肺结核
Pulmonary Tuberculosis
*
病理与临床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肺部疾病。病理上由渗出、增殖、干酪、纤维化或钙化等不同改变组成,但以一种病理改变为主。分为原发型(Ⅰ)、血行播散型(Ⅱ)、继发型(Ⅲ)、胸膜炎型(Ⅳ)和肺外结核(Ⅴ)五种Ⅰ)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 继发型肺结核(Ⅲ) 浸润性肺结核 空洞性肺结核 结核球 干酪样肺炎 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Ⅳ) 肺外结核(Ⅴ)
结核的纤维收缩,支气管被牵拉而产生扩张,邻近的结核病灶通常已经愈合或已长久稳定,可称为结核后支气管扩张。 结核性支扩多见于上叶,且多累及2级或3级支气管。这与非结核性支扩多见于下肺部和累及较小的支气管有所不同。
*
肺结核伴支扩
*
*
结核性脑脓肿(肺外结核 V型)
*
诊断、鉴别诊断及比较影像学
一般肺结核根据临床表现、痰菌阳性及普通X线检查即能及时作出诊断。结核瘤表现不典型时需与肺癌鉴别;胸内淋巴结结核需与淋巴瘤鉴别。CT能发现非常小的钙化点,较平片和MRI更有利于鉴别诊断。
*
低分化鳞癌(空洞)
*
空洞
*
右肺下叶周围性肺癌。肺窗示右肺下叶肿块,内有偏心厚壁空洞
*
空泡征
空泡征在CT上表现为孤立结节中夹有小的低密度透亮泡影,多呈圆形、卵圆或小条状影,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或隐约可见, 一般为多发,大小约2. 0mm,一般认为是肺癌的特有征象。
*
腺癌(空泡)
*
空泡征
*
左上肺结核球
*
*
*
右上肺结核球
*
*
巨大结核球
*
*
小空洞
干酪样肺炎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肺结核的临床分型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肺结核的临床分型分为原发性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其他肺外结核、菌阴性肺结核等, 具体介绍如下:1.原发性肺结核:多见于少年儿童,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多有结核病家庭接触史, 结核菌素试验多为强阳性, X线胸片表现为哑铃状阴影, 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肿大的肺门淋巴结, 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包括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亚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
急性粟粒性肺结核多见于婴幼儿和青少年, 起病急, 持续高热, 中毒症状严重。
浅表淋巴结、肝、脾肿大, 有时皮肤出现淡红色粟粒疹。
X线片课件肺尖至肺底呈大小、密度和分布三均匀的粟粒状结节阴影。
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较缓, 症状较轻, X线胸片呈双上、中肺野为主的大小不等、密度不同和分布不均的粟粒状或结节状阴影。
3.继发性肺结核:包括浸润性肺结核、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和干酪样肺炎等。
(1)浸润性肺结核:影像学检查表现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 可融合形成空洞。
(2)空洞性肺结核:多有支气管播散病变, 临床症状较多, 发热、咳嗽、咳痰和咯血等。
空洞性肺结核患者痰中经常排菌。
(3)结核球:多由干酪样病变吸收和周边纤维膜包裹或干酪空洞阻塞性愈合而形成。
(4)干酪性肺炎:多发生在机体免疫力和体质衰弱, 又受到大量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患者, 或有淋巴结支气管瘘, 淋巴结中的大量干酪样物质经支气管进入肺内而发生。
(5)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病程长, 反复进展恶化, 肺组织破坏重, 肺功能严重受损, 双侧或单侧出现纤维厚壁空洞和广泛的纤维增生, 造成肺门抬高和肺纹理呈垂柳样, 患侧肺组织收缩, 纵隔向患侧移位。
4.结核性胸膜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和结核性脓胸等。
5.其他肺外结核:如骨关节结核、肾结核和肠结核等。
6.菌阴性肺结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结核分型
李杰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结核病分类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结核病的分类。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卫生防疫、医疗保健机构对结核病的诊断、治疗、预防。
2 结核病分类
2.1 原发性肺结核
原发性肺结核为原发结核感染所致的临床病症。
包括原发综合征及胸内淋巴结结核。
2.2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包括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及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
2.3 继发性肺结核
继发性肺结核是肺结核中的一个主要类型,包括浸润性、纤维空洞及干酪性肺炎等。
2.4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上已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炎。
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结核性脓胸。
2.5 其他肺外结核
其他肺外结核按部位及脏器命名,如:骨关节结核、结核性脑膜炎、肾结核、肠结核等。
3 病变部位、范围
肺结核病变部位按左、右侧、双侧,范围按上、中、下记录。
4 痰菌检查
痰菌检查是确定传染和诊断、治疗的主要依据。
痰菌检查阳性以(+)表示,阴性以(–)表示。
需注明痰检方法,如涂片(涂)、培养(培)等,以涂(+),涂(–),培(+),培(–)表示。
当病人无痰或未查痰时,则注明(无痰)或(未查)。
5 化疗史分为初治与复治。
初治:凡既往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治疗或用药时间少于一个月的新发病例。
复治:凡既往应用抗结核药物一个月以上的新发病例、复发病例、初治治疗失败病例等。
6 病历记录格式
6.1 按结核病分类、病变部位、范围,痰菌情况、化疗史程序书写。
如:
原发性肺结核右中涂(—),初治
继发性肺结核双上涂(+),复治
原发性肺结核左中(无痰),初治
继发性肺结核右上(未查),初治
结核性胸膜炎,左侧涂(—),培(—),初治
6.2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可注明(急性)或(慢性);继发性肺结核可注明(浸润性)、(纤维空洞)或(干酪性肺炎)等。
并发症(如自发性气胸、肺不张等),
并存病(如矽肺、糖尿病等),手术(如肺切除术后、胸廓成形术后等)可在化疗史后按并发症,并存病,手术等顺序书写。
(卫生部2001年7月20日批准,2002年1月1日起实施)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