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数学百花园》 分析与推理课件PPT

合集下载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0 分析与推理 教学课件

北京课改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10 分析与推理 教学课件
10 数学百花园
分析与推理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课堂小结
情境导入
猜一猜两个箱子里各 把苹果和梨分别放 有1个 自放的是什么水果? 在一个箱子里。 和1个
返回
分析:
推理:
如果是
就是
分析:
推理:
如果是
就是
返回
向这样根据已知的信息和 条件,逐步退出结论的过 两个箱子里各自是 程在数学中称作推理。 什么水果呢? 我猜猜
(×)
两个因数的和等于41 两个因数的和小于41
返回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根据已知条件整理信息。 2.能确定的先确定,能排除的先排除。 3.有序地全面思考解决问题。
返回
课后作业
课本: 第88页练一练
返回
验证
一起来讨论吧。
Unit 5 Dinner’s ready
A Let’s talk & Let’s learn
王老师
贝贝在王老师对 面,王老师的两 边是小力和小颖, 小宇在贝贝的左 边,小力正好在 小宇对面.你能 把他们的名字写 在括号里吗?
小力或小颖 (小颖)
小颖或小力 (小力)
(小宇)
左边
(阳阳) (贝贝 )
返回
给四个小朋友排排队。
分析
乙站在甲的右边;
丙站在甲的左边; 甲
右边
左边 左边
乙 甲 丙


丁站在丙的左边。
Do and say
Guess: What’s in the fridge?
如果:
里面不是
返回
探究新知
1
有3盘香蕉
2 3
第一盘比第三盘多 第三盘比第二盘多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0《数字百花园》 |北京版(2014秋) (共16张PPT)

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0《数字百花园》  |北京版(2014秋)       (共16张PPT)

每行、每列都有数字1~4这四个数,并 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B应该是几?
牛刀小试
3 4 B3 1
2
4 A1 2
你知道吗?
九宫格(数学游戏)古人把这个神的数字 排列称为九宫图。九宫格起源于河图洛书, 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 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被誉 为“宇宙魔方”。
对此,中外学者作了长 期的探索研究,认为这是中 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 中国古代文明的源头。
当然是刘墉有惊无险地官复原职了。
2
1
1
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这三种水果,并且 每种水果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 2 ?1
1
方格中每行、每列都有这三种水果,并且 每种水果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 2 ?1
1
每行、每列都有数字1~4这四个数,并 且每个数在每行、每列都只出现一次。 B应该是几?
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 ——伽利略
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
和珅
和珅(1750年——1799年),清 朝中期权臣、商人。
曾担任清王朝中央政府内阁首席 大学士、军机大臣、吏部尚书等 数十个重要职务。
历史上有名的贪官,据说他聚敛 的财务超过清政府十五年的财政 收入。
清朝乾隆时期的宰相刘墉有一次得罪了皇帝乾隆,乾隆盛 怒之下,把刘墉打入死牢,以待来日午时问斩。后来由于 众大臣求情,乾隆又心念刘墉往日功劳,决定让老天爷来 定夺刘墉的生死。具体做法是:抓阄。用纸条做成两个阄, 在其中一张纸上写着“生”字,另一个纸上写着“死”字, 然后把这两个阄放在坛里,由刘墉当众从坛里抓取,如抓 的是“生”,则官复原职,若抓的是“死”,则推出午门 斩首。
刘墉的死对头,大贪官和坤得知这一方案后,偷偷买通做 阄的官员,把两个阄上都写上“死”字,想置刘墉于死地。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陈伟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陈伟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推理》教学设计凉州区西关小学陈伟年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例一,做一做第一题,练习二十一第一、三题。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3.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唤起生成、引入新课(一)游戏导入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来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

(二)引出课题1.对于刚才的游戏,你想说什么?(生答)2.师小结。

在猜测的时候,不能随便乱猜,而是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

3.板书课题。

像这样根据已经知道的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叫做推理。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推理)二、分析交流、探究新知(一)分析问题1.出示例1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你能判断出小刚拿的是什么书?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吗?2.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3.理解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句话是什么意思?4.小组内交流: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呢?请孩子们先想一想,然后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在老师发给你的这张纸上.5.生活动,师巡视指导。

(二)展示交流1.小组汇报,全班交流:<1>预设一、语言描述法<2>预设二、连线法<1>预设三、列表法(三)求同引思1.通过分析小红和小丽的话,推导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就叫做推理。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刘欣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刘欣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1《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

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二、能借助连线、排除法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三、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游戏: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生:喜欢。

师:接下来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的两只手拿着两个物品,猜一猜老师左手拿的是什么?右手拿的又是什么?看谁猜的准?学生乱猜,并指明三位学生猜一猜。

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请听老师一个提示:老师的一只手拿2的是一块橡皮擦。

另一只手拿的是一枚硬币,我们再来猜一猜。

生1:左手拿的是橡皮擦,右手拿的是硬币。

生2:左手拿的是硬币,右手拿的是橡皮擦。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你们能确定吗?生:不能师:请再听老师一个提示:老师右手拿的不是硬币,同学们,你们现在能再确定地猜一猜吗?(请两位学生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呢?)生: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拿的是硬币。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呢?生:右手拿的不是硬币,我们可以肯定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就是硬币了。

师:你们同意吗?生:同意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

教师揭晓答案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对了左右手拿的物品,非常棒!对于刚才的游戏,你们明白了什么呢?(请三位学生说说感想)生:我们在猜东西的时候不能乱猜,应该要根据已知的信息,然后动动脑筋,再猜。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这就说明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作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二年级数学(北京版)-数学百花园:分析与推理-2PPT课件

二年级数学(北京版)-数学百花园:分析与推理-2PPT课件

园园






我和小黄钓到鱼的总数与 我们四个中我与小白钓到
小花和小黑钓到鱼的总数 鱼的条数接近。小黑钓到
相等。
鱼的条数最少。
小白
这四只小猫钓到鱼的条数最多的是(
)。
小黄
活动要求 1.根据信息,分析推理。 2.这四只小猫钓到鱼的条数最多的是谁?
我和小黄钓到鱼的总数与 我们四个中我与小白钓到
小花和小黑钓到鱼的总数 鱼的条数接近。小黑钓到
数学百花园:分析与推理
二年级 数学

桌子上有三盘香蕉。猜一猜,哪盘香蕉最多,哪盘香蕉最少。
第一盘比第三盘多。
第三盘比第二盘多。
活动要求
1.想一想,你打算怎样比较。 2.表示出你想的过程,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桌子上有三盘香蕉。猜一猜,哪盘香蕉最多,哪盘香蕉最少。
第一盘比第三盘多。
第三盘比第二盘多。
桌子上有三盘香蕉。猜一猜,哪盘香蕉最多,哪盘香蕉最少。
第一盘比第三盘多。
第三盘比第二盘多。
桌子上有三盘香蕉。猜一猜,哪盘香蕉最多,哪盘香蕉最少。
第一盘比第三香蕉。猜一猜,哪盘香蕉最多,哪盘香蕉最少。
第一盘比第三盘多。
第三盘比第二盘多。
桌子上有三盘香蕉。猜一猜,哪盘香蕉最多,哪盘香蕉最少。
相等。
鱼的条数最少。
小白
这四只小猫钓到鱼的条数最多的是( 小花 )。
小黄
我和小黄钓到鱼的总数与 我们四个中我与小白钓到
小花和小黑钓到鱼的总数 鱼的条数接近。小黑钓到
相等。
鱼的条数最少。
小白
这四只小猫钓到鱼的条数最多的是( 小花 )。
小黄
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汤小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汤小琴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数学广角——推理》教案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汤小琴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的经验。

2.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梳理信息,学会简单的推理。

3.在简单推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条理地进行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

二.教学重点:初步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并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

三.教学难点:有条理的表达推理的过程。

四.课前小游戏:课件出示二年级数学老师的通讯录。

师:猜一猜老师姓什么?怎样快速知道老师姓什么?分别出示通讯录年龄和性别栏,学生继续猜!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铺垫助学1.快速口述:根据已知条件,快速说出答案(1)为什么同学们这么快就能确定答案?学生发言。

(2)两种情况的推理,只需一个相关提示,不是一种情况,肯定是另一种情况的推理过程。

2.大胆猜测:根据已知条件,你能猜出什么?(1)同学们,为什么猜不出准确答案?(2)小结:多种情况的推理,不是其中一种情况,还有很多种情况,不能确定结果。

(3)揭示课题(二)逐步分析,学会推理准确推理:根据已知条件,你能准确推出结论吗?课件出示情境问题:有语文,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三本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

他们三人分别拿的是什么书?1.现在你能准确推出他们三人各拿的是什么书吗?2.出示第一个条件:“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

”3.现在你能准确推出什么结论?为什么还不能准确推断出三人各拿的是什么书?4.出示第二个条件:“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5.现在你能准确推断出他们三人各拿的是什么书吗?6.把你的推理过程,在学习单一上记录下来。

7.汇报交流,介绍连线法和表格法8.小结:三种情况的推理,需要两个相关的提示,要先确定一种情况,再变成两种情况的推理。

三.分层练习,应用促学出示三组题(1)每个组选择一个题完成。

先想好你想做什么题?(2)抽签的方式决定做什么题。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数学百花园:分析与推理 教案

二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数学百花园:分析与推理 教案

标题:二年级下册数学(北京版)数学百花园:分析与推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推理能力。

2. 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排列组合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图形的排列组合2. 数字的排列组合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图形的排列组合、数字的排列组合2. 教学难点: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美丽的花园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花园中的图形和数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索新知(1)图形的排列组合a. 出示教材第6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找出规律。

b.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图形的排列组合方法。

c. 教师总结:图形的排列组合可以通过平移、旋转、翻转等方式进行。

(2)数字的排列组合a. 出示教材第66页例2,引导学生观察数字,找出规律。

b.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数字的排列组合方法。

c. 教师总结:数字的排列组合可以通过重复、相邻、间隔等方式进行。

3. 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67页“练一练”。

(2)完成教材第68页“想一想”。

4.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图形和数字的排列组合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课后作业(1)完成教材第69页练习题。

(2)观察生活中的图形和数字排列组合现象,与家长分享。

五、板书设计1. 图形的排列组合2. 数字的排列组合六、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它详细描述了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从导入新课到探索新知,再到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的全过程。

这个过程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确保教学内容能够被学生充分理解和吸收。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欧阳宇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部编二年级数学《十、数学百花园》欧阳宇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教学设计北京

简单的推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呈现情境。

在一个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早晨,小动物们出去玩。

(课件呈现画面:小松鼠手中拿着3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在路上遇到了小狗,小狗手中拿着2串冰糖葫芦,每串10个。

)引导学生观察: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手里拿着什么东西?2、提出问题。

根据小松鼠和小狗手中的冰糖葫芦,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结合学生回答,在画面下依次呈现:(1)小松鼠有多少个糖葫芦?(2)小狗有多少个糖葫芦?(3)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串糖葫芦?(4)小松鼠和小狗一共有多少个糖葫芦?这些问题你们能解决吗?(设计意图:通过富有情趣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提取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很多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尝试解决问题。

让学生试着独立去解决这些问题,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班内交流。

谁先来向大家汇报,你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计算30+20时你是怎样想的?结合学生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逐一板书:(1)十个十个地数。

(2)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5个是50。

(3)因为3+2=5,所以30+20=50。

……那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

3、试一试。

你能算出30-20等于多少吗?说说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为学生提供探索的时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讨论交流,形成算法多样化。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交流,并在“试一试”中进行算法的有效迁移,从而帮助明确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