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林分特征因子预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

合集下载

善洲林场林分特征与火灾防控研究

善洲林场林分特征与火灾防控研究
中图分类号:S718. 542;S762. 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168(2023)04-0100-05
引文格式:左军宏,王金波,王加庆,等 . 善洲林场林分特征与火灾防控研究[ J] . 林业调查规划,2023,48( 4) :100104,181. doi:10. 3969 / j. issn. 1671-3168. 2023. 04. 016
责任作者:王秋华(1978-) ,男,福建长汀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 从事森林防火教学科研工作 .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第4期
左军宏,等:善洲林场林分特征与火灾防控研究
· 101·
森林防火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
2 林场火环境
命财产安全,事关国家生态安全,森林防火责任重于
燥,降雨很少,降雨量仅 167. 4 mm, 占年降雨量的
不超过 10℃ ,是云南省年温差最小的地区之一 [8] 。
善洲林场的气候特点是“ 四季不明,干雨分季” ,主
要表现在林区内大部分地区四季分配特点是冬无严
亮山营林区位于县城南部,最高海拔 2 618. 8 m,最低
寒,夏无酷暑,全年无霜期 273 d。 每年 3—4 月降雨
左军宏1 ,王金波1 ,王加庆1 ,王 劲2 ,张文文2 ,王秋华2
(1. 施甸县善洲林场,云南 施甸 678200; 2. 西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云南省森林灾害预警与
控制重点实验室,云南 昆明 650224)
摘要:依据善洲林场 1988—2021 年 33 年的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和近 11 年来善洲林场森林防火取得
下部 6 个乡镇的山顶水源发源地,林区内有周边村

浅谈森林可燃物的研究

浅谈森林可燃物的研究

浅谈森林可燃物的研究【摘要】森林可燃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影响林火发生及火烧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森林可燃物特性,森林可燃物类型与火行为,森林可燃物类型、载量的调查与制图,森林可燃物管理。

开展多尺度可燃物研究;可燃物类型与火行为的研究。

【关键词】林火;森林可燃物;可燃物管理自然火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从地表火到树冠火的多种形态调整森林生态系统的树种组成、年龄结构和空间(景观)格局。

地表火清除林下堆积物,调整林分结构,为存活树木创造成材的环境。

树冠火烧掉整片林木,为早期演替树种创造生长条件,使空间上存在着不同年龄镶嵌的异质森林景观结构。

林火作用下产生的林分与景观结构既能有效地抵抗森林病虫害的传播,又为野生动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境。

要科学地理解林火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综合作用,必须对林火发生规律及行为进行充分研究。

森林可燃物是林火发生和燃烧的物质基础。

森林可燃物管理是从根本上解决林火安全问题、改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健康水平的途径。

国内外学者虫就认识到森林可燃物在林火管理中的重要性,在森林可燃物研究领域做了许多基础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森林可燃物特性,森林可燃物类型与火行为,森林可燃物类型、载量的调查与制图,森林可燃物管理的研究。

我国在森林可燃物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可燃物的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我国的林火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森林可燃物研究进展1.1森林可燃物的特性森林可燃物的特性包括森林可燃物的理化性质和空间组合特征。

可燃物的理化性质描述可燃物植物部分的特性,包括可燃物的化学性质以及密度、燃点、热值、含水率等物理性质,主要用来解释燃烧现象(能量释放大小、火线强度和火焰长度等);可燃物空间组合特征描述可燃物组合的各种特性,包括可燃物的数量、大小、形状、密实度及连续性等,主要影响火行为(扩散速率与强度)。

我国学者针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也开展了森林可燃物特性的研究,主要包括森林可燃物的含水量、燃点、灰分、热值、抽提物(油脂)含量等的分析测定。

浅述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研究进展

浅述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研究进展

浅述森林可燃物燃烧性的研究进展作者:王旭周汝良来源:《绿色科技》2012年第11期摘要:以森林可燃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基础,对近些年森林可燃物的含水率、可燃物的载量、可燃物的抽提物、灰分含量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含水率;可燃物载量;抽提物1引言森林可燃物燃烧性是指森林被引燃着火的难易程度以及着火后所表现的燃烧状态和燃烧速度的综合.[1]。

可燃物燃烧性的研究一般包括可燃物的含水率、可燃物载量、可燃物的化学性质。

森林可燃物的燃烧性是森林火险评估的基础,也是制定营林防火措施的依据.[2]。

2可燃物物理性质的研究2.1可燃物含水率的研究含水率是表示可燃物干湿程度的指标,是影响林火发生的重要因子。

森林可燃物含水率是林火预测预报中重要指标之一。

当可燃物含水率超过35%时,不燃;25%~35%时,难燃;17%~25%时,可燃;10%~16%时,易燃;小于10%时,极易燃。

覃先林等(2001)研究了某林区的落叶松、白桦等树木的含水率,并建立了多种可燃物含水率与其相关因子的回归模型.[3]。

曲智林等(2010)通过微分方程理论推导,建立了可燃物含水率实时变化预测模型,统计了分析了单位时间内可燃物含水率的改变量与前一时刻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的关系,以及模型中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

结果表明:在温带针阔混交林区,3~4月份及多时无雨且高温在零度以上的情况下所建的模型是适用的,能够较准确地预测可燃物的含水率.[4]。

马丽芳等(2011)以黄栌叶、松针、草和细枯枝的含水率为因变量,土壤含水率、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为自变量,利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影响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变化最重要的因子是土壤含水率,其次是相对湿度,最后是空气温度。

以土壤含水率和空气温湿度为预报因子建立的4种可燃物的含水率预测模型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说明选择土壤含水率和空气温湿度作为森林地表可燃物含水率研究的预报因子较为合适.[5]。

基于昭通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的阔叶林可燃物载量分析

基于昭通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的阔叶林可燃物载量分析

基于昭通市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的阔叶林可燃物载量分析摘要:森林可燃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质基础,也是研究森林火灾风险的基础所在。

本文基于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数据,对森林可燃物数据获取、森林可燃物载量计算及其结果进行简单分析,客观反映出研究区域阔叶林森林可燃物载量基本情况。

关键词:可燃物载量;阔叶林;分层抽样;载量分析引言森林火灾的发生除取决于可燃物本身尺寸大小、结构状态和理化燃烧特性外,还取决于可燃物数量分布大小[1]。

由于森林群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地域性差异,森林可燃物载量各有不同[2]。

影响森林可燃物燃烧特性的因素很多,同时作用机理也很复杂。

本文基于全国首次森林火灾风险普查数据,通过对研究区域森林可燃物载量进行不同维度的统计和分析来获取研究区域森林可燃物载量的总体情况及特点,并选取对森林可燃物载量数据影响较大的因子进行相关对比分析,以获取重要的影响因子及系数。

一、区域概况昭通市,云南省辖地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结合部的乌蒙山区腹地,金沙江下游沿岸,坐落在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面积2.3万平方千米,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62平方千米。

昭通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峡谷深切,山区面积占96%。

特殊的地理、独特的区位,孕育了大山、大水、大峡谷等自然景观,造就了亚热带、暖温带共存的高原季风立体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昭通中心城市年平均气温在11.7℃-20.9℃之间。

二、基础数据获取(一)调查数据背景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国家开展的重要防灾减灾工作,是提升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林草部门作为防灾减灾的重要部门,在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中承担着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的重要工作。

通过普查,摸清全国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的防灾抗灾能力,客观认识全国和各地区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水平,建立分类型、分区域、分层级的森林和草原火灾风险普查数据库,从而更科学防范火灾风险。

林火风险评估与火灾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林火风险评估与火灾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

林火风险评估与火灾预测模型研究与应用第一章:林火风险评估的概述林火是指在森林、草原、草地和灌木林等植被覆盖的自然环境中,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

林火不仅会危害生态环境,造成生物资源和经济资源的严重损失,还会直接威胁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因此,科学评估林火风险,并研究有效的火灾预测模型,已成为保护森林和人类安全的必要手段。

第二章:林火风险评估的方法林火风险评估的方法较为多样化,包括物理模型、统计模型、经验模型等。

其中,物理模型无论是理论建模还是实验研究,只能发现事物存在的规律性,对于复杂的森林系统而言,往往难以计算和分析;统计模型则依靠大量的历史数据来寻找趋势,但其预测准确度受到历史数据的时效性、数量和参考样本质量的限制;而经验模型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具有专业性强、实用性强等优势。

因而有必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评估方法。

第三章:林火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林火风险评估的关键因素包括多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气象因素、地形因素、植被因素、森林管理水平、无人机监测能力等等。

其中,气象因素是影响火灾发生的首要因素,当气温升高、风速加大、相对湿度减小时,火险等级升高;植被因素则是决定火灾蔓延速度和范围的重要因素,如车辆间停放着的很多干草堆,这些干草堆所含的水分较少,更容易燃烧,且一旦起火,易扩散导致更大范围的灾害。

第四章:火灾预测模型的研究火灾预测模型是指根据历史数据、空间模型、物理模型等手段,建立一套完整的可靠的预测系统,以提前发现火灾风险和预测火灾蔓延趋势。

当前,主要应用于森林、草地等地区的火灾预测模型有时间序列模型、主成分分析模型、AMOS网络模型等。

各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度亦不相同,需根据地区特点和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第五章:火灾预测模型的应用火灾预测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可以有效地预测火险等级和火灾发生的地点,具有积极的防范作用。

现实生活中也有林火警报系统的应用实例,当某地区气象因素达到一定阈值时,火灾预测模型将自动发出警报,提醒大众和相关部门提早进行防范和应对措施。

畜牧、兽医科学

畜牧、兽医科学

[ ,中]董 希斌( 刊 / 东北林 业大学 , 哈尔滨
10 0 ,杨 学春 , 50 ) 4 / 林业 科 学. 2 0 一 0 5,
4 () l0 14 15. 1 ~ 一 1
2 0畜 牧 、兽 医科 学 3
00o7 6 2o8 2 0・1 3 0
关键词 :林 分因子 ;可燃物 载量 ;大兴 安岭林区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资助(0 7 4 ) 34 10 4
利 用林 分特征 因子预 测森林地被 可燃物 载 量 的 研 究 = rdcig frs u ae P e i n oet r c t sf
fe o d b u ig o et tn fco s u l la y sn f rs a d a tr s
后阶段为线性吸收,即具有零级动力学
sr c in f t t o M a e s a sr p o e y u o o rh n t r p wa o
低 .x 射线衍射 仪分析表 明镀层为 多晶 结构 .此木材一 金属复合材料 的 电磁屏蔽 效 能在 9kI ̄15 z的频率范 围内可 Iz . GH - 达到 6 B,导 电性和导 热性能较素材 0d 有显 著提高 .图 8表 4参 1 4 关键 词:桦木 单板 ;化学镀镍 ;镀 层成

0007 62 06 2 0 ・5 2 5
畜牧 、 医科 学基础学科 兽 隐性 白羽 肉鸡( 大系) 农 的染 色体核 型和 G_ 分 析 = n ls o ay t e n 带 A ayi f kroy ad s p
G— a d o r c s i e wh t f a e d b n f e e sv i e et r h e

从钢 丝绳、支架 、线形参数 、滑车 4个 方面 详 细 地 阐述 帽 儿 山溜 索 的设 计 过 程 ,同时介 绍帽儿 山溜索 的安装和 使用 过程 .帽儿 山溜 索是利用 抛物线理 论和 重 力下滑原理进 行设计 的,设计 比较系 统;帽儿山溜索安装简单,充分利用了 场地 自然条件 ,降低 建设 成本 .该 溜索 的研 制和成功使 用 ,为其 他溜索设 计提 供 了实际参考价值 .图 5表 2参 5 关键 词:帽 儿山;溜索 ;设计 ;安 装使

利用TM遥感影像和林分因子估测森林可燃物载量

利用TM遥感影像和林分因子估测森林可燃物载量

区域性估测 ,在建立实际估测方程时 ,参选因子无需进行中心
标准化 。可燃物载量与因子间岭估计估测模型为 :
Y = Xγ( k) + e 。
(1)
(1)式中 , Y是样地的实测可燃物载量组成的观测向量 ; X 为 影响因子观测阵 ,γ( k)为岭回归系数 , e为样地植被盖度观测
误差 ,并根据所绘岭迹图求解岭参数 k,根据岭估计原理可确
1 研究地区概况
本研究采用 2002年 5月 24日美国 Landsat - 7陆地资源 卫星 TM 数据 ,其轨道号分别是 121 /23,覆盖了塔河县整个地 区 。塔河县位于黑龙江省北部 ,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北坡 ,东 经 123°~125°,北纬 52°~53°,边境线长 171 km ,是我国重要 的木材生产基地和大兴安岭北部重要交通枢纽 。境内多低山 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呼玛河 、盘古河 、西尔根河流经县境汇入 黑龙江 ,在黑龙江境内流长 75 km ,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 候 ,冬季漫长而寒冷 ,夏季短暂而温热 ,全年的平均气温为 - 2~
以下自变量 :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 ND = TM ( 4 - 3) / TM ( 4 +
3) ( TM3指 TM 图像 3波段的像素灰度值 , TM4 - 3 指两个波
段的像素灰度值的差 , TM4 /3 指 TM 图像 4波段和 3 波段的
像素灰度值的商 ;其它依此类推 ) ;比值植被指数 RV I = TM4 /
2 研究方法
2. 1 外业调查
林下可燃物载量的测定是在样地内一条对角线上隔一定
距离机械设置 3块 2 m ×2 m 的小样方 ,测量每个样方内可燃
物和灌木的质量 ,同时取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含水率 。

塞罕坝林区地表可燃物研究

塞罕坝林区地表可燃物研究

be f e > 1 e y c m u t l e > 1 0 h d l o u t l u 1 1h d ly c m u t l e a e fn a na g e l l 0 h d l o u a b si e f l 0 ea c m si ef e . ea o b u y b b b si e f l st d me tl n r . b u w h u i de t f uf c o u t l u 1 11 o o io .s u tr d fau e fl rd ly c m u t l f e wee t e man in 山e s r e c m s b e fe . 1 c mp st n t cu e a e tr s o h ea o o a b i e i r n b s be u l r i i h
( a ab ca idF r t am o H bi e h n 6 4 6 hn 1S i naMeh n e oe r F r ee,W i a g 0 86 ,C i h z sy f c a; 2H bi cdm oe r Si c ,S  ̄ zu n 50 1 C i ; eeA ae yo r t c ne h i h ag 0 06 , n fF s y e i a ha
mae a fu d t n t f e c eo c r n ea d s ra f r . 1 uf c e a sp r nt rao S ia b oe t a tr l o a o o il n e t c ur c n p e d o f e 1 1 sra ef l o d e i ae f ah n afr s w s i n i nu h e i e u l u
c sdt t ri l odi f e os o s fe(0t m ) 11 fer f ia o e ru dbd edo l ec ta cnio o sru r t r 3 h 2 . 1 rpo t tnivr si s al i ne f o oh ic e tn i f e i / ei o su i s y e o a n y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Νορ τηεα σ τΦ ορ εσ τ ρ ψ Υνιϖ ερ σ ιτψ Ηα ρ βιν
Αβσ τραχτ ∏ ⁄¬ ∏ Κεψ ωορδσ . ƒ ¬
√ ∏ ∏ ∏ ⁄¬ . ƒ Λα ρ ιξ γ µελ ινιι ∏

⁄ µονγολ ιχα ∏
∏ ∏
∏ ≥ × ∏
Π ινυσσ ιλ ϖ εσ τρ ισ √
灌木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Π
胸径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Π
式中 ψ 为
Φ1 Φ1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 显著水平
为 1 为 1
1
∀ 复相关系数 Ρ
判定系数 Ρ 为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研究方法
111
外业调查 本研究于 年 月 年 月和
年 ! 月份分别在大兴安岭地区塔河林业局 !加格达奇林业 局 !呼中林业局境内 选择有代表性的樟子松林 Π ινυσ σ ιλ ϖ εσ τρ ισ √ µονγολ ιχα !落叶松 Λα ρ ιξ γ µελ ινιι 林和白 桦 Βετυλα πλα 样地共 块 ∀ 树种组成 !坡度 !坡向 !郁闭 τψ πηψ λ λ α 林 利用机械布点的方法设置 ≅ 度 !胸径 !树高 !年龄等林分与立地因子的测定均采用常规调查方法进行 ∀ 可燃物载量的测定 在样地内一条对角线上隔一定距离机械设置 块 内
胸径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Π
式中 ψ 为地
1 Φ Φ1 Φ1
表总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 郁闭度 ∀ Φ
1

著水 平 为 1 数 Ρ为 1
Ρ 为 1
∀ 相关系
判定系数 经调整的判
定系数 Ρ 为 1 ∀ 地表总可燃物与胸 径
式中 ψ 为灌木可燃物负荷量 ∀ Φ 判定系数 Ρ 为 1
显著水平为 1
∀ 复相关系数 Ρ 为 1
经调整的判





定系数 Ρ 为 1 ∀ 可燃物载量与林 1 1 分单因子的关系 地表总可燃物与郁 闭度
1 ξ ψ 1
样地
°
表3
Ταβ . 3
载量
兴安落叶松林可燃物载量和林分因子状况
Φυε λ λοαδσ ανδ σ τανδ φαχτορσ ιν Λαρ ιξ γ µ ε λ ινι ι φορε σ τ
数 Ρ 为 1
1 1 Φ 1
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单因子的关系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平均高
Φ1 1 ∀ ψ Φ1 1 1 1 ξ 式中 ψ 为 ∀ 相关系数 Ρ 为 1 Φ Φ1 ψ 1 1 ξ 式中 ψ 为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 判定系数 Ρ 为 1 经调
显著水平为 1
∀ 相关系数 Ρ 为 1
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物负荷量 ∀ Φ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胸径 负荷量 ∀ Φ
1 Φ ∀
显著水平为 1
1 Φ1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 ∀ Φ 1 Φ1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林龄 负荷量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数 Ρ 为 1 212 兴安落叶松林
1 1
显著水平为 1
∀ 相关系数 Ρ 为 1
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多因子的关系 时滞地表可燃物
Π #
郁闭度 灌木 ≥ ∏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平均高
Π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物
1 Φ1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
荷量 ∀ Φ 系不显著 ∀
则接受原假设 ∀ 回归方程不显著 所有自变量对 ψ 的线性关
1 ξ
地表总可燃物
1 Φ ∀ Φ1
式中 ψ 为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 ∀ Φ 判定系数 Ρ 为 1
1
Φ1
显著水平为 1
∀ 复相关系数 Ρ 为 1
经调整的判定系
收稿日期
∀ !黑龙江省重点基金
ε 下连续烘
至绝干重 用电子天平称重 计算出每个样方内不同种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资助 ∀


胡海清 利用林分特征因子预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
类可燃物的干湿比 可燃物的干湿比 干重 Π 湿重 ≅
! ! !灌木的载量 ∀ 表 !表
根据样方调查的各类可燃物鲜重和干湿比 推算出每块样地
灌木 ≥ ∏
≥ Π ≤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Π ⁄ Π
可燃物载量与林 地表总可燃物
1 1 ξ 1 ψ ξ
分多因子的关系
式中 ψ 为
地表总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郁闭度 ξ 为胸径 下 同 ∀ Φ
1 1 Φ Φ1 Φ1
显著
1 1 1 1 1
水平 为 1 数 Ρ为 1
显著水平为 1
ψ Φ1
∀ 相关系数 Ρ 为 1 1 1
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平均高 物负荷量 ∀ Φ
1 Φ 1 1 Φ1 1 Φ
ξ 式中 ψ 为 ∀ 相关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 判定系数 Ρ 为
显著水平为 1
1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平均高 ψ
! ! ≅
小样方 ∀ 测量每个样方
可燃物和灌木的重量 同时取样带回实验室测定含水率 ∀ 之间的枯枝 可燃物为凋落物层 直径 [ 1 的枯枝 !树叶和杂草 可燃物为半分解层 直 可燃物为直径在 1 ∗ 1 之间的粗大干枯可燃物 灌木为样方内的
可燃物分类标准 径在 1 ∗ 1 所有灌木 ∀
112
室内实验与计算 把取回样品放入烘箱内 在
统计软件 对不同种类可燃物载量与林分因子进行回归分析 并建立了数学模型 利用林分因子来推算不同 林分因子 可燃物载量 大兴安岭林区
1
种类可燃物的载量 并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 ∀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Π ρεδιχτινγ Φορε σ τ Συρφαχε Φυε λ Λοαδ βψ Υσ ινγ Φορε σ τ Στανδ Φαχτορσ
ψ 1 1 Φ ∀ ψ 1 ψ 1 1 Φ 1 1 Φ1 ξ 1 Φ ∀ 1 ξ 1 ξ 式中 ψ 为 Φ1 1 ξ 1 ξ Φ1 1 Φ1 1 ξ 1 ξ 1 ∀ 1 ξ 1 ξ 式中 ψ 为 Φ Φ1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ξ
∀ 复相关系数 Ρ 为
为平均高 ξ 为胸径 以下同 ∀ Φ
1
显著水平为 1 式中 ψ 为
∀ 相关系数 Ρ 为 1
判定系数 Ρ 为 1


胡海清 利用林分特征因子预测森林地被可燃物载量的研究
灌木可燃物与郁闭度
1 Φ1 1 1 Φ1 Φ
ψ Φ1 1
1
1
ξ
式中 ψ 为灌木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郁闭度 ∀ Φ
1 ξ 式中 ψ 为 ∀ 相关系数 Ρ 为 1 ξ 式中 ψ 为 ∀ 相关系数 Ρ 为 1 ξ 式中 ψ 为
判定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物
1 Φ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ψ 1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 判定系数 Ρ 为 时滞地表 判定系数
量∀Φ
1
显著水平为 1
∀ 复相关系数 Ρ 为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物
1 Φ1
式中 ψ 为
可燃物负荷量 ∀ Φ
Ρ 为 1
显著水平为 1
∀ 复相关系数 Ρ 为 1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 物
1 ψ ξ 1 1 ξ

1 Φ1 1 ∀ 1 Φ Φ1
中 ψ为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林龄 ∀ Φ
显著水平为 1

复相关系数 Ρ 为 1 判定系数 Ρ 为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与林分因子回归不显著 ∀ 灌木可燃物
Φ1 1 Φ ψ Φ1 1 1 ξ 1 ξ
显著水
1
平为 1 ∀ 相 关 系 数 Ρ 为 1 判定系数 Ρ 为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郁闭度
1 Φ1
∀ ψ 1 ∀ ψ 1 1 ξ Φ Φ1 1 1 ξ 式中 ψ 为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判定系数 Ρ
ξ 为郁闭度 ∀ Φ
显著水平为 1
∀ 相关系数 Ρ 为 1
为 1
Φ 1
经调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时滞地表可燃物与林龄
1 ψ 1 ξ 式中 ψ 为地 1 Φ Φ1 Φ1
表总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 胸径 ∀ Φ
1
显著
水平 为 1 ∀ 相 关 系 数 判定系数 Ρ Ρ为 1 为 1 经调整的判定 系数 Ρ 为 1 ∀ 时滞地表可燃 物与 平 均 高
1 1 ψ ξ
式中 ψ 为 时滞地表 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平均 高∀ Φ
1 1 Φ Φ1 Φ1
Φ1 1 ∀ ψ Φ1 Φ Φ1
式中 ψ 为
时滞地表可燃物负荷量 ∀ 判定系数 Ρ 为 1 经调
显著水平为 1
1 1
∀ 相关系数 Ρ 为 1 ξ
整的判定系数 Ρ 为 1 灌木可燃物与胸径
1 Φ1 1 ∀ Φ
式中 ψ 为灌木可燃物负荷量 ξ 为胸径 ∀ Φ 判定系数 Ρ 为 1 经调整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