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弹性体材料与工程作业高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郑志鹏
书山有路勤为径——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橡胶工程教研室主任张立群教授

书山有路勤为径——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橡
胶工程教研室主任张立群教授
陈鹏
【期刊名称】《科技潮》
【年(卷),期】2003(000)001
【摘要】@@ 张立群的本科、硕士、博士学历都是在北京化工大学完成的,因此他对北京化工大学有着深厚的感情.自毕业以来,先后承担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国家"九五"攻关、国家"十五"攻关、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青年教
师骨干计划、教育部博士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中石化和化工部以及企业横向委托等多项科研项目.他还曾在美国进行博士后研究及作为访问学者进行橡
胶及其混合物拉伸结晶的研究.共发表论文120余篇,SCI/EI收录20余篇,译书1部.共获得4项发明专利,公开1项国防专利和1项国际发明专利.曾获化学工业部发明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业已指导本科生20名,研究生16名,博士研究生6名.领导着由7名教师、20余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组成的研究队伍.
【总页数】1页(P48)
【作者】陈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雄关漫道防腐征途——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左禹教授 [J], 李晓文
2.机遇只给有准备的人——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田明 [J], 刘俊
3.兴之所致情之所钟--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宋怀河 [J], 刘俊
4.博士后的别样精彩——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晓东 [J], 郭剑峰
5.博士后的别样精彩--记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汪晓东 [J], 郭剑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获得日本化学工学会亚洲研究奖

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获得日本化学工学会亚洲研究奖赵秀英
【期刊名称】《合成橡胶工业》
【年(卷),期】2012(35)3
【摘要】2012年3月14—16日,日本化学工学会(SCEJ)春季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75周年庆典在日本东京召开。
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作为该学会亚洲研究奖(SCEJ Asia Research Award)的获得者应邀参加会议,并作了题为"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lasto-meric Polymer Nanocomposites"的获奖报告。
【总页数】1页(P215-215)
【关键词】北京化工大学;日本东京;学会;亚洲;化学;学术年会;获得者
【作者】赵秀英
【作者单位】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325.3
【相关文献】
1.不断攀越过程强化高峰——记2014年度赵永镐创新成就奖获得者北京化工大学陈建峰教授 [J], 李晓岩
2.第九届光华工程科技奖颁奖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获青年奖 [J], 无;
3.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教授获得美国化学学会Sparks-Thomas奖 [J],
4.张立群教授获得美国化学学会Sparks-Thomas奖 [J], 赵秀英
5.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张珊文教授获得亚洲热疗学会奖 [J], 肖绍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化工大学张立群弹性体材料与工程作业高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 郑志鹏

高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郑志鹏2012200549 材研1209高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郑志鹏2012200549 材研1209高耐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焦化、建材、输送、航天航空等高温作业环境,对我国的工业生产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温耐热材料一直落后于国外。
传统的高温耐热材料有陶瓷、合金等,陶瓷可以来做发动机的内壁,能够承受住几千度的高温,是良好的耐热材料。
耐热合金又称高温合金,金属材料的熔点越高,其可使用的温度限度越高。
陶瓷和耐热合金目前在我国的各个高温作业领域,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无机耐火、耐热材料是指这些化合物的硬度高、脆性好、耐化学腐蚀性能好。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需求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一批高耐热的弹性体材料,来满足一些工业和环境的特殊要求。
传统我们认为,弹性体材料由聚合物组成,聚合物的耐热性一般比较低。
要实现弹性体材料具有高耐热的特性,便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对聚合物进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从橡胶基体、交联体系、补强体系、防老体系和增塑体系等方面来着手,对材料的耐热性进行改良。
这类材料的最大优点就是质量轻。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从多个体系入手,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
如Joseph E. Vostovich, Bridgeport, Conn[1]设计了一种耐热材料配方,包括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氧化锌、三氧化铝水化物以及无定形二氧化硅,就是同时通过橡胶基体、交联体系、补强体系等来调节材料的耐热性能的。
高分子的耐热性的最高限度因其热分解而被限制住,热分解是由于高分子主链的碳碳单键的断裂而产生的。
所以耐热性的最初目标就是在高分子链上引入碳以外的原子,以增加键能,这种高分子代表是聚硅氧烷。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在主链中引入芳香环及杂环的一类有机高分子。
提高耐热性的措施:①提高分子中原子间的键能;②增加分子中的环结构和共轭程度;③增加分子链间的交联程度;④增加分子的取向度和结晶度;⑤加入稳定剂。
一种聚酯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聚酯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b7e76f8b7360b4c2f3f6477.png)
专利名称:一种聚酯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张立群,杨丹,田明,康海澜,董颖超,刘浩亮,于迎春申请号:CN201110170896.4
申请日:20110623
公开号:CN102286197A
公开日:
2011122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酯介电弹性体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
通过采用脂肪族二元醇、脂肪族二元酸与衣康酸缩聚合成的不饱和脂肪族聚酯,降低聚酯弹性体的交联密度,同时添加高介电半导体填料,获得高介电常数、低弹性模量的复合材料,这种复合材料可以在很低的外场电压下获得高的电致形变。
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介电弹性体需要在高电压下产生大电致形变的难题。
申请人:北京化工大学
地址: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15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霍京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生物基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C21047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2273003) 作者简介:王润国(1983—),男,河南开封人,北京化工大学教授,2007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化工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12年获得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物基橡胶材料的研究工作,发表SCI论文60余篇,申请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 E-mail:wangrg@mail. buct. edu. cn *通信联系人(zhanglq@mail. buct. edu. cn):张立群(1969—),男,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北京化工大学先进弹性体 材料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橡胶材料的相关研究。 引用本文:王润国,孙超英,安晓鹏,等. 生物基弹性体的研究进展[J]. 橡胶工业,2023,70(9):675-685. Citation:WANG Runguo,SUN Chaoying,AN Xiaopeng,et al. Research progress of bio-based elastomers[J]. China Rubber Industry,2023, 70(9):675-685.
第70卷第9期 Vol. 70 No. 9
橡 胶 工 业 CHINA RUBBER INDUSTRY
2023年9月 Sep. 2023 675
特约来稿
生物基弹性体的研究进展
王润国,孙超英,安晓鹏,吉海军,张继川,王 朝,张立群*
(北京化工大学 先进弹性体材料研究中心,北京 100029)
摘要:石油基合成弹性体发展迅速但存在不可持续的问题,且日益受到节能减排的压力;天然橡胶受环境和气候影
表1 “Top 12”化学品及最终产品 Tab. 1 ‘Top 12’ Chemicals and final products
两种生物基橡胶轮胎,全球原创!_

16创新技术NEW TECHNOLOGY“运用两种生物基橡胶制备的两批次轮胎,实现了全球原创,不仅在全球生物基橡胶研发方面,终于有了中国科技人员的身影,而且有力支撑了国家‘双碳’战略,意义非凡。
”在6月23日召开的第八届全球轮胎技术论坛(Global Tire Tech Forum ,GTTF ) 上,北京化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张立群说。
应对气候变化,成为世界各国未来主要考虑的因素。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宣布,我国将努力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并采取更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在2030年之前达到排放峰值。
据张立群介绍,天然橡胶是典型的绿色天然高分子材料,橡胶树每生产1吨天然橡胶能吸收17.5吨的二氧化碳,可说是“负碳足迹”绿色材料。
而在轮胎生产原材料中,用量占半壁江山的合成橡胶品类众多,但其一方面依赖于化石资源,另一方面碳排放量高,每生产 1吨合成橡胶要排放3.3吨二氧化碳,相比于天然橡胶生产,每吨多出近20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和来自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压力,全球轮胎企业都在研发、采用低碳材料,逐步摆脱对化石原材料的依赖。
固特异公司制备出了生物基异戊橡胶,阿朗新科公司制备出了生物基丁基橡胶和生物基乙丙橡胶。
“生物基橡胶是世界橡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生物基橡胶正向我们走来。
”张立群说。
张立群介绍了我国在生物基橡胶材料研发方面的进展,主要包括原创型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橡胶材料、原创型不降解的生物基衣康酸酯橡胶材料、液相法超聚态天然橡胶材料及环氧化天然橡胶以及蒲公英橡胶的最新 进展。
北京化工大学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批丁烯二醇基生物基聚酯橡胶可降解轮胎,能够提高轮胎抗湿滑、低滚阻性能。
现在已经取得了弹性体制备及方法、弹性体胎面胶、复合轮胎及制备方法等3项专利。
CNAS 等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降解性能评价显示,生物基聚酯橡胶符合“全生命周期”特征。
张立群通报了生物基可降解聚酯橡胶战略规划,除已经研制成功的可降解轮胎外,北化大还与多方合作,共同研发可降解鞋、高低温耐油密封圈、TPV 制品等工业产品,此外还有可降解口香糖等日用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高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的制备高耐热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焦化、建材、输送、航天航空等高温作业环境,对我国的工业生产科技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温耐热材料一直落后于国外。
传统的高温耐热材料有陶瓷、合金等,陶瓷可以来做发动机的内壁,能够承受住几千度的高温,是良好的耐热材料。
耐热合金又称高温合金,金属材料的熔点越高,其可使用的温度限度越高。
陶瓷和耐热合金目前在我国的各个高温作业领域,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无机耐火、耐热材料是指这些化合物的硬度高、脆性好、耐化学腐蚀性能好。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需求的发展,迫切需要发展一批高耐热的弹性体材料,来满足一些工业和环境的特殊要求。
传统我们认为,弹性体材料由聚合物组成,聚合物的耐热性一般比较低。
要实现弹性体材料具有高耐热的特性,便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对聚合物进行处理。
常用的方法包括从橡胶基体、交联体系、补强体系、防老体系和增塑体系等方面来着手,对材料的耐热性进行改良。
这类材料的最大优点就是质量轻。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常常从多个体系入手,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
如Joseph E. Vostovich, Bridgeport, Conn[1]设计了一种耐热材料配方,包括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氧化锌、三氧化铝水化物以及无定形二氧化硅,就是同时通过橡胶基体、交联体系、补强体系等来调节材料的耐热性能的。
高分子的耐热性的最高限度因其热分解而被限制住,热分解是由于高分子主链的碳碳单键的断裂而产生的。
所以耐热性的最初目标就是在高分子链上引入碳以外的原子,以增加键能,这种高分子代表是聚硅氧烷。
后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开始在主链中引入芳香环及杂环的一类有机高分子。
提高耐热性的措施:①提高分子中原子间的键能;②增加分子中的环结构和共轭程度;③增加分子链间的交联程度;④增加分子的取向度和结晶度;⑤加入稳定剂。
但在采取上述措施时,则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可加工性。
目前,合成在500℃以上、于空气中能长期使用的高分子材料,仍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然而,耐热高分子材料研究工作的发展趋势,已不是单纯创制耐热等级更高的新品种,而是着重解决提高耐热性与可加工性之间的矛盾,并不断降低成本,以便进一步扩大应用范围。
1弹性体复合材料高耐热性能的改善1.1橡胶基体为了提高弹性体材料的耐热性,从橡胶基体方面来看,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选用耐热性能比较好的橡胶,如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硅橡胶等。
硅橡胶是所有橡胶中耐热等级最高的一种橡胶,可以长期在高温下工作,硅橡胶的耐热干空气老化性能很好,但是不耐湿热老化。
在橡胶分子链中引入耐热基团也可以提高热稳定性,如苯环、萘环或者卤代基团等。
但是氯化橡胶的热稳定性一般比碳氢化合物差,而溴化橡胶的热稳定性又不碳氢化合物的强[2]。
还有,可以用橡胶与另外一种聚合物并用的方法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
李俊、董丽杰等人[3]研究了丁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共混物的耐热性能,他们通过直接共混的方法来制备丁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共混物,发现并用比例为70/30的时候,共混物失重5%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8.4摄氏度。
H. Dennis Zhu, Simon W. Kantor, and William J. MacKnight[4]合成乙烯基取代硅亚苯硅氧烷弹性体(VSPSEs),然后把其和SBR 或者SBS混合硫化,发现混合胶的热性能介于VSPSEs和SBR或者SBS之间,热稳定性得到了提高。
这种方法来制备耐热弹性体复合材料,要选用对基体的耐热性能提高较大的聚合物,有些聚合物加入到橡胶基体中后,不但不能增强耐热性能,反而降低了材料的耐热性能。
G. Janowska , A. Kucharska-Jastrzabek, M. Prochon, A. Przepiokowska[5]在丁腈橡胶中加入了角蛋白,随着角蛋白含量的增大,复合材料的热性能降低。
引入耐热的刚性分子链,提高其热稳定性。
聚氨酯弹性体通常的软化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较低,耐热性能较差,可以通过对其改性来制备高耐热性的聚氨酯弹性体。
甄建军、翟文、迟华亭[6]用1,5-萘二异氰酸酯(NDI)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分别和聚己二酸乙二醇丙二醇酯二醇(PEPA)合成聚氨酯弹性体,通过热失重分析发现,NDI 型聚氨酯弹性体的热分解温度较高。
1.2硫化体系的影响不同的硫化体系对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的影响是不一样的,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硫化体系对橡胶的交联机理不一样造成的。
武卫莉,陈光[7]把硅橡胶、顺丁橡胶和乙丙橡胶三种橡胶通过直接共混的方法混合在一起,制备出了硅橡胶/顺丁橡胶/乙丙橡胶共混材料,实验结果表明,用过氧化二异丙苯(DCP)/硫磺作硫化剂要好于用硫磺、过氧化二苯甲酰(BPO)和硫磺/BPO 硫化剂,样品的耐热性能较好。
武卫莉、刘伟[8]探讨了硫化剂对甲基乙烯基硅橡胶硫化胶耐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4到5份过氧化物DCP做主硫化剂、2份过氧化物DBPMH作助硫化剂制备的硫化剂耐热性能较好。
Hellendoorn, Robert[9]探讨了硫化体系对EPDM橡胶耐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促进速度较慢的硫化促进剂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要好过促进速度较快的硫化促进剂制备的复合材料。
Shamshad Ahmed, A.A. Basfar, M.M. Abdel Aziz[10]比较了辐射、硫磺和过氧化物分别对NBR和SBR耐热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辐射后的NBR和SBR硫化胶的热稳定性能最好。
1.3补强体系的影响在橡胶中添加少量的添加剂,对橡胶的性能会产生重大影响。
实验已经证明,填充添加剂后,橡胶的拉伸性能、抗撕裂强度、耐热性能、介电性能、耐摩擦性能等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
所以,为了提高弹性体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可以在基体中填充粘土、碳纳米管、石墨烯、陶瓷等填料,来改善其耐热性能。
何少剑、张立群[11]考察了层状硅酸盐与炭黑并用填充SBR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发现在填料总量一定的情况下,纳米粘土片层的加入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热氧化性能和耐热性能,而炭黑则可以弥补由于粘土与橡胶基体之间相互作用较弱以及粘土片层微观分布不均匀性带来的应力集中,二者并用可以有效的使各项性能达到较好的平衡。
李培耀,宋国军,杨晓宇等人[12]用直接共混的方法在溴化丁基橡胶中填充了有机蒙脱土制备了纳米复合材料,实验结果表明,有机蒙脱土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显著提高,当有机蒙脱土的含量为3份的时候,其耐热性能、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提高显著。
研究人员还制备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13],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丙烯酸酯橡胶(ACM)/纳米二氧化硅耐热复合材料[14]。
1.4老化体系的影响耐热橡胶必须选用高效的耐热性防老剂,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橡胶的耐老化性能。
张运强、张立群、王振华、田明[15]考察了多种老化体系对乙丙橡胶复合材料耐热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性防老剂N-4(苯胺基苯基)马来酰亚胺MC和防老剂2-硫基苯并咪唑MB并用体系和MB与RD并用硫化体系相比,老化后拉伸强度衰减率降低34%,拉伸伸长率衰减率降低9.5%。
1.5 增塑体系的影响一般增塑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低,在高温下容易挥发或迁移渗出,导致硫化胶的硬度增加、伸长率下降。
所以耐热橡胶配方中应该选用高温下稳定性能好、不易挥发的品种,例如高闪点的石油系油类等。
张运强、张立群、王振华、田明[15]考察了多种增塑剂对EPDM橡胶复合材料耐热性能的影响,发现液体乙丙橡胶新型增塑剂CP-80作为增塑剂代替石蜡油,拉伸强度衰减率降低13.4%,拉伸伸长率衰减率降低30.1%。
2高耐热弹性体的应用前景高耐热弹性体的应用十分广泛。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对轮胎性能的要求提出了更多苛刻的要求。
汽车在行走过程中,内部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大量的热量会使得轮胎发生老化,使用寿命降低,所以发展一种高耐热的轮胎用弹性体很有必要。
耐热输送带是高耐热弹性体的应用领域之一。
输送带是胶带运输机的主导部件,输送带运输具有大量连续输送、灵活调整输送量等优点,而且在各个产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铁矿石开采的现场运输,加工物料生产工艺过程的输送,以及产品流水线加工等。
耐热输送带作为运输带的一个品种,是以热稳定性高的纤维作为骨架材料,以耐温胶料为覆盖胶制成的输送带,广泛应用于煤炭、水泥、钢铁、冶炼等行业,用作固体热物料的输送,如烧结矿石、球团矿石、水泥熟料、烘干水泥、石灰、尿素和无机化肥等。
耐热输送带的工作环境十分苛刻,现国内煤炭、水泥、冶金等行业生产过程中要输送的物料温度非常高,达400--600℃,个别工序达800℃以上,因此要求输送带材料必须耐高温[16]。
还有,耐热弹性体还可以制备成高耐热密封圈、汽车散热胶管、冷却胶管、排气支架、火花塞护套、刹车皮碗、汽车和建筑用密封条、防水卷材、橡胶水坝、船舶部件、户外帐篷、电线和电缆的绝缘护套、、电插头绝缘体、电器螺纹接套等领域。
未来的高耐热弹性体将能适应更高的温度,更加恶劣的工作环境,一大批高耐热纳米复合材料将满足工业高温领域的要求。
参考文献[1]Joseph E. Vostovich, Bridgeport, Conn. FLAME AND HEAT RESISTANT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P].[2]Silviu Jipa, Maria Giurginca, Tanta Setnescu, Radu Setnescu, Gheorghe Ivan, Ion Mihalcea. Thermo-oxidative behaviour of halobutyl and butyl elastomers[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1996),54,1-6.[3]李俊,董丽杰,舒本勤,潘民选,刘景涛,李蕊.丁腈橡胶/氯化丁基橡胶共混物的性能研究[J]. 弹性体,2008,18(6):28-30.[4]H. Dennis Zhu, Simon W. Kantor, William J. MacKnight. Thermally Stable Silphenylene Vinyl Siloxane Elastomers and Their Blends[J]. Macromolecules(1998),56,850-856.[5] G. Janowska , A. Kucharska-Jastrzabek, M. Prochon, A. Przepiokowska. Thermal properties and combustibility of elastomer–protein composites [J]. J Therm AnalCalorim(2012).[6] 甄建军、翟文、迟华亭. NDI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合成与其耐热性能研究[J]. 工程塑料应用,2006,34(11).[7]武卫莉,陈光. 硅橡胶/顺丁橡胶/乙丙橡胶共混材料的研究[J]. 弹性体,2006,16(1):43-46.[8] 武卫莉,刘伟.提高硅橡胶硫化胶耐热性能的研究[J]. 橡胶工业,2001,48(8).[9]Hellendoorn, Robert.A heat resistant EPDM compound[J]. Elektroizolacna a Kablova Technika (1993), 46(2), 33-41.[10] Shamshad Ahmed, A.A. Basfar, M.M. Abdel Aziz. Comparis on of thermal stabilityof sulfur, peroxide and radiation cured NBR and SBR vulcanizates[J]. 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2000),67,319-323.[11]何少剑. 层状硅酸盐橡胶纳米复合材料[D].[12]李培耀,宋国军,杨晓宇.溴化丁基橡胶/有机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 现代化工,2010,30(9).[13]]李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蒙脱土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D].[14]卢殉,林艳梅,吴叔青,田敏. 纳米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的制备[J]. 2012,40(7).[15] 张运强、张立群、王振华、田明.高耐热乙丙橡胶的性能与制备[J]. 特种橡胶制品,2009,30(3).[16]海珍.耐高温输送带的研究与开发.世界橡胶工业,2009,36(12):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