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老师不是神仙但其实也并不难

合集下载

优秀教师的十大品质

优秀教师的十大品质

优秀教师的十大品质:
1.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需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提
供清晰、准确、有趣的教学。

2.热爱教育事业:优秀的教师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
一切。

3.有耐心:教师需要有耐心,能够耐心地回答学生的问题,不厌其烦地指
导学生学习。

4.乐观积极的心态:教师需要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向学生传递积极的期
望,鼓励学生向上。

5.良好的仪容仪表:教师需要注重自己的仪容仪表,保持干净整洁,在服
装和饰品的选择上要大方不庸俗。

6.高效的办事能力:教师需要具备高效率,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任务,不
敷衍不拖延。

7.善于沟通:教师需要掌握沟通技巧,不仅要和学生沟通,也要和家长沟
通。

8.具备终生学习的精神:教师需要随时代的发展充实自己,对教育保持“新
鲜感”,调整、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更好地教导学生。

9.合格的道德修养:教师需要具备合格的道德修养,以身作则,向学生传
递正确的观念,引导学生成长为一个三观正确的人。

10.善于课堂管理:教师需要具备课堂管理能力,能规划好课堂实践和程序,
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做一名有温度的教师
认识有温度的教师。

有温度的教师是指对学生心存关爱和关心,有责任感和爱心,不仅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和帮助。

有温度的教师不仅有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更重要的是情感智慧和人格魅力。

他们用心去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给予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有温度的教师身上散发着一种亲切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和安心。

怎样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

要做一个有温度的教师,首先要用心去教育学生。

在课堂教学中,要深耕细作,因材施教,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要精心设计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有一颗爱心。

关心学生的成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烦恼,给予他们关爱和帮助。

在学生有困难的时候,给予及时的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人性化的关怀和温暖。

要有责任感。

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要主动关注,积极解决,承担起应尽的责任,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小朋友眼中的老师描述

小朋友眼中的老师描述

小朋友眼中的老师描述小朋友眼中的老师形象丰富多样,他们用纯真的心灵描绘出一个个生动的画面。

在这些画面中,老师们充满爱心、耐心和智慧,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一、爱心满满的朋友在孩子眼中,老师是一位充满爱心的朋友。

他们关心每一个学生,给予温暖的关怀。

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课后还会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

当他们遇到困难时,老师们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在孩子心中,老师如同亲人一般,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二、耐心教导的导师老师们在孩子眼中还是耐心教导的导师。

他们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引领孩子们走进知识的殿堂。

无论学生们有多少疑问,老师们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直到他们完全理解。

在孩子心中,老师们是智慧的象征,帮助他们破解生活中的难题。

三、并肩作战的伙伴在孩子眼中,老师还是他们并肩作战的伙伴。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们与学生共同面对挑战,携手克服困难。

他们鼓励学生们勇敢地追求梦想,支持他们不断创新。

在孩子心中,老师们是值得信赖的伙伴,与他们一起成长。

四、无私奉献的园丁老师们在孩子眼中更是无私奉献的园丁。

他们默默付出,为学生的成长倾注心血。

无论是课堂上的教导,还是课后的辅导,老师们都全力以赴,为学生的未来奠基。

在孩子心中,老师们是伟大的英雄,值得他们尊敬和感激。

五、榜样的力量老师们还是孩子们眼中的榜样。

他们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学生的成长。

老师们严谨的治学态度、敬业的精神和高尚的品质,都深深感染着学生。

在孩子心中,老师们是学习的典范,引领他们追求卓越。

总之,小朋友眼中的老师是充满爱心、耐心、智慧和奉献精神的。

他们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度过快乐的童年时光。

让我们致敬这些默默耕耘的老师们,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

教师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孙颂欢老师报告学习体会陶行知先生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时刻是学生的表率。

孙老师在身患重病的情况下,还坚持做班主任,还坚持任教,这种不顾个人病痛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感动,也打心眼里理解了陶老先生的这句名言,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孙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让大家满意的人民教师。

孙老师的话,朴实诚恳,孙老师的情,爱到深处。

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要想在学生心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并不是说说那么容易的,每年我都教九年级,面临的都是一群即将参加中考的毕业生,虽然只有一年的学习生活的接触,但这一年对他们整个人生而言,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而我在这其中除了要担当教师的职责,还要做学生的益友,甚至是他们的榜样。

孙老师说:教师可以平凡,但绝对不可以平庸。

相信这句话已经在很多老师的心中都产生了共鸣,做一个不平庸的教师,我谈一下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正如很多老师所说:做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爱心。

教师最崇高的爱就是全心去爱每一个学生。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重要标志。

没有对学生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

只有真心实意地关心、尊重、信任并严格要求学生,我们才会事事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处处为学生着想,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在他们需要帮助时伸出援助之手,在他们取得点滴成绩时投去赞许的眼光,同时教师的爱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是增强师生关系的润滑剂。

孙老师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了解学生的个性,相信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差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所以孙老师赢得了学生的一致尊敬和爱戴。

很多时候我们老师一个不经意间的小关怀就会让学生铭记在心,甚至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思议的影响。

记得去年有位学生,性格内向,成绩较差,属于在同学老师中都不起眼的那种。

临近中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找她谈心,说到了理想之类的,起先她不怎么说话,看得出她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也没报多大希望,我东拉西扯讲了一堆道理,又举了些以前学生成功的例子,讲到最后,我惊喜的发现她的两眼放光,非常肯定地对我说了句:老师,我一定会加油的。

师范生演讲比赛演讲稿

师范生演讲比赛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演讲的题目是“尽我微薄之力,共托明日朝阳”!在演讲之前,我想先向大家传递这样一则新闻:出生 9 个月就因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的陆永康, 20 岁时成为一名小学民办教师,从此开始漫长的跪着教书的生涯,36 年里,陆永康日复一日地跪在讲台上传道授业;年复一年匍匐前行在山间道上,走村串寨做家访。

他也创造了水乡贫困山区儿童入学率 100% 的奇迹。

用篮球、木板、轮胎做的“船鞋”,陆永康穿坏了大概十双。

这样的事迹,还能不让人感动吗?陆老师用自己崇高的人格,用跪着的生命去谱写比站着更为伟大的人生!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

雪峰是伟大的,因为满坡掩埋着登山者的遗体;大海是伟大的,因为处处漂浮着船楫的残骸;登月是伟大的,因为有挑战者号的陨落:而我想说,教师是伟大的,就为那“春蚕到死”“蜡炬成灰”的执着的奉献!我始终教师带有崇高的敬意,然而,古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在我们为取得的积极成果高兴的同时,也不得不正视一些我们本不想面对的问题。

如此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的经济是跨上了一定的台阶,而教育方面的隐患又让许多的有志之士担忧,许许多多青少年在物欲和金钱面前可以屏弃心里的一弘清泉,为了争名夺利可以和好友形同陌路,甚至反目成仇,就连一个小学生竞选班委都会去用金钱去拉选票,连专家都提出反腐应该从娃娃抓起。

很多的事实摆在面前,我们不得不担心祖国未来的精神和道德到底滑到哪个层次了。

孟子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走上三尺讲台,在我们的潜意识里是算不上达,但是这份神圣的职业面前,师范生必须以高要求,高标准来塑造自己,具备“达”人素质。

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其实也并不难,铭记以下三句话就足够了。

第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这个话题大得让人感到虚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但也许你了解我的一次小经历后,就会改变想法。

前不久在网上和一个同龄人聊天,提及这个话题,对方很诚恳地告诉我,他不爱国,我不能相信,故追问,如果有别的国家欺负中国你不会愤怒么?不料他很淡漠地回了句:那是外交,不关我的事!我当场语塞。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谁说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是陈鹤琴说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此语一出,满堂喝彩。

这句名言出自近代著名的儿童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

这句话,最初只是陈鹤琴先生用以自勉的一句话,本义是希望老师们不断提高教育水平,珍视每一位学生,做到因材施教。

可能陈鹤琴先生自己也没想到,这句话被部分教育管理者“断章取义”,当成了苛求老师的金科玉律,一竿子打倒一大片一线教师。

平心而论,当初陈老先生提出这一观点时,绝不会想到日后会给广大一线教师带来巨大困惑和烦恼,甚至是深恶痛绝。

我认为,他提出这一观点的初衷是从学生的可塑性和教师的局限性出发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上都有闪光点,这些闪光点一但得到发扬光大,就有可能成就他的一生。

而教师由于受性格,学识,方法,能力及教学压力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不可能让每一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都得到全面发展。

倘若如我猜想,那么陈老先生的观点也不无道理。

现在之所以让老师一提起这句话就心生厌恶,就是因为它已经成了有关部门的个别人,社会上一些人和个别家长对教师的道德,教育教学方法和能力的一种绑架,把学生没学好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老师身上,让老师特别是一线老师苦不堪言。

这极不公平,也毫无道理。

我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感同身受。

希望大家不要再用这句话去绑架老师了,我们只想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地教书,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地育人。

2“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出自谁口,目前有两种说法,一个说法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的,另一个说法是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霍夫斯基说的。

但都没有找到充足的依据。

其实这句话谁说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态度。

首先看这句话更多的是用于哪些场合?这句话被引用,大都是某些教育名家,或者学校的领导校长们。

那么大家应该明白,这句话适用于激励老师的。

它的落脚点在于“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而不在于“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读书心得10篇

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读书心得10篇

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读书心得10篇读书,最常见的是语言文字,其他还有音符、密码、图表等也在此列;一般获取过程是用眼睛观看,也包括盲人用触觉来识别凸字等其他获取方式。

下面是收集整理的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读书心得,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做一个有奋斗感的教师读书心得1只有经常的学习,才能更好的把教学的工作做好,同时提升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在这个暑假,我除了参加培训,做好下学期的工作计划,我还读了几本书,也是感触很深。

其中最深刻的就是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

在读的过程中就能体会到作者对学生的那份爱,而这本书也是给我很深的感受就是要爱学生,对于学生的爱,才能更好的把教学做好。

首先作为老师要有一份童心,让自己成为孩子,能了解孩子们想什么,是怎么想的,那么只有了解了他们,才能更好的把你的教学做好,知道孩子们想要什么,知道他们的状态是怎么样的,而不是老师教老师的,学生学学生的,这样就有了隔阂,也是容易让学生们觉得这个老师他们不喜欢,也不想上这个老师的课。

孩子们不像我们大人,可以更加理智的去学习,即使我们知道这本书很枯燥,但是为了学习,我们还是会认真的去看,尽量的去理解,但是小学的学生们却是不同,他们还处于童年期,兴趣才是他们更好的老师,如果老师教的不好,那他们学习的欲望就是很低的了。

也不会认真的听老师讲,如果他们喜欢老师,爱老师,那么自然也是会认真的听课,做好作业,甚至给你超乎预期的惊喜。

爱不是简单的,也不是口头说说的,而是要实际中去做的,在我以前的教学工作中,我觉得我做的还不够好,不够尽责,对待学生方面,有时候学生成绩不好,我会觉得是他们没学好,而没有从自身出发,是不是我教学方面没有做好,所以才最终导致了他们没学好呢?我也很喜欢我们班的学生,但是是否做到了对他们足够的了解呢?看完这本书之后我知道我没有,对于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并没有那么的爱,也没有彻底的了解他们成绩差的原因在哪里。

作为老师,同样也是要有思想的,有知识的,不能一成不变的,虽然说教学的课本是一样的,而且每个学年似乎都是在重复,但是其实在教学外,在假期里还是有很多的时间,我们要学更多的东西,来完善,补充我们的思想,更好的理解课本,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为什么老师是神圣的 列举3点

为什么老师是神圣的 列举3点

为什么老师是神圣的列举3点老师是神圣的,这是因为他们在教育事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列举的三个原因:1. 知识的传递和启发老师是知识的传递者和启发者。

他们通过教学和讲解,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在课堂上,老师能够将抽象的概念和知识点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吸收知识。

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老师的知识和智慧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支撑,他们的教导能够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 品德的引领和塑造老师是学生道德品质的引领者和塑造者。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

通过言传身教,老师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引导他们做一个有良知、有责任心的公民。

老师要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教育他们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规范。

只有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生才能够成为有品德的人,并为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3. 心灵的慰藉和支持老师是学生心灵的慰藉和支持者。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面临各种困难和挫折。

而老师作为学生的依靠和支持,能够给予他们鼓励和帮助。

老师是学生的朋友和倾听者,他们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中,老师都会给予学生积极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们用自己的关怀和爱心,温暖着学生的心灵。

老师是神圣的,这是因为他们在教育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通过知识的传递和启发,帮助学生获取并理解知识;通过品德的引领和塑造,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通过心灵的慰藉和支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老师的工作是辛勤而神圣的,他们对于学生的影响是深远且持久的。

我们要尊重和珍惜老师的教育工作,为他们的辛勤付出致以崇高的敬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孩子,老师不是神仙但其实也并不

自然想到一个词,“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当父母透过对自己孩子那带有独特的赞赏的眼睛看到孩子的明显缺点的时候,就是亡羊了,“错已铸成”,把孩子当羊养,早晚都是亡。

只注重长身体和买吃穿,其实只是把孩子当宠物,一旦不满意了去找老师?对不起,老师不是神仙也不是救命稻草。

这不,有这个典型的家庭,孩子在一岁多的时候离异,由爷爷奶奶照看,如今进入了初中,正是青春叛逆期。

大家都知道这个基本常识,父母离异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避免不了的负面影响,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们也认识到,隔辈人带孩子往往给孩子太多的溺爱,对成长不利。

这个家庭占全了这2点,而这位父亲整天在工地干活,晚上还要应酬,也想管孩子,时间有限。

另外由于知识的局限,也只会辅导一下物理和数学,其他不会讲。

而更多的时候就是真切的着急和焦虑,说一些过火的话,甚至比比划划的吓唬。

现在孩子成绩差,而且不懂事,这位父亲急的不得了。

当然,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忙的事业或工作,不可能把精力完全放在孩子身上,而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也不是明智的选择,而有些父母在劳碌之后看自己孩子就往往感觉,“再不管这孩子就完蛋了”。

从目中无孩子的繁忙到大彻大悟的彻底放弃,总是具有戏剧性的变化,其
实在感悟到自己孩子不足的那一刻开始,静下心来去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这才是明智的,过分焦虑没有用处。

老师和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重要,但绝对不会立刻见效。

学校和教师的作用确实是有限的,而教育还要寻找时机的。

比如,找一位孩子比较崇拜的老师,在某个特殊的时期和特定的场合来找孩子谈话,也许能给孩子点帮助,或许,几位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在同一时期出现,才能让他开始关注自己的缺点,再去改变。

而且,一个孩子的成才过程,是一批教师在不同的学段兢兢业业的工作,共同努力下得到的成果。

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可寻找教师“背黑锅”,老师更不能创造神话,也不是救命稻草。

家长和老师都要理智对待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