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文化程度与不依从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积极加强药学服务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积极加强药学服务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药学服务是药师利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使用有关的服务。
药学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注重关心、关怀,促进病人合理用药” [1]。
患者在药物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孕、产妇用药,儿童用药,老年人用药,提供必要的药学服务,对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改善其生活、生命质量尤为重要。
然而患者严格按医嘱服药(即用药依从性)的情况并不乐观。
国内外研究表明,用药的非依从性占更高比例。
因此,加强药学服务,分析患者非依从性的原因,采取措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是提高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
1加强患者的用药指患者缺乏必要的用药指导是产生不依从性的首要原因。
首先,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用药依从性有显著差异,研究表明文化程度越高对用药问题的了解程度就越高[2],用药的依从性相对就越高,对于门诊患者我们不知其文化程度,可以根据仪态大体判断其知识层次,进行相关的用药指导。
其次,患者有一定的用药常识,但不懂医生的用药意图。
比如镇静催眠的苯巴比妥在我院临床上常利用其肝药酶诱导作用而用于肝炎患者的消除黄疸用;四环素类抗生素8岁以下青少年禁用是因为它会影响未成年青少年骨、牙生成。
喹喏酮类的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禁用于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等。
药师发药时应有针对性的回答患者,解释医生用药的目的,宣传药物的新用途,使患者明白医生用药的原因和意义,满足患者对信息的需求,纠正患者不正确的概念,消除患者疑虑,使其顺从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此外,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反应,而药物的副作用可以助长其不依从性,因而药剂人员应向患者解释使用药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注意毒副反应和服药中出现的其他问题以及解决办法,以改进患者依从。
2合理安全有效用在有明确的诊断后,合理的用药是提高疗效、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决定因素,药师要深入临床,与临床紧密配合,对门诊处方及住院医嘱用药应尽量避免配伍禁忌与不适当的应用,以降低毒副作用的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增强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
【高原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及策略】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

《【高原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分析及策略】手卫生依从性调查分析》摘要:本文就对红原县378名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及其原因、针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药学服务及其内容、药师在提高用药依从性的作用等问题,结合查阅文献进行阐述和分析.旨在了解高原患者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其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地用药,并为高原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提供科学依据,最终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原始资料为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就诊患者的378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就诊类别、所患疾病种类、药品了解程度(见表1)、用药依从情况(见表2)、用药不依从情况(见表3)、用药不依从导致的后果(见表4)及提高用药依从性方法(见表6)等,陈永乐.药物治疗的依从性[J].国外医药,抗茵素分册,1997,18(2):159―161 [2] 李东,孙业红,朱永泉.病人的依从性与老年化的关系[J].中国药业,2000,9(10):61 [3] 齐晓涟,王育琴.老年不同人群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2):141 [4] 齐晓涟,王育琴.老年不同人群用药依从性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学杂志,2002,37(2):141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摘要】目的:了解高原患者用药依从性现状,探讨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方法。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对四川省阿坝州红原县378例患者进行一般情况、疾病种类、药品了解程度、用药依从情况、用药不依从情况、用药不依从的后果、提高依从性的方法等调查。
结果:用药依从性与患者文化程度、所患疾病种类、药品知识的了解程度以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有关。
结论:对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应遵循不同的咨询内容,普及用药知识,提高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高原;患者;用药依从性红原地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群的生理、心理等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其用药依从性。
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与对策

老年人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与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正在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处于衰老与退化状态,而且许多老年人又同时患有多种疾病,大多疾病又为慢性病,需长期治疗,因此用药的机会和种类较多,为保证老年患者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应充分重视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标签:老年人; 用药依从性; 护理对策; 健康教育目前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居全球之首。
老年人多属体弱多病,服药的机会也多。
调查资料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约80%患有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或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其中有35%的老年人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
通常80%的老年人需药物治疗,25%左右的老年患者同时服用4~6种药物,用药时间一般较长。
而且30%服药依从性差。
临床上常表现为服用药量过大或过小;不规则服药,如改变服药时间、间隔或停药;停药太快或擅自停药;合并使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或违禁药;服用处方药时饮酒、吸烟不节制等。
1 调查对象2009年6~12月筛选100例我院门诊就医的年龄在65~80岁的慢性病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2 调查方法发出问卷100份,收回问卷100份,问卷率100%。
其重点内容包括:老年人用药的数量,几种常用药物的服药方法,用药的依从性及对药物副作用的了解。
3 调查结果老年人用药存在很大偏差,其中用药数量多(>6种)25例;发生率25%。
口服药方法有误9例,占9%;服药依从性的偏差30例,占30%;对药物副作用不了解5例,占5%。
3.1 服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患者不依从医嘱的原因有:不信任医师、怕中毒、怕副作用、怕成瘾;有些是自觉病情好转,不愿再服药;用药时出现不良反应,不能忍受;用药方式或途径不方便,嫌麻烦;太忙,忘记按时服药,因而时断时续,经济因素,嫌药物太贵,或认为药价太便宜治不了病,等等。
当然,也有相反的现象,患者急于求成,滥用、多用药物。
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受到多方面的影响,而坚持用药自我效 能是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制定相关措施时充分考虑这一因素, 以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谢谢观看
针对干预后的效果,我们提出以下进一步护理干预措施:
(1)加强药物提醒服务:对于年龄较大或记忆力较差的患者,可在其家中 安装电子药盒,以实时提醒其按时服药。
(2)优化健康教育形式: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制作宣传海报等形式,进一 步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认知。
(3)增加心理疏导频次:对于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可适当增加心理疏导 的频次,以增强其治疗信心。
(4)家庭支持: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定期了解患者的 服药情况,为其提供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
三、总结
本次演示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居家服药依从性的现状调查,提出了针对性的 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这些干预措施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得到了 明显改善。然而,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服药依从性不足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采 取措施加以改善。提高高血压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确保其病情有效控制的关键, 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共同努力。
一、调查现状
1、调查对象基本信息本次调查选取了100名高血压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 龄分布在35岁至75岁之间,其中男性55人,女性45人。患者学历程度跨度较大, 包括小学、初中、高中及大学以上学历。
2、调查对象居家服药情况调查结果显示,90%的患者能够按照医生处方购买 和使用药物,然而仅有60%的患者能够按时服药。此外,部分患者(约40%)在服 药过程中存在随意更改药物剂量、自行停药等现象。
3、护理照顾:提供专业的护理照顾对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也非常有帮助。例如,药师可以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服务,护士可以定期访视患 者并提供护理指导。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

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调查与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提出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对策。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方法,对197位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
结果:老年人记忆力差、药物不良反应、对慢性病危害性认识不足及经济因素等是造成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
结论:应加强健康教育,并发挥社区药师在慢性病患者随访管理中的作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病用药依从性健康教育社区药师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化社会,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病是老年病的流行病学特点。
根据老年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76%~89%,明显高于中青年(23.7%)[1]。
这些疾病本身及各种并发症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大多数慢性病需要长期或者终身服药,因此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问题,值得社区药学工作者重点关注。
笔者通过对社区内所管理的197位老年慢性病患者服药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用药依从性,旨在更好地提供社区用药指导,保证治疗效果。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取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60岁以上老年慢性病患者。
所患慢性病均由二级以上医院确诊。
其中男81人,女116人;年龄60~92岁,平均72.2岁;年龄分布为60~69岁59人,70~79岁103人,80岁以上35人。
文化程度:小学70人,中学及中专106人,大专及以上21人。
方法: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的方式,在社区内发放200份,收回有效问卷197份。
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所患慢病种类,服药情况,对所用药物知识的了解,用药依从性,不依从的相关因素等。
其中依从性是参照Morisky提出的服药依从性的推荐标准,设计了4个问题来衡量:①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服药次数服药,没有漏服现象;②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服药剂量来服药,没有擅自增加或者减少剂量;③是否按医生要求的服药时间来服药,没有错服现象;④自患病以来是否能坚持长期服药,没有擅自停药或者更换药物。
患者用药分析范文

患者用药分析范文1.患者个人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病史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判断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和药物剂量的选择。
2.患者当前用药情况:包括正在使用的药物、药物剂量和用法、用药时间等。
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医务人员了解患者当前的治疗方案,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和重复用药。
3.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和过敏史:了解患者是否曾经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和过敏现象,有助于避免同类药物的再次使用。
4.患者药物依从性评估: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观察,了解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药物依从性是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评估并指导患者改善依从性,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5.患者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结果: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结果是评估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对症状的观察,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治疗的效果。
6.相关检验结果和影像学检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可以进行相关检验和影像学检查,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综合以上信息,对患者用药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药物剂量调整:根据患者的药物代谢情况、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用药效果,可以适当调整药物剂量,以提高治疗效果。
2.用药方案优化: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用药经验,可以优化用药方案,选择更合适的药物和用法,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药物相互作用预防:根据患者当前用药情况,评估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风险,避免同时使用相互作用较大的药物,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4.药物依从性指导: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教育,指导患者改善药物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5.不良反应处理:针对患者已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减少药物剂量、更换药物或辅助治疗等。
6.评估治疗效果:通过观察患者的主观症状和客观检查结果,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及时调整用药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患者用药分析是提供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重要环节。
通过患者用药分析,可以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急诊科患者服药依从性统计报告

数据可视化
采用适当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 分析,比较不同患者群体之间的 服药依从性差异,并探讨相关影 响因素。
数据分析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对急诊科患 者的服药依从性情况进行解读和 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04
服药依从性统计结果
患者服药依从性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共涉及急诊科患者500 人,其中完全依从医嘱服药的患
的用药指导和监督,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和疾病类型的患者制定相应的用药管理策略。
05
服药依从性影响因素分析
患者因素
年龄
老年患者可能由于记忆 力减退、视力听力下降 等原因导致服药依从性
差;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低的患者可能 对医嘱理解不足,影响
服药依从性;
经济状况
经济困难的患者可能因 无法承担药费而减少服
药;
服药依从性计算
根据患者的服药记录、问 卷调查和随访记录,计算 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可采 用比例、率等指标。
影响因素分析
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 讨影响急诊科患者服药依 从性的相关因素,如年龄 、性别、病情等。
数据分析
数据清洗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 去除重复、缺失和异常值等。
结果解读
利用图表等方式将数据可视化, 直观地展示急诊科患者的服药依
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完全依从医嘱服药的比例为70%; • 高血压患者中,完全依从医嘱服药的比例为85%; • 糖尿病患者中,完全依从医嘱服药的比例为90%,为各疾病类型中最高。 • 以上数据表明,急诊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存在较大的差异。为了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
加强医疗团队协作
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

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年第24卷第6期参酮ⅡA含量均高,比药典规定的标准高出1倍多,提示千山野生丹参具有可开发研究的价值。
也为我们今后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收稿2021—04—17)量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我们按照药典规定的方法,选择丹参酮ⅡA进行含量测定,并根据资料与其他地区产的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千山野生丹参中的丹参酮ⅡA含量比购买于湖北、江苏等其他省的丹参中的丹患者用药依从性调查及分析肖林罗军苏艳鞍钢齐大山医院(辽宁鞍山114043)依从性指患者按医生规定进行治疗、与医嘱一致的行为。
依从性对治疗成功与否具有重要的意义。
正确的药物治疗方法是治愈疾病的前提,若患者不服从治疗,不能按规定用药,则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甚至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1]。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患者用药依从性和对药物治疗的认知程度;了解药师的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加强合理用药,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1 调查对象与方法(1)以2021年∶-14∶30大部分依赖于医师或药品说明书,而做为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者、教育者、指导者的药师,其专业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本次调查的73例患者平均取药时间为1616秒,仅从服务时间上看就与目前提倡的1。
药学人1、用量、注]。
25%,表明药学服务有,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
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医师选药是合理的,但由于患者用药方法不当,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如高锰酸钾粉有强氧化作用,可除臭消毒,用于坐浴的有效浓度为0102%,1日内坐浴1~2次,但有的患者使用浓度过高且1日内多次坐浴,从而导致外阴灼伤。
因此,提高药师素质,规范药师服务,对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措施,很大程度取决于医生的治疗方案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医生应该不断更新专业知识,提高业务素质,明确常用药物与重要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配伍禁忌等,并根据病情尽量简化治疗方案;将临床联合用药的复杂性降低到最小程度,充分考虑所用药物的副作用与不良反应,并对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教育,鼓励患者提高用药依从性,战胜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第19卷第4期
患者文化程度与不依从用药的相关性分析
徐道英,易晓玲.陈开文,陈小勇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药剂科,重庆涪陵408000)
摘要:目的调查患者文化程度与不依从用药的关系及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方法发放调查问卷,择取符合条件的对象,分
为大专以上和中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平均不依从用药率分别为29.29%和24.3l%,无显著性差异。影响高学历患 者用药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用药品种过多、方案复杂(60.00%),药物剂型不合适(41.14%),药品价格因素(36.00%);影响低学历组患
剂型不合适,色、味差也是造成患者不依从用药的重要因素, 过多的药丸、过大的药片或特殊的气味让很多患者难以接受,特别 是儿童。因此对具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应加以矫色、矫味,以提高患 者有用药依从性。另外,调查发现一些慢性病患者不能坚持用药除 服药次数过多外,还与药物剂型有很大相关性。这就要求药品生产 厂家改进药物剂型,如对于一些难服的中药制剂研制出符合“三 小”、“三效”、“五方便”的新制剂131(如栓剂、滴丸、贴膜剂、气雾剂、 长效制剂、靶向制剂),以适应患者的需求。
作者简介:吴娇芬,女,硕士,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电
子信箱)xjtuwjf@163.eom。 参考文献: [1】李 里,扬利平.郑明兰.常见不合理用药分析IJl.华西医学,2008,
23(1):132. 【2】李金恒.临床治疗药物监测的方法和应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I. 【3 J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化学药和生物制品卷)【M1.北京:人
医院药学工作不仅仅是提供合格的药品,更重要的是参与临 床用药,为患者提供经济、有效的用药方案。目前,我院lI缶床药师参 与l临床制订用药方案,帮助I艋床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改变了一些 医师凭经验用药的做法,使患者用药针对性加强,减少了药品不良 反应的发生,从药效学角度保证了药品的疗效。笔者总结临床经验 后建议:临床药师要尽可能确保参与I临床的时间,方便患者咨询, 有条件者可在临床科室设立临床药学办公室;反馈问题时,注意交 流技巧,由于医师和药师的专业背景不同,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临
表1 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常见原因
原因
麓储篙 麓荔篙
用药品种多,方案复杂 医务人员医疗水平低、服务态度差 药品价格过低或过高 更换药品厂家 剂型不合适.色、味差 药物不良反应 患者自行加量、减量或停药 慢性病患者不能坚持用药 错用荆型、剂量
105(60.00) 37(21.14) 63(36.00) 50(28.57) 72(41.14) 57(32.57) 49(28.∞) 31(17.71) 3(1.71)
万方数据
药事组织
而导致的不依从还可能与患者的心理暗示作用有关。加强与患者 的沟通,并展示一些品牌的相关资料,有利于患者接受新的厂牌, 提高依从性。
医疗水平与服务态度对低学历患者依从性影响更明显,两者 具有显著性差异。低学历患者更相信有资历、医疗水平高、服务态 度好的医生,他们对这类医务人员的用药方案和健康指导有很好 依从性。
经常使用的药品更换厂家后也使患者不能接受,这在低学历 患者不依从用药中占第1位。这类患者往往对自己经常使用的某 厂药品“情有独钟”,不愿意轻易更换。实际上许多不同厂家生产的 同类药品疗效并无多大差别,如宁夏博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研制 的甲硝唑与启元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甲硝唑片具有生物等效性f41。 不同厂家格列齐特片剂溶出度考察:6个厂家中有5个厂家溶出度 均符合规定…。许多国产品与进121品效价比也无5.69) 67(22.56) 110(37.04) 90(30.30) 60(20.20) 46(15.49) 33(11.11) 30(10.10)
P
(0.01 <0.Ol <0.01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分析与讨论 高、低学历组平均不依从用药率分别为29.29%和24.3l%,
38(12.79) 2l(7.07) 8l(27.27) 13(4.38)
>O.Ol <0.05 >O.05 <O.05 <0.05 <O.05
用药方案复杂、用药品种过多在两组都具有较高的不依从性。 经了解,除患者多科就诊外,还与临床医生的大处方或不明确诊断 而进行的大包围用药有关,有的一次性用药七八种,用法又不一致, 令患者记不住服法或搞不清用法,这必然造成了患者的不依从性。 要提高患者的依从性,除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外,还需从根本上 杜绝大处方,明确诊断,准确用药,简化用药方案,减少用药品种。
者用药不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更换药品厂家(37.04%),用药品种多、方案复杂(36.36%),医务人员医疗水平低、服务态度差(35.69%)。
结论患者不依从用药原因既有共性又各有特点,医务工作者应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关键词:患者;文化程度;用药依从,l生;差异
中图分类号:R969.3;R95
药物不良反应是导致高学历患者用药不依从的第3大因素, 也就是说高学历患者更惧怕药物不良反应。调查中发现,有的患者 即使因治疗需要也会因不愿承担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或痛苦而拒 绝用药。这类患者不依从的原因有:第一,对药物缺乏正确的认识, 谈“副作用色变”,只要一听说药物有不良反应一律拒绝使用。笔者 在工作中曾遇到过一位“甲亢”患者因使用I¨1过量致“甲低”,后来 看到有“副作用”字样的药物就拒绝使用,经耐心的讲解及心理疏 导后才消除恐惧感。第二,有的患者因长期使用某类药物难以忍受 其不良反应而停药,如长期服用氯丙嗪而致的锥体外系症状。第 三,患者担心长期服用某种药物会有不良反应而自行中断用药。如 害怕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导致胃出血、服用麻醉性镇痛药产生依赖 性等。要提高这类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必须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 使其走出误区,正确认识药物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之间的辨证关 系,权衡利弊,综合考虑,以实现患者利益最大化。
原因
麓蔫篙 十(学鳞黯严
经济原因
50(28.57)
效果不明显49(28.oo)
听信经验用药
47(26.86)
他人介绍
35(20.oo)
听信广告
22(12.57)
听信祖传秘方
13(7.43)
155(52.19) 5l(17.17) 92(30.98) 43(14.48) 18(6.06) 11(3.70)
患者在用药过程中随意加减剂量的现象较常见,这在高学历 组患者中更为突出。一方面表现为疾病严重或效果不明显时随意 加量,这可能是他们急于求成,要求服药后立竿见影,药到病除;另 一方面,有的患者盲目相信自己的抵抗力,在疾病症状缓解时随意 减量或停药。其实,药物发挥作用需要一定时间,而许多药物对疾 病的治疗具有时间疗程,随意加减剂量的结果往往给患者造成极 大的伤害。有的因服用药物过量而发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甚至中毒, 而有的因擅自减量或停止用药达不到治疗作用,延误病情,甚至产 生抗药性。在慢性病不能坚持用药的患者中,究其原因:一是因药 物剂型、剂量不合适宜,患者难以长期坚持;二是不能忍受药物不 良反应而停药;三是因不能承受经济压力而停药;四是患者自觉症 状缓解或无明显症状而停药,这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隐患。
原始资料为2005年1月至11月我院就诊患者的472份问卷 调查。根据患者常见用药不依从性原因拟订问卷调查表,指导患者进 行认真填写,收集整理并统计相关数据。共计发放问卷调查5 10份, 回收491份,回收率96.27%。其中有效问卷472份,无效问卷19份 (项目不全、答题前后矛盾者视为无效)。分别对大专以上和中学以 下学历患者用药不依从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尸
<0.Ol <0.05 >0.05 >0.05 >0.05 >0.05
工作忙 自觉症状好转 认为是小病 相信自身抵抗力 记不清服药次数 其他原因
62(35.43) 71(40.57) 46(26.29) 45(25.71) 41(23.43) 16(9.14)
55(18.52) 115(38.72)
民卫生出版社。2005:244. f4】尹艳连,安静.用药时间与间隔【J1.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17(3):261. 【5】雷招宝.药品不良反应知识问答【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172.
(收稿日期:2009一叫一帕)
2010年第19卷第4期
表2 患者用药过程中自行改变用药方案的原因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10)04—0044—02
药物不依从性是指患者不能遵从医务人员对其进行的用药及 健康指导,表现形式多样,如不取药、服药剂量错误、服药时间错 误、用错剂型、漏服或过早停止治疗等。患者不遵从医嘱用药或擅 自中止治疗的“不依从性”已被认为是影响公众健康和加重社会负 担的重要问题之一【11,有着“隐性流行病”之称。目前已经证明,患 者用药不依从性会增加发病率、就诊率、住院率及死亡率。有资料 表明.药物不依从性发生率在13%一93%之间,平均30.48%121。 笔者在此就患者文化程度对用药依从性的影响及特点,为提供有 针对性的药学服务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高学历患者因工作忙不按时、按规定服药比低学历患者更显 著,因他们在单位承担着较多工作任务。工作忙忘记服药或无瑕顾 及。许多“高知”或白领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有的甚至因工作忙 “小病拖,大病忍”而最终造成悲剧。对于这类患者,除提高他们的 健康意识外,还需要家人、领导及整个社会的关心和关爱。 4 结语
针对患者用药不依从性的特点,广大医务工作者应拓宽医学 及医学心理学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和服务水平,建立良好的医患关 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充分利用药物经济学 理论,从直接成本、间接成本、隐性成本出发进行成本效益、敏感度 分析,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为患者选择价格低、效果好的药物治疗 方案,将有效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患者坚持治疗创造条件;拓宽 药学服务途径,积极开展药物咨询,让患者及家属能够了解所用药 物的作用特点、用药方法与可能产生不良反应,以及服药过程中生 活中的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