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些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学习一些基本的汉语拼音和汉字;•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如词汇、句型、语法、修辞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愿意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语文园地一》是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共12个单元,包括课文、作文、语文常识、语文实践。

教学内容包括:1.课文,共7篇,包括《荷叶杯与茶杯》、《大帆船和小帆船》、《看电影》、《我贪吃》、《书的力量》、《愉快的一天》、《森林》。

通过学习这些课文,学生将能够掌握一些基础语言表达供以后的运用。

2.作文,共5篇,包括《做苹果》、《推销员》、《给小朋友拍照》、《写日记》、《广告》。

通过学习这些作文,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语文常识,包括拼音、汉字、词语、句子、段落、修辞等知识点。

4.语文实践,包括听、说、读、写等活动。

三、教学方法本教学以“任务型教学法”为主,兼顾“探究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法,使学生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切身感受语言和解读语言的方式。

四、教学过程1.预习(1课时)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基础。

教师通过拍照片、猜谜语、童谣等方式来引导学生预习本单元的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学习课文(10课时)本节课的重点是教授课文知识点,通过一些合适的表达方式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文。

具体的教学方式包括:听录音训练发音、朗读对比、词语解析、句子拆解等等。

3.作文训练(10课时)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创意和想象,运用所学知识点,写出符合逻辑、连贯、流畅的作文。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作文练习,让学生在写作中快乐地学习和进步。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11 识字一 12 1、柳树醒了 16 2、春雨的色彩 20 3、邓小平爷爷植树 24 4、古诗两首 28 语文园地一 32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37 识字二 39 5、看电视 49 6、胖乎乎的小手 53 7、棉鞋里的阳光 60 8、月亮的心愿 6 9、两个鸟蛋 80 10、松鼠和松果 85 11、美丽的小路 90 12、失物招领 95 语文园地三 100 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106
生能够在自学中掌握生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新词。我还鼓励学生在自学中 能够针对课文中的某段话、某个词发表自己有个性的感受,并随手写在书上 以备与他人讨论交流。我班学生特别喜欢诗歌,因此在教学中不必给学生做 过多琐碎的讲解,学生就能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学完后指导学生进行仿 写,然后组织展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课文中的三个生字,掌握写字表中的八个生字,重点指导“蕊” 的写法。 2、注重朗读,感悟诗歌的内容,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体会诗中蕴含 的大地母亲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3、能够仿照诗歌续写,独立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练习配乐朗读投影:生字学生准备:课前有感情的 朗读诗歌,自学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入情入境 教师直接板书“大地”,激活学生思维,思考:同学们,一看到这个词你想 到了什幺? (这是个十分个性化的宽泛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答案也就不同, 学生回答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接着板书完课题,再预设大地会与谁对话的问题导入新课。 (学生已经预习课文了,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 况。)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尽量将课文读通 2、生字出示生字、词
识字四 107 13、古诗两首 113 14、荷叶圆圆 117 15、夏夜多美 123 16、要下雨了 128 17、小壁虎借尾巴 132 语文园地四 136 第五单元教材分析 141 识字五 143 18、四个太阳 150 19、乌鸦喝水 156 20、司马光 162 21、称象 168 语文园地五 175 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183 识字六 185 22、吃水不忘挖井人 188 23、王二小 194 《大地的话》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大地的话》是一首现代诗,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大地拟人 化为母亲,抒写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诗歌语言通 俗,学习难度低,学生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更好地体味了大自然的魅力,感受 语言情趣,也能够继续以“大地”或者其他人称向所有她想与之对话的对象说 出自己想说的话。也就是能够做到仿照文本,继续文本内容。 学情分析:通过三年多的学习,学生已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大多学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最新统编版部编版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一[教学目标]1.交流并总结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语文要素】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认识并临摹行书,逐渐提高自己的书写速度。

5.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教学重难点]1.交流并总结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2.朗读并背诵《长歌行》。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交流并总结分清课文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

(重点)2.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一、交流平台:总结交流分清文章主次的意义以及如何根据表达的需要安排详略1.回顾本单元的课文,引导学生自由交流本单元学习的收获。

(1)提问: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之后,你有哪些收获?(2)学生在班内自由交流。

预设:了解了很多民俗风情;体会到了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了民俗中的人情美;能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到了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2.阅读“交流平台”,交流有哪些新的收获。

(1)自读“交流平台”,交流有哪些新的收获。

(2)回顾课文详写和略写的部分,思考: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3.先回忆再交流:本单元其他课文内容的主次是如何安排的?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课件出示:我在读《×××》一课时,发现……写得详细,而……写得简略,这让我读懂了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是……教师围绕“分清主次促阅读”来适时地帮助学生总结。

4.引导学生交流:本单元的习作,你选择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安排详略的?教师围绕“详略得当助表达”来帮助学生提出建议。

5.教师借助以下图示来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读分清楚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写安排好详略/把自己习作的中心表达清楚二、词句段运用: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一)体会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1.学生自读句子,指名说说对句子的理解。

引导学生用短语或词语来概括句义,如“灯的种类多”“比赛取得好成绩”等。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与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课生字、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认读。

2. 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 观察事物方法的学习与应用。

4. 习作的撰写与修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语的学习与认读。

(2)课文的阅读与理解。

(3)观察事物方法的掌握与应用。

2. 教学难点:(1)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观察事物方法在习作中的灵活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语,掌握读音、写法、词义。

3. 小组合作:(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成果。

(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

4. 全班交流:(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内容,理解课文主题。

(2)学生分享观察事物的方法,教师点评、指导。

5. 习作指导:(1)教师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联想、比较等方法进行写作。

(2)学生撰写习作,教师巡回指导。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2)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课。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2. 课题下方列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3. 配合教学内容,适时呈现相关图片、关键词等。

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语。

2. 背诵课文。

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单元《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PPT课件

交流平台
《北京的春节》,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 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则一笔 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那几天,也不是铺开写, 而是突出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 深。
交流平台
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交流平台
《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 而能表现出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这几天 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其他 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了。
(二)体现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 学会学习、身心健康、实践创新。 (三)语文、道德与法制、历史三个学科教材统编是大趋势。 (四)“一标多本”教材质量参差不齐,“部编本”力图起到示范作用。 二、“部编本”教材的编写理念: (一)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词句段运用
腊八煮粥
我国古代的天子国君在腊八节要进行腊 祭,祭祀八谷星神,庆贺丰收;祈求来年风 调雨顺。民间则要祭祀天地、祖先、神灵, 感恩这一年来的恩泽庇佑,并祈求来年继续 施恩。腊八粥”,又称“福寿粥”,有增福 增寿之意。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画线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1.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 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 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画线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 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 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词句段运用
画线词语都是近义词,构成排比句。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备课活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备课活页
注意事项:简要介绍民俗的名字、由来、寓意、民俗内容
一、复习上节课,导入新课。
1.请学生回忆上节课介绍过的民俗活动。
2. 回忆上节课介绍民俗活动的技巧,做到详略得当。
二、请学生根据上节课所了解的民俗活动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民俗活动,编写写作提纲。
1.鼓励学生编写提纲。
师:上节课,我们了解到中国不同特点的传统民俗,有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粽子节,有为驱逐年兽、祈求平安的春节,还有浪漫的牛郎和织女相会的七夕……这些啊,都是我们国家文化宝库中整体的文化结晶,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思。那么今天呢,你们就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来写写自己经历过的民俗活动,可以写你自己包粽子的经历,也可以写过春节的时候的感受……家乡的风俗有很多,请大家注意选取材料,详略得当。所以,大家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习作提纲。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4、表达交流。小组成员交流后,派代表到全班面前进行展示,对于一种或者两种感兴趣的民俗活动进行介绍,要求说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并且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教师点评并且布置作业
根据学生的介绍,详略以及介绍方式进行简要点评和总结,让学生学习如何明白哪里需要具体介绍,哪里需要简单说说。同时在学生的介绍中了解更多的民俗特色。(板书:详略得当→)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及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4.熟读并背诵《长歌行》,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交流收集到的风俗资料和学到的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在“交流平台”这一环节,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词句段运用通过收集课外资料,交流不同地区的节日风俗和不同民族多姿多彩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在诵读、品味、讨论、探究等多种形式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通过书写提示,了解行书的字体特点,再照着写一写,提高学生的书写速度。

3.日积月累“日积月累”重在朗读指导,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把《长歌行》这首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熟练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意。

▶教学准备1.查阅、收集风俗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通过阅读、交流,弄清文章的表达顺序,理清课文详写、略写的内容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2.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3.引导学生广泛积累词语,学会在相同的语境里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相同的意思。

▶教学过程板块一学习“交流平台”1.自由读“交流平台”,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学生自由读,画出相关语句,在旁边做批注,写下自己的感受。

3.同桌讨论交流,全班展示:把你阅读的成果与大家分享,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学生交流后,教师进行归纳。

课件出示:读文章时,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4.作者在写北京的春节时运用了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备课教师: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目录第一单元............................................................31 北京的春节 (3)2 腊八粥 ....................................................... 103 古诗三首 ..................................................... 154 藏戏 ......................................................... 23 习作家乡的风俗 ................................................ 26 语文园地一 ..................................................... 30 第二单元.. (33)5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33)6 骑鹅旅行记(节选) ............................................ 36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 39 习作写作品梗概 ................................................ 42 语文园地二 ..................................................... 45 快乐读书吧 ..................................................... 48 第三单元 (51)8 匆匆 (51)9 那个星期天 (56)习作例文 (61)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65)第四单元 (68)10 古诗三首 (68)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 73 12 为人民服务 .................................................. 77 13 金色的鱼钩 .................................................. 80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 .............................................. 83 习作心愿 ...................................................... 86 语文园地四 ..................................................... 88 第五单元.. (92)14 文言文二则 (92)15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 96 16 表里的生物 .................................................. 99 17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 104 口语交际辩论 ................................................. 107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 110 语文园地五 .................................................... 113 第六单元. (116)回忆往事 (116)依依惜别 (120)古诗词诵读 (125)1 采薇 (125)2 送元二之安西 ................................................ 1283 春夜喜雨 .................................................... 1314 早春呈十八部员外郎 .......................................... 1345 江上渔者 .................................................... 136 6 泊船瓜州 .................................................... 1397 游园不值 .................................................... 143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 ....................................... 147 9 浣溪沙 ...................................................... 148 10 清平乐 .. (151)第一单元 1 北京的春节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1.懂得在阅读时,要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长歌行》。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教学难点:
熟读并背诵《长歌行》,理解古诗的意思。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1.如果你是一个摄影师,你是否要把自己看到的一切都拍摄下来?
2.如果你要写一篇日记,你是否要把当天发生的所有事情都记录下来?
(2)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遍地有福”。
4.你还知道哪些含有美好寓意的风俗习惯?请你展示自己的收集成果。
学生自由交流。
四、写字有法
1.出示行楷汉字。先观察,再照着写一写,看看你的书写速度是不是有所提高。
2.学生书写汉字,认识行楷字的特点。
预设:
我们通常把介于楷书与行书之间的字体称之为行楷。他由于具有随意性,因而就具有较多的灵活性和较高的学习难度。笔形上可以说是楷书的基础上的简化、连带、速写。字形上打破了平时平稳而产生的静中求动的视觉动态。是一种优美而流畅的字体。
3.引导学生要懂得取舍。
二、交流平台
1.小组交流。
我们读文章常常发现有些内容写得很详细,有些内容写得很简略。如《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天,其他的日子一笔带过。即使重点写腊八、初一那几天,也是只写最具特色的一两个民俗活动,给人印象颇深。为什么这样写呢?我们一起谈一谈。
写文章注意详略得当有什么好处?
预设:
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我们习作的时候,先要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写得具体详细一点,次要的内容则简略一点。
4.总结老师的妙招:写文章先想好文章的主次,才能安排好详略,这样中心才会突出,表达才会清楚。
三、词句段运用
(一)汉语言词汇丰富,请大家朗读下面的片段,一起来发现并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妙吧!
让学生了解行书的写法,对于即将升入初中的学生来说,学会行书的写法,有助于提升书写速度。
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使学生对古诗内容有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预设: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说得多好,我们一定珍惜时间,好好读书学习,以免为老大时候碌碌无为而后悔。
5.你还可以用哪些诗句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预设: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请你说一说。
3.学生小组合作,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预设: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担心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4.从这首诗中你得到哪些启发呢?
伍子胥死后,吴越战火四起,城内断粮,此时又值新年来临,乡亲们想起伍子胥生前嘱咐,争而掘地三尺,果得糯米砖充饥,从那以后,苏州百姓为纪念伍子胥,每逢过年,都以米粉做成形似砖头的年糕,渐渐地,过年做年糕,吃年糕相沿成习,风行各地。
3.你还知道其他风俗的含义吗?
预设:
(1)过年的时候吃鱼:意味着“年年有余”。
预设:
这些词语都表示“得了第一”的意思。
3.汉语的词汇非常丰富,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这样做在准确表达意思的同时,避免了雷同。
4.拓展练习。
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替换句子中的“一瞬间”?
出示句子:天上的流星,一瞬间就不见了。
预设:
转眼间、一刹那、一霎时、一转眼、倏忽间……
(二)了解节日的寓意。
1.下面两种食品是什么节日吃的?为什么要吃这两种食品?有什么寓意?
出示月饼和汤圆的图片。
预设:
月饼和汤圆都象征着团圆,寄托着人们对和和美美、团团圆圆的生活的良好祝愿。
2.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
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
插入《伍子胥的传说》,增强兴趣。
相传春秋战国时,吴王夫差建都苏州,终日沉湎酒色,大将伍子胥预感必有后患。故伍子胥在兴建苏州城墙时,以糯米制砖,埋于地下。当吴王赐剑逼其自刎前,他吩咐亲人:“吾死后,如遇饥荒,可在城下掘地三尺觅食。”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懂得在阅读时,要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重在教会学习方法,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同桌交流等方法,在自读自悟中学习。
体会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个意思的好处。
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中的特定习俗及其寓意。
展示汇报。
预设:
引导学生明白写文章要注意详略得当。
2.《北京的春节》讲的是北京地区过春节的独特习俗。而能表现北京独特习俗的莫过于这几天了。这几天可以说是老北京人过春节的小高潮,所以要详写。其他的日子大体相似,就没有必要一一详细描述啦!
3.文章主要写什么,次要写什么,是根据作者想要重点表达的意思决定的。
1.出示词语。
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预设:这些词语都有“全部”的意思。
2.全校运动会上,大山在短跑比赛中勇夺第一,志杰在跳高比赛中喜获金牌,思雨在跳远比赛中摘得桂冠,宁宁在游泳比赛中拔得头筹。
教案序号:课题:语文园地一
备课时间:授课时间: 年班:
教学目标:
1.懂得在阅读时,要分清文章的主次,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体会时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好处。
3.学习关于习俗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
4.观察书法作品,了解行楷字体的特点。
5.能够理解并背诵古诗《长歌行》。积累关于珍惜时间的诗句。
五、日积月累
小组合作学习古诗,交流你的心得,想一想这首古诗的意思。不明白的跟小伙伴交流一下。
1.出示古诗。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了解乐府。
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汉代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