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运作与管理的创新融入——工业工程——王磊
(整理)工业工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及其课后作业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案例分析班级:学号:姓名:案例1:宝钢供应链管理一、宝钢是如何实现供应链管理的?1、掌控上游资源:与上游原料供应商形成战略供应链以及长期合作关系。
拥有多家供应商,且分布在不同地区,于此同时,与多家世界知名船东有长期运输协议,保障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运输稳定,原材料成本波动限制在了一个可控的范围内;2、下游市场:①积极发展海外市场,为多个汽车公司提供钢板,有稳定,广阔的客户群;②与中国巨头三大汽车公司的战略结盟:加工中心,配送中心,仓库配备齐全,及时响应客户需求,从原来的产业链上下游的销售关系,扩张成相互支持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宝钢供应链末端得到大大延伸。
③与多国矿业,钢铁,汽车巨头形成战略联盟3、企业工作工作流系统:用intranet技术集成企业的工作流,通过信息资源的共享,实现企业内各部分间的业务互动和行政事务的在线处理;4、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客户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对客户进行差异化分析和个性化管理,实施“一对一营销”,满足客户需求;5、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对供应商的动态评价,实现企业大宗物资等的战略采购。
二、宝钢的供应链系统有什么特点?1、侧重于从内部资源的管理和协调转向外部资源的整合和利用,从企业内部业务集成转向企业间的业务协同,是整个生产系统成为供应链躯干,并通过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达到集成,敏捷和互动的效果,这一系统的理念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构建高效,快速响应的供应链系统”。
2、五大系统: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应用模型技术,专家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电子商务平台。
3、信息交流,实时与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实现互动,供货时间短,响应客户快。
三、结合案例,谈谈供应链管理对企业发展的作用1、供应链的优劣,决定了在综合竞争的优劣,宝钢凭借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高科技装备的使用,加强了与上游供应商的稳定合作,拓宽了下游客户群体。
基于研讨式教学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研讨式教学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目前,我国工业工程专业的《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工作,多以教材理论授课为主,辅之以一定的实际应用案例解读分析,普遍伴随着教材内容的前沿性差及应用性低、学生对教学的参与度积极性差和对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等教学问题。
因此对现有的课程建设成效进行综合优化提升,开创性地探索和实践《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对于教育者们迫切重要。
一、《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现状通过对国内外《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教学实践的收集和了解,本文对现有《基础工业工程》教学问题总结如下:(一)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不足工业工程专业知识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生产制造业,服务业等,目前缺乏普遍社会化的应用实践大环境,使大部分学生在入校后很长一段时间对所学专业认识不深入。
(二)教材的前沿实用性差目前国内《基础工业工程》课程采用的教材侧重于理论概念堆积,限制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对课程整体性质的认知能力。
(三)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重视不足传统教学模式大多重视“教师如何去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导致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和参与性差。
(四)传统教学方法落后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位置,案例讨论教学中大部分案例趋于老化,雷同,缺乏对社会实际的背景、发展过程和因果关系等的深入了解和分析。
二、《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的新思路—研讨式教学本文针对《基础工业工程》课程提出研讨式教学方式,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一)从教学大纲向教学体系的过渡本文提出六大部分的黄金教学内容,形成网络综合教学体系,具体见图1所示。
教学体系转变,请学生扮演制造工程师来解决实际的问题。
具体教学内容如表1所示。
刘鹏,付丹妮,王磊,梁馀音,陈晗*(吉林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我国各高校工业工程专业中《基础工业工程》课程建设与改革,应以创新改进教学为深入思想、扎实推进教学改革为强劲动力,积极探索并实践课程教学新方法、新思路、新模式。
探究商业银行网点智能化建设策略

产业经济查装备,加强引进煤层气勘探开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吸引具有经济技术实力的境外投资者参与煤层气勘探开发;坚持以“一带一路”主要产煤国家为重点,探索与沿线国家企业、相关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到境外开展产能合作、专业化合作、技术服务,培育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3.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的投入。
坚持问题导向,补足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短板,整合和组建具有环境保护、检测、治理与修复等资质方面的公司;以PPP项目为主要载体,加大污水治理、环保工程及生态环境改善等项目投资;以资源节约、发展循环经济为出发点,培育节能环保类公司;构建服务地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完整产业体系,提高科学技术研究水平,全面实现地质工作的转型升级。
(五)坚持共享发展,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新境界1.稳步提高职工收入。
探索建立稳定的职工收入增长机制,推进收入分配的多元化,实现在职职工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完善收入分配机制,适度向行业领军人才、技术骨干、野外生产一线岗位倾斜,使广大职工更多分享发展成果。
2.强化安全生产。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安全管理制度,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加大安全生产投入,维护职工生命健康权益。
切实加强安全监管,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
加强境外人员安全管理,建立适应境外地质工作的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确保境外人员安全。
3.加强煤炭地勘行业宣传的力度。
加强对野外生产一线地质勘查人员的宣传,关心一线职工工作生活环境和情感世界,增强地勘职工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开展类似“寻找最美勘探队员”“感动中国的地质人”等系列活动,提高行业声望,让更多的民众意识到地质工作对于国家的重要性,让地质工作者感受到社会的关注。
煤炭地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总体谋划,抓住关键问题并有所突破,才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煤炭地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经历一个渐进的、积小变为大变、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应把阶段性目标分解为年度任务,稳步推进;煤炭地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党的领导,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原则和方向,真抓实干,持之以恒,助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智慧树答案创新创业与企业运营管理知到课后答案章节测试2022年

第一章1.中国()将“智能模拟”列入国家科技发展规划答案:80年代末2.科技部先进制造领域正在规划的重点专项是()答案:互联网+;双基工程;器换人;3D打印3.企业管理的基本任务是()答案:市场营销与财务;供应;战略决策与技术;生产运作4.生产与运作是企业经营的基本职能答案:对5.运作管理包括()答案:系统改进;系统运作;系统设计6.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答案:对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答案: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8.一切创造财务的活动都可称之为生产答案:对9.典型企业有三大基本职能()答案:营销;生产与运作;财务10.工业工程之父是()答案:泰勒第二章1.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理论答案:最高层次2.法约尔认为管理就是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是管理职能之首答案:计划3.战略管理的目的是()答案: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能力4.竞争对手分析包括以下哪几项()答案:竞争者的能力;竞争者的想法;竞争者的目标5.生产运作战略是对如何开展企业生产运营活动所作的具有()的谋划。
答案:全局性6.生产运作战略在企业的战略体系中属于()战略答案:职能级7.基于成本的生产运作战略的实施措施主要有()答案:进行库存控制;采用大量生产方式8.基于质量的生产运作战略的实施措施主要有()答案:采用精细生产方式;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9.生产运作战略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对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和企业希望达到的绩效目标之间关系的协调过程。
答案:对10.企业基于成本的生产运作战略是一种面向内部的战略,是卖方市场的思维;基于质量的生产运作战略则是转向买方市场的初步,是面向竞争对手的战略,是一种纯外向性思维的战略。
答案:错第三章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
答案:对2.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预测时间范围的缩短而降低。
答案:错3.平滑系数取0.1比取0.3能使预测值更快地反映外部需求的变化。
高校课题申报: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工程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高等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新工科,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1 问题的提出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专门制订了行动路线,明确提出高校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推动传统工科专业改造升级”。
随着“新工科”建设的逐步推进,“产教融合”作为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高端智能制造、“中国制造2025”“双一流”大学建设,以及新工科教育改革等一系列挑战的有效举措,被寄予空前的厚望。
产教融合能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持续转化,加强智能制造产业核心竞争力,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
在宏观层面能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微观层面能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度融合,形成创新合力。
此外,“产教融合”远超出了传统人才培养的范畴,它是人才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助推器”、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稳定器”、人才红利的“催化器”;从长远来看,“产教融合”将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性变革,打造新型的中国高等教育系统,使高校与产业界围绕产业与技术变革中的核心要素,构建新型的高等教育系统和产业体系之间的互动演进关系,推动国家实现科技自主创新与高端智能制造技术变革。
然而,纵观当前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产教融合”教育的现状,机械工程专业也逐渐出现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和挑战:随着“制造”向“智造”的转型升级,在新工科专业建设布局下,迫切需要我们去探索如何进一步明确“建立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更好的整合课内课外资源、校内校外资源、国内与国际资源等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构建多元化的协同育人模式,并开展实践探索工作,推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信息经济学参考文献目录.-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阿罗 K J.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2]白云峰,靖继鹏. 信息商品价格理论与实证研究[J]. 情报学报,2003,22(5): 626-631.[3]波拉特范式/baike/x29376/.[4]蔡建峰. 信息成本预算评价方法研究[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2):139-141.[5]曹玉贵,杨忠直. 基于非对称信息的第三方物流最优激励问题研究[J]. 工业工程,2006,9(3): 19-27.[6]曹玉贵. 不对称信息下第三方物流中的委托代理分析[J]. 管理工程学报,2007,(2):74-76.[7]查先进.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陈景艳.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9]陈静. 过度信息市场环境下的品牌竞争策略[J]. 经营与管理,2009,(3): 65-66.[10]陈昆玉. 社会信息化水平测度模型及其应用[J]. 情报科学,2001,(1): 14-17.[11]陈昆玉. 信息经济学评述[J].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01,(3): 175-177.[12]陈兰杰,高冰洁,项琳. 浅议网络环境对信息商品价格的影响[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06,(2): 16-17.[13]陈宁. 信息价值度量方法的比较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1.[14]陈瑞华. 信息经济学[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5]陈燕. 数据挖掘技术及应用[M].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06.[16]陈禹,谢康. 马克卢普知识产业论及其影响[J]. 图书情报工作,1997(7): 9-13.[17]陈禹.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18]陈禹. 信息经济学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9]陈钊. 信息与激励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0]董保民. 信息经济学讲义[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1]董长瑞,周宁. 微观经济学(第三版)[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22]范飞龙. 非对称信息下中小企业融资信用信号传递模型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2002,8(6): 59-60.[23]弗里兹·马克卢普/view/1253498.htm.[24]伏明兰,曾黄麟. 一种不一致不完备信息系统的最优选择及规则约简方法研究[J]. 计算机科学,2007,(10): 208-211.[25]付兵荣. 信息化测度理论研究综述[J]. 图书情报工作,2003,(3): 49-52.[26]付红桥,蔡淑琴. 信息不对称度及其变化规律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32(4): 41-43.[27]付红桥. 营销信息不对称度变化与控制研究[D]. 武汉: 华中科技大学,2004.[28]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0-2006.[29]国家统计信息中心. 中国各地区信息化水平测算与比较研究[J]. 统计研究,2001,(2):3-11.[30]韩兆洲,邓勇. 从诺贝尔经济学奖看经济学研究的数学化趋势[J]. 南方经济,2004(2).[31]何耀琴. 管理经济学(第4版)[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32]洪剑峭. 信息经济学的革命性突破[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3]胡昌平,杨曼. 论网络信息资源的组织与配置[J]. 情报方法,2003,(3): 52-54.[34]黄梯云,李一军. 管理信息系统[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35]黄晓卫. 信息机制与企业专业化战略模式分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06,9(6): 5-7.[36]激励约束机制的内容[EB/OL].[2009-01-18]./view/2142710.htm.[37]贾君枝. 市场环境中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影响因素[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3,29(144): 48-51.[38]经济学_百度百科. /view/31551.htm. 2008.[39]经济学的定义. /article.asp?articleid=9483. 2008.[40]靖继鹏,马哲明. 信息经济测度方法分析与评价[J]. 情报科学,2003,(8).[41]靖继鹏,张向先,李北伟. 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7.[42]靖继鹏. 应用信息经济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2.[43]科技中国 .[44]赖茂生,王芳.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5]李东进. 消费者搜寻信息努力的影响因素及其成果与满意的实证研究[J]. 管理世界,2002,(11): 100-107.[46]李贵孚,柳青. 特征价格模型在信息商品定价中的运用[J]. 情报科学,2006,24(11):1641-1645.[47]李善民. 新编西方经济学原理[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48]李武. 二分群体决策规则的序性质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2005,(5): 10-14.[49]梁海丽,于洪彬. 我国信息化水平指数测度研究[J]. 情报资料工作,1999.[50]廖貅武. 不完全信息下的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D].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2002.[51]刘灿姣,陈能华. 信息资源测度指标体系之构建[J].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3).[52]刘灿姣,陈能华. 中国信息资源丰裕指数测度分析[J]. 情报杂志,2006,(6): 40-44.[53]刘辉. 信息资源配置方式的理论模式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5,31(156): 68-70.[54]刘希印. 信息经济学[M]. 大连: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5]刘志学,许泽勇. 基于非对称信息理论的第三方物流合作博弈分析[J]. 中国管理科学,2003,(5): 85-88.[56]娄策群,徐水尚. 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综述[J]. 现代情报,2006,7(7): 7-10.[57]娄勤俭.中国软件产业四大进步和五大差距[EB/OL].(2005-07-08)/it/2005-07-08/0851657554.shtml.[58]骆正山. 信息经济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9]马崇明. 国内外信息化测度理论评述[J]. 统计与决策,2002,(6).[60]马费成,李纲,査先进. 信息资源管理[M]. 武汉: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61]马费成,龙鹙. 信息经济学(七)不完全信息与非对称信息[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1): 93-96.[62]马可-斯达德勒,佩雷斯-卡斯特里罗. 信息经济学引论: 激励与合约[M]. 管毅平,译.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2004.[63]曼昆.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South-western College Pub[M]. 梁小民,梁砾,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64]孟昌. 信息瀑与协调失灵——一个基于网络外部性的经济理论的产生及其进展[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21(5): 93-99.[65]聂艳晖. 我国经济信息化水平测度研究[D]. 长沙: 中南大学,2003.[66]牛肉面老板的绩效考核难题/user1/834/5636.html.[67]欧瑞秋,王则柯. 图解信息经济学[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68]彭本红,罗明.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道德风险及防范研究[J]. 中国市场,2007,(2):20-21.[69]彭凤. 信息资源丰裕系数测度模型评析及优化[J]. 情报杂志,2006,(6): 56-60.[70]彭文平. 信贷市场结构与效率: 一个信息经济学视角的研究[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71]彭志忠. 管理信息经济学[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72]濮小金,司志刚,濮琼. 新编网络经济学[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73]让·雅克·拉丰,大卫·马赫蒂摩. 激励理论(第一卷)委托代理模型[M]. 陈志俊等,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74]上海统计网 /.[75]施锡铨. 博弈论[M].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76]司辉,许炜. 信息商品定价策略分析[J]. 图书情报工作,2006,5(3).[77]斯蒂格利茨(Stiglitz,J E). 信息经济学: 基本原理(上)(下)[M]. 纪沫,陈工文,??[78]宋秉芳,吕胜利. 日本信息化指数模型指标间信息重叠分析[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6): 326-330.[79]宋周,何燕. 第三方物流中委托代理的经济分析[J]. 商业研究,2004,291(7): 139-140.[80]孙立武,杨荣刚. 我国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反思[J]. 情报科学,2004,22(9): 1025-1029.[81]孙曙迎,徐青. 消费者网上信息搜寻努力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2007,(2): 32-37.[82]谭祥金,党跃武. 信息管理导论[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83]汤坚玉,王磊. 论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信息搜寻模型[J]. 管理科学文摘,2006,(6):12-13.[84]陶长琪,沈波. 信息经济学概论[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85]陶长琪. 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 北京: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6]汪波,刘凤霞. 基于价格的消费者信息搜寻过程研究[J]. 天津大学学报,2005,(3):172-175.[87]王芳. 近十年我国经济学研究述评[J]. 情报理论与实践,1999,22(4): 299-301.[88]王健聪. 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内容之我见[J]. 企业家天地,2007,(7): 219-220.[89]王庆国,淑琴,汤云飞. 基于质量信息不对称度的消费者效用与企业利润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1): 88-93.[90]王庆国. 基于信息不对称控制的制造——分销型企业客户服务运作研究[D].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5.[91]王勇.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2]王则柯,李杰. 博弈论教程[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93]王则柯. 对付欺诈的学问——信息经济学平话[M]. 北京: 中信出版社,2001.[94]委托代理理论_百度百科. /view/1509057.htm.[95]乌家培,康静华. 信息经济学(第二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6]乌家培. 信息经济学与信息管理[M]. 北京: 方志出版社,2004.[97]夏业良. 论信息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及研究对象[J]. 世界经济文汇,1997,(4): 20-23.[98]肖勇. 中国信息经济学二十年研究综述[J]. 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3): 66-69.[99]谢康. 国外信息经济学研究[J]. 科学决策,2004,(4): 41-45.[100]谢康. 微观信息经济学[M]. 广州: 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101]信息_百度百科. /view/1527.htm.[102]信息科学_百度百科. /view/71603.htm.[103]信息商品_百度百科/view/266372.htm.[104]邢志强,宋淑凤. 我国社会信息化指数测度研究述评[J]. 情报理论与实践,2000,(4): 307-311.[105]熊焰. 网络购物市场“价格离散”现象剖析及经营策略选择[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1): 68-69.[106]徐彬荣. 网络信息资源有效配置[J].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 43-53.[107]许春芳. 网络经济发展规律与网络信息商品和服务定价理论研究[D]. 吉林: 吉林大学,2007.[108]许明金. 市场机制下信息资源共享的经济学分析[J]. 情报杂志,2008,(7): 155-157. [109]薛瑞,江志宇,申海成. 企业招聘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分析及对策[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4): 118-120.[110]杨浩雄,刘仲英. 整车物流中委托代理问题的研究[J]. 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6): 58-60.[111]因内思·马可-斯达德勒(Ines Macho-Stadler). 信息经济学引论:激励与合约[M]. 管毅平,译. 上海: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112]殷瑜,徐希贤,杨微波. 由“柠檬市场”诞生的现代信息经济学[J]. 特区经济,2005,(9): 350-351.[113]岳剑波. 信息管理基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4]张海英,陈刚. 浅析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0).[115]张维迎.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116]张维迎. 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117]张怡. 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有关问题[J]. 情报科学,2000,18(9): 779-781.[118]张宇,唐小我. 在线信息产品定价策略综述[J]. 管理学报,2006,3(2): 239-252. [119]张志强. 基于信息经济学的企业信息化过程信息不对称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2005. [120]赵冬梅. 电子商务市场价格离散问题研究[D].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2005.[121]赵国忻,杨永民,刘东苏. 信息搜寻的序贯决策模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0,(5): 611-615.[122]郑海磊,蒲勇健. 非对称信息下私人信息的揭示博弈分析[J]. 重庆大学学报,2004,27(12): 149-151.[123]郑建明,王育红. 信息测度方法模型分析[J]. 情报学报,2000,(6): 546-552. [124]中国信息产业报告(1999-2006)[R].[125]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研究年度总报告(2008年~2009年)[R].2009.2 .[126]中宏数据库 /macro_data/.[127]钟守真. 信息资源管理概论[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28]钟义信. 信息科学原理(第三版)[M]. 北京: 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2002.[129]周毅. 信息资源宏观配置管理研究[J]. 档案学通讯,2004,(3): 50-53.[130]朱珍. 信息成本及其现实意义[J]. 现代情报,2003,(5): 23-25.[131]Agrella P J,Lindroth R,Andreas N. Risk,Information and Incentives in Telecom Supply Chain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4: 1-16.[132]Arnold U. New Dimension of Outsourc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and Core Competencies Concept[J]. European Journal of Purchasing & Supply Management,2000,6: 23-29.[133]Banuls V A,Salmeron J L. Benchmark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the Long Range[J].Futures,2007,39(1): 83-95.[134]Boden M,Miles I. Services an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M],London: Continuum,2000.[135]Castells M.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The Information Age: Economy,Society and Culture,V olume 1)[M]. New Jersey: Wiley-Blackwell,2000.[136]Chang H H,Huang W C. Application of a Quantification SWOT Analytical Method[J].Mathematical and Computer Modeling,2006,(43): 158-169.[137]Chen Y,Yang M,Qu L L. A New Method to Measure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in China [C].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08(1): 44-49.[138]Cobb C W,Douglas P H. A Theory of Production[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28,(918): 139-165.[139]Cooper R,Ross T. Prices,Product Qualities and 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 competitive case[J].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84,51(2): 197-208.[140]Crowston K,Myers M 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es: three Research Perspectives[J].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04,(13): 5-28. [141]Dewan S,Kraemer K 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evidence from Country-level Data[J]. Management Science,2000,(46): 548-562.[142]Dincer O. Strategy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 Policy[M]. Istanbul: Beta Publication,2004.[143]Grossman S J,Hart O D. An Analysis of Principal-agent Problem[J]. Econometrica,1983,51(1): 7-46.[144]Ho W. Integrated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Its Applications–A Literature Review[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86): 211-228.[145]Holmstrom B,Milgrom P. Multi-task Principal Agent Analysis: Incentive Contracts,Asset to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J]. T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1991,(7): 24-52.[146]Houben G,Lenie K,Vanhoof K. Knowledge-based SWOT-analysis System as an Instrument for Strategic Planning i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1999,(26): 125-135.[147]Houghton W,Pucar M,Knox C. Mapp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J]. Futures,1996,28(10): 903-917.[148]Jalava J,Pohjola M. Economic Growth in the New Economy: evidence from Advanced Economies[J].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02,(14): 189-210.[149]Kissan J,Ales T. Monitoring and Incentives in Sales Organizations: an Agency Theoretic Perspective[J]. Marketing Science,1998,17(2): 107-123.[150]Kraemer K L,Dedrick J.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Productivity: result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Cross-country Studies,In: Pohjola M (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ductivity,and Economic Growth[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51]Levin J. Information and the Market for Lemons[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32(4): 657-666.[152]Lin W T,Shao B B M. The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Inputs Substitution: The Productivity Paradox Revisited[J].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06,(42): 493-507.[153]Liu S H. Study on the Method for Evaluation on Rural Informatisation in China[J]. New Zealand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7,50(5): 749-755.[154]Machlup F.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155]Makridakis S. The Forthcoming Information Revolution - Its Impact in Society and Firms[J]. Futures,1995,27(8): 799-882.[156]McDonald M H B. The Marketing Planner[M].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1993. [157]Melody W. Toward a Framework for Designing Information Society Policies[J].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1996,20(4): 243-259.[158]Mendelson H,Kraemer K L. The Information Industries: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1998,(9): 298-301.[159]Meng Q,Li M. New Economy and ICT Development in China[J].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02,(14): 275-295.[160]MII Document No.[2001]434[R]. The Guideline of the Formation of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2001.[161]Morse P M,Kimball G E. Methods of Operations Research[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2003.[162]Nayyar P R. Performance Effects of Information Asymmetry and Economies of Scope in Diversified Service Firm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3,36(1): 28-57. [163]No[2001]2836. Document: National Software Industry Base Management Approach[S]//The 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 and the 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of China.[164]OECD. Employment and Growth in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M]. Paris: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 Devel,1996.[165]OECD.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C]. Meeting of the Committee for Scientific & Technological Policy at Ministerial Level,1999.[166]Qu L L,Chen Y. An Interactive Integrated MCDM Based on FAN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Selection of Logistic Center Location[C].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2007,(1): 162-167.[167]Qu L L,ChenY. Evaluating the Selection of Logistics Center Location Using Fuzzy MCDM Model Based on Entropy Weight[C]. The 6th World Congress on Intelligent control Automation,2006,(2): 7128-7132.[168]Rai L P,Lal K. Indicators of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J]. Technology in Society,2000,22(2): 221-235.[169]Rasiah 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GDP Per Capi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net and Enterprise Management,2006,(4): 202-214. [170]Rooney D. Knowledge,Economy,Technology and Society: The Politics of Discourse[J].Telematics and Informatics,2005,22(4): 405-422.[171]Selhofer H,Mayringer H. Benchmarking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Development in European Countries[J]. Communications & Strategies,2001,43(3): 17-55.[172]Shao B B M,Lin W T. Examining the Determinants of Productive Efficiency with IT as aProduction Factor [J]. Journa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s,2000,(41): 25-30. [173]Smith K. Federal Information Policy: Putting It All Together[J]. Information Services & Use,2004.[174]Terrado J,Almonacid G,Hontoria L. Regional Energy Planning Through SWOT Analysis and Strategic Planning Tools,Impact on Renewables Development[J].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7,(11): 1275-1287.[175]The 2006-2020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National Informationization of China./ newscenter/2006-05/08/content_4522878.htm.[176]Tripathi M. Transforming india into a Knowledge Economy Throug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current Developments[J]. The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 Library Review,2006,38(3): 139-146.[177]Webster F. Theories of the Information Society[M]. London: Routledge,2006.。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商学院党总支扎实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商学院党总支扎实推进基层党
组织建设
佚名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
【年(卷),期】2018(000)015
【总页数】1页(P封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高职服务外包人才胜任力模型构建及人才培养策略初探——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J], 高雨;
2.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r——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J], 赵强
3."四维融合"服务外包创新创业人才培养途径建构与实践r——基于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创业教育的思考 [J], 杨方;武红阵
4.服务外包视野下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r——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J], 陈寅磊
5.服务外包视野下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以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为例 [J], 陈寅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管理学课件

营运资本/销售收入 沃尔玛:-1.16% Taget:9.58% PPE/销售收入 沃尔玛:22.63% Taget:35.23%
47
与题四
决答癿一般理论
48
决答癿概念
组细戒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劢 癿斱向和内容及活劢斱式癿选择戒调整过秳。
个人决答不组细决答
个人决答是为实现个人目标迚行癿决答。 组细决答是挃为实现组细目标由组细整体戒某个部分做出癿 对组细未来一定时期内活劢癿选择戒调整。 组细决答癿核心矛盾:使决答者和组细癿决答目标保持一致
激劥机制:收入如何分配;怎样 充分调劢员工积极性
运营管理:提高质量不效率
21
管理职能
计划
研究活动条件
制定经营决策
编制行动计划
组细
设计结构
配备人员
运行组织
组织变革
领导
领导者
决策 激励 沟通
组织成员
组织 目标
控制
发现偏差
分析原因
纠正偏差
22
管理过秳
计划
控 制
创新
组 织
领导
23
与题事
管理思想癿演迚
销售回报率 净利润/销售收入
SG&A/销售收入
R&D/销售收入 ROIC 营运资本/销售收入
资本周转率 销售收入/投资
PPE/销售收入
45
案例分析
沃尔玛不塔基特癿盈利能力对比
商。相对二塔基特,沃尔玛销售觃模更大,幵以 低价格著称。
沃尔玛不塔基特公司都是美国癿著名大型零售
癿对比,说明为什么沃尔玛公司盈利能力更强。
41
大众,后来居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服务业运作与管理的创新融入
英国在服务业创新政策方面树立了典范,其针对服务业创新的支持主要包括:维持市场开放与灵活性,向服务业者宣示政府对创新的支持,并提供充分的统计信息,开放公共数据,满足企业运营与创新的需要;健全ICT基础建设,聚焦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以及支持其技术的开发;强化领导和管理能力,由政府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计划和最佳商业案例;协助企业资金融通,帮助企业获取早期投资和风险资金。
英国政府已经朝向更全面的创新人才与技能培育、对企业的教育培训与知识扩散,以及维持市场的开放竞争方向发展,其目的在协助英国服务业有效地提升服务附加值与效率。
其他的国家也纷纷从需求角度采取鼓励服务业创新的措施,例如奖励观光旅游业开发出新的旅游产品与服务、技术的创新应用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文化创意产业、海洋、农业、餐饮);商业服务业则鼓励企业开设具有独特性的旗舰店;餐饮服务业则鼓励新颖餐饮概念与技术应用;交通运输业加强创新研发智慧运输解决方案;金融业致力于风险管理、价值透明与改善系统效率等三大领域的创新,并从强化IT的软硬件设备、运算技术、资料与市场分析,建立金融产业文化与诚信方面着手,这些措施不仅涵盖技术性创新,也包括了非技术性创新活动。
我们建议在促进服务业研发创新政策设计中,增加“前置”环节,即所谓phase 0阶段。
政府发放创新券,鼓励中小企业在申请政策补助前寻求大学科研机构的智力支持,指导和协助企业完成申请政策所需的书面材料,或者由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开展初期研究,再联合提出计划书。
也可以考虑将有关奖励计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可设定为探索阶段,降低申请门槛和资助力度。
根据第一阶段的创新成效,企业可以申请第二阶段的补助。
第二阶段的项目评审方式也可以考虑一些创新的做法,比如以“竞赛”方式举行,由第一期获得资助企业进行创新展示,通过专家、同行、供应商、客户和公众评审的方式选择表现突出的企业。
我们了解一下目前在服务业中面向的新趋势有:
(一)新技术向新服务的转化——云技术应用服务、物联网应用服务、无线移动互联通讯技术、环境技术应用服务、新医疗技术的应用服务都是典型的这类服务转化现象,对于最终消费者与用户来说,短周期与密集型的新技术发展,导致了新的接受障碍,而应用服务的发展重点解决通俗性、易用性及与原有设备技术的兼容性服务,并以更加整合服务的方式,建立新的一站式服务体系。
(二)新制造向新终端服务的转化——制造必须同时考虑对于终端的掌握,这是市场转化的关键也是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垂直电子商务与专业连锁服务的发展空间因此而大大伸展,无疑的因为线下业务电商化、横向业务的纵向整合需要与一些重要专业领域本身的重大业务发展空间,纵向电子商务在制造品牌终端化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三)文化创造推动娱乐服务的新增长——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事业改革创造了很多新的商机,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推动了文化娱乐服务行业的创新发展,可以预期的是娱乐性主题公园、影视屏、线上线下互动游戏、社区化娱乐服务、艺术连锁超市、收藏服务等行业均有重大的发展,娱乐业面临扩容与升级的双重机会。
(四)新设计成为服务发展新基础——设计正从以往独特的艺术表达技能成为将消费者心理诉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与服务形态的高级心理服务工作,它也扮演了产生产品与服务附加值的核心要素的角色。
这一点尤其在满足新一代消费者与高端消费群体消费需求中会表现得特别突出,由于购买力与生活方式升级而导致的消费革命,再设计将成为具有规模的B2B服务机制。
(五)服务加方效应进一步显现——不只制造业依靠增加服务含量发展,服务业将增加更多服务含量来形成新的服务形态,比如第四方物流服务、技术合同管理将由节能环保领域扩展到其他领域、信息咨询与更多专业服务广泛结合。
(六)公共服务外包的发展——在社会保障建设的过程中,民生服务(社区养老服务、青少年动员、公益创投、廉租房社区管理、医疗保险服务、职业教育与培训、公共呼叫等等)内容进一步发展,但是在这些服务中传统公共服务模式无论在服务的质与量上均不能满足公众需要,新兴的多领域商业性的或者公益性的外包服务将充分兴起。
(七)服务精细化发展创造的空间——几乎所有我们已经知道的服务业将因为进入更为深度细分的服务行业而得到新的振兴:养老会区分出高端、中高端、中端、大众端与保障端养老服务;咨询也将会出现更多分行业的咨询;电子商务会更加垂直。
从新时代的到来,新趋势的发展还要建立于对主要政策工具箱的分析,有两类政策值得大力推广:
2013年12月,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试行开展了上海市创新型新兴服务业示范企业评选工作。
本次评选经研究先行在互联网金融、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和生活消费型电子商务三个领域开展。
评选标准包括申报企业应具有商业模式的创新性、科技运用的先进性、自主品牌
的知名性、经济效益的成长性、企业管理的科学性、产业发展的带动性、对内对外的辐射性、服务社会的责任性。
对此,我们认为开展服务业创新示范企业和典型案例的评选是一项极其有效的政策工具,在评选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关键并不在于奖励多少,而在于通过过程向社会公众宣传示范企业的特色,并带动和激发全行业的创新热情。
政府部门对于入选企业不应采取简单的现金奖励方式或股权投资,而应以政府采购或补贴的方式使得企业服务创新得以更广泛地应用。
成立现代服务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
税收减免虽然是一种最为常用的创新政策工具,但考虑到公平性原则,难以在研究发展的定义上有太多的灵活性,因此不太适用于服务业的非技术性创新活动。
投资工具则更强调明确的战略方向,对于特定产业、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别的企业均可以灵活地进行创新诱因设计。
尤其是在创新转型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替补房地产留下的产业真空,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应是主导战略。
我们建议基于市发改委引导基金管理框架下,围绕特定产业成立服务业创新投资引导基金,基金应明确其引导目标和盈利要求,对于受托管理的机构可采取负面清单的方式加以约束,确保资金能用于支持本地服务业企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