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提高写作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友谊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及其拼音、意义和用法。

2. 课文讲解: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题。

3. 写作指导:以本单元课文为依据,进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拼读与书写。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写作技巧的掌握与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运用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采用朗读法,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五、教学课时:本单元教学共需4课时,具体分配如下:第1课时:生字词学习、课文朗读与初步理解。

第2课时:课文详细讲解、分析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

第3课时:写作指导与练习。

第4课时:作文讲评、总结与反思。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文相关材料,学生预习课文。

2. 课堂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对本单元的兴趣。

3. 生字词学习:学生拼读、书写生字词,教师点评、辅导。

4. 课文朗读: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发音、语气、节奏。

5. 课文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

6. 讨论与思考: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7. 写作指导:教师以课文为依据,指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8. 作文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点评、指导。

9.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单元学习进行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七、教学评价:1. 生字词考试: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以下是一份小学六年级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语文园地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结合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

2. 学习“夸张”这种修辞手法,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3. 了解并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提高学生的成语积累量。

4. 能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5. 了解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法特点。

6. 积累有关春天的民俗谚语。

二、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交流学习心得,积累不同类型的成语。

2. 能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完了第一单元的内容,相信大家都有不少的收获。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交流一下学习心得。

2. 引入课题:语文园地一。

(二)交流平台1. 小组讨论: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你有哪些收获?可以从课文内容、写作方法、情感体验等方面进行交流。

2.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 教师总结: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不仅了解了不同地区的民俗风情,还学会了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情感。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学习态度,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词句段运用1. 学习“夸张”这种修辞手法。

(1)出示例句,让学生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思考: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3)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更形象、更生动地表现出事物的特点)(4)教师总结:夸张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它可以突出事物的特点,增强表达效果。

2. 仿写句子。

(1)出示例句,让学生仿照例句,用“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再照样子写一写”的方式进行仿写。

(2)学生独立完成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展示优秀作品。

(四)日积月累1. 出示成语,学生认读。

2. 理解成语的意思,教师适当讲解。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本单元,使学生掌握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教学重点: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规则,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汉字的正确书写方法和笔顺规则的运用。

2. 第二课时: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教学重点:理解词语的含义,学会正确运用词语。

教学难点:对词语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3. 第三课时:课文的阅读与理解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的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对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4. 第四课时:写作技巧的指导与实践教学重点:学会运用学到的写作技巧进行写作。

教学难点:写作技巧的运用和实践。

5. 第五课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和实施。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 采用实践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汉字书写的正确率。

2. 学生词语理解和运用的准确性。

3. 学生课文理解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4. 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五、教学时间:1. 第一课时:40分钟2. 第二课时:40分钟3. 第三课时:40分钟4. 第四课时:40分钟5. 第五课时:40分钟六、教学策略:1. 情境导入: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实践操作:安排适当的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引入新的知识点,讲解相关概念和原理。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案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学会阅读,养成边读边联想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正确使用分号、借助拼音认识地名的能力。

3.积累古诗,熟读成诵。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借助拼音认识中国的各个地名。

语言应用:会运用排比句和分号,写好句子。

思维能力: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审美创造:欣赏古诗,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养成边度边联想的好习惯。

难点:了解排比句的特点和好处,正确使用分号一、导入,本单元的课程已经学完了,现在我们学习语文园地。

二、学习交流平台:阅读文章,首先要读懂文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此基础上,还要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学习本单元课文时,你从哪些内容想开去,又想到了什么呢?1.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开去。

如阅读《草原》,读到课文中主客相聚与惜别的内容,可以联想生活中自己与别人相聚和惜别的情景,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

2.还要能从课文内容联想到更多。

如《丁香结》写到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由此可以想到其他有象征意义的植物,如梅、兰、竹、菊,想想这些植物象征着什么,由这些植物想到人生的追求。

梅:凌寒傲雪兰:深谷幽香竹:萧疏虚空菊:凌霜飘逸讨论:由梅、兰、竹、菊的品质,你想到了哪些人?梅:凌寒傲雪(高洁之士)兰:深谷幽香(贤达之士)竹:萧疏虚空(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世外隐士)3.思考:你觉得阅读时用上“从所读内容想开去”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从“所读内容想开去”,不仅可以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跃思想,激发创造力。

我们在以后的阅读中可以多使用这种方法。

三、词句段运用(一)读一读,体会下面句子的特点。

1.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些句子的特点是:句式相同,都是写同一样事物的。

像这样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甚至字数都基本相同且意义相关的句子组合在一起的句子,就叫排比句。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三篇】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三篇】这个组,我们学习了《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小编整理了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一》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协助!《语文园地一》教案1学习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个话题实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实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和家人交流自己以前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语交际一、激趣引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

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能够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即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成语的用法和谚语的寓意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语文园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口语或写作中运用所学成语、谚语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成语、谚语等来丰富作文内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语文园地中成语、谚语、名言警句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些语文现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以下能力:一是提高文化素养,通过学习课文及语文园地内容,使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二是提升思维品质,通过对课文表达技巧的分析,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三是强化语言运用,使学生能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词汇、成语、谚语等,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四是培养审美情趣,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提高审美鉴赏能力;五是增强自主学习与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在综合性学习和写作练习中,主动探究、合作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合,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其次,关于课堂互动的开展。在本次教学中,虽然我努力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为了提高课堂参与度,我计划在下次课堂中尝试更多形式多样的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六年级第六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

(2)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内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运用讨论、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2)培养学生珍惜友情,关爱他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正确拼读和书写。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语文园地中的各项练习。

三、教学难点:1. 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

2. 课文深层含义的理解。

3. 语文园地中创新写作的训练。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法:分析课文中的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4. 启发式教学法: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简介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拼读、书写。

3. 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分组讨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

4. 语文园地练习:(1)让学生完成语文园地中的各项练习。

(2)教师点评,指导学生修改错误。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提醒学生课后复习,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6. 作业布置:(1)生字词书写练习。

(2)课文阅读理解练习。

(3)语文园地创新写作。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

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学语文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语文园地》部分。

首先我们要让学生掌握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和表达方式,了解相关文学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语文园地》,我们要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1. 知识与技能: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语文园地》,探索第二单元的魅力。

你们准备好跟我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了吗?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我们要像认识新朋友一样,记住这些字词的模样,了解它们的意思,并能在生活中运用自如。

学习文本中的精彩句式和表达方式。

通过反复朗读和感悟,学会如何把这些好词好句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我们的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通过深入理解课文,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体会文章中所蕴含的深层含义。

这对于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都有很大帮助。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情境,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体验生活的美好。

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用文字去记录我们的成长故事。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

例如如何准确理解课文中的难句、如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表达方式进行写作等。

我们将通过小组讨论、老师讲解等方式,共同攻克这些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如情境导入、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让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同时也会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让同学们更加直观地感受课文中的情境,增强学习效果。

2. 过程与方法:我们先要研读课本中的“语文园地”内容让同学们先自主预习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者不理解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六年级语文园地教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所学的词语,会用本单元学过的词语。

2、能够默写重点词语。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以自己的方式复习记忆“词语盘点”中出现的词语。

2、自由朗读这些词语,并将自己认为难写的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地震混乱安顿昔日废墟坚定挖掘绝望爆炸叹息悲痛颤抖拥抱糟糕确实自豪誊写敬仰奇妙出版戏剧严厉灵感创作源泉警告提醒歧途谨慎把握极端断言疲惫忙碌腼腆触摸残忍虚弱指教滚荡后悔艰涩拖沓磨练埋怨冷漠失魂落魄震耳欲聋大吃一惊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来日方长忐忑不安聊胜于无欢声笑语破烂不堪满怀信心一如既往
二、课堂展示。

听写本单元的重点词语。

三、小组交流。

补充词语,并选择两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失落耳欲聋大吃一不休雪上加霜来日欢声不安胜于无破烂不满怀一如往地废挖抖糕自写仰泉
触疲残虚
四、课堂检测
1、形近字组词。

隐()榴()棒()扑()爆()继()稳()留()捧()补()瀑()断()
2、选词填空。

猛烈激烈强烈
1)经过7天7夜的()战斗,一批又一批的战士突围出来。

2)()的北风刮得小树东倒西歪。

3)()的西伯里亚寒流南下,造成江淮地区的气温下降。

4)科学家对他从事的研究工作有()的责任感。

5)班委会对元旦活动的内容、形式,展开了()的讨论。

6)()的炮火打得敌人抬不起头来。

连续陆续继续
1)我军伤员()从火线上抬下来。

2)做作业时,妈妈要我去倒垃圾。

我倒完垃圾,又()做作业。

3)解放军()打退了敌人五次进攻。

4)人民代表()走进大会堂。

5)虽然我的作文得了奖,但还要()努力。

6)大风已()刮了三天了。

3、在下列句子错字下面画上横线,把正确的字写在句后的括号里。

1)弟弟学习很认真,也很克苦。

()
2)这铅笔和纸可太真贵了,弟弟上课的时候才用。

()
3)小庙前的空地上,消烟滚滚,弹片粉飞。

()()
4、查字典:
“迅”字,按部首查字法应查(),再查()画。

“炸”字,按音序查字法应查(),该字的第四笔是()
六年级语文园地六范文二:最全面六年级语文复习资料
根据语境填诗句或名言
1、老师给你写评语时,总会祝你明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刘伟成天玩,不爱学习,功课也不做,你会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劝他
3、当你看到他人在浪费粮食时,你会用(唐)代的(李绅)的诗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教育他
4、有时自己做的事情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
缘身在此山中。

)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时,自然会用(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亏。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6、离开家乡,在异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来表达对远方好友的深情厚意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我不禁想起李白《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处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拔,我豁然开朗,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或遇到逆境又获得新生时也会应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爷爷却叹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霜叶红于二月花)。

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

”爷爷笑了。

11、赞美竹子的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竹石》郑燮
赞美梅花的诗句(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墨梅》王冕
《长歌行》中劝人们珍惜时光,从小努力学习的诗句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2、赞美庐山景色美的诗句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3、杜甫《春夜喜雨》整首诗围绕一个(喜)字来写,(晓看红湿处)的下一句是(华重锦官城。


14、我们学过(叶绍翁)写的《游园不值》是赞美春天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是流传千古的诗句
15、中国近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正所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6、李商隐在《无题》里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诗句赞美老师
17、当我们看到纷纷飘落的花时,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的诗句(落红不是无
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8、当你送别好朋友时,你会想起李白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诗句
19、对某件事物或同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看或分析会有不同的看法或建议,可用哪句诗形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0、说明白居易《忆江南》的原因诗句是(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21、《泊船瓜洲》中即描写了江南的春景,有表达了王安石思念家乡之情的诗句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2、陆游的《游山西村》两句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出了山西村的地理环境和美丽风光。

23、陈水扁要搞台独,遭到了海峡两岸人民的强烈反对。

宋代诗人陆游的《示儿》包含热泪地希望国家早日统一,这两句诗是(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24、教育孩子不能打骂,通常要感化,杜甫在《春夜喜雨》中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虽是写雨,用来说“教育”,道理也是一样
25、在古今诗文中有许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名句,请你写两个。

岳飞(人名)曾说过(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李白(人民)曾说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7、写两句描写鸟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28、表示“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意思的句子是(轻诺必寡信。


29、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可以引用的名言是(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的期约,时刻不易)。

30写两句描写树的诗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赞美苏州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赞美长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赞美三峡(峨嵋天下秀,三峡天下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