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编辑优化与读者、作者关系的策略分析
作者与编辑的责任与关系协调

作者与编辑的责任与关系协调张桂芳【摘要】The proper balance between author and editor regarding their responsibilities was discussed.Issues relating to responsibilities of both author and editor during writing,manuscript contributing and editing were summed up and solutions of how to deal with the issues were discussed.It points out that author and editor are mutually limited and promoted while safeguarding the paper quality.To correctly handl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uthor and editor,they must respectively abide by their professional standards,moral rules and the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cooperate closely.%总结了论文从写作、投稿、编辑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作者文责和编辑责任问题,对如何协调处理此类问题作了探讨与总结,说明作者创作与编辑再加工既各自有责,又有共同承担的责任,双方是保证文章质量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矛盾统一体。
指出为杜绝产生任何纠纷及文责问题,作者与编辑各方应恪守各自的职业道德,遵守法规,密切配合,正确处理责任关系,最终做到对读者、对社会负责,使作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读者。
【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6(043)003【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作者;编辑;关系协调【作者】张桂芳【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辑部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32在作者撰写论文和编辑对论文进行编辑加工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很多问题。
编辑如何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关系

编辑如何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关系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愈发密切和复杂。
对于编辑来说,维护好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任务。
因为只有通过维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编辑才能够确保作品的质量、满足读者的需求,并保持用户忠诚度。
本文将探讨编辑如何维护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编辑应该积极与作者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这包括与作者进行密切且积极的沟通,及时回复作者的提问和反馈,并提供专业建议和指导。
编辑应该尊重作者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和创意,同时保持专业的态度,为作者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修改建议。
编辑需要了解读者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编辑策略和方针。
通过市场调研和读者反馈,编辑可以了解读者的兴趣、喜好和期望,从而提供更好的内容。
编辑可以主动收集读者反馈,并与作者分享,这样可以帮助作者更好地迎合读者的需求。
编辑还应确保作品的可读性和质量。
在编辑过程中,编辑需要注意语言的流畅性、逻辑的连贯性和文章结构的清晰性。
编辑还应当检查并修正拼写和语法错误,这不仅能够提高作品的质量,也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编辑还应积极提供反馈和赞赏,以鼓励作者继续努力并改进作品。
通过及时回复作者的邮件或评论,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建议,编辑可以让作者感受到自己的付出得到认可,激发作者的创作热情。
编辑还应建立有效的反馈渠道。
有效的反馈渠道可以帮助作者获得更多读者的反馈和评论,从而更好地改进作品。
编辑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调查或读者讨论区等途径来获取读者的反馈和意见。
同时,编辑应该及时回复读者的评论和反馈,展示出对读者的重视和关注。
编辑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并不断学习和与时俱进。
编辑应该关注行业新动态、流行趋势和读者喜好的变化,及时调整编辑策略和方向。
通过不断学习,编辑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读者的需求,从而维护好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在总结,编辑如何维护作者和读者的关系是一个关乎作品质量、读者满意度和用户忠诚度的重要任务。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学术共生关系构建

第37卷第6期 南都学坛(人文社会科学学报)Vol.37N〇.6 2017年 11 月Academic Forum of Nandu(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Nov.2017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学术共生关系构建张天景(南阳师范学院期刊部,河南南阳473061)摘要:学术期刊编辑和作者作为学术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当下异化的学术评价机制和 急功近利的考核背景下,呈现出异化的学术生态关系,具体表现为作者急功近利的科研目的和编 辑“势力”的选稿倾向。
发挥学术期刊编辑的主体性功能,构建良性的学术共生关系,编辑要尊重 作者劳动成果,注意与作者的沟通方式;通过“审稿意见”的反馈,扶持和培养作者尤其是年轻作者;建立网上编辑新平台,高效服务作者群体;编辑要与学界保持密切联系,与时俱进,始终关注 并站在相关学科的前沿。
编辑和作者只有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支持,才能共同推进学术的 发展和进步&关键词:学术期刊;编辑;构建;共生关系;责任中图分类号#X2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 -6320(2017)06 -0122 -03毋庸置疑,作为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如鸟之双翼,如何有 效维护二者之间的学术共生关系,是每位编辑必 须重视并考虑的问题。
编辑作为学术的引领者,要有学术良知和学术追求,充分发挥编辑的主体 性功能,凭借自身的学术积淀、学术视野、学术研 究能力,真正实现学术期刊的学术引领功能。
学 术研究是对人类社会未知领域的艰辛探索,需要 研究者在较长的时间专注于某一领域,潜心钻研 付出大量的心血才能取得,而当下异化的学术评 价体系,急功近利的考核方式,导致作者的科研目 的严重异化;不完善的学术期刊评价机制也使得 编辑选稿标准出现异化现象,这一切最终导致了 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异化的生态关系。
一、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之间异化的生态关 系审视(一)市场化的学术考核机制导致作者急功 近利的科研目的一是作者一稿多投或者违规突然撤稿,给编 辑工作造成被动。
“和而不同”视野下的认知和谐——谈学术期刊编辑与作者的关系问题

思想 已经内化为中华 民族 的核 心价值观 。中华 民族 “ 和谐” 观 的精妙之处在于 , 它是一种 “ 和而不 同” 的和谐 , 在强调 “ 的 和”
同 时 , 持 “ 异 ” 不 同 ) 存 在 ,和 ” 坚 有 ( 的 “ 是包 容 了 “ ” “ 异 的 和”, 而 不 是 排斥 “ ” “ 。所 谓 ‘ 纳 百 川 , 容 乃 大 ; 立 万 异 的 同” 悔 有 壁
要从对传统文化的解析人手。
一
、
和谐 思想 的精 髓— — “ 而不 同” 和
中华民族 自古就有讲求 “ 和谐’ ’ 的传统 , 几千年来 ,和谐” “
不同看法 。编辑要求的学术思想 , 作者不接受或 者作者坚持
的学术观点 , 编辑不满意 。 另外 , 方知识体 系 、 双 思维方式 、 治
在学术期 刊领域 ,由于科研成果发表的特殊性与读者的 小众性 , 编辑与作者之间的矛盾占主导地位 , 并且贯穿着整个 出版过程 的始终。作为文稿的组织者和 ‘ 一读者” 编辑与 第 , 作者 的矛盾往往演化为编辑 出版过程 中的种种差异。 1 . 思想 不同。作 者与编辑 双方对 同一 问题经常存在 学术
究 竟 是 什 么程 度 的 “ 和谐 ’ 在什 么层 面上 的 ‘ ’ ? l 和 ’ 仍 然 ?这
为作 者和读者 之间的桥 梁 , 精神产品 的生产和消费水平因此 而大大提高 。也正是 因为有 了编辑这个桥梁 , 作者和读者的 矛盾就演变为 编辑 与作者 、 编辑与读者的矛盾。…
( )‘ 同” 编 辑 出 版 过 程 中 的 认 知差 异 一 ‘ 不 :
但 同 时 也强 调 “ 而 不 同” 和 。
论学术编辑与作者的有效交流

一
:
V
、
学术水平:与作者有效交流的基础
学术编辑与普通读物编辑的区别之一是: 所面对的读者群和作者群都很狭窄,也 更加专业化; 所编辑的作品不以可读性和趣味性见长, 而以学术价值或理论价值为衡 量尺度。 学术刊物的作者通常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学者或研究人员,倘若编辑对他们的
… …
对这些都要做到心中 有数; 其二, 对该学科的专家学者要有全面的了解: 有哪些
是著名作者, 他们都有什么观点和著作,哪些是有发展潜力的青年作者, 他们所擅长 的 课题是什么。 学术编辑只有对以上两方面有透彻的了解, 才能对自己负责编辑的学
术栏目 进行全盘考虑,也只有做到这样,才能有效策划, 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写稿, 将栏目 策划落到实处。 当前学术研究发展很快, 不仅分科 越来越细, 而且出 现了很多跨学科的研究成 果, 仅靠本专业的一点学术功底是不够的。 面对相对陌生的论题, 学术编辑在请教相关专 家的同时, 应该自 “ 字当先, 己 勤” 主动去搜寻相关的学术资料, 补充专业知识。 面对众多的投稿,倘若时间和精力都比较紧张又该如何应对呢?笔者的做法是:
为了和作者进行有效交流, 编辑还要在相关学术领域获得话语权。 学术编辑要做
到“ 广”而 “ , 博” 心中 就必须形成一个立体的 “ 学术地图” 其一, : 学术编辑要对自 己负责栏目 的学科 ( 专业)状况有一个透彻的了解:该学科 ( 专业)的学术史是什么
样的、研究到了哪个地步, 热点问题是什么,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什么
学术领域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就无法与对方平等对话、有效交流,更不用说对其学 术论文价值进行判断。因此, 强调学术编辑的 “ 学者化” 是非常必要的。 ,
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应对学术机构和作者合作模式的变化

学术期刊编辑如何应对学术机构和作者合作模式的变化随着科技和互联网的发展,学术界的合作模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术期刊编辑作为科研成果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灵活应对。
本文将探讨学术期刊编辑应对学术机构和作者合作模式变化的策略和方法。
学术期刊编辑应积极倡导开放合作模式。
过去,学术期刊主要依靠学术机构和独立作者的投稿来推动期刊的发展。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开放合作模式开始流行起来,例如开放获取期刊、博客和社交媒体等。
学术期刊编辑应该认识到这种趋势,并积极支持这种开放合作模式。
他们可以通过与学术机构合作,推动开放获取期刊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观众和读者。
学术期刊编辑还可以利用博客和社交媒体等平台,与作者和读者进行更加紧密的互动,提供更加深入的学术内容传播。
学术期刊编辑应加强与学术机构的合作。
学术机构作为科研成果的生产者,与学术期刊的合作至关重要。
学术期刊编辑应积极与学术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例如与大学图书馆合作,推动期刊的开放获取,在图书馆提供在线数据库或电子期刊的服务。
学术期刊编辑还可以与学术机构合作举办学术研讨会或培训班,提供编辑和出版方面的专业指导。
通过与学术机构的紧密合作,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术界的需求,提供更加符合学术要求的出版服务。
学术期刊编辑应关注作者的需求和要求。
在过去,学术期刊编辑往往是在匿名评审基础上做出决策,而现在,随着作者的权益意识的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应更加重视作者的需求和意见。
学术期刊编辑可以通过与作者的紧密合作,了解他们对于发表论文的期望和要求。
例如,学术期刊编辑可以更加灵活地制定评审流程,提供更加及时和详细的反馈意见。
学术期刊编辑还应提供更多类型的文章发表机会,例如技术报告、实验数据、科研方法等。
通过满足作者的需求和要求,学术期刊编辑可以吸引更多优秀的论文投稿,并加强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学术期刊编辑应积极采用新技术和工具来提高工作效率。
随着科技的进步,学术期刊编辑可以利用各种新技术和工具来简化和改进工作流程。
构建学术期刊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和谐关系

芸 , , 江 慈 溪 人 , 州 大 学 学 报 (自然科 学 版 ) 辑 部 编 辑 , 士 。 女 浙 福 编 硕
・
9 ・ 5
维普资讯
很 多作者 和 读 者 。 巴 金说 , 始 终 认 为作 者 和 读 我 者是 我 的衣 食 父 母 。 编 者 和 作 者 站 在 平 等 的 地 位; 编辑 同作 家 应 当 成 为 密 切 合 作 的 朋 友 。工 作 的时候 我一直 记住 这 两种 人 。尽 管 我 所 服 务 的那 个 出版社并不能提供优厚 的条件 , 可是我仍然得 到各方 面 的支 持 , 少 有成 就 的 作 家 送 来 他 们 的 不
作 , 写 了中 国 出 版 史 和 文 化 作者为期刊投 稿 , 而形成 从 了一种 良性 的发展 态 势 。编 辑 和作 者 的关 系 就 象
鱼 和水 一样 , 相依 赖 , 同生 存 。 随着 期 刊 的进 互 共
一
页。当时 的出版 活动相 当活跃 , 像茅盾 、 叶圣 陶、 巴金 等 编辑 家 关 于 编 辑 与作 者 关 系 的理 念 , 今 对
构建一种 互相 尊重、 互相信任 的和谐 关 系, 才能使 作者队伍保 持相 对 的稳 定并 不断壮 大 , 并保持期- 的创 / :
造力和 生命 力。
关键词 : 学术期刊 ; 作者 ; 编辑 ; 和谐 关 系 中图分 类号 :27 5 F 3 . 文献标识 码 : 文章编号 :10 A 0 2—32 (0 8 0 0 9 0 3 1 20 )4- 0 5— 4
在 社会 文 化 关 系 中 , 编辑 和 作 者 的关 系本 质 上 是社 会 创作 与个 体 创 作 的关 系。在 文 化 产 品 的 建 构 中 , 者 侧 重 具 体 产 品 的 创 造 , 辑 侧 重 组 作 编 装 , 成媒 体创 造 。 构 …在学 术 期 刊发 展 的漫 长 历程 中 , 们迎 来 送 往 了一 茬 又一 茬作 者 。正 是 有 一 我
促进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策略分析——以《地震科学进展》为例

125为了让作者、读者在检索系统中快速、准确定位到真正的期刊官网,《地震科学进展》官网已进行百度官方认证,直接输入“地震科学进展”进行检索,出现在第一条的链接就是“地震科学进展-官方网站(官方)”。
在主办单位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支持下,本所5个期刊(《地震科学进展》《地震学报》Earthquake Sciences《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CT理论与应用研究》)联合组成了“震球期刊”刊群,并搭建了“震球期刊”门户网站(https://www.zqqk. ),集中展示5刊的最新文章、热点文章和编辑部的最新公告,作者、读者可以直接在该网站同时浏览到5刊的相关内容,方便快捷。
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联动效应,增加了刊群和5刊各自的文章下载量和阅读量。
同一平台管理,报团取暖,相互借力,在地震期刊出版领域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合力[6],促进了各刊作者对每种期刊的了解,激发了他们的投稿意识和潜能。
1.2 微信公众号和新浪微博新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阅读方式的快速改变,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通过社交媒体加快科研成果的传播速度,加强期刊与读者之间的联系。
微信公众号已成为目前科技期刊提高其学术影响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地震学是固体地球物理学的一个分支,专业性强,从业人员因为专业属性所以比较少。
作为地震学期刊的《地震科学进展》关注人员相对来说更少,学术平台和期刊显示度较低。
单一刊物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成本高,内容数量有限,发布信息量少,粉丝量低。
在“震球期刊”刊群的基础上,以《地震科学进展》为主体申请开通了“震球期刊”微信公众号,各刊结合自己期刊特点定制发布信息的模块,每月保证群发4次,每次群发约8条信息,也可以随时单篇稿件推送发布。
目前公众号“震球期刊”运行正常,粉丝量持续增加。
震球期刊中,除《地震科学进展》是月刊,其他都是双月刊,年出版共36期,发表文章约400篇,涵盖了国内外地震科学、地球物理学、行星物理学及其相关学科的前沿进展动态,CT理论与方法等,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期刊编辑优化与读者、作者关系的策略分析
作者:刘思阳
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2期
摘要:编辑是一种工作类别,也是一类职业身份,而今日我们要讨论的则是编辑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
编辑在一本学术期刊的发表出版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连接作者和读者。
把作者的更多作品更好的展示给读者们,是一个编辑的首要工作,在这样的三角关系中,编辑和作者、读者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三者的存在都受到另两种的制约和影响,而作为一个编辑,应该怎样优化与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呢?本文对此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编辑优化关系读者作者策略分析
学术期刊所追求的是自身的发展,而在这个发展中,离不开作者和读者对这一份期刊的支持,要更好的发展就要有更好的作者与更多的读者,编辑要怎么样处理与读者和作者的关系,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一份期刊高质量的发展呢?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
1 编辑和作者的关系
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的,同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编辑和作者,在身份地位上完全等同,没有所谓的支配、被支配或者是主动、被动的差别,编辑和作者以期刊为桥梁,以文章为媒介,所建立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合作的关系,也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关系,其具体表现为。
1.1编辑和作者之间的沟通。
编辑和作者之间,必然是沟通不断地,作者投稿之后,编辑进行选稿,这个过程当中,由于学术期刊的特殊性,投递稿件的作者在专业方面是有着极深的知识和极高的造诣的,而编辑虽然知识面广,但就深度而言,对于某些作者来说就不太够看。
这就使得编辑对稿件提出的修改意见很可能和作者原意相差千里,这个时候,需要的就是编辑与作者耐心的沟通,编辑和作者之间的沟通是基于实现稿件能上刊发表而进行的,这个沟通过程,能提高编辑对作者的了解,也会加深作者对编辑的印象,让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
1.2 编辑和作者的目标。
编辑和作者之间,总有人认为编辑是在故意为难作者,阻挠作者发表自己的作品。
实际上,这样的认知大错特错,一本学术期刊的定稿发行,在编辑而言,这是他的工作内容,是他要完成的工作目标,而对于作者而言,发行的期刊才能够承载他的作品,所以,不论是编辑也好、作者也好,其目标都是希望期刊能顺利的刊行,这一点上,怎么能说编辑会阻挠作者呢?编辑明明是和作者有着共同目标的同路人。
2 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编辑们寻找文稿,刊登在期刊上,发行期刊,所要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读者服务的,为的就是把优秀的作品送达到读者的手上,能得到读者的支持和信赖。
2.1 编辑是为读者把关的。
每本期刊都有着它的受众,在受众,也就是读者们的严重,学术期刊也有着自己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正是读者们选择这本期刊的原因,编辑在选稿时的挑挑练练,为的就是呈现在读者们眼前的期刊不会失去这本期刊固有的风格,能够使读者们读到自己想要阅读到的内容,在这个方面来说,编辑和读者之间,编辑就是为读者把握阅读关卡的守门将,把好的内容呈现给读者,把坏的内容挡在读者视线之外。
2.2 编辑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读者和编辑之间有着互动性。
读者喜爱一本学术期刊,他们会为这本自己喜爱的期刊做出宣传,会自发的向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推荐,还会向编辑部来信表明自己的期刊的喜爱,或者对期刊提出改进要求,这是读者单方面和编辑的互动。
这些互动,编辑们都需要去理解和接受读者们的这种互动的好意。
要知道,如果读者对一本期刊失望了,他们做的不是来信诉说这本期刊他们有多不喜欢,他们会直接无视这本期刊。
同样,编辑不仅要被动的同读者进行沟通,更需要主动的出击,和自己的读者们进行互动,了解到读者的需求,把握读者的阅读喜好。
编辑和读者互动之后,编辑能更好的为读者选出他们喜爱的文章,读者也能收获自己中意的一份期刊。
3 优化编辑和作者的关系
明白了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就知道,编辑和作者之间一个良好关系,是提升学术期刊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要使得编辑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3.1 提升编辑和作者的沟通质量。
学术期刊编辑和作者,他们之间的沟通矛盾总是存在的,而存在的原因无外乎稿件是否采用,对稿件要不要进行修改,为什么会做出退稿决定等这几点。
而这些所谓的矛盾都是可以在沟通中被解决的,编辑和作者都主动的进行有效的沟通,不断的进行交流,即使在一次投稿中有着矛盾,但是,因为在沟通中建立了一个良好而又有序的关系,那么在下一次来稿中,编辑和作者就必然不会再产生同样的矛盾了。
如此,对作者来说,可以提高过稿率,使自身受益,对编辑而言,则提升了业务的发展效率,提高了学术期刊的稿件质量。
高效而又有质量的沟通,对编辑和作者来说,都是双赢。
3.2 编辑与作者应当建立和谐稳定的关系。
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准确的定位,不要把作者当自己的下一阶层对待,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想法,应该在思想上就同作者保持平等的地位,明确和作者之间的关系是有利于双方的合作互惠关系,和作者探讨时,追求实事求是,不和作者打马虎眼,当合作者建立好了和谐而又稳定的关系后,无论是对于学术期刊的发展,还是对编辑事业的帮助,都是非常有用的,也更能够增加作者的写作积极性,有利于高质量的稿件的问世。
4 优化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
编辑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是靠着学术期刊,而编辑的工作内容直接受到读者们的需求影响,能进一步提高编辑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的发展学术期刊,也更有利于编辑工作的开展。
4.1 吹散编辑和读者之间的迷雾。
编辑和读者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期刊,但是期刊上的文章都是作者写出来的,很少有读者意识到他们之所以能阅读到这种类型的文章,是由于有着编辑筛选。
作为一本学术期刊的编辑,应该主动打破和读者之间不够直接的交流模式,踊跃的去接触读者,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提供更高质量,更符合他们要求的文章。
4.2 提升编辑自身的素质。
最能提高和读者之间关系的方法,还是得靠过硬的专业水平,读者需求的是阅读到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要满足读者这个要求,就必须有着高标准的选稿,高标准的选稿就要求编辑自身水平要高,有了高质量期刊可以阅读的读者,对编辑当然就有了好印象,有了好印象之后,编辑和读者之间的互动也会提高,也就保持了编辑和读者之间良好的关系。
5 结束语
学术期刊的编辑要想提高和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除了编辑自身的努力,还需要有作者和读者的配合,毕竟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邓丽琼,刘建滔.科技期刊编辑工作中的信息不对称[J].编辑学报,2004(2):79-81
[2] 常廷文,韩云涛.作者的编辑意识与编辑的作者意识[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3 (3):313-315
[3] 赖君荣,李利军.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如何提升审稿质量[J].科技與出版,2008(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